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性痴呆伴发精神行为异常与
分析在患有老年痴呆患者的精神行为症状治疗中奥氮平与奋乃静的不同应用效果

分析在患有老年痴呆患者的精神行为症状治疗中奥氮平与奋乃静的不同应用效果发布时间:2021-04-12T06:21:57.730Z 来源:《健康世界》2021年1期作者:马永翠[导读] 目的分析在患有老年痴呆患者的精神行为症状治疗中奥氮平与奋乃静的不同应用效果。
方法于本院诊治的老年痴呆伴精神行为症状患者中选取90例作为研究对象,入组对象选取时间为2019年4月—2020年4月,计算机将其分为两组(各45例)。
对照组及观察组分别单独应用奋乃静、奥氮平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
马永翠黑龙江省鹤岗市人民医院 154100摘要:目的分析在患有老年痴呆患者的精神行为症状治疗中奥氮平与奋乃静的不同应用效果。
方法于本院诊治的老年痴呆伴精神行为症状患者中选取90例作为研究对象,入组对象选取时间为2019年4月—2020年4月,计算机将其分为两组(各45例)。
对照组及观察组分别单独应用奋乃静、奥氮平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老年痴呆患者伴有精神行为症状应用奥氮平治疗效果优于奋乃静,且药物安全性理想,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老年痴呆;精神行为症状;奥氮平;奋乃静[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different effects of olanzapine and perphenazine in the treatment of mental and behavioral symptoms in patients with senile dementia.Methods 90 cases of senile dementia patients with mental and behavioral symptoms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The subjects were selected from April 2019 to April 2020,and they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by computer(45 cases in each group).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perphenazine and olanzapine respectively.Results the effective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P ﹤0.05).Conclusion olanzapine is better than perphenazine in the treatment of senile dementia patients with mental and behavioral symptoms,and the drug safety is ideal,which can be widely used in clinical practice.[Key words] senile dementia;psychobehavioral symptoms;olanzapine;perphenazine老年痴呆疾病早期通常无明显症状,且发展较慢,疾病发生后会导致出现不可逆转和恢复的智力障碍,会严重影响认知、记忆能力,患者生活质量降低显著【1】。
多奈哌齐联合奥氮平治疗老年痴呆伴发精神行为症状患者的效果

多奈哌齐联合奥氮平治疗老年痴呆伴发精神行为症状患者的效果【摘要】目的探讨多奈哌齐联合奥氮平治疗老年痴呆伴发精神行为症状的效果。
方法研究对象60例为老年痴呆伴发精神行为症状患者,入院后以电脑随机法分为A(n=30)、B(n=30)两组,分别给予多奈哌齐及多奈哌齐联合奥氮平治疗,并进行治疗效果对比,研究起止时间为2021年1月-2022年12月。
结果B组较A组BEHAVE—AD评分更低,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差异较小,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多奈哌齐联合奥氮平治疗老年痴呆伴发精神行为症状兼具有效性及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多奈哌齐;奥氮平;老年痴呆;精神行为症状;不良反应【 Abstract 】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Donepezil combined with olanzapine in the treatment of senile dementia accompanied by psychobehavioral symptoms. Methods Sixty patients with senile dementia accompanied by mental and behavioral symptoms were randomly pided into A (n=30) and B (n=30) groups after admission. Donepezil and Donepezil combined with olanzapine were respectively given treatment, and the therapeutic effect was compared. The study started and ended from January 2021 to December 2022. Results BEHAVE -- AD score of group B was lower than that of group A, 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 < 0.05.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 Conclusion Donepezil combined with olanzapine is effective and safe in the treatment of senile dementia accompanied by psychobehavioral symptoms, which is 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 Key words 】 Donepezil; Olanzapine; Senile dementia; Psychobehavioral symptoms; Adverse reaction精神行为异常是老年性痴呆最常见的一种临床症状,不仅对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极大的影响,也增加了患者的死亡危险【1】。
多奈哌齐联合奥氮平治疗老年痴呆精神行为症状的疗效分析

多奈哌齐联合奥氮平治疗老年痴呆精神行为症状的疗效分析1. 引言1.1 背景介绍老年痴呆是一种常见的老年疾病,其主要特征是记忆力下降、思维迟缓、判断力减退及行为异常等症状。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痴呆患者的数量也逐渐增多,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老年痴呆症状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其中精神行为症状是老年痴呆患者中较为常见且令人困扰的表现之一,包括焦虑、抑郁、幻觉、暴力等。
目前,针对老年痴呆患者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两种方式。
多奈哌齐和奥氮平是常用于治疗老年痴呆精神行为症状的药物,它们通过不同的机制分别起到改善认知功能和调节情绪的作用。
联合应用多奈哌齐和奥氮平可能会产生更加显著的疗效,有望有效缓解老年痴呆患者的精神行为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
为了探讨多奈哌齐联合奥氮平治疗老年痴呆精神行为症状的疗效,本研究旨在通过临床研究的方式对其进行深入探讨和分析。
通过系统的研究方法和严谨的数据分析,我们希望能够为临床上更好地指导老年痴呆患者的治疗提供科学依据和临床参考。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评估多奈哌齐联合奥氮平治疗老年痴呆精神行为症状的疗效。
老年痴呆是一种常见的老年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患者常伴有认知功能障碍和精神行为异常,给患者及家庭带来严重影响。
多奈哌齐作为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可以改善神经元传导功能,减缓病情进展。
而奥氮平作为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可以调节多巴胺和5-羟色胺的水平,改善精神症状。
通过本研究,我们希望探讨多奈哌齐联合奥氮平治疗老年痴呆精神行为症状的疗效机制,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病人和家属的负担。
本研究将以临床研究方法进行观察和对照研究,对治疗效果进行客观评估,为未来的老年痴呆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1.3 研究对象老年痴呆症是一种常见的老年神经系统疾病,其主要表现为认知功能障碍和行为异常。
痴呆症患者常常出现失忆、语言障碍、空间定向困难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功能。
老年痴呆症

AD的神经病理改变是脑皮层弥漫性萎缩、 沟回增宽、脑室扩大,组织病理学除额、 颞叶皮层细胞大量死亡脱失外,尚有以 下显著特征:细胞外老年斑或轴突斑, 细胞内神经元纤维缠结和颗粒空泡变性, 称为三联病理改变。
临床表现
AD通常起病隐匿,为特点性、进行性病程,无 缓解,由发病至死亡平行病程约8-10年,但 也有些患者 病程可持续15年或以上。AD的临 床症状分为两方面,即认知功能减退症状和非 认知性精神症状。认知功能障碍可参考痴呆部 分。常伴有高级皮层功能受损,如失语、失认 或失用和非认知性精神症状。认知功能障碍可 参与痴呆部分。根据疾病的发展和认知功能缺 损的严重程度,可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
1、变得更加健忘,特别常常忘记最近发生的 事及人名; 2、不能继续独立地生活; 3、不能独自从事煮饭、打扫卫生或购物等活 动; 4、开始变得非常依赖; 5、个人自理能力下降,需要他人的协助,如 上厕所、洗衣服及穿衣等; 6、说话越来越困难; 7、 出现无目的的游荡和其他异常行为; 8、 在居所及驻地这样熟悉的地方也会走失; 9、 出现幻觉。
1、情志治疗:鼓励老年人多参加社会活 动,有轻度症状的患者应进行力所能及 的体力活动运动,多动手动脑,稳定情 绪,减少不良刺激。听音乐,读书看报, 或在护理人员的指导下进行适当的益智 活动。
2、智力训练:勤于动脑,以延缓大脑老化。 有研究显示,常用脑,常做有趣的事,可保持 头脑灵敏,锻炼脑细胞反应敏捷度,整日无所 事事的人患痴呆症的比例高。老年人应保持活 力,多用脑,如多看书,学习新事物,培养多 种业余爱好, 可活跃脑细胞, 防止大脑老化。 广泛接触各方面人群,对维护脑力有益。和朋 友谈天,打麻将、下棋等,都可激荡脑力,刺 激神经细胞活力。
老年痴呆伴精神障碍的应对措施

老年痴呆伴精神障碍的应对措施老年痴呆属于一种老年群体常见的慢性进行性精神衰退性疾病,具体指的就是患者在意识保持清醒的情况下表现出持久性、全面性的认知功能减退情况同时还会伴随出现焦虑、抑郁以及行为紊乱等症状,对老年人的正常生活质量以及日常生活能力造成严重的影响,同时也会为整个家庭的生活带来巨大的压力。
目前由于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趋势越来越严重,老年痴呆疾病的发病率也在不断上涨,当老年痴呆患者伴发精神障碍的时候应该如何应对,业已经成为了家庭护理和临床护理的重点工作,也将是一个非常严重的社会问题。
一、老年痴呆伴精神障碍患者的特点老年痴呆伴发精神障碍患者主要的临床症状表现为记忆、理解、判断、推理、计算和抽象思维多种认知功能减退,并伴有抑郁、焦虑、幻觉、妄想、行为紊乱和人格改变。
在疾病特定阶段老年痴呆伴发精神障碍的发生率可以高达70%-90%。
其中人格改变发生率高达90%,患者显得为固执、偏激、乖戾、自我中心,自私、依赖性、漠不关心、敏感多疑、不负责任、语言粗鄙、不修边幅等。
抑郁发生率可高达80%,情感方面是对即将发生的事情预期焦虑和害怕独处、紧张、闷闷不乐等。
行为问题发生率高达50%,主要表现为动作单调、刻板、无目的或怪异行为,如:藏匿自己的东西、收拾破烂、无目的漫游、攻击行为等。
幻觉发生率约21%-49%,以幻听最常见,其次为幻视,且多在傍晚出现,以弱小的人物形象居多,有时患者会认为家中有个第三者共同生活。
此外因患者记忆减退,常常找不到东西,因而很容易出现具有特质的“偷窃”妄想。
此外还可能出现睡眠节律紊乱,睡眠倒置,白天睡觉,晚上活动等。
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认知进一步损害会出现无法自理生活的情况,伴有明显肌肉强直、震颤、摸索和吸吮的行为,长期需要家人的陪伴,病情严重者甚至无法自理大小便常年卧床不起,极易导致患者营养不良,褥疮和肺炎等并发症而加速其死亡。
二、老年痴呆伴精神障碍疾病的预防(1)关注老年人的心理变化老年人在步入老年期后属于其生命中的一个转折点,而这一转折也会对其心理状态、生活规律、人际关系、生理功能以及饮食起居等多个方面造成巨大的变化,特别是心理变化更为突出,很多老年人会表现出悲观、孤独以及失落等不良情绪,长此以往,就会导致其出现睡眠质量下降、食欲减退和免疫能力下降等不良情况。
富马酸喹硫平联合奥氮平对阿尔茨海默病伴精神行为障碍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甘肃医药2021年40卷第1期Gansu Medical Journal ,2021,Vol.40,No.1阿尔茨海默病(AD )是常见的一种老年痴呆性疾病,其发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
精神行为障碍(BPSD )是AD 极为常见的一种临床症状,属AD 的非认知症状,据统计资料显示,其发生率高达90%以上,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且给患者家庭和社会造成一定负担[1-3]。
目前,针对AD 伴BPSD 主要通过药物缓解[4]。
奥氮平是一种多巴胺/5-羟色胺拮抗剂,对器质性精神障碍具有良好效果,但单一效果并不十分理想[5-6]。
本文研究旨在探讨富马酸喹硫平联合奥氮平对AD 伴BPSD 患者疗效及安全性,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我院AD 伴BPSD 患者9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9例。
观察组男性23例,女性26例;年龄53~78岁,平均年龄(69.73±5.46)岁;病程2~9年,平均病程(6.57±1.39)年。
对照组男性22例,女性27例;年龄54~76岁,平均年龄(68.82±6.61)岁;病程2~10年,平均病程(6.89±1.25)年。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1.2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标准:①符合AD 诊断标准[7],且伴BPSD ;②入院前未使用任何抗精神病药物或已停用抗精神病药物两周以上;③阿尔茨海默病病理行为评定量表(BEHAVA-AD 总分≥8分);④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伴其他类型精神疾病;②合并心肺、肝肾严重异常;③严重肢体功能障碍和躯体疾病者;④合并恶性肿瘤者;⑤过敏体质者。
1.3方法对照组口服奥氮平(生产企业:江苏豪森药业集团有限公司;规格:5mg ×14片/盒;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52688)1.25mg/d ,按照患者病情增加剂量最大剂量不超过10.0mg/d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富马酸喹硫平(生产企业:AstraZeneca UK Limited ;规格:25mg ×20片;批准文号:注册证号H20160665)25mg/d ,按照患者病情调整药物剂量,最大剂量不超过400mg/d 。
精神障碍诊疗规范(2020 年版)—阿尔茨海默病

精神障碍诊疗规范(2020 年版)—阿尔茨海默病一、概述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起病隐袭、呈进行性发展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临床特征主要为认知障碍、精神行为异常和社会生活功能减退。
一般在 65 岁以前发病为早发型,65 岁以后发病为晚发型,有家族发病倾向被称为家族性阿尔茨海默病,无家族发病倾向被称为散发性阿尔茨海默病。
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目前全球约有5000 万人患有痴呆症,其中阿尔茨海默病是最常见的类型。
阿尔茨海默病可能的危险因素包括:增龄、女性、低教育水平、吸烟、中年高血压与肥胖、听力损害、脑外伤、缺乏锻炼、社交孤独、糖尿病及抑郁障碍等。
二、病理、病因及发病机制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大脑的病理改变呈弥漫性脑萎缩,镜下病理改变以老年斑(senile plaques,SP)、神经原纤维缠结(neurofibrillary tangle,NFT)和神经元减少为主要特征。
SP 中心是β淀粉样蛋白(β-amyloid p rotein,Aβ),NFT 的主要组分是高度磷酸化的微管相关蛋白,即tau 蛋白。
在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中,遗传是主要的因素之一。
目前确定与阿尔茨海默病相关的基因有4 种,分别为淀粉样前体蛋白(amyloid precursor p rotein,APP)基因、早老素1(presenilin 1, PSEN1)基因、早老素 2(presenilin 2,PSEN2)基因和载脂蛋白 E (apolipoprotein E,ApoE)基因。
其中,前3 种基因的突变或多态性与早发型家族性阿尔茨海默病的关系密切,ApoE 与散发性阿尔茨海默病的关系密切。
目前比较公认的阿尔茨海默病发病机制认为Aβ的生成和清除失衡是神经元变性和痴呆发生的始动因素,其可诱导tau 蛋白过度磷酸化、炎症反应、神经元死亡等一系列病理过程。
同时,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大脑中存在广泛的神经递质异常,包括乙酰胆碱系统、单胺系统、氨基酸类及神经肽等。
曲唑酮治疗痴呆伴发精神行为症状的临床研究

曲唑酮治疗痴呆伴发精神行为症状的临床研究发表时间:2012-10-15T15:57:18.450Z 来源:《医药前沿》2012年第14期供稿作者:衣磊肖珂[导读] 比较曲唑酮与喹硫平治疗阿尔茨海默病伴发精神行为症状的疗效与不良反应。
衣磊肖珂(青岛市精神卫生中心老年一科 266034) 【摘要】目的比较曲唑酮与喹硫平治疗阿尔茨海默病伴发精神行为症状的疗效与不良反应。
方法将75例伴发精神行为症状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以曲唑酮(38例)和奥氮平(37例)治疗,疗程均为8周;分别于治疗前后对所有患者以痴呆行为量表(BRSD)评定疗效并以药物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对所得的数据进行比较。
结果曲唑酮和喹硫平治疗阿尔茨海默病伴发精神行为症状的显效率分别为39.5%和37.8%,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曲唑酮组和喹硫平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5.8%和32.4%,曲唑酮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喹硫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曲唑酮和喹硫平对阿尔茨海默病伴发精神行为症状均有明显治疗作用,但是应用曲唑酮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安全性更高。
【关键词】曲唑酮阿尔茨海默病精神行为症状【中图分类号】R4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2)14-0097-02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原发性退行性疾病,临床表现为进行性认知损害如记忆缺失、执行功能损害(痴呆综合症)和非认知损害(精神病性症状)。
主要病理特征是大脑萎缩、脑组织内老年斑、脑血管沉淀物和神经元纤维缠结[1]。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常伴发精神病性症状、抑郁、焦虑及行为紊乱等症状,称之为痴呆的行为和精神症状(Behavioral and Psycho-logical Symptoms of Dementia,BPSD)。
BPSD常严重影响病人及其家人的生活质量,是患者就诊的主要原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终末期: 逐渐消失.
痴呆的精神行为症状发生情况
❖ 根据本科入院患者情况,90%患者入院的主 要目的是治疗其幻觉、妄想、焦虑、睡眠障 碍、行为紊乱等。
❖ 据统计发生率占痴呆病人70%-90%,这些症 状加剧病情,影响病人生活质量,也造成家 属精神紧张,心情压抑的。
鼓励患者说出内心痛苦和感受,予以精神支持,避免刺激患
者。
❖ 2、安排一些力所能及事情 增强自信心。
❖ 3、回避或减轻刺激强度 淡化和减轻事件对患者的负面刺激。
懒于梳洗和进食 ❖ 4、
没有食欲时,根据患者口味,督促其进食,帮助安排好休
用东西不要当着患者面丢掉。
❖乱翻、乱拿他人东西:不要责骂,将贵
重物品收好,注意留出一定空间,留一些不 重要东西,允许患者去翻弄
精神行为异常与护理方法
❖ 抑郁:表现情绪低落、郁郁寡欢,对事情失去兴趣,消极悲观厌世,不思饮食,卧床少动,懒于梳 理。严重自责自罪并产生自残和自杀。
❖ 护理要点:
关心体贴患者 ❖ 1、
❖ 是被送住院的主要原因.
痴呆精神行为症状发生率
❖ 感知觉妄想10—13 % ❖ 错认23—50 % ❖ 幻觉15—49 % ❖ 情感抑郁80 % ❖ 躁狂3—15 % ❖ 人格改变90 % ❖ 行为问题50 % ❖ 攻击/敌意20 %
症状
❖ 妄想 被偷窃妄想、嫉妒妄想、被抛弃妄想,被害妄想,是造成人身攻击的主要原因
痴呆在中医中属于“呆证、癫狂 痴呆、善忘”等范畴。
中医认为痴呆之病因以情志所伤,年迈体虚为 主,病位在脑,与心肝脾肾相关,基本病机为髓 减脑消,神机失用,病性则以虚为本,以实为标, 临床多见虚实夹杂证。
老年呆证辩证分型
❖ 分为虚实两大类:
虚证:髓海不足、肝肾亏虚、脾肾两虚. 实证:心肝火盛、痰浊阻窍、气滞血瘀。
❖ 幻觉 幻听、幻视 , 尤其是酒精依赖患者, 举例:好的、坏的
错认 虚构 ❖
不认识家人,镜子里自己,跟命名困难区别.
焦虑 恐惧 抑郁 ❖
表现为快感缺乏、无价值感、哭泣、坐立不安等、严
重者可有自杀念头或行为。张美魁
❖ 人格改变 敏感多疑、不负责任、骂人言语粗鲁、行为不顾社会规范、不修边幅、不讲
卫生、不知羞耻。痴呆最常见的人格改变为淡漠,易激惹及失控,参与交流的主动性减少、兴趣丧失、表 情冷淡、快感缺乏等。
情况下易发生,可以通过改善环境或药物治疗。
易激惹和攻击性 ❖
易激惹即对刺激反应过度。最常见的易激惹行为
有坐立不安,来回踱步、骂人及攻击行为。攻击行为包括打人、踢人、推人、抓
扯物品或对人的身体攻击在照顾者给患者穿衣喂饭等接近患者时,或患者误认为 别人闯入他的私人空间时易发生攻击。
痴呆伴发精神行为异常的基础
痴呆伴发精神行为异常与护理
痴呆概念
❖ 后天的智能障碍。 ❖至少持续6个月以上。
痴呆伴发精神行为异常定义:
❖ 指痴呆患者经常出现的紊乱的知觉、思 维内容、心境或行为等症状,包括语言 或身体攻击、徘徊、重复语言、尖叫、 睡眠紊乱及幻觉、妄想等。
❖ 可发生在痴呆各期。
痴呆精神行为症状发生情况
❖ 早期: 除近记忆下降外可出现情感异常:淡漠、 对新事物缺乏兴趣、动机缺乏、交流少,自 私。情绪不稳定。(易被忽视)
❖ 中华中医学会老年医学会制定的《老年呆证的诊断、辩证分型及疗效评定标准》
痴呆患者的护理内容:
❖ 与治疗有关的护理 根据痴呆程度或合作程度 采取
一些针对性措施如 解释,说服,劝说,强制等
❖ 生活照料与护理 ❖ 饮食照料与护理 ❖ 人身安全照料与护理 安全问题主要来自患者的攻
击行为导致的外伤,自由行走患者的跌伤及骨折。
无阻碍的行走活动空间。比单纯锁门限制和 身体约束有更多优势。
精神行为异常与护理方法:
攻击时最易发生,
给照顾带来困难。
❖ 技巧:
❖ 1、尽可能让患者明白将要做什么每件事情要 用简单的话告诉患者。配合肢体语言、表情等。
❖ 2、分散注意力。让患者尽可能参与做一些小事,发生冲 动时带患者离开当时情景,避免进一步激惹患者。
者日夜节律紊乱、睡眠障碍和应激不耐受所致;皮质醇水平的 增高还可加重精神错乱。
痴呆伴发精神行为异常的基础
❖ 大脑结构的病理改变 AD 的精神和行为紊乱与特
定脑区功能的障碍有关,而不只是大脑弥漫性损伤的结果。
❖ 对AD 预后的影响 可使AD 患者的生存时间缩短。
对于有任何症状表现的患者, 死亡的相对危险度大约是无症 状者的215 倍,其中与死亡关系最为密切的是抑郁症状。
❖ 胆碱能系统:胆碱能系统的功能紊乱及胆碱乙酰基转移
酶活性的降低。
❖多巴胺(DA) 和NE:AD DA分布不均,NE 系统的相 对不足.
❖ 5-羟色胺(5-HT) :5-HT 能系统的功能缺陷痴呆的
某些精神行为症状有关,如与情绪低落、焦虑、激越、坐立不 安及冲动行为。
❖ 谷氨酸: AD 患者有相当严重的谷氨酸缺乏。 ❖ 神经内分泌功能改变 皮质醇释放增加可能是由患
❖ 病情观察与记录
痴呆患者的护理要求
❖ 要投入十分爱心和耐心 ❖ 要非常细心地观察病人 ❖ 提高沟通和护理技巧 ❖ 注意搞好病人个人卫生 ❖ 注意安全 ❖ 减少压力和刺激,加强功能训练
精神行为异常与护理方法:
❖徘徊:表现为不停地、毫无目标地走来走
去,有时会持续几小时。
❖ 弊:易摔倒或走失,体力透支 ❖ 利:有运动和刺激机会。 ❖ 措施:在保证安全情况下,为患者提供安全、
行为症状 ❖
藏匿物品、收破烂、无目的漫游、攻击行为。
症状
睡眠障碍 ❖
白天卧床,晚上活动,骚扰他人。
灾难反应 ❖
是指在面对照顾者提出的要求或问题不能作出相应正确的应
付时,患者感到紧张或难堪因而突然出现强烈的言语或行为攻击,例如患者为
掩饰记忆或认知障碍所做的言行被当众揭穿、被强迫入厕、被强迫穿衣等类似的
❖ 3、擅于观察,必要时约束。注意眼神,要保护病人 也要自我保护。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站位注意,约束时和后注意点。
❖ 4、环境安全,危险物品管理。刀、剪、拐杖。
精神行为异常与护理方法:
❖骂人:理解 转移注意力 带离到安静地方
采用非语言沟通技巧表示关心和安慰。
❖藏东西:理解 观察 提示患者自己找到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