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严》说课稿及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尊严》教学设计【优秀8篇】

《尊严》教学设计【优秀8篇】

《尊严》教学设计【优秀8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是课件开发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

牛牛范文为朋友们精心整理了8篇《尊严》教学设计,希望能够满足亲的需求。

《尊严》教学设计篇一本课由“走近法律”“法不可违”“防患于未然”三框组成,分别介绍什么是法律、为什么要遵守法律、怎样预防违法等内容。

第一框“走近法律”“我们身边的规则”告诉我们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有规则、懂规则、守规则十分重要,而法律也是一种行为规范,通过教学使学生进一步感悟生活中处处有规则,并区分法律与道德、纪律的不同。

“生活离不开法律”告诉我们法律对人们行为的规范作用和对人们的保护作用。

法律通过规定权利和义务来规范人们的行为,人们违反法律就会受到法律的制裁或处理,法律还是我们生活的卫士,它维护人们的合法权益,同时也是国家生活的保障。

所以,我们要学法、用法、护法、爱法。

第二框“法不可违”。

“谁都不能违法”主要介绍什么是违法。

并根据其违反的法律,可以分为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

最后简要说明了民事违法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属于一般违法行为。

“犯罪必受惩罚”主要介绍了犯罪行为和刑事处罚两部分内容。

说明了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严重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刑罚当罚性。

介绍了刑罚的含义以及我国刑罚的种类。

使学生认识到不论什么原因,只要触犯了法律,就是违法行为,都要受到法律的制裁,以提高学生的守法意识。

第三框“防患于未然”“认清犯罪危害”告诉我们犯罪的危害。

通过初中生自身的事例说明对自己要求不严格,法纪观念淡薄,极易产生违法犯罪行为,可见道德水平高低与违法犯罪有密切的关系。

并引导学生认识到犯罪行为的代价极大,不仅对社会和他人造成了巨大危害,也给家庭和自己带来灾难,青少年应当憎恶违法犯罪,远离违法犯罪。

“加强自我防范”主要介绍预防犯罪、要防患于未然等内容。

《尊严》教学设计(通用11篇)

《尊严》教学设计(通用11篇)

《尊严》教学设计《尊严》教学设计(通用11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时常要开展教学设计的准备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

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尊严》教学设计(通用11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尊严》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学习生字词,正确理解尊严、逃难、疲惫不堪、狼吞虎咽等词语。

2、有感情朗读课文,在朗读中进一步体会描写人物语言、动作、外貌的句子,体会人物形象。

3、正确理解尊严的含义。

重点难点:理解“别看他现在什么都没有,但他百分之百是个富翁,因为他有尊严。

”这句话既是本课的重点,又是难点。

教学准备:PPT课件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联系实际,初识“尊严”。

1、试说题意,揭示课题。

2、齐读课题,说说你理解的“尊严”是什么意思?3、字典上是这样解释这个词语的:(课件出示1)(1)尊贵庄严(2)可尊敬的身份和地位相信通过我们今天的学习,你会对尊严有一个新的、更加深刻的认识。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检查预习,认读词语。

(课件出示2)尊严沃尔逊面呈菜色疲惫不堪善良朴实款待狼吞虎咽例外骨瘦如柴杰克逊喉结赞赏捶背僵硬许配逃难2、初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三、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谁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课件出示3)1、指名回答2、教师小结四、布置作业:1、抄写生字词语2、通读全文第二课时一、学习导航。

1、认读词语。

(课件出示2)尊严沃尔逊面呈菜色疲惫不堪善良朴实款待狼吞虎咽例外骨瘦如柴杰克逊喉结赞赏捶背僵硬许配逃难2、回顾课文内容二、导读自学。

让我们一起先走进这个年轻人,走进这个年轻人的心灵世界,看一看,他为什么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划一划描写他外貌、语言、动作的语句,说说你的感受。

(课件出示5)三、交流释疑。

1、小组内交流2、班内交流重点:(1)年轻人与逃难的人相同的地方是什么? 指名读A、这些逃难的人,显然很久没有吃到这么好的食物了,他们连一句感谢的话也顾不上说,就狼吞虎咽地吃起来。

《尊严》教学设计15篇

《尊严》教学设计15篇

《尊严》教学设计15篇《尊严》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自读感知课文内容,在词句理解中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抓住人物的语言、神态和动作,了解人物内心活动,初步感知尊严的详细含义和现实价值;感受文章的表达特色。

3.联系词句理解,指导读好重点句段。

[教学预备]生词卡片、多媒体。

[教学过程]一、自读“尊严”事初知“尊严”意〔一〕试说题意,揭示课题。

板书课题。

〔相机指导“尊”字的写法及易漏笔画〕解题。

〔调动积累或查阅工具书,说说自己对“尊严”的理解〕〔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提出自读建议:一边读一边想,课文围绕“尊严”写了一个怎样的故事?2.同学自读。

3.反馈自读状况。

⑴简述故事主要内容。

⑵相机强调生字读音〔如:沃尔逊、杰克逊……〕〔三〕引导质疑二、细读“尊严”语体会“尊严”味〔一〕通过质疑引导理解“例外”一词的意思;抓住“例”引出逃难情景,整体感知第一自然段。

〔二〕学习第1自然段,感知逃难群象。

〔以引读为主〕1.联系词句感知、想象逃难情景,理解“逃难”。

〔相机指导读准多音字“难”;结合想象、联系生活理解生词“面呈菜色”、“疲乏不堪”〕2.想象逃难人吃饭的样子,体会“狼吞虎咽”的意思。

〔一〕学习2—5自然段,感知哈默维护尊严的言行。

1.抓住“例外”引入自读。

自读建议:默读课文2—5自然段,联系课后思索第三题,看一看哈默是怎么说,怎么做的?并把哈默说的话勾画下来,再结合他说话时的动作、神态体会他当时是怎么想的。

2.同学自读。

〔老师相机指导〕3.沟通、商量。

〔1〕哈默说了些什么呢?听了哈默所说的话,你有什么感觉?〔2〕品词析句。

〔理解与朗读有机结合,敬重同学的多元理解〕当镇长杰克逊大叔将食物送到他面前时,他仰起头,问:“先生,吃您这么多东西,您有什么活需要我做吗?”①想一想哈默说这句话时,心里是怎么想的?②抓住“仰起头”这个动作,体会哈默的真诚、有礼貌……〔联系杰克逊大叔内心想法,感知哈默的“例外”〕③指导朗读,表现出哈默看法真诚……这个年轻人的目光立刻灰暗了,他的喉结上下动了动,说:“先生,那我不能吃您的东西,我不能不劳动,就得到这些食物!”①引导同学结合前文抓住提示语中的“立刻”、“灰暗”等词语,体会哈默听到没有活干时的绝望;抓住“喉结上下动了动”这一详情描写,体会哈默此时的饥饿……等冲突心情。

《尊严》教学设计15篇

《尊严》教学设计15篇

《尊严》教学设计15篇《尊严》教学设计1一、教材分析__按事情的发展顺序来叙述故事,记叙的是一位老妇人毫不客气地让乞丐搬砖头获得,使乞丐获得了人的尊严,从而依靠自己的劳动的故事。

二、教学目标识字1、借助学过的识字方法独立认识本课的17个生字。

能熟练连词认读,掌控多音字。

2、正确流利地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抓住重点词,体会独臂乞丐由不情愿搬砖到搬砖的复杂心理变化,从而从女主人那儿获得做人的尊严,懂得了自尊。

3、有感情朗读课文,在自读自悟中体会两乞丐的不同,从而感悟到只有体会依靠劳动才能创造幸福。

三、教学重难点1、抓住重点词,体会独臂乞丐由不情愿搬砖到搬砖的复杂心理变化,从而从女主人那儿获得做人的尊严,懂得了自尊。

2、理解老妇人为什么让乞丐搬砖,以及为什么说搬与不搬对乞丐来讲不一样。

四、教学课时2课时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见过乞丐吗?你是怎样做的?今天我们要认识一位妇女,她的做法和一般的人的做法可不一样。

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为了他的尊严》。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1、课题中的他指的是谁?谁为了他的尊严?2、快速浏览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3、同桌互读摘录笔记,抽读,齐读。

(抓住学生有困难的生字,重点指导。

)4、有信心把课文读好吗?(抽学生读几个自然段)5、预习中有不理解的问题吗?(学生提问题,老师归纳总结学生的问题,板书学生提到的关键问题,作为本课的一个切入点。

教给学生的读书的方法,抓住关键的问题进行研究,其他的问题说不定也会迎刃而解的。

)(三)细读课文,读中感悟1、出示妇人的话:“砖放在屋前和放在屋后都一样,可搬与不搬对乞丐来说就不一样了。

”齐读这句话,课文中主要讲了几个乞丐?是是两个怎样的乞丐?他们中谁搬了砖,谁不搬砖?2、那个独臂乞丐开始就情愿搬吗?后来搬了吗?请同学们仔细读课文中的有关段落,抓住重点词句来体会。

(1)集体交流:学生抓住句子体会,独臂乞丐觉得自己是个残疾人,已经非常可怜,妇人却让他搬砖,他很生气很不情愿。

《尊严》语文教学设计5篇

《尊严》语文教学设计5篇

《尊严》语文教学设计5篇《尊严》语文教学设计5篇《尊严》语文教学设计1教材分析:《尊严》这篇课文写的是美国石油大王哈默年轻时的一个故事。

在一个寒冷的冬天,在逃难的路上,他饥寒难忍,但是他拒绝了送到面前的食物,理由是他不能白吃人家的东西,只能在帮忙干完活以后,他才吃这份食物。

后来,他留在杰克逊家里干活,成为庄园里的一把好手。

这个故事告诉人们:人可以没有财富,但必须要有做人的尊严,这是一个人最大的财富;只要有了做人的尊严,就有可能拥有财富乃至一切。

这是一篇有助于学生独立阅读、感悟、理解并从中明白一定道理的好文章,让学生在吸收世界优秀文化的同时,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教学目标:1.自主识字。

理解并积累“惬意、骨瘦如柴、狼吞虎咽”等一些描绘人们苦难生活的词语。

2.抓住描写哈默的.外貌、神态、语言的句子体会人物内心的情感;理解并积累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通过哈默坚持劳动后再接受食物的事,懂得一个人必须有尊严,懂得尊严对做人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通过抓住哈默的言行、神态,体会他自尊的可贵品质。

理解杰克逊大叔对女儿说的:“别看他现在什么都没有,可他将来百分之百是个富翁,因为他有尊严!”这句话的含义。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

有一个饥肠辘辘、筋疲力尽的逃难人,有人将食物送到他面前,你知道他是怎么做的吗?读完《尊严》这篇课文,你就知道了。

(板书课题。

指导“尊”字的写法及易漏笔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建议:一边读一边想,课文围绕“尊严”写了一个怎样的故事?2.学生独立自读。

3.反馈自读情况。

(1)简述故事主要内容。

(短文主要写了一个逃难的年轻人,在饥肠辘辘的情况下,没有接受人们送给他的食物,而是执意用自己的劳动,换取了食物,赢得了做人的尊严。

)(2)检查生字词掌握情况。

尊严说课(精选4篇)

尊严说课(精选4篇)

尊严说课(精选4篇)尊严教学课件篇一教学目标1、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正确读写“尊严、逃难”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3、体会文中描写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的句子,从中感悟人物形象,懂得什么是尊严。

重点难点体会什么是尊严,学习通过描写人物外貌、动作的语言,表现人物的品质。

教学准备1、动画课件《尊严》;2、收集有关做人方面的人生格言,了解哈默的生平。

教学时间2课时学习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同学们,古人有饿死不吃嗟来之食的名言,讲做人要有尊严。

今天老师介绍给大家的是一位外国的年轻人,他的行为和做法,会给我们许多新的启示。

二、学生自读、听读课文:1、自学生字新词。

2、播放动画课件《尊严》的课文范读部分。

3、质疑问难。

4、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三、初步感知课文内容1、检查生字新词的认读和理解。

利用课件《尊严》字词部分辅助教学2、师生共同解决疑难问题。

3、指名分节朗读课文。

4、指名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短文主要写了一个逃难的年轻人,在饥肠辘辘的情况下,没有接受人们送给他的食物,而是执意用自己的劳动,换取了食物,赢得了做人的尊严。

)四、课堂作业1、抄写生字新词。

2、概括地写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并谈谈你对尊严的理解。

2、你初读课文后,谁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什么?二、细读课文,从描写中体会年轻人的尊严。

1、认真默读课文,想想年轻人作为逃难人中的一员,他与其他人相同的地方是什么?最大的不同又是什么?画一画描写年轻人的语句,写一写你的感受。

(用铅笔写的句子旁边)学生默读,写体会,教师巡视并指导。

2、汇报交流,细细品读。

①年轻人与逃难人的相同之处:狼吞虎咽(吃的动作一样)学生谈感受:饿,需要食物②年轻人与逃难人的不同之处:逃难人一名也顾不上说就狼吞虎咽;年轻人坚持干活后再吃饭。

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概括回答。

(年轻人是怎样得到食物的?)③细读3——5自然段,通过人物语言体会尊严。

尊严教学设计(精选5篇)

尊严教学设计(精选5篇)

尊严教学设计(精选5篇)《尊严》教案篇一[教材简介]《为了他的尊严》记叙的是一位老妇人毫不客气地让乞丐搬砖,使乞丐获取劳动所得,从而获得了自信和做人的尊严,并依靠自己的劳动取得成功的故事。

[教学目标]1、知识能力:自读自悟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进一步培养学生质疑探究的能力,锻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理解内容、体会文章思想感情的能力。

2、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懂得只有靠自己的劳动获取报酬,才能有尊严的道理。

3、拓展练习与积累:发散学生思维,想象、扩写乞丐搬砖的过程中几次心理活动;积累与尊严有关的名言、格言。

[教学重点] 抓住独臂乞丐的言行、神态,体会其由不情愿到搬砖后的复杂心理变化,懂得劳动可以使人获得尊严的道理。

[教学难点] 通过理解乞丐搬砖前后心理发生变化的语句,懂得妇人所说砖放在屋前和放在屋后都一样,可搬不搬对乞丐来说就不一样了。

这句话的含义。

[教学过程]一、谈话质疑,导入新课1、同学们,你们见过乞丐吗?他们是什么样的?人们是怎么对待他们的?2、在许多人眼里,乞丐是被人看不起的,是不被人尊重的。

被人看不起,得不到别人的尊重,这就失去了做人的尊严。

(板书:尊严)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讲述的就是和尊严有关的故事。

(板书课题)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3、读了课题你有哪些问题呢?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看课文中提到了几个人物?重点讲的是谁呢?2、那么课文重点写了妇人和独臂乞丐之间的什么事呢?谁能试着讲一讲。

3、刚才两个同学都说到文中一个情景搬砖。

三、质疑问难,直入重点1、(出示课件2)大家看,假设这就是女主人的家,她让乞丐把砖从屋前搬到屋后,又从屋后搬到屋前这样周而复始,往返了好几次(生看课件和老师一起描述),看到女主人这样的做法,你有什么疑问吗?2、是啊,面对女主人这样的做法我们不由得产生种种疑问,不光我们不理解,她的孩子也不理解。

面对大家的疑问,她是怎样说的呢?快速浏览课文,找一找。

《尊严》说课稿15篇

《尊严》说课稿15篇

《尊严》说课稿《尊严》说课稿15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

优秀的说课稿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尊严》说课稿,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尊严》说课稿1王海英老师的《尊严》一课给了我一种非常舒服的感觉。

教学中,老师紧紧围绕“尊严”来展开,让学生明白年轻人在什么情况下讲尊严,从这个切入点入手,突出了重点,自然而贴切。

王海英老师教态自然大方,能利用课件来营造学习氛围,为学生提出自学的目标,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拓展了学生的思维,有效地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果。

首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抓住重点进行教学,多次引导学生从描写年轻人神态、动作、语言的句子里体会到年轻人自尊的品格,懂得按劳取酬的道理,让学生从中感受“自尊者自立”的道理。

使学生明白了,在日常生活中既要做一个像哈默一样自尊、自爱、自强的人,又要做一个像杰克逊大叔一样善良、朴实、有爱心的人。

特别是在细读课文时,教师让学生从描写中体会年轻人哈默的尊严。

如年轻人哈默作为逃难者中的一员,他与其他人相同的地方是什么?最大的不同又是什么?学生自读、自悟学得很认真。

第二、王海英老师能够抓住理解杰克逊对女儿说的话:“别看他现在什么都没有,可他百分之百是个富翁,因为他有尊严。

”这一重点贯穿整节课的教学,这很好。

然而,金无完赤,人无完人,再好的一节课,也有它的不足,建议教师应该加强对朗读的指导,学生对“尊严”一词的理解也不够透彻,应加以指导,对中心句“别看他现在什么都没有,可他百分之百是个富翁,因为他有尊严。

”这句话要进一步深入地理解这句话的含义,还有合作探究学习精神不够,语言积累有待到位。

《尊严》说课稿2我执教的是第八单元的第三篇课文,本文记叙的是一位老妇人毫不客气地让乞丐搬砖获取所得,使乞丐获得了自信和做人的尊严,从而依靠自己的劳动取得成功的故事。

课文按事情的发展顺序来叙述故事,主要写了妇人帮助过的两个不同的乞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尊严》说课稿及教学设计
一、说教材
《尊严》是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第二组“以诚待人”主题中的一篇精读课文。

这篇课文写的是美国石油大王哈默年轻时的一个故事。

在一个寒冷的冬天,在逃难的路上,他饥寒难忍,但是他拒绝了送到面前的食物,理由是他不能白吃人家的东西,只能在帮忙干完活以后,他才吃这份食物。

后来,他留在杰克逊家里干活,成为庄园里的一把好手。

这个故事告诉人们:人可以没有财富,但必须要有做人的尊严,这是一个人最大的财富;只要有了做人的尊严,就有可能拥有财富乃至一切。

二、说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尊严、善良、面呈菜色、疲惫不堪)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体现人物的品质。

3 、让学生体会哈默美好的形象和人格魅力。

从中感受“自尊者自立”的道理。

三、说教法
新课程要求:“语文教师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倡导自主学习,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根据学生的阅读特点,教学时我主要采用导读法、讨论法和点拨法进行教学,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通过“以读促知,以读
促解,以读促悟”,引导学生阅读探究和体验,努力营造一个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

四、说学法
叶圣陶先生说:“教师之为教,不在于全盘授予,而在于相机诱导。

”一节好的语文课应是书声朗朗、议论纷纷、高潮迭起,针对以上教学思想,我设计了朗读法、互动探究法和联系比较法,让学生“自主学习、学会学习”,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五、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抓住哈默的言行、神态,体会他自尊的可贵品质。

教学难点:理解杰克逊大叔对女儿说的:“别看他现在什么都没有,可他将来百分之百是个富翁,因为他有尊严!”这句话的含义。

六、说教学流程
本文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主要是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尊严、善良、面呈菜色、疲惫不堪)等词语。

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整体感知,梳理文路具体如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师:请同学们闭上眼睛,仔细听老师的讲述,想一想脑海中出现了什么画面?在一个寒冷的冬天,滴水成冰,刺骨的北风无情地逼迫着路上那一群衣衫褴褛的逃难人,他们一个个面呈菜色,忍着饥饿,拖着疲惫不堪的身子艰难地前进……同学们,此时你们的头脑中出现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生:我仿佛看到了一群逃难人生:我想到了他们都是又饿又累地在走着。

师:同学们都感到寒冷饥饿在侵袭这群逃难的人,在这样冰天雪地,风雪交加的时刻他们最需要的是什么呢?
生:(齐声)食物
师:是呀,如果此时给他们端来一碗热腾腾的食物,他们一定会一扫而光。

可是在这群逃难的人中有一个年轻人却拒绝了这份极需要的食物,这到底怎么回事呢?
2、板书课题,指导写“尊”并齐读课题。

二、学生自读课文
1.借助书上的拼音,自学生字新词。

2. 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检查自读情况。

(1)出示字词,指明认读。

(2)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指名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短文写了一个逃难的年轻人,在饥肠辘辘的情况下,没有接受人们送给他的食物,而是执意用自己的劳动,换取了事物,赢得了做人的尊严)
4.讲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三、拓展阅读:
四、写话练习:写一个片段,要有人物外貌。

第二课时主要是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文中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