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药源性疾病

合集下载

浅谈合理选用抗菌药物及抗菌药物药源性疾病的防治

浅谈合理选用抗菌药物及抗菌药物药源性疾病的防治
5 —3 37 5 8.
衡 ,肝血不足 , 肝失疏泄 。辨证要点 :情绪抑郁不畅,胸 肋胀 闷,肋胀
痛 ,甚涉及腰背肩 胛等处 ,咽部有异物 、暖气泛恶 ,孤僻寡欢 郁郁不 乐 ,多愁善 虑 , 甚至沉默痴呆 ,时欲悲伤啼哭 ,此时易患乳腺 、子宫卵 巢的瘕瘕肿块 等,甚至癌变 。治疗宜疏肝理气解 郁。方有 :柴胡疏肝饮 加减 ,枳壳 、芍药 、香附、青 皮、陈皮 、厚朴、川栋子、郁金 。
治疗 。次选 第二 、 代 头孢 类或喹 诺 酮类 。对 于 百 日咳 杆 菌、弯曲杆 菌引起 的感 染性 疾病 , 选 大环 内酯 类治疗 , 三 首 次选 氨基甙 类 或氟霉 素 。 痢疾 杆 菌 引起 的痢 疾 ,首 选 S + MP MZ T ,次 选 呋喃 唑 酮、 黄连 素 、 氟哌 酸 。肺 炎支 原体 感 染引 起 的肺 炎首 选 四环 素 类 ,次选 大环 内酯类 、 氯霉素 。 沙眼衣 原体 引起 的沙 眼首选 氯霉素 类 、磺胺 类 ,次 选利 福平 、 四环 素 。真 菌感染 首选 两性 霉 素 B 、制 霉 菌素 、灰黄 霉素 ,次选 酮 康 唑 、咪 康 唑 、克霉 唑 。抗 茵药 的 药源性 疾 病主要 有过 敏 反应 、毒 性 反应 、双 重 感染 、抗 药性 。防 治抗 茵药 药源性 疾 病 ,主 要应提 高临床
多见 于郁症 、脏燥 、百合病 、梅核气 等病 症 中。现代 中医 《 内科学》

2讨
论 围绝 经期是妇女一 生必然 度过的一个 过程 ,也是 不以人 的意 志力
并将其纳 入郁证的范畴 。 】
为转 移的生理过 程。 因此 围绝经期妇女 应建立 良好的心态对待这一 生 理过 程。掌握必 要的 围绝 经期保健知识 、保持心情舒 畅注意劳逸结 合

浅谈药源性疾病与合理用药

浅谈药源性疾病与合理用药
快缓解 临床 症状 、 治疗 时间短 、 良反应 较少 等优势 。 加之 阿奇霉 素对 呼 不 再
红霉索溶入 繁荣葡萄糖注射液 中, 将其分为两次进行静脉滴注 , 一般一 个疗程为1d 0 。 5 ~2d 而患儿的其余症状可按照肺炎的常规方法进行治疗。 在治疗期间需停止使用其他类抗菌药物。
2 结 果
21 临床 疗 效 .
两组患者经过临床治疗后, 观察组有2 例治愈,例显效 , O 5 总有效率为 9 .9 对照组有1例治愈,例显效, 25%I 6 4 总有效率为7 .7 , 40 ̄ 两组对比差异显 0 / 著( P《00 ) .5 。 表 1 两 组 患 者 临 床 疗 效 统计 ( ) 例
等。o 6g代我国城乡应用四环素极普遍 , 如今5 al O_ 下的青年人中, : 黄牙患 者不少。 @萎缩型: 如注射皮质激素后 , 可使局部皮肤萎缩, 青皮变薄 , 表皮 乳突消失。 变性浸润型 :[ - ⑦  ̄ D 青霉胺治疗可引起天疱疮样皮炎, I 组织学 显示表皮细胞有浸润性变性。 ④血管血栓型: 药物性变态反应时可发生血 管神经性水肿及充血, 而多次反复使用血管造影剂可引起某些血管栓塞。 ⑨功能型: 胆碱为药物和神经阻断药应用不当, 可发生无力性肠梗阻。 @赘 生与癌变型: 如大量使用萘氮芥治疗时可引起膀胱癌。 3 药源性疾病 的发病机理可分为两大类。
细胞毒作用, 酶抑作用 、 纺锤体毒性及抑制机体细胞分裂作用。 ②炎症型: 各种类 型 的药物性 皮炎 。 ⑦胚胎型 : 03 内孕妇 用药 后 , 妊 g mo 引起胎 儿 畸形
药 源性疾 病的病 因是 由药 物诱 发而 出现 的人体 某个或 几个组 织器 官 的功能陛改变或器质性损害, 并且均有典型的临床症状 , 故亦称其为药物 诱发性疾病。 其发生与发展与近几十年化学药物种类的日益增多 , 的 用量

浅谈中药药源性疾病的预防

浅谈中药药源性疾病的预防
药引起 的 A R及 中毒 报 道 显 著 增 多 。收 集 近 几 年 的 D
4 严 格掌握 用 药剂量 、 法 、 程 用 疗 临床上 常有 因应 用 中药 由于剂 量过 大 、 程过 长 , 疗 用法 不 当引起 DD的发 生 , 童使 用时 更应严 格 掌握剂 量疗 程 。
重复 第 2 3步 。 、
应 的袋 装或 其他 形式 的外 治 中药放 入该 内衣裤 的不 同
部 位 的贴兜 内 , 使外 用 中药 可 以大 面 积 、 效 、 久 地 有 持 接触 人 体患部 , 别 是 接 触 脊柱 、 、 、 、 关 节 及 特 肩 髋 肘 膝
腹 部这 些外用 中药不 易达 到 的部 位 , 行治 疗 , 进 并可 及 时更换 新 的外 用 中药 , 使病 人得 到持 续治疗 ; 内衣 裤 该 可 随时穿 脱 , 治疗 时 间 可 以 掌控 。这 样 既方 便 医 生 施 治 、 人受 治 , 病 又有 利 于 提 高疗 效 , 外 用 中药 在上 述 使
摘要: 分析中药药源性疾病(r — dc ia ) 生的原因及普遍性和危害性, d gnue des ui d s e 强调预防中药药源性疾病重要性, 对如何预防 中药药源性疾病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 中药学;药源性疾病; 药物不良反应
随着 中医药 的 发展 , 医药 已成 为 我 国 卫 生保 健 中 事业 的重要 组成 部 分 , 国 际上 也 发 挥 着 越来 越 大 的 在 影响 。但 “ 凡药 三分 毒 ” 在 《 , 神农 本 草 经 》 中就记 载 有 关于药 物 的毒性 问题 。 中药 药源 性 疾病 ( I ) D D 除包 括 正常 剂量 下 出现 的 药 物不 良反 应 ( D 外 , 包 括 因 A R) 还 用药剂 量 过大 , 程 过长 , 疗 或滥 用误 用等 引起 的 中毒反 应 , 有 因炮制 、 还 配伍 不 当引起 的 。随着 临床 药学 工作 的开展 , 品 A R监 测 工 作 受 到 医药 界 广 泛 重 视 , 药 D 中

浅谈致聋性药物及药物性耳聋的预防与治疗

浅谈致聋性药物及药物性耳聋的预防与治疗

抗 生素 的乱 用是 造成 听 力受损 的主要原 因之一 , 近 年来 随着 我 国 对 药物 的不 良反应 重视 与宣 传 , 临床 医生对 耳毒 性较 大 的药 物认 识 有所 提 高 , 滥 用抗 生 素 日渐 减 少 , 但 是有 些 基层 医生对 耳 毒性 药 物仍 不够 重 视 , 同时不 能及 时对 药物 引起 的 听力 损伤 做 出诊 断 和 补救 。现 就危 害 和影 响听力 的药 物 简介 如下 。
2 0 1 3年 1 0月
l 1 7
浅谈 致 聋性 药物及 药 物性 耳聋 的预 防与治疗
张 彩 霞

要: 目的: 警惕药物引起听力受损。方法: 参考《 中国医院数 字图书馆》 学术期刊8 1 例药物性耳聋报道。结果: 药物性耳聋的药物有
1 2 种, 给 药途 径 、 用 药人 群 、 药物 剂 量等 因素 均可 导致 听力 受损 。结论 : 临床要 合 理 用 防和发 现
2 0 1 2, 2 9 ( 1 1 ) .
『 2 ] R 0 世敬 . 药物性耳 聋 及 防治策略 l J 1 . 中国社 区 医师 , 2 0 1 0 .
浅谈 急诊 科护 士在 抢救 中的地位
沈 芳
关 键词 : 急诊 科 护士 ; 抢救 地位
中图分 类号 : R 4 7 3 文献 标识 码 : B 文章 编 号 : 1 0 0 6 — 0 9 7 9 ( 2 0 1 3 ) 2 9 — 0 1 1 7 — 0 2
随 着现 代 医学 模 式 的转 化 , 人 口增 加 与疾 病 谱 的改 变 , 以及 体现 在 以下几个 方 面 : 有条 不紊 地收 治患者 各 种 自然 灾 害 和突 发事 件 的 发生 ,急 诊 患 者数 量 呈逐 年 上升 趋 1 处事 不惊 , 势 。急 危重 患 者抢 救是 急诊 工 作 的重要 组 成部 分 , 而急 救 护理 则 急诊 工 作是 一 项 任务 繁重 、 责任 心 强 、 劳动 强度 大 且风 险性 是 抢救 工 作 的关 键 因素 , 它贯 穿 于 患 者抢 救 的 全 过程 , 直接 影 响 大 的工作 , 加 之 急诊 患 者 病情 危 重 、 复杂 、 变化快, 更 会 出 现 紧张 着抢 救 的成 功与 失败 。 所以, 急诊 科护 士作 为具 体 的实施 者 , 构 成 而忙 乱 的情 况 ,急诊 科护 士是 首先 与患 者及 其家 属 的接 触者 , 这 了抢 救 患者 的主 体 , 应 体现 主体 地位 , 积 极主 动为 患者 服务 。 具体 就要 求 我们 头 脑 清醒 、 有 条不 紊 , 善 于 在复 杂 的状 态 中处 理各 种 问题 , 作 出最佳 急救 和护 理方 案 , 采 取有 效抢 救措 施 , 即在 医 生未 无锡 市 人民 医院 门诊 一站式 ( 2 1 4 0 0 0 ) 2 O l 3 年 6月 2 0日收稿 到达 之前 应积 极 主动地 实施 一些 初步 抢救措 施 , 如保 持呼 吸道 通

浅谈药源性疾病与饮食疗法

浅谈药源性疾病与饮食疗法
41疼痛并发症 .
糖 尿病患者 常会出现 自身疼 痛和对温度变 化敏感等并 发证。 因为
糖尿病患者体 内大量存在的葡萄糖会导致生成过多 的甲基乙二醛,正是
时定量 ,少量 多餐 ,即可 以不使血 糖升得过高 ,又可 预防低血糖的 出 现 ,平 时随身 携带含 糖食 物 ,如 有 出虚汗 、乏力 、发 抖、肢 冷 饥
饿 、头晕 、心跳 加快等 低血糖症状 便 及时服用。
这种物质会影响神经末稍 ,导致神经系统容易感觉到疾病 ,此外还会对
温度等方面的变化异常敏感 。告知患者放松精神 ,多想 自己觉得高兴的
事情,多听音乐, 做娱乐的游戏,轻轻散步、观赏花卉,吸新鲜空气、
放松心情 ,以减轻或暂缓疼痛 。同时注意保 暖,保持室内温度、温度适 宜, 使患者即使在病区内仍能有舒适感 ,对减轻疼痛有宜处。
量 ,严格在 医师指导下用 药 ,同时教会血糖 仪的测量方法 、血糖值的
动 中和 活动后的感觉 ,出现呼吸费力 、头晕 、面色 苍白等症状应及 时 停 止活动。告知患者注 意饮食 ,定时定量 、少 时多餐 ,多食富含 维生 素的食物 ,忌高糖 、高 脂食物 ,保持 良 的乐观向上的心态 ,树 立战 好 胜疾病的信心 ,合 理科学用药 。定期 随访 ,把临床告知延 续到病房之 外 ,让患者真正感 受到临床告知 的动态 ,长期的 、全面 的、系统的护 理新模式 ,对患者康复 的积极作 用 ,直至成为患者取之 不尽 ,用之不 竭的护理财富 。 参 考文 献 【 杨玉荣 . 尿病足 的防治措 施[】 1 ] 糖 J家庭 护士, 0 , 8 ) 10 _ 2 86 B : 2. 0 ( 2 [ 吴 雅文 , 2 ] 姜安丽 , 李树贞护 士职 业态度 和测量 意义 的理论研 究 [ l J ] 护 士进 修杂 志, 0 , ( : 819 2 21 3 1 . . 0 7 )6 6

浅谈药源性咳嗽

浅谈药源性咳嗽
敏 反 应 常 同 时存 在 于 一 种 药 物 的 发 病 机 制 中 , 起 肺 炎 、 引 肺
目前 , 在国内常用 的 A E 有 卡托普利 、 CI 依那普 利 、 贝那 普利、 福辛普利、 赖诺 普利 、 喹那 普利 、 西拉普利 、 培保 普利 、 咪达普利 、 雷米普利等 。 3 1 临床表现 . A E 所致咳嗽的主要临床表现为阵发性干 CI
较隐袭 , 大部分患者 回忆 咳嗽发生在服药 之后 , 也有少部分患
者 的咳 嗽是 发 生 在 一 次 上 呼 吸 道 感 染 后 , 他 症 状 消 失 了 而 其 咳嗽 持 续存 在 。 女性 和 不 吸 烟 者 服 用 A E 后 更 容 易 引起 咳 CI
嗽 。临 床检 查 、 X线 胸 片 和肺 功 能检 查 时 多无 异 常发 现 。
相同。
引起 药 源 性 咳 嗽 的可 能 机 制 主 要 包 括 以下 3个 方 面 : ①
药物在肺组织的高浓 度摄取 和活性代 谢产 物在肺部 聚积导 致 的肺局部毒性 反应 ; ②药物在肺部 的急、 慢性过敏反应 ; ⑧ 药物引起炎性介 质在肺部 蓄积导致 的 咳嗽 。毒 性反应 和过
表现 为 弥 漫 性 肺 间 质纤 维化 , 可发 展 为 肺 气 肿 和 蜂 窝 肺 。病 变部 位 主 要 为 嗜 酸 粒 细 胞 浸 润 。这 种 类 型 的 肺 损 害 个 体 差
异大 , 常与药理作用 、 药物用量及用药时间无关 , 可发生于用 药后数小时 , 大多发 生在 7~1 。这 类药物包括青霉素类 、 0c l 红霉素类 、 呋喃妥因等抗 菌药及 甲氨蝶呤 、 氯丙嗪等药。 13 药物引起 的炎性介 质在肺部 蓄积 如 A E 可促使激 . CI 肽类蓄积而引起 咳嗽。

浅谈药源性肾脏病的发病机制、治疗及预防

浅谈药源性肾脏病的发病机制、治疗及预防

浅谈药源性肾脏病的发病机制、治疗及预防(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论文关键词]药源性肾脏病;发病机制;预防;治疗[论文摘要]药物对疾病有治疗作用,但也可引起机体的不良反应,甚至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特别是对肾脏。

本文从药源性肾脏病的发病机制、危险因素、主要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原则及预防几个方面进行阐述,旨在提醒临床医生谨慎、合理用药,控制和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和毒副作用的发生。

肾脏作为药物的代谢和排泄器官,易受各种药物的损害。

药物引起的肾脏损害机制不一,但必须引起各级临床医生及临床药师的高度重视,从而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减轻药物对肾脏的损害。

新的化学合成药物的不断问世,为临床治疗带来了希望,但由于对药物不良反应重视不够,致使由药物引起的肾脏损害日益增多。

随着对肾脏疾病诊断技术的不断提高,发现由药物所致的肾脏病变有增加的趋势,已引起国内外学者的高度重视。

笔者就药源性肾脏病的分类、发病机制、预防和治疗综述如下:1常见临床综合征主要有急性肾小管坏死或急性肾小管损伤、急性间质性肾炎、肾前性急性肾功能衰竭、梗阻性急性肾功能衰竭、慢性间质性肾炎、肾小球肾炎、肾小管功能障碍、肾血管损害等几类。

2发病机制由于药源性肾病是若干种临床综合征的总称,因此不同类型的药源性肾脏病的发病机制也有所不同,有8类药物比较容易导致肾损害。

需要指出的是,应用有肾毒性的药物并不一定会造成肾损害,是否发生肾损害还取决于机体的状态以及用药时机及用量等。

2.1肾血管收缩和肾血流量减少非固醇类抗感染药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故其对肾血管的扩张作用减弱,使肾血流和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在肾功能轻度受损、脱水、肝功能不全等情况下易发生肾功能不全,但一般多呈可逆性。

2.2直接细胞毒性损害肾脏在药物代谢中,皮质和髓质的酶系统可产生活性代谢产物,并以共价键的形式和细胞内大分子物质结合,这些物质大量消耗了细胞内的巯基,使其还原能力下降,引起细胞坏死。

浅谈有毒中药的合理使用

浅谈有毒中药的合理使用
生 巴豆 外 用 适 量 ,研 末 涂 患 处 ,或 捣 料 纱 布 包 擦 患 处 ,孕 妇 禁 用 ,不 宜 与 牵 牛 子 同 用 。 生 千 金 子 用 量 为 1~2 ,去 g
行分类 。以杨仓 良主编 的 《 药本草》 较 系统 ,翁维 良的 毒 分类与之类似 ,分 为大毒 、中毒 、小毒 3级 。 ( )特 殊药 3 品分类 :根据药 品 的毒性程度 ,从 管理上 进行 分类 。卫 生
黄 正 秀
吉林省延边 民族医药研究所 ,吉林 延吉 130 3 00
【 关键词】 有毒中药;合理使用 【 中图分类号 】R 6 . 993 【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 号】10 — 5 7 ( 1 )2 — 0 4 0 07 81 2 0 1 04 — 2 0

由于对 中药特 别是 有毒 中药 的认识 不足 ,用 药不合理
般炮制后用 ,炮制后用量 15—3 ,生 品内服 宜慎 ,不 宜 . g 与贝母 、半夏 、白蔹、瓜蒌 、 白芨 、天 花粉 同用 。生 草 乌
的现象有所 增加 ,致使 中药 中毒事件 时有发 生 ,因此 ,应
加强有毒 中药的管理 ,有 效地 推动合理用药 的进行 。
1 有 毒 中药 的分 类
毒和小 毒。《 神农本草 经》将 有毒列 为下 品。 《 本草 纲 目》
载有毒 中药 32种 ,分大毒 、有毒 、小 毒和微毒 4类 。 ( ) 1 2
现 代 分 类 :主 要 以 L 5 药 物 对 器 官 、组 织 的 毒 害 作 用 进 D 0及
外用适量 ,研磨以酒或醋 调敷 ,炮制 后 3~9 ,孕妇 慎用。 g
体 的 有 害程 度 进 行 分 类 。《 内经 》 将 有 毒 中 药 分 为 大 毒 、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药源性疾病
随着医药事业的发展,临床使用的化学药品日益增多。

在疾病的防治过程中,药物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也产生着错综复杂的不良反应。

加上临床大剂量的用药,长期用药,多药治疗的情况越来越严重,使药物的不良反应有明显增高的趋势。

而由药物的不良反应所导致的疾病统称药源性疾病。

如果在治疗上,医生只重视药物的治疗作用而忽略了药物的不良反应,则有助于药源性疾病的发生。

药源性疾病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可概括为下列几种。

1 实质性器官的损害
一般多发生于用药量过大,时间过长或高敏性的病人。

由药毒性所致的损害遍及许多重要器官,肝、心、胃、肾、神经等都可受影响。

如链霉素、卡那霉素等抗生素能损害肾脏和第八对脑神经,表现肾功能减退眩晕或耳聋.抗阿米巴药则对心脏有选择性毒性,近半数病例有心电图异常,心肌收缩乏力或心律失常。

解热镇痛药中的阿司匹林除能直接刺激胃黏膜,引起恶心、呕吐、严重的可诱发胃溃疡和出血,破坏凝血机制,临床证明过量或长期服用解热止痛片可引起间质性肾炎。

氯霉素长期口服或滴眼可引起视神经炎。

氯丙嗪可使2%长期服药病人发生肝弥漫性炎症或实质细胞损害。

2 造血系统障碍
药物所致的造血系统障碍常表现为四种类型,即白细胞减少或粒细胞缺乏症,血小板减少或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和溶血性贫血,多数发病机制为机体的免疫反应。

抗癌药都可抑制造血系统,由抗生素、磺胺药、解热镇痛药、抗甲状腺药、利尿药,抗精神药、抗癫痫药、巴比妥类药所致者也不少见。

溶血性贫血一般发生在具有先天遗传缺陷的人体,这种人的红细胞内缺乏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以致不能形成还原性辅酶11,后者对红细胞膜有保护作用,当给这种人应用大量具有强氧化作用的药物时,红细胞极容易被药物溶解破坏以致出现溶血性贫血。

这种情况见于服用伯氨喹之后。

另外,氯霉素、磺胺药、呋喃类、对氨基水杨酸钠、阿司匹林和丙磺舒等也可发生。

3 成瘾性
成瘾性指的是长期、反复的使用某些药物后,病人对药物产生了依赖。

一旦停药则出现一系列异常表现称为戒断症状。

如恶心、呕吐、厌食、失眠、震颤、流涎,血压下降,暂时性晕厥以及异常行为等。

具有成瘾性的药物有吗啡、盐酸哌替啶、安宁、麻黄碱,苯丙胺、可卡因等。

长期服用一些解热镇痛药如:去痛片,APC 的病人也有成瘾的趋向,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

4 过敏反应
过敏反应的产生是过敏抗原进入机体后诱发产生抗体,两者相互作用所致的一种免疫反应。

虽然许多药物本身不具备抗原性,但是他们可作为半抗原进入机体后与某些蛋白质结合成全抗原就导致过敏反应的发生。

过敏原也可能是药物在体内的代谢产物或制剂中的杂质,过敏反应表现形式很多,轻者有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瘙痒、紫癜、淋巴结肿大、药热蛋白尿等,重者可致过敏性休克。

各类药物都有诱发过敏反应的可能,其中最常见的是抗生素、解热镇痛药、催眠药及磺胺药四类。

5 继发反应
继发反应系指在药物发挥治疗作用的基础上出现的不良反应,值得重视的继发反应是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或联合使用抗生素所致的二重感染。

由于广谱抗生素消灭体内敏感的治病菌,结果对其耐药的菌群借机繁殖起来,又发生新的感染。

常见这是由金葡菌、真菌和肠道革兰氏阴性杆菌所致的鹅口疮、伪膜性肠炎、肺炎、尿路感染或败血症。

长期服用抗生素后也可出现继发反应,主要原因是由于
消灭了肠道内能合成维生素B 1或K的寄生菌所致的维生素缺乏症。

应用大量
氯霉素治疗伤寒,波浪热由于大量病原菌被杀死而释放内毒素所致的治疗休克。

应用强效利尿药后,由于反馈后用药所致的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等。

6 致畸致癌作用
随着大量新型的化学药品问世,人们开始关注药物的远期不良后果,即药物的致畸致癌作用。

曾在60年代发生的反应停事件,这一药物性畸形引起的可悲事件一度轰动全世界,可能引起胎儿畸形的药物包括抗癌药,免疫抑制剂,放射性同位素、性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甲状腺素,降血糖药、安定、苯妥英钠、阿司匹林、四环素等。

药物致畸的作用多发生在妊娠的前3个月,因为受精卵在3个月内各器官正处于分化和生长阶段,容易受到药物致畸作用的影响。

故妊娠早期的妇女以慎用为宜。

近年来随着免疫抑制剂的应用,在用药病人中癌的发生率有明显增多趋势。

据报道:使用该类药物的5000例移植病人,其淋巴瘤发病率较正常人高35倍,软组织肉瘤也高2.5倍。

由此可见,药物的不良反应是导致药源性疾病的重要因素。

以上事例足以说明药物的不良反应与药源性疾病的普遍性和严重性,为了病员的用药安全,应提醒广大的医务人员引起高度重视。

7 可采取的措施
建立和健全药品检验和管理制度,对于新药更应严格审查,全面了解其毒副作用,防止不合格或未经审核的药品投入使用。

提高医务人员的药理和毒理学知识,熟悉各类药的毒副反应,加强责任心,防止滥用药物。

积极向群众宣传滥用药物的危害。

明确诊断,严格控制药物的剂量、疗程、避免重复用药。

对老年、体弱、婴幼儿、孕妇和高敏者的患者用药更应慎重,防止药源性疾病的发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