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学案 1

合集下载

初中语文作文课教案

初中语文作文课教案

初中语文作文课教案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作文的基本结构和写作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作文写作。

2. 能力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能够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

3. 情感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培养自己的写作兴趣,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热情。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

本节课的重点是讲解作文的基本结构和写作方法,引导学生进行作文写作。

2. 教学难点。

本节课的难点是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写作,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能力。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

老师可以通过展示一篇优秀的作文范文,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引导学生对作文写作产生浓厚的兴趣。

2. 讲解。

老师可以通过讲解作文的基本结构和写作方法,引导学生掌握作文的写作技巧,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3. 练习。

老师可以布置一些作文练习题,让学生进行作文写作练习,通过实践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4. 指导。

老师可以对学生的作文进行指导和修改,帮助学生改进自己的写作,提高作文质量。

5. 总结。

老师可以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激励学生继续努力,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四、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掌握作文的基本结构和写作方法,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培养自己的写作兴趣。

同时,老师也要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作文写作技巧,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作文学案之一:小角度入题 1

作文学案之一:小角度入题 1
一路困难,有你的精神鼓舞,让我用勇气去面对挫折。“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那是古人的行吟;“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那是东坡的低唱。我也要用我的唱歌传达一路有你的幸福。
母亲,您亲手织的毛衣,依然会在天寒之时置于我的床头;那杯热腾腾的牛奶依然时时出现在我的书桌旁。一路十多年,始终是您的爱帮我驱走生活的寒意,如今,我该如何告诉您,感谢这一路您的陪伴?
三、写作练习
阅读下面这首诗,按照要求作文。
手握一滴水
一滴水里有阳光的谱系图
有雪的过去和未来式
有大陆架和沙漠
有人的生命……
我手握一滴水
就是握着一个世界
但一个小小的意外,比如一个趔趄
足以丢失这一切
请根据阅读全诗后的感悟和联想,以“水”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标题;②不得套作,不得抄袭;③用规范汉字书写;④不少于800字。
还记得那位自欺欺人的皇帝吗?是他的新装让我看到了虚伪与真实。从此,我明白要用一双真善的双眼看透虚伪看透真实。当海的女儿化为海水中一阵泡沫,你用她的眼泪告诉我真善美的真谛。一路的童年呵,是你的陪伴开启了我心中最初的爱。因为那一篇篇童话中沉淀着你的梦,揉碎了你对世界最朴素的情怀……
一路有你,让我用怎样的歌谣谱唱,有你陪伴,便有了梦想?
豪情悲歌转眼间
三春事业负东风,明月梅花一梦。一部红楼,有作者多少自伤。情痴抱恨长,是一个家族的兴亡血泪,无材补苍天,是眼看大厦之倾的无可奈何。
唐太宗一句“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谁知千年后一部红楼亦道尽兴替。隐隐约约中,亦读出多少堂堂须眉的金玉其外、败絮其中,而“才自精明志自高”的如画美眷都被裹胁其中。飞鸟个投林,一番梦幻之后的“假语村言”寄托着多少真挚的哀思!隐卷长叹。
记得第一次吹一首完整的《小河淌水》,我手持着你,用我全心全意的投入和热爱,把我的情感付诸你。那一次,老师和同学们都为我鼓掌,我喜极而泣,我爱我的音乐。

中学七年级语文 作文学案

中学七年级语文 作文学案

作文学习目标: 1.抓住景物特征有层次地进行生动细致的描写。

调动多种第一课时【激活思维、口头表达】【知识积累】描写是指用准确、鲜明、生动的语言,对人、事、景、物进行具体描绘和刻画的一种表达方式。

描写的种类:人物描写、环境描写、景物描写。

景物描写是指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的风景、物体的描写。

景物的范围很广,高山深谷、小溪湖泊、花草树木等等,都是描写的范围。

【美文赏读】紫藤萝瀑布宗璞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

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

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

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

颜色便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来了,沉淀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

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

我抚摸了一下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舱,那里满装生命的酒酿,它张满了帆,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

它是万花中的一朵,也正是一朵一朵花,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

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

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

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技法探究】作者怎样将一树紫藤萝写得如此摄人心魄,动人心魂?【美文赏读】春朱自清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技法探究】【心动笔动、书面表达】以“秋天”为话题,写一篇美文。

参考题目 1.秋天的(可填“田野”、“校园”、“童话”、“落叶”、“月亮”等)参考题目 2.这个季节属于秋第二课时【文采飞扬、共赏佳作】这个季节属于秋张夏①这个季节深匿在一种静谧中,它属于秋。

作文指导学案

作文指导学案

作文指导学案教学目的:1 学写规范的议论文2 规范议论文的写作模式教学过程:一,总结上次作文的情况1 总的情况2 好的方面3 不足,不会写议论文,或写的议论文不规范二,什么是规范的议论文?规范的议论文,就是开头就提出明确的论点,然后采用适当的结构方式进行论证,最后呼应论点,点题或升华论点规范的议论文简单讲就是三段式议论文一部分,旗帜鲜明的提出论点二部分,运用适当的结构方式(并列式,递进式,正反对比式。

)证明论点的正确性。

论据必须是事实与道理相结合,有事实,讲道理三部分,呼应开头,点题或升华论点。

三,以“习惯”为话题,怎么写?1先看看与“习惯”有关的名人名言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

——约·凯恩斯【美】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养成一种做好事的习惯。

——Aristotle孩子成功教育从好习惯培养开始——巴金习惯不加以抑制,不久它就会变成你生活上的必需品了。

-- 作者:奥古斯丁不良的习惯会随时阻碍你走向成名、获利和享乐的路上去。

-- 作者:莎士比亚人喜欢习惯,因为造它的就是自己。

-- 作者:萧伯纳习惯,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是它的奴隶。

-- 作者:高汀习惯若不是最好的仆人,便就是最差的主人。

—— [美]爱默生起先是我们造成习惯,后来是习惯造成我们。

—— [英]王尔德播种一个行动,你会收获一个习惯;播种一个习惯,你会收获一个个性;播种一个个性,你会收获一个命运。

—— [英]普德曼心若改变,你的态度跟着改变;态度改变,你的习惯跟着改变;习惯改变,你的性格跟着改变;性格改变,你的人生跟着改变。

——马斯洛习惯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他可以主宰人生。

——[英]培根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良好的习惯乃是人在神经系统中存放的道德资本,这个资本不断地增值,而人在其整个一生中就享受着它的利息。

”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

——约·凯恩斯【美】孩子成功教育从好习惯培养开始——巴金习惯不加以抑制,不久它就会变成你生活上的必需品了。

三年级作文写作教案

三年级作文写作教案

三年级作文写作教案一、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写作技巧,如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较为准确地运用词汇等。

2. 学生能够准确地理解题目中所包含的信息,并结合自己的经验和思考进行创作。

3. 学生能够形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如:思路清晰、表达简单明了、文字流畅等。

二、教学重点1. 教学内容的正确理解与广泛拓展。

2. 学生对题目的透彻分析与创造性思考。

3. 学生对所学写作技巧的熟悉掌握。

三、教学难点1. 如何对题目进行准确的理解与分析。

2. 如何运用所学写作技巧,提高写作能力。

3. 如何发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四、教学方法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1. 师生互动。

2. 小组合作。

3. 学生自主探究。

4. 案例分析。

5. 模拟批改。

五、教学内容和方法1. 教学内容:扩展性词汇的运用教学方法:词汇卡片游戏/造句比赛2. 教学内容:标点符号的基础知识教学方法:标点符号游戏3. 教学内容:小学作文互批改教学方法:小组互批课后作业六、教学过程1. 以生活中常见的场景,如冬天里的家和学校为例,引导学生思考描述场景的方法和思路。

2. 运用词汇卡片游戏,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词汇。

3. 运用标点符号游戏,帮助学生理解标点符号的作用和规则。

4. 进行小组合作,集思广益,表达自己的想法与观点。

5. 课后完成作文,并进行小组互批改,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写作的要点和正确性。

七、教学总结1. 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可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快速地掌握写作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2. 在教学过程中充分激发学生的思考,帮助学生逐渐形成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

3. 通过小组互动学习和互相批改的方式,让学生形成良好的交流合作意识,更好地体验到合作学习的魅力。

人教版七年级上第一单元作文导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第一单元作文导学案

第一单元写作:从生活中学习写作【活动目标】1.知识与水平:学习“积累作文素材”和汲取写作技巧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尝试在词语接龙和片段观察活动、作文训练中充实学生作文素材。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让“緑色作文”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

4总目标:解决七年级新生怕写作文和不会作文的老大难问题。

【课时安排】1课时【活动重点】1.词语接龙2.观察活动和片段作文练习【活动过程】一、写作指导1.生活是写作的源泉。

2.从生活中学习写作,要注意几点。

(1)学会观察生活,保持敏感和好奇心,时时捕捉生活素材。

(2)感受生活,不但用眼睛看、耳朵听,更要用心去感悟。

(3)要写自己熟悉的生活。

(4)在经典作品中汲取写作技巧和积累有用素材。

二、现场活动1、分组实行词语接龙。

各小组开头的字分别是:教育面向现代化2、展开观察活动。

3、学生依前观察所得作文。

4、各小组交流。

5教师评价后小结。

三、课后作业1.写作要求以家庭生活的真实故事为背景,记叙或描写一位关心爱护自己的亲人,写一篇500字的作文,题目自拟。

2.写作提示亲情,顾名思义,就是亲人的情义。

作为社会的人,首先并经常接触的是养育自己的生身父母,亲同手足的兄弟姐妹。

正是血浓于水的亲情,谱写着我们的多彩人生,维系着这个社会的生存与发展。

在这方面,你一定有很多切身的感受,动人的故事,也一定有很多深刻的体验,独到的见解。

在选材上,应注意着重选择自己亲自经历的事情来写,可写自己与父母、兄弟、姐妹、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及亲戚之间的或亲人之间的生活经历,情感波折,动人故事,感人真情。

在立意上,能够写褒扬亲情,因为拥有亲情;能够写渴望亲情,因为失去亲情;能够写呼唤亲情,因为亲情被遗忘;能够写正视亲情,因为亲情被践踏。

但在写作过程中必须始终注意提醒自己不能远离或偏离“亲情”这个话题。

在写法上,要注意化虚为实,使之具体化,形象化。

能够记述一段故事(如《散步》),也能够描写几个片断(如《秋天的怀念》)。

高二创新班作文系列1:《材料选择与运用》作文学案(学生版)

高二创新班作文系列1:《材料选择与运用》作文学案(学生版)

高二创新班作文系列1:材料选择与运用【训练目标】1、了解材料选择的方法。

2、掌握材料运用的技巧。

3、会恰当灵活的选用材料【学法指导】一、用心积累素材,汇成一条充实而有丰富内涵的江河。

必修1 ——必修5二、精心选择素材,展现一个真实而又富有个性的世界。

(一)考场作文素材选择与运用存在的问题:1.无材料——以讲道理代替引材料;2.材料陈旧——以常识性的“纸材料”为主,缺乏鲜活、有力度的“金材料”;3.材料单调——所采用的均为同一角度、同一层面、相同色彩的材料,缺乏变化。

(二)选材的基本原则(选材要严,开掘要深)1.围绕和突出主题主题是文章的灵魂,是选材的依据。

材料是为中心服务,是中心的依托,因此所选的材料能充分的为中心服务。

2.真实而又典型“真实”有两层含义:一是确有其人其事,真实准确;二是反映出某种事物的本质。

所谓“典型”就是选择最有代表性、最能反映本质、最能说明问题、最能突出人物思想品质和鲜明反映事物精神面貌的材料。

3.新颖而又生动所谓新颖,就是指所选用的材料是新鲜的甚至是具有独创性。

它包括材料角度要新鲜、内容要新鲜。

例如:使材料新颖、典型的方法同类移植造林法:同类移植,是指将他人或其他地方发生的事,绑到另外的人或一定场合上。

如〈我和我的老师〉。

这个题目,我们设定:你围绕要写的中心,只有一件事和要写的这位老师有关,而另两则材料是“我”现实生活中与别的老师经历的事,可以将后两件事移植到本文我和老师身上,这样,内容会丰富,中心会更突出。

三、灵活运用素材,铸成一篇感人而又撞击心灵的华章。

(一)、深入挖掘,实现立意的激情飞越。

选用材料并不是越多越好,兵不在多而在精。

我们不妨对有限的材料做由表及里地挖掘,把它的内在意义充分开发出来,以一当十。

挖掘材料的过程是我们对事物由浅入深、由模糊到清晰的认识过程,也是我们不断深化文章主题思想的过程。

以“感情的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为话题在这里,我只想讲一个突然想起的小故事……小学那会儿,“三好”生由同学们选。

高考作文写作训练学案

高考作文写作训练学案

高考作文写作训练学案写作佳苑03-17 1143高考作文写作训练学案一、作文题目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一只蝴蝶从敞开的窗户飞进来,在房间里一圈又一圈地飞舞,显然,它迷路了,无法飞出房子。

原因是它总在房间顶部的空间寻找出路,总不往低处飞——那低一点的位置就有敞开着的窗户。

甚至有好几次,它都飞到高于窗户顶部至多两三寸的位置了,可就是不肯再飞低一点!最终,这只不肯低飞一点的蝴蝶耗尽了气力,落在桌子上气息奄奄……常有人抱怨人生的路越走越窄,甚至看不到一丝光亮,这是不是有些像这只蝴蝶呢?请准确理解以上材料,根据你的理解,联系现实,写一篇文章。

要求: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不少于700字。

二、题意分析素材分析:这只蝴蝶之所以无法从原来的路径飞出去,原因是它总在房间顶部的空间寻找出路,总不肯往低处飞,那低一点的位置就是敞开的窗户。

但无论是什么原因,这所有的一切都体现出了动物心理上的致命弱点——无法用平和的心去走自己应该走的路。

常有人一方面抱怨人生的路越走越窄,看不到成功的希望,另一方面又因循守旧、不思改变,习惯在老路上继续走下去。

这是不是有些像那只蝴蝶和马嘉鱼?其实,天生我才必有用,东方不亮西方亮。

如果我们调整一下目标,改变一下思路,当一条路走不通时换一条路试一试,完全会出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无限风光。

由上面几则故事,联想到我们人类自己也经常会犯它们同样的错误。

众所周知,当年战败后被困于孤岛的拿破仑,如果他没有失去昔日的斗志,而且还一如既往地笑对人生的话,他完全可以逃出囚禁他的小岛,因为救他的人已经把搭救的方案和小岛的地图掩藏在了给他消磨时间的那副棋盘里。

可是他对自己的未来心灰意冷了,他甘愿以阶下囚的身份完成自己的人生使命。

所以他的人生也因此而打了折扣。

适用话题:学会弯换一种角度前途与道路目标成功与创新启示:我们常说:坚持到底就是胜利。

唐吉诃德是个勇于坚持的人,可最终的下场只能是失败。

细想一下,其实懂得适时放弃也是人生的大智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扮靓标题媚人眼题目,即标题、文题,是文章的眉目,有人将其比喻成眼睛。

题目,或表明写作对象,或交代行文线索,或具有象征意义,或者提出观点,这是它的基本作用。

俗话说:“题好文一半”,因而拟一个提掣全文、传神动人的标题是十分重要的,直接体现了写作的智慧与匠心。

在几十万份高考试卷中,你的作文怎样才能引人注目呢?同样的道理,外部标志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这个外部标识就是作文的标题,标题是引人注目的最好地方。

好的标题能够让阅卷老师眼前一亮,把目光停在你的试卷上,并对作文产生好感。

模板一引用名言什么样的题目能够引起老师的喜爱,首先当然是名言警句,包括古诗文、格言警句、名人名言等。

名言警句、俗语格言,是经过千百年沉淀下来的语言精华。

引用人们比较熟悉的古诗词,格言以及现代比较流行的语言,会给阅卷老师一种此生有才华的赞赏感。

例如2010年云南省的一篇高考满分作文。

何妨吟啸且徐行爱克曼在《歌德访谈录》曾记录过这一句话“人类的遗产总是要跪在地上来接受的,并不能心存侥幸。

”人生的列车,重要的不是目的地,而是沿途风景和人看风景的心情,难怪在阿尔卑斯山脚下一位哲人曾语重心长的镌刻下了这样一句话:慢慢走,欣赏啊。

欣赏一种自得,快餐文化永远带不来“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耳得之而为美,目遇之而成色”的欢娱和在欢娱下面临生存与文化困境下的苏子,在穷乡僻壤尚身寄情山水,化胸中块垒为满腔诗句的豪迈。

欣赏是一种平静,非淡泊无以铭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秦时明月,汉时关。

陶潜有其静,静中自见“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静中自能“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一个内心浮躁的读者是无法感受到这一份独有的静。

欣赏是一种精神,这个世界从来不会给庸俗者以美。

给浅薄者以心灵的体操,人们往往都知道《五人墓碑记》的慷慨陈词,却鲜有人知道作者张薄对读书的态度:每读必抄,抄完一遍又一遍,所以它的雅室被称为“七录斋”,我们没必要去实录,但我们应怀着精神上崇敬去回味古人严谨治学的态度。

欣赏是一种敬畏,浅薄的人没有敬畏的,《论语》中言: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邈大人,侮圣人之言“先秦、五四以后历代仁人之士,一个深刻而勇毅的士,将其精神、道德、思想”立于言“。

面对别人用一生去书写的文字,我们如何不心生敬畏,快餐文化使每个人都成了历史错步上前的王国箓,在心底里掩埋了文化意义上的“敦煌莫高窟”。

老舍说:一个人沉思默想的久了,笔底下便能流淌出血和泪来。

我们同样说一个人面对这个世界留下的遗产:文化和精神食粮时,请于喧嚣中去寻求一份宁静之地,沉思默想吧!也许快餐文化和浅阅读能够带来我们什么,但却可以剥夺我们一些更为贵重的东西如自得、平静、治学的态度和敬畏先贤的精神,纵使我们有种种接受的理由,但更有种种拒绝的理由,拒绝一种轻浮,收获一份慰藉。

作为一个读者甚至比作者更加艰难,请认真的做好这个读者吧,因为我辈责任不仅在于了解、而在于传承。

这篇文章,一下子吸引你的是什么?就是它的标题,作者巧妙的截取了苏轼《定风波》词中的“何妨吟啸且徐行”一句作为题目,新颖别致,寓意深邃。

让人忍不住看看内容如何,谁愿意从这么美的标题走开呢?考生引用这样的诗句作为标题,怎么不被阅卷老师喜欢呢?当然,引用古人富含哲理的话语、诗句作为文章的标题,一般都会获得老师的好感的。

《此时无声胜有声》(2007年北京高考满分作文),引用了《长恨歌》中的诗句。

《青山一道同风雨》(2008年广西高考满分作文),引用了王昌龄的诗句:“青山一道同风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说明青山无法阻隔我们同舟风雨的携手,地域也不会隐没团结民族头上那一轮共同的月。

用这句诗来写作汶川大地震可谓相当贴切。

《矮纸斜行闲作草》(2006湖北高考满分作文)引用陆游《临安春雨初霁》中的诗句,道出对恬美生活的渴望。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2006年河南高考满分作文),引用了曹操的《短歌行》中的句子。

阅卷老师评价说:文章根据材料中…乌鸦‟意象展开联想,引出曹操名句,并由此再次联想,反复咏诵,由开头…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的疑问引发思考,到最后的…绕树三匝,此枝可依‟,做出有力的回答。

诗句的巧妙引用、活用增添了文章的文化韵味。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2006年福建满分作文),标题引用辛弃疾的词《青玉案元夕》,今天,这句诗已成为一种“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的人生哲学的经典之言。

《以人为鉴知得失》(河南2004年高考满分作文)引用唐太宗的名言。

标题化用古语,观点明确,意味深远,典雅富有内涵。

当然,在引用的时候,不要全部引用人人都知道的名言警句,这样会让自己的引用显得没有技术含量,阅卷老师也会认为这样的引用没有什么水平,因此,你要适当引用一些知道的人不多是名言警句,让老师一看就知道这个考生看的书多,甚至连老师自己也不知道,这样,老师就会认为你有水平了。

《情中情因情感妹妹错里错以错劝哥哥——《红楼梦》外一篇》(河南2004年高考满分作文)直接引用《红楼梦》三十四回的标题。

现在有几个人能够记住《红楼梦》中的标题呢?恐怕连阅卷老师自己也记不住。

考生这么一用,老师肯定佩服,阅卷老师评价标题说: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明亮的眼睛能透射出文章深邃的内涵,给人良好的印象。

当然,能够引用这样的诗句做标题,你必须要看一些别人没有看过的书,或者,你看书要比别人看得更仔细,不然,你引用的就会是人人都知道的大路货,自然就得不到高分了。

除了古诗词之外,现代流行的格言和流行语也能够起到同样的作用。

如《赠人玫瑰,手有余香》(2007年全国卷高考满分作文),就是一句现在非常流行的劝善的格言。

模板二化用名言直接引用,当然可以引起老师的好感,说明你见多识广,读过很多书,老师自然喜欢爱读书,知识面广的学生,但是,如果你化用名言警句,不仅说明你是一个读了很多书的好学生,更是一个灵活运用的聪明学生,老师就更喜欢了。

请看例证。

《国语失语症猛于虎》(2007年湖北高考满分作文)就巧妙化用孔子的名言“苛政猛于虎”的名言,很好的把国语衰落的后果说出来。

《细雨未必看不见,闲花未必听无声》(2007年北京高考满分作文)标题反用唐·刘长卿《送士元》一诗中“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诗句中的意思,说明小人物一样可以成才。

《桃花源祭》(2004年江西高考满分作文),考生巧妙地运用谐音,化用陶渊明的名作《桃花源记》,阅卷老师评价说:这是一篇新桃花源记(“祭”“记”的谐音就灵气十足),全凭想象写出,但切合环保主题,对自然名胜的过度开发这一现象提出了合理的批评。

《忙兮忙兮奈若何》(2004年上海高考满分作文)标题由项羽《垓下歌》中“虞兮虞兮奈若何”语句转化而来,给人一种幽默调侃的感觉,文题所透露出的几丝茫然与无奈,正是吸引读者阅读的强大磁力所在。

《醉翁之意,不在山水之间也——论金陵十二钗之钗黛》(2004年江苏高考满分作文)就化用欧阳修的名篇《醉翁亭记》中的名句“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并反其意而用之,效果很好。

《记忆之树常青》(2007年山东卷作文),就化用了名言“生命之树常青”。

模板三创造哲理化用现成的名言警句以及现代流行语,可以看出你的聪明,赢得阅卷老师的喜爱,但是,如果你能够自己写出富有哲理的语句出来,阅卷老师就不是喜爱你,而是敬佩你了,这样的学生才是真正的文学天才,有创造力的文学天才。

《莫让“真理”蒙蔽了你的双眼》(北京2008年高考满分作文),我们往往只会说要追求真理,作者提出了一个崭新的思想,“真理”也要仔细对待,令深思,给人启迪。

《握住别人垂下的藤索》(2004年河南省高考满分作文)以青藤比喻良言,新奇而贴切,形象地昭示了听取别人意见的重要性。

模板四文采生姿作文当然要有文采,孔子老早就说过: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因此,拟一个有文采的题目往往会让文章摇曳生姿,美不胜收。

诗意的标题往往会吸引人们眼球,也会让老师赞赏作者的文采。

满分作文的很多标题就很有文采。

《品江南》(2008年福建高考满分作文),江南就像一壶茶,要慢慢品味,比喻绝妙。

《坚强是一树生命的花》(2008年四川高考满分作文),坚强是什么,是生命之花,这样的比喻把坚强写得多美、多新颖。

《三月陌上花自开》(2008年山东高考满分作文),一个很有诗意的题目,一种很有诗意的情景。

《青山一道同风雨》(2008年广西高考满分作文),很有诗意。

《为爱撑起一支长篙》(2007年甘肃高考满分作文),比喻新颖,富于诗意。

《落红》(2007年甘肃高考满分作文),题目为之《落红》,显然是撷取了古典诗词的意象,正如其结尾引用的清代思想家龚自珍的诗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取其花落归根,化为春泥去孕育、呵护、滋润未来的花,隐含不忘旧恩,知恩图报之意,意蕴绵长悠远。

模板五奇趣夺目标题要吸引人,还有一重要的手段,就是你的标题要能够引起人的好奇心,从而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

《给父亲的情书》(福建2008年高考满分作文),情书是情人之间才写的,为什么会给父亲写情书呢?这是一封什么样的情书呢?《变味的善良》(2008年宁夏高考满分作文),善良是好事,变了味的善良是什么呢?《此时有声胜无声》(2007年广东高考满分作文)只听说“此时无声胜有声”,怎么会有“此时有声胜无声”呢?到底怎么回事?瞧瞧去!《我要怎么办?》(2006年全国卷Ⅱ高考满分作文),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臭皮匠如何顶得上诸葛亮》(2006年湖北卷作文),这句格言说的就是众人的智慧超过一个人的智慧,考生却与这句格言唱起反调,说臭皮匠比不上诸葛亮,这就会引起读者的好奇。

《没有了妖魔的取经之路》(2005年江苏高考满分作文),没有了妖魔的取经之路到底会怎样呢?《两份病危通知单》(2005年福建高考满分作文),这是什么样的通知单呢?有什么不同吗?明眸善睐亮全篇近几年来,片断组合作文逐渐受到了同学们的青睐,它选材典型,内容具体,利于集中笔墨,多侧面地再现精彩画面,全方位地反映生活主题。

如果再给这些片断分别配上一个简洁醒目的小标题,文章则显得更加眉目清晰,一目了然。

那么,怎样才能拟出新奇醒目的小标题呢?一、寥寥数语,展示提炼的简洁美。

小标题是文章特殊的凝练的概括形式,需经过反复推敲,精心提炼方能出彩动人。

首先,小标题必须提纲挈领,抓住内容要点,让读者一看之下,就能粗知文意。

如《追求》一文提炼了“残酷的现实”、“坚强的表现”、“摸出的辉煌”三个对仗工整的小标题,再现了一位失明小姑娘身残志坚,以手代眼,感知世界,最终取得成功的辛酸历程,用语之凝练,扣题之紧密,令人叹赏。

其次,小标题必须言简意赅,贴切精警,耐人寻味。

如《我在高三》为展现竞争、好胜、欢乐的“我”,小标题仅用了两个字:“明争”、“暗斗”、“同乐”。

而《现代科技带来的喜怒哀乐》中每个片断就一个字:“喜”在火车提速,出行方便:“怒”在病毒可恶,侵袭电脑:“哀”在迷恋游戏,成绩下滑:“乐”在电化教学,风趣生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