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乙酰氨基苯酚的合成新工艺研究 开题报告
扑热息痛的合成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理解扑热息痛的合成原理和工艺流程。
2. 掌握扑热息痛的合成实验操作步骤。
3. 通过实验,验证扑热息痛的合成反应和产品质量。
二、实验原理扑热息痛,化学名称为对乙酰氨基苯酚,是一种常用的解热镇痛药。
其合成方法主要有以下两种:1. 硝基苯法:以硝基苯为原料,经过还原、硝化、水解等步骤合成扑热息痛。
2. 苯酚法:以苯酚为原料,经过乙酰化、肟化、重排等步骤合成扑热息痛。
本实验采用硝基苯法进行扑热息痛的合成。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材料:1. 硝基苯2. 硫酸3. 氢氧化钠4. 水合肼5. 盐酸6. 活性炭7. 无水乙醇8. 乙酸乙酯9. 石蜡油仪器:1. 四口烧瓶2. 搅拌器3. 冷凝管4. 蒸发皿5. 烧杯6. 滤纸7. 粗滤器8. 超滤器9.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10. 质谱仪四、实验步骤1. 硝基苯还原:在四口烧瓶中加入硝基苯、硫酸和氢氧化钠,搅拌加热至反应温度(约80℃),反应时间为2小时。
2. 硝化:在冷却条件下,向反应体系中加入硝酸和硫酸,搅拌反应1小时。
3. 水解:将反应液冷却至室温,加入水合肼,搅拌反应1小时。
4. 酸化:向反应体系中加入盐酸,调节pH值为4,过滤除去不溶物。
5. 精制:将滤液加入活性炭,搅拌过滤,滤液加入无水乙醇,搅拌过滤,滤液加入石蜡油,搅拌过滤,滤液浓缩至干,得到扑热息痛粗品。
6. 纯化:将粗品加入乙酸乙酯,搅拌溶解,加入活性炭,搅拌过滤,滤液浓缩至干,得到扑热息痛精品。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反应过程:实验过程中,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扑热息痛的收率和纯度有较大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为80℃,反应时间为2小时时,扑热息痛的收率最高,纯度最高。
2. 产品质量:通过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和质谱仪对合成得到的扑热息痛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其结构符合理论结构,纯度达到98%以上。
六、实验结论本实验成功合成了扑热息痛,实验结果表明,硝基苯法是一种可行的扑热息痛合成方法。
设计开题报告参考.doc001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题目:1000吨/年对乙酰氨基酚合成车间的工艺设计姓名:卢恬恬学号:200804040209指导教师:常相娜班级:制药082所在院系: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1000吨/年对乙酰氨基酚合成车间的工艺设计 11000吨/年对乙酰氨基酚合成车间的工艺设计1 课题概述1.1 项目名称:1000吨/年对乙酰氨基酚合成车间的工艺设计 1.2 产品介绍:中文名称:对乙酰氨基酚中文别称:扑热息痛、醋氨酚、对羟基苯基乙酰胺英文名称:4-Acetaminophenol;N-(4-hydroxyphenyl)-Acetamide; 化学名:N-(4-羟基苯基)乙酰胺分子式:C 8H 9NO 2 分子量:151.17 分子结构式:理化性质:白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无臭,味微苦。
熔点为168-172℃,相对密度为1.293g/cm3(21/4℃),能溶于乙醇、丙酮和热水,微溶于水,不溶于石油醚及苯。
饱和溶液pH 值5.5-6.5。
1.3 产品的主要用途及应用范围本品为解热镇痛药,国际非专有药名为Paracetamol 。
它是最常用的非甾体抗炎解热镇痛药,解热作用与阿司匹林相似,镇痛作用较弱,无抗炎抗风湿作用,是乙酰苯胺类药物中最好的品种。
特别适合于不能应用羧酸类药物的病人。
用于感冒、牙痛等症。
1.4 课题的背景A-PAP 用途广泛,除了是优良的解热镇痛药物之外,还可用于药物扑炎痛的合成,以及作为有机合成中间体,照相用化学药品和过氧化氢的稳定剂等。
A-PAP 作为一种解热镇痛药物,其解热作用缓慢而持久,临床上用于发热、头痛、风湿痛、神经痛等慢性钝痛。
口服吸收较迅速,在血液中的浓度能较快达到高峰(0.5-1小时)。
在体内代谢产物主要为葡萄糖醛酸盐及少量硫酸盐,自尿液中排除。
与阿司匹林相比,具有刺激性小,毒性低,极少有过敏反应等优点。
在美国解热镇痛药中仅允许扑热息痛、阿司匹林、布洛芬用于儿童。
到目前为止,未见有明显的危害和治病性的报道。
对乙酰氨基酚合成方法的研究进展

[7 1]李黎 ,李磊,刘飞鸽,等. 电自组装技术制备多巴胺传感器 静
的 研 究 [ . 感 器 与微 系 统 ,2 0 ,2 ( ) :4 —9 J传 ] 08 7 9 64 .
Ab t a t sr c :Pa a ea r e tmol sac mmo l s d a t ifa o i ny u e n i n mma o y d u . o t ea p c fi d sra r d cin e e - l tr r g Fr m h s e to u til o u t ,s v n n p o
s nh t to so a a ea o r e e e i h i an a v n a sa d d sd na e e c ie h sp p  ̄ y te i meh d fp r c tm la erviw dw t t erm i d a tge n ia va tg sd s rb d i t i a e c h n A r m ii g m eh d f rt e p e rto fP r c tm o i y fo P-i o h n li r p s d w i ・ / a h p o sn t o o h rpaai n o a a ea lmanl r m ・ t p e o sp o o e t Pd・ C st e nr h La
(. co lf h r a et a Si cs f h n ogU i ri,ia 5 0 2 C ia 1Sh o P am cui l c n e o S a d n nv syJn n 0 1, hn ; o c e e t 2
2Sadn . h n o gDrga dF o o ain l ol e W ia 2 4 1 , h a u n o d Vc t a C l g , eh i 6 2 0 C i ) o e n
对乙酰氨基酚的制备,制剂及质量研究

2019 年9月第6卷/第27期V ol.6, No.27 Sept. 2019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Electronic Journal Of General Stomatology167对乙酰氨基酚的制备,制剂及质量研究刘英杰(济宁医学院(日照校区),山东日照 276800)【摘要】目的 掌握对乙酰氨基酚的制备,含量测定及杂质检查方法。
熟悉对乙酰氨基酚的制剂的制备方法。
方法 对乙酰苯酚和酸酐合成法。
湿法制粒制备片剂。
家兔肛门测体温来评价药效。
结果 有解热作用,但是一般的质量检测不合格。
结论 通过整个实验来了解对乙酰氨基酚的合成,质量检测,含量测定以及药理学的评价有利于我们对整个药物的的生产的流程的了解和对各个学科的知识综合性的掌握,帮助我们更好的去联系理论与实践内容。
【关键词】对乙酰氨基酚;湿法制粒;质量研究;药效学评价【中图分类号】R9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8803.2019.27.167.02对乙酰氨基酚又名扑热息痛,属于乙酰苯胺类解热镇痛药,是目前用量最大的解热镇痛抗炎药物之一。
其解热作用于阿司匹林相似,并具有口服吸收迅速完全,毒副作用小,使用安全等特点;特别对于儿童对阿司匹林过敏,不耐受或不适于应用阿司匹林的病症,如水痘,血友病,消化道溃疡及胃炎等适应;其退热速度快,效果好,临床多用于迅速解除儿童高热。
对乙酰氨基酚为非那西汀的代谢产物,非那西汀的解热镇痛作用主要通过本品而产生,故用途与非那西汀相似,偶有皮肤瘙痒或出疹的过敏症状,停药立即消失。
对乙酰氨基酚是具有脆性的拜师单斜晶系,无臭无味,味微苦。
在空气中见光变色,水分可加速变化,微溶于冷水,易溶于热水,溶于乙醇好氢氧化钠溶液,遇碱变色。
1 对乙酰氨基酚的制备1.1 制备于干燥的100 ml锥形瓶中加入对氨基酚10.6 g,水30ml,醋酐12 ml,轻轻振摇使成均相。
80℃的水浴中加热反应30 min,放冷,析晶,过滤,滤饼清洗两次,抽干,干燥,得大约12 g粗品。
科研实训——对乙酰氨基酚的研究概况

对乙酰氨基酚的研究概况摘要本文总结了国内外近年来制药的发展情况,对乙酰氨基酚的性质用途,合成对乙酰氨基酚生产工艺的研究进展,主要介绍对乙酰氨基酚的合成方法,合成工艺,以及设备的研究。
扑热息痛对亚硝基苯酚合成工艺1 国内外制药发展概况制药业是一个独特的行业,它具有保护生产力的功能,具有高技术、高投入、高风险、高收益和相对垄断性的特征,被喻为“朝阳产业”。
21世纪,制药业仍将保持稳定增长的态势,潜力巨大。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药业发展速度很快,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兴起,我国加入WTO的临近,医药卫生体制的改革,药品监管的加强,我国制药业的外部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制药业将面临着激烈的全球竞争。
因此制定我国制药业的发展对策极其重要。
我们要从制药业外部环境和内部资源分析入手,明确了我国制药业面临的机遇和威胁,优势和劣势。
根据发挥优势,抓住机遇,弥补劣势,克服威胁的原则,提出了我国制药业的发展对策,并对政府政策提出建议。
中药业是我国最具独特优势并面临较好发展机遇的产业,也最有可能迅速国际化,所以对中药业的环境评估,作了重点分析,提出了加速中药现代化、国际化的对策。
2.对乙醯氨基酚的概况2.1 对乙酰氨基酚简介用于感冒发烧、关节痛、神经痛、偏头痛、癌痛及手术后止痛等。
由对硝基酚钠经还原成对氨基酚,再酰化制得。
中文名称:对乙酰氨基酚2.2 物理性质2.3 化学性质2.4作用与用途3.1 以硝基苯为原料优点:流程短,原料易得,三废相对较少,从起始原料硝基苯到终产物可采用“一锅煮”法,收率尚可;缺点:原料硝基苯为易燃易爆液体,毒性大。
浓硫酸随原料进入反应系统后与钯反应,使Pd/C催化剂失活[5],工艺不稳定,且提取时用的苯胺溶液易燃,有腐蚀性,属高毒化学品,可污染水体。
3.2 (1)以对硝基酚为原料优点:可采用“一锅煮”法,不需分离纯化对氨基酚,避免了中间体对氨基酚的氧化,简化了工艺路线,降低了生产过程中的杂质含量,提高了产品纯度,产品质量和外观都有很大提高。
药物化学,综合实验报告,对乙酰氨基酚的制备

药物化学,综合实验报告,对乙酰氨基酚的制备药物化学,综合实验报告,对乙酰氨基酚的制备药物化学实验报告篇二:药化实验报告模板扑炎痛的合成一、实验原理二、主要试剂及仪器原料名称阿司匹林氯化亚砜… …规格药用级 CP,bp.78.8? d=1.638… …用量 9g 5ml摩尔数 0.05 0.05摩尔比 1 1(主要仪器装置手绘)三、实验步骤1、步骤(以流程图形式体现): 1.1 乙酰水杨酰氯的合成搭建实验装置?按顺序依次加入磁子、阿司匹林、氯化亚砜和吡啶?水浴加热?监测反应终点?蒸除溶剂?封装备用 1.2 扑炎痛的合成搭建实验装置?………….?……….四、实验操作记录:五、实验结果获得白色晶体5g,总收率y=44%六、结论通过本次实验,学会了用氯化亚砜制备酰氯的方法;掌握了有害气体HCl和SO2的吸收方法和操作;熟悉了酯化反应的方法及无水条件下的操作技能。
七、讨论1、由羧酸制备酰氯的方法很多,实验室及工业上常用氯化亚砜或草酰氯作为酰化试剂,本次实验采用氯化亚砜作为酰化试剂对阿司匹林的羧酸基团进行酰化。
由于酰氯遇水极易水解,故在制备过程中需要无水操作,所用仪器及试剂均需要做干燥处理。
另外用氯化亚砜酰化,会产生氯化氢及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该两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极大(氯化氢为500:1,二氧化硫为40:1),故我们采用水作为气体的吸收介质。
注意:吸收气体用的漏斗不可全部没入液面以下,以防止倒吸。
2、酯化反应方法很多,本次实验采用酰氯与酚钠盐缩合而成,主要是因为酚羟基的活性……………………,………八、课后思考题 1、答:……….. 2、答:……….. ……… ………..篇三:对乙酰氨基酚的制备,,,校实训教案(首页)课程药物化学班级药剂,,,校实训教案。
《实验制备对乙酰氨基酚》

《实验制备对乙酰氨基酚》
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合成对乙酰氨基酚(对乙酰氨基苯酚)。
实验原理
对乙酰氨基酚的合成是由两个步骤组成的:(1)将苯胺和羟甲酸酐通过醛-羧脱反应合成羟甲基醛;(2)羟甲基醛与苯乙醇在碱性条件下反应生成对乙酰氨基酚(对乙酰氨基苯酚)。
实验材料和设备
(1)实验用苯胺,一氯甲烷,羟甲酸酐,苯乙醇,液氯,滴定瓶等;
(2)实验仪器:烧杯,搅拌器,沸点测定仪,熔点测定仪,水分烟度仪,精密分析天平,分析滴定瓶等。
实验步骤
(1)准备苯胺溶剂:将180克苯胺和200毫升一氯甲烷混合,配成混合液。
(2)准备醇溶剂:将90克羟甲酸酐和150毫升液氯混合,配成混合液。
(3)将第(1)步准备的苯胺溶剂倒入烧杯中,用苯乙醇加热至80℃,加入羟甲酸酐溶液,再加热至室温,搅拌均匀,放置反应2小时。
(4)加入适量水,用搅拌器搅拌,抽滤,将滤液蒸馏至去除溶剂,取得残留物;
(5)残留物用乙醇溶解,并进行多次洗涤,得到白色晶体反应产物;
(6)产物定性分析及性质测定;
(7)产物鉴定:沸点,碱式试验,灰分定性分析等方法进行鉴定;
(8)失活消解试验:用水溶解反应产物1毫克,滴加稀硫酸,加热5分钟,将其中苯环进行置换掉,从而证实其为对乙酰氨基酚;
(9)定量分析及收率测定。
实验结果
实验产物经定性分析,纯度为99%,可以看出实验合成产物为对乙酰氨基酚高纯度白色晶体,收率为80%。
总结
本实验中,采用苯胺与羟甲酸酐醛-羧脱反应,再与苯乙醇反应在碱性条件下,合成了高纯度的对乙酰氨基酚(对乙酰氨基苯酚),该反应具有良好的收率和稳定性。
对乙酰氨基苯酚的合成

• • •
3、典型工艺的安全 (1)还原反应 1)无论是利用初生态还原,还是催化加氢, 都要氢气存在(爆炸极限为4 75%),特别是 都要氢气存在(爆炸极限为4-75%),特别是 催化加氢,大都是在加热、加压条件下进行, 如果操作失误或因设备缺陷有氢气泄漏,极易 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火源即会爆炸。 所以操作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温度、压力和流量, 车间内的电气设备必须符合防爆要求。厂房通 风要好,必须有天窗或风帽,以使氢气及时逸 出,氢气通过有阻火器的专用管道排放,带压 反应釜等应配备安全阀,安装氢气检测和报警 装置,并带自动控制系统。
•
(3)苯酚偶合法:苯酚与氯化重氮苯偶合 后加氢还原。收率高,原料易得,但氢解催化 剂钯价格昂贵,成本高。 • 3、以硝基苯为原料的路线(P35) 、以硝基苯为原料的路线(P35) • (1)铝还原法:也可用锌粉作还原剂。缺 点是消耗大量铝粉。后处理中用氢氧化钙中和 过量硫酸,生成不溶性的氢氧化铝和硫酸钙。 • (2)电解还原法:应是以稀硫酸作阴极溶 剂。国内做过较为深入的研究,在华东理工大 学有中型规模的生产装置。
• • • • •
三、乙酰氨基苯酚的合成技术 1、对氨基苯酚的合成 (1)以对亚硝基苯酚为原料 1)亚硝化反应可否用盐酸代替硫酸? 2)生产中采取什么措施来控制反应温 度为0 度为0-5℃的? • 3)搅拌分散苯酚为微晶的作用是什么? • 4)采用硫化钠还原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49-51.
[10]赵海,王纪康.对乙酰氨基酚的合成进展[J].化工技术与开发, 2004,33
(1):17-21.
主要研究内容:
1.分子筛催化剂的制备、表征;
2.以对苯二酚、乙酰胺为原料的探索实验;
3.以对苯二酚、乙酰胺为原料的工艺条件优化实验;
2.1-4.0
仿造或重复他人工作,无改进,也无需要
2.0以下
可
行
性
研究工作已有相当基础,人员、设备、实验基地条件具备
8.1-10
研究工作已有相当基础,人员、设备、实验基地条件基本具备
6.1-8.0
研究工作已有相当基础,人员、设备、实验基地条件有些不足,可以解决
4.1-6.0
研究工作基础差,人员、设备、实验基地目前难以解决
设计(论文)构思有不严密之处,方法基本可信
4.1-6.0
设计(论文)构思不够严密,方法无明显错误
2.1-4.0
设计(论文)构思不严密,方法有错误
2.0以下
先
进
性
国外未见报导
8.1-10
国内未见报导
6.1-8.0
仿造或重复他人工作,有一定改进
4.1-6.0
仿造或重复他人工作,基本上无改进,但对解决某一方面技术问题,有需要
研究课题名称:
对乙酰氨基苯酚的合成新工艺研究
研究课题的目的:
以对苯二酚、乙酰胺为原料,采用分子筛催化剂直接催化合成对乙酰氨基酚。开辟对乙酰氨基酚合成新工艺,提高转化率和选择性,为工业化生产奠定研究基础。
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依据:二步法无论如何改进PAP的生产方法, 都难以克服其生产过程中以及精制PAP所产生的大量三废污染。此外分离出来的PAP极易被氧化, 这将降低APAP的产率。采用一步法, 在不分离出PAP的情况下直接进行酰化是解决上述问题的理想方法。
[4]O lan S,Corpus Christi. Novel process to prevent formation of chlorinated by-products in APAP production [P]. US, 4855499. Aug. 8, 1989.
[5]严新焕,许丹倩,怀哲明,等.扑热息痛合成工艺研究[J].中国现代应用药学杂志,2000,17(1):32-33.
2.1-4.0
尚属设想,未做过预试验,基本无条件做
2.0以下
总 计 得 分
开题委员会总体评审意见:
主任委员签名:
年月日
指导教师审查意见:
指导教师签名:
年月日
系(教研室)审查意见:
系主任签名:
年月日
教学院(部)批准意见:
院(系、所)盖章:
年月日
说明:1.本开题报告书由学生本人与指导教师共同协商填写,要求字迹清楚,简明扼要,条理清晰。
意义:对乙酰氨基酚是一种常用的解热镇痛药,其解热作用缓慢而持久,与阿司匹林相比,具有刺激性小、极少有过敏反应等优点。此外,它还可用于药物扑炎痛的合成、作为有机合成中间体、照相用化学药品和过氧化氢的稳定剂等。目前,对乙酰氨基酚已成为全世界应用最广泛的药物之一,是国际医药市场上头号解热镇痛药,同时也是我国原料药中产量最大的品种之一。近年来, 随着APAP的新用途的开发, 其需求量相应的增加, 原有的生产工艺和生产规模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的需要。因此开发新的工艺提高其产量,减少环境污染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其合成方法有一步法和二步法,此次采用一步法合成。本研究开发以对苯二酚、乙酰胺为原料直接合成对乙酰氨基酚的技术路线,为对乙酰氨基酚的合成开辟新的方法从而为实现工业化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Davenport Kenneth G, Hilton Charles B. Process for producing N - acyl - hydroxyaromatic amines[P] .US 4524217,1985.
[2]Fruchey O Stanley,Horlenko Theodore,Fritch JohnR,etal. Production of Acet-
国内外研究现状简介:
关于对乙酰氨基酚的合成工艺研究,国外常用的合成方法有12种,其每种方法都是以不同物质为原料。而在国内广泛采用铁粉还原法生产,该法是以对硝基氯苯为原料,经水解、酸化、还原制得对氨基酚,再经酰化得到乙酰氨基酚。铁粉还原法虽技术成熟,工艺简单,但产品收率低、质量较差、毒性大、成本高,更严重的是,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含酚、含胺的铁泥和污水,污染严重。因此,急需进行技术改进。本课题主要进行以苯二酚、乙酰胺为原料,采用分子筛催化剂直接催化合成对乙酰氨基酚。此方法中,分子筛催化剂具有环境污染小,可重复利用等特点。如能实现此法的工业化,对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有效地减少化工厂三废污染都有积极的意义。
4.产物气相色谱分析、质谱分析、熔点测定。
主要研究方法(实验设计)及主要技术路线:
1.制备分子筛催化剂;
2.以对苯二酚、乙酰胺为原料,进行探索实验,考察催化剂的活性,确定合适的催化剂;
3.以对苯二酚、乙酰胺为原料,直接催化合成对乙酰氨基酚的工艺条件优化实验;
4.气相色谱分析、质谱分析及熔点测定确定产物。
制药工程
班级
0501班
指导教师
邱 俊
职 称
副教授
出生年月
1971.5
评分依据
评分标准
得分
实
用
性
对教学或科研有何指导意义或应用价值
重大8.1-10
较好6.1-8.0
一定4.1-6.0
一些2.1-4.0
无2.0以下
科
学
性
设计(论文)构思严密,方法可靠
8.1-10
设计(论文)构思较严密,方法可靠
6.1-8.0
分子筛催化剂自制
对苯二酚(C6H6O2AR)天津市瑞金特色化学品有限公司
乙酰胺(C2H5NOAR)天津市博迪化工有限公司
无水乙醇(C2H5OHAR)沈阳市华东试剂厂
协作单位及协作内容落实情况
其他(经费来源等)
课题设计评审结果(开题报告小组成员填写)
题目:对乙酰氨基苯酚的合成新工艺研究
学生姓名
代纪秀
专业
技术路线:
研究进度及具体时间安排:
2009年02月25日—2009年03月02日查阅文献,翻译外文文献;
2009年03月05日—2009年03月08日开题报告的撰写;
2009年03月12日—2009年03月16进实验室开始做实验;
2009年03月17日—2009年04月16进行预实验;
2009年04月17日—2009年05月17进行优化实验;
2009年05月18日—2009年06月05整理实验的数据,撰写论文
预期结果:
1.以对苯二酚为基准,转化率达到90%,产物选择性达到85%。
2.产物纯度达到98%以上,经气相色谱分析、质谱分析、熔点测定产物为对乙酰氨基酚。
目前工作进展情况(文献及预实验情况):
1.查阅文献资料、翻译外文文献,撰写文献综述准备开题报告。
aminophen [P]. EP,0469742. Feb. 05, 1992.
[3]Strauss, Christopher Roy,Gurr, Paul,Cablew ski,Teresa. Preparation ofN-aryl-Amides by one-potFriedel-Crafts reaction,oximation, and Beckman rearrangement [P]. PCT Int. Appl,WO,9401394. Jan.20, 1994.
[6]魏昭云,樊明月,陈自诚.合成扑热息痛新路线的研究I.对羟基苯乙酮肟的合成研究[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3(3):42-43.
[7]谢剑华,李光平,鲁晟.扑热息痛的又一合成路线[J].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1999,30(7):294-301.
[8]方岩雄,杨宗锦,牛凯,等.一步法合成对乙酰氨基酚工艺条件研究[J].广东化工,1998,1(1):14-15.
2.本开题报告单独打印装订成册,装入学生毕业设计(论文)档案。
3.本课题研究计划批准后,非经开题论证不得随意更改。
2.实验方案确定,筹备实
具
体
条
件
协助导师指导的人员配备(姓名、单位、职称、专业等):
无
主要仪器设备情况(产地、型号等):
气相色谱仪GC2014日本岛津
气相-质谱联用仪GC/MS2010日本岛津
电子分析天平FA2004上海精密天平厂
数字熔点仪WRS-2上海物理光学仪器厂
实验药品、化学试剂等来源情况(名称、产地、批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