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古文2
《中国古代文学II唐宋文学》问答及分析题

《中国古代文学II唐宋文学》问答及分析题简述隋代文学的代表作家及主要作品。
1卢思道,《从军行》用征夫思妇的传统题材,反映边塞军旅生活,对追逐功名的将军做了讽刺。
2薛道衡,《出塞》风格朴实俊爽,慷慨进取。
小诗《人日思归》表达了思乡之情,委婉曲折。
最著名的《昔昔盐》将思妇征夫的感情描写的淋漓尽致。
3杨素,《出塞》反映了他领兵和突厥作战的体验,风格朴实。
其《赠薛播州诗十四章》诉离别之情,清雄雅健。
4隋炀帝的《春江花月夜二首》也是清新明快。
唐传奇的艺术成就和影响。
成就:1、唐传奇的出现标志我国古代小说进入成熟期,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2、唐传奇开始自觉地进行艺术虚构来塑造人物形象,在人物形象塑造和情节结构设臵上,在语言技巧和运用方面,都成为后世效仿的典范,达到很高的成就。
3、唐传奇中出现了各个阶层,传达了当时中下层百姓的思想观念和审美取向。
4、唐传奇自觉地追求情节结构安排,构思新颖巧妙,情节曲折生动,结构完整严谨,文辞华美,活泼流畅。
影响:1、作为成熟形态的小说,为后世小说发展提供典范,奠定了后世小说的发展道路。
2、其中进步的思想观念,贯穿到后世小说的进步当中。
3、语言创作和艺术水准在后期小说中起深远影响。
4、对后世的戏曲,小说的创作都起到推动作用。
唐传奇有哪些成就,对后世文学产生了哪些影响?唐传奇的成就主要表现在:(1)注重作品的审美价值和小说愉悦性情的功用,全方位地展示纷纭复杂的人世生活。
(2)善于虚构、想象,在故事展开过程中,既大量使用虚构想象以求,又致力于细节描写以求真,从而在小说这一文体的独立历程上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
(3)构思奇异新颖、富于变化,情节曲折委婉。
(4)人物形象生动传神。
(5)叙述事件简洁明快,人物对话生动传神,词汇丰富,句式多变。
对后世文学的影响主要有:(1)对小说的影响:唐传奇通过虚构的故事和人物,比以往任何文学样式,都更能自由方便具体地反映人们的生存状态和生活理想。
(2)对戏曲的影响:为中国古代一大批优秀的戏曲提供了基本素材。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名词解释

8. 阳湖派:嘉庆年间,当桐城派极盛之际,恽敬和张惠言接受桐城派理论影响,对桐城派的理论作了一些修正,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因他们二人及其大部分追随者都是阳湖人,故被称为“阳湖派”。
9. 宋诗派:道光、咸丰之际,诗歌在题材上发生了重大变化,同时,诗体、作诗之法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其方向是“宗宋”或“学宋”。故民国后论者以宋诗派或宋诗运动称之。所谓“宋”与“宋诗”,概指以苏轼、黄庭坚为主的宋人诗风,上溯开启宋代诗风的杜甫及韩愈。“学宋”大体上是提倡以学问补充性情之不足,以文法入诗,同时以宋诗的开拓精神去扩大表现范围。
12. 常州词派:嘉庆时期,常州人张惠言与其弟张琦及周济等崛起于词坛。张惠言从内容质实的角度主张恢复风骚传统,强调比兴寄托。为了矫正阳羡派的粗犷和浙西派的轻弱,他提倡“以国风、离骚之情趣,铸温、韦、周、辛之面目”,要求词要通过比兴手法达到“贤人君子幽约怨悱不能自言之情,低徊要眇以喻其致”,并要求文辞之“深美闳约”的体式。由于张惠言的重大影响,这种理论在当时相当流行,张琦、周济、董士锡、周之琦等积极追随,形成了声势浩大的常州词派。
13. 茶陵诗派:成化至弘治年间,李东阳以内阁大臣的身份主持诗坛,追随者趋之若骛,形成了一个以李东阳籍贯命名的茶陵诗派。诗风仍属台阁体余波,但李不满于台阁体的无病呻吟、千篇一律的纤弱文风,主张以杜甫的诗风来加以匡正,并且注重诗歌语言的艺术,具有脱离台阁体公式形式的意义,成为从台阁体向前七子之间的过渡人物。
唐宋八大家与古代散文 ppt课件

大批倡导古文的作家,在更广阔的范围内和
更高级的层次上推动了古文的发展。
ppt课件
14
3、唐代古文运动
领袖:韩愈(倡导)、柳宗元 响应:刘禹锡、白居易、李观、 欧阳詹、张籍……
ppt课件
15
4、宋代古文运动
领袖:柳开(准备期) 欧阳修(高潮期) 苏轼(胜利期)
响应:穆修、王禹偁(准备期) 曾巩、苏轼、苏辙、王安石、
……
ppt课件
7
《滕王阁序》译文
这里是过去的豫章郡,如今是洪州的都督府。天上的方
位属于翼、轸两星宿的分野,地上的位置连结着衡山和庐山。
以三江为衣襟,以五湖为衣带、控制着楚地,连接着闽越。
物产华美有天生的珍宝,龙泉剑光直射着斗、牛之间的辰位;
人物英俊而山川灵秀,高士徐孺留宿在陈蕃特设的客榻。雄
伟的川郡像云雾从大地上涌起,杰出的人材如流星在夜空里
苏洵
ppt课件
16
三、唐宋八大家
1、提法始于明代 茅坤《唐宋八大家文钞》 2、成员: 唐代:韩愈、柳宗无 宋代: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 王安石、曾巩
ppt课件
17
四、唐宋八大家的文学主张
第一,强调“文以明道”,文道统一。
第二,强调文章要干预时政,为现实 服务。
第三,强调在继承的基础上推陈出新, 反对因袭、剽窃。
ppt课件
10
翻译:风停了,烟雾也消散了,天空和远山呈现出同样的
颜色。我(乘船)随着江流漂流荡漾,任凭船按照自己的意愿,
时而向东,时而向西。从富阳到桐庐一百来里路,奇山异水,
天下间独一无二。水都是青白色,千丈之深的地方也能看到底,
水底的游鱼和细小的石子,直看下去,可以看得清清楚楚,毫
奥鹏北语14秋《唐宋古文研究》作业2满分答案

?
正确答案:B
10.“文章本于教化,形于治乱,系于国风。”的文章教化说是()的观点。
A.柳冕
B.元结
C.梁肃
D.李华
?
正确答案:A
11.唐以前提倡复古的,代表民间立场作有《文中子》一书的是()。
A.苏绰
B.裴子野
C.李谔
D.王通
?
正确答案:D
14秋《唐宋古文研究》作业2
一,单选题
1.不属于“师其意,不师其辞”的体现的()
A.采用骈散夹杂的结构,根据当代口语提炼散文语言
B.集众家之长,更重要的是独创
C.追求创新,追求不同于以往、不同于流俗的写法
D.扭转了唐代古文单纯模拟前人的倾向
?
正确答案:A
2.以下不属于韩愈散文理论的是()
A.务去陈言,辞必己出
B.闳中肆外
C.气盛之处要注意艺术节制
D.师其意,不师其辞
?
正确答案:C
3.对韩愈生平认识有误的是()
A.韩愈,字退之,官至吏部侍郎,后人称为韩吏部,死谥文公,称韩文公
B.他以文章为工具,试图通过排斥异端来达到建立新型儒学道统的目的
C.韩愈说他写散文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明道
D.他敢于抗颜为师,奖掖后进,选拔人才
8.以下不属于韩愈道统说的观点的()
A.推尊孟子
B.排除了佛老杨朱之道
C.继承并发扬两汉经学以后发展起来的儒术
D.确立了以仁义为定名的儒家道德观
?
正确答案:C
9.以下不是韩柳对古文运动的贡献的()
A.把现实中的情感注入文学创作中
B.彻底摒弃六朝骈文,从根本上进行文风的革新
唐宋八大家的名诗

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八大散文作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苏轼、苏洵、苏辙(苏轼,苏洵,苏辙父子三人称为三苏)、欧阳修、王安石、曾巩。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
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
1.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2. 《春雪》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3. 《晚春二首·其二》谁收春色将归去,慢绿妖红半不存。
榆荚只能随柳絮,等闲撩乱走空园。
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出诗人、哲学家、儒学家乃至成就卓著的政治家。
著名作品有《永州八记》等六百多篇文章,经后人辑为三十卷,名为《柳河东集》。
1. 《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2. 《零陵早春》问春从此去,几日到秦原。
凭寄还乡梦,殷勤入故园。
3. 《夏昼偶作》南州溽暑醉如酒,隐几熟眠开北牖。
日午独觉无馀声,山童隔竹敲茶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
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
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1.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古文史二

古文史二资料1、西昆体注重和模仿李商隐的诗2、马致远《天净沙.秋思》被誉为“秋思之祖”。
3、《吕天成》《曲品》为我国第一部系统的戏曲批评的专著,王冀德《曲律》为我国第一部全面论述南北曲源流。
4、阮大铖明代最著名的喜剧大师。
5、汤显祖代表作《牡丹亭》,其主要人物杜丽娘。
6、吴伟业有“一代诗史”之誉。
7、王士提出“神韵说”9、论述〈长生殿〉的艺术成就:〈长生殿〉在艺术上达到了戏曲史一座高峰,赢得了“千百年来曲中巨壁”的美誉。
(1)对创作素材的剪裁和提炼。
为了表现主题和塑造人物,作者对各种材料进行大胆的剪裁和提炼,从而更好表现主题,塑造人物。
(2)宏伟严密的结构艺术。
作者在表现情缘虚幻的的主题,组织排场相当严密周全。
用爱情与政治的矛盾来说明人生虚幻,设计了爱情与政治两条线索。
(3)优美抒情的曲词艺术艺术。
作者善于吸收唐诗宋词元曲的语言艺术营养,创造出生动活泼的而又充满诗意的戏剧语言。
10、论述《桃花扇》的结构艺术。
(1)以主要人物的爱情被换作为铺演情节的基点。
作者巧妙地以候方域、李香君的爱情悲欢离合作为铺演全剧情节的基点,细针密线,环环相套。
(2)以典型道具作为贯穿全剧的主线,作者以候方域赠给李香君的诗扇作为全剧的贯穿线索。
(3)以中介人物作为联结正邪双方的纽带。
一边是正直而注重名节的复社文人,一边是卑鄙无耻的魏阉余孽;一边是候、李爱情,一边又是弘光王朝的政治闹剧。
11、简述《牡丹亭》的浪漫主义特色(1)作者为作品所规定的勾画出一个“理之必无”而“情之必有”的理想世界的题材和主题本身,决定了他必然采用充满理想色彩的艺术手法。
这就是作者在剧中使得炉火纯青的富于幻想的艺术构思。
(2)作者本人的抒情诗人气质,也为本剧的浪漫主义艺术特色增色不少。
12、论述《西游记》浪漫主义精神。
《西游记》在艺术上最鲜明的特点是在奇幻思维基础上的幽默和诙谐风格,这就决定小说的基本笔法是奇笔和戏笔的圆熟运用和水乳交融。
奇笔是主要旋律,戏笔是巧妙的伴奏与和声,二者遥相呼应,相得益彰,形成了小说奇幻诙谐的美学风格,从而使作品极富烂漫主义精神。
北语16春《唐宋古文研究》作业2

16春《唐宋古文研究》作业2一、单选题(共 15 道试题,共 60 分。
)1. 对韩愈生平认识有误的是(). 韩愈,字退之,官至吏部侍郎,后人称为韩吏部,死谥文公,称韩文公. 他以文章为工具,试图通过排斥异端来达到建立新型儒学道统的目的. 韩愈说他写散文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明道. 他敢于抗颜为师,奖掖后进,选拔人才正确答案:2. 《五悲文》是四杰中()的名作。
. 王勃. 杨炯. 卢照邻. 骆宾王正确答案:3. 不符合韩柳艺术表现手法的是(). 叙述与描写相结合. 议论与叙事、抒情相结合. 隐藏自我,文以载道. 表现作者真实自我正确答案:4. 《洛州张司马集序》是()的名作。
. 张说. 刘知几. 苏颋. 宋璟正确答案:5. 以下不属于韩愈散文艺术风格的是(). 追求创新而有所失正. 层见叠出,怪奇出新. 拔天倚地,气势逼人. 滔滔雄辩,闳中肆外正确答案:6. 不符合“修诚于内”的是(). 否定了乐关教化,文关兴衰的旧说. 将治国平天下的关键归结于修身正心. 提出了不论贵贱、唯问贤愚的取士原则. 以雅颂怨剌作为为验明天下理乱的标准正确答案:7. 以下不是韩柳对古文运动的贡献的(). 把现实中的情感注入文学创作中. 彻底摒弃六朝骈文,从根本上进行文风的革新. 汲取各家之长,丰富了古文的表现力. 对前代的吸收不只局限在先秦两汉,只局限在儒家而是广收博取正确答案:8. 对柳宗元生平认识有误的是(). 柳宗元,字子厚,河东人,官至柳州刺史,人称柳柳州. 柳宗元勤于读书,善于思考,态度严谨,五经之外,先秦诸子也都下过工夫。
. 在经学史上,敢于疑古,敢于创新. 致力于倡导宋儒所谓的道学正确答案:9. 约洁有余态,心语相应,句多分外,正是()文章的特点。
. 陆贽. 李华. 萧颖士. 元结正确答案:10. 柳宗元的杂文最为著名的表现不包括(). 注入了文学意识,创造出文艺性杂文. 抓住社会热点问题,进行揭露和批判,具有深刻性和尖锐性. 实现以百姓为中心的治世目标. 使杂文从属地位而成为独立的文体正确答案:11. 《吊古战场文》是()的名作。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表格资料)

2、《奉酬公素学士见招之作》(秋风八月天地肃)诗的艺术特色:构思雄奇飞动的艺术境界,采用夸张遒劲的文学语言,从而形成豪旷中渗透着悲壮的诗歌格调,寓含了更大更重的思想感情的容量,但稍显粗放。
【综·王禹偁对宋初诗风、文风所起的促进作用】
王禹偁在宋初作家中成就较大,在诗文两方面的创作都较为突出,促进了宋初诗风、文风的变革。
1、王禹偁诗宗白居易,更进而学习和推崇杜甫,关心民生疾苦,反映社会现实。学杜是宋诗别开生面的一条重要途径,王禹偁在这方面可谓得风气之先,在文学史上有积极、深远的影响。他的诗歌平易又不乏清新淡远的格调,饶有韵味,“独开有宋风气”。
【综·西昆体的特点】
1、与宋初的白体、晚唐体相比,西昆体诗具有堂庑大、气象宽、思致深的特点,往往能就一事一题兼虚实而涵古今,讲究措辞寓意之深妙和轻峭感怆。(其风靡正是对鄙俚浅近的白体诗风的一种反动)
2、西昆体诗人作诗注意修辞,重格律和借代,音节铿锵,属对工整,设色浓丽而富情感性,颇具李商隐“沉博绝丽”之风。(西昆体讲究修辞的这一特点,对宋诗的发展影响很大。)
【理·苏轼议论文】在早期苏文中占的比重较大,以政论、史论为突出。在论说风格上,多雄辩滔滔、气势纵横,议论与文采交融,感情与理智并注,语言明快畅达,长于形象的说理,颇具文学价值。
【理·苏轼记叙文】包括碑传文、记体文及文赋等,而以其中的山水游记和亭台堂阁记为代表,是苏轼散文中文学价值最高、最具独创性的作品。苏轼是继柳宗元之后大量创作山水游记的作家,其文不仅记叙、描写、议论并重,而且以阐发人生哲理、发表议论为主,更多地表现出借景立论的特点,最能展示其随物赋形的作文本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单选题(共 15 道试题,共 60 分。
)
V
1. 骈文未起之前就有了丽词,从下列哪个方面不能分析其产生的原因(A )
A. 对于技巧的追求
B. 联想
C. 事证
D. 音韵变化
满分:4 分
2. 古文在韩柳之前一直未能成功的原因不包括(D )
A. 脱离当时的现实生活、与时政有关的新鲜内容
B. 违背了文学自身发展的特点
C. 文章缺乏独创性,只是模仿先秦两汉的文体文风
D. 统治阶级推广意志力不够
满分:4 分
3. 以下不属于散文用典特点的是(B )
A. 采用白描句式
B. 一句一典,必须严加雕琢剪裁
C. 或列举数典,不必为了对偶、平仄而炼词铸句
D. 可详举一典,不限字数,亦不须另取一事与之对称
满分:4 分
4. 今人一般认为骈文起源于(A )。
A. 秦汉
B. 魏晋
C. 六朝
D. 西汉
满分:4 分
5. 唐初修类书与文学相关的目的是为了()
A. 骈丽徘偶文章之用
B. 学习行文技巧
C. 革新骈俪文风
D. 研习散文之用
满分:4 分
6. 至(D ),人们开始使用具有文体意义的“散文”概念
A. 西晋
B. 西汉
C. 唐朝
D. 南宋
满分:4 分
7. 骈文的特点不包括(C )
A. 并列的排句,以两句或四句为主
B. 讲求对偶
C. 句法讲求变化多端
D. 用典
满分:4 分
8. 私家著述类散文中,属于语录体散文的是(C )。
A. 《国语》
B. 《荀子》
C. 《论语》
D. 《孙子》
满分:4 分
9. 隋朝王通《文中子》一书模拟B )形式
A. 《孟子》
B. 《论语》
C. 《左传》
D. 《汉书》
满分:4 分
10. 最早有意识地出于功利目的而提倡散体文的,历来认为是西魏的宇文泰、(A)等
人。
A. 苏绰
B. 欧阳修
C. 韩愈
D. 柳宗元
满分:4 分
11. 关于散文的发展,柳宗元曾有一个说法,认为魏晋之文()。
A. 简而野
B. 荡而靡
C. 慷慨通脱
D. 工丽与质野并存
满分:4 分
12. 下列不属于散文特点的是(D )
A. 散文为主,可以杂用一些排偶、对句,但很少用四六
B. 讲究朴素美,不用或少用典故与藻丽
C. 参差错落、抑扬顿锉的节奏,与骈文的整齐不同
D. 古文总体上是追求口语的入文
满分:4 分
13. “散文”二字最早出现在文献(B )中。
A. 刘勰《文心雕龙》
B. 西晋木华《海赋》
C. 韩愈《与冯宿论文书》
D. 刘师培《论文杂记》
满分:4 分
14. 不是初唐四杰的是(C )
A. 王勃
B. 杨炯
C. 陈子昂
D. 骆宾王
满分:4 分
15. 西汉最具时代特征的文体是(B)
A. 议论文
B. 辞赋
C. 史传文
D. 奏疏
满分:4 分
二、判断题(共 10 道试题,共 40 分。
)
V
1. “文以载道”说作为儒家的文学理论,可以追溯到刘勰和王通。
B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2. 唐初君臣对南朝亡国的教训印象太深刻了,他们采取行政命令的办法坚决摒弃六朝绮
艳的文风。
A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3. 唐代贞元后期(785—804),韩愈、柳宗元相继登上文坛,散文文体和文风改革出现
了全新局面,古文在文坛上占据主导地位。
B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4. 韩愈《答李翊书》说:“气盛,则言之长短与声之高下者皆宜。
”体现了散文具有“参差
错落、抑扬顿锉的节奏”的特点。
A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5. 《文心雕龙》:“观其结体散文,起直而不野,婉转附物,怊怅切情,实五言之冠冕也。
”
其中“散文”是动宾结构,散指布置,文指文辞,此处之意指文字表达。
A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6. 先秦的文章句子不长,是早期语言的必然形态,短句大量运用不容易出现骈偶。
A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7. 散文概念从产生之日起就具有相对性、不确定性和多层性特点。
B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8. 郁达夫认为散文二字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已有的文化产物。
A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9. “散文”二字最早出现在东汉木华《海赋》一文中。
A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4 分
10. 韩愈在其《乞巧文》最早提出骈文的。
A
A. 错误
B. 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