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组成部分
小学教育学第六章教育的组成部分 ppt课件

2.其他各科教学
通过思想品德课之外的其他各科学向 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最经常的、最 基本的途径。
3.校会、班会和少先队活动
(二)小学德育实施的方法
思想品德教育的方法,是为了实现 思想品德教育的任务和内容所采取的措 施和手段。
进行真正的德育,只能采用说服为主 的教育方法,绝不能运用压服的方法。
(二)德育的功能
1.德育的社会功能
德育的社会功能是指德育对社会发展 所能发挥的客观作用 。具体说来,主要 指学校德育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 发生影响的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 功能等。
在理解德育社会功能时,要充分注意 德育社会功能实现的间接性。
2.德育的个体功能
德育的个体功能是指德育对受教育者个 体发展能够产生的实际影响。
③应当促进学习主体与教育情境的互 动,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以及对环境的净 化、美化和改进。
3.世界观、人生观和理想的基础教育
对世界观、人生观和理想的培育是 德育的最高目标,同时也是德育的基 础性工作。
我国政府对小学的德育内容有统一 的规定,目前主要体现在《小学德育 纲要》上。
三、小学德育实施的途径和方法
(一)小学德育实施的途径
1.思想品德课(直接的德育课教学)
这是向小学生比较系统地进行直接 和专门德育的一门课程,是我们学校教 育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一个重要标志, 也是小学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形式。
以德育内容为核心的综合课程:品 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
要上好小学的思想品德课,应注意 下列几点:
(1)目的要求要切合学生实际。
(2)每堂课的课题要小一些,灵活一些。
(3)教学要点要简单明了,要有针对性, 讲究实效。
(4)材料要生动形象,做到思想性、知 识性、趣味性和实践性相结合。
教育学 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

第六章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份通过本章的学习,懂得一个人的基本素质主要包括身体、精神两个方面,而精神方面的主要内容是人的知、情、意三大维度,与此相对应,作为对人的素质的哺育的教育活动就可以大体分析为体育、智育、美育和德育,掌握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的概念与功能与其在中小学的具体任务。
第一节德育一、德育概述德育,简言之即培养学生品德的教育。
具体而言,德育是教育工作者组织适合德育对象品德成长的价值环境,促进他们在道德、思想、政治等方面不断建构和提升的教育活动。
学校德育的功能可以概括表述为德育的社会性功能、个体性功能和教育性功能三个主要的方面:(1)德育的社会性功能。
德育的社会性功能指的是学校德育能够在何种程度上对社会发挥何种性质的作用。
具体说来,主要指学校德育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生影响的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等。
德育的政治功能不仅指在阶级社会中为阶级斗争服务,而且也有为国家的政治法律制度的XX 化、完善和改革服务的一面。
学校德育所要造就的德育对象既应具有对现存政治体制的理解、协同的能力,也应具备理性思量与批评的能力,以期具有未来对政治体制进行改进的智慧。
学校德育不仅具有政治功能,也具有重要的经济功能。
学校德育通过提供一定品德的劳动者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当代中国经济的发展要求学校能够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各类人材,这些人材的首要素质正是良好的价值观念和道德品质。
所谓德育的文化功能指的是学校德育在一定社会文化发展历程中的作用和学校德育在不同文化形态中所起的作用。
学校德育既受特定文化的影响,同时又传播价值、伦理和政治方面等方面的民族文化,使德育对象完成年轻一代的文化化(社会化),同时具有伦理与政治又化的创生能力。
在理解德育社会性功能时,要充分注意德育社会性功能实现的间接性。
学校德育的政治、经济等功能等决不意味着学校德育对学校发展要起彻底、直接参预的作用。
社会性功能的实现首要的中介环节在于学校德育通过系统本身影响、塑造好德育对象的品德人格。
第六章 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

(3)培养和提高学生表现和创造美的能力。
(4)培养和提高追求人生趣味和理想境界的能力。
6、学校实施美育应注意哪些方面的内容?P212-214 (1)艺术美育:是一种以现实美为基础,但是又经过艺术 加工,因而高于现实美的美的形态。 (2)自然美育:是指自然物本身所呈现出来的美的形态。
会美育、教育美育。
三、名词解释
1、德育P182 德育是教育工作者组织适合德育对象品德成长的价值环 境,促进他们在道德、思想、政治等方面不断建构和提升的 教育活动。
2、智育P192
智育是教育者创设一定的情境以提升教育对象的智慧水平 为目标的教育。
3、体育P200 体育是指以发展体能、锻炼体魄为目标的 教育活动。广义的体育是指所有能够增进人的 身体素质及活动技能的活动。狭义的教育,是 指在学校教育中有意识地促进学生体质、体能、 体魄提高的教育活动。 4、美育p206 美育是以培养学生审美、立美的能力,从 而促使他们追求人生的情趣与理想境界等为 目标的教育活动。
(2)个体性功能:学校德育对德育对象 的个体发展能产生怎样的实际影响。 ①生存:个体只有接受了基本的社会道 德价值观念才能在社会中生存,并获取社 会所能给予的力量。 ②发展:促进个体品德心理结构的发展, 塑造个体的社会人格。 ③享用:使个体实现某种精神需要或愿 望,从中体验满足、快乐、幸福,获得精 神上的享受。
3、中小学体育的主要任务p204-206 (1)增强学生体质,促进身体正常发育。 ①要使学生有一个健全的体格 ②要全面地发展学生的体能 ③要提高学生身体的适应环境和抵御疾病的能力。 (2)提高运动素质,传授必要的知识技能。 ①教会专门的知识和技能 ②要让学生在运动实践中掌握支配动作的技能。 (3)培养体育兴趣,形成良好的精神品质。
教育学:第六章 教育的组成部分

一、任务名称:第六章教育的组成部分序号引导思考问题(小组内分配给小组成员完成)思考及理解任务(40%)现实例子或佐证材料(30%)理解中应注意的问题(20%)版面设计、完成时间(10%)小组自评40%小组互评50%老师评价10%1 德育的内涵和外延所指的内容?德育的内涵是指培养学生品德的教育。
德育的外延是指德育还包括道德、思想和政治方面的教育。
我国中小学教育十分重视青少年的政治教育和思想教育,从小就开展人生观、世界观、政治立场方面的教育,但到了大学还在花大力气进行一般的文明习惯和社会公德教育,这成了近年来人们经常批评的对象。
“守一”是内涵,“望多”是外延。
道德教育的概念实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道德教育,是指教育学上的德育,道德品质教育只是它的一个组成部分。
2 德育过程实际是指什么?德育过程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思想政治观点、道德行为和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施加系统的影响,使受教育者逐步日本人等电梯时总是站在右侧,这么做是在给出电梯的人让位置,让焦急搭电梯的人先上。
这种行为习惯是从小养成的,是全国人民积极践行的。
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统一发展的过程。
形成教育者所期望的思想品德的过程,是德育对象自身在道德等方面不断建构的过程。
3 现代德育应注意什么?现代教育必须具备民主精神,避免出现对德育对象考虑不足、德育对象主体性发挥不充分等问题。
新学期开学的时候。
经常听到送孩子的家长对老师这样说:“我把孩子交给您了,请您严加管教。
孩子不听话,要打要骂随您的便。
现代德育应注意环境与生长的统一,社会价值引导与个体价值建构的统一。
4 如何定义德育概念?德育是教育工作者组织适合受教育者品德成长的价值环境,促进他们在道德、思想、政治等方面不断建构和提升的教育活动。
思想品德课、班会、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班主任工作、少先队活动。
教育活动不能只喊口号不行动,这样会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如雷锋月活动不应只是形式化,而应该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熏陶,使其身体力行。
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

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决定了全面发展教育的整体内容,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组成部分。
(一)德育1.德育的含义德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使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正确的政治观念,形成正确的思想方法的教育。
2.德育的意义(1)德育是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要条件。
(2)德育在青少年思想品德的形成发展中起主导作用,是培养社会主义信任的条件。
(3)德育是学校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组成部分,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保证。
3.普通中学在德育方面的要求(1)帮助学生初步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2)热爱党、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热爱劳动、热爱科学。
(3)建立民主和法制的意识,养成实事求是、追求真理、独立思考、勇于开拓的思维方法和科学精神。
(4)形成社会主义的现代文明意识和道德观念。
(5)养成不断适应改革开放形势的开放心态和应变能力。
(二)智育1.智育的含义智育是向学生传授知识、训练技能、培养智能的教育。
教育与教学是不同的概念,智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教学是实施教育的途径,教学不仅要完成智育的任务,也要完成其他任务。
2.智育的意义(1)智育在社会文明建设中起着不可缺少的作用。
(2)智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居于基础地位。
3.普通中学在智育方面的要求(1)帮助学生在小学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系统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掌握相应的技能和技巧。
(2)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学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情感、意志和积极的心理品质。
(三)体育1.体育的含义体育是授予学生健康的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体力,增强他们的自我保健意识和体质,培养他们参加体育活动的需要和习惯,增强其意志力的教育。
体育课是学校体育的基本组织形式。
普通中学的主要内容有田径、体操、球类、游戏、武术、游泳、军事体育。
教育体系构成

教育体系构成教育体系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内的教育机构、教育管理机构以及相关的教育政策、法规等组成的系统。
它通常由多个层次和领域的组成部分构成,涵盖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的不同阶段和层次。
教育体系的良好构成对于培养人才、提升整体社会素质和促进国家发展至关重要。
教育体系的构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基础教育阶段:基础教育是教育体系的第一环节,涵盖从幼儿园到初中的学习阶段。
在这个阶段,学生接受普及性、基础性的教育,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基本知识、技能和价值观。
具体包括幼儿园教育、小学教育和初中教育。
基础教育的质量和公平性直接影响到后续教育阶段的发展。
2. 高中教育阶段:高中教育是基础教育阶段之后的一个重要阶段,也是进入大学的教育基础。
不同国家和地区对高中教育的定义和设置可能有所不同,但普遍目标都是培养学生的深入思考能力、学术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高中教育主要包括高中阶段的学习以及高中毕业考试。
3. 职业教育阶段:职业教育是根据市场需求培养劳动者的特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教育阶段。
它主要包括职业中学和职业高中的教育,以及技术学院、职业技术学校和职业培训机构等提供职业培训的机构。
职业教育的目标是使学生具备适应社会需求的实际技能,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劳动力的支持。
4. 高等教育阶段:高等教育是教育体系中最高级别的一个阶段,为学生提供深入学习和专业化培养的机会。
高等教育包括大学、研究生院、专科学院和职业学院等不同类型的学校。
在高等教育阶段,学生可以选择各个领域的专业学习,并通过学位授予或职业证书的获得来证明自己的学术成就和专业能力。
除了上述几个主要阶段之外,教育体系还包括一些辅助机构和服务,如教育研究机构、教育行政机构和教育评估机构等。
这些机构的任务是进行教育政策的研究与制定、教师培训与评估以及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等。
总的来说,教育体系的构成是一个相互关联、相互促进的系统。
各个教育阶段和领域之间的衔接与补充关系密切,共同构成了完整的教育体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人素质的提升提供坚实的基础。
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

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1.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五个部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
它们各自有自身的基本任务,不能相互代替,但又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一个整体。
(l)德育。
德育即思想品德教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社会的思想观点、政治准则转化为个体思想品质的教育。
(2)智育。
智育是授予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技能发展学生智力的教育。
(3)体育。
体育是授予学生健身知识、技能,发展学生机体素质和运动能力,增强他们的体质的教育。
(4)美育。
又称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以及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
美育是实施其他各育的需要,美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渗透在全面发展教育的各个方面,对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地发展有促进作用。
(5)劳动技术教育。
劳动技术教育是向学生传授现代生产劳动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生产技能,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点,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的教育。
劳动技术教育包括劳动教育和技术教育两个方面。
2.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的相互关系: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都是全面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
它们各自有自身的基本任务,不能相互代替,但又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一个整体。
其中,德育是实施各育的思想基础,为其它各育起着保证方向和保持动力的作用;智育是其他各育的知识和智力基础,各育的实施都不能离开知识技能教育;体育为各育的实施提供健康基础,是各育得以实施的物质保证;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是德、智、体的具体运用与实施,可以促进学生德、智、体的发展和提高。
因此,对学生实施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是实现教育目的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基本教育内容。
教育体系构成

教育体系构成教育体系构成包括教育的各个层次和组成部分,从幼儿教育到高等教育。
它涵盖了学校、大学、教育机构、教育政策和教育管理等方面。
教育体系的主要构成包括以下几个关键要素:1. 幼儿教育:幼儿教育是教育体系中的第一阶段,通常指年龄在0-6岁的儿童教育。
它包括学龄前教育和托儿所教育等形式。
2. 基础教育:基础教育是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涵盖6岁至15/16岁的阶段。
在大多数国家,基础教育是义务教育的一部分,通过学校提供。
3. 中等教育:中等教育是教育体系的下一阶段,通常指16岁至18/19岁的学生教育。
中等教育无论是在高中、文理高中、技工学校还是职业学校,都提供了学生发展和准备升入高等教育或就业的机会。
4. 高等教育:高等教育是教育体系最高层次的阶段,通常指大学和其他高等学府提供的教育。
它包括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学术领域选择和专业发展机会。
除了不同阶段的教育之外,教育体系还包括以下关键要素:1. 教育机构:教育体系中的各个层次和教育阶段由各种不同类型的学校、大学和其他教育机构提供。
这些机构根据学科、教学方法、宗教背景或教育理念的不同,提供不同类型的教育。
2. 教育政策:教育体系建立在各国不同的教育政策和法律基础上。
教育政策指导了教育体系的发展方向、目标和政府对教育的投资和支持。
3. 教育管理:教育体系还涉及教育管理,包括学校行政管理、课程设置、教师培训和评估,以及学生评估和管理等方面。
在教育体系构成的深入讨论中,可以进一步探讨不同国家教育体系的特点、教育机构的种类和功能,以及教育政策对教育体系的影响。
此外,还可以讨论教育体系的未来发展趋势和挑战,如技术与教育的融合、全球化对教育的影响等。
这些细节和讨论将使文章更加丰富和有深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的组成部分
第六章教育的组成部分
一、填空:
1、德育的内涵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德育的外延(内容)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b5E2RGbCAP
2、智育是教育者创设一定的情境以提升教育对象的为目标的教育。
3、最早提出并使用美育一词的是国的(人名)。
4、首先提出无教育的教学的是国教育家,其代表作是。
5、马克思主义的人的全面发展的具体内
(1)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p1EanqFDPw
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DXDiTa9 E3d
6、小学德育的主要内容可分为三个主要的层次
、RTCrpUDGiT
重点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PCzVD7HxA
7、小学德育实施的途径中,是重要形式,是最经常、最基本的途径。
8、德育的功能包括、、三个方面。
其中德育的_________________ 功能与最高的德育境界联系在一起.jLBHrnAlLg
9、德育对其他各育具有的促进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10、“春风化雨”这句话所体现的德育方法是法。
11、智育的根本任务是。
智育的主要任务和内容是、和。
12、小学教育中的智育任务主要是通过和实现的。
13、小学智育的实施应当是与、诸环节的统一。
14 、学校体育的基本特性是、、。
15、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的区别主要在于和不同。
16、学校体育的具体功能有、、。
17、教学卫生, 主要指学生的卫生和卫生。
18、美育的功能有、和。
19. 我国的教育目的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指导思想, 具有鲜明的_____________________ , 坚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统
一. xHAQX74J0X
20. 小学德育方法主要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LDAYtRyKfE
等. Zzz6ZB2Ltk
二、选择:
1、对学生进行初步的人生观、世界观的教育要() 。
A、从幼儿园抓起B 、从小学抓起 C 、从中学幵始抓
2、德育是教育者培养受教育者()
A 、政治立场和观点的教育
B 、政治思想的教育
C 、道德品质的教育
D 、品德的教育
3、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 其进行顺序是()
A 、以知为开端, 知、情、意、行依次进行
B 、以情为开端, 情、知、意、行依次进行
C 、以意为开端, 意、知、情、行依次进行
D 、视具体情况, 可有多种开端
4、桃李不言, 下自成蹊”反映的德育方法是()
榜样示范法 B 、实际锻炼法C、陶冶教育法 D 、奖励与惩罚
5、我国中小学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基本方法是() 。
A 、榜样示范法
B 、说服教育法C陶冶教育法 D 、奖励与惩罚
6、防“非” 、抗“非”期间, 学校通过评选“健康之星”清洁小卫士”等提高学生珍爱生命和环境卫生意识。
它所采用的方法是()dvzfvkwMI1
A 、说服教育
B 、情感陶冶
C 、课堂讨论
D 、榜样示范法
7、以美育代宗教说”的倡导者是() 。
A 、梁启超
B 、马克思
C 、蔡元培
D 、席勒
8、指出下列要求各属哪种教育方法。
①学习英雄模范人物②为学生创设良好的环境③教师、家长以身作则
④通过文艺作品的艺术形象⑤对学生的好思想和行为给予肯定和表扬
⑥对学生的不良思想和行为给予否定和批评
A 、榜样示范法()
B 、陶冶教育法()
C 、奖励与惩罚()
9. 马克思主义全面发展学说的灵魂是( )
A 体力发展
B 劳动能力的发展
C 个性的自由全面发展
D 体脑差别消失
10. 小学德育最基本最经常的途径是( )
A 思想品德课
B 课外活动
C 班主任工作
D 其他各科教学
三、判断
() 1 、学校美育的根本任务是要使学生具有发现和创造美好生活的基本能力。
() 2 、智育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为其他各育的发展提供重要的认识基础。
() 3 、小学生不懂事, 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对小学生思想品德发展意义不大。
rqyn14ZNXI () 4 、在阶级社会中,道德是有阶级性的, 超阶级的道德是不存在的。
() 5 、道德规范不是由国家强行制定和强行执行的, 而是依靠社会舆论的力量, 依靠人们的信念、习惯、传统和教育力量来维持的。
EmxvxOtOco
() 6 、对于犯了错误的学生, 教师可以进行惩罚。
() 7 、小学思想品德教育, 就是把社会道德转化为学生个体思想品德的过程。
() 8 、学生能按照教师的要求, 去完成某一基本道德行为, 这就说明他们已经形成了相应的道德品质。
() 9 、思想品德教育应坚持正面教育和对比教育的原则, 所以, 对学生只能采用说服和
表扬的方法。
() 10 、思想品德教育主要是“治病” , 重在改造。
() 11 、自我教育是作为教育主体的学生在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中主观能动性的表现。
() 12 、良好的教育环境是陶冶学生思想情操的“潜在课程” 。
SixE2yXPq5
() 13 、思想教育过程与思想品德形成过程的关系是教育与发展的关系。
)
() 14 、知识的学习必然带来智力的同步发展。
() 15. 心理教育性教育和青春期教育不属于德育范畴.
() 16. 无教育的教学是不存在的.
() 17. 智育和德育都以教学为自己的唯一途径.
() 18. 美育即艺术教育.
() 19. 美育作为一个独立的教育范畴, 是由我国教育家蔡元培提出的.
() 20. 教育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途径. () 21, 中小学教育一般都具有职业定向的性质. 6ewMyirQFL
() 22. 把智力看作后天习得的认识能力时, 智力是相对稳定的.)
四、简答:( 简答题答案写在试卷背面)
1、为了充分发挥各种实际锻炼方式的作用, 教师应注意哪些方面?
2、上好小学的思想品德课应注意哪些方面?
3、小学体育的任务有哪些?
4、列举美育的主要任务、美育的类型。
5、运用表扬与批评、奖励与惩罚应该注意点什么?
6、情感陶冶法的具体实施途径和基本要求。
7、什么是“教育美育” , 提出这一概念有何重要意义。
五、论述:
1 有人说: 教学就是上课, 就是传授知识, 就是智育, 这种观点对不对? 请谈谈你的观点. ( 知识学习和智力发展之间的关系如何? 怎样正确处理?) kavU42VRUs
y6v3ALoS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