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霉素类抗菌药物修订稿
头孢类抗生素的分类修订稿

头孢类抗生素的分类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第一代第一代头孢菌素是较温和的抗生素,能抵抗包括能生产青霉素酶及敏感甲氧西林的葡萄球菌属及链球菌等细菌,纵然它们不是这种细菌感染的首选治疗药物。
它们另外亦会抵抗一些大肠杆菌、克雷白氏肺炎杆菌及奇异变型杆菌,但对脆弱拟杆菌、肠球菌、抗药性葡萄球菌、假单胞菌属、不动杆菌属、肠杆菌属、引朵阳性变型杆菌或沙雷氏菌没有功效。
第一代头孢菌素包括:头孢氰甲头孢羟氨苄头孢氨苄头孢来星头孢洛宁头孢噻啶头孢噻吩头孢匹林头孢曲秦头孢氮氟头孢西酮头孢唑林头孢拉定头孢沙定头孢替唑作用于特点临床应用。
1.肾毒性较第二、三代大。
2.对B-内先胺酶较稳定,不及第二、三代。
3.主要用于耐药金葡菌感染及敏感菌引起的呼吸道、泌尿道感染等第二代第二代头孢菌素有较大的革兰氏阴性菌的抗菌性,且保留一些革兰氏阳性菌的抗菌性。
它们对β内醘胺酶有更大的抵抗力。
头孢克洛头孢尼西头孢丙烯头孢呋辛头孢唑南第二代头孢菌素有着抗厌氧性生物性的包括:头孢孟多头孢雷特头孢替安以下的头孢烯有时亦被分类为第二代头孢菌素:碳头孢烯:氯碳头孢头霉素:头孢拉宗、头孢美唑头孢米诺、头孢替坦、头孢西丁作用特点应用。
1.对革阳菌较弟一代略差,对革阴菌做用明显增强,,部分厌氧菌高效。
2.对B-内先胺酶较稳定。
3.对肾毒素较第一代小。
4.主要用于敏感菌所致的呼吸道,胆道及泌尿感染等第三代第三代的头孢菌素有广泛的抗菌性,且增加了抵抗革兰氏阴性菌的能力。
某些头孢菌素,尤其是口服的及具抗假单胞菌属能力的,对革兰氏阳性菌有减少了的抗菌性。
虽然扩展了的药性,β内醘胺酶使得它们在临床的用途减少,但它们仍特别适用于治疗院内感染。
头孢卡品头孢达肟头孢地尼头孢托仑头孢他美头孢克肟头孢甲肟头孢地秦头孢哌酮头孢噻肟头孢咪唑头孢泊肟头孢特仑头孢布烯头孢噻呋头孢噻林头孢唑肟头孢曲松以下是有着抵抗假单胞菌属能力的第三代头孢菌素:头孢他啶头孢匹胺头孢磺啶以下的头孢烯有时亦被分类为第三代头孢菌素:氧头孢烯:拉氧头孢作用特点应用、1.对厌氧菌及革兰阴性菌较强,(包括酮绿假单胞菌)对革阳菌作用不及一、二代。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2012年8月1日)

第三章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
• 第二十二条 (临时采购的处理) –因特殊治疗需要,医疗机构需使用本机构抗菌药物供应目 录以外抗菌药物的,可以启动临时采购程序。临时采购应 当由临床科室提出申请,说明申请购入抗菌药物名称、剂 型、规格、数量、使用对象和使用理由,经本机构抗菌药 物管理工作组审核同意后,由药学部门临时一次性购入使 用。 –医疗机构应当严格控制临时采购抗菌药物品种和数量,同 一通用名抗菌药物品种启动临时采购程序原则上每年不得 超过5例次。如果超过5例次,应当讨论是否列入本机构 抗菌药物供应目录。调整后的抗菌药物供应目录总品种数 不得增加。 –医疗机构应当每半年将抗菌药物临时采购情况向核发其 《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卫生行政部门备案。
• (安全性、疗效、细菌耐药性、价格)
非限制使用
经临床长期应用证 明安全、有效,对 细菌耐药性影响较 小,价格相对较低 的抗菌药物。
第三章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
• 实行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
第二十四条 (抗菌药物处方权限的管理) ★高级---培训考核合格---特殊使用级处方权 ★中级---培训考核合格---限制使用级处方权 ★初级---培训考核合格---非限制使用级处方权 ★药师---培训考核合格---调剂资格 ★二级以上医院应当定期对医师和药师进行抗菌药物临床 应用知识和规范化管理的培训。
(三)建立完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技术支撑体系。 感染专业医师、微生物检验专业技术人员和临床药师 为医师提供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相关专业培训,对临床科室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进行技术指导,并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 中发挥重要作用。
第三章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
1、加强购用管理。 2、建立遴选和定期评估制 度。 3、实行抗菌药物分级管理 制度。 4、建立抗菌药物临床应用 和细菌耐药监测体系。
2015版《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围手术期用药更新

《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4大新变化》抽查点评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应用病历,对其不合理用药问题进行监督干预,促进抗菌药物预防性合理应用是临床药师的重要工作。
临床药师点评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应用的参考依据主要有《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09]38 号文、《抗菌药物在围手术期的预防应用指南》等。
为进一步规范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国家对2004年印发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 285号)进行了修订,出版了2015年版《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在工作期间,对比新、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和卫办医政发[2009] 38 号文,发现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选用的品种有以下明显变化,对此进行简单的对比总结以供广大临床药师一起交流学习。
(一)个别手术取消了头孢曲松的推荐2014 年中华医学杂志发表中国产超广谱B -内酰胺酶肠杆菌科细菌感染应对策略专家共识 1 :限制三代头孢菌素在围手术期预防用药的使用。
研究表明对污染手术头孢曲松优于其他头孢菌素,对其他手术,则无显著差异。
因此应该限定包括头孢曲松在内的三代头孢菌素只用于污染手术的预防用药。
2015新版《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对以下手术取消了头孢曲松的推荐。
(二)个别手术增加了头霉素的推荐由于耐药菌的增加,在涉及到消化系统和妇科H或川类切口的手术时,2015新版《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增加了头霉素作为手术预防感染用药的推荐。
(三)取消了剖宫产结扎脐带后给药的推荐传统观点认为,剖宫产围手术期预防性抗菌药物的应用时机应为断脐后,我国多数医院也实行断脐后预防性应用抗菌药,38号文同样推荐剖宫产在结扎脐带后给予第一代头孢菌素。
而新版指导原则关于剖宫产预防用药推荐第一、二代头孢菌素土甲硝唑,未见标明为结扎脐带后给药。
近年来,随着国外对剖宫产预防性抗菌药物应用时机进行的深入研究,2011年美国妇产科医师协会(ACOG发表的《临产和分娩时预防性抗生素使用》给出A级建议:所有剖宫产患者推荐使用预防性抗生素,除非患者已接受足量的抗生素治疗(如,绒毛膜羊膜炎),预防性应用应当在剖宫产开始前60分钟内使用2。
医疗机构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

医疗机构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医疗机构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实施细则XX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实施细则为了加强我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管理,规范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行为,控制细菌耐药,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根据《药品管理法》、《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和《处方管理办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等法律、法规和规章,结合我院实际,特制订我院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实施细则如下:一、加强抗菌药物的管理,控制抗菌药物的品种医院抗菌药物品种控制在35种以内,同一通用名称抗菌药品种的注射剂型和口服剂型各不得超过2种,头霉素类抗生素不得超过2个品规,三代及四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口服剂型不得超过5个品规,注射剂型不得超过8个品规,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注射剂型不得超过3个品规,氟喹诺酮类抗菌抗菌药物口服制剂和注射剂型各不得超过4个品规,深部抗真菌类药物不得超过5个品规。
二、实行抗菌药物分级管理,限定处方医师用药级别抗菌药物的分级管理;将抗菌药物分为非限制使用,限制使用和特殊使用三级进行管理。
1.非限制使用类抗菌药物:经临床长期应用证明安全、有效,对细菌耐药性影响较小,价格相对较低的抗菌药物。
2.限制使用类抗菌药物:与非限制使用抗菌药物相比较,在疗效、安全性、对细菌耐药性影响、药品价格等方面存在局限性,不宜作为非限制使用的抗菌药物,应控制使用。
3.特殊使用类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明显,不宜随意使用或临床需要谨慎使用以免细菌过快产生耐药而导致严重后果的抗菌药物;新上市的抗菌药物,其疗效或安全性等方面的临床资料较少,或并不优于现用药物者;药品价格昂贵须严格控制使用的抗菌药物。
抗菌药物的分级选用;预防感染,治疗轻度或者局部感染应首先选用非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严重感染,免疫功能低下合并感染或者病原菌只对限制使用类抗菌药物敏感时,可以选用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严格控制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使用,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不得在门诊使用。
头霉素类抗菌药物有哪些

头霉素类抗菌药物有哪些也许你听说过头霉素类抗菌药物,但你不一定知道头霉素类抗菌药物有哪些。
下面是为你整理的头霉素类抗菌药物有哪些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用!头霉素类抗菌药物有哪些头霉素类品种包括头孢西丁、头孢美唑、头孢米诺等。
其抗菌谱和抗菌作用与第二代头孢菌素相仿,但对脆弱拟杆菌等厌氧菌抗菌作用较头孢菌素类强。
头霉素类对大多数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稳定,但其治疗产ESBLs的细菌所致感染的疗效未经证实。
头霉素类抗菌药物的适应症1.肺炎链球菌及其它链球菌属、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等肠杆菌科细菌、流感嗜血杆菌以及拟杆菌属引起的下呼吸道感染,血流感染,骨、关节感染,以及皮肤及软组织感染。
2.大肠埃希菌等肠杆菌科细菌所致的尿路感染。
3.大肠埃希菌等肠杆菌科细菌、拟杆菌属等厌氧菌引起的腹腔感染。
4.大肠埃希菌、淋病奈瑟菌、拟杆菌属等厌氧菌以及B组链球菌所致的盆腔感染,疑有沙眼衣原体感染者应合用抗衣原体药。
5.也可用于胃肠道手术、经阴道子宫切除、经腹腔子宫切除或剖宫产等手术前的预防用药。
头霉素类抗菌药物的特点头霉素类对革兰阳性菌的作用显著低于第一代头孢菌素,对革兰阴性菌作用优异。
具体的讲头霉素类对大肠杆菌、流感嗜血杆菌、奇异变形杆菌、沙门菌属、志贺菌属、肺炎克雷伯菌、产气杆菌等革兰阴性杆菌,卡他莫拉菌、淋球菌、脑膜炎球菌等革兰阴性球菌和甲氧西林敏感的葡萄球菌、链球菌、白喉杆菌等革兰阳性菌均具良好的抗菌作用。
本类药物耐革兰阴性菌β-内酰胺酶的性能强,包括对部分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很稳定,其稳定性优于大多数头孢菌素,因此可用于产酶菌、耐药菌感染。
本类药物对包括脆弱类杆菌在内的各种厌氧菌有较强的作用,这恰恰不同于头孢菌素类。
头孢美唑和头孢西丁的抗菌谱类似第二代头孢菌素,头孢米诺则与第三代头孢菌素相近。
头孢米诺对革兰阴性菌的作用较其他同类药物为强。
头孢菌素类药物的结构改造

头孢菌素类药物的结构改造头孢菌素(cephalosporins )又称先锋霉素,包括天然头孢菌素和半合成头孢菌素。
天然的头孢菌素有头孢菌素 C (cephalosporin C )、头孢菌素 N 、头孢菌素 P ,天然的头孢菌素 C 是由与青霉素菌近缘的头孢菌属的真菌所产生的抗生素,其结构由 D -a-氨基己二酸和7-氨基头孢烷酸(7-ACA )缩合而成。
HOOCNH 2OO OH 2O O头孢菌素 C 7-氨基头孢烷酸cephalosporin C7-ACA7-ACA 是抗菌活性的基本母核,主要由 β-内酰胺环与氢化噻嗪环并合而成,由 7-ACA 进行半合成的 β-内酰胺抗生素的研究是发展比较迅速的一个领域。
因此以头孢菌素 C 结构出发,进行结构改造得到了一系列半合成头孢菌素类药物。
从结构改造的部位来看头孢菌素类药物可修饰的部位比青霉素多,主要有四处:(Ⅰ)7-酰胺基部分;(Ⅱ)7-α 氢原子部分;(Ⅲ)环中的硫原子;(Ⅳ)3-位取代基。
一般而言,Ⅰ是抗菌谱的决定性基团; Ⅱ能影响对 β-内酰胺酶的稳定性;Ⅲ对抗菌效力有影响;Ⅳ能影响抗菌效力和药代动力学的性质。
Ⅰ与青霉素相比,头孢菌素 C 更稳定,具有耐酸、耐酶、毒性小、很少或无交叉过敏反应等优点,但抗菌活性低,是因为 7 位侧链上 D -α-氨基己二酸亲水性过强。
若用亲脂性取代基取代,在 3 位上保留乙酰氧基(或引入杂环)得到头孢噻吩(cefalotin ),头孢唑啉 (cefazolin ),抗菌活性增强。
N N ONNO SS ON N头孢噻吩 头孢唑啉 cefalotin cefazolin根据半合成青霉素改造的经验,在侧链酰胺的 α 位上引入亲水性基团-SO 3H 、-NH 2、- COOH ,成功地获得一些广谱、可口服的头孢菌素,如头孢磺啶(cefsulodin )、头孢氨苄 (cefalexin )、头孢羟氨苄(cefadroxil )、头孢拉定(cefradine )。
头霉素类的适应证和注意事项

头霉素类的适应证和注意事项
头霉素类品种包括头孢西丁、头孢美唑、头孢米诺等。
其抗菌谱和
抗菌作用与第二代头孢菌素相仿,但对脆弱拟杆菌等厌氧菌抗菌作用
较头孢菌素类强。
头霉素类对大多数超广谱β-内酰胺酶
(ESBLs)稳定,但其治疗产 ESBLs 的细菌所致感染的疗效未经证实。
【适应证】
1.肺炎链球菌及其它链球菌属、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大
肠埃希菌等肠杆菌科细菌、流感嗜血杆菌以及拟杆菌属引起的下呼吸道
感染,血流感染,骨、关节感染,以及皮肤及软组织感染。
2.大肠埃希菌等肠杆菌科细菌所致的尿路感染。
3.大肠埃希菌等肠杆菌科细菌、拟杆菌属等厌氧菌引起的腹腔感染。
4.大肠埃希菌、淋病奈瑟菌、拟杆菌属等厌氧菌以及 B 组链球菌
所致的盆腔感染,疑有沙眼衣原体感染者应合用抗衣原体药。
5.也可用于胃肠道手术、经阴道子宫切除、经腹腔子宫切除或剖宫产
等手术前的预防用药。
【注意事项】
1.禁用于对头霉素类及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有过敏史者。
有青霉素类过敏史患者确有应用指征时,必须充分权衡利弊后在严密观察下慎用。
如以往曾发生青霉素休克的患者,则不宜再选用本品。
2.有胃肠道疾病病史的患者,特别是结肠炎患者应慎用本品。
3.不推荐头孢西丁用于<3 月的婴儿。
4.使用头孢美唑、头孢米诺期间,应避免饮酒以免发生戒酒硫样反应。
2015版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更新内容简介

18
◆ 新增注重综合措施,预防医院感染的内容。强调抗菌药物 管理工作组应与医院管理科密切合作,制定各类医院感染 的预防制度等。
◆ 新增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培训、评估和督查项目: ① 加强各级人员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和管理培训; ② 评估抗菌药物使用合理性(科学设定控制指标、处 方医嘱专项点评); ③ 反馈与干预(通过监测-反馈-干预-追踪模式促进抗 菌药物临床应用的持续改进); ④ 加强监督检查。
20
关于进一步加强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的通知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国【卫办医发〔2015〕42号】2015年8月27日 附件:《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评价指标及要求》
一、严格落实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法规要求; 二、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综合管理 ; 三、切实作好抗菌药物处方点评工作; 四、完善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技术支撑体系 ; 五、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和细菌耐药监测 ; 六、加大检查指导和公示力度
15
第二部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管理
一、医疗机构建立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体系
◆ 此项为新增加内容,明确了医疗机构需要: ① 设立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 ② 建设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专业技术团队; ③ 制定抗菌药物供应目录和处方集; ④ 制定感染性疾病诊疗指南; ⑤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 ⑥ 信息化管理。
8
一表读懂:临床抗菌药物原则新旧版对比
9
一:非手术预防用药的基本原则
老版仅仅提出了预防用药的原则,而新版进一步明确了其目 的——预防特定病原菌或特定人群可能发生的感染。这样新版, 更加明确预防用药需要针对性,譬如清洁手术通常是针对金葡菌 等 G+ 菌选择预防用药,而不需要覆盖 G- 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头霉素类抗菌药物 WEIHUA system office room 【WEIHUA 16H-WEIHUA WEIHUA8Q8-
头霉素类抗生素简介
近年来,部分医院头霉素类抗菌药物滥用情况严重,卫生部组织制定的《2012年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中强调“严格控制抗菌药物购用品种、品规数量,保障抗菌药物购用品种、品规结构合理,其中三级综合医院头霉素类抗菌药物不超过2个品规”。
1.头霉素的概念:
β-内酰胺类抗生素包括青霉素、头孢菌素、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剂)、头霉素类、氧头孢烯类、碳青霉烯类和单环类,分子结构中均含有β-内酰胺环。
头霉素类(Cephamycins)具有头孢菌素的母核,并在7位C原子上有一个反式的甲氧基,系由链霉菌(S. lactamdurans)产生的头霉素C(Cephamycin C)经半合成改造侧链而制得。
常见主要品种为头孢西丁钠、头孢美唑钠和头孢米诺钠等。
头霉素类对大肠杆菌、流感嗜血杆菌、奇异变形杆菌、沙门菌属、志贺菌属、肺炎克雷伯菌、产气杆菌等革兰阴性杆菌,卡他莫拉菌、淋球菌、脑膜炎球菌等革兰阴性球菌和甲氧西林敏感的葡萄球菌、链球菌、白喉杆菌等革兰阳性菌均具良好的抗菌作用。
本类药物耐革兰阴性菌β-内酰胺酶的性能强,包括对部分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很稳定,其稳定性优于大多数头孢菌素,因此可用于产酶菌、耐药菌感染。
本类药物对包括脆弱类杆菌在内的各种厌氧菌有较强的作用,这恰恰不同于头孢菌素类。
头孢美唑和头孢西丁的抗菌谱类似第二代头孢菌素,头孢米诺则与第三代头孢菌素相近。
头孢米诺对革兰阴性菌的作用较其他同类药物为强。
头孢西丁与头孢美唑相比,头孢美唑除了对脆弱类杆菌的作用稍次于头孢西丁外,对需氧革兰阳性菌与阴性菌及其他厌氧菌的作用均优于头孢西丁,且对酶的稳定性也较头孢西丁强。
总体上, 头孢美唑似乎较优,但难以透过血脑屏障。
头孢西丁对β-内酰胺酶稳定,对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体外抗菌活性优于第二代头孢菌素头孢呋肟,次于亚胺培南、头孢他啶、头孢噻肟;但对大肠埃希菌抗菌活性甚至优于某些第三代头孢菌素如头孢哌酮,也优于喹诺酮类药物;头孢西丁对拟杆菌、厌氧球菌、梭状杆菌及革兰阳性厌氧杆菌均有良好的抗菌性。
附表头孢西丁、头孢美唑和头孢米诺的比较
头孢西丁钠头孢美唑钠头孢米诺钠
抗需氧菌 ++ +++ +++
抗脆弱类杆菌 +++ ++~+++ +++
抗其他厌氧菌 ++ +++ +++
对β-内酰胺酶稳定稳定稳定
透入脑脊液顺利难难
用法肌注、静推或静滴静推或静滴静推或静滴
静滴成人每次1-2g,每日1-2g,每次1g,
常用量每6-8小时一次分2次给予每日2次
注:“++”表示作用良好,“+++”表示作用强
2.临床应用
常用于敏感菌所致呼吸道、尿路等感染;用于需氧菌与厌氧菌的混合感染如腹腔感染;用于腹腔或盆腔手术的预防用药等。
3.药物相互作用
头孢米诺或头孢美唑与利尿剂合用可能增加肾毒性,应谨慎使用。
两者还均影响酒精代谢,使血中乙醛浓度上升,显示双硫仑样作用,故用药期间或用药后至少1周应禁酒。
头孢西丁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配伍会增加肾毒性。
头孢米诺与氨茶碱、磷酸吡哆醛配伍会将低效价或着色,故不得配伍,与呋喃硫胺、硫辛酸、氢化可的松琥珀钠及腺苷钴铵配伍后时间稍长会变色,故配伍后应尽快使用。
4.不良反应
经文献检索头霉素类的不良反应较少。
基于共同的β-内酰胺环,它们之间有交叉变态反应,有青霉素、头孢菌素类过敏史者应慎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