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源性疾病与防治

临床常见药源性疾病与防治

药源性疾病(drug-induced diseases,DID):又称药物性疾病,简称“药物病”,为医源性疾病的主要组成部分,系指药物用于预防、诊断、治疗疾病过程中,因药物本身的作用、药物相互作用以及药物的使用引致机体组织或器官发生功能性或器质性损害而出现各种临床症状与体征疾病。可诱发药源性疾病的药物包括很多种类,大量临床观察和研究资料证实,不仅化学合成药、生物制品,也涉及植物药、中成药,而且很多是临床治疗的常用药物,如抗菌药、激素、解热镇痛药等;药物可引起100多种药源性疾病和(或)综合征(个例),有的可以给患者造成不可逆性损害,甚至死亡。

药源性疾病与药物不良反应有密切的联系,又有不同的区别。药物不良反应特指药物在正常剂量和正常用法下出现的不良反应,在机体的反映程度和持续时间上呈现状况不一,多为一过性,也有时间较长和严重反应者。药源性疾病不仅包括药物正常用法用量的情况下所产生的不良反应,也包括因误用、超剂量应用、错用及应用不合理和药物中毒等情况所引发的疾病,一般呈现反应较严重而且持续时间较长,有些伴随终生。事实上,药源性疾病就是药物不良反应在一定条件下产生的后果。

一分类

药源性疾病尚无统一的分类及分类标准,常见以下分类方法:

(一)按病因学分类

1. A型反应涉及影响药效学和药动学及药物类型差异所致的各种情况。指由于药理作用增强所导致和剂量相关的药源性疾病,如在单位时间内药物浓度异常升高,引起有关器官的不良反应;或由于肝脏首过效应的改变与局部组织亲和能力增大,可引起蓄积作用;经肾排泄的药物,当肾清除率降低时亦可使体内药物浓度改变;药物在大循环中与血浆蛋白结合率降低使药物浓度升高等。A型反应特点为发生率高(70%~80%),病死率低。

2.B型反应主要由药物的异常性与病人的免疫反应和遗传药理学因素相关。前者包括药物、辅料及附加剂的分解代谢产物,如降解的四环素可引发类似范可尼综合征。后者主要指病人特异遗传素质,如红细胞中G-6-PD缺乏、遗传性高铁血红蛋白血症等。特点为发生(20%~30%)虽低于A型反应,但病死率

高且难预测。

(二)按发病的快慢和病程分类

分为急性药源性疾病和慢性药源性疾病。

(三)按受损器官系统分类

如肝脏药源性疾病,肾脏系统药源性疾病,呼吸系统药源性疾病等。药源性疾病除了发生在肝脏、肾脏、心脏、肺等重要脏器外,还可引起血液病、眼损害、耳损害、药疹、神经损害、致畸和性功能损害等,此分类与临床结合较紧密。

(四)按病理改变分类

1. 功能性改变如抗胆碱和神经节阻断药可引起无力性肠梗阻,利血平引起心动过缓等。

2. 器质性改变与非药源性病无明显差别,也无特异性,因此,鉴别诊断主要依靠药源性疾病诊断要点。包括有炎症型、增生型、血管型、血管栓塞型、赘生型等。

药源性肝脏疾病与防治

肝脏是药物代谢的主要器官,药物进入人体一般都要在肝脏微粒体酶的催化代谢反应。药物可以直接或间接地损害肝细胞。药源性肝脏疾病是指在治疗过程中,药物和(或)其代谢产物引起的肝脏损害。药物直接引起的肝损伤或由药物引起其他因素间接导致的肝损伤均属于药源性肝脏疾病的范围。

一、药源性肝损害的发生机制

(一)药源性肝损害的基本原理

肝脏是药物在体内最主要的代谢场所。绝大多数药物在肝脏经过生物转化而被清除,而且从许多途径摄入的药物,均需经过肝脏的首过效应。肝脏具有解毒功能,能将有毒物质代谢代谢为无毒物质;也会使若干无毒的母体药物经肝脏代谢后,成为有毒的反应性中间代谢产物,并使肝脏首先受损。药物所致的肝病,一方面可能是因为药物本身具有肝毒性,或是因为肝脏增毒作用的结果;另一方面,也可能是药物造成其他因素间接损伤肝脏的结果。

(二)药物在肝脏的生物转化

药物大多数为非极性大分子,具有亲脂性与脂溶性,很容易越过生物系统的膜屏障;在血浆中他们常与脂蛋白结合,不易从肾小球滤过,即使滤过以后,由于其亲脂性,极易被肾小管重吸收,而不经过肾脏排泄。非极性物质必须在肝内进行代谢,即生物转化。由非极性变为极性,由脂溶性变为水溶性,然后才能经肾脏或胆汁排泄。有人根据实验室数据计算,脂溶性的巴比妥类药物,如不经过肝脏的生物转化,其生物半衰期可长达100年以上。由此可见,药物在肝内生物转化的重要意义。

(三)药物代谢酶系统

药物在肝脏内的生物转化,主要是在药物代谢酶系统(简称药酶系统)催化下进行。药酶系统存在于微粒体内,含有多种成分,又称微粒体混合功能氧化酶(mixed function oxidases,MFO)系统。该系统包括:①细胞色素P450是MFO 最重要的功能部分,能与氧结合,催化底物的单氧加合作用。②辅酶I(NAD)细胞色素还原酶及辅酶Ⅱ(NADP)细胞色素还原酶,总称P450还原酶,在单氧加合作用中,他们作为氢的载体,起电子传递作用。上述三种成分总称为P450酶系统。

由于P450酶系统的遗传多态性,造成药物代谢的个体差异,可能影响药物的药效、不良反应和致癌易感性。一些药物和食物可诱导P450酶的作用。年龄、性别、妊娠、营养状态等均可影响P450酶的作用。药物在P450酶系统催化下,遵循I相反应与Ⅱ相反应途径进行代谢。

(四)药物在肝脏的代谢途径

1、I相反应(phase I reaction)

通过氧化还原或水解反应途径,给母体分子引入某种极性基团,如羟基(-OH)、羧基(-COOH)、氨基(-NH2)或巯基(-SH)等,改变药物的结构,从而增加母体分子的极性或水溶性,为Ⅱ相反应提供药酶作用的合适底物。

2、Ⅱ相反应(phase Ⅱreaction)

以I相反应生成的代谢产物为底物,在转移酶类作用下,底物的极性集团分别与葡萄糖醛酸、甘氨酸、硫酸以及谷氨酰胺等结合,形成水溶性更强的最终排泄物。

药物在I相反应与Ⅱ相反应代谢过程中生成反应性代谢产物,常可造成肝损害。在正常情况下,反应性代谢物的生成速率与清除速率处于动态平衡状态,如果生成速率增加或清除速率减慢,则可在肝内蓄积,达到一定程度时,即可造成肝损害。

(五)药源性肝损害的发病机制

肝脏常能适应低水平的肝毒性,当药物代谢过程中形成的毒性代谢产物超过其安全排泄的速率时就会产生肝损伤。药源性肝损伤的机制还包括药物本身的毒性、免疫过敏机制、影响肝实质摄取和干扰胆盐及有机阴离子的转运和排出等。

药物在肝脏内,主要通过肝细胞光面内质网上的微粒体内一系列的药物代谢酶代谢,包括细胞色素P450家族酶、细胞色素C还原酶以及胞质中的辅酶Ⅱ等。

1、药源性肝损伤的非免疫机制

有些药物能够损害肝细胞的亚微结构,可产生直接肝损害,先后影响内质网、线粒体和溶酶体等细胞器。如四氯化碳、无机磷及一些重金属盐类。

某些药物在肝内P450酶作用下可转化为毒性代谢产物,产生亲电子基和氧自由基,引起肝内谷胱甘肽耗竭,并与蛋白质、核酸和脂质等大分子物质共价结合,引起脂质过氧化,破坏线粒体、细胞骨架、微管、内质网及细胞核功能,结果导致肝细胞变性、坏死、凋亡和对非实质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及炎症介质的敏感性增高等。

如果药物及其代谢物引起肝窦底侧膜的摄取障碍、肝细胞分泌胆汁功能破坏和毛细胆管膜上的转运器的功能障碍,则可导致药物性胆汁淤积。

某些药物能够干扰肝细胞的血供应从而产生肝损害。药物诱导的肝细胞血液供应应减少可能通过以下途径造成:①原发性或继发性的肝损害均可伴有肝血管闭塞;②局部的(如肝硬化)或全身的(心功能衰竭、休克)因素,均可能导致非阻塞性血供不足;③缺氧特别好发于小叶中央区,因为小叶中央区肝细胞最后从血供中获取氧及其他营养物质;④某些治疗药物(如普萘洛尔)具有干扰血流

的副作用,在已有肝血流受损的病人中,应用此类药物应慎重;⑤降低心肌收缩力的药物。可因加重充血性心衰而导致肝静脉淤血。因此,已有充血性心衰的患者,应避免应用此类药物。药物导致的肝血管损害,除血管闭塞性疾病之外,其因果关系尚未完全阐明。

2、药源性肝损伤的免疫机制

反应性代谢产物可通过改变肝细胞的蛋白质形成新抗原、以半抗原复合物形式获得抗原性、诱导自身抗体的产生等启动细胞免疫和(或)体液免疫反应,造成免疫街道的肝损伤。

二、药源性肝病的症状和体征

可见发热、右上腹不适、厌食、恶心、呕吐、腹痛、深褐色尿、白色大便、皮疹、黄疸和搔痒等。体检可见,肝脏轻度肿大并有压痛,淋巴结、脾肿大及关节炎等。药源性肝病出现黄疸时有5%-30%是致命的,无黄疸者死亡的情况少见。血清检查可见肝酶升高。

三、影响药源性肝损害的相关因素

(一)药物因素

有些药物本身就具有肝脏毒性,可直接或间接地造成肝脏损害。例如四氯化碳、对乙酰氨基酚等。这些药物广泛地地损伤包括肝脏在内的多个器官。药物经代谢产生亲电基、自由基和氧基等毒性产物,干扰或破坏干细胞的正常代谢或正常结构,导致肝细胞变性坏死或胆汁淤积。这些药物不仅引起肝脏损害,还可使胃肠、肾、胰等多种脏器受损。还有些药物。如四环素影响肝脏脂肪代谢过程而导致肝脏脂肪变性;甲氨蝶呤、6-巯嘌呤等选择性地干扰肝实质细胞代谢的某一环节,影响肝脏蛋白质合成;西咪替丁和普萘洛尔使肝脏血流减少引起肝脏解毒功能障碍;利福平和新生霉素干扰胆红素向胆小管排泌或由血中摄取,而引起淤胆型肝炎;这些药物均可通过不同途径间接地造成肝脏损害。

某些药物还诱导P450的活性,例如酒精诱导P450 2E1,能增加四氯化碳、对乙酰氨基酚反应性代谢物的生成速率,从而增加其肝毒性。另有些药物如氯霉素、异烟肼、甲苯磺丁脲等,具有药酶抑制作用,使这些药物体内半衰期延长,反应性代谢物不能及时清除,以致长期服用可引起肝损害。

(二)个体因素

遗传性特异质体质或遗传因子的编译均可使某些人对一些药物的敏感性增加。例如一些与药物代谢相关的酶类(如P450同工酶)的遗传多态性差异导致药物在某些个体中的代谢的特异性,而使药物变成有毒物质引起肝损害,这种个体差异可能与常染色体隐性基因有关。如异烟肼在肝内经乙酰化后分解为异烟酸

和乙酰肼,乙酰肼与肝内大分子共价结合造成肝细胞坏死。由于个体乙酰化酶数量和活性的差别,使得某些个体乙酰肼产生过多过快,而使其肝毒性增大。

药物或其他代谢物作为半抗原与肝特异蛋白结合成为抗原引起变态反应性炎症损伤。因此,过敏体质或有药物过敏史的患者,更易发生药源性肝损害。

(三)原发病的影响

原有慢性肝病、肾功能不全、免疫功能紊乱和营养不良的患者均可增加机体对药物毒性的易感性。例如结核病患者中HbsAg阳性的携带者在应用抗结核药物治疗时发生肝损害的概率比无HBV感染者高3倍以上;肾功能损害能增加对四环素、别嘌呤醇的易感性;风湿热及类风湿关节炎增加对阿司匹林的易感性;AIDS增加对增效磺胺甲基异戊唑的易感性;甲状腺功能亢进增加对四氯化碳的易感性等。肝硬化患者对许多药物的代谢作用均降低,以致药物易蓄积在肝内,造成肝损害。肝功能严重损害的肝病患者,往往对一般剂量的镇痛药(如吗啡类药物)特别敏感,甚至可诱发肝性脑病。

(四)性别和年龄的影响

1、性别

药源性肝损害女性较男性更容易出现甲基多巴、呋喃妥因、氟烷、双氯芬酸、右旋丙氧酚引起的肝毒性,而男性易于出现硫唑嘌呤和阿莫西林-克拉维酸诱导的肝损伤。

妊娠可增加肝脏的负担,在妊娠期使用某些药物可诱发肝脏脂肪变性。

2、年龄

1) 老年人易发生药源性肝损害,其原因可能有:①微粒体酶系统活性降低,肝肾功能减退,对某些药物代谢能力降低;②随着年龄的增长疾病增多,用药的机会增多,③有些药物主要经肾排出,老年人的肾小球滤过作用常减退,肾排泄减少,造成药物的血药浓度增高。此外,还有许多目前尚不明了的影响因素也可使老年人较易发生药物性肝毒性。

2). 新生儿肝内药物代谢酶系统发育不全,因此某些婴儿在使用维生素K3、抗疟药和解热镇痛药后可能引起黄疸,甚至诱发核黄疸。

(五)疗程、剂量、给药方式及联合用药的影响

一般对肝细胞有直接毒性的药物与应用剂量有关。剂量越大疗程越长,肝损害也越重。例如摄入常规剂量的对乙酰氨基酚后,它大部分在肝内与硫酸及葡萄糖醛酸结合后自尿中排泄,仅10%的对乙酰氨基酚在肝微粒体P450 2E1作用下,生成N-乙酰对苯醌亚胺(NAPQI),后者是一种反应性代谢物,与谷胱甘肽(GSH)结合,生成硫醚氨酸自尿中排泄。如对乙酰氨基酚过量,超过了硫酸及葡萄糖醛酸的结合能力,便快速生成大量的NAPQI,在耗竭细胞内GSH以后,再与细胞

巨分子蛋白质的-SH基结合,引起肝细胞死亡。又如黄药子造成肝损害的潜伏期及病情的轻重与药物的剂量相关,剂量越大,潜伏期越短,病情越重。多数患者在服黄药子总量500~1000g后发病;甲氨蝶呤累积总剂量>1.5g,发生肝硬化危险性大。肾移植术后由于大剂量免疫抑制剂如环孢素、硫唑嘌呤、泼尼松长期应用,使肝脏的药源性损害成为肾移植术后常见的并发症。

一些药物在联合应用时,其肝毒性增大。利福平、异烟肼联合用药较单一用药的肝毒性大;口服避孕药与三乙酰夹竹桃霉素合用可增加胆汁淤积的发生等。给药方式也可能对药源性损害的发生产生一定的影响。

(六)饮食习惯和营养状况的影响

饮酒可造成酒精性肝损害,可使体内GSH的消耗过多后合成不足,不能有效地清除体内的反应型代谢物,还可引起肝脏酶系统功能降低,因而对乙酰氨基酚、磺胺等药物肝毒性的易感性增加。酒精还能增加甲氨蝶呤、异烟肼、对乙酰氨基酚的肝毒性。

营养缺乏,尤其是蛋白质缺乏,可使肝内具有保护作用的分子,如谷胱甘肽减少,增加机体对药物肝毒性的易感性,肥胖者对氟烷、对乙酰氨基酚、他莫西芬、甲氨蝶呤的易感性增加。

四、药源性肝损害的预防

药源性肝损害的预防的重点是:注意安全用药,保护易感人群,避免危险因素,严密监测肝功,一旦发现及时处理。这样才可以防患于未然,把药源性肝损害的发生率减少到最低限度。

(一)注意安全用药

临床医生要了解哪些药物容易引起肝损害。对已知有肝毒性的药物,应尽量避免应用。治疗时,应严格按照中国要点规定的安全剂量应用,尽量避免大剂量、长疗程使用一种药物治疗。

(二)保护易感人群

在应用药物时,应特别注意药源性肝损害的易感因素,减少或消除这些影响因素可以把药源性肝损害的发生率降至最低限度。应特别注意询问患者的既往用药史和药物过敏史,凡属过敏体质者,药物的选用、剂量、给药途径、应倍加慎用。妊娠妇女、老年人及儿童使用化学药品,应权衡利弊,注意各类不良反应。注意原有疾病可能诱发药源性肝损害,对肝肾功能不良的患者应注意减量应用。

(三)避免危险因素

注意避免加重药物肝毒性的一些诱因。如果同时使用多种药物,在体内代谢过程中,相互作用越多,形成新的肝毒性物质的机会也越多,因此应尽量避免同类药物的重复使用。另外,饥饿状态下服药、嗜酒者或饮酒后服药可能改变一些

药物的代谢,加重其肝毒性;患者处于长期营养不良状态下服药,可增加机体对药物肝毒性的易感性。

(四)严密监测肝功能

对药源性肝损害保持高度的警惕性,及早发现肝功能的变化,对避免药源性肝损害的发生是十分重要的。

根据各种药物肝毒性的特征,应制定相应的监测周期。

(五)及时发现处理

由于一些疾病治疗的需要,不可避免地要使用一些药物的治疗。严密监测有助于及时发现疑似病例,故发现疑似病例后应及时停用疑似药物。轻者在停药后或经一般对症处理后可很快好转,重者则需要住院治疗。药源性肝损害多属较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现后应及时作出因果关系的评价,并及时报告,尤其是上市不久的新药,以防后续病例的发生。

药源性血糖异常与防治

药源性血糖异常(dmg-induced glycemia abnor_mality)是指药物诱发的血糖

值超出正常血糖波动范围的一种异常现象,临床表现包括空腹血糖受损、糖耐量异常、糖尿病、高血糖性昏迷、低血糖症及低血糖昏迷等,有的停药后血糖和糖耐量可恢复正常,有的则表现为器质性损伤或诱发其他疾病。

根据2007年文献报道,近12年来,国内报道药源性血糖异常1590例,平均每年报道130余例。血糖异常多表现为低血糖(约90%),导致低血糖主要是胰岛素和磺脲类降糖药,后者以格列本脲多见,发生率高达44.0%。非降糖药血糖异常症状多在用药10 d左右出现,但氨基酸出现症状在静脉滴注给药后0.5 h。严重血糖异常发生率为1.26%(20/1 590),表现为血糖不可逆升高和死亡。硝苯地平可导致血糖不可逆升高,导致死亡的药物主要是降糖药,包括胰岛素、格列本脲、格列吡嗪、格列齐特等,以格列本脲死亡例数最多(11例)。

一、药源性血糖异常机制

人体通过神经系统、激素及组织器官共同调节维持血糖的动态平衡,保持血糖水平的相对恒定。在器官功能受损、某些生理因素和药物的影响下,生理动态平衡被破坏,出现血糖异常。药物导致血糖异常的机制包括:

(一) 破坏胰岛β细胞。

药物损伤β细胞造成胰岛素绝对缺乏或相对不足。如抗寄生虫药物喷他脒和恶性肿瘤治疗药链脲菌素的β细胞毒性引起低血糖反应,糖尿病甚至并发酮症酸中毒。

(二) 影响胰岛素合成和分泌:

通过以下途径:①降低β细胞cAMP水平、减少胰岛素的分泌;②诱发低血钾、低血镁以减少胰岛素分泌;③增强儿茶酚胺敏感性,直接抑制胰岛素的分泌;④影响前列素E的合成以减少胰岛素分泌。此类典型药物包括二氮嗪、噻嗪类利尿药、β受体阻断药等。

(三) 胰岛素敏感性或靶组织利用变化:

①改变胰岛素敏感性,主要通过拮抗五羟色胺受体降低胰岛β细胞反应性,使胰岛素降低和高甘油三酯平衡紊乱,产生胰岛素抵抗或通过提高内源性缓激肽水平来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等。②影响胰岛素在靶细胞的利用,可通过改变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和调节肝糖原异生实现。这类药物包括抗精神病药物(如氯氮

平)、ACEI(如卡托普利、培垛普利)、糖皮质激素(如氢化可的松、泼尼松)等。(四)药物相互作用。

非降糖药与降糖药合用影响血糖水平,如非降糖类药物与磺脲类降糖药竞争血浆蛋白结合部位或与肝药酶竞争使磺脲类游离浓度增加或半衰期延长而引起血糖异常。这类药物包括β受体阻断药、酶诱导药、磺胺类和解热镇痛药等。中药致血糖变化的机制与其影响糖代谢的某个/某些环节有关,不在此详述。

二、药源性血糖异常的判定

出现血糖异常时,应注意判别血糖异常真假,防止将检测、应激、饥饿等因素导致的假性血糖异常判定为真正的血糖异常,排除原发疾病或其他非药物因素导致的血糖异常,避免误诊。判定是否为药物导致的血糖异常,关键是评定药物与血糖异常的关联性及其程度大小,评价可依据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ADR评价标准。具体判定时,应结合有无用药史、是否为可疑用药史、用药与ADR的时序性、停药后血糖异常是否改善以及患者的原发疾病等综合判定。如停用可疑药物后,血糖异常得以控制或恢复正常,而再次使用又出现血糖异常,则可确认是药物所致。收集判定依据可借助监测/检测手段,诸如胰岛素、C肽和胰岛素原的检测以及导致血糖异常药物的血浆浓度测定等。

三、药源性血糖异常的防治

药源性血糖异常的预防很有必要。首先应严格掌握用药的适应证。未进食或进食量少和运动量大的患者应注意避免应用降血糖药物,以免发生低血糖症;老年病患者、尤其是心肝肾功能不良患者,其药物代谢缓慢、半衰期延长,应用上述药物易致药物蓄积而加重血糖异常;糖尿病患者用药初期应从低剂量开始,根据血糖水平逐渐调整剂量,不宜同时应用升高血糖的药物;长期应用降糖药物的患者当身体应激状况(如重度感染、急性心肌梗死、脑血管以外等)解除后要及时调整降糖药的剂量,避免发生低血糖。其次,应用疑致血糖异常药物时,须经常监测血糖、尿糖,以便及时发现和采取措施。出现血糖异常或血糖控制恶化时,原则上应停用可疑药物;如果确实需要继续用药,应根据药物致血糖异常的特点审慎更换类似药物或考虑改变剂量,没有适宜的替代药物而必须继续用药应权衡利弊并加强防护。另外,要避免降糖药物的误服;防止由于不了解中药降糖制剂中含有西药成分(如格列本脲)而与西药降糖药合用导致的低血糖或低血糖昏迷

的发生。

药源性血糖异常升高常导致高血糖症和酮症酸中毒,过低常导致低血糖和低血糖昏迷,这些严重的血糖异常必须及时处理。对于高血糖症应及时停用升高血糖药物,必要时用胰岛素或服用降糖药物并对症处理;酮症酸中毒患者应迅速补充体液和应用胰岛素,预防并发症并对症治疗。对于低血糖和低血糖昏迷患者,应尽快补充葡萄糖将血糖浓度升高到正常水平和防止低血糖的复发。特别注意磺脲类药物导致的低血糖纠正后由于药物作用的持续而致低血糖症的反复发作,需持续补充葡萄糖观察数天;严重低血糖时也可以考虑应用升高血糖药物(如胰高血糖素、氢化可的松等)。奥曲肽(oetreotide)可抑制胰岛细胞释放胰高血糖素和胰岛素,亦可与葡萄糖合用改善血糖异常。

药源性血液系统疾病与防治

药物诱发的血液病比较常见,其发生率约占全部药源性疾病的10%。导致各种血液病的药物各有不同,有的药物可致多种血液病。某些药源性血液病病情严重,死亡率高。世界卫生组织(WHO)资料指出,因药物的有害作用而导致的血液系统疾病的顺序为: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症、溶血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下简称再障)。病死率以再障为最高,可达50%。

药源性血液病有以下几个特点:①一种药物可以引起不同的血液病,如氯霉素可以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又可以引起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磺胺类药物可以引起溶血性贫血,也可以引起粒细胞减少症;②同一种血液疾病可以由多种不同的药物引起,如再障可由氯霉素、吲哚美辛、磺胺类药物等引起;③致病药物之间存在交叉反应,如对于安乃近曾引起粒细胞缺乏的患者,若给予氨基比林可再次发生此症。

一、药源性血液病的类型

常见的药源性血液病分为:药源性贫血、药源性白细胞减少和粒细胞缺乏、药源性血小板减少和药源性相关性白血病。

(一)药源性贫血

贫血是指外周血液中血红蛋白量低于正常值的下限,成人男性低于120g/L (12g/dl),女性低于110g/L(11g/dl)。药源性贫血可分为药物引起的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药物性巨幼红细胞贫血和药物性溶血性贫血。

1、药源性再障

药物引起的再障比粒细胞缺乏和血小板减少症复生率低。其特点是:症状的发生时间推迟,常难以确定所引起的药物。同一药物的多次使用易发生,而且可能在药物停用数月后发生。

1)特点:发病可以是急性的,但更多是慢性的。急性者常出现严重的出血并伴感染,而隐匿发病者的症状为虚弱、疲劳和面色苍白,渐加重。血液常规检查:外周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均减少。

2)机制和常见的致病药物见表1。

2、药物性巨幼红细胞贫血

药物引起巨幼红细胞贫血是通过抑制DNA的合成,或降低维生素B12和叶

酸的水平所致。其特点为:红细胞平均体积高及造血细胞成熟紊乱。

1)临床特点:进行性贫血,严重者出现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也可出现神经症状。

2)发病机制和常见的致病药物见表1。

3、药物性溶血性贫血

药物引起的溶血性贫血是药物增加红细胞的破坏速率,如果红细胞生成速率比破坏速率快,则可代偿而不发生贫血。

1)临床特点:药物使用后患者出现急性症状,如黄疸、血红蛋白尿(酱油色尿)及肾脏损害症状。

2)发病机制和常见的致病药物见表1。

再生障碍性巨幼红细胞性溶血性

发生机制 A.造血干细胞衰竭

B.造血系统环境的缺陷

C.免疫机制引起维生素B12缺乏,

造成叶酸代谢障碍,

从而引起DNA合成障碍

A. 免疫反应型

B.遗传性酶缺陷

C.对异常血红蛋白的影响

常见致病药物1、抗生素:氯霉素最常见,

其次为青霉素和头孢菌素(少

见)

2、解热镇痛药:保泰松

3、抗肿瘤药:卡氮芥、白消

安、氨甲蝶呤、阿糖胞苷、环

磷酰胺、阿霉素、长春新碱

4、中草药:牛黄解毒片

5、其它:1、抗生素:新霉素、四环

2、解热镇痛药:保泰松

3、抗肿瘤药:氨甲蝶呤、6

-巯基嘌呤、氟尿嘧啶、阿

糖胞苷

4、中草药:牛黄解毒片

5、其它:

1、抗生素:氯霉素最常见,

其次为青霉素和头孢菌素

(少见)

2、解热镇痛药:保泰松

3、抗肿瘤药:卡氮芥、白

消安、氨甲蝶呤、阿糖胞苷、

环磷酰胺、阿霉素、长春新

4、中草药:牛黄解毒片

5、其它:

(二)药源性白细胞减少症和粒细胞缺乏症

当白细胞计数低于4 ⨯ 109/L(4000/mm3),中性粒细胞百分数正常或稍减少时,称为白细胞减少症。白细胞减少大多数是中性粒细胞的减少。中性粒细胞绝对值低于1.5 ⨯ 109/L(1500/mm3)则称为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外周血中白细胞计数低于2 ⨯ 109/L(2000/mm3),中性粒细胞极度缺乏,其百分数大多低于10%—20%,有时仅占1%—2%,甚至完全消失,称为粒细胞缺乏症。这时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多已降至0.5 ⨯ 109/L(500/mm3)以下。

1、临床特点

药物引起的粒细胞减少较常见,如为轻度减少停药后即可恢复。少数患者无

症状,仅在血液检查时才发现,多数患者有头晕、疲乏、多梦等症状,有的患者反复感染,如感冒、上呼吸道感染、痈、疖,以及泌尿道与胆道感染。药物引起的粒细胞缺乏症少见,患者可出现败血症,发生致死性感染,预后欠佳。

2、发病机制

2.1 药物对骨髓细胞的直接抑制作用,即药物毒性介导的粒细胞减少。

2.2 自身免疫作用:中性粒细胞免疫介导的杀伤作用。

3、可能引起粒细胞减少的药物

卡托普利、普鲁卡因胺、奎尼丁、苯托英、氯丙嗪、硫利达嗪、氯氮平、丙米嗪、卡马西平、青霉素、头孢菌素、磺胺类、氯霉素、乙胺嘧啶、金、青霉胺、柳氮磺吡啶、保泰松和非甾体类药物。

(三)药源性血小板减少症

当外周血小板计数低于100 ⨯ 109/L时,可确定为血小板减少症。

1、临床特点

临床上有用药史,药物引起的血小板减少发生在用药后数小时到数日。皮肤粘膜出血,如紫癜和瘀斑;胃肠道和泌尿道出血;脑出血是引起死亡的原因。血小板显著减少,血小板计数低于20 ⨯ 109/L(20000/mm3),自发性出血的可能性极大。

2、发病机制

2.1 骨髓抑制:通常在高危药物使用后7-10天血小板计数出现下降。

2.2免疫机制:自身免疫抗体使血液循环中的血小板寿命缩短,致使血小板数量减少。用药后产生的血小板抗体亦可抑制巨核细胞的生成。

(四)药源性相关性白血病

由于药物治疗原发病而诱发的白血病,称为药源性白血病,或治疗相关性白血病。

1、临床特点

临床初期部分患者可表现为再生障碍性贫血或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MDS)的血液学异常,出现难治性贫血,持续、明显、难以解释的全血细胞减少或血小板减少,大多数患者有染色体异常,进而演变为白血病。药源性白血病的临床表现同原发性急性白血病,主要有贫血、出血及感染症状,预后差。

2、发病机制

1)药物引起染色体畸变,典型药物有烷化剂、乙双吗啉等。

2)对机体免疫机能损伤所致。

3)药物导致骨髓增生不良而引起继发性白血病。

4)药物可使人体产生带有遗传物质的细胞。

5)机制不清,如甲氰咪胍、保泰松等所致的白血病。

二、药源性血液病的防治

1药源性再障的防治

药源性再障一旦发现,应立即停用致病药物,并且禁用任何可引起骨髓损害的药物。①防治感染与出血:重视个人及环境卫生,粒细胞特别少者,宜予无菌隔离。有感染者应检查病变部位和病原菌,给予适宜的抗生素。出血多由于血小板减少而引起,糖皮质激素可改善皮肤黏膜出血,但对内脏出血无效,血小板低于(10~20)×109/L且伴有出血者,宜予浓缩血小板输注。②输血应减少到最低限度:适应证是贫血较重且有组织缺氧者。如病人血小板不是过低,可给予浓缩红细胞。③雄激素:可刺激骨髓造血,常用丙酸睾酮、康力龙、十一酸睾酮等,治疗至少3个月,如有效,治疗时间应在6个月以上。还可联合硝酸一叶蔌碱(或山莨菪碱)、左旋咪唑。④对于急性再障,宜选用免疫抑制剂:如抗胸腺球蛋白、抗淋巴细胞球蛋白、甲泼尼龙、环孢菌素。⑤骨髓移植:对于急性再障,如有合适供者宜及早行骨髓移植,移植前尽量少输血。

再障的预后,视骨髓衰竭程度、患者的年龄、治疗方法及治疗早晚等因素而不同。骨髓衰竭严重者预后较差,儿童患者预后较好,早治疗疗效较好。最多见的死亡原因是感染和颅内出血。

2、药源性粒细胞缺乏症的防治

一旦发现,应立即停药。处理可用皮质激素、丙睾、中药等,加强支持疗法。

3、药源性血小板减少症的防治

①发现血小板减少,应立即停用各种可能致病的药物。一般停药1~7天内,出血可逐渐停止,轻者不需要其他治疗。②及时治疗便秘、咳嗽,以防止颅内压增高引起颅内出血。③有严重出血症状者选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可用泼尼松60mg/d,分次口服,出血停止后减量,疗程7-10天,或至血小板计数正常后停药。④血小板重度减少且出血倾向极重者,可输入新鲜血液或血小板悬液。

4、药源性溶血性贫血的防治

①及时停药,大多数患者及早发现及时停药,仅需一般支持疗法即可获得临床症状、血液学和血清学的改善。②溶血和贫血比较严重的患者可试用肾上腺

皮质激素。③对奎宁所致的溶血性贫血有急性肾功能衰竭者常需输血,采用碱化尿液和利尿疗法。

中药药源性疾病与防治

中药药源性疾病是特指在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过程中由于应用中药所导致的人体器官功能失调或组织损害而出现的疾病。它是药物不良反应在一定条件下产生的后果,包括正常用法用量下所产生的不良反应,也包括超量、超时、滥用、误服等不正确使用药物所引起的疾病。近几年来,随着中药制剂的不断开发,新的剂型不断涌现,并大量应用到临床。但是,是药三分毒,中药亦不例外。研究中药药源性疾病的发病原因和影响因素对于有针对性的防治重要药源性疾病,降低其发生率和减轻其病变程度都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一、中药药源性疾病的发病原因和影响因素

(一)药物方面的因素

1、品种混淆

中药资源丰富,品种繁多,其中品种混淆的现象不少。不同品种的药物之间相互替用和乱用就必然会导致毒副作用和药源性疾病的发生。如白附子,据调查目前市售的商品白附子有两种,一是毛茛科植物黄花乌头Aconitum coreanum(Levl)的块根,习称关白附;一为天南星科植物独角莲Typhonium giganteum Engl.的块茎,习称禹白附。《中国药典》将两种白附子分别作为两种药材,其功效、应用各有不同。全国大多数地区均采用禹白附入药,处方写白附子即付制禹白附.;但南方一些省市的炮制规范(如上海市卫生局,上海中药饮片炮制规范,上海市,上海市科技出版社.1980 39)却规定,处方写白附子即付关白附,两种白附子均为有毒中药,而且毒性反应各不相同,将两种白附子混用通用,就可能会引起药源性疾病。

2、炮制不当

规范的炮制可减轻或消除药物的毒性、烈性,减轻或消除药物的不良反应,尤其一些含有毒性成分的药物、在用药前必须经过严格规范的炮制,才能减轻毒性,使用药安全有了初步保证。但现在中药的炮制工作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有毒中药的炮制质量及含有有毒中药制剂的质量检查缺乏可以依据的质量控制标准;二是有毒中药的炮制及其制剂的炮制加工在管理上存在漏洞,无法保证有毒中药的炮制达到相关部门规定的质量标准,这些都为药物炮制不当引发药源性疾病埋下了隐患。

3、药品质量

药品质量不合格甚或药品质量低劣是导致药源性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药品质量的问题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中药饮片的质量问题,以次充优、以假乱真的现象并不少见,而且中药饮片若贮藏保管不善,发生霉烂、变质、虫蛀、走油,不仅影响到药物的药理作用和临床疗效,还会不同程度的增强药物的不良反应;二是中药制剂的质量问题,在中药药源性疾病中I型变态反应占有很大比例,这一方面与中药含有大分子物质有关,另一方面与中成药制剂的质量,尤其与注射剂的质量密切相关。

4、毒性成分

国务院1988年12月颁发的《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办法》对毒性药品的定义为:毒性剧烈、治疗量与中毒量相近,使用不当会导致人中毒或死亡的药品,其中中药有27种,27种毒性中药系指原药材和饮片,不含制剂和炮制品。这些毒性中药占有毒性成分,毒性成分影响机体生理生化机能、损害组织结构是其产生毒性作用的物质基础。

(二)机体方面的因素

1、年龄性别

药典、教科书及中药学著作中所标明的药物剂量一般是指成人的用药剂量,在用量上与成人差别较大的主要是儿童和老人,儿童和老人对药物的反应跟成人的差异表现在质和量两个方面。

在性别方面,女性有经、带、胎、产等生理的不同,其对药物的反应易受其女性生理的影响,如经期、妊娠期妇女对泻下药敏感,作用峻猛的泻下药如大黄、芒硝、番泻叶、甘遂、大戟、巴豆等,可导敛盆腔器官充血而引起月经过多或流产。另外,妊娠期特别是怀孕前3个月的妇女,必颁禁用有致畸危险的中药。用药时切不可忽视儿重、老人、妇幺的生理特点。

2、病理状态

在病理状态下机体对药物的反应可能发生质与量的变化,而影响或改变药物的药理作用,甚或产生不良反应引起药源性疾病。另一方面,病理状态对药物的影响还包括病人因长期使用某些药品后产生的强迫要求继续使用该药物的行为和其他不良反应,这些反应称为药物的依赖性,根据其反应的不同又分为精神依

赖性(心理依赖性)和物质依赖件(身体依赖性)两种。

3、个体差异

一般而言,在年龄、性别相似的情况下,大多数人对某一药物的反应是相同或相似的,但也有极少数人对药物的反应与一般人不同,存在质和量的差异,这种差异称为个体差异。个体差异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高敏性、耐受性、特异质。

4、精神因素

用药者的精神状态对药物的药理作用和不良反应都能产生重要的影响。安定、乐观的情绪,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和克服、战胜疾病的坚强信心能使呼吸、循环系统功能稳定,使神经、内分泌系统功能协调,从而增强药物的疗效。烦躁焦虑、忧郁悲观、愤怒恐惧等情绪.能造成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神经内分泌功能失调,从而降低药物的疗效。而对治疗药物信心不足,甚或怀疑药物的病人则不仅疗效欠佳,而且还容易产生不良反应。

(三)给药方面因素

1、给药途径

中药传统的给药途径主要是采用口服给药,口服给药适宜于大多数药物和大多数病人,但某些药物有其特定的给药途径,改变给药途径就会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如红花油是外用药,严禁内服,曾有报道18例口服红花油的中毒患者中,有4例因脑水肿、中毒休克、呼吸衰竭而死亡。

2、误服滥用

辩证失误、用药不当,或不经辨证、随意滥用,是发生毒性反应导致药源性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临床若辨证失误,热证、阳证误用温热药物,阴证、寒证乱投寒凉药物,则易致耗损阴津、损伤阳气之类的不良反应。

3、用量过大

用药剂量不规范的问题可以说是中药临床上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导致中药用药剂量不规范的原因大致有如下几个方面。一是古代重量(斤、两、钱、铢)、度量(尺、寸)、容量(斗、升、合)与现代临床使用的重量(Kg、g、mg)、度量(m、cm)、容量(L、mL)相差较大,对于古代的度量、重量、容量现代临床只能进行近似换算;二是动物药物要联合极欠规范,这就会因动物的大小而导致用量的差异;三是中药制定的有效量范围过大;四是中药的

剂量与有小成芬的毒性成分的含量之间并非完全等同和一致,因而很难单凭用药剂量来控制真正的剂量;五是用药者的随意性增大,部分医生临床用药剂量不甚严格和严谨,随意性大,缺乏科学的态度。

4、长期用药

长期用药是中药临床应用中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长期应用某种药物,尤其是代谢速度缓慢的药物,药物进入体内的速度大于药物消除的速度,即容易引起药物在体内蓄积而发生中毒,特别是一些有一定毒性的药物,短期应用尚不致有害,但用药时间过长即会蓄积中毒。

5、配伍失宜

有关药物配伍禁忌的研究,目前尚没有一致的结论,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在作出可靠的结论之前,凡属“十八反”、“十九畏”中的禁忌内容,若没有充分根据和应用经验一般应尽量避用。而且应该尽量避免使用大方,因为药物不是反应的发生率是随用药总数的增加而增加。

6、合用西药

中西药合用对于提高临床疗效,扩大治疗范围。尤其是对一些疑难病症的治疗无疑具有积极的意义。但中药与西药毕竟属于两类不同体系的药物,其指导理论不同,药物来源不同,有效成分不同,因此将两类药物合用也是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特别是由于中西药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有时会产生一些意想不到的不良反应。

二、中药药源性疾病的防治

1、纠正患者或非中医专业医师对中药的错误认识

目前,部分患者或非中医专业医师对中药的认识有两个误区:一是对有毒中药谈虎色变,加以否定,不敢使用,甚至私自将处方中的有毒药物划去不用,导致非用有毒中药不可的一些疑难重症治不了,使临床疗效下降;二是则认为中药无毒性,随便滥用。

2、不断加强专业学习提高治疗水平

医生的经验是在不断学习、不断临证、不断总结的过程中逐渐积累起来的。医师不可能包治百病,保证治愈每个患者,但却要避免由于用药的失误给病人带来痛苦。“夫用药如用刑,刑不可误,误即杀人命。用药亦然,一误便隔生死。”

浅谈药源性疾病

浅谈药源性疾病 随着医药事业的发展,临床使用的化学药品日益增多。在疾病的防治过程中,药物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也产生着错综复杂的不良反应。加上临床大剂量的用药,长期用药,多药治疗的情况越来越严重,使药物的不良反应有明显增高的趋势。而由药物的不良反应所导致的疾病统称药源性疾病。如果在治疗上,医生只重视药物的治疗作用而忽略了药物的不良反应,则有助于药源性疾病的发生。药源性疾病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可概括为下列几种。 1 实质性器官的损害 一般多发生于用药量过大,时间过长或高敏性的病人。由药毒性所致的损害遍及许多重要器官,肝、心、胃、肾、神经等都可受影响。如链霉素、卡那霉素等抗生素能损害肾脏和第八对脑神经,表现肾功能减退眩晕或耳聋.抗阿米巴药则对心脏有选择性毒性,近半数病例有心电图异常,心肌收缩乏力或心律失常。解热镇痛药中的阿司匹林除能直接刺激胃黏膜,引起恶心、呕吐、严重的可诱发胃溃疡和出血,破坏凝血机制,临床证明过量或长期服用解热止痛片可引起间质性肾炎。氯霉素长期口服或滴眼可引起视神经炎。氯丙嗪可使2%长期服药病人发生肝弥漫性炎症或实质细胞损害。 2 造血系统障碍 药物所致的造血系统障碍常表现为四种类型,即白细胞减少或粒细胞缺乏症,血小板减少或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和溶血性贫血,多数发病机制为机体的免疫反应。抗癌药都可抑制造血系统,由抗生素、磺胺药、解热镇痛药、抗甲状腺药、利尿药,抗精神药、抗癫痫药、巴比妥类药所致者也不少见。溶血性贫血一般发生在具有先天遗传缺陷的人体,这种人的红细胞内缺乏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以致不能形成还原性辅酶11,后者对红细胞膜有保护作用,当给这种人应用大量具有强氧化作用的药物时,红细胞极容易被药物溶解破坏以致出现溶血性贫血。这种情况见于服用伯氨喹之后。另外,氯霉素、磺胺药、呋喃类、对氨基水杨酸钠、阿司匹林和丙磺舒等也可发生。

药源性疾病

中药药源性疾病的预防与治疗 药源性疾病又称药物性疾病,简称“药物病”,为医源性疾病的主要组成部分,系指药物用于预防、诊断,治疗疾病过程中,因药物本身的作用、药物相互作用以及药物的使用引起机体组织或器官发生功能性或器质性损害而出现各种临床的异常病状。 近年来,药源性疾病逐日增多,各种化学药品的副作用在经历时间的检验之后,暴露无遗。于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把目光投向以简单、方便、安全称著的中医药领域。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进步,中药剂型已从传统的汤剂、丸剂、膏剂、粉剂等,发展到针剂、粉针剂等制剂;从口服药扩大到了肌肉注射、静脉滴注、血管介入等给药方式。同样,中药在医疗领域的运用也逐渐扩展,中药药源性疾病也出现了增长势头,并已经有多种药物因致患者死亡而遭禁用。对此,我们应清楚的认识到:无论天然药物还是化学药物均有其自身的特性,而药物的这种特性对人这个具有生物活性的机体必然会有一定影响,而这种影响是向好的方向转化还是向坏的方向转化,并不仅仅取决于药物本身的特性[1]。 2 中药药源性疾病的成因 2.1对中草药物辨认不清:中药药品来源广泛、品种繁多,成分复杂,而不同科属的同名中药在毒性上也有相当差异。例如:将关木通当作川木通、白木通用而引发的1993年比利时中草药肾病案[2],这就是是木通的科属不同造成的,关木通为马兜科植物,主要含有马兜铃酸亦称木通甲素。实验证明人体静脉给药量大于lmg/kg可导致。肾损害,

长时间低剂量给药可在体内蓄积,有肾毒性。而川木通为毛莨科植物小木通或绣球藤的干燥藤茎,主要成分为绣球皂苷和唐苷等;木通来源于木通科植物木通或其同属植物的干燥藤茎,主含木通皂苷,有利尿作用,无肾毒性。再如:名为五加皮者,又有香加皮和五加皮之分,前者为萝蘼科植物杠柳的干燥根皮,辛、苦、温而有毒,后者为五加科落叶小灌木细柱五加和无梗五加的干燥根皮,辛、苦、温而无毒;若不明究里混用,则必引起中毒反应。再有将外形相似的药物混用,如将有毒之山慈菇当作红慈菇用[3]。 2.2对中草药药性把握不当:中药药性并非恒定不变,而是随着不同的因素发生不同的改变。 2.2.1药物经过炮制加工可引起药性功效的改变。如:大黄生用攻下力强,酒制后则长于活血化瘀,炒炭后又偏重于止血;地黄生品性凉,有清热凉血、养阴生津之功,炮制后其性由凉转温,清热凉血之功消失,其功以养血滋阴、补精益髓为主。 2.2.2药物在使用不同剂量时,有也不同的作用。如:麦芽学用以治疗饮食积滞,但如大量生用则可产生回乳之功;黄连苦寒清热解毒,量大可致腹泻,但若少量运用却有健胃之功。 2.2.3不同的剂型改变,也可使药物的作用和主治发生改变。如:理中汤汤剂内服作用快而猛,用于病情重而急者;反之,若病情轻而缓,不求急效者,则可改汤为丸。再如枳实或青皮煎水1:1服无升压之功,但改成注射针剂,则出现了强大的升压作用。 2.2.4不同煎煮方法也会对药物的毒副作用产生影响,如:乌头、附

药源性疾病的认识与防治

药源性疾病的认识与防治 关键词药源性疾病认识防治 药物是治疗和预防疾病、挽救生命的重要手段之一。但药物也是一把“双刃剑”。在防治疾病的同时,也是导致疾病的主要危害因素之一,它能对患者和健康人群造成损害、残,甚至死亡。药源性疾病(DID),又称药物诱发性疾病,简称药物病,是医源性疾病的主要组成部分,已发展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1]。 世界卫生组织最近的一次全球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全世界死亡的人口中约1/3死于用药不当。在我国,每年因药物不良反应住院的有250多万人,不合理用药占用药综述的11%~26%,因药物死亡者近20万人。药源性疾病的发生率呈明显增高趋势。因此,提高药源性疾病的认识,防止和减轻药源性疾病对人们的危害,对提高人们健康水平有重要的意义。 引起药源性疾病的因素 引起药源性疾病的因素很多。既有患者本身的特异性体质、年龄、性别、饮食习惯,也有药物方面的质量因素,但主要原因还是不合理用药、滥用、错用药物或不按医嘱自服、乱用药[2]。药源性疾病也是药物不良反应的延伸和最终表现。 药源性疾病的发病机制与类型 药源性疾病的发病机制可分为两大类:①由药物的药理作用增强所引起,以药代动力学为基础,在单位时间内药物浓度异常升高所致的有关器官的不良反应。②与药物正常药理作用无关的异常反应。还应特别注意过敏性休克是药源性疾病中最严重的一种,不可忽略。 根据临床用药的实际情况,大致可分为以下四类:①量效关系密切型;②量效关系不密切型;③长期用药致病型;④药后效应型。 量效关系密切型:这类药源性疾病病人,用药治疗总是希望能够得到预期的效果,但有时由于药效学和药代动力学的差异而改变了药物的药理作用,造成药源性疾病。如:用胰岛素治疗糖尿病,有时产生低血糖症。 量效关系不密切型:本型药源性疾病是指某些药物引起的药源性疾病与用药剂量关系不密切。这类药源性疾病与遗传因素和免疫反应密切相关。如:过敏患者使用青霉素发生的药物变态反应。 长期用药致病型:造成这型药源性疾病与用药时间、用药剂量或两者具有密切关系。如:麻醉镇痛药突然停用,产生戒断症状。

药源性疾病的防范与合理用药

药源性疾病的防范与合理用药 一、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D ?药源性肾损伤根据用药与发病的关系可分为( )种类型B ?关于防治药源性肾损伤实现安全用药的描述,以下说法错误的是()C ?()最容易受到药物毒副作用及不良反应的损害D ?()属于合成抗菌药喹诺酮类药物B ?药源性肾损伤一般不为()D ?使用干扰素的肾损伤多发生于用药后()D ?关于药源性肾损伤用药原则,以下说法错误的是()D ?关于造影剂渗透压对肾损害的影响,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药物均有肾毒性,肾毒性强度最大的为()A 二、 ?对于药源性肝损害病人,应给予()的饮食D ?治疗药物所致肝内胆汁淤积的首选药是()C ?根据病理变化分型,药源性肝脏疾病不包括()C ?人体药物代谢的主要器官是()B ?治疗前无肝损害或肝损害不明显,治疗后出现肝损害,支持药源性肝损害的证据是()B ?下列哪项不是药源性肝脏疾病的影响因素()C ?以胆汁淤积为主的药源性肝病的特点是()A ?对于以过敏反应为主的药源性肝病,药物接触史一般为()A ?药源性肝脏疾病最常见的实验室检查结果是()A ?确诊药源性肝脏疾病后,应立即()A 三、 ?下列哪项药物()可以导致血糖升高D ?下列哪项不是类固醇糖尿病的高危人群()B

?下列哪项不是药源性高血糖的危害()D ?关于胰岛素的作用机制,下列说法哪项是错误的()D ?关于正常人血糖的说法,下列错误的是()B ?下列哪项不是血糖的来源()C ?下列关于药源性低血糖的说法,哪项是错误的()D ?下列关于药源性高血糖的说法,哪项是错误的()A ?关于水杨酸类药降低血糖的作用,下列哪项说法不正确()A ?关于药源性血糖异常的防治,下列说法哪项不正确()A

2020华医网2类药源性疾病的防治与临床合理用药

药源性疾病的防治与临床合理用药 药源性肾损害的诊断与防治 1、急性肾衰,出现突发的或间歇的无尿、尿路结石、前列腺肥大、B超或影像学的异常, 应该诊断为()。 C、肾后性的尿路梗阻 2、锂相关肾病的临床特征主要是()。 A、尿浓缩功能受损 3、肾小球损害临床较少见,其发病机制是()。 C、免疫机制 4、急性肾小管坏死通过及时的治疗,肾小管滤过功能可在()左右恢复。 A、三个月 B、半年 D、两年 5、肾脏对药物不良反应的敏感性描述错误的是()。 B、由于肾髓质组织的耗氧量小,对缺血缺氧不敏感,不容易引起缺血性的肾脏损伤 D、肾小管上皮细胞内有多种酶和有机溶质,参与药物吸收、代谢,药物及药物的代谢物在肾小管上皮细胞内外聚集起作用会对肾脏造成毒性 2、药源性肾损害的防治原则错误的是()。 D、为所有患者要制订统一的用药方案 3、急性间质性肾炎无感染征象者,给予激素泼尼松治疗无效后应该加用()。 B、环磷酰胺 4、马兜铃酸肾病临床常见于()。 B、中年女性 C、老年男性 D、老年女性

药源性肝脏疾病与防治 1、对于以过敏反应为主的药源性肝病,药物接触史一般为() A、4周以内 2、对于药源性肝损害病人,应给予()的饮食 B、低热量、高蛋白和低脂 D、高热量、高蛋白和低脂 3、治疗前无肝损害或肝损害不明显,治疗后出现肝损害,支持药源性肝损害的证据是() B、在原来的药物停用后,肝损害减轻 4、药源性肝脏疾病最常见的实验室检查结果是() A、血清转氨酶增高 5、以胆汁淤积为主的药源性肝病的特点是() A、主要表现有黄疸、血清碱性磷酸酶的增加和瘙痒 1、下列哪项不是药源性肝脏疾病的影响因素() C、经济条件和文化程 2、治疗药物所致肝内胆汁淤积的首选药是() C、熊去氧胆酸 3、在我国临床上,急性肝损伤的定义是() B、第一次发病,肝功能异常持续半年以内 5、人体药物代谢的主要器官是() B、肝脏

药源性疾病

药源性疾病:又称药物诱发性疾病,是指人们在应用药物预防,治疗和诊断疾病时,因药物的原因而导致机体组织器官发生功能性或器质性损害,引起生理功能、生化代谢紊乱和组织结构变化等不良反应。由此产生各种体征和临床症状的疾病。治疗等效:是指几个药物制剂以同样的给药方案给予同一个体,产生本质上相同的治疗效应或毒性。药物的依赖性:是反复地(周期性或连续性)用药所引起的人体心理或生理上或两者兼有的对药物的依赖状态,表现出一种强迫性的要连续或定期用药的行为和其它反应。首关效应:又称首关消除,是指某些药物首次通过肠壁或肝脏时被其中的酶所代谢,使体循环药量减少的一种现象。药物警戒:是与发现、评介、理解和预防不良反应或其它任何可能与药物有关问题的科学研究与活动。简答〈1〉影响口服药物从消化吸收的因素有哪些:(1)药物方面(2)机体方面1)胃肠内PH 2)胃排空速度和肠蠕动 3)胃肠内容物 4)首关效应〈2〉有哪些药物能影响左旋多巴的疗效:1维生素B6 2非选择性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如苯乙肼和异卡波肼3抗议精神病药和利血平。〈3〉简述心力衰竭的药物治疗原则:1采取综合措施,减轻心脏负荷2限制钠盐的摄入3B-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断药的应用4利尿药的应用5ACEI的应用6强心苷类药物7硝酸酯类血管扩张药的应用。〈4〉治疗消化性溃疡的药物分类及代表药有哪些:1抗酸药:氢氧化铝、氧化镁、碳酸钙2抑酸药:奥美拉唑、兰索拉唑、泮托拉唑3H2受体拮抗剂:西米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4胃粘膜保护药:硫糖铝、枸橼酸铋钾5抗幽门螺杆菌药:甲硝唑、呋喃唑酮〈5〉简述普萘洛尔降压机制:1降低心输出量2减少肾素分泌3阻断突触前膜受取消正反馈4中枢降压作用5阻断中枢B受作用。〈6〉胰岛素的分类及临应用:1按制源分类:动物胰岛素、半合成胰岛素、生物合成胰岛素、人胰岛素类似物、按时间长短分类:速效胰岛素类似物、短效胰岛素、低精蛋白胰岛素、精蛋白锌胰岛素、胰岛素混合型。临床应用:1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I型2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II型、经度饮食控制口服降糖药无效或伴有合并感染、手术、妊娠或并发酮症酸中毒3II型糖尿病患者晚期有慢性并发症。〈7〉简述硝酸酯类与普萘洛尔联合应用的药理学基础:〈8〉联合应用抗菌药应有明确指征:1病原菌类尚未查明的严重感染2单一抗菌药不能有效控制的混合型感染3单一抗菌药不能有效控制严重感染4较长期用药细菌有可能产生耐药性者5联合用药使

药源性疾病名词解释

药源性疾病名词解释 药源性疾病是指由于服用药物引起的疾病或症状。以下是常见的药源性疾病及其解释: 1. 肝毒性:指某些药物对肝脏产生损害导致的疾病。肝毒性药物包括一些非甾体抗炎药、乙醇、抗生素等。肝毒性药物在体内代谢时会释放出有害的代谢产物,损害肝细胞功能,从而导致肝炎、肝坏死等疾病。 2. 肾毒性:指某些药物对肾脏产生损害导致的疾病。肾毒性药物主要包括某些抗生素、抗癌药物、非甾体抗炎药等。这些药物可以导致肾小管损伤,降低肾脏功能,引发肾炎、肾衰竭等疾病。 3. 心血管不良反应:指某些药物引起的对心血管系统的不良反应。常见的心血管不良反应有心律失常、心绞痛、低血压等。这些药物可能会影响心脏的收缩力或节律,导致心脏功能异常,引起不良反应。 4. 中毒性肺病:指某些药物引起的对肺部的中毒反应。这些药物可能引起肺部炎症、纤维化等病变,导致呼吸困难、咳嗽、呼吸性疾病等。常见的中毒性肺病药物包括抗生素、化疗药物等。 5. 过敏反应:指某些药物引起的过敏反应。过敏反应可以表现为皮肤瘙痒、红疹、荨麻疹等皮肤症状,也可以引起呼吸系统过敏反应,如喉头水肿、呼吸困难等。常见的引起过敏反应的

药物有青霉素类药物、磺胺类药物等。 6. 血液系统不良反应:指某些药物对血液系统产生不良影响的反应。这些药物可能导致骨髓功能异常,造血功能受损,引起贫血、白细胞减少等疾病。常见的血液系统不良反应药物包括化疗药物、抗生素等。 7. 神经系统不良反应:指某些药物对神经系统产生不良影响的反应。这些药物可能引起头晕、头痛、眩晕等症状,也可能导致神经系统功能异常,引起抽搐、意识障碍等。常见的神经系统不良反应药物包括抗精神病药物、抗癫痫药物等。 总结起来,药源性疾病就是由于服用药物引起的疾病或症状。药物可能对肝脏、肾脏、心血管系统、肺部、血液系统、神经系统等产生不良影响,导致肝毒性、肾毒性、心血管不良反应、中毒性肺病、过敏反应、血液系统不良反应、神经系统不良反应等疾病或症状的发生。因此,在使用药物时应注意剂量和时机,同时关注药物可能导致的不良反应,以避免药源性疾病的发生。

2021执业药师继续教育药物不良反应与药源性疾病

2021执业药师继续教育药物不良反应与药源性疾病 一、类别:中药学类 二、课程性质:专业课 三、课程名称:中药不良反应及药源性疾病概论 四、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执业药师了解中药不良反应和药源性疾病概念,临床表现类型,发生原因与机理,防治基本原则与措施;了解中药不良反应发展的基本历程及药物治疗中的两面性;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了解我国药品不良反应管理的有关条例与规章、国外植物药监控的措施与重点,使执业药师增强中药药源性疾病防治意识并具备一定鉴别药源性疾病的能力,增强中药不良反应/事件综合性分析的水平,为从事或参与临床药学工作、保证中药临床合理用药奠定基础。 中药不良反应及药源性疾病概论分总论和各论两大部分。总论着重介绍中药不良反应及药源性疾病概念、临床表现类型、发生原因与机理、防治基本原则与措施、我国及国外植物药不良反应监控现状。各论重点介绍12个系统常见的中药不良反应及药源性疾病的防治。 五、课程重点内容 (一)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 1.中药不良反应和药源性疾病基本概念及发展简史。 2.中药不良反应和药源性疾病的基本类型和发病机理。 3.中药不良反应和药源性疾病的发生与影响因素。 4.中药不良反应和药源性疾病的流行病学特征。 5.中药不良反应和药源性疾病发生的基本规律。

6.呼吸、消化、循环、血液、泌尿、生殖、五官、皮肤、神经精神等系统中药不良反应和药源性疾病临床特征。 (二)基本技能 1.我国中药不良反应和药源性疾病监控制度与措施。 2.中药不良反应和药源性疾病临床表现、报告及分析判断方法。 3.中药不良反应和药源性疾病的防治措施和方法。 4.中药不良反应和药源性疾病流行病学的研究特点。 5.鉴别、综合性分析中药不良反应和药源性疾病的能力。 六、研讨专题 (一)中药不良反应和药源性疾病发生特点。 (二)国外植物药不良反应监控的研究趋势。 (三)国外植物药不良反应监控中的热点问题。 (四)中药毒性成分与不良反应发生的相关性探讨。

抗精神病药物的药源性精神症状及防治

抗精神病药物的药源性精神症状及防治 摘要:抗精神病药物,既具有非特异性镇静作用,又具有缓解精神症状等作用[1-2]。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和兴奋躁动患者以及器质性精神障碍等。药源性精神症状,就是精神病患者应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以后,出现的比较常见的不良反应,患者精神运动兴奋和谵妄以及意识改变等为主要表现,通常与用药患者的体质和药物的种类等有关。该文分析和研究了抗精神病药物的药源性精神症状和防治。 关键词:药源性精神症状;抗精神病药物;防治 抗精神病药物的不良反应,表现为视物模糊、震颤、药源性精神症状以及急性锥体外系反应等,药源性精神症状,患者精神运动性兴奋、意识改变、抑郁焦虑以及强迫综合征等为主要的表现。药源性精神症状能够使精神病患者病情加重,患者痛苦体验很大程度地增加[13-4]。 1. 抗精神病药物的药源性精神症状 (一)药源性癫痫 大多数的抗精神病药物,都能够使精神病患者癫痫临界值降低,导致癫痫发作,发生概率达0.92%。癫痫发作无论与患者个体体质和用药种类,还是合并用药和用药剂量等都有关。奋乃静和氯丙嗪等为传统抗精神病药物;喹硫平和奥氮平以及氯氮平等为第二代抗精神病,都容易引发患者的癫痫发作。患者如果以往有癫痫阳性家族史和癫痫发作史以及颅脑外伤史等,应用抗精神病药物进行治疗,癫痫发作也容易出现。 药源性癫痫,肌阵挛发作、强直-阵挛性发作失神发作以及简单和复杂部分性的发作为常见的四种类型发作[5]。临床上,比较常见的是癫痫大发作,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肌阵挛发作就是先兆,局限性的发作比较少。抗精神病药物与

重症监护联合起来进行治疗时,患者癫痫持续状态容易出现,喹硫平和奥氮平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可引起癫痫发作,脑电图异常明显。 1. 药源性抑郁状态 许多抗精神病药物,都会导致精神病患者药源性抑郁状态出现,多见于氯丙嗪和氟哌啶醇以及奋乃静等传统抗精神病药物。 药源性抑郁患者临床的表现:无论是原来的言语很少,还是意志力减退,都加重了,甚至有新的抑郁症状出现,每天对日常生活没有兴趣,心情抑郁,总是唉声叹气,容易疲劳,欠缺愉快感,有时会伤心落泪,自信心和精力欠缺,自责自罪,想死和自杀的念头总会出现。有些患者还有思维迟钝、动作缓慢、注意力不集中、睡眠很差、很烦躁以及食欲不振等情况。抗精神病药剂量减少以后,能够缓解患者抑郁的情绪。 1. 恶性综合征 恶性综合征,就是精神病患者应用抗精神病药物以后,出现的一种严重且少见的不良反应,患者的主要表现:肌肉强直、意识障碍、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以及高热等。通常氟奋乃静、氟哌啶醇、奋乃静以及氯丙嗪等传统高效价抗精神病药物,是导致恶性综合征的常见药,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导致恶性综合征的很少见。无论是频繁更换抗精神病药物和过快加量,还是高效价抗精神病药物联合碳酸锂应用等,都容易导致精神病患者的恶性综合征出现;精神病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以及老年精神病患者合并应用抗抑郁药物,也容易引起恶性综合征发生。 恶性综合征的表现:其一,表情淡漠突然出现,沉默不语,少动,不协调精神运动性兴奋和亚木僵状态也会出现,躁动不安和紧张症状群出现;其二,四肢震颤、肌肉强直、流涎、吞咽困难以及动眼危象等锥体外系症状出现;其三,发热,原因不明,体温达38o C以上,高烧不退,意识也不同程度地改变,错乱和谵妄以及幻觉等症状也会出现;其四,出现皮脂溢出、颜面潮红、血压不稳、大汗

药源性疾病的危害与预防

药源性疾病的危害与预防 分析药物作用的两重性,既有对人体疾病的治疗作用,又有对人体造成损伤的副作用。如果用药不当,这种副作用发生率就会不断上升,从而导致人体新的疾病既药源性疾病。了解药源性疾病的危害,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提高生命质量。 标签:药源性疾病;治疗疾病;造成损伤 随着药学事业的飞速发展,可供临床用药的品种越来越多,人们对药物的依赖性也越来越强,然而因为用药的不科学对人体造成的危害也越来越严重,由药物引起的各种疾病、如心律失常、弥漫性肺炎、肺纤维化,暴发型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肾病综合征或肾功能衰竭、皮炎、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精神错乱、消化道出血和癌肿等,均为明确的病症。 1药源性疾病的概念 药源性疾病又称药物诱发生疾病,是医源性疾病的最主要组成部分。它是指由于药物作为致病因子,引起人体功能或组织结构损害,对人体造成的新的疾病,就是“药源性疾病”[1]。。一般不包括药物逾量导致的急性中毒。近年来,药源性疾病有明显增多趋势,因此一定要重视各类药物可能产生的药源性疾病,合理使用药物,争取把药源性疾病的发生减少到最低限度。 2药物作用的两重性 2.1药物的治疗作用凡符合用药目的或达到防治效果的作用称为治疗作用。如对因治疗:针对病因治疗称为对因治疗,也称治本。用药目的在于消除原发致病因子,彻底治愈疾病。对症治疗:用药物改善疾病症状,但不能消除病因,称对症治疗,也称治标。用药目的在于改善症状。 2.2 药物的毒副作用副作用就是药物在常用量时所发生的与治疗作用无关的不良反应。毒性反应就是用药剂量过大或时间过长所发生的不良反应。还有过敏反应由于受抗原或半抗原物质的刺激,引起机体组织损伤或生理功能紊乱所发生的不正常免疫反应,继发性反应,耐受性,成瘾性,致畸作用,致癌作用等等。 3药源性疾病的危害 3.1 药源性疾病可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由于药物副作用、剂量过大导致的药理作用或由于药物相互作用引发的疾病。第二类为过敏反应或变态反应或特异反应。 3.2 影响药源性疾病的因素一方面与病人本身状况有关,如年龄、营养状况、精神状态、生理周期、病理状况等。另一方面与医药人员或自身在用药过程

药源性疾病

药源性疾病 药源性疾病是指药物引起与治疗作用无关的,并能导致机体某一个或几个器官、某一处或几处局部组织发生功能性和(或)器质性损害的不良反应。 标签:药物;疾病;合理用药 药源性疾病(Drug-induced diseases,DID)则是指药物引起与治疗作用无关的,并能导致机体某一个或几个器官、某一处或几处局部组织发生功能性和(或)器质性损害的不良反应。药物作为致病因子,大约有1 000种药物可诱发药源性疾病,而且药源性疾病在临床表现、病理组织改变及实验检查等方面。与其他疾病很少有特异性不同。因此,药源性疾病的诊断较为困难。 1 引起药源性疾病的原因分类 1.1药理作用相关类其发生常受各种药动学及药效学因素的影响,是药源性疾病中最为常见的一类,发病率最高,了解药物的药理作用和作用机制,可以预测此类疾病。 1.2药物制剂因素药物在生产或调剂过程中,混入有毒物质,如阿司匹林合成中温度过高会产生乙酰水杨酸苷而引起过敏反应,阿托品、毛果芸香碱眼药在配制过程中pH值改变,产生分解物直接刺激组织形成慢性结膜炎。 1.3与促进微生物生长相关类广谱抗生素等抗生药物抑制或杀灭了体内特别是肠道内的敏感菌,使体内菌群平衡失调,导致耐药菌过度生长,从而引发各种继发的真菌感染及伪膜性肠炎等。 1.4与化学刺激相关类例如口服药引起的食道损伤、胃肠黏膜损伤,注射药物引起的局部肿痛、静脉炎;皮肤接触药物发生的皮炎、皮肤坏死。 1.5与药物过敏相关类如过敏性休克、过敏性皮疹、药物热、过敏性胆汁阻塞症等。抗生素、解热镇痛药及磺胺类是最常导致过敏反应的药物。 1.6与撤药相关类这类疾病常发生于长期连续用药而突然停止给药或突然减小剂量后,再次用药不但不会加重症状,而且会使病情得到改善或治愈。 1.7患者机体方面的因素种族、性别、年龄是个体差异或同一体在不同环境、不同身体状况下,对药物的反应不同,会产生药源性疾病。 1.8与遗传代谢障碍相关类如6-磷酸葡萄糖(G-6-PD)缺乏症患者,服用氯喹、阿斯匹林、磺胺、维生素K等药物,即使很小剂量,都可致急性溶血;而铁血红蛋白还原酶缺乏者服用上述药物则发生高铁血红蛋白症性紫绀;血浆胆碱酯酶缺乏症患者,使用琥珀胆碱可致呼吸肌麻痹加重。呼吸停止时间延长等。

药源性疾病与防治

---------------------------------------------------------------最新资料推荐------------------------------------------------------ 药源性疾病与防治 药源性疾病与防治药源性疾病(drug-induced diseases,DID): 又称药物性疾病,简称药物病,为医源性疾病的主要组成部分,系指药物用于预防、诊断、治疗疾病过程中,因药物本身的作用、药物相互作用以及药物的使用引致机体组织或器官发生功能性或器质性损害而出现各种临床症状与体征疾病。 可诱发药源性疾病的药物包括很多种类,大量临床观察和研究资料证实,不仅化学合成药、生物制品,也涉及植物药、中成药,而且很多是临床治疗的常用药物,如抗菌药、激素、解热镇痛药等;药物可引起 100 多种药源性疾病和(或)综合征(个例),有的可以给患者造成不可逆性损害,甚至死亡。 药源性疾病与药物不良反应有密切的联系,又有不同的区别。 药物不良反应特指药物在正常剂量和正常用法下出现的不良反应,在机体的反映程度和持续时间上呈现状况不一,多为一过性,也有时间较长和严重反应者。 药源性疾病不仅包括药物正常用法用量的情况下所产生的不良反应,也包括因误用、超剂量应用、错用及应用不合理和药物中毒等情况所引发的疾病,一般呈现反应较严重而且持续时间较长,有些伴随终生。 1 / 3

事实上,药源性疾病就是药物不良反应在一定条件下产生的后果。 一分类药源性疾病尚无统一的分类及分类标准,常见以下分类方法: (一)按病因学分类 1. A 型反应涉及影响药效学和药动学及药物类型差异所致的各种情况。 指由于药理作用增强所导致和剂量相关的药源性疾病,如在单位时间内药物浓度异常升高,引起有关器官的不良反应;或由于肝脏首过效应的改变与局部组织亲和能力增大,可引起蓄积作用;经肾排泄的药物,当肾清除率降低时亦可使体内药物浓度改变;药物在大循环中与血浆蛋白结合率降低使药物浓度升高等。 A 型反应特点为发生率高(70%~80%),病死率低。 2.B 型反应主要由药物的异常性与病人的免疫反应和遗传药理学因素相关。 前者包括药物、辅料及附加剂的分解代谢产物,如降解的四环素可引发类似范可尼综合征。 后者主要指病人特异遗传素质,如红细胞中G-6-PD 缺乏、遗传性高铁血红蛋白血症等。 特点为发生(20%~30%)虽低于 A 型反应,但病死率高且难预测。 (二)按发病的快慢和病程分类分为急性药源性疾病和慢性药源性疾病。 (三)按受损器官系统分类如肝脏药源性疾病,肾脏

「临床常见药源性疾病与防治」

药源性肝脏疾病与防治 1、治疗前无肝损害或肝损害不明显,治疗后出现肝损害,支持药源性肝损害的证据是()ﻩ A、治疗后原发疾病加重,伴肝损害 B、在原来的药物停用后,肝损害减轻 C、在原来的药物停用后,肝损害不好转 D、血清γ-GT明显升高,AST/ALT升高 2、下列哪项不是药源性肝脏疾病的影响因素() A、性别和年龄 B、原发病的影响 C、经济条件和文化程度 D、药物疗程、剂量和给药方式 ﻩ3、人体药物代谢的主要器官是()ﻩ A、十二指肠 B、肝脏 C、胰腺 D、胃脏 ﻩ4、对于药源性肝损害病人,应给予()的饮食 A、低热量、低蛋白和低脂 B、低热量、高蛋白和低脂 C、高热量、低蛋白和低脂 D、高热量、高蛋白和低脂 5、根据病理变化分型,药源性肝脏疾病不包括() A、肝细胞型 B、肝内淤胆型 C、肝外淤胆型 D、肿瘤型 6、药源性肝脏疾病最常见的实验室检查结果是() A、血清转氨酶增高

B、血清碱性磷酸酶降低 C、白蛋白增多 D、凝血酶原时间缩短 7、对于以过敏反应为主的药源性肝病,药物接触史一般为() A、4周以内 B、4~6周 C、6~8周 D、2月以上 ﻩ8、治疗药物所致肝内胆汁淤积的首选药是()ﻩ A、甘草酸二胺 B、多烯磷脂酰胆碱 C、熊去氧胆酸 D、门冬氨酸钾镁 ﻩ9、以胆汁淤积为主的药源性肝病的特点是() A、主要表现有黄疸、血清碱性磷酸酶的增加和瘙痒 B、肝功能一般不能恢复 C、大多数病人出现胆管消失并伴慢性进展性过程 D、常见胆管损害不可逆而进展为胆汁性肝硬化 10、确诊药源性肝脏疾病后,应立即()ﻩ A、停用引起肝损害的药物或可疑药物 B、使用促进肝细胞再生的药物 C、使用护肝药物 D、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

中药药源性疾病的预防

中药药源性疾病的预防 摘要:本文叙述了中药药源性疾病的种类,如何认识中药的毒性、中药的不良反应,以及如何预防中药药源性疾病。关键词中药药源性疾病预防 中药药源性疾病是指因使用中药致使肌体某(几)个器官或组织产生功能性或器质性损害而出现的一系列临床症状与体征。包括正常 用法用量情况下所产生的中药不良反应,也包括因超量、超时、误服、错用等不正确使用药物所引起的疾病。 中药药源性疾病根据发生部位的不同可分为:循环系统的药源性疾病、呼吸系统的药源性疾病、消化系统的药源性疾病、泌尿系统的药源性疾病,造血系统的药源性疾病、神经系统的药源性疾病等。 据北京地区药品不良反应(ADR)监测中心1993-1999年期间5900份北京地区ADR报表分析引起ADR的药物中,抗生素占首位(48.20%),中药以13.40%居第二位;北京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对1994~1999年10月因药源性疾病住院病例进行调查,发现在致病药物中,中药仅次于抗生素和解热镇痛药排在第三位。居于这种情况,如何正确认识和预防中药药源性疾病就迫在眉睫。 1 正确认识中药的毒性 1.1 中药本身的毒性俗话说是药三分毒,中药由于本身所含化学成分的差异,有的药物在使用过程中就表现出这样或那样的毒副作用。有着上千年使用历史的中药大黄,在以美容为目的的排毒养颜胶囊,长期服用导致习惯性便秘,就是大黄中的鞣质所致,而桔梗中的皂苷可致心房纤颤,海藻中的肝素致急性喉头水肿,更不用说像川乌、草乌、马钱子、巴豆、蜈蚣、砒霜等具有强烈毒性的药物使用不慎时对人体产生的巨大危害。 1.2 中药品种混淆或误用粉防己误用为广防己,造成比利时含防己的中药复方减肥药事件;在我国山西、四川、江 西、湖北等省还曾出现把剧毒的小檗科桃儿七误做龙胆,造成中毒死亡或致残事件等。 1.3 中药本身的质量问题,不但可影响疗效,还有可能增加药品的毒副作用。

中医药在预防冬季传染性呼吸道疾病中的作用

中医药在预防冬季传染性呼吸道疾病中的作 用 为了提高抗击冬季传染性呼吸道疾病的能力,许多人开始关注中医 药的作用。中医药源远流长,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知识,对于预防和 治疗冬季传染性呼吸道疾病具有独特的优势。本文将介绍中医药在预 防冬季传染性呼吸道疾病中的作用。 一、中医药的疾病观念 中医药的疾病观念强调人体的整体性,注重平衡和谐。中医药认为,人体的健康与外界环境、人体内部的阴阳平衡紧密相关。在冬季,寒 冷干燥的天气容易伤及人体的阳气,导致身体抵抗力下降,易感冒。 因此,中医药强调在冬季保持体内的阳气,以增强免疫力。 二、中医药的预防措施 1.草药调理 中医药有多种草药可以用于预防冬季传染性呼吸道疾病。例如,黄 芪可以补气养血,提高免疫力;防风可以散寒解表,预防感冒;薄荷 可以清热解毒,舒缓咳嗽等。这些草药可以根据个人体质和需要进行 搭配使用,起到调节和增强免疫力的作用。 2.食疗养生 中医药强调饮食与健康的密切关系。冬季是寒冷的季节,人体需要 适当增加热量摄入,以保持体温。中医药建议多食用一些温热的食物,

如姜、红枣、桂皮等,以增强体内的阳气。同时,适量补充维生素、矿物质和蛋白质也是预防冬季传染性呼吸道疾病的重要措施。 3.气功锻炼 中医药强调通过锻炼身体来调节气机和加强身体的抵抗力。冬季适合进行温和的气功锻炼,如太极拳、五禽戏等。这些锻炼可以增强体内的阳气,改善体内气血循环,提高免疫力。 三、中医药的疾病治疗 如果已经感染冬季传染性呼吸道疾病,中医药也可以起到治疗的作用。中医药强调个体化治疗,根据病人的具体症状和体质进行针对性的治疗。例如,对于感冒引起的鼻塞和咳嗽,可以使用薄荷、连翘等草药进行治疗;对于肺炎引起的发热和咳嗽,可以使用桑叶、鱼腥草等草药进行治疗。中医药的疗效在临床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综上所述,中医药在预防冬季传染性呼吸道疾病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中医药的疾病观念和预防措施体现了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实践经验。我们应该积极借鉴中医药的智慧,采取适当的预防和治疗措施,以增强身体的抵抗力,预防冬季传染性呼吸道疾病的发生。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