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种肾损伤标志物大盘点(2020)

合集下载

教您看懂化验单--肾损伤八项

教您看懂化验单--肾损伤八项

教您看懂化验单--肾损伤八项正常人尿液中,微量蛋白含量极少。

微量白蛋白尿的出现通常被认为是早期肾小球损伤,常见于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的早期病变。

尿微白蛋白肌酐比(A/C)参考值:0-20mg/l是尿微量蛋白与尿肌酐的比值测定,常用于反映尿微量白蛋白的水平。

尿转铁蛋白(TRF)参考值:0--0.5g/l转铁蛋白为血清中结合并转运铁的β球蛋白,在正常情况下不能通过肾小球滤过膜,早期肾损伤时肾小球基底膜内外疏松层硫酸肝素糖蛋白(带负电)含量减少,使血液中带负电荷的分子蛋白TRF从肾小球自由滤过,尿中TRF浓度增高。

相比于尿微白蛋白更能敏感地反映肾小球滤过膜电荷选择屏障的受损程度。

尿免疫球蛋白G(UIgG)参考值:0--8mg/dl正常尿液不会出现,当肾小球疾病时,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尿内才出现,临床上主要用于协助蛋白尿的分类及选择性评估。

02肾小管损伤标志物β2-微球蛋白(β2-MG)参考值:0--0.1mg/l广泛存在于有核细胞表面,尤其富含于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

其通过肾小球后会在近曲小管几近全部被重吸收,故尿中生理浓度很低。

因β2-MG在酸性尿中极易分解破坏,故尿收集后应及时测定。

尿β2-MG增多较灵敏地反映近端肾小管重吸收功能受损,如肾小管-间质性疾病、药物或毒物所致早期肾小管损伤,以及肾移植后急性排斥反应早期。

α1微球蛋白(α1-MG)参考值:0--12mg/l在肝细胞和淋巴细胞合成。

是早期近端肾小管功能损伤的特异、灵敏指标。

α1-MG生理性增高:α1微球蛋白浓度随年龄增加有增高趋势。

成年男性高于女性,运动后可增加。

病理性增高:α1微球蛋白浓度升高见于糖尿病、药物或化学因子、感染等原因诱发的近端肾小管功能损害,也可见于肾移植后的排斥反应;α1微球蛋白降低见于严重肝实质性病变所致生成减少,如重症肝炎、肝坏死等。

与β2-MG比较,α1-MG不受恶性肿瘤影响,酸性尿中不会出现假阴性,故更可靠。

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参考值:0.04--0.18mg/l在肝细胞内合成,与视黄醇结合后进入血液,由肾小球滤出,大部分在近端小管被重吸收。

药物源性肾损伤生物标志物

药物源性肾损伤生物标志物

世界中医药 2020年 12月第 15卷第 23期·3545·药物源性肾损伤生物标志物钱星凯 潘秋莎 杨 凌(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201203)摘要 生物标志物是评判脏器的损伤和状态尤为重要的指标,其建立是生理和功能改变后所衍生出的化学或物理改变。

药物性肾损伤是临床中常见的,通常肾损伤隐秘性强,在早期不容易发现,因此肾损伤标志物对于评价肾脏结构和功能的 意义是至关重要的。

本综述拟对肾脏结构以及药物对肾损伤进行分类,总结现有评价肾损伤的标志物,以期对药物在肾 损伤评价中标志物的使用作出评价依据。

关键词 生物标志物;脏器损伤;损伤类型;肾脏;药物;毒性种类;种属;中药DruginducedKidneyInjuryBiomarkers QIANXingkai,PANQiusha,YANGLing(ShanghaiUniversity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Shanghai201203,China) Abstract Biomarkersareparticularlyimportantindicatorsforjudgingthedamageandstateoforgans.Theirestablishmentisa chemicalorphysicalchangederivedfrom physiologicalandfunctionalchanges.Druginducedrenalinjuryiscommoninclinics. Kidneyinjuryisusuallyverysecretiveandnoteasytofindintheearlystage.Therefore,renalinjurymarkersareessentialforevalu atingthesignificanceofkidneystructureandfunction.Thispaperintendstoclassifythestructureofkidneyandfunctionofthe drugs,andsummarizetheexistingmarkersforevaluatingkidneydamage,inordertomakeanevaluationbasisfortheuseofdrugsin theevaluationofkidneydamage. Keywords Biomarkers;Organdamage;Typeofdamage;Kidneys;Drugs;Toxicityclassification;Species;Chinesemedicine 中图分类号:R285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3-7202.2020.23.003 生物标志物通常是指生物体状态或状况的可测 量指示剂。

反应肾功能的常用指标

反应肾功能的常用指标

反应肾功能的常用指标肾脏是人体重要的排泄器官之一,对体内废物的排出和水平衡的调节起着重要的作用。

了解肾功能的好坏对于预防和治疗肾脏疾病至关重要。

而肾功能的评估通常通过一些常用指标来进行,下面将介绍几个常用的反应肾功能的指标。

1. 血肌酐(Scr):血肌酐是肌肉代谢产物,在正常情况下,它由肾脏完全排除。

血肌酐水平的升高,通常意味着肾小球滤过率的下降。

因此,血肌酐是评估肾功能的常用指标之一。

正常成人的血肌酐水平通常在0.6-1.2 mg/dl之间。

2. 尿素氮(BUN):尿素氮是蛋白质代谢的产物,在肝脏中生成,并通过肾脏排泄。

尿素氮的水平升高可能表明肾脏滤过功能下降或蛋白质摄入过多。

正常成人的尿素氮水平通常在8-20 mg/dl之间。

3. 肌酸磷酸激酶(CPK):肌酸磷酸激酶是肌肉组织中的一种酶,它在肾脏损伤或疾病时通常会释放到血液中。

因此,肌酸磷酸激酶的水平升高可能提示肾功能的损害。

正常成人的肌酸磷酸激酶水平通常在男性为55-170 U/L,女性为30-135 U/L之间。

4. 尿酸(UA):尿酸是嘌呤代谢的产物,在肾脏中被排泄。

尿酸水平的升高可能表明肾脏排泄功能的下降或者嘌呤代谢异常。

正常成人的尿酸水平通常在男性为2.4-7.0 mg/dl,女性为2.0-6.0 mg/dl之间。

5. 尿蛋白(UP):尿蛋白是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的指标之一。

正常情况下,肾小球滤过膜对蛋白质的过滤是非常有选择性的,通常只有少量的蛋白质从尿液中排出。

尿蛋白的水平升高可能表明肾小球滤过功能受损。

正常成人的尿蛋白水平通常在10-150 mg/24h之间。

6. 血尿素氮/肌酐比值(BUN/Scr):BUN/Scr比值是评估肾小管功能的指标之一。

正常情况下,尿素氮和肌酐的排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

如果BUN/Scr比值高于正常范围,可能表明肾小管对尿液的重吸收功能受损。

7. 血尿素氮/尿酸比值(BUN/UA):BUN/UA比值是评估肾小球滤过和肾小管重吸收功能的指标之一。

急性肾损伤的生物标志物

急性肾损伤的生物标志物

典 的诊断 AKI 的指标 , Sr 但 c 常受 一些非 肾脏 因素影 响, 其数 促炎 症 因 子 , 诱 导 近端 肾小 管表 达 , 裂解 进 入 尿 中 , 可 并 用 使得一些可以恢复 的 A 贻误 了最 佳治疗 时机 。因此 , KI 近年 尿 I L一1 8明显 升高 , 早于 Sr c 的升 高_ 1 。冠脉造 影后造影 剂

30 ・ 6
中国中西医结合 肾病杂志 2 1 年 4 00 月第 1 卷第 4 1 期
C I N, pi 0 0 v i 1 N . J1 w A r 2 1, o 1 ,o4 l .
急性 肾损 伤 的生物 标 志物
高绪霞① 杨 敏① 李惊子① ② △
急性肾损伤 (ct i e jr, KI临床常见而严重 , aue d yi uy A ) kn n 在 者 , 通常在术后 1 3dSr - c 才升高 , NG 而 AL可将 A 的诊 断 KI ~6 h加 。此外 , 对 肾移植 患者 的回顾性研 究 在 美 国, 区获得的 A 社 KI占总住 院患者 的 1 , 院患者 的 A 提早至术后 2 【 J % 住 KI
1 A I K 的生物标 志物 【7 6] , 术后 4d内 Sr c 浓度快速下降相关_ 1 。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后 出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现A I K 的患者 ,c 在 4 -7 Sr 8 2h才升高 , 而尿 一l 4 8在 ~6h 即升高 ,2h达高峰 ,8h仍有明显 升高 [ 。但是 Has 等[ 1 4 ae ]
下 。而动物 实验证 明 A 是 可 以预 防或通 过 多种 措施 治 疗 2h尿 N AL水平与 AK 的严 重程度 、 KI G I 持续时 间、 住院 日数 、 对

肾损伤病理评分

肾损伤病理评分

肾损伤病理评分肾损伤的病理评分是一个对肾脏损伤严重程度进行评估的系统。

根据损伤的病理类型和严重程度,可以分为多种不同的评分系统。

以下是两种常用的肾损伤病理评分系统:一、AAST(美国创伤外科协会器官损伤定级委员会)制定的肾损伤分级:I级:肾挫伤,表现为镜下或肉眼血尿,但泌尿系检查正常。

血肿仅限于肾被膜下,无肾实质裂伤。

这种损伤通常比较轻微,不会对肾脏造成太大的影响。

II级:肾部分裂伤,肾周血肿局限于腹膜后的肾区。

肾皮质存在裂伤,但深度<1.0cm,没有尿外渗。

这种损伤比I级损伤稍严重,但仍然可以通过保守治疗治愈。

III级:肾全层裂伤,肾皮质裂伤深度>1.0cm,但无集合系统破裂或尿外渗。

如果双肾都受到损伤,应算为VI级。

这种损伤比较严重,需要手术治疗。

IV级:肾蒂损伤,包括肾蒂血管撕裂或堵塞,导致肾脏严重缺血或坏死。

这种损伤非常严重,需要紧急手术治疗。

V级:肾粉碎性损伤,肾脏受到严重破坏,无法保留或修复。

这种损伤需要立即摘除受伤肾脏。

注意:如果III级损伤为双肾,则为VI级。

分级决定治疗方案,90%保守治疗即可(I、II级),III级也可保守治疗,VI和V多需手术治疗。

二、急性肾损伤分期:1期:血肌酐升高≥26.5umol/l或血肌酐较基础值升高≥50%但<1倍或尿量<0.5ml/kg 体重/小时(持续≥6小时但<12小时)。

2期:血肌酐升高≥1倍但<2倍或尿量<0.5ml/kg体重/小时(持续≥12小时但<24小时)。

3期:血肌酐升高≥363.6umol/l或血肌酐升高≥2倍或开始肾脏替代治疗或尿量减少<0.3ml/kg体重/小时(持续≥24小时)或无尿≥12小时。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需要请及时就医并咨询专业医生或查阅专业书籍。

急性肾损伤

急性肾损伤

尿Cr/血Cr
是哪种AKI
是否肾后性: 尿路梗阻:肾小囊压增高→滤过压减少 → GFR下降 原因: 器质性(结石、内外肿瘤、血块、前列腺增生) 功能性(神经源性膀胱)

是哪种AKI

是哪种肾性AKI 肾小管
肾间质 肾小球 肾血管
临床表现相似
两组鉴别

基础病因:
ATN、AIN常有明确病因 ATN常在肾缺血(如脱水、失血、休克)或肾中毒( 药物、生物毒素、重金属中毒)后发生,AIN也常由 药物过敏或感染引起。而肾小球或肾血管性多难找到 明确病因。
长时间肾缺血:肾前性→ATN(功能性→器质 性) 鉴别: 1.图表 2.补液试验:1h内静滴5%GS1000ml,观察2h 若尿量增至40ml/h →肾前性 无明显增多→ATN 3. Lasix试验:补液试验后尿量无增多,可静注 lasix200mg,2h后结果同上。 4.甘露醇试验:摒弃

肾前性及ATN的尿液诊断指标
其基本出发点是将对这一综合征的临床 诊断提前 不要等到肾衰竭时才承认它的存在,而 要在GFR开始下降、甚至肾脏有损伤 (组织学、生物标志物改变)而GFR尚正 常的阶段将之识别、及早干预。

急性肾衰竭(acute renal failure, ARF) 与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 AKI): 急性肾损伤更着眼于未达”肾衰竭” 地步时的肾脏伤害,希望能及早诊断 并及早治疗 现在ARF特指严重到要接受肾脏替代疗 法(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的急 性肾损伤

急性肾炎综合征表现:
肾小球或肾血管性几乎均有典型急性肾炎综合 征表现;而AIN、ATN并不表现。
导致AKI的原因是什么?

肾损伤

肾损伤

肾损伤(一)病因1.闭合性损伤(多见):撞击、跌打、挤压。

2.开放性损伤:刀刃、枪弹、弹片。

(二)病理和分类1.肾挫伤(大多数):轻微。

2.肾部分裂伤。

3.肾全层裂伤——广泛的肾周血肿、严重血尿和尿外渗。

4.肾蒂损伤——严重大出血,常来不及诊治即已死亡。

(三)临床表现1.休克——严重肾裂伤,肾蒂裂伤或合并其他脏器损伤。

2.血尿——常见症状。

严重肾裂伤——大量肉眼血尿。

损伤后第2、3周,可因感染或过早起床活动——继发性血尿。

3.疼痛。

4.腰腹部肿块——肾周围血肿和尿外渗使局部形成肿块。

5.发热:吸收热;尿外渗——继发感染——肾周脓肿——全身中毒症状。

(四)辅助检查1.尿液检查:血尿。

2.血液检查:血红蛋白与血细胞比容持续降低。

3.影像学:B超、CT及排泄性尿路造影。

(五)治疗原则1.紧急处理——伴休克者,迅速输血、复苏,做好手术准备。

2.非手术——多数肾挫裂伤可经非手术治疗而治愈。

绝对卧床,补充血容量,3.手术严重肾裂伤、肾碎裂、肾蒂损伤及肾开放性损伤,应尽早施行手术(肾修补、(六)护理措施1.严密观察血尿的次数、量及浓度:并按先后顺序排列,若血尿颜色逐渐加深,说明出血加重。

2.休息绝对卧床休息2~4周;即使血尿消失,仍需继续卧床休息至预定时间。

过早过多离床活动,有可能再度发生出血。

1)绝对卧床——恢复后2~3个月不宜从事重体力劳动,不宜做剧烈运动。

23)血尿停止,肿块消失,5年内定期复查。

骨盆骨折(一)病因、病理1.病因强大暴力挤压或直接撞击。

2.病理骨盆是由髂骨、耻骨、坐骨和骶尾骨组成,前方为耻骨联合,后方为骶髂关节。

骨盆内有许多内脏,骨盆边缘有许多肌肉和韧带附着,保持骨盆的稳定。

1)易引起大出血——骨盆内侧壁血管丰富——易导致腹膜后血肿和出血性休克。

2)内脏损伤——膀胱、尿道、阴道和直肠损伤。

同时还可损伤腰骶神经丛和坐骨神经。

(二)临床表现1.症状疼痛、活动障碍。

2.体征耻骨联合、腹股沟及会阴部有压痛和瘀斑。

当前肾损伤标志物检测方法

当前肾损伤标志物检测方法

当前肾损伤标志物检测方法英文回答:Kidney injury is a common medical condition that can be caused by various factors such as infections, medications, and chronic diseases. Detecting kidney damage at an early stage is crucial for effective treatment and management. Currently, there are several biomarkers used in the diagnosis and monitoring of kidney injury.One of the commonly used biomarkers is serum creatinine. Creatinine is a waste product produced by the muscles and excreted by the kidneys. Elevated levels of serumcreatinine indicate impaired kidney function. Another biomarker is blood urea nitrogen (BUN), which measures the amount of urea nitrogen in the blood. Increased BUN levels can also indicate kidney damage.In addition to these traditional biomarkers, newer and more specific biomarkers have been developed. For example,neutrophil gelatinase-associated lipocalin (NGAL) is a protein that is released by damaged renal tubules. NGAL levels can be measured in urine or blood and can indicate early kidney injury. Similarly, kidney injury molecule-1 (KIM-1) and liver-type fatty acid-binding protein (L-FABP) are also biomarkers that can be used in the early detection of kidney injury.Furthermore, imaging techniques such as ultrasound, CT scans, and MRI can also be used to assess kidney damage. These imaging methods provide detailed images of the kidneys, allowing healthcare professionals to identify structural abnormalities or blockages that may be causing kidney injury.In clinical practice, a combination of these biomarkers and imaging techniques is often used to diagnose and monitor kidney injury. For example, if a patient presents with symptoms such as decreased urine output, high blood pressure, and swelling in the legs, a healthcare professional may order a blood test to measure serum creatinine and BUN levels. If these levels are elevated,further tests such as urine NGAL or imaging studies may be performed to confirm the diagnosis.Overall, the current methods for detecting kidneyinjury involve the use of biomarkers such as serum creatinine, BUN, NGAL, KIM-1, and L-FABP, as well asimaging techniques. These methods allow healthcare professionals to identify kidney damage at an early stage and provide appropriate treatment. It is important to note that these biomarkers and imaging techniques are constantly evolving, and new advancements are being made to improvethe accuracy and efficiency of kidney injury detection.中文回答:肾损伤是一种常见的医学疾病,可以由多种因素引起,如感染、药物和慢性疾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种肾损伤标志物大盘点(2020)编者按:早期诊断并积极干预是改善肾损伤预后的关键,因此临床上需要能够更早发现肾功能损害和更早诊断的生物学指标,同时需要其敏感度和特异度均较高,近年来许多更敏感更早期的生物标志物被开发出来,下面为大家概要介绍。

血清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肌酐来源于自身骨骼肌和饮食中的肉类,正常情况下,肌酐经肾小球滤过随尿液排出。

以对比剂肾病(contrast-induced nephropathy,CIN)为例,常用诊断指标为Scr,但是,Scr水平受年龄、性别、种族、代谢、蛋白质摄入量及药物作用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如H2阻断剂西咪替丁片、抗心律失常药决奈达隆、抗生素甲氧苄啶、HIV感染治疗药物可比司他等,其误差率可高达50%,Scr明显升高往往发生在对比剂使用48h后,不仅造成CIN诊断准确率低,也使得诊断滞后,意味着正在或已经发生CIN的患者失去了预防和减轻肾损伤的最佳时机,直接导致CIN病死率上升。

周期阻滞生物标志物(TIMP-2和IGFBP-7)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7(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binding protein 7,IGFBP7)和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2(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 loproteinase 2,TIMP-2)的组合似乎是目前一个有前途的同时具有临床和科研潜力的生物标志物,都是G1细胞周期阻滞蛋白,在缺血性和炎性刺激后,在受损肾小管细胞中合成和分泌,通过结合内皮细胞表面的α3β1 整联蛋白,肾小管上皮细胞进入G1细胞周期阻滞,避免带有受损脱氧核糖核酸(DNA)的细胞分裂,阻断内皮细胞增殖及血管生成,维持这种状态直到DNA完全修复。

TIMP-2和IGFBP7都在AKI早期表达,标志着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

有研究称IGFBP7可用于预测肾功能恢复、AKI 评估、肾脏替代疗效观察,两种标志物都已在验证试验中进行了评估,TIMP-2×IGFBP7>0.3对AKI的发展具有高灵敏度和特异性。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ibroblast growthfactor 23,FGF23)FGF23是一种调节磷和维生素D代谢的骨源性激素,在慢性肾脏病(CKD)早期参与血磷代谢调节,在正常人群,FGF23水平随磷摄入量增加而升高且在小范围内波动。

FGF23的升高发生在肾病早期,与α-klotho 和骨化三醇水平降低平行,并先于PTH 以及血浆磷酸盐的升高,有学者发现AKI后,先于NGAL和肌酐,血FGF23迅速升高,且血FGF23高水平提示AKI不良预后。

另有大量临床数据显示,FGF-23浓度随CKD病情进展逐渐升高,目前认为,FGF-23是最早出现的CKD-MBD检测指标。

透析患者中FGF23水平可以达到正常值的1000倍以上,血FGF23升高是透析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但是,截至目前,FGF23核心调控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炎症性肠病、类风湿性关节炎、非肾性贫血或心功能不全以及促炎性细胞因子、铁和促红细胞生成素等因素也会造成FGF23水平升高。

白细胞介素18(interleukin-18,IL-18)由肾小管上皮细胞和巨噬细胞产生的促炎性细胞因子,当肾小管受到缺血再灌注等严重损伤时,活性IL-18由肾小管细胞释放进入血液和尿液,介导肾实质中性粒细胞浸润,促使AKI 进一步恶化,可以用于急性肾损伤的检测。

Ling等分别对心脏手术后、肾脏移植术后、急性肾损伤以及急危重症患者进行研究,发现IL-18水平均明显升高,并且比Scr水平升高提早24-48h,提示IL-18具有诊断急性肾损伤的特异度和敏感度。

此外,急性肾小管坏死和肾移植后肾功能延迟恢复患者尿IL-18明显升高,但IL-18水平受脓毒血症、关节炎、炎性肠病、系统性红斑狼疮、银屑病、肝炎和多发性硬化等影响。

肾损伤分子-1(KIM-1)作为1型跨膜蛋白,正常情况下KIM-1在肾组织的表达量很少,几乎不能被检测出,但在肾脏局部缺血或毒性损伤后,KIM-1在去分化近端小管细胞中表达上调,可能在上皮损伤修复的去分化过程中发挥作用,也可特异性识别凋亡肾小管上皮细胞上的磷脂酰丝氨酸抗原,进而吞噬小管腔中的凋亡和坏死物质。

其在尿液中极其稳定,且浓度水平与肾损伤程度一致,研究表明,尿KIM-1可以用来鉴别急性缺血性肾损伤和慢性肾功能不全,是一种特异度和敏感度都较高的早期急性肾小管损伤的生物学标志物,KIM-1可在Scr未升高前早前诊断术后患者AKI的发生。

但是,目前KIM-1在肾损伤进程中的作用及机制仍未完全清楚,其在尿中上升缓慢,常滞后于肾损伤,并且可受持续性蛋白尿影响,致使其诊断肾损伤的特异性降低。

血浆胱抑素C(cystatin C,CysC)对人肾脏免疫组化和Northern印迹研究发现,CysC在经过肾小球滤膜后,正常情况下,由近曲小管细胞降解。

Scr作为肾小球滤过率(GFR)的标志物受运动、肾小管分泌、肌酐重吸收、饮食等多种因素影响,由于这些显著的缺陷,研究者已开始寻找GFR更好的指示剂,发现,血清/血浆CysC可作为GFR标志物。

一部分研究显示,CysC比Scr更能反映GFR的情况,尤其在GFR轻度到中度降低的病人中,另一部分研究显示两项参数指标作为GFR的标记物,意义相当。

并且几乎所有的研究者都强调血清CysC与Scr相比,不受性别和肌肉组织的影响。

CysC在肾移植术后诊断急性排斥反应时明显优于Scr,即CysC比Scr提前(2.7±1.8)d升高;对于肾移植术后感染问题,CysC在肾移植术后诊断感染时虽然升高幅度与Scr无明显差异,但比Scr早(4.4±1.5)d出现变化,有利于早期发现。

已有研究证实急性肾损伤中CysC水平增加可能比SCr提前1~2d。

研究还发现血清CysC水平比其它低分子蛋白水平(β2-微球蛋白、视黄醇结合蛋白等)更能反映GFR的情况。

但是,血浆CysC水平可能受甲状腺功能紊乱、吸烟、炎症、癌症和糖皮质激素等因素影响。

此外,当蛋白尿存在时可能竞争性抑制CysC重吸收,增加排尿,因此,对于蛋白尿患者,尿CysC诊断不可靠。

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eutrophil gelatinase-associated lipocalin,NGAL)作为一大热点研究对象,NGAL具有阻止羟基自由基和超氧物的形成、抗凋亡、促进肾小管上皮细胞增殖的能力,其分子量小且不易降解,因此易于从血清或尿液中检出,在生理状态下肾组织的NGAL一般呈低水平表达,当近端肾小管细胞受到损害时,NGAL开始迅速大量表达,使血液和尿液中NGAL浓度均迅速增加,是辅助诊断肾毒性的强有力标志物,也被用于预测肾移植后肾功能延迟及儿童和成人造影剂肾病。

有研究显示肾损伤3h后尿液中NAGL 浓度开始升高,损伤6hNAGL浓度达峰值,肾损伤5d后尿NAGL 仍持续处于高水平。

冠状动脉介入诊疗(PCI)术后24h尿NGAL水平即显著升高,而Scr水平在术后48h才显著升高,可以早期诊断CIN。

另有结果显示,uNGAL和uNGAL/UCC比值在(肝肾综合征,HRS)患者中最高,联合uNGAL/UCC比值和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C)可将诊断HRS 的灵敏度提高到93.33%,特异性提高到76.67%,曲线下最大面积为0.944(95%CI:0.879-1.0,P<0.001)。

但是,血/尿NGAL受炎症感染影响。

β2-微球蛋白(β2 microglobulin,β2-MG)β2-MG在细胞内经过合成、脱落、脱离重链的过程进入循环,小分子物质极易通过肾小球滤过膜,滤过的β2-微球蛋白99.9%被近曲小管细胞重吸收并被降解为氨基酸,不再返流入血。

一方面,肾小球功能紊乱会导致血中β2-MG上升,因此血液β2-MG是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的灵敏指标,各种原发性或继发性肾小球病变如累及肾小球滤过功能,均可致血β2-MG 升高,其敏感度显著高于Scr,对Scr测定处于盲区而肾小球滤过功能已受损害的患者,血液β2-MG测定有利于早期发现肾小球滤过功能异常。

另一方面,近端肾小管是重吸收代谢β2-MG的唯一场所,当肾小管重吸收功能障碍时,尿中β2-MG浓度明显升高,称肾小管性蛋白尿,有助于鉴别以白蛋白为主的肾小球性蛋白尿,尿β2-MG是肾近曲小管损害敏感而特异标志物,可用作高血压、糖尿病肾功能受损早期诊断敏感指标。

但是,血尿β2-MG升高与炎症、感染、肿瘤、血液透析相关淀粉样变性等多种疾病有关,不仅如此,其在尿液不稳定,在室温和pH值<6的尿中迅速降解。

尿白蛋白(urine albumin,u-ALB)u-ALB作为人类心血管和肾脏风险标志物已经得到证实,其中u-ALB微量升高是糖尿病肾病一个早期且敏感的指标,且能预测糖尿病患者的死亡率,现已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各种原因所致肾脏损伤的诊断、分期和预后评估,以及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评估。

比如,在收缩期心力衰竭、炎症、剧烈运动或发烧等情况下,u-ALB水平也会升高,肾小球和(或)肾小管损伤患者可被检测到。

但是,u-ALB在尿液中存在形式的多样性为其准确定量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microRNAmicroRNA是一类由内源基因编码的非编码单链小RNA,参与转录后基因表达调控。

既往研究发现,microRNA参与调节与肾内稳态有关的血压、激素、水和电解质平衡,以及糖尿病肾病、多囊肾、肾癌和肾纤维化等病理生理过程。

此外,有证据表明,miR-687、miR-489、miR-494、miR-24、miR-21、miR-126这几种microRNA 参与缺血再灌注诱导的AKI的发病机制,而组织缺氧是急慢性肾损伤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

有动物研究发现,缺血再灌注大鼠尿液中miR-30c-5p和miR-192-5p异常表达,可作为肾损伤的重要潜在诊断标志物。

还有研究发现10种microRNA(miR-101-3p、miR-127-3p、miR-210-3p、miR-126-3p、miR-26b-5p、miR-29a-3p、miR-146a - 5p、miR-27a - 3p、miR -93-3p、miR-10a-5p)在诊断ICU患者发生AKI 方面价值极高(AUC:0.935-1.00)。

视黄醇结合蛋白(Retinol blinding protein,RBP)由肝脏分泌的一种小分子蛋白质,半衰期较短,是血液中维生素A的特异转运蛋白,经肾小球滤过,由近端肾小管重吸收代谢。

当肾脏疾病发生时,由于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肾小管重吸收障碍,血尿中RBP均显著增高,增加的RBP是肾小管损伤重要的特殊指标,在GFR 未下降或轻微下降时,能较敏感地反映机体的疾病状况,而且不受饮食干扰影响,所需标本可为随机新鲜尿或者晨尿,方便快捷,为无创性检测,且RBP在尿液中含量稳定、不受pH、血压等因素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