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指导病人正确取留痰标本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医院留取痰标本护理操作健康教育流程

医院留取痰标本护理操作健康教育流程
(一)操作前健康教育
1.介绍留取痰标本的目的。
(1)检查痰液中细菌、癌细胞、虫卵等。
(2)检查痰液的致病菌,为选择合适抗生素提供依据。
2.告知患者留取痰培养的时间、方法。
(1)留取时间一般选取在清晨,此时痰液量较多,痰内细菌多,检验阳性率高。
(2)指导患者晨起清水漱口,去除口腔杂质,无力咳嗽者或不合作者,选择合适体位,叩击背部使痰液松动。
(二)操作中健康教育
1.告知患者留取痰标本方法。
指导患者深呼吸数次后用力咳出气管深处的痰液至于痰盒中,如痰液不宜咳出,可遵医嘱给予雾化吸入方法。
2.咳痰无力或意识不清的患者采用吸痰管和痰液收集器收集痰标本。
3.说明在留取标本时不能混入唾液、漱口水、鼻涕等;无菌痰盒不能被污染。
(三)操作后健康教育
1.协助患者取合适的体位。
2.告知患者标本需及时送检。
留取痰培养标本的注意事项

留取痰培养标本的注意事项留取痰培养标本是一项重要的检查流程,它可以帮助医生诊断和治疗病人。
然而,留取痰培养标本需要注意一些事项,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病人的安全。
以下是留取痰培养标本的注意事项:1.准备工作:病人需要在留取痰标本前做好相关准备工作。
首先需要将口腔内的物质清理干净,如果病人使用过口腔清洁剂也需提前将其停止使用。
其次,病人应该在留取痰标本前喝足够的水,以保持体内水分充足,有助于留取较多的痰。
同时,病人需要站立或坐立,以便更容易地留取痰。
2.使用正确的采样器材:在留取痰标本时,使用正确的采样器材是十分重要的。
医生或护士需要戴手套并使用无菌的采样器材。
同时,病人需要清楚地了解采样过程,以减少可能的不适感。
3.留取正确的标本:在留取痰标本时,需要确保采集到的标本质量较高。
为了达到这一目的,病人需要充分理解如何正确地留取标本,以避免采集到其中的口水等杂质。
4.采样后的处理:采样完成后,医生需要将采样管等标本器材封好,并将其送往实验室进行检测。
与此同时,病人应该及时洗手,以保持个人卫生。
5.避免感染传播:在留取痰标本时,需要注意防止病原体的传播。
医生需要使用无菌的采样器材,并戴手套,以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
在检测过程中,实验室工作人员也需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范,以确保标本的准确性和病人的安全。
总之,留取痰培养标本是一项重要的检查流程,它需要医疗专业人员和病人共同合作。
在整个流程中,需要关注每一个细节,以确保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同时避免病原体的传播。
因此,病人需要充分了解整个留取痰标本的过程,并遵照医生或护士的指导进行操作,以达到最好的检查效果。
如何正确留取合格的痰标本

如何正确留取合格的痰标本?留取病人咳出的痰作涂片镜检和培养是诊断呼吸系统感染病原最常用的方法,然而在解释其结果时,对它的价值始终争论颇大。
因为咳出的痰常被口咽部寄植的细菌污染。
在冬春季,在人群密集区、医院里,尤其是在危重病监护病房,病人口咽部的致病菌寄植率可高达50%~70%。
细菌在痰标本里分布不均匀,选择其中一部分作培养,不一定含有病原菌。
某些病菌生活条件要求高,难以培养,或需要特殊的培养条件,如嗜肺军团杆菌、厌氧菌或支原体等。
某些生活条件要求低的细菌,如铜绿假单胞菌的体外生长,又可掩盖真正致病菌的生长。
因此,正确留取真正来自下呼吸道的痰标本并及时送检是非常重要的。
正确的留痰方法是:嘱病人在准备咳痰留标本之前拿掉义齿,以无菌生理盐水漱口2-3次,吐出口咽部的唾液和分泌物,作深咳嗽,或给予拍背,采取不同体位让深部的痰排出。
应让能合作的病人努力多咳几次痰以取得满意的标本。
无痰者可用生理盐水或3%~ 10%的高渗盐水雾化吸入后再嘱其深咳排痰。
将咳出的痰收集于无菌器皿中,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痰液表面3次,如痰液黏稠或稠脓状,则移至研钵内加等量pH7.2痰易净(N-乙酰半胱氨酸)研磨。
气管切口处取得的深部黏稠痰液也宜经上述方法处理。
痰液采集后应尽快(最好在数分钟内)送实验室。
有人报告:痰液如不及时送检,在室温下放置2-5小时,将会减少肺炎链球菌、葡萄球菌和革兰阴性杆菌的分离率,并增加上呼吸道固有菌的数量。
若为了细菌性肺炎的诊断,那么获得一份理想的痰标本一般就够了,如能在应用抗生素之前留取标本,可提高细菌培养的阳性率。
但若为了分枝杆菌(包括结核杆菌)和深部真菌感染的诊断,一般推荐连续3~5日留取早晨的痰标本。
为作分枝杆菌培养,以往通常的作法是留取12~24小时的痰,但此法现已废弃,因为正常口咽部细菌的过度生长可降低分枝杆菌培养的阳性率。
如简单地要求病人留痰,大多数病人均会将唾液或上呼吸道分泌物吐人痰盒内就以为可以了,文献表明,唾液中的细菌学培养是很容易阳性的,但培养结果对确定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没有临床价值。
一文看懂!痰标本【正确】的留取方式

⼀⽂看懂!痰标本【正确】的留取⽅式
前⾔:痰标本检查是呼吸系统疾病常见的检测⼿段之⼀,⽽痰标本的质量好坏会直接影响检测结果,那我们如何才能留取正确的痰标本呢?
1、在留痰之前先⽤清⽔漱⼝,
以清除⼝腔内的⾷物残渣及部分杂菌
2、深吸⽓2-3次,每次⽤⼒呼出
3、然后从肺部深处将痰咳出
4、将打开盖的痰盒靠近嘴边收集痰液,拧紧盒盖
注意:不要将唾液或⿐涕吐⼊痰盒中
以免影响检测结果
5、初次患者,要送三个标本:
(1)即时痰:就诊时深呼吸后咳出的痰液
(2)晨痰:患者晨起⽴即⽤清⽔漱⼝后咳出的第2⼝、第3⼝痰液
(3)夜间痰:送痰前⼀⽇,患者晚间咳出的痰液
6、随访患者,要送两个标本:
(1)即时痰:就诊时深呼吸后咳出的痰液
(2)晨痰:患者晨起⽴即⽤清⽔漱⼝后咳出的第2⼝、第3⼝痰液
7、患者留取的痰标本,
标本量⼀般在3-5ml
如果痰标本不合格
应在医⽣进⼀步指导后重新送检
8、痰标本收集后应该尽快送检,
如果不能⽴即送检,
应将标本置于4℃下冷藏。
痰培养取法

呼吸道标本的采集方法
一.咽拭采集方法
嘱病人在留取标本之前,用清水反复漱口以减少正常菌群的污染。
将拭子越过舌根到咽后壁,反复涂抹数次,注意避免拭子接触口腔和舌粘膜。
二.自然咳痰法
嘱病人清晨起床后,用清水反复漱口,然后用力自气管深部咳出当日第一口浓痰,置无菌容器中尽快送检。
痰量少或无痰的患者可采取雾化吸入10%NaOH水溶液,使痰液易于排出。
注意事项
1 痰液标本以晨痰为佳,咳前需充分漱口,减少口腔正常
菌群的污染。
2 采集的痰液标本必须是肺深部的痰液而不是唾液。
3 标本采集后应及时送检,以防某些细菌在外环境中死
亡。
4 做结核分枝杆菌检查,最好收集24小时痰液。
痰培养标本采集方法及注意事项

痰培养标本采集方法及注意事项痰培养是临床微生物学中的重要检验项目,对于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正确的痰标本采集方法和注意事项对于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至关重要。
下面将详细介绍痰培养标本采集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1. 采集时间,最佳的痰标本采集时间是清晨醒来后的第一次痰液,因为此时痰液中的病原菌浓度最高。
若患者有咳嗽,也可在咳嗽后采集。
2. 采集方法,患者在采集痰标本前应先漱口,以减少口腔细菌的污染。
然后深呼吸几次,使痰液从下呼吸道上涌,再用清水漱口。
用无菌痰杯或无菌干净的容器接集痰液,避免口水和唾液的混入。
3. 注意事项,在采集痰标本时,应避免将痰液与唾液混合,因为唾液中的细菌会干扰痰液中病原菌的检测。
另外,在采集痰标本时,应避免使用含有抗生素或消毒剂的痰杯,以免影响病原菌的培养和鉴定。
4. 保存条件,采集好的痰标本应尽快送至临床微生物实验室进行处理。
若不能立即送检,应将标本保存在4℃的冰箱中,但不宜超过24小时。
5. 送检要求,在送检时,应填写完整的病历资料和送检申请单,包括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临床诊断、送检项目等内容。
同时,标本瓶上也应标注患者的姓名、病历号、标本种类和采集时间等信息。
6. 检验结果的解读,痰培养结果的解读应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其他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不能单凭培养结果作出诊断。
总之,正确的痰培养标本采集方法和注意事项对于呼吸道感染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只有在严格按照规范操作的基础上,才能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临床医生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有力的支持。
希望临床医务人员能够严格按照规范操作,确保痰培养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为患者的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正确留取痰标本

采集时间及咳痰方法 03. 对痰液粘稠者 雾化吸入生理盐水或高渗盐水,使痰液稀薄痰 液增多,而易于排出。以10-20min为宜。 .
采集时间及咳痰方法 04. 无力咳痰者
.
采集时间及咳痰方法 05. 昏迷患者者:可用吸痰管,外接大号注射器
抽吸
.
物之前。 2、 宜采集清晨第二口痰液。 3、对于普通细菌性肺炎,痰标本送检每天1 次,连续2~3天。不建议24h内多次采样
送检,除非痰液外观性状出现改变
4、怀疑分枝杆菌感染者,应连续收集3天清晨痰 液送检。
采集时间及咳痰方法 01. 晨痰 因晨痰量多,且含菌量也多 02.
பைடு நூலகம்
咳痰方法:先以冷开水漱口刷牙,有假牙者应取下假牙。
正确留取痰标本
汇报者:王怡丹
contents
留取痰标本的意义
留取痰标本的原则
留取痰标本的方法
标本采集的意义
原则
用抗生素前,不 同时期,不同标 本,严格执行无 菌操作,避免污 染
采集真正病灶处 且足量标本,避 免假阳性
立即送检,愈 新鲜的标本愈 容易分离病原 菌
采集方法及送检
1、
采集标本的最佳时机应在使用抗菌药
简述指导病人正确取留痰标本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简述指导病人正确取留痰标本的方法及注意事项指导病人正确取留痰标本是临床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正确的操作可以提高病原体检测的准确性,对于治疗方案的选择以及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就指导病人正确取留痰标本的方法及注意事项进行详细阐述。
1.方法:(1)准备工作:病人在取痰前应先漱口,润湿嘴唇和口腔,以避免标本中出现多余的唾液。
同时,准备好适量的无菌标本容器,以便存放取得的标本。
(2)选择合适的时间:通常在早晨起床后取痰标本,因为这个时候可使痰样本的细菌浓度较高,有利于病原体的分离和鉴定。
(3) 准备好标本容器:选择干燥、无菌的标本容器,避免使用有异味或者受污染的容器。
标本容器通常需要根据临床需要选择不同容量的瓶子,一般来说,15ml的容量足够几何学和细菌培养测试使用。
(4)取痰操作:让患者深呼吸并清除喉咙的分泌物。
然后,患者应留意在深吸气然后迅速咳嗽时大力咳痰,将咳出的痰迅速吐入干净的标本容器中,并尽量避免唾液混入。
(5)发送标本:取得标本后应尽快将容器密封,直接送往指定的实验室。
如果无法立即送达实验室,应将标本存放在常温下的冷藏抽屉中,并确保离开病患扔远,以避免交叉感染。
2.注意事项:(1)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患者在取痰前应保持良好的手卫生习惯,使用洗手液或者洗手液彻底清洁双手,以减少感染风险。
(2)避免食用和饮水:在取痰前,患者需要避免食用和饮水,以免标本中有食物或液体残留进入。
(3)避免混入唾液:患者在取痰时应尽量避免唾液混入标本中,因为唾液中的细菌种类和数量可能不同于痰液,会干扰进一步的实验室检测。
(4)避免污染标本:取得标本后应尽快将容器密封,避免标本受到外界的污染和干扰。
保持标本容器的干燥和清洁,以保证痰样标本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5)倾向性取样:在一些病情需要多次取痰的情况下,应尽量选择能代表性的标本。
例如,早晨起床的痰液样本通常是最能反映呼吸道情况的。
(6)不同时间取样:在患者治疗过程中,可能需要在不同时间点重复取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述指导病人正确取留痰标本的方法及注意事项指导病人正确取留痰标本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正确取留痰标本是进行临床诊断的重要步骤之一。
以下是一些指导病人正确取留痰标本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1. 准备工作:
在取痰之前,病人应该先漱口,并彻底清洁双手,以避免污染样本。
2. 取样位置:
病人应该站立或坐下,保持直立姿势。
取样时应该面向下方,以允许痰液流入口腔。
3. 咳嗽方式:
病人应该通过深呼吸,并用力咳嗽,以便从下呼吸道获取痰液。
咳嗽应该从肺部深处发出,而不是浅表的咳嗽。
4. 容器选择:
应该使用干净、无菌的容器来收集痰液。
最好选择带盖的容器,以保持痰液的新鲜度和纯度。
5. 收集样本:
在咳嗽过程中,病人应该尽量将痰液吐入容器中。
如果痰液过多,可以使用干净的小勺子或容器进行收集。
6. 样本存放:
收集到的痰液应立即密封并送至实验室。
如果无法立即送交实验室,应将样本存放在冰箱中,并在24小时内送达。
在指导病人取留痰标本时,还应注意以下事项:
1. 避免食用或饮用染色剂、抗生素或漱口水等会影响样本准确性的物质。
2. 采集样本时,避免将唾液、口腔分泌物等杂质混入样本中。
3. 尽量避免取得的痰液过少或过多,以保证实验室能够进行准确的检测。
4. 病人应该在取样前咨询医生或医护人员,以了解取样的具体要求和注意事项。
总之,正确取留痰标本对于确诊和治疗疾病非常重要。
病人应该按照医生或医护人员的指导,正确操作,并注意卫生,以确保准确的检测
结果。
同时,医疗机构也应提供清晰明了的指导,以确保病人正确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