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习题集( 应激)

合集下载

第十一章 心理健康教育

第十一章  心理健康教育

一、单项选择题1、随着考试临近,学生心情极度紧张,考试时不能集中注意,无法发挥正常水平,这是一种()。

A.焦虑症B.强迫症C.恐怖症D.人格障碍2、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以了解学生的注意稳定性、情绪状态和个性特征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是()。

A.测验法B.实验法C.观察法D.调查法3、有人常常没有理由地一遍一遍地作出某一种行为或某一系列行为,这属于()焦虑障碍类型。

A.广泛性焦虑障碍B.强迫症C.创伤后应激症D.恐怖障碍4、抑郁症的主要特征是持久的()。

A.多疑B.焦虑C.心神不安D.情绪低落5、恐惧症是对特定的无实在危害的事物与场景的()。

A.无缘由地害怕B.恒久惧怕C.非理性惧怕D.迁移性害怕6、缺乏对他人的同情与关心,同时缺乏羞耻心雨罪恶感,这种心理问题属于()。

A.焦虑症B.抑郁症C.依赖型人格障碍D.反社会型人格按涵盖7、提出情绪辅导方法的心理学家时()。

A.桑代克B.斯金纳C.雅各布松D.艾里斯8、首创全身松弛训练法的心理学家时()。

A.桑代克B.雅各布松C.艾里斯D.巴甫洛夫9、()是通过不断强化逐渐趋近目标的反应,来形成某种较复杂的行为。

A.行为塑造B.行为强化C.行为训练D.行为矫正10、首创系统脱敏法的心理学家是()。

A.雅各布斯B.沃尔特C.艾里斯D.桑代克11、对某种物体或某种情景的恐惧,如怕蛇、怕狗、怕开车、害怕医院、害怕死亡等,这种恐惧症属于()。

A.广场恐惧症B.高空恐惧症C.特殊恐惧症D.社交恐惧症12、睡觉前喝了咖啡、茶或可乐之类的饮料常常导致精神兴奋,以致久久无法入睡,这种失眠成为()。

A.情境性失眠B.假性失眠C.失律性失眠D.药物性失眠13、学生中最常见的焦虑反应是()。

A.生活焦虑B.缺钱焦虑C.择友焦虑D.考试焦虑14、害怕大片的水域、空荡荡的街道的恐惧症称为()。

A.社会恐惧症B.广场恐惧症C.单纯恐惧症D.特殊恐惧症15、通过角色训练增强自信心然后将所学得的应对方式应用到实际生活情境中的行为训练方式称为()。

生理学 第十一章内分泌练习题及答案

生理学 第十一章内分泌练习题及答案

生理学第十一章内分泌练习题及答案【选择题】1、下列哪种激素不是由内分泌腺直接分泌的?A.胰岛素B.生长激素C.胰高血糖素D.肾上腺素答案:C.胰高血糖素。

2、下列哪一项不是内分泌系统的主要功能?A.调节新陈代谢B.调节生长发育C.调节心理状态D.调节生殖功能答案:C.调节心理状态。

3、下列哪一种激素不属于肽类激素?A.胰岛素B.甲状旁腺激素C.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D.肾上腺素答案:D.肾上腺素。

4、下列哪一种激素的分泌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A.胰岛素B.生长激素C.性激素D.以上所有激素均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答案:D.以上所有激素均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简答题】5.简述胰岛素的主要生理作用及其分泌调节机制。

答案:胰岛素是体内主要的降糖激素,其生理作用包括:促进葡萄糖的氧化分解,抑制糖原分解,促进糖异生,降低血糖水平。

胰岛素的分泌主要受到以下调节:血糖水平直接刺激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同时也会通过刺激下丘脑的某些神经细胞间接刺激胰岛素的分泌。

胰高血糖素、生长激素、肾上腺素等也可促进胰岛素的分泌。

6、简述生长激素的主要生理作用及其分泌调节机制。

答案:生长激素的主要生理作用是促进生长发育,尤其是骨骼和肌肉的发育。

生长激素的分泌主要受到下丘脑-腺垂体-靶腺轴的调节。

下丘脑分泌的生长激素释放激素和生长激素抑制激素可以分别促进和抑制腺垂体分泌生长激素。

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等也可以促进生长激素的分泌。

经济法第十一章练习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根据《合同法》的规定,对于可撤销合同,当事人请求人民法院撤销合同后,该合同自()起无效。

A.人民法院受理案件时B.作出撤销决定时C.合同签订时D.合同履行时正确答案是:B.作出撤销决定时。

根据《合同法》的规定,对于可撤销的合同,当事人可以在法定的期间内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而一旦合同被撤销,自始不发生效力。

因此,该合同自作出撤销决定时起无效。

2、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下列哪一项行为属于不正当竞争行为?()A.某市电信局在当地媒体上宣传其电信服务,称其网络速度快、信号稳定、话费低廉B.某市工商局对在该市举办的大型人才招聘会进行广告宣传C.某市电器公司在促销活动中,向消费者赠送礼品D.某市政府在扶贫正确答案是:A.某市电信局在当地媒体上宣传其电信服务,称其网络速度快、信号稳定、话费低廉。

大学生理学第十一章习题

大学生理学第十一章习题

名词解释1.激素2.内分泌系统3.靶器官4.第二信使5.基因表达学说6.旁分泌7.激素的允许作用8.侏儒症9.下丘脑-腺垂体-靶腺功能轴 10.应激和应急问答题1.试述激素的基本作用、作用的共同特点及其作用原理。

2.试述下丘脑与腺垂体之间的机能联系。

3.试述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及其分泌调节。

4.试述甲状腺激素的主要生理作用和甲状腺功能的调节机制。

5.促进机体生长的激素有哪些?它们如何发挥作用?6.试述胰岛素的生理作用及其分泌调节。

7.试述糖皮质激素的主要生理作用和糖皮质激素分泌的调节。

8.阐述地方性甲状腺肿、佝偻病的发病机制和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的注意事项。

选择题1.关于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由内分泌细胞产生的高效能的生物活性物质B.只能改变靶细胞固有的功能活动C.激素在调节过程中起“化学信使”作用D.一种激素对其它激素的作用无影响E.激素不能为靶细胞提供能量2.旁分泌是指:A.激素通过血液运输作用于靶细胞B.激素通过淋巴液运输作用于靶细胞C.激素通过轴浆运输作用于靶细胞D.激素通过垂体门脉作用于靶细胞E.激素通过体液扩散而作用于邻近的靶细胞3.神经激素是指:A.作用于神经细胞的激素B.具有激素功能的神经递质C.神经细胞分泌的激素D.神经系统内存在的激素E.来自神经细胞,并只作用于神经系统的激素4.下列激素中,属于含氮激素的是:A.盐皮质激素B.糖皮质激素C.甲状腺激素D.雄激素E.雌激素5.有关激素作用的第二信使学说的叙述,错误的是:A.第二信使一般是指cAMPB.cAMP是类固醇激素发挥作用的中间环节C.ATP转为cAMP需要Mg2+参与D.抑制磷酸二酯酶可加强cAMP的活性E.cAMP在信息传递过程中具有放大作用6.血中激素浓度很低,而生理效应十分明显是因为:A.激素的半衰期长B.激素的特异性强C.激素作用有靶细胞D.激素间有相互作用E.激素具有高效能生物放大系统7.有关下丘脑与垂体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内容,错误的是:A.下丘脑“促垂体区”的神经元可将神经信息转变成激素信息B.下丘脑通过垂体门脉系统调节腺垂体的活动C.下丘脑视上核合成ADH经下丘脑-垂体束贮存于垂体后叶D.下丘脑活动受腺垂体和靶腺激素的反馈调节E.下丘脑“促垂体区”的神经元可分泌促甲状腺素8.腺分泌的七种激素中,包括下列哪四种促激素:A.TRH、FSH、LH、ACTHB.TSH、FSH、LH、CRHC.FSH、LH、ACTH、TSHD.TSH、GH、ACTH、CRHE.MRF、FSH、ACTH、GH9.下列哪种激素对腺垂体具有负反馈作用?A.肾素B.肾上腺素C.促肾上腺皮质激素D.氢化可的松E.胰岛素10.抗利尿素的合成部位主要在:A.腺垂体B.神经垂体C.肾上腺D.下丘脑视上核室旁核E.下丘脑促垂体区11.有关催产素生理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刺激输卵管收缩,促进卵子运行B.促进乳腺腺管的发育C.促进非孕子宫收缩D.分娩时促进子宫平滑肌收缩以娩出胎儿E.抑制射乳反射12.有关生长素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能促进蛋白质分解B.能促进神经系统的发育C.能直接促进骨骼发育D.能增加葡萄糖的利用E.生长素的分泌高峰期出现在慢波睡眠时13.幼儿时期生长素分泌不足可导致:A.呆小症B.巨人症C.侏儒症D.向心性肥胖E.肢端肥大症14.有关甲状腺激素合成与贮存的叙述,错误的是:A.合成甲状腺激素的主要原料是碘和酪氨酸B.合成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酶是过氧化酶C.甲状腺摄取碘的过程需消耗能量D.甲状腺激素合成后在甲状腺细胞内贮存E. 甲状腺激素的贮存量可供机体利用2~3个月15.甲状腺激素对脑和长骨的生长发育影响最大的年龄在:A.出生后的第1个月B.出生后的第4个月C.出生后1年左右限D.出生后3年左右E.出生后7年左右16.使基础代谢率增高的主要激素是:A.糖皮质激素B.甲状腺激素C.肾上腺素D.甲状旁腺激素E.雌激素17.影响神经系统发育的最重要的激素是:A.胰岛素B.甲状腺激素C.生长素D.糖皮质激素E.肾上腺素18.呆小症与侏儒症的最大区别是:A.身材更矮B.智力低下C.内脏增大D.肌肉发育不良E.身材上、下部不对称19.维持血液中甲状腺激素相对稳定主要依靠:A.下丘脑的调节性多肽B.腺垂体的促激素C.甲状腺的自身调节D.自主神经的调节E.下丘脑—腺垂体—甲状腺轴负反馈调节20.甲亢患者通常可出现:A.血糖浓度升高B.血胆固醇浓度降低C.脉压减小D.外周阻力增加E.嗜睡21.食物中长期缺碘可引起:A.甲状腺功能亢进B.腺垂体功能减退C.甲状腺代偿性增性D.血浆中TSH浓度下降E.基础代谢率升高22.有关糖皮质激素生理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糖皮质激素属于固醇类激素B.抑制蛋白质分解C.使血糖浓度降低D.使红细胞和血小板数量增加E.使躯干脂肪分解四肢脂肪合成,脂肪重新分布23.下列有关糖皮质激素对血细胞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使白细胞总数减少B.红细胞减少C.使嗜酸性粒细胞减少D.使淋巴细胞增加E.中性粒细胞减少24.糖皮质激素无收缩血管的作用,但能加强去甲肾上腺素的缩血管作用,这一现象称为:A.直接作用B.拮抗作用C.允许作用D.协同作用E.反馈作用25.机体缺乏下列哪种激素可导致“水中毒”?A.糖皮质激素B.甲状腺激素C.胰岛素D.醛固酮E.抗利尿激素26.将动物去除双侧肾上腺后,容易引起死亡的原因是:A.水盐代谢紊乱和物质代谢严重紊乱B.儿茶酚胺缺乏引起的血管功能紊乱C.“应激”反应能力过强D.失去“应急”反应能力E.以上都对27.糖皮质激素不宜用于胃溃疡患者是因为糖皮质激素能:A.抑制糖的利用,使组织能源减少B.使胃肠道血管收缩,血供减少C.促进盐酸和胃蛋白酶原的分泌,加剧溃疡病变D.分解蛋白质,影响伤口愈合E.抑制纤维母细胞的增殖和功能,延长溃疡愈合28.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停药时应注意:A.检查病人血细胞B.了解胃粘膜有无损伤。

生理学第十一章 内分泌试题及答案

生理学第十一章 内分泌试题及答案

第十一章 内分泌【测试题】一、名词解释1. 激素(hormone)2. 长反馈(loog-loop feedback)3. 应激(stress)4. 允许作用(permissive action)5. 黏液性水肿(myxedema)6. 碘阻滞效应(Wolff Chaikoff effect)7. 肢端肥大症(acromegaly)8. 应急学说(emergency reaction hypothesis)9. 下丘脑调节肽(hypothalamic regulatory peptide)10. 内分泌(endocrine)11. 自分泌(autocrine)12. 侏儒症(dwarfism)13. 靶细胞(target cell)14. 上调作用(up regulation)15. 呆小症(cretinism)16. 腔分泌(solinocrine)17. 组织激素(tissue hormone)二、填空题18. 根据化学结构,激素可分为、以及三类。

19. 激素的作用方式有:、、、和。

20. 内分泌腺分泌水平的相对稳定主要是通过机制实现的。

21. 细胞膜受体介导的激素作用机制主要建立在学说基础上,细胞内受体介导的激素作用机制主要建立在学说基础上。

22. 下丘脑的肽能神经元主要存在于、与内。

23. 腺垂体是体内最重要的内分泌腺,能分泌七种激素,其中、、和、均有各自的靶腺,是通过调节靶腺的活动而发挥作用。

24. 生长激素能诱导靶细胞产生一种具有促生长作用的肽类物质,称为。

25. 患闭经溢乳综合症的妇女,临床表现为闭经、溢乳与不孕,患者一般都存在无排卵与雌激素水平低落,而血中浓度却异常增高。

26. 神经垂体不含腺细胞,不能合成激素,其储存和释放的激素来源于下丘脑的和,其中抗利尿激素主要由产生;而缩宫素则主要是由产生。

27. 甲状腺激素主要有和两种;食物中的是合成甲状腺激素不可缺少的重要原料。

28. 对成年人甲状腺激素的作用主要是中枢神经系统及交感神经的兴奋性。

第十一部分应激唤醒焦虑与运动表现-精选

第十一部分应激唤醒焦虑与运动表现-精选
42
23
个体差异与唤醒水平的要求
➢ 对于一项运动表现的最佳唤醒水平而言也是 因人而异的。由于每个人所具有的个性特征 和技能的掌握水平不同,有些人需要在较高 的唤醒水平下才能获得满意的运动表现,而 另一些人则在较低的唤醒水平时出现优良表 现的可能性最大。与最佳唤醒水平更为密切 的个性因素是特质焦虑和性格的内、外向性。
➢ 对于焦虑研究的深入和细化,产生了特质焦 虑和状态焦虑的概念 :特质焦虑是指不同个 体在焦虑倾向方面所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 差异,属于个性心理的特征部分;状态焦虑 则是一种在强度上有变化、随时间而波动的 短暂情绪反应(季浏、符明秋,1994)。
12
第二节 唤醒、焦虑与运动表现的关系
➢ 影响唤醒水平和运动表现的主要因 素及其相互关系
图11-1 唤醒水平连续线示意图
8
➢ 有别于汽车发动机的是,人 类的“发动机”永远处在工 作状态,只要是正常活着的 人,即使处于睡眠状态,仍 在大脑和肌肉中存在着生物 电的活动。由此可以认为, 唤醒具有一种自然的、连续 的状态特征。
9
焦虑(anxiety)
➢ 焦虑是个体在担忧自己不能达到目标或不能克 服障碍而感到自尊心受到持续威胁下形成的一 种紧张不安、带有惧怕色彩的情绪状态(李维 等,2019)。
Theory)
15
驱力理论(Drive Theory)
➢ 经Spence等修订并定型的驱力理论认为,运 动表现(P)是习惯 (H) 与驱力 (D)的乘积,即 P=H×D (Spence,et al,1966)。
➢ PS:在这里,“习惯”是指完成运动技能
时个体所处的运动技能掌握阶段,或表达正 确动作、错误动作的比例优势。
➢ 在体育运动情境中,必须结合不同运动项目 所含主要技能的复杂程度,结合体育运动参 与者的个人特点,才能更好地理解倒U形假 说,更有效地预测和解释唤醒水平与运动表 现的关系

病理习题集修订书稿11修订应激

病理习题集修订书稿11修订应激

第十一章应激与疾病一、选择题(一)A型题:1.应激是指机体在受到各种内外环境因素刺激时所产生的A.特异性反应B.非特异性全身反应C.防御性反应D.损害性反应E.代偿性反应2.应激过程最突出的表现为A. 胸腺细胞肥大B.淋巴组织增生C.肾上腺皮质增大D.淋巴细胞增多E.中性粒细胞减少3.一般在应激时体内分泌减少的内分泌激素是A.抗利尿激素B.胰高血糖素C.胰岛素D.糖皮质激素E.醛固酮4.应激时交感-肾上腺髓质反应中下列哪一项既具有防御意义又具有不利影响A.心率加快、心收缩力加强B.血液重新分布C.支气管扩张D.促进糖原分解、升高血糖E.儿茶酚胺增多5.全身适应综合征(GAS)的抵抗期体内起主要作用的激素是A.胰岛素B.胰高血糖素C.垂体加压素D.醛固酮E.糖皮质激素6.应激时糖皮质激素不具有下列哪一种作用A.促进蛋白分解B.促进脂肪动员C.稳定溶酶体膜D.降低血糖E.升高血糖7.应激时增多的β-内啡肽不具有下列哪一种作用A.镇痛B.心率增加C.低血压D.心输出量减少E.血中ACTH减少8.应激时心血管变化中下列哪一项不存在A.心收缩力减弱B.心率增快C.心律失常D.血管收缩E.心肌耗氧增多9.应激时心律失常的产生与下列哪一因素无关A.心肌细胞的钙内流增加B.心肌细胞膜电位负值变小C.心肌钙离子慢通道激活D.心肌不应期延长E.心肌传导加速10.应激时应激性溃疡的发生与下列哪一项因素无关A.粘膜缺血使能量供应不足及细胞再生能力降低B.糖皮质激素分泌增多引起胃粘膜屏障受损C.胃粘膜合成前列腺素增多D.β-内啡肽增多E.胃酸和胃蛋白分泌增加11.应激时泌尿系统的主要变化中下列哪一项不存在A.尿少B.尿比重高C.肾小球滤过率降低D.尿钾降低E.尿钠降低12.应激时急性期蛋白(APP)不包括下列哪一类蛋白A.参与抗凝和纤溶的蛋白B.参与激肽生成的蛋白C.属于补体成分的蛋白D.参与转运的蛋白E.纤维连接蛋白13.急性期蛋白主要来自下列哪一种细胞A.肥大细胞B.肝细胞C.巨噬细胞D.内皮细胞E.成纤维细胞14.应激时急性期蛋白不具有下列哪一种功能A.促进凝血B.抑制纤溶C.消除自由基D.抑制蛋白酶作用E.消除异物和坏死组织15.应激时体内蛋白质代谢变化中下列哪一项不存在A.蛋白质利用增加B.蛋白质分解加强C.蛋白质合成减少D.尿氮排出增加E.出现负氮气平衡16.现认为热休克蛋白不具有下列哪一种功能A.抑制糖原异生B.提高耐热能力C.提高细胞的应激能力D.加强钠-钾A TP酶活性E.增强对损害的抵抗力17.全身适应综合征(GAS)的警觉期体内哪种激素分泌增多A.垂体加压素B.甲状腺素C.胰高血糖素D.糖皮质激素E.胰岛素18.应激时糖皮质激素(GC)增加对机体的保护机制下列哪项因素是错误的A.升高血糖B.维持循环系统对儿茶酚胺的反应性C.抗炎作用D.抗过敏作用E.增强免疫系统功能19.应激时急性期反应蛋白(APP)浓度升高最显著的是下列哪种蛋白A.纤维蛋白原B. 铜蓝蛋白C.血清淀粉样A蛋白D. C-反应蛋白E.α1-蛋白酶抑制剂20.应激时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生与下列哪一项因素无关A.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B.儿茶酚胺分泌增加C.胰岛素分泌增加D.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E.遗传易感因素激活21.应激的衰竭期机体处于A.适应或抵抗状态 B.抵抗能力耗竭状态C.战斗或逃避状态D.最佳动员状态E.内环境稳定状态22.应激的抵抗期机体以A.交感肾上腺皮质兴奋为主B.交感肾上腺髓质兴奋为主C.迷走神经兴奋为主D.交感神经兴奋为主E.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兴奋为主23.创伤后应激病是一种A.精神病 B.情绪反应C.心理精神障碍 D.神经病E.行为反应24. 有关应激的神经内分泌反应,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蓝斑-交感-肾上腺皮质系统B.蓝斑-垂体-肾上腺髓质系统C.下丘脑-垂体-肾上腺髓质系统D.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E.下丘脑-垂体-促性腺系统(二)B型题A.儿茶酚胺B.胰高血糖素C.前列腺素D.抗利尿激素E.胰岛素1.应激时体内分泌增加最多的激素是2.应激时体内分泌减少的激素是A.促进蛋白质分解B.促进糖原异生C.促进前列腺素合成D.促进白三烯合成E.促进糖皮质激素生成3.应激时糖皮质激素的以上哪一种作用具有防御意义4.应激时糖皮质激素通过上列哪一种作用抑制化学介质的生成A.C-反应蛋白B.纤维连接蛋白C.血清淀粉样A蛋白D.血浆铜蓝蛋白E.运铁蛋白5.上列哪一种蛋白具有自由基清除作用6.上列哪一种蛋白具有激活补体系统作用7.应激时上列哪一种蛋白是减少的A.糖尿B.负氮平衡C.血浆游离脂肪降低D.组织利用葡萄糖减少E.体内代谢率升高8.应激时体内一般不出现上列哪一种变化9.应激时上列哪一种变化产生与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多有关A.胃粘膜缺血 B.胃腔内H+进入粘膜C.胆汁逆流 D.代谢性酸中毒E.胃内碳酸氢盐减少10.应激性溃疡发生的必要条件是11.应激性溃疡发生的最基本条件是(三)X题型1.应激时糖代谢变化主要表现为A.糖原分解加强B.组织对糖的利用减少C.糖原异生加强D.糖原异生减弱E.组织对糖的利用增多2.应激时脂肪代谢变化为A.游离脂肪酸增加B.酮体增加C.脂肪动员加强D.脂肪酸利用减少E.酮体减少3.热休克蛋白存在于A.酵母B.大肠杆菌C.果蝇D.人类E.小鼠4.诱导细胞产生热休克蛋白的刺激有A.缺氧B.感染C.中毒D.高温E.创伤5.应激时血液凝固性升高是由于A.凝血因子增多B.纤维蛋白原增多C.血小板数目增多D. 儿茶酚胺增多E.纤溶酶原增多6.应激综合症警觉期的变化是A.儿茶酚胺增多B.交感神经兴奋C. 糖皮质激素增多D.醛固酮增多E.糖皮质激素减少7.按应激的发展过程可将应激分成下列哪几期A.代偿期 B.抵抗期C.警觉期 D.衰竭期E.失代偿期8.应激原可分为下列哪几类A.内环境因素 B.免疫因素C.外环境因素D.躯体因素E.心理社会因素9.应激时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的效应是A.调控交感-肾上腺髓质的应激反应B.启动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反应C.调控蓝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反应D.启动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的应激反应E.启动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10.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激素系统的中枢位点在A.中脑 B.下丘脑C.室旁核D.腺垂体E.蓝斑11.应激时交感-肾上腺髓质兴奋主要释放A.糖皮质激素 B.肾上腺素C.去甲肾上腺素 D.胰岛素E.胰高血糖素12.急性期反应蛋白主要由下列哪些细胞合成 A.肝细胞 B.淋巴细胞C.肥大细胞 D.单核巨噬细胞E.成纤维细胞13应激性溃疡的发生是由于A.胃腔内H+ 进入粘膜B.交感-肾上腺髓质强烈兴奋C.胃肠粘膜缺血D.胃粘液蛋白分泌减少E.交感-肾上腺皮质强烈兴奋附:选择题答案(一)A型题1.B2.C 3C 4.E 5.E 6.D 7.B 8.A 9.E 10.C 11.D 12.B 13.B 14.B 15.A 16.A 17.D 18.E 19.D 20.C21.B 22.A 23.C 24.D(二)B型题1.A2.E3.B4.E5.D6.A7.E8.C9.A 10B 11A(三)X型题1.ABC 2.ABC 3.ABCDE 4.ABCDE 5.ABCD 6.ABCD 7.BCD 8.ACE 9.AD 10.BCD 11.BC12.ADE 13.ABCD二、非选择题(一)名词解释1.应激原2.全身适应综合征3.急性期蛋白4.热休克蛋白5.分子伴娘6.应激性溃疡(二)填空题1.机体在受到各种刺激时所出现的称为应激。

第十一章病人清洁护理习题及答案

第十一章病人清洁护理习题及答案

【习题】一、选择题(一)A1型题1. 口腔护理的目的不包括A.保持口腔淸洁B.清除牙垢C.预防口腔感染D.淸除口腔内一切细菌E.观察口腔变化2.下列不需进行特殊口腔护理的患者是A.昏迷B.禁食C.高热D.鼻饲E.下肢外伤3.为昏迷患者行口腔护理时,不需准备的用物是A.棉球B.弯盘C.开口器D.吸水管E.弯止血钳4.护士为卧床患者进行床上洗头时,水温应调节至A. 22-26℃B. 28 – 32℃C. 40 -45℃D. 50 -60℃E.60 -70℃5.灭头虱药液的成分是:A.百部 10g,30% 乙醇 40mlB.百部 20g,40% 乙醇 50mlC.百部 30g,50% 乙醇 100mlD.百部 40g,75% 乙醉 120mlE.百部 50g,95% 乙醉 60ml6.下列关于床上擦浴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天冷时可在被内操作B.擦洗眼部时由外眦向内眦C.为患者脱上衣时,先脱近侧后脱远侧D.擦洗时注意防止浸湿床单E. 15~30min 内完成7.发生压疮的最主要原因是A.局部组织长期受压B.机体营养不良C.局部皮肤潮湿或受排泄物刺激D.急性应激因素E.体温升高8.下列关于剪切力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与体位有关B.由垂直压力和摩擦力相加而成C.由剪切力造成的皮肤损害早期不易发现D.半卧位时床头抬高应大于30°,避免剪切力产生E.长期坐轮椅者应保持正确坐姿,防止身体下滑而产生剪切力9.压疮的好发部位不包括A.仰卧位—骶尾部B.侧卧位一肩胛部C.半坐卧位——足跟D.俯卧位一髂前上棘E.坐位——坐骨结节10.晨间护理和晚间护理应分别安排在A.诊疗开始前,晚饭后 B.诊疗开始后,晚饭前C.诊疗开始前,下午4点后D.诊疗开始前,晚饭后E.诊疗开始前,临睡前11.张某,女,20岁,因肱骨干骨折入院。

护士在为其梳理头发时,发现头发已纠结成团,可选择用于梳理的合适溶液是A.温开水B.生理盐水C.30%乙醇D.75%乙醇E.油剂12.王某,女,30岁,诊断为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体育心理学题库(与课本配套复习资料)第十一章

体育心理学题库(与课本配套复习资料)第十一章

第十一章应激、唤醒、焦虑与运动表现一、填空题(将正确的答案填入空格)1. 人类和动物在经历和体验某种过度情境时产生的那种心理和生理的过程称之为,又称为。

2.导致应激的刺激可以是、和诸因素。

3.唤醒是指机体总的的不同状态或不同程度。

4.唤醒有三种表现,即、和。

5.唤醒对维持与改变大脑皮层的兴奋性,保持觉醒状态有主要作用,它为以及提供能量。

6.唤醒水平的变化与刺激的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与刺激的之间的相关性较小。

7.焦虑是个体在担忧自己不能达到目标或不能克服障碍而感到受到持续威胁下形成的一种紧张不安、带有惧怕色彩的。

8.特质焦虑是指不同个体在焦虑倾向方面所表现出来的的差异,属于个性心理的部分。

9.状态焦虑是一种在上有变化、随而波动的短暂情绪反应。

10. 驱力理论认为,运动表现是与的乘积。

11. Oxendine认为,高水平的唤醒可促进的运动技能活动,但会干扰的活动。

12. 一般来说,运动技能越复杂,其适宜的唤醒水平就相对。

13. Martens于1982年提出将竞赛焦虑分为、和三个方面。

14. 影响赛前状态焦虑的环境因素主要有和。

15. 与升高状态焦虑水平有关的个性特征方面的因素有和。

二、单项选择题(将备选答案中正确的一个代码写在题后括号内)1. Martens认为可以将的工作强度比作人的唤醒水平。

()A. 探照灯B. 发动机C. 电脑D. 变压器2. 在完成决断的数量少、备选范围比较狭窄、速度要求不快的运动技能,其适宜的唤醒水平就。

()A. 比较高B. 非常高C. 比较低D. 非常低3. 刺激的数量多、持续时间短、强度小的情况下,运动技能在的唤醒水平下容易获得好的运动表现。

()A. 相对高B. 非常低C. 相对低D. 非常高4. 对动作精确性和稳定性的要求越高的运动技能,越需要在的唤醒水平下能够取得好的运动表现。

()A. 较高B. 很高C. 很低D. 较低5. 多维焦虑理论认为,以生理特征为主的躯体焦虑与运动表现呈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一章应激与相关疾病一、目的及要求1.掌握心理应激状态下的主要表现。

2.掌握急性心因性反应、延迟性心因性反应及适应障碍的临床特点与处理原则。

3.了解应激、应激源的涵义,了解常见的应激源包括哪些,了解影响个体对心理、社会应激源认知与评估的因素。

4.了解应激过程的中介机制、Selye的应激学说。

5.了解人类需要的分层和动机冲突受挫的常见表现形式。

6.要求学生懂得应激可以导致新的疾病或加重已有的疾病,因此,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要重视对患者的心理抚慰,处处体现人文主义关怀。

二、各节应了解和掌握的主要内容第一节概述1.掌握处于应激状态的个体的主要表现。

2.了解刺激与反应的关系3.了解应激过程的中介机制(包括中枢神经系统、神经内分泌及免疫系统的变化),了解应激与健康的关系(适度应激有益健康,应激过度则会致病)。

4.了解Selye的应激学说(全身适应综合症的三个阶段)。

5.了解常见的心理应激源;了解需要受挫、动机冲突与疾病的关系。

6.了解个体对应激源做出反应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第二节应激相关障碍掌握急性心因性反应、延迟性心因性反应及适应障碍的主要临床特征。

第三节应激相关疾病的治疗掌握此类疾病治疗的基本原则。

三、练习题【选择题】(一)A型题1.有关刺激与反应以下哪一项最正确A.物理刺激产生物理反应B.化学刺激产生化学反应C.语言刺激只引起心理反应D.抽象刺激的作用强度大于物理刺激E.从最简单的单细胞生物到最复杂的人类,都有接受刺激和作出反应的能力2.有关应激与应激源以下哪一项不对A.应激即指对应激源作出的反应B.应激源指导致个体出现应激的原因C.处于应激状态下的个体常有内环境的紊乱D.应激源有正性与负性之分E 心理健康的个体是因为他们较少碰到应激源3.以下哪项不是处于应激状态下的个体的表现A.体内神经递质发生改变B.体内神经内分泌发生改变C.可能导致脑功能损害D.可表现精神异常E.常表现交感神经抑制而副交感神经兴奋4.有关动机与冲突以下哪项不对A.动机就是唤起、推动与维持行为去达到一定目标的内部动力B.动机的产生源于个体需要与主观愿望C.动机的实现还要受到许多客观环境条件的限制D.动机的好坏是引起应激的根源E. 动机受挫,就有可能产生应激5 以下哪项一般不是心理应激状态下的情绪特征A.情绪不稳、易激惹B.表情茫然C.激情发作D.焦虑不安、慌张恐惧E.情感淡漠6 以下哪一项不是急性心因性反应的特征A.可出现意识障碍B.精神运动性兴奋与抑制C.内容常涉及心因与个人经历D.病程一般不超过三个月E.精神症状的发生与应激事件有时间上的紧密联系7.以下哪项不是延迟性心因性反应的特点A.应激源往往具有异常惊恐或灾难性质 B. 症状常有晨重夜轻的节律变化C. 反复重现创伤性体验D. 持续性的警觉性增高E. 发病常在遭受创伤后数日至半年内出现8.以下哪项不是适应性障碍的特征A.应激源常为日常生活中的应激性事件B.适应能力不良的个体易患C.病程一般不超过一年D.部分病人可以表现为品行障碍E.症状以情绪障碍为主(二)B型题A.应激源往往具有异常惊恐或灾难性质,常引起个体极度恐惧、害怕、无助之感。

多数在遭受创伤后数日至半年内出现。

大多数病人1年内恢复B.在可以辨认的日常生活中的应激性事件的影响下,由于易感个性,适应能力不良,个体对该应激源出现超出常态的反应性情绪障碍或适应不良行为,导致正常工作和人际交往受损C.反映个人生活风格和人际关系的异常行为模式,造成对社会环境的适应不良D.在强烈的精神刺激之后数分钟至数小时起病,大多历时短暂,可在几天至一周内恢复,预后良好E.常在心因下诱发,临床症状多样化,有夸张做作和表演性,暗示性强1.急性心因性反应2.延迟性心因性反应3.适应性障碍4.癔症5.人格障碍(三)X型题1.一般将需要分为以下哪几个层次A.生理需要B.安全需要C.社交与爱的需要D.获得社会公认与尊重、实现个人理想的需要E.工作需要2.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可表现以下哪些情况A.口干、便秘或腹泻、尿意频繁B.性功能障碍或性欲减退C.慢性躯体疼痛D.食欲减退,睡眠障碍E.心悸、心冲、胸闷3.心理应激状态可表现以下哪些情况A.警觉性增高,对刺激敏感B.注意力分散而难于集中C.思维活动灵活多变D.情绪与行为异常E.植物神经功能症状4.个体对心理应激源的认知与评估受以下哪些因素的影响A.应激源的性质B.应激源持续的时间C.个体的生活经历D.个体的性格特征E.个体的价值观【填空题】1.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将人类的需要划分为五个层次,即:-------;--------;---------;--------;--------。

2.动机冲突常表现为以下几种形式:-——;——;——;——。

【简述题】一、简述塞里(Selye)的应激学说答:加拿大学者Hans Selye认为,不论外界何种刺激,无论是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或心理社会的刺激作用于机体后,无论刺激性质如何,机体均会产生一种非特异性的“全身适应综合征”(general adaptation syndrome, GAS)。

此时,机体主要有垂体—肾上腺系统的变化,形成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为警觉期,动员全身各系统的机能进行适应,此时,机体尚未产生适应性。

第二阶段为抵抗期,机体动员全身的防御机制,抵抗的能力高于正常水平,是适应的最佳时期。

如果刺激超强且持续存在,机体应激反应即进入第三期—衰竭期,则可出现各种疾病。

二、心理应激源的认知与评估受哪些因素的影响?答:机体对外界的各种刺激,首先对其性质进行辨认,同时对他与机体的关系进行评估,据此作出相应的情绪与行为反应,有利的出现阳性情绪与趋向行为,有害的则出现阴性情绪与回避行为,趋利而避害是人和动物共同的生物行为准则。

决定个体对刺激做出反应的因素除刺激的性质(是否符合个体需要)、强度、个体的身体功能状况外;另一个重要的因素是个体对刺激的认知和理解,而这种认知则受个体的性格特征,价值观,知识条件,既往经历、社会支持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个体常会根据自身需求、价值观、个性特征、认知与应付方式、既往生活经验、可利用的社会支持情况等去评估所遇事件与他的利害关系。

此人的至爱,并非彼人所需,即同一事件对不同的个体会有不同的反应。

三、心理应激状态的主要表现有哪些?答:适度刺激对维持人体心身健康是有利的,适度应激可提高人的注意、记忆力,增强思维的灵活性,行为敏捷,有利于调动潜能,增强应付能力。

而处于应激状态下的个体,常表现为以下某些症状。

1.意识状态警觉性增高,对刺激敏感,普通声光刺激易致惊跳反应。

2.注意力分散而难于集中,易出差错。

3.思维活动单一、刻板,缺乏灵活性,轻率做出决定,或思维杂乱,茫无头绪。

4.情感活动情绪不稳、易激惹、易哭泣,或表情茫然,或激情发作、嚎啕大哭,或焦虑不安、慌张恐惧,亦可出现悲观抑郁或欣喜若狂。

5.行为动作坐立不安、震颤、小动作多,或刻板、转换动作。

6.植物神经功能症状食欲减退,睡眠障碍、口干,尿意频繁,性功能障碍或性欲减退,月经不调,头昏头痛,倦怠乏力,慢性躯体疼痛等。

7.烟、酒、镇静剂的用量增加。

四、简述急性心因性反应(急性应激障碍)的临床特点答:急性心因性反应常在强烈的精神刺激之后数分钟至数小时起病,病人可表现为意识障碍,精神运动性兴奋与抑制等多种症状。

有意识障碍者可见定向障碍,注意狭窄,言语缺乏条理,有自发言语,动作杂乱、无目的性,对周围感知不真切,出现人格和现实解体,偶见冲动行为,事后部分遗忘。

部分病人表现为不协调的精神运动性兴奋或抑制。

表现为激越,喊叫,过度乱动或情感爆发,话多,内容常涉及心因与个人经历;运动性抑制者表现为情感迟钝、麻木,行为退缩,少语少动,可达亚木僵或木僵状态。

大部分病人表现为上述症状的混杂,创伤性经历常因想象、考虑、梦境、回闪(flashback)、触景生情等多种途径引发个体反复重新体验,而个体则对能勾起痛苦回忆的刺激尽量回避。

病人常伴有失眠、易激惹、注意集中困难,高度警觉和惊跳反应,运动不安等症状。

如病人表现以妄想或严重情感障碍为主者则可诊断为急性应激性精神病。

本病病程短暂,可在几天至一周内恢复,通常在一个月内缓解,预后良好。

五、简述延迟性心因性反应的临床特征答:此病又叫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PTSD)。

应激源往往具有异常惊恐或灾难性质,常引起个体极度恐惧、害怕、无助之感。

一般认为女性较男性易患。

临床特征可概括为以下几点:1.反复重现创伤性体验表现为控制不住地回想受创伤的经历,反复出现创伤性内容的恶梦,反复发生错觉或幻觉或幻想形式的创伤性事件重演的生动体验(症状闪回“flash-back”),当面临类似情境或目睹死者遗物、旧地重游、纪念日时,又产生“触景生情”式的精神痛苦。

2.持续性的警觉性增高表现为难于入睡或易惊醒,注意集中困难,激惹性增高,过分的心惊肉跳,坐立不安。

遇到与创伤事件多少有些相似的场合或事件时,产生明显的生理反应,如心跳加快,出汗,面色苍白等。

3.持续回避表现为极力不去想有关创伤性经历的事,避免参加或去能引起痛苦回忆的活动或场所。

对周围环境的普通刺激反应迟钝,情感麻木,与人疏远,社会性退缩,兴趣爱好变窄,对未来缺乏思考和计划,对创伤经历中的重要情节遗忘等。

4.病程与预后多数在遭受创伤后数日至半年内出现,大多在1年内恢复,少数病人持续多年不愈而成为持久的精神病态。

影响预后的因素包括:创伤事件的严重程度;暴露于这种精神创伤性情境的时间和密切程度;人格特征;个人经历;社会支持;躯体心理素质等。

六、简述适应性障碍的诊断要点答:适应性障碍的诊断要点包括:1.有明显的生活事件(但这种事件不是灾难性的或异乎寻常的)为诱因,尤其是生活环境和社会地位的变化(如移民、出国、退休、入伍等),精神障碍始于事件后3个月内。

2.有理由推断生活事件和病人的人格特征起着同样重要的作用。

理由是事发前病人一直精神正常,大多数人都能顺利处理这类事件而无任何异常,有证据表明病人的社会适应能力不强。

3.以抑郁、焦虑、害怕等情绪障碍为主要表现,同时有适应不良行为和生理功能障碍,如退缩、不注意卫生、生活无规律,或表现睡眠不好、食欲不振等。

4.精神障碍妨碍了社会功能,且病情至少一个月,最长一般不超过6个月。

5.需排除情感性精神障碍、神经症、应激障碍、躯体形式障碍和品行障碍等。

七、简述应激相关疾病的治疗原则答:治疗目的是运用各种方法消除症状,缩短疾病病程,减轻症状严重性,帮助病人选择处理应激的适当途径,减少由于疾病引起的损害。

同时要采取多种措施,增强病人的应付技能,减少今后应激相关疾病的发生。

处理原则包括:1.心理治疗基本原则是:首先要建立好充分信赖的医患关系,对疾病的性质进行适当的解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