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源性疾病的预防与治疗

药源性疾病的预防与治疗

【关键词】药源性疾病;预防与治疗

药源性疾病(Drug-induced diseases,DID)又称药物诱发性疾病,简称药物病,是医源性疾病的主要组成部分,已发展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1]。要预防和减少药源性疾病,应针对药源性疾病的产生原因及类型,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重视药源性疾病的危害性

目前人们获得药物的途径增多、方便、容易,部分人群医药知识缺乏,医护人员还没有完全认识药源性疾病的危害,这样就会增加药源性疾病的发生率。因此,广大医药人员及社会各界必须重视药源性疾病的危害性,掌握药源性疾病的诊断和防治,及时排除药物的危害,用药过程中严密观察,适时调整治疗方案,减少药源性疾病的发生。

2 加强药源性疾病的监督与管理工作

2.1 严格药品质量的监督和管理1963年瑞典建立了国际药品监测合作中心,1965年全世界成立了国际性药物不良反应监测组织,我国80年代初开展此项工作。《药品管理法》规定“发现可能与用药有关的严重不良反应时,相关单位必须在24 h内向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和卫生行政部门报告。”要坚决杜绝假冒伪劣药品和不成熟药品上市或应用,按照《药品管理法》规定,“医疗单位发现假劣药品及药品中毒事故,必须及时向卫生行政部门报告”。1999年11月颁布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管理办法》,有利于及时发现和终止药源性疾病。

2.2 加强药物安全信息的收集和交流大力发展临床药学和临床药理学工作,加强药物流行病学研究,收集药物安全信息,提高信息的质量和数量,加速信息的交流。目前临床药学的任务很重要,一方面对临床药师及医师提供合理和及时准确的医药信息,对于国家新药的种类、应用、临床实际用药情况分析,已有药物的质量及疗效、开发等;另一方面,要促进临床医师和药师相互促进、相互配合,共同开展临床用药的监测,指导临床合理用药,针对病人不同病情选用药物及剂量等,避免不合理用药和滥用药。

建立医院等用药单位系统的药物不良反应的调查分析制度。当一种药物的严重不良反应报道后,及时向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医疗预防保健机构和社会大众反馈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防止药品不良反应的重复发生,保护人民用药安全。临床用药前要进行血药浓度监测,制定药物不良反应监测,药物情报的收集、咨询等。由于医学科学发展水平、新药临床试验规模等条件的限制,许多药品的不良反应情况在审批时难以完全了解。经过严格审批的药品,在检验合格、正常用法用量情况下,仍会在一部分人身上引起不良反应,甚至严重的不良反应。因此对上市后药品进行药效和不良反应的监测,结合上市前获得的信息,即可以对新产

品毒性继续观察,也可以对原有药品质量监测,有利于进一步评价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有效地指导临床安全合理用药,预防药源性疾病的发生。

3 提高临床安全用药水平,减少或避免药源性疾病

3.1 应用新药时,必须掌握有关资料,慎重用药目前制药工业迅速发展,高科技技术合成药物或基因克隆制药,新药制剂不断出现,所以应随时更新知识,掌握信息,熟悉药学、药理学的最新知识,真正管理好药物。

3.2 用药前对病人进行用药教育对特殊病人要帮助选择合适的药物,用药方案。要教给病人出现药物不良反应后应急的处理办法。

3.3 因人而异,合理选药,摒弃药物滥用、误用和选药不当当前发现的易致药源性疾病的药物主要有:①抗生素类药;②解热镇痛抗炎药;③中草药;④镇静安眠药类;⑤皮质激素类;⑥心血管药;⑦抗癌药等。选药时,要全面考虑利弊、适应证与禁忌证,分析病人的心血管、肝脏、肾脏、神经系统等重要脏器的功能情况,及时调整用药剂量,结合药理学、药效学、药动学特点和知识,提出合理的用药方案。

3.4 减少和控制药源性疾病以预防为主,最大限度地降低发生率,一旦发生,需准确诊断,及时治疗,应做到:

3.4.1 正确、及时停药,去除病因及时停药,去除病因是最根本的治疗措施,因为用药时间、发病时间与预后有着密切关系。因此,要找到致病药物并停用,防止药物蓄积中毒并产生依赖性、成瘾性,同时使用特异性拮抗药[2]。若不能确定何种药物为致病药,则根据药物的临床病理类型及药物反应规律,结合患者自身情况,逐一停用或改用其他药物治疗。若因病情需要必须应用某药物巩固疗效或防止复发,而延长用药时间时,要慎用。

停药后若临床症状减轻可考虑为药源性疾病,如滴注液体引起的医源性发热,停药后发热可自行消退。重症患者须进行对症治疗。

3.4.2 加速药物从体内排出,减少药物吸收可通过静脉输液、清除尚未吸收的药物(催吐、洗胃、导泻等),促进已吸收毒物的排出(利尿、人工透析、血液灌流等),加速药物排泄,减少药物吸收。如静脉滴注葡萄糖液可增加尿量促进毒物排出;应用速尿可预防急性肾功能衰竭,使阻塞的肾小管不断得到冲洗,加速药物的排出。血液透析一般用于血液中毒物浓度明显增加,有并发症、昏迷等,经积极支持疗法而情况日趋恶化者。

3.4.3 及时使用拮抗药物,减轻药物不良反应利用不同药物间的相互拮抗作用,降低药理活性,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如西米替丁可抑制苯妥英钠、地西泮等的代谢;肝素应用过量易引起自发性出血,使用鱼精蛋白可使肝素失去抗凝活性。

3.4.4 积极处理过敏反应某些病人易产生过敏反应,主要是由于有过敏史或

遗传因素决定的HLA不同的类型,药物与免疫球蛋白抗体分子结合引起。发现过敏反应需及时处理。

3.4.5 对症治疗,调整系统功能,减轻器官损害药物可引起各器官系统损害,治疗时可参考其他病因引起的器官损害治疗方法。如高热,可采用物理降温、药物降温等;补充血容量、纠正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但速度不能过快,碱性钠盐用量不能过多;药物性肝损害保肝治疗与病毒性肝炎治疗相同,可给予多种维生素、适当保肝药,避免滥用和过多用药[3,4]。

药源性疾病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随着医药科技的进步与发展,药源性疾病的防治技术也会不断提高,相信人类会不断积累经验和防治措施,真正做到控制和减少药源性疾病。

参考文献

1 蒲敬佳.某些药物应用中的矛盾效应.中国药师,2001,4(2):149-150.

2 仲兆金,刘浚.喹诺酮药物的毒性.国外医药-合成药、生化药、制剂分册,2001,22(1):40.

3 吴涛,詹思延,孙宁玲,等.服用苯那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对血脂水平影响的分析.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杂志,2002,10(1):40.

4 段蕴铀,张沂.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及临床对策.中国抗生素杂志,2002,27(5):316.

浅谈药源性疾病

浅谈药源性疾病 随着医药事业的发展,临床使用的化学药品日益增多。在疾病的防治过程中,药物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也产生着错综复杂的不良反应。加上临床大剂量的用药,长期用药,多药治疗的情况越来越严重,使药物的不良反应有明显增高的趋势。而由药物的不良反应所导致的疾病统称药源性疾病。如果在治疗上,医生只重视药物的治疗作用而忽略了药物的不良反应,则有助于药源性疾病的发生。药源性疾病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可概括为下列几种。 1 实质性器官的损害 一般多发生于用药量过大,时间过长或高敏性的病人。由药毒性所致的损害遍及许多重要器官,肝、心、胃、肾、神经等都可受影响。如链霉素、卡那霉素等抗生素能损害肾脏和第八对脑神经,表现肾功能减退眩晕或耳聋.抗阿米巴药则对心脏有选择性毒性,近半数病例有心电图异常,心肌收缩乏力或心律失常。解热镇痛药中的阿司匹林除能直接刺激胃黏膜,引起恶心、呕吐、严重的可诱发胃溃疡和出血,破坏凝血机制,临床证明过量或长期服用解热止痛片可引起间质性肾炎。氯霉素长期口服或滴眼可引起视神经炎。氯丙嗪可使2%长期服药病人发生肝弥漫性炎症或实质细胞损害。 2 造血系统障碍 药物所致的造血系统障碍常表现为四种类型,即白细胞减少或粒细胞缺乏症,血小板减少或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和溶血性贫血,多数发病机制为机体的免疫反应。抗癌药都可抑制造血系统,由抗生素、磺胺药、解热镇痛药、抗甲状腺药、利尿药,抗精神药、抗癫痫药、巴比妥类药所致者也不少见。溶血性贫血一般发生在具有先天遗传缺陷的人体,这种人的红细胞内缺乏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以致不能形成还原性辅酶11,后者对红细胞膜有保护作用,当给这种人应用大量具有强氧化作用的药物时,红细胞极容易被药物溶解破坏以致出现溶血性贫血。这种情况见于服用伯氨喹之后。另外,氯霉素、磺胺药、呋喃类、对氨基水杨酸钠、阿司匹林和丙磺舒等也可发生。

药源性疾病与防治

临床常见药源性疾病与防治 药源性疾病(drug-induced diseases,DID):又称药物性疾病,简称“药物病”,为医源性疾病的主要组成部分,系指药物用于预防、诊断、治疗疾病过程中,因药物本身的作用、药物相互作用以及药物的使用引致机体组织或器官发生功能性或器质性损害而出现各种临床症状与体征疾病。可诱发药源性疾病的药物包括很多种类,大量临床观察和研究资料证实,不仅化学合成药、生物制品,也涉及植物药、中成药,而且很多是临床治疗的常用药物,如抗菌药、激素、解热镇痛药等;药物可引起100多种药源性疾病和(或)综合征(个例),有的可以给患者造成不可逆性损害,甚至死亡。 药源性疾病与药物不良反应有密切的联系,又有不同的区别。药物不良反应特指药物在正常剂量和正常用法下出现的不良反应,在机体的反映程度和持续时间上呈现状况不一,多为一过性,也有时间较长和严重反应者。药源性疾病不仅包括药物正常用法用量的情况下所产生的不良反应,也包括因误用、超剂量应用、错用及应用不合理和药物中毒等情况所引发的疾病,一般呈现反应较严重而且持续时间较长,有些伴随终生。事实上,药源性疾病就是药物不良反应在一定条件下产生的后果。 一分类 药源性疾病尚无统一的分类及分类标准,常见以下分类方法: (一)按病因学分类 1. A型反应涉及影响药效学和药动学及药物类型差异所致的各种情况。指由于药理作用增强所导致和剂量相关的药源性疾病,如在单位时间内药物浓度异常升高,引起有关器官的不良反应;或由于肝脏首过效应的改变与局部组织亲和能力增大,可引起蓄积作用;经肾排泄的药物,当肾清除率降低时亦可使体内药物浓度改变;药物在大循环中与血浆蛋白结合率降低使药物浓度升高等。A型反应特点为发生率高(70%~80%),病死率低。 2.B型反应主要由药物的异常性与病人的免疫反应和遗传药理学因素相关。前者包括药物、辅料及附加剂的分解代谢产物,如降解的四环素可引发类似范可尼综合征。后者主要指病人特异遗传素质,如红细胞中G-6-PD缺乏、遗传性高铁血红蛋白血症等。特点为发生(20%~30%)虽低于A型反应,但病死率

药源性疾病临床诊断分类治疗方法

药源性疾病临床诊断分类治疗方法 药源性疾病临床诊断分类治疗方法 药源性疾病(Drug-induced diseases),又称药物诱发性疾病,指在药物使用过程中,如预防、诊断或治疗中,通过各种途径进入人体后诱发的生理生化过程紊乱、结构变化等异常反应或疾病,是药物不良反应的后果。这种不良反应发生的持续时间比较长,反应程度较严重,造成某种疾病状态或者器官局部组织发生功能性、器质性损害时,就称药源性疾病。 1 简介 药源性疾病(Drug-induceddiseases,DID),是指药物引起与治疗作用无关的,并能导致机体某一个或几个器官、某一处或几处局部组织发生功能性和(或)器质性损害的不良反应,既包括正常用法用量下所产生的不良反应,也包括因超量、超时,误服或错用等不正确使用药物所引起的疾病。 药源性疾病比药物不良反应要严重一些,如果发现得早,治疗及时,绝大多数可以减轻症状或者痊愈,但若不能及早发现,耽误了治疗和抢救,则可能引起不可逆性损害,甚至终身致残及至死亡等,造成难以设想的恶果。随着新药品种的增多新型中药制剂的涌现,非处方药物(OTC)的执

行以及经济利益的驱动,药源性疾病发生率逐年增多,引起全社会的关注。 2 历史 药源性疾病与不合理用药相关。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死亡的病人中有1/3是死于不合理用药。据国家卫生部报道,中国每年约有19.2万人死于药源性疾病。从历史上看,20世纪初期至21世纪初来所发生的惊人药害事件就有17起,至少死亡2万余人,还有上万人致残: 20世纪30年代,美国、巴西等国家有许多人用二硝基酚作为减肥药,结果约1万人患了白内障。氨基比林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症的例子也相当多,仅美国一年就有近2000人死于此病。 20世纪50年代末,一种降胆固醇药三苯乙醇上市不久,结果导致美国约1000人患白内障。 20世纪50年代,欧洲报告了2000名肾脏病人是服用解热镇痛药非那西丁所致,有几百人死于肾功能衰竭。非那西丁对人体的危害一直延续到20世纪70年代还较严重,至21世纪初仍有类似情况发生。 20世纪50至60年代,一种药叫沙利度安,商品名“反应停”,给孕妇治疗妊娠反应,结果产生了近万名严重畸形

浅谈药源性肾脏病的发病机制、治疗及预防

浅谈药源性肾脏病的发病机制、治疗及预防 藥物对疾病有治疗作用,但也可引起机体的不良反应,甚至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特别是对肾脏。本文从药源性肾脏病的发病机制、危险因素、主要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原则及预防几个方面进行阐述,旨在提醒临床医生谨慎、合理用药,控制和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和毒副作用的发生。 标签:药源性肾脏病;发病机制;预防;治疗 Abstract:The drug has the effect to the disease,but also can cause the body’s adverse reaction,and even cause the different degree damage,especially to the kidney.In this paper,the pathogenesis,risk factors,main clinical manifestations,diagnosis,treatment and prevention of the disease are described in this paper.The purpose is to remind clinicians to use caution,rational drug use,control and reduce adverse drug reactions and toxic side effects. Keywords:Drug-induced renal disease;Pathogenesis;Prevention;Treatment 肾脏作为药物的代谢和排泄器官,易受各种药物的损害。药物引起的肾脏损害机制不一,但必须引起各级临床医生及临床药师的高度重视,从而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减轻药物对肾脏的损害。新的化学合成药物的不断问世,为临床治疗带来了希望,但由于对药物不良反应重视不够,致使由药物引起的肾脏损害日益增多。随着对肾脏疾病诊断技术的不断提高,发现由药物所致的肾脏病变有增加的趋势,已引起国内外学者的高度重视。现就药源性肾脏病的分类、发病机制、预防和治疗综述如下: 1常见临床综合征 主要有急性肾小管坏死或急性肾小管损伤、急性间质性肾炎、肾前性急性肾功能衰竭、梗阻性急性肾功能衰竭、慢性间质性肾炎、肾小球肾炎、肾小管功能障碍、肾血管损害等几类。 2发病机制 由于药源性肾病是若干种临床综合征的总称,因此不同类型的药源性肾脏病的发病机制也有所不同,有8类药物比较容易导致肾损害[1]。需要指出的是,应用有肾毒性的药物并不一定会造成肾损害,是否发生肾损害还取决于机体的状态以及用药时机及用量等。 2.1肾血管收缩和肾血流量减少 非固醇类抗感染药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故其对肾血管的扩张作用减弱,使肾血流和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在肾功能轻度受损、脱水、肝功能不全等情况下易

药源性疾病的认识与防治

药源性疾病的认识与防治 关键词药源性疾病认识防治 药物是治疗和预防疾病、挽救生命的重要手段之一。但药物也是一把“双刃剑”。在防治疾病的同时,也是导致疾病的主要危害因素之一,它能对患者和健康人群造成损害、残,甚至死亡。药源性疾病(DID),又称药物诱发性疾病,简称药物病,是医源性疾病的主要组成部分,已发展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1]。 世界卫生组织最近的一次全球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全世界死亡的人口中约1/3死于用药不当。在我国,每年因药物不良反应住院的有250多万人,不合理用药占用药综述的11%~26%,因药物死亡者近20万人。药源性疾病的发生率呈明显增高趋势。因此,提高药源性疾病的认识,防止和减轻药源性疾病对人们的危害,对提高人们健康水平有重要的意义。 引起药源性疾病的因素 引起药源性疾病的因素很多。既有患者本身的特异性体质、年龄、性别、饮食习惯,也有药物方面的质量因素,但主要原因还是不合理用药、滥用、错用药物或不按医嘱自服、乱用药[2]。药源性疾病也是药物不良反应的延伸和最终表现。 药源性疾病的发病机制与类型 药源性疾病的发病机制可分为两大类:①由药物的药理作用增强所引起,以药代动力学为基础,在单位时间内药物浓度异常升高所致的有关器官的不良反应。②与药物正常药理作用无关的异常反应。还应特别注意过敏性休克是药源性疾病中最严重的一种,不可忽略。 根据临床用药的实际情况,大致可分为以下四类:①量效关系密切型;②量效关系不密切型;③长期用药致病型;④药后效应型。 量效关系密切型:这类药源性疾病病人,用药治疗总是希望能够得到预期的效果,但有时由于药效学和药代动力学的差异而改变了药物的药理作用,造成药源性疾病。如:用胰岛素治疗糖尿病,有时产生低血糖症。 量效关系不密切型:本型药源性疾病是指某些药物引起的药源性疾病与用药剂量关系不密切。这类药源性疾病与遗传因素和免疫反应密切相关。如:过敏患者使用青霉素发生的药物变态反应。 长期用药致病型:造成这型药源性疾病与用药时间、用药剂量或两者具有密切关系。如:麻醉镇痛药突然停用,产生戒断症状。

药源性疾病汇总

药源性疾病 一、概念 药源性疾病又称为药物诱发性疾病或药物性疾病,是一类由于药物在用于诊断或治疗疾病时又成为致病因子,引起人体功能的异常或组织结构的损害并且有相应临床经过的疾病。它一般不包括药物过量导致的急性中毒。药源性疾病是医源性疾病的最主要的组成部分。事实上,药源性疾病是药物不良反应在一定条件下产生的后果。 二、药源性疾病的流行病学 (一)药源性疾病的危害 人类对药物不良反应的危害早已有所认识,但对药源性疾病的认识却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直到19世纪末和本世纪初才有关于可疑药物不良反应的正式调查报告。1880年英国医学杂志报告了用氯仿麻醉可以导致人突然死亡。1922年英国医学研究会报告了用胂剂治疗梅毒引起黄疸。1935年前后,欧美等地约有一百万人使用减肥药二硝基酚,结果造成很多人患白内障,又有一万人因此而失明。30年代磺胺类药物的出现和随后的广泛应用,引发变态反应性多形态药物性皮炎。40年代后,以青霉素为代表的多种抗生素的研制成功与广泛应用,引起了多次过敏性休克、第八对脑神经损害、肾损害和骨骼抑制等不良反应。1954年,法国由于制售一种用于治疗疮疖的药物二碘二乙基锡,结果造成270人中毒,其中110人死亡。自60年代开始,肾上腺皮质激素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欧洲、日本、澳大利亚等国的孕妇因服用沙利度胺治疗妊娠反应,结果造成了10000 多例海报肢畸形婴儿的悲惨药害灾难,即“反应停事件”,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极大震撼和对药源性疾病的重视。于是各国的卫生管理部门纷纷建立了自己的药物安全机构,1970年国际药物监察制度开始实施。我国卫生部于1989年也建立了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制定和推行药物不良反应监察报告制度。 (二)影响药源性疾病发生的因素 导致影响药源性疾病发生的因素很多,不合理用药和机体易感性是其最主要原因。临床上不合理用药包括药物的滥用、选药不当、违反用药禁忌症、用法不合理、无用和配伍错误。在正常用药情况下尚可发生不良反应,不合理用药更导致对机体的损害。机体易感性则包括种族和遗产多样性、性别因素、年龄因素等。

药源性疾病

药源性疾病:又称药物诱发性疾病,是指人们在应用药物预防,治疗和诊断疾病时,因药物的原因而导致机体组织器官发生功能性或器质性损害,引起生理功能、生化代谢紊乱和组织结构变化等不良反应。由此产生各种体征和临床症状的疾病。治疗等效:是指几个药物制剂以同样的给药方案给予同一个体,产生本质上相同的治疗效应或毒性。药物的依赖性:是反复地(周期性或连续性)用药所引起的人体心理或生理上或两者兼有的对药物的依赖状态,表现出一种强迫性的要连续或定期用药的行为和其它反应。首关效应:又称首关消除,是指某些药物首次通过肠壁或肝脏时被其中的酶所代谢,使体循环药量减少的一种现象。药物警戒:是与发现、评介、理解和预防不良反应或其它任何可能与药物有关问题的科学研究与活动。简答〈1〉影响口服药物从消化吸收的因素有哪些:(1)药物方面(2)机体方面1)胃肠内PH 2)胃排空速度和肠蠕动 3)胃肠内容物 4)首关效应〈2〉有哪些药物能影响左旋多巴的疗效:1维生素B6 2非选择性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如苯乙肼和异卡波肼3抗议精神病药和利血平。〈3〉简述心力衰竭的药物治疗原则:1采取综合措施,减轻心脏负荷2限制钠盐的摄入3B-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断药的应用4利尿药的应用5ACEI的应用6强心苷类药物7硝酸酯类血管扩张药的应用。〈4〉治疗消化性溃疡的药物分类及代表药有哪些:1抗酸药:氢氧化铝、氧化镁、碳酸钙2抑酸药:奥美拉唑、兰索拉唑、泮托拉唑3H2受体拮抗剂:西米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4胃粘膜保护药:硫糖铝、枸橼酸铋钾5抗幽门螺杆菌药:甲硝唑、呋喃唑酮〈5〉简述普萘洛尔降压机制:1降低心输出量2减少肾素分泌3阻断突触前膜受取消正反馈4中枢降压作用5阻断中枢B受作用。〈6〉胰岛素的分类及临应用:1按制源分类:动物胰岛素、半合成胰岛素、生物合成胰岛素、人胰岛素类似物、按时间长短分类:速效胰岛素类似物、短效胰岛素、低精蛋白胰岛素、精蛋白锌胰岛素、胰岛素混合型。临床应用:1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I型2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II型、经度饮食控制口服降糖药无效或伴有合并感染、手术、妊娠或并发酮症酸中毒3II型糖尿病患者晚期有慢性并发症。〈7〉简述硝酸酯类与普萘洛尔联合应用的药理学基础:〈8〉联合应用抗菌药应有明确指征:1病原菌类尚未查明的严重感染2单一抗菌药不能有效控制的混合型感染3单一抗菌药不能有效控制严重感染4较长期用药细菌有可能产生耐药性者5联合用药使

常见药源性疾病

常见药源性疾病 药源性疾病(Drug-induced diseases),又称药物诱发性疾病,指在药物使用过程中,如预防、诊断或治疗中,通过各种途径进入人体后诱发的生理生化过程紊乱、结构变化等异常反应或疾病,是药物不良反应的后果。那么常见药源性疾病有什么呢?下面和店铺一起看看吧! 常见药源性疾病: ( 1 )引起心律失常的药物 ① 抗心律失常药物:如洋地黄类、奎尼丁、普鲁卡因胺、胺碘酮、普罗帕酮、维拉帕米、利多卡因、双异丙毗胺、美西律(慢心律)及苯妥英钠等。 ② 其他药物:血管扩张药(如普尼拉明、利多氟嚓、非诺地尔、节普地尔等)、抗精神病药(如氯丙嗓、甲硫达嚓、硫利达嗓、马普替林、多塞平、阿米替林)、三环类及四环类抗抑郁药、吠喃苯胺酸、阿托品、氯唆、卡马西平、水合氯醛、拟交感胺药(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多巴胺、麻黄素等)、日受体阻断剂、西米替丁、左旋多巴、地塞米松、强的松、利尿剂、氟烷、头抱唾吩钠、环磷酞胺、阿霉素及长春新碱等。 ( 2 )引起心功能抑制的药物包括日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断剂、拟交感胺药、奎尼丁、普鲁卡因胺、利多卡因、美西律、洋地黄、金刚烷胺、氟苯丙胺、氯喳以及含构椽酸盐的药物。 ( 3 )引起心肌病的药物包括抗肿瘤药物,三环及四环类抗抑郁药、乙醇、依米丁(吐根碱)、拟交感胺药、锉盐、磺胺和苯苟二酮等。 ( 4 )引起心肌缺血的药物包括叫噪美辛(消炎痛)、脑垂体后叶素、二甲麦角新碱、硝酸甘油、硝苯地平、地尔硫覃、维拉帕米、普蔡洛尔、双嗜达莫(潘生丁)、脱屈嗦、米诺地尔(长压定)、呱哇嚓、二氮嚓、酚妥拉明、婴粟碱、乳酸普尼拉明、硝普钠、乙胺香豆素、去氧肾上腺素(新福林)、肾上腺素、麻黄素、苯丙胺、异丙肾上腺素、多巴胺、多巴酚丁胺、长春新碱、避孕药、甲状腺素等。( 5 )引起心包炎的药物二甲麦角新碱可引起心包炎。

药源性疾病名词解释

药源性疾病名词解释 药源性疾病是指由于服用药物引起的疾病或症状。以下是常见的药源性疾病及其解释: 1. 肝毒性:指某些药物对肝脏产生损害导致的疾病。肝毒性药物包括一些非甾体抗炎药、乙醇、抗生素等。肝毒性药物在体内代谢时会释放出有害的代谢产物,损害肝细胞功能,从而导致肝炎、肝坏死等疾病。 2. 肾毒性:指某些药物对肾脏产生损害导致的疾病。肾毒性药物主要包括某些抗生素、抗癌药物、非甾体抗炎药等。这些药物可以导致肾小管损伤,降低肾脏功能,引发肾炎、肾衰竭等疾病。 3. 心血管不良反应:指某些药物引起的对心血管系统的不良反应。常见的心血管不良反应有心律失常、心绞痛、低血压等。这些药物可能会影响心脏的收缩力或节律,导致心脏功能异常,引起不良反应。 4. 中毒性肺病:指某些药物引起的对肺部的中毒反应。这些药物可能引起肺部炎症、纤维化等病变,导致呼吸困难、咳嗽、呼吸性疾病等。常见的中毒性肺病药物包括抗生素、化疗药物等。 5. 过敏反应:指某些药物引起的过敏反应。过敏反应可以表现为皮肤瘙痒、红疹、荨麻疹等皮肤症状,也可以引起呼吸系统过敏反应,如喉头水肿、呼吸困难等。常见的引起过敏反应的

药物有青霉素类药物、磺胺类药物等。 6. 血液系统不良反应:指某些药物对血液系统产生不良影响的反应。这些药物可能导致骨髓功能异常,造血功能受损,引起贫血、白细胞减少等疾病。常见的血液系统不良反应药物包括化疗药物、抗生素等。 7. 神经系统不良反应:指某些药物对神经系统产生不良影响的反应。这些药物可能引起头晕、头痛、眩晕等症状,也可能导致神经系统功能异常,引起抽搐、意识障碍等。常见的神经系统不良反应药物包括抗精神病药物、抗癫痫药物等。 总结起来,药源性疾病就是由于服用药物引起的疾病或症状。药物可能对肝脏、肾脏、心血管系统、肺部、血液系统、神经系统等产生不良影响,导致肝毒性、肾毒性、心血管不良反应、中毒性肺病、过敏反应、血液系统不良反应、神经系统不良反应等疾病或症状的发生。因此,在使用药物时应注意剂量和时机,同时关注药物可能导致的不良反应,以避免药源性疾病的发生。

药源性疾病

药源性疾病 目录 药源性疾病概述 药物作用的两重性 药源性疾病的危害 引起药源性心血管系统疾病的药物 药源性疾病的一般规律 1药源性疾病的预防(一)充分重视 1(二)做到合理用药 1(三)加强药源性疾病的监督 药源性疾病的治疗 研究药源性疾病的意义 药源性疾病概述 指在药物使用过程中,如预防、诊断或治疗中,通过各种途径进入人体后诱发的生理生化过程紊乱、结构变化等异常反应或疾病,是药物不良反应的后果。药源性疾病可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由于药物副作用、剂量过大导致的药理作用或由于药物相互作用引发的疾病。这一类疾病是可以预防的,其危险性较低。第二类为过敏反应或变态反应或特异反应。这类疾病较难预防,其发生率较低但危害性很大,常可导致病人死亡。影响药源性疾病的因素一方面与病人本身状况有关,如年龄、营养状况、精神状态、生理周期、病理状况等。另一方面与医药人员在用药过程中不当有关,如过量长期用药、不恰当使用药品、多种药品的混用等。一般不包括药物极量所引起的急性中毒。它的发展与化学药物品种的日益增多密切相关。药物引起的损害,也和其他病因引起的损害一样,有其流行病学特点。有潜伏期、发病机制、组织学改变、临床表现及不同预后。由药物引起的各种疾病、如心律失常、弥漫性肺炎、肺纤维化,暴发型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肾病综合征或肾功能衰竭、皮炎、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精神错乱、消化道出血和癌肿等,均为明确的病症。 药物作用的两重性 现在常用药中许多是化学合成的,既有对人体疾病的治疗作用,又有对人体造成损伤的副作用。因此,如果用药不当,这种副作用发生率就会不断上升,从而导致人体新的疾病,这就是所谓的“药源性疾病”。例如一些抗生素类药物,使用不当时,可损害人体的肾脏、肝脏、视听神经等;一些利尿药一可造成低血钾症;一些安眠药则可造成人对该类药的依赖性等。即便是中药,这种情况仍然存在,不过相对少

药源性血液病

药源性血液病 药源性血液病(一) 来源:药源性疾病信息网 药物所致血液学反应常见,约占药物不良反应(ADR)总数的10%。比例虽不高,但病情多严重,死亡率可高达32.5%,占药物引起相关死亡的40%。 1 药源性血液病(DHD)的类型 1.1 预期性反应 药物血液浓度过高或用药总量过大,对任何人均可引起剂量相关性反应,占药物不良反应总数的70%~80%,如治疗肿瘤的细胞毒药物。药物血液浓度过高可由用药量过大或药物在体内的代谢、排出障碍所至。少数药物在常规有效剂量下,也不可避免的出现某些反应。 1.2 非预期性反应 此类药物不良反应仅发生在少数敏感个体上.约占ADR总数的20%~30%。又分为: 1.2.1 超敏感性与药物的药理作用及其剂量无关。由于既往已被该药致敏,再次用药,即使极小剂量如皮试剂量)也可诱发不良反应。其实质为一种抗原抗体反应。 1.2.2 遗传药理学反应指由遗传因素所决定的代谢异常,通过特定药物的影响而表现出来的不良反应。此型常与已知的药理作用有关.开始给药后即可发病。如6一磷酸葡萄糖脱氢酶(G-6PD)缺乏所引起的药源性氧化溶血反应。 1.2.3 特应性ADR 是指一些与药理作用无关且不可预测的ADR,这可能与下述因素有关: 遗传因素如类风湿因子阳性的女患者和同种白细胞B27抗原(HLA-B27)表现型患者服用左旋咪唑后,极易引起粒细胞缺乏。 药物分布与代谢每个药物在体内不同的组织器官中有选择性分布的倾向。同一剂量的药物在不同组织中浓度不同。某些药物或其代谢产物易在骨髓中达到中毒水平,从而引起粒细胞减少,如H2受体拮抗

剂。另一些药物(如氯霉素),化学物质(如苯)在骨髓中的含量约为肝脏和其他组织的20倍。骨髓也是一个参与药物生物转化的重要的单胺氧化酶代谢器官。如骨髓中此类酶系统有先天或获得性异常,则毒物在骨髓内的转化减少,蓄积增加,对处于不断增殖分裂中的造血干/祖细胞形成毒性作用,引起血细胞减少。 2 药源性血液病的一般规律与特征 2.1 给药时间及剂量 依据不良反应的类型不同,各种剂量与疗程均可引起DHD。给药时间与DHD发作时间不定,药源性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和一些溶血性贫血,常于给药后立即或数日后发病:而药源性再生障碍性贫血(DAA)常于用药后数周或数月发病,潜伏期很少超过半年。药源性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 HA)起病隐匿,常于给药后数月甚至数年(平均18个月)才发病。 2.1.1 短期给药如超敏感型DHD。遗传药理学反应和特应性患者,首程治疗超过7日即可发生超敏感型DHD。 2.1.2 长期给药如保泰松诱发的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 2.1.3 大剂量给药大剂量(>1000万U?d-1)青霉素静脉滴注>7d,易诱发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许多β-内酰胺类抗生素,使用大剂量长疗程后易引起粒细胞减少症。 2.2 给药途径 除常规口服、注射途径外,通过皮肤涂抹吸收,胸、腹膜腔内注射,直肠或阴道内给药,经由乳汁、胎盘进入婴儿体内,甚至眼、鼻、咽喉局部给药均可能诱发DHD。有报道氯霉素滴眼液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者。 2.3 DHD的反应特点 2.3.1 一种药物可通过不同机制引起不同类型的 DHD,见表1。 2.3.2 交叉反应性指患者对某种药物发生变应性反应,同时可对其他化学结构相似的一种或多种药物也发生类似的变应性反应。引发致敏的第1种药物称为原发性变应原(primary allergen),结构类似的其他药物称为继发性变应原(secondary allergen)。如青霉素诱发的粒细

药源性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药源性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药源性疾病已经越来越威胁到人们的生命健康,笔者总结了药源性疾病的诊断、治疗及处理原则、预防措施,希望对广大医护人员积极开展临床药学管理,促进合理用药有所帮助。 1 临床资料 某院在2008年3月〜9月接诊了7例药源性疾病患者,7例患者中,6例成人患者,1例婴儿;其中,女5例,男2例:其中,3 例是硝西泮导致的脑功能紊乱; 1 例婴儿是使用氯霉素诱发的灰色综合征; 3 例患者是维生素K 引起的黄疸。 通过对7 例患者病史和用药史、临床表现、病理学检查、生化检验等资料进行分析确诊为药源性疾病;确诊后患者即刻停用了相关药物。 2 结果 7例患者在确诊停用药物后, 6 例患者症状得到缓解, 1 例患者通过治疗也缓解了症状。 3 讨论 引发药源性疾病原因很多,既有患者本身的特异体质、年龄、性别、饮食习惯等,也有药物方面的质量问题,但从许多统计资料看,主要原因还是不合理用药。现在药物品种、数量增多,药源性疾病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其危害性仅次于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和感染性疾病,成为医疗事故的重要原因。在我国不合理用药占用药者

的12%〜32%,每年因药物不良反应而住院者有200 多万人,其中,每年有19.2 万人死于药源性疾病,其数量是传染病死亡人数的10倍,可见药源性疾病已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和健康。 3.1药源性疾病的诊断 药源性疾病发生于用药之后,因此用药时间与发病时间的关系对于诊断有重要意义。患者的病史和用药史、临床表现、病理学检查、生化检验等资料是诊断的依据。对疑为药源性疾病的病例要求有详细的记录。如有可能,要设法从多种用药中找到致病药物。如氯丙嗪引起的肝细胞胆管型肝病血清转氨酶值升高不明显,但碱性磷酸酶值高度上升,胆固醇也增高。也可采用“除激发”与“再激发”方法来确定,即停药可使疾病停止发展;再次用药又可使疾病再发。但再激发可能给患者带来危险,应慎用。 影响药源性疾病发生的因素:①遗传因素:长期服用异烟肼,快乙酰化易使异烟肼转化为酰肼,后者可产生肝脏损害;慢乙酰化型则易发生周围神经炎。G262PD缺乏者易对某些药物发生溶血性贫血。 ②性别:药品不良反应在妇女的发生率要比男子高,如保泰松和氯霉素引起的粒细胞缺乏为男子的3倍;对氯霉素引起的再生障碍性贫血为男子的2倍:药源性红斑狼疮亦较男子多见。③年龄:如老年人应用地高辛、哌替啶后血药浓度较高,半衰竭期较长;应用肝素过程中易导致出血;应用硝西泮治疗量即易致脑功能紊乱:保泰松和普萘洛尔引起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婴儿用氯霉素易发生灰色综合征;磺胺和维生素K 可引起或加重黄疸。

抗精神病药物的药源性精神症状及防治

抗精神病药物的药源性精神症状及防治 摘要:抗精神病药物,既具有非特异性镇静作用,又具有缓解精神症状等作用[1-2]。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和兴奋躁动患者以及器质性精神障碍等。药源性精神症状,就是精神病患者应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以后,出现的比较常见的不良反应,患者精神运动兴奋和谵妄以及意识改变等为主要表现,通常与用药患者的体质和药物的种类等有关。该文分析和研究了抗精神病药物的药源性精神症状和防治。 关键词:药源性精神症状;抗精神病药物;防治 抗精神病药物的不良反应,表现为视物模糊、震颤、药源性精神症状以及急性锥体外系反应等,药源性精神症状,患者精神运动性兴奋、意识改变、抑郁焦虑以及强迫综合征等为主要的表现。药源性精神症状能够使精神病患者病情加重,患者痛苦体验很大程度地增加[13-4]。 1. 抗精神病药物的药源性精神症状 (一)药源性癫痫 大多数的抗精神病药物,都能够使精神病患者癫痫临界值降低,导致癫痫发作,发生概率达0.92%。癫痫发作无论与患者个体体质和用药种类,还是合并用药和用药剂量等都有关。奋乃静和氯丙嗪等为传统抗精神病药物;喹硫平和奥氮平以及氯氮平等为第二代抗精神病,都容易引发患者的癫痫发作。患者如果以往有癫痫阳性家族史和癫痫发作史以及颅脑外伤史等,应用抗精神病药物进行治疗,癫痫发作也容易出现。 药源性癫痫,肌阵挛发作、强直-阵挛性发作失神发作以及简单和复杂部分性的发作为常见的四种类型发作[5]。临床上,比较常见的是癫痫大发作,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肌阵挛发作就是先兆,局限性的发作比较少。抗精神病药物与

重症监护联合起来进行治疗时,患者癫痫持续状态容易出现,喹硫平和奥氮平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可引起癫痫发作,脑电图异常明显。 1. 药源性抑郁状态 许多抗精神病药物,都会导致精神病患者药源性抑郁状态出现,多见于氯丙嗪和氟哌啶醇以及奋乃静等传统抗精神病药物。 药源性抑郁患者临床的表现:无论是原来的言语很少,还是意志力减退,都加重了,甚至有新的抑郁症状出现,每天对日常生活没有兴趣,心情抑郁,总是唉声叹气,容易疲劳,欠缺愉快感,有时会伤心落泪,自信心和精力欠缺,自责自罪,想死和自杀的念头总会出现。有些患者还有思维迟钝、动作缓慢、注意力不集中、睡眠很差、很烦躁以及食欲不振等情况。抗精神病药剂量减少以后,能够缓解患者抑郁的情绪。 1. 恶性综合征 恶性综合征,就是精神病患者应用抗精神病药物以后,出现的一种严重且少见的不良反应,患者的主要表现:肌肉强直、意识障碍、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以及高热等。通常氟奋乃静、氟哌啶醇、奋乃静以及氯丙嗪等传统高效价抗精神病药物,是导致恶性综合征的常见药,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导致恶性综合征的很少见。无论是频繁更换抗精神病药物和过快加量,还是高效价抗精神病药物联合碳酸锂应用等,都容易导致精神病患者的恶性综合征出现;精神病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以及老年精神病患者合并应用抗抑郁药物,也容易引起恶性综合征发生。 恶性综合征的表现:其一,表情淡漠突然出现,沉默不语,少动,不协调精神运动性兴奋和亚木僵状态也会出现,躁动不安和紧张症状群出现;其二,四肢震颤、肌肉强直、流涎、吞咽困难以及动眼危象等锥体外系症状出现;其三,发热,原因不明,体温达38o C以上,高烧不退,意识也不同程度地改变,错乱和谵妄以及幻觉等症状也会出现;其四,出现皮脂溢出、颜面潮红、血压不稳、大汗

中医药在预防冬季传染性呼吸道疾病中的作用

中医药在预防冬季传染性呼吸道疾病中的作 用 为了提高抗击冬季传染性呼吸道疾病的能力,许多人开始关注中医 药的作用。中医药源远流长,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知识,对于预防和 治疗冬季传染性呼吸道疾病具有独特的优势。本文将介绍中医药在预 防冬季传染性呼吸道疾病中的作用。 一、中医药的疾病观念 中医药的疾病观念强调人体的整体性,注重平衡和谐。中医药认为,人体的健康与外界环境、人体内部的阴阳平衡紧密相关。在冬季,寒 冷干燥的天气容易伤及人体的阳气,导致身体抵抗力下降,易感冒。 因此,中医药强调在冬季保持体内的阳气,以增强免疫力。 二、中医药的预防措施 1.草药调理 中医药有多种草药可以用于预防冬季传染性呼吸道疾病。例如,黄 芪可以补气养血,提高免疫力;防风可以散寒解表,预防感冒;薄荷 可以清热解毒,舒缓咳嗽等。这些草药可以根据个人体质和需要进行 搭配使用,起到调节和增强免疫力的作用。 2.食疗养生 中医药强调饮食与健康的密切关系。冬季是寒冷的季节,人体需要 适当增加热量摄入,以保持体温。中医药建议多食用一些温热的食物,

如姜、红枣、桂皮等,以增强体内的阳气。同时,适量补充维生素、矿物质和蛋白质也是预防冬季传染性呼吸道疾病的重要措施。 3.气功锻炼 中医药强调通过锻炼身体来调节气机和加强身体的抵抗力。冬季适合进行温和的气功锻炼,如太极拳、五禽戏等。这些锻炼可以增强体内的阳气,改善体内气血循环,提高免疫力。 三、中医药的疾病治疗 如果已经感染冬季传染性呼吸道疾病,中医药也可以起到治疗的作用。中医药强调个体化治疗,根据病人的具体症状和体质进行针对性的治疗。例如,对于感冒引起的鼻塞和咳嗽,可以使用薄荷、连翘等草药进行治疗;对于肺炎引起的发热和咳嗽,可以使用桑叶、鱼腥草等草药进行治疗。中医药的疗效在临床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综上所述,中医药在预防冬季传染性呼吸道疾病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中医药的疾病观念和预防措施体现了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实践经验。我们应该积极借鉴中医药的智慧,采取适当的预防和治疗措施,以增强身体的抵抗力,预防冬季传染性呼吸道疾病的发生。

2021执业药师继续教育药物不良反应与药源性疾病

2021执业药师继续教育药物不良反应与药源性疾病 一、类别:中药学类 二、课程性质:专业课 三、课程名称:中药不良反应及药源性疾病概论 四、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执业药师了解中药不良反应和药源性疾病概念,临床表现类型,发生原因与机理,防治基本原则与措施;了解中药不良反应发展的基本历程及药物治疗中的两面性;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了解我国药品不良反应管理的有关条例与规章、国外植物药监控的措施与重点,使执业药师增强中药药源性疾病防治意识并具备一定鉴别药源性疾病的能力,增强中药不良反应/事件综合性分析的水平,为从事或参与临床药学工作、保证中药临床合理用药奠定基础。 中药不良反应及药源性疾病概论分总论和各论两大部分。总论着重介绍中药不良反应及药源性疾病概念、临床表现类型、发生原因与机理、防治基本原则与措施、我国及国外植物药不良反应监控现状。各论重点介绍12个系统常见的中药不良反应及药源性疾病的防治。 五、课程重点内容 (一)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 1.中药不良反应和药源性疾病基本概念及发展简史。 2.中药不良反应和药源性疾病的基本类型和发病机理。 3.中药不良反应和药源性疾病的发生与影响因素。 4.中药不良反应和药源性疾病的流行病学特征。 5.中药不良反应和药源性疾病发生的基本规律。

6.呼吸、消化、循环、血液、泌尿、生殖、五官、皮肤、神经精神等系统中药不良反应和药源性疾病临床特征。 (二)基本技能 1.我国中药不良反应和药源性疾病监控制度与措施。 2.中药不良反应和药源性疾病临床表现、报告及分析判断方法。 3.中药不良反应和药源性疾病的防治措施和方法。 4.中药不良反应和药源性疾病流行病学的研究特点。 5.鉴别、综合性分析中药不良反应和药源性疾病的能力。 六、研讨专题 (一)中药不良反应和药源性疾病发生特点。 (二)国外植物药不良反应监控的研究趋势。 (三)国外植物药不良反应监控中的热点问题。 (四)中药毒性成分与不良反应发生的相关性探讨。

中药药源性疾病的预防

中药药源性疾病的预防 摘要:本文叙述了中药药源性疾病的种类,如何认识中药的毒性、中药的不良反应,以及如何预防中药药源性疾病。关键词中药药源性疾病预防 中药药源性疾病是指因使用中药致使肌体某(几)个器官或组织产生功能性或器质性损害而出现的一系列临床症状与体征。包括正常 用法用量情况下所产生的中药不良反应,也包括因超量、超时、误服、错用等不正确使用药物所引起的疾病。 中药药源性疾病根据发生部位的不同可分为:循环系统的药源性疾病、呼吸系统的药源性疾病、消化系统的药源性疾病、泌尿系统的药源性疾病,造血系统的药源性疾病、神经系统的药源性疾病等。 据北京地区药品不良反应(ADR)监测中心1993-1999年期间5900份北京地区ADR报表分析引起ADR的药物中,抗生素占首位(48.20%),中药以13.40%居第二位;北京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对1994~1999年10月因药源性疾病住院病例进行调查,发现在致病药物中,中药仅次于抗生素和解热镇痛药排在第三位。居于这种情况,如何正确认识和预防中药药源性疾病就迫在眉睫。 1 正确认识中药的毒性 1.1 中药本身的毒性俗话说是药三分毒,中药由于本身所含化学成分的差异,有的药物在使用过程中就表现出这样或那样的毒副作用。有着上千年使用历史的中药大黄,在以美容为目的的排毒养颜胶囊,长期服用导致习惯性便秘,就是大黄中的鞣质所致,而桔梗中的皂苷可致心房纤颤,海藻中的肝素致急性喉头水肿,更不用说像川乌、草乌、马钱子、巴豆、蜈蚣、砒霜等具有强烈毒性的药物使用不慎时对人体产生的巨大危害。 1.2 中药品种混淆或误用粉防己误用为广防己,造成比利时含防己的中药复方减肥药事件;在我国山西、四川、江 西、湖北等省还曾出现把剧毒的小檗科桃儿七误做龙胆,造成中毒死亡或致残事件等。 1.3 中药本身的质量问题,不但可影响疗效,还有可能增加药品的毒副作用。

结核预防性治疗方案

结核预防性治疗方案(参考) 一、化学预防方案 推荐使用的结核潜伏感染者的预防性化学治疗方案包括单用异烟肼方案;异烟肼、利福喷丁联合间歇方案;异烟肼、利福平联合方案;单用利福平方案。选择具体方案时还应考虑接受预防性治疗者的年龄、对不同药物的耐受性、疗程长短、治疗依从性和督导便利性等因素。 化学预防方案

注射用母牛分枝杆菌:适用于15~65岁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人群,深部肌肉注射22.5μg/次,每隔2周注射一次,共六次。 三、其它事项 1.如果有明确传染源且传染源确诊为耐利福平或异烟肼患者,则治疗方案应由临床专家组根据传染源的耐药谱制定,并需做详细的风险评估和治疗方案论证。 2.使用免疫抑制剂或生物制剂的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人 群预防性治疗完成后,因其他疾病或疾病复发需要再次接受免疫抑制剂和生物制剂治疗时,如在此期间无明确活动性肺结核暴露史,则不需要再次给予预防性治疗。 3.HIV感染者,由于利福霉素与抗逆转录病毒药物之间存在相互作用,推荐单用异烟肼治疗6个月或9个月。在肺结核高传播地区,≥10岁的HIV感染人群中异烟肼预防治疗的时间建议延长至36个月。 4.肺结核预防性治疗禁忌症 (1)正在接受治疗的活动性病毒性肝炎。 (2)各种原因导致的肝、肾功能异常。 (3)对多种药物或食物过敏者。 (4)癫痫患者、精神病患者或正在接受抗精神病药物治疗者。 (5)血液系统疾病患者,或血小板<50×109/L者,或白细胞<3.0×109/L者。 (6)妊娠或哺乳期妇女。 (7)酗酒、吸毒者。 (8)五年内接受过抗结核规范治疗或抗结核预防性治疗的非活动性肺结核患者。

(9)治疗前已知依从性差,不能坚持规定治疗疗程者。 (10)其他经医生判断不适宜接受肺结核预防性治疗的情况。 5.随访复诊、不良反应监测及处理原则 (1)随访复诊 治疗期间监测:对于使用两化联合方案预防治疗者,每月复查肝功、肾功和血常规;对于单用异烟肼或单用利福平预防治疗者,每两个月复查肝功、肾功和血常规。 疗程结束时监测:包括肝功、肾功、血常规三项,疗程结束拍摄胸部正位片1次。 对不规则治疗或中断治疗超过两周以上的应按照未治疗管 理方式,定期进行胸片复查和肺结核可疑症状监测。 (2)各药物常见不良反应 异烟肼:药物性肝损,周围神经炎,过敏,精神异常,失眠。利福平:胃肠道反应,药物性肝损伤,超敏反应。 利福喷丁:不良反应与利福平类似,但是发生率较低。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