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器具校准校对操作规程
实验室计量器具校准操作规程

实验室计量器具校准操作规程一、校准操作目的及范围校准操作的目的是为了保证实验室计量器具的准确度和可靠性,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数据的精确性。
本操作规程适用于实验室内各种计量器具的校准操作。
二、校准操作的要求1.校准操作应符合国家有关法规和标准的要求,确保校准结果的真实有效。
2.校准操作应由经过培训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并记录其姓名和资格证书编号。
3.校准操作应在有利于减小外界干扰的条件下进行,避免与其他设备、物品和人员接触。
4.校准操作前,应对所需校准的仪器进行检查,确保仪器的完好性和适用性。
如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通知上级并予以相应处理。
5.校准操作应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确保操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三、校准操作的步骤1.校准前准备(1)确认校准仪器的型号和规格,并对其进行清洁和检查。
(2)确认校准仪器的校准日期和有效期限,并检查其校准证书的完整性。
(3)准备校准所需的标准器具和校准样品。
(4)确认校准操作的环境条件和要求,确保操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2.校准操作(1)按照校准仪器的操作说明书进行操作,遵守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要求。
(2)根据校准要求,使用标准器具对校准仪器进行校准,记录校准值和校准结果。
(3)如果校准值与标准值存在偏差,记录偏差值和原因,并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修正。
(4)定期检查校准仪器的工作状态和准确度,并记录检查结果。
如有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
3.校准操作记录(1)记录校准操作的日期、时间、仪器名称、规格型号、校准人员等基本信息。
(2)记录校准仪器的校准值和校准结果,并标明与标准值的偏差。
(3)记录校准操作中发现的问题和异常情况,并记录调整和修正的方法和结果。
(4)记录校准仪器的检查结果,包括工作状态、准确度等信息。
四、校准操作的验证1.校准操作的结果应与校准证书的校准结果进行验证,确保校准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校准操作的记录应由相关部门或质量管理部门进行审核,并签字确认。
3.校准操作的验证结果应进行记录和归档,作为日后工作的参考和依据。
计量器具内校规程

计量器具内校操作规程卡尺内部校准操作规程1目的对卡尺进行内部校准,确保其准确性和适用性保持完好。
2范围适用于普通卡尺的内部校准。
3校准用基准物质外校合格的标准块规(量块)4环境条件:室温。
5校准步骤5.1 检查卡尺测量接触面,干净、无污渍、锈迹,卡尺表头的指针是否完好,有无松动,刻度是否清晰,推动表头是否平稳、平滑。
5.2调校零位,或使指针对准零点。
5.3先取一块10mm基准量块进行度量,量块被测量面要干净、平整。
5.4连续测量三次,允许误差±0.02mm;取其平均值记录在《内校记录表》内,在度量过程中卡尺要和被测量块同方向平值。
5.5用同样的方法,用以下基准量块逐个度量,50mm允许误差±0.02mm;100mm允许误差±0.02mm;(50m m+100mm )允许误差±0.04mm、(100mm+50m m+70m m+80mm )允许误差±0.06mm、每个量程必须测量三次再取其平均值记录在《内校记录表》内。
5.6测内径接触面磨损程度:取两块同样大小的量块(构成测量的基准面),夹紧一块的50mm 量块成“H”型,然后移动表头,使游标卡尺上面的测量端张开靠紧两基准面后再读数,测量三次,取平均值,记录在《内部校准表》内,测量值与标准值允许误差±0.02mm。
5.7可根据不同量程的卡尺选用不同的基准量块或其组合进行校准。
5.8 历次测量值与标准值之差,均在允许误差范围内,判校准合格。
6 相关记录内校记录表。
电子称内部校准操作规程1目的对电子称进行内部校准,确保其准确度和适用性保持完好。
2范围适用于调配方时所使用的电子称(0~100Kg)。
3校准用基准物质外校合格的标准砝码。
4环境条件:室温。
5校准步骤5.1 清洁被校电子称载物台,进行归零。
5.2分别使用10,20,50,100,(100+100),(100+100 +50+20+20+10)g的砝码进行校准。
计 量 器 具 周 期 检 定 (校准)制度

计量器具周期检定(校准)制度1 目的计量器具的周期检定(校准)是保证计量器具准确可靠的重要措施,计量人员和计量器具的使用者都应相互配合,及时地完成到期计量器具的周检工作。
以保证测量设备在检定或校准周期内不出现超差。
2 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各类测量设备(强检设备除外)计量确认间隔的规定和调整。
3.内容3.1检定用计量标准器具必须定期送上级计量部门检定,绝不许超周期使用。
3.2工作计量器具使用部门联系技术部及时送外单位检定(校准)。
3.3经检定(校准)合格者须出具检定(校准)证书,并在计量器具上做好合格标记,不合格的计量器具可降级使用的以降级使用处理,不能再用给予以报废手续,原始记录和检定(校准)证书统一由技术部按月保存。
3.5对各单位所用计量器具还应经常定期抽检,并作好抽检记录。
计算每次抽检合格率,具体按“在用计量器具现场抽检制度”执行。
3.6计量管理员必须按月作出检定(校准)情况统计表,统计和计算计量器具周检计划的应检数、实检数、送检合格数,周检合格率和抽检数、抽检率、合格数和抽检合格率等。
本制度如有未尽事宜,得呈报总经理核定修订。
计量器具配备、使用、维护和保养制度1 目的企业标准化对建立企业最佳秩序、稳定和提高质量、实现科学管理、促进技术进步、保护安全健康和环境、消除贸易壁垒、提高企业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
本标准根据《中小企业计量检测保证规范》相关要求,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和发展要求,特制定本制度。
2 适用范围本公司计量检测体系中各部门测量设备的控制和管理。
3 内容3.1计量器具配备3.1.1配置策划的依据:a)国际标准及国家标准、行业标准;b)产品销售合同;c)产品工艺规程或国家计量检定规程;d)产品服务工作质量要求。
3.1.2设计、生产和检验工作中所必须的测量设备的购置由相关人员提出,填写测量设备采购申请书,经部门负责人同意,报生产部负责人审核、批准后,予以实施。
3.1.3各部门要在技术部配合下确定配置主要的测量设备,要将已有的测量设备进行评审,先落实这批设备的配置,对没有的测量设备从用途、计量特性指标、经济性等几方面进行综合评审,并在产品技术文件中加以说明。
计 量 器 具 周 期 检 定 (校准)规章制度

计量器具周期检定(校准)制度1 目的计量器具的周期检定(校准)是保证计量器具准确可靠的重要措施,计量人员和计量器具的使用者都应相互配合,及时地完成到期计量器具的周检工作。
以保证测量设备在检定或校准周期不出现超差。
2 适用围适用于本公司各类测量设备(强检设备除外)计量确认间隔的规定和调整。
3.容3.1检定用计量标准器具必须定期送上级计量部门检定,绝不许超周期使用。
3.2工作计量器具使用部门联系技术部及时送外单位检定(校准)。
3.3经检定(校准)合格者须出具检定(校准)证书,并在计量器具上做好合格标记,不合格的计量器具可降级使用的以降级使用处理,不能再用给予以报废手续,原始记录和检定(校准)证书统一由技术部按月保存。
3.5对各单位所用计量器具还应经常定期抽检,并作好抽检记录。
计算每次抽检合格率,具体按“在用计量器具现场抽检制度”执行。
3.6计量管理员必须按月作出检定(校准)情况统计表,统计和计算计量器具周检计划的应检数、实检数、送检合格数,周检合格率和抽检数、抽检率、合格数和抽检合格率等。
本制度如有未尽事宜,得呈报总经理核定修订。
计量器具配备、使用、维护和保养制度1 目的企业标准化对建立企业最佳秩序、稳定和提高质量、实现科学管理、促进技术进步、保护安全健康和环境、消除贸易壁垒、提高企业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
本标准根据《中小企业计量检测保证规》相关要求,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和发展要求,特制定本制度。
2 适用围本公司计量检测体系中各部门测量设备的控制和管理。
3 容3.1计量器具配备3.1.1配置策划的依据:a)国际标准及国家标准、行业标准;b)产品销售合同;c)产品工艺规程或国家计量检定规程;d)产品服务工作质量要求。
3.1.2设计、生产和检验工作中所必须的测量设备的购置由相关人员提出,填写测量设备采购申请书,经部门负责人同意,报生产部负责人审核、批准后,予以实施。
3.1.3各部门要在技术部配合下确定配置主要的测量设备,要将已有的测量设备进行评审,先落实这批设备的配置,对没有的测量设备从用途、计量特性指标、经济性等几方面进行综合评审,并在产品技术文件中加以说明。
实验室计量器具校准操作规程

实验室计量器器具校准操作规程1、目的计量器具的真实容量并不与其出厂的标称容量相符,因此,在分析工作开始之前,尤其是对准确度要求较高的分析工作,必须对所用量器进行容量校准或检定。
2、适用范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强制检定的工作计量器具检定管理办法,我们公司实验用的计量器具属于非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
根据本公司实验室现有条件,能够自行校准的,优先选择自校;条件不具备不能自校的,可委托有能力和资质的机构外校。
本规程适用于实验室在下列情况中使用的分度吸量管(刻度吸管)、容量瓶、量筒、比色管、移液器等量器的自校准:2.1为满足实验分析中需要准确定量的量器进行定期自校准。
2.2在实验过程中,对量器的标称值有怀疑时要对所用量器进行校准。
2.3量器的外观、密闭性等出现问题,导致量器无法正常使用或容易引起误操作时,应降级或销毁处理。
外观、密闭性等非容量检定项目的检定方法和标准见相关标准。
3、参考标准JJG196-2006常用玻璃量器检定规程GB/T12810-1991实验室玻璃仪器玻璃量器的容量校准和使用方法JJG10-2005专用玻璃量器检定规程JJG646-2006移液器检定规程4、职责要求4.1分析人员对分析中需要准确定量的量器进行自校准,并对校准结果进行判定4.2校准合格的应对量器进行统一编号。
编号方法:校准拼音首字母“JZ”后加日期“年.月.日”加顺序编号,例如2013年2月3日共校准了两个刻度吸管,则第二个刻度吸管的编号为:JZ-2012.02.03-02。
5、校准环境、设备、校准项目和校准点的选择5.1环境条件:室温(20±5)℃,温度波动应≤1℃/h;水温与室温之差应≤2℃;校准介质:蒸馏水或去离子水5.2校准所需设备5.3校准项目本规程仅对容量示值的校准予以说明,其他的项目请参考JJG196-2006。
5.4校准点的选择5.4.1刻度吸管(0.5ml以上)总容量的1/10,若无总容量的1/10分度线,则校2/10点(自流液口起);半容量(半容量~流液口);总容量。
计量校准规范

目录第一章 总则 1. 目的 2. 范围 3. 职责 4. 定义第二章 操作规程 1. 移液器校准规程 2. 温度计校准规程 3. 量筒校准规程4. pH 计校准规程 5 第三章 相关文件和记录 6 第一章 总则 1.0 目的制定计量仪器内部校准规程, 确保其准确度和适用性保持完好。
2.0 范围 本公司研发、生产、质量部门使用的直接关系产品质量的计量仪器。
3.0 职责 各部门内校员负责对自己部门计量仪器进行定期校准并记录。
4.0 定义无5.0 校准规程参见各章节。
第二章 规程1. 可调移液器校准规程1.1校准的环境条件:校准应在无通风的房间,移液枪和空气湿度在20C -25C 之间,相对湿度在55%以上。
1.2 校准用的基准设备:电子天平。
1.3 移液枪校准程序1.4用O.OOOIg 或O.OOIg 的电子天平,按如下比例校对正: 1000ul 纯净水=1000mg 1.5校准通过枪后面的一个旋钮,每套枪都配有专门的调节该旋钮的小扳手。
1.6在电子天平上放置一个小三角烧瓶,用待标定的移液枪吸取去离子水加入小三角烧瓶内底部, 每次称量后目录2 2 2 2 23 34 4记重。
1.7新换的吸嘴预湿3-5次,然后对两个选定容量进行各5次移液测试,当分析天平显示的测定值在选择一移液容量允许值之外就需继续进行调整。
如果计算结果再限定范围内,移液器的校准即为正确。
1.8移液枪标定后,将校准记录填写在【测量校准记录】里。
1.9 一定量程的枪,其每个刻度均允许有一定的误差范围。
可允许的误差范围如下表一。
4.0校准周期:每年校准一次。
2. 温度计校准规程2.1校准的环境条件:室温。
2.2校准用基准设备:外校合格的温度计(精度0.1 C)。
2.3温度计校准程序2.3.1检查温度计刻度是否清晰无破损,否则更换。
232用一透明容器盛装适量自然溶解的冰水混合物。
233把温度计探头放进冰水混合物中,然后观察温度计读数的变化情况。
计量器具管理内部校准规程

计量器具内部校准规程1.目的对公司计量器具进行管理,确保本公司计量器具能满足产品检验的需要,为产品符合确定的要求提供证据。
2.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生产、检验使用的计量器具。
(不包括送检的样尺)3.校准用基准设备外校合格的游标卡尺、外经千分尺、基准量具。
4.环境条件室温。
5.校准步骤5.1 游标卡尺5.1.1检查游标卡尺的刻度是否清晰、有无机械损伤、操作旋钮是否轻便灵活、定位是否准确,否则更换。
5.1.2校准游标卡尺外尺寸时,采用外尺脚贴紧基准量具端面外尺寸,待校准的游标卡尺量值与基准量具数值进行比对。
5.1.3校准游标卡尺内尺寸时,采用内尺脚贴紧外经千分尺测量其内尺寸,待校准的游标卡尺量值与外经千分尺数值进行比对。
5.1.4依据待校尺的量程分别核对被校游标卡尺和基准量具数值,核对点分别为0 —100mm、0—500mm、0—700mm、0—1200mm任意点,游标卡尺第一次完成后,再进行第二次、第三次,三次读数取平均值。
当核对点为0—100mm时,允许误差±0.02mm;当核对点为0—500mm、0—700mm时,允许误差±0.02mm;当核对点为0—1200mm时,允许误差±0.05mm。
5.2 深度尺5.2.1检查外观有无破损,刻度清晰,可以辨认。
5.2.2 建立基准水平面,测同一基准量具的高度将基准量具的读数与待校深度尺的读数进行比对。
5.2.3 依据深度尺的测量范围分别校对0—150mm、0—350mm任意点,连续校对三次取三次平均值。
5.2.4当校对点为0—150mm、0—350mm时允许误差值为±0.02mm。
5.3钢板尺、钢卷尺5.3.1检查外观有无破损,刻度清晰,可以辨认。
5.3.2建立基准平面,钢板尺放平、钢卷尺拉平使用A1游标卡尺测量其读数与待校钢板尺、钢卷尺的读数进行比对。
5.3.3 依据钢板尺、钢卷尺的测量范围分别校对0—150mm、0—350mm任意点,连续校对三次取三次平均值。
计量器具检定操作规程

测试用例-----------*****系统测试用例回复于:2009-1-6 8:53:091、目的为了加强对监视和测量装置的管理工作,保证其结果的准确性。
2、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所使用的监视和测量装置。
3、职责3、1责任部门负责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日常操作、校准、维护、登记工作;3、2品管部负责公司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检定工作;3、3动力部负责监视和测量装置的修理工作。
4、工作程序4、1公司使用的监视和测量装置包括:A类:天平、砝码、实验室用温控仪、压力表等;B类:电子秤、磅秤、气质联用仪、液相色谱仪、酶标仪、农残速测仪、分光光度计、温度自动控制仪、中心温度计、金属探测器、X光机等;C类:温(湿)度表(计)、计时器、量杯(筒)、刻度尺(管)等。
4、2操作4、2、1各部门工作现场必须使用经校准合格的监视和测量装置并进行登记;4、2、2电子秤要置于稳固、平整的台面上并调整四个脚直到汽泡的位置在水平泡中央;称量时要将物品放在秤盘的中间位置,且数值不再闪动时方可读取数据,以确保计量的准确度;4、2、3根据计量物品及要求不同及电子秤的最小称量值、精确度保证范围合理使用电子秤,以确保所称量物品的精确度;称量1kg以内的物品不得使用3kg以上的电子秤,计量1kg-3kg的物品不得使用6kg以上的电子秤;4、2、4各种类型电子秤的最小称量值、精确度保证范围:电子秤最小称量精确度电子秤最小称量精确度1kg0-500g/1g60kg0-30kg0.2kg10g500-1000g/2g30-60kg0.2kg20g3kg20g1g150kg0-60kg0.4kg20g6kg20g2g60-150kg0.4kg50g15kg100g5g4、3日常校准4、3、1 各部门设专人对在用的监视和测量装置按标准方法进行校准;对砝码要专人妥善保管,防潮、防腐蚀、防碰撞;4、3、2电子秤(1KG)校准:a)使用班组专人在每周一工作前对1KG电子秤进行校准;b)开启电子秤电源开关——屏幕显示0——利用标准砝码的1克——500克——2克——1000克,分四次校准;c)对所使用电子逐台校准并填写记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标题
计量器具校准校对操作规程
文件编号
制定人
制定日期
版号
B版
审核人
审核日期
共4页
第1页
批准人
批准日期
生效日期
制定部门
发放部门
变更情况 目的:有效的对公司各种计量仪器进行规范定期的校准校正,确保各种计量仪器具有准确性和
可靠性。 范围:公司内所有新购投入使用或已投入使用的温湿度记录仪等计量器具的校准校对,但不包
合格,被比对示值偏差(湿度)±5%范围内为合格;
2.3 记录数据的处理:
示值偏差=需校准校正表的示值-标准表的示值
2.4 最大允许偏差:温度±0.5℃,湿度±5%RH
2.5 结果判定:示值偏差不超过最大允许偏差的,判定为合格;
2.6 温度探头及记录仪均定期比对,校准周期为 1 年。
3、相关文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
文件编号:
文件名称:计量器具校准校对操作规程
第 2页 共 4 页
1.3 各部门在使用过程中发现计量器具测量值可能存在偏差的,应通知计量员进行确认,计量
员根据具体情况判定是否需要重新进行比对。
1.4 每次校准校正后,计量员应提交《计量器具校准校正报告》;
2、温湿度记录仪的比对方法:
2.1 比对环境:常温库、阴凉库、冷库、冰柜;
2.2 比对方法:每年定期持 2 个或更多的移动式的温湿度记录仪到具有资质的计量检验所检定,
合格的温湿度记录仪作为参比温湿度记录仪,对现有温度探头及记录仪进行相同环境比对
测试,测试时间为 6 小时,参比记录仪设置成温度探头及记录仪相同的采集频率,每 30 分
钟自动采集 1 次,共计 13 次,按照比对结果,被比对示值偏差(温度)±0.5℃范围内为
括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规定需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 职责:质管部兼职计量员:负责计量器具使用情况的监督,制定计量器具校准校对工作计划并
执行;各使用部门:负责各计量器具的使用维护,配合计量员开展计量器具的校准校对 工作。 内容: 定义: 标准器具:经国家认可的法定计量检定机构校准的,测量结果符合规定的器具。 强制检定:指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所属或者授权的计量检定机构,对用于贸易结 算、安全防护、医疗卫生、环境监测方面,并列入本办法所附《中华人民共和国强制检定的 工作计量器具目录》的计量器具实行定点定期检定。 计量比对:是在规定条件下,在相同量的计量基准、计量标准所复现或保持的量值之间进行比 较、分析和评价的过程。对国家非强制性检定的计量器具(如温湿度记录仪)采用计量比 对法进行比对,比对结果在允许偏差范围内可继续使用,并标贴“准用证”或“校准校对 合格证” 1、 校准校对程序: 1.1 标准器具的准备: 用于校准校对的标准器具,应经法定计量检定机构校准,取得校准报告或检定证书; 1.2 比对:计量员用标准器具对需校准校对的器具进行比对,记录比对结果。 1.2.1 比对结果无偏差的,应贴上合格证,发回各部门使用; 1.2.2 比对结果存在偏差,如偏差范围超出许可范围的,应外修或送法定计量鉴定机构校准,修 理后器具应重新进行校准校正; 1.2.3 比对结果偏差未超出许可范围,视为合格,应出具偏差修正表,作为实际测定数据的修正。
附件 2 校准校对合格证
校准校对合格证 器具编号: 校准校对日期: 下次校准校对日期: 计 量 -2010)
4、相关记录及表单:
附件 1:计量器具比对报告
附件 2:计量器具比对合格证
文件编号: 文件名称:计量器具校准校对操作规程 附件 1:
计量器具比对报告
第 3页 共 4 页
产 品 名 称: 产 品 型 号: 样 品 编 号: 比 对 依 据: 标 准 器 具: 标准器具校准证书编号: 标准器具校准证书有效期: 比 对 地 点: 比 对 时 间:
(证书编号:********)
比对记录
时间点
温度
标准器具 器具示值 示值(℃) (℃)
偏差值 (℃)
湿度
标准器具 器具示值 示值(%RH) (%RH)
偏差值 (%RH)
结论
计量员:
批准人:
备注:1、本比对结果仅对所比对样品有效; 2、为确保比对结果的可信度,通常情况下应 1 年比对 1 次。
文件编号: 文件名称:计量器具校准校对操作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