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分类发展以及主要特点
中国民间音乐流派分类及特征系列

中国民间音乐流派分类及特征系列中国民间音乐是中国传统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丰富多样,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
本文将针对中国民间音乐流派进行分类,并介绍每个流派的特点和特征。
一、北方宫调音乐北方宫调音乐是中国北方地区的民间音乐流派之一。
它采用宫调,并以其独特的旋律和节奏感闻名。
北方宫调音乐通常使用中国民乐中的弹拨乐器,如古琴、古筝和二胡等,以及打击乐器如锣鼓和木鱼等。
这种音乐流派在表现力和节奏上具有独特的魅力,常用于宫廷音乐、歌舞表演和庆典等场合。
二、南方民谣音乐南方民谣音乐是中国南方地区的民间音乐流派之一。
它以简洁的乐曲和流畅的歌词见长,呈现出独特的南方音乐特色。
南方民谣音乐常以吉他、口琴和竖琴等乐器伴奏,并以民间故事、生活琐事和情感表达为主题。
这种音乐流派表达了南方地区人们的情感和思想,深受广大民众的喜爱。
三、西北唢呐音乐西北唢呐音乐是中国西北地区的民间音乐流派之一。
唢呐是一种具有独特音色的民间管乐器,其音域广泛,音色宏亮。
西北唢呐音乐常以农村婚丧嫁娶、庆典和舞蹈等场合中进行演奏。
其特点是音乐激昂,节奏明快,并常以唢呐独奏或者集体合奏的形式呈现。
四、东北满族舞蹈音乐东北满族舞蹈音乐是中国东北地区的民间音乐流派之一。
满族是东北地区的一个重要少数民族,他们传承并发扬了自己的音乐舞蹈艺术。
东北满族舞蹈音乐常以木管乐器、打击乐器和拉弦乐器等为主要伴奏乐器,其音乐节奏明快,舞蹈动作独特,展现了满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五、西南藏族山歌音乐西南藏族山歌音乐是中国西南地区的民间音乐流派之一。
藏族山歌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情感表达而闻名。
西南藏族山歌音乐通常以人声为主导,伴奏乐器包括唢呐、笛子和铜鼓等。
这种音乐流派歌词深情表达藏族人民的生活、情感和家园等,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情和民间色彩。
六、华南潮剧音乐华南潮剧音乐是中国华南地区的民间音乐流派之一。
潮剧是一种典型的音乐舞蹈戏剧,以其特有的旋律、唱腔和表演形式而著称。
华南潮剧音乐以潮剧的唱腔、伴奏乐器(如二胡、板鼓等)和音效等为特色,演绎出一个个具有传统民间色彩的戏剧故事,富有强烈的视听冲击和戏剧张力。
概述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分类以及主要特征

概述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分类以及主要特征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以丰富多样的形式和独特风格而闻名于世。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分类较为多样,根据不同的地域、民族和乐器等因素,可以分为宫廷音乐、戏曲音乐、民间音乐、少数民族音乐等多个类别。
首先,宫廷音乐是古代中国贵族阶层享受的音乐形式,表现出庄重、典雅的特点。
宫廷音乐主要包括雅乐和宫调,雅乐又分为大雅、小雅和颂三个部分,它们用于祭祀、宴会和重大仪式。
宫调是古代君主的乐队演奏曲目,其音乐形式以洪亮、庄重、慷慨激昂的风格而著称。
其次,戏曲音乐是中国传统戏剧形式的音乐伴奏,它是中国古代音乐和戏剧的完美结合。
戏曲音乐根据不同的地域和剧种,分为京剧、豫剧、昆剧、评剧等多种类型,每种类型的音乐风格和表演特点各具特色。
戏曲音乐以其高亢激昂、婉转动人的旋律和独特的唱腔而著名,它能够准确地表达出剧情和人物的情感和心情。
再次,民间音乐是中国广大民众所喜欢的音乐形式,其源远流长,风格各异。
民间音乐根据不同的地域和民族,有着丰富多样的表现形式,如陕北民歌、苏州评弹、云南民间音乐等。
民间音乐大多通过歌唱、弹奏乐器以及舞蹈等形式进行表演,其特点是音乐旋律朴实淳厚、歌唱方式自由自在,常常以富有生活气息的主题和情感为主要内容。
最后,中国少数民族音乐是中国民族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展示了中国多民族和谐共处的文化面貌。
中国有五十多个少数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音乐传统。
少数民族音乐以其独特的调式、音色和演奏技巧而著名,充分体现了少数民族文化的独特性和多样性。
例如,蒙古族的马头琴、藏族的圆舞曲、壮族的木鱼等,都是少数民族音乐中的代表。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主要特征是多样性、传承性和情感性。
中国广大的地理和民族多样性使得民族民间音乐充满了不同的地域风格和民族特色。
同时,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传承性非常强,许多音乐形式和曲目在数百年甚至千年的演变中得以保存和发展。
另外,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强调情感表达,其音乐旋律和歌唱方式能够真实地表达出人们的情感和心情。
中国民族音乐的风格与特征

中国民族音乐的风格与特征中国民族音乐在丰富多彩的音乐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其独特的风格和特征也随着历史的演变而不断发展和变化。
从传统的宫廷音乐到现代的民间音乐,这些音乐承载着民族文化的内涵和特色,具有不可替代和独特的价值。
一、起源和历史背景中国民族音乐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宫廷音乐和祭祀音乐,随着历史的发展和文化的融合,逐渐形成了各个地方民间音乐的独特风格和特征。
在中国的音乐史上,民族音乐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汉族、藏族、维吾尔族、壮族、苗族等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音乐文化。
特别是经历了文化大革命后,中国民族音乐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其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音乐语言受到更多的关注。
二、音乐特征和表现形式中国民族音乐的特征主要表现在音乐结构、旋律和节奏方面。
其中,音乐结构的特点是多样化、开放性强和音韵、意象的融合,可以通过不同的组合方式来创造出具有独特性的音乐形态。
而旋律则表现出了中国民族音乐在调式、音域、音高、音色方面的特征,例如西北地区的马头琴和呼麦咏唱,以及江南地区的苏州评弹等等。
同时,在中国民族音乐的节奏方面,可以看到强调韵律感和抑扬顿挫的特点,其节拍和节奏的变化既有规律性又显得自然而然。
三、民族音乐的表达方式中国民族音乐的表达方式可以分为舞蹈、声乐、器乐等几种形式。
其中,舞蹈和声乐表演以华彩的动作和声音为主,使得音乐更为生动、具体和感染力。
而器乐则更加注重音色、音响效果和演奏技巧等方面的表现,强调个体化和情感化的特征,一些著名的器乐曲如《广陵散》、《大泽乡》等都成为了中国音乐文化的瑰宝。
四、音乐与文化融合中国民族音乐拥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其音乐风格和特色也和民族文化、地域文化、历史文化等方面密不可分。
许多经典的音乐作品,如《满庭芳》、《广陵散》等,都反映了当时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同时,中国的乐器也是中国民族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不同的乐器和演奏方式,创造出不同的音效和情感表达。
总之,中国民族音乐在世界音乐文化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其丰富的音乐特征和表现形式展现了中国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民族音乐是什么意思有什么特点

民族音乐是什么意思有什么特点民族音乐是泛指中国音乐家所创作的的音乐和具有中国五声色彩的音乐。
那么你对民族音乐了解多少呢?以下是由店铺整理关于什么是民族音乐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民族音乐的简介民族音乐就是产自于民间,流传在民间的,表现民间生活,生产的歌曲或乐曲。
中国的民族音乐艺术是世界上非常具有特色的一种艺术形式。
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文明中,创造了大量优秀的民族音乐文化,形成了有着深刻内涵和丰富内容的民族音乐体系。
这一体系在世界音乐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我们要认识中国音乐,不能仅仅会唱一些中国歌曲,听几段传统乐曲,还必须从民族的、历史的、地域的角度去考察中国音乐,了解中国音乐,从而真正理解中国音乐的内涵,了解它在世界音乐体系中的地位和历史价值。
中国民族音乐分为:民间歌曲、民间歌舞音乐、民间器乐、民间说唱音乐和民间戏曲音乐。
中国是一个有着几千年文明历史的国家,中国音乐是人类历史上起源最早的音乐之一。
根据考古发掘和史书记载,我们的祖先大约在7000年前就已经能用禽骨和陶土制作出骨笛和陶埙这样的吹奏乐器。
到伏羲时代,已经能发明丝弦乐器、古琴和瑟,黄帝时代已有笙簧创制和音律理论出现。
这些发现都说明,我们的祖先在当时已经具备了对音乐相当的创造能力和审美能力。
后来经过历朝历代的发展,使得中国音乐日臻成熟,形成了以五声调式为基础,内容丰富,理论完备,特色鲜明的中国音乐体系。
这一体系不仅深深植根于中国各民族的音乐文化之中,还被传播到世界的很多国家和地区,成为世界音乐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音乐的发展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各国文化的交流密切相关。
中国传统音乐是在以黄河流域为中心的中原音乐、四域音乐(指黄河流域、淮河流域、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等地区)以及外国音乐的交流融合之中形成发展起来的。
因此,中原音乐、四域音乐、外国音乐是中国传统音乐的三大来源。
中国幅员辽阔,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不同地区和不同民族都有自己风格的音乐。
如中国西部的音乐具有高亢明亮的特征,东部的音乐则具有柔和抒情的特点,南方水乡的音乐则委婉动听。
概述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分类以及主要特征

狭义地讲,所谓中国民族音乐就是祖祖辈辈生活、繁衍在中国这片土地上的各民族,从古到今在悠久历史文化传统上创造的具有民族特色,能体现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音乐。
而广义上,中国音乐是泛指世界上具有五声调式特征的音乐。
中国的民族音乐艺术是世界上非常具有特色的一种艺术形式。
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文明中,创造了大量优秀的民族音乐文化,形成了有着深刻内涵和丰富内容的民族音乐体系。
这一体系在世界音乐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我们要认识中国音乐,不能仅仅会唱一些中国歌曲,听几段传统乐曲,还必须从民族的、历史的、地域的角度去考察中国音乐,了解中国音乐,从而真正理解中国音乐的内涵,了解它在世界音乐体系中的地位和历史价值。
xx民族音乐分为:民间歌曲、民间歌舞音乐、民间器乐、民间说唱音乐和民间戏曲音乐。
从现在的情况看,民歌分类法有:音乐体裁分类、歌词题材分类、地区分类、体裁题材结合分类、民间原生分类、结构形成分类、场合分类、语言分类、历史年代分类、色彩区分类等几个主要分类法。
以体裁形式划分为九大类。
即:号子、山歌、田歌、小调、舞歌、渔歌、礼俗歌、儿歌、生活音调。
在各大类之下又分成若干小类。
如号子划分九类:1.工程号子;2.林业号子;3.船工号子;4.农事号子;5.矿业号子;6.石工号子;7.搬运号子;8.xx船渔号子;9.作坊号子。
在各小类之下又分成若干子项。
如林业号子细分为以下六种:①采伐号子;②抬木号子;④流送号子;⑤撬漂号子;⑥排工、放簰号子1.在类别名称上,既有原生称谓又有汉译的,多将汉语称谓放在前面,而将原名称放在后面的括弧内,如蒙古族民歌。
有的民族的民歌,原生称谓已通用,则将原生称谓放在前面,如侗族南部方言区的民歌。
2.在类别名称上,只有原生称谓的,按各省卷类别照录。
如四川康巴、安多方言区的藏族民歌。
3.有些少数民族民歌的类别通用汉语称谓,在编入数据库时即尊重该民族的习惯,仍采用汉语称谓。
如贵州苗族民歌。
4.个别民族的民歌,在编撰省(区)卷时,未予以分类,在编入数据库时也没有分类。
音乐风格知识:民族音乐的音乐风格和文化特色

音乐风格知识:民族音乐的音乐风格和文化特色民族音乐是以特定民族的文化传统、民族性格和民族生活为主题的音乐,它是民族文化的载体,承载着民族的文化、历史、传统和民族情感。
不同民族的音乐风格各具特色,反映了各自民族的生活、文化和特点。
一、不同民族音乐的音乐风格1.中国音乐中国音乐在长时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音乐体系,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
中国音乐的特色之一是以五声音阶为基础的音乐体系,即“宫、商、角、徵、羽”五音。
中国古代的民族音乐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其中包括了广为人知的京剧音乐、昆曲音乐、民歌、山歌以及宫廷音乐等等。
这些音乐作品均体现了中国古代的音乐特点,反映出中国古代文化的多元化与包容性。
2.印度音乐印度音乐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音乐之一,源自印度半岛的一系列传统音乐形式。
印度音乐具有强烈的宗教色彩,以及深厚的宗教文化底蕴。
印度音乐的特点之一是其独特的音乐体系——拉格和塔尔。
拉格是印度音乐的基本组成单位,也是印度音乐的灵魂所在。
它是由旋律、韵律和情感构成的,塔尔则是印度音乐的节奏基础。
3.非洲音乐非洲音乐是非洲大陆各民族音乐的总称,其特点是节奏感极强、鼓乐和舞蹈紧密结合。
非洲音乐通常通过击鼓、吹笛和唱歌等方式表达民族文化和传统,反映出非洲大陆上各民族的历史、宗教信仰和生活方式。
4.拉丁美洲音乐拉丁美洲音乐充满热情和活力,其中的传统音乐风格包括了萨尔萨、探戈、兰巴达和美国西印第安音乐等。
拉丁美洲音乐以其浓厚的古巴、墨西哥等地域特色,以及其独特的节奏和旋律形式见长。
二、民族音乐的文化特色1.反映民族文化民族音乐是各个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音乐作品不仅能够了解到具体的音乐形式和特点,更能够对民族文化和传统有进一步的了解。
不同民族的音乐作品都反映了各自的文化传统、历史故事、民俗风情等等。
2.传承民族传统民族音乐是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它不仅具有深刻的历史渊源,更是一种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方式。
通过音乐作品,可以继承和传承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和历史记忆,进一步弘扬和发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分类发展以及主要特点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分类发展以及主要特点民间歌曲,这一人类社会中最本真最原汁原味的音乐,是人民大众心声的自然流露。
民族民间音乐不仅是局限于劳动,还有反映祭祀的祭歌,婚恋等等。
千百年来,他们就这样用自己的歌唱方式传递着自己的爱恨情仇、喜怒哀乐。
通过对中国民族民间音乐鉴赏的学习,我觉得我们民族的音乐是如此博大精深,接下来我想谈一下我对民族音乐的认识吧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分类根据中国传统音乐理论,中国的民族民间音乐可划分成五个类别。
民族器乐我国民族器乐主要按照演奏形式划分为独奏音乐和合奏音乐两类民间歌曲我国民间歌曲,简称民歌。
按照歌唱场合和音乐特点将民歌分为号子、山歌和小调三大类别民间歌舞按照音乐与舞蹈二者结合的方式将民间歌舞音乐分为舞歌(或歌舞)和舞乐(或乐舞)两大类型说唱音乐按艺术风格划分:我国汉族的说唱曲种大致可以分为评话、鼓曲、快板、相声四大类戏曲音乐按剧种、民族分为越剧、沪剧、评剧、吕剧、藏剧、壮剧、白剧、侗剧等中国民族音乐发展史远古、奴隶社会前期大约从五万年前到五、六千。
年前的新石器时期,我们的祖先就创造了简单的乐器和乐舞。
最初的音乐是人类劳动生活的再现,是从劳动中直接产生的。
原始时期的音乐总是常常和诗歌、舞蹈结合在一起的西周西周的宫庭音乐大体可分为六代之乐、雅乐、颂乐、房中乐和四夷之乐等几种。
六代之乐是指历代传下来的六部大型乐舞。
这些乐舞主要用于祭祀天地、山川、祖宗,特点是规模宏大而声调平淡、缓慢、给人以严肃静穆之感。
春秋战国时代春秋战国时代出现了关于音阶、调式和转调的理论,所谓"五声、六律、十二管、旋相为宫也秦汉秦汉时开始出现"乐府"。
它继承了周代对采风制度,搜集、整理改变民间音乐,业绩终了大量乐工在宴享、郊祀、朝贺等场合演奏隋、唐时期风靡一时的唐代歌舞大曲是燕乐中独树一帜的奇葩。
它继承了相和大曲的传统,融会了九部乐中各族音乐的精华,形成了散序--中序或拍序--破或舞遍的结构形式宋、金、元时期宋、金、元时期音乐文化的发展以市民音乐的勃兴为重要标志,较隋唐音乐得到更为深入的发展。
概述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分类及其主要特点

概述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分类及其主要特点(一)民族器乐1.吹奏乐器中国吹奏乐器的发音体大多为竹制或木制,包括笛、箫、唢呐、笙等。
笛子,又称竹笛。
它音色清脆,音域宽广,能吹两组多的音。
主要作品:《五梆子》、《鹧鸪飞》、《姑苏行》、《荫中鸟》等。
箫,也称洞箫。
它的音色圆润、柔和、悠扬、穿透力强。
唢呐音量宏大,音色高亢明亮,擅于表现热烈奔放和欢快、活泼的情绪。
主要作品:《百鸟朝凤》等。
笙可以同时发音达到三个以上,有和声乐器之称。
代表曲有《孔雀开屏》、《凤凰展翅》等。
2.拉弦乐器拉弦乐器主要有二胡、马头琴、京胡、板胡、艾捷克等。
其于发音优美,有极丰富的表现力,有很高的演奏技巧和艺术水平,拉弦乐器被广泛使用于独奏、重奏、合奏与伴奏。
代表作分别有《二泉映月》、《赛马》、《蒙古小调》、《赞歌》等。
3.弹拨乐器中国的弹拨乐器分横式与竖式两类。
横式,如古筝、古琴、扬琴等。
竖式,如琵琶、阮、月琴、三弦、柳琴、冬不拉和扎木聂等。
弹奏乐器除独弦琴外,大都节奏性强,但余音短促 须以滚奏或轮奏长音。
弹拨乐器一般力度变化不大。
代表作分别有《十面埋伏》、《高山流水》等。
4.打击乐器民族打击乐可分为有固定音高和无固定音高的两种。
无固定音高的如,大、小鼓,大、小锣,大、小钹,镲、板、梆、铃等。
有固定音高的如,定音缸鼓、排鼓、云锣等。
(二)民歌民歌特点:口头性、集体性、流传变异性、短小精悍性、鲜明的风格色彩。
1.号子节奏较为固定,号子节奏与劳动节奏紧密结合,律动感强;领唱者的唱词多为即兴的鼓动性唱词。
2.山歌一般山歌在中国汉族地区分布甚广,如陕北地区的“信天游”、青海地区的“花儿”、安徽的“赶慢牛”等。
山歌产生在野外的劳动、生活之中,其曲调高亢嘹亮,节奏自由悠长,具有直畅而自由抒发感情的特点。
3.小调具有结构均衡﹑节奏规整﹑曲调细腻﹑婉柔等特点。
(三)中国歌舞音乐其特征是诗歌、音乐、舞蹈三者紧密结合,广泛流传于中国各民族地区。
其音乐多采用当地的民歌小调,因而具有不同的民族风格和浓郁的地方特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分类发展以及主要特点
民间歌曲,这一人类社会中最本真最原汁原味的音乐,是人民大众心声的自然流露。
民族民间音乐不仅是局限于劳动,还有反映祭祀的祭歌,婚恋等等。
千百年来,他们就这样用自己的歌唱方式传递着自己的爱恨情仇、喜怒哀乐。
通过对中国民族民间音乐鉴赏的学习,我觉得我们民族的音乐是如此博大精深,接下来我想谈一下我对民族音乐的认识吧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分类
根据中国传统音乐理论,中国的民族民间音乐可划分成五个类别。
民族器乐
我国民族器乐主要按照演奏形式划分为独奏音乐和合奏音乐两类
民间歌曲
我国民间歌曲,简称民歌。
按照歌唱场合和音乐特点将民歌分为号子、山歌和小调三大类别民间歌舞
按照音乐与舞蹈二者结合的方式将民间歌舞音乐分为舞歌(或歌舞)和舞乐(或乐舞)两大类型
说唱音乐
按艺术风格划分:我国汉族的说唱曲种大致可以分为评话、鼓曲、快板、相声四大类
戏曲音乐
按剧种、民族分为越剧、沪剧、评剧、吕剧、藏剧、壮剧、白剧、侗剧等
中国民族音乐发展史
远古、奴隶社会前期
大约从五万年前到五、六千。
年前的新石器时期,我们的祖先就创造了简单的乐器和乐舞。
最初的音乐是人类劳动生活的再现,是从劳动中直接产生的。
原始时期的音乐总是常常和诗歌、舞蹈结合在一起的
西周
西周的宫庭音乐大体可分为六代之乐、雅乐、颂乐、房中乐和四夷之乐等几种。
六代之乐是指历代传下来的六部大型乐舞。
这些乐舞主要用于祭祀天地、山川、祖宗,特点是规模宏大而声调平淡、缓慢、给人以严肃静穆之感。
春秋战国时代
春秋战国时代出现了关于音阶、调式和转调的理论,所谓"五声、六律、十二管、旋相为宫
也
秦汉
秦汉时开始出现"乐府"。
它继承了周代对采风制度,搜集、整理改变民间音乐,业绩终了大量乐工在宴享、郊祀、朝贺等场合演奏
隋、唐时期
风靡一时的唐代歌舞大曲是燕乐中独树一帜的奇葩。
它继承了相和大曲的传统,融会了九部乐中各族音乐的精华,形成了散序--中序或拍序--破或舞遍的结构形式
宋、金、元时期
宋、金、元时期音乐文化的发展以市民音乐的勃兴为重要标志,较隋唐音乐得到更为深入的发展。
戏曲艺术在元代出现了以元杂剧为代表的高峰
明清时期
在清代,苏州出现了以陈遇乾为代表的苍凉雄劲的陈调,以后又繁衍出许多新的流派。
北方的鼓词以山东大鼓,冀中的木板大鼓、西河大鼓、京韵大鼓较为重要
近现代时期
这一百多年来,音乐文化的发展交织着传统音乐和欧洲传入的西洋音乐,但音乐文化的发展是以民主,科学为主要潮流的。
传统音乐首先以革命民歌的发展为以热潮。
在红色根据地,边区,解放区,革命歌曲更具有优秀的传统。
这反映出民族器乐的发展有着深厚的民间活动基础。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主要特点
一、创作的口头性和集体性
中国民间音乐是广大人民自发的口头创作,是历代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主要借助口头传唱二、乡土性
也可称为地方性或地域性,不同的地理气候、风俗习惯、方言语音等形成了不同地方的民间音乐
三、即兴性
中国民间音乐口头传唱的传播方式和口耳相传的传承方式形成了不确定性和易变性
四、流传变异性
同一支民间基本曲调在不同地区流传时,会因为当地的方言语音、审美特点等而在演唱风格、表现功能等方面产生一定的变化
五、人民性
广大人民把生活中的喜怒哀乐都通过民间音乐不同的风格体裁表达出来,受众面是最广的、最大的
六、多功能性
民间音乐可以使用在不同场合,表达不同的情感,产生不同的作用
民间音乐产生于人民大众的劳动生活,是人民大众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人类社会实践的精神产品。
但随着时间的变迁,一部分民间音乐在人民大众里由于年年久失传,得不到应有的保护与传承,很多现在已经逐渐消失。
下面是传承和发展民间音乐的一些举措:
第一,民间音乐的发展道路上需要的创新。
第二,中国民间音乐的发展有赖于乐界的工作。
第三,学校要加强对传统音乐文化的教育和研究。
第四,有关部门要加强民间音乐的宣传,普及和推广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