人体安静与运动中、运动后心率的测定

合集下载

运动心率计算范文

运动心率计算范文

运动心率计算范文引言:运动心率是指人体在进行运动时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是运动强度和耐力的一个重要指标。

在进行有氧运动时,心率通常用来评估运动的强度,并帮助制定合理的运动计划。

本文将详细介绍运动心率的计算方法,以及不同年龄段和运动目的下的心率范围,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制定科学合理的运动计划。

一、运动心率计算方法1.静息心率测量:在早上醒来后,不做任何活动的情况下,用手指轻轻触摸颈动脉或手腕上的动脉,计算60秒内心跳的次数。

这个数值就是静息心率。

2.目标运动心率计算(百分比法):目标运动心率是指在运动中应达到的心率范围。

常用的计算公式是:目标心率=(最大心率-静息心率)×目标百分比+静息心率二、不同年龄段下的运动心率范围1.儿童和青少年(6-17岁):静息心率:70-100次/分钟目标运动心率范围:50-85%最大心率2.成年人(18-64岁):静息心率:60-100次/分钟目标运动心率范围:-低强度运动:50-60%最大心率-中等强度运动:60-70%最大心率-高强度运动:70-85%最大心率3.老年人(65岁及以上):静息心率:60-90次/分钟目标运动心率范围:-低强度运动:40-50%最大心率-中等强度运动:50-60%最大心率-高强度运动:60-75%最大心率三、运动心率的意义和应用1.评估运动强度:根据目标运动心率范围,可判断自己的运动是否达到了预期的强度。

保持在合适的强度下进行运动,可以更好地消耗脂肪、增强心肺功能,达到减肥和塑形的效果。

2.预防过度训练:过高的运动心率可能会导致训练的过度负荷,增加受伤的风险。

通过控制心率,可以避免过度训练带来的不良影响。

3.监测健康状况:运动心率的变化可以反映身体的健康状况。

心率偏高或偏低可能是其中一种健康问题的信号,例如心脏病、高血压等。

定期测量和监控心率可以帮助及早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

四、运动心率计算的注意事项1.不同人群的心率范围可能有所差异,可在医生的指导下确定适合自己的运动心率范围。

实验5人体安静和运动时心电图心率和动脉血压的测量

实验5人体安静和运动时心电图心率和动脉血压的测量

实验5 人体安静和运动时心电图心率和动脉血压的测量一、引言心电图和动脉血压是评估心血管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

心电图反映了心脏在不同时期的电活动,心率、节律等信息;而血压则反映了血管的张力和血液流量等信息。

因此,准确测量心电图和血压对于了解人体健康状态和进行疾病诊断、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本实验旨在通过测量人体安静和运动时的心电图和动脉血压,探究运动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二、实验目的1.掌握心电图、动脉血压的测量方法及相关参数的意义;2.了解人体运动对心电图、动脉血压的影响;3.学习如何分析、解读心电图和动脉血压的测量结果。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1. 实验设备•生理机能测量仪•心电图电极贴片•血压计2. 实验步骤(1)实验前准备1.请实验者松弛身体,保持心态平静;2.确定好测量时间和地点,并将测量仪器准备就绪。

(2)测量人体安静时的心电图和动脉血压1.让实验者坐于舒适的座位上,双脚踩在地面上,双手自然放在大腿上;2.将心电图电极贴片粘贴在实验者身上,记录3分钟的静态心电图;3.将血压计套在实验者的左臂上,按照惯例测量实验者的血压(包括收缩压和舒张压),记录下来。

(3)测量人体运动时的心电图和动脉血压1.让实验者先做5分钟的热身运动;2.记录2分钟的运动前静态心电图,然后让实验者快步走5分钟或者其他适宜的有氧运动;3.在运动结束后立即记录2分钟的运动后静态心电图,然后立即测量实验者的血压(包括收缩压和舒张压),记录下来。

四、实验数据处理与分析1.根据静态心电图数据计算人体的安静心率;2.比较动态心电图数据和静态心电图数据,探究人体运动对心率、心律的影响。

3.比较运动前和运动后的血压数据,分析人体运动对血压的影响。

五、实验注意事项1.实验者应保持平静的心态,配合实验;2.测量仪器应放置在最佳位置,避免干扰;3.对于未接触过心电图、血压计的实验者,应先向其进行简要的说明和演示;4.实验完成后,注意消毒心电图电极贴片等仪器配件。

运动后即刻心率计算方法

运动后即刻心率计算方法

运动后即刻心率计算方法(原创版3篇)篇1 目录I.运动后即刻心率计算方法II.运动心率的重要性III.如何计算运动后即刻心率IV.运动心率的健康范围V.运动心率的注意事项篇1正文一、运动后即刻心率计算方法运动心率是指在运动过程中人体所需要的心率范围。

运动后即刻心率指的是在运动结束后立即测量心率。

计算方法为:1.运动结束后的即刻,让身体充分休息,待心率稳定。

2.使用血压计或电子血压仪测量桡动脉或股动脉。

3.测量得到的心率即为运动后即刻心率。

二、运动心率的重要性运动心率是衡量运动强度的重要指标之一,过高或过低的心率都会影响身体的健康。

适当的运动心率可以提高心肺功能、增强肌肉力量和耐力,促进身体健康。

同时,过高或过低的心率也会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

三、如何计算运动后即刻心率计算运动后即刻心率的方法比较简单,但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在运动结束后,让身体充分休息,待心率稳定。

通常需要等待1-2分钟。

2.使用血压计或电子血压仪测量桡动脉或股动脉。

3.测量得到的心率即为运动后即刻心率。

四、运动心率的健康范围通常来说,20-40岁之间的健康成年人的理想运动心率为60-100次/分。

根据个体差异和运动类型,可以适当调整。

在锻炼时,应将心率控制在目标心率的范围内,以保证锻炼效果和身体健康。

五、运动心率的注意事项1.不同年龄、性别、体重等因素会影响心率,因此应根据个人情况来制定合适的运动计划和目标心率。

篇2 目录I.运动后即刻心率计算方法简述II.心率的定义及其重要性III.运动后即刻心率计算方法的具体步骤IV.运动后即刻心率对健康的影响篇2正文心率是指每分钟心跳的次数,是心脏健康的重要指标。

运动后即刻心率是指运动结束后立即测量心率。

这种心率可以帮助人们了解自己的运动强度和效果。

以下是一种常用的运动后即刻心率计算方法:步骤一:测量身高、体重和腰围首先,需要测量自己的身高、体重和腰围。

这些数据可以帮助了解身体状况和计算身体脂肪率。

运动生理学实验

运动生理学实验

运动生理学实验实验一人体安静时及运动后心率和血压的测定实验目的:掌握人体心率的测定方法;掌握人体动脉血压间接测量的原理和方法;观察运动对人体心率和血压的影响。

实验器材:秒表、听诊器、血压计、节拍器实验步骤:1、心率的测定(1)受试者静坐5min。

(2)测安静时心率测试者以食指、中指、无名指轻压在被试者一侧手腕部的桡动脉处或颈动脉处。

? 以10秒为单位,连续测3个10秒的脉搏,并作记录,若其中有两次相同,并与另一次相差不超过1次,表明受试者处于相对安静状态。

否则,令其适当休息后,继续测量,直至符合要求。

并测量1分钟心率,2、血压的测定(1)测安静时的血压令受试者静坐5min以上,脱去右臂衣袖。

打开水银柱开关。

松开血压计橡皮球螺丝,驱出压脉带内残留气体,再旋紧螺丝。

令受试者将前臂平放于桌上,与心脏在同一水平位,手掌向上。

将压脉带缠在该上臂,其下缘至少在肘关节上2cm,松紧适宜。

将听诊器耳件塞入外耳道。

在肘窝内侧先用手指触及肱动脉脉搏,将听诊器胸件放在其上。

测量收缩压。

用橡皮球将空气打入压脉带内,使检压计中水银柱逐步上升到听诊器听不到脉搏音后(约160~180 mmHg处)。

随即松开气球螺旋,连续放气,减低压脉带内压力,在水银柱缓慢下降的同时仔细听诊。

当开始听到“砰、砰”的动脉音时血压计上水银柱的刻度即为收缩压。

测量舒张压。

继续缓慢放气,动脉音先由低到高,然后由高变低,最后完全消失。

在声音突然变弱的瞬间,血压计上水银柱刻度即代表舒张压。

(2)运动后心率和血压的测定、测完安静是心率和血压后,将血压计和压脉带之间的联接截断,压脉带留在上臂。

?、被测者手托气球,做30秒的高抬腿运动。

、运动后即刻坐桌旁。

测运动后即刻10秒心率,然后测血压。

分别测运动后即刻、第2、4、6min后10秒脉搏及各时段的血压。

六、结果:指标安静时运动后即刻 2min 4min 6min 心率(次/分) 血压(mmHg)七、分析讨论自己分析血压的变化实验二人体反应时的测定一、实验目的:掌握反应时的测定方法二、实验仪器:颜色反应时测定仪和反应尺三、实验步骤:1.用计时尺测定手的反应时受试者坐于桌边?手伸出桌面5CM?大拇指与食指分开2cm?检测者持计时尺上端,放于拇指与食指之间?发出预告?当计时尺下落时,受试者用手握住?拇指上缘为测量结果(测量5次,取其中3次中等成绩的均值)。

心率测定实验报告

心率测定实验报告

心率测定实验报告心率测定实验报告引言:心率是人体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指标之一,它反映了心脏的收缩和舒张的频率,对人体健康状况的监测具有重要意义。

本实验旨在通过使用心率测定仪器,探究不同因素对心率的影响,并进一步了解心率与身体健康之间的关系。

实验一:静息心率测定在实验开始前,我们先测定了自己的静息心率。

静息心率是指在安静状态下,人体的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

为了准确测定静息心率,我们需要在安静的环境中坐下来,放松身体,保持心情平稳。

然后,我们使用心率测定仪器,将传感器贴在手腕上,并等待几分钟,直到心率测定仪器显示稳定的数值。

记录下这个数值即为静息心率。

实验二:运动前后心率测定为了探究运动对心率的影响,我们进行了运动前后的心率测定实验。

在实验开始前,我们先测定了静息心率作为基准值。

然后,我们进行了一段中等强度的运动,如快走或慢跑。

在运动结束后,我们立即使用心率测定仪器测量心率,并记录下这个数值。

实验结果表明,运动后的心率明显高于静息心率。

这是因为运动时,身体需要更多的氧气和营养物质供应,心脏为了满足这种需求,会加快跳动的频率。

运动后的心率测定结果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身体适应能力和运动强度是否合适。

实验三:情绪对心率的影响除了运动,情绪也是影响心率的重要因素之一。

为了探究情绪对心率的影响,我们进行了情绪调节实验。

在实验中,我们通过观看一些影片或图片,调节自己的情绪状态。

在每次调节后,我们使用心率测定仪器测量心率,并记录下这个数值。

实验结果表明,高兴、悲伤等强烈的情绪状态可以导致心率的增加。

这是因为情绪的变化会引起交感神经兴奋,进而影响心脏的收缩和舒张。

心率测定实验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情绪对身体的影响,并提醒我们要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

实验四:饮食对心率的影响饮食也是影响心率的一种因素。

为了探究饮食对心率的影响,我们进行了饮食调节实验。

在实验中,我们分别进食高脂肪、高糖分和高纤维的食物,并在进食后使用心率测定仪器测量心率,并记录下这个数值。

干货|掌握心率知识,自己评估健走效果,不求人!

干货|掌握心率知识,自己评估健走效果,不求人!

干货|掌握心率知识,自己评估健走效果,不求人!心跳伴随着人类生命的始终,具有重要意义。

心率是反映心脏功能的有效指标,也是健走时监控身体机能的敏感指标。

今天,小编就带领大家一起认识这个“训练帮手”——心率。

什么是心率心率是心脏每分钟搏动的次数,以“次/分”表示。

成人正常安静心率约在60~100次/分之间。

心率有明显的个体差异,男性比女性慢,有运动经历的人比普通人慢;同一人的心率,卧位慢于站位,熟睡时最慢,在运动、进食、情绪激动等情况下会加快。

心率可通过心电图监测、佩戴心率表、测量脉搏等方式获得。

一般情况下,心率和脉搏相同,与其他方式相比,脉搏更容易测量,故人们常用脉搏来表示心率。

晨脉晨脉是指清晨起床前静卧时的脉搏数。

一般来说,普通成人的晨脉范围为60~80次/分,个体差异很大,老年人偏低。

连续测量一周晨脉,将得到的平均值作为基础值。

若晨脉较基础值升高3次/分以上,并连续超过3天,说明当前每天的运动量过大,身体未完全恢复;若升高10次/分以上,说明有过度疲劳或者疾病发生的可能,需予以重视。

安静心率安静心率,是指健走前相对安静状态下测定的脉搏数,比晨脉快大约2~5次/分。

运动中心率运动中心率是反映运动强度的有效指标。

随着健走能力的提高,进行相同的健走负荷,其运动中心率会降低,这是心脏功能提高的表现。

健走属于有氧运动,建议成人健走过程中的心率控制在(170-年龄)次/分左右。

心率太快,说明强度过大,容易发生疲劳,不利于坚持较长时间;心率太慢,说明强度过小,无法对身体产生良性刺激。

运动后心率运动后心率能够用来评价心血管的恢复能力,一般1~2周测试一次。

健走后,分别在即刻、第3分钟、第5分钟测量脉搏。

心率下降越快,说明恢复能力越强,心血管机能越好。

健走后第5分钟测量时,能够恢复到安静心率,说明当前的健走负荷比较适宜。

心率(脉搏)测量方法一只手的食指、中指指端,轻轻按在另一只手的桡动脉处,或者按在同侧或对侧的颈动脉处,记录10秒内脉搏跳动次数,乘以6,得出心率。

安静及运动状态下心率及动脉血压的测定课件

安静及运动状态下心率及动脉血压的测定课件
关联性
运动状态下,血压和心率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性。一般来说,随 着心率的增加,血压也会相应增加。
原因
这种关联性是由于心脏收缩力增加、血管阻力增大以及心输出量增 加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意义
了解运动状态下血压与心率的关联性有助于评估心血管系统的健康 状况,并为制定合理的运动计划提供指导。
03
安静及运动状态下异常 心率及动脉血压的测定
心率变异性是指心率的周期性变化,是反映自主神经系统对心脏调节能力的重要指标。通 过对心率变异性的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心脏的神经调节机制和心脏疾病的进展。
心电信息的深度挖掘
心电信息是反映心脏功能的重要指标,通过对心电信息的深度挖掘,可以发现心脏的潜在 病变和预测心脏事件的发生。
血液动力学监测技术
血液动力学监测技术可以提供关于心脏射血功能和外周血管阻力等重要信息,有助于了解 心脏在不同状态下的表现和调节机制。
02
运动状态下心率及动脉 血压的测定
运动状态下心率的测定
监测设备
使用心电图机或心率监测器等设 备来监测运动状态下心率的变化

监测方法
在运动过程中,将心电图机或心率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监测器放置在胸部或手腕处,以测 量心率。
注意事项
确保设备正确连接,并遵循正确的 操作方法,以避免误差。
运动状态下动脉血压的测定
监测设备
指导心脏康复锻炼
通过对心率和动脉血压的监测,可以 评估心脏康复锻炼的效果,指导患者 进行合理的锻炼计划。
05
心率及动脉血压测定技 术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心率及动脉血压测定技术的发展现状
静息心率的持续监测
静息心率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指标,目前已有可穿戴设备 能够实现对静息心率的持续监测,为心血管疾病的早期发 现和预防提供帮助。

确定运动心率的五种方法

确定运动心率的五种方法

确定运动心率的五种方法一、什么是运动心率?运动心率指的是在进行体育锻炼时,人体的心率水平。

正常情况下,人的静息心率为60-100次/分钟,但当进行身体活动时,心脏需要更多的血液和氧气来满足身体的需求,因此心率也会相应地提高。

二、为什么要确定运动心率?确定运动心率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控制自己的运动强度和达到最佳锻炼效果。

如果运动过程中心率过低,则无法达到锻炼效果;如果过高,则容易造成身体负担和损伤。

三、如何确定运动心率?1.最大心率法最大心率法是通过测量个体最大可承受的运动强度来确定其最大心率。

这种方法需要进行高强度的有氧运动(如跑步)来推动个体达到其极限状态,然后测量个体达到的最高心率值。

2.卡尔沃氏公式法卡尔沃氏公式法是通过年龄、性别和静息心率等因素计算出个体适宜的运动强度,从而得出适合该个体的目标训练区间。

3.心率变异性法心率变异性法是通过测量静息心率和运动后的心率变化来确定个体的运动强度。

这种方法需要运用专业的设备来测量个体的心率变异性,从而得出适合个体的目标训练区间。

4.主观感受法主观感受法是通过个体自身的感受来确定适宜的运动强度。

这种方法需要个体在进行锻炼时关注自己身体的反应,如呼吸、汗水、肌肉疲劳等,从而调整自己的运动强度。

5.心率监测仪法心率监测仪法是通过佩戴专业的心率监测设备来实时监测个体的心率水平,从而调整适宜的运动强度。

这种方法需要购买相应设备,并按照说明书正确地佩戴和使用。

四、如何选择合适的方法?选择合适的方法需要考虑多方面因素,如个人情况、锻炼目标、经济能力等。

如果经济条件允许,则可以考虑购买专业设备进行监测;如果想要更加科学地确定目标训练区间,则可以采用卡尔沃氏公式法或心率变异性法;如果希望更加便捷地进行锻炼,则可以采用主观感受法。

五、注意事项在确定运动心率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根据个人情况调整适宜的运动强度,不要盲目追求高强度的锻炼。

2.在进行高强度的有氧运动时,需要做好充分的热身和放松,以减少身体负担和损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人体安静与运动时心率的测定
[实验目的]:
掌握人体安静时心率的测定方法,观察运动对心率的影响。

[实验原理]:
心率测定的方法有心音听诊法、指触法和心率遥测法。

心脏在活动过程中产生的心音可通过周围组织传递到胸壁,用听诊器在胸壁特定部位听诊能测量出心率,此为心率直接测量法。

在一个心动周期中,心脏的舒缩会引起动脉血管内的压力产生周期性波动,导致管壁发生搏动,并能以波的形式沿管壁向外周传播,且以心脏活动的周期一致。

故用手指触摸到的身体浅表部位动脉搏动速率,通常可以间接代表心率,此为心率的间接测量法。

心率遥测法则是根据心脏活动时的电变化而采集心率的。

心脏兴奋时的电变化传至体表,表面电极将心电信号接收后送入发射机,经接收机接收后显示。

[实验器材]:
听诊器、秒表、节拍器、POLAR心率遥测系统。

[实验内容]
1、安静时心率及脉搏测量
受试者静坐5 min。

采用心前区听诊法直接测量心率。

指触法测量脉搏时,通常将食指、中指和无名指放在受试者一侧手腕桡动脉搏动处。

脉搏测量时先以10s为单位,连续测量3个10s,其中两次相同并与另一次相差不超过1次时,即认为是相对安静状态,否则应适当休息后继续测量,直至符合要求。

然后,再测量30s脉搏乘于2,即为心率。

2、运动后即刻及恢复期脉搏的测量
令受试者按节拍器节律(30次/min)以2秒1次的速度连续做蹲起运动3min,取坐位测定运动后即刻、2min、4min和6min的脉搏。

3、运动过程中心率的测量
运动过程中心率的测量现常采用POLAR心率遥测法。

首先,将带有传感发射器的胸带固定在胸前,松紧适度。

再将手表遥测仪戴在手腕上,使“选择”键处于“测试”状态,按“使处于状态/起动-停止”键开始测定相对安静状态和运动过程中的心率变化。

测试完毕,再按“使处于状态/起动-停止”键,手表遥测仪停止记录。

最后,按“回忆、回收”键,手控提取记录数据或将数据输入到计算机进行分析处理。

4、基础心率、最大心率、心率贮备、靶心率和靶心率范围的测定
基础心率通常是早晨刚刚醒来尚未起床活动时的心率。

运动时运动强度与心率成正变关系,当人体进行大强度并持续一定时间的运动时,心率增加到极限水平,这就是最大心率。

最大心率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减小,一般用220减去年龄来估算最大心率,或者HRmax=208-0.7×年龄。

最大心率与安静心率之差称心率贮备。

如靶心率是运动训练或体育课,体育锻炼中欲达到的心率,如要跑10000m的心率控制在150次/分,则HR=150次/分即为靶心率,但靶心率控制十分困难,故体育实践中,常用靶心率的范围。

有氧运动的靶心率范围是:安静心率+(最大心率-安静心率)×60% ~安静心率+(最大心率-安静心率)×8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