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考试资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社会心理学:

是研究社会心理现象的科学,是从社会与个体相互作用的观点出发,研究特定社会生活条件下,个体与群体的心理与行为规律的科学。

2.社会心理学的基本理论:

社会学习理论,社会认知理论,精神分析理论,符号交互作用理论

其他还有:社会生物学理论,社会文化理论,进化社会心理学理论,决策理论。

3.社会学习理论:(巴普洛夫的联结,斯金纳的强化,班杜拉的观察学习)

核心思想:一个人当前的行为是由其过去的经历所决定的,其已有的经验,训练,强化对行为的习得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4.社会认知理论:(布鲁纳提出,受科勒和勒温的格式塔心理学的影响)

从人的认知过程解释人的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强调一个人的行为依赖于其知觉社会情境的方式。一个热点:格林沃尔德的内隐社会认知的研究。

5.精神分析理论:

个体社会化(人怎么成为社会人)和群体心理(原始道德与宗教)是两大方面。强调文化,社会条件,人际关系,家庭环境,早期经验对人格和社会心理,行为的影响。

几个重要的概念:认同(自居),本能,本我,自我,超我

--认同:由于某一动机而选择地模仿别人的某些行为,从而使个体在心理上产生归属感。

6.符号交互作用理论:(米德)

认为人的行为有社会因素决定,个体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是在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

7.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论原则:

客观性原则,分析与综合原则,理论性原则。

理论性原则中包括:遵循知情同意的原则,避免伤害与最小危险的原则,保护个人隐私原则,事后解释原则。

遵循知情同意的原则包括:1.保障被试的知情同意权2.实验性欺骗3,角色扮演技术

8.定性研究的设计:(定义,过程,特点)

定义:以研究者本人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境下,采用多种资料收集方法,对社会心理现象进行研究,从而归纳出自己对被试对象的观点,并以此为基础建立假设和理论。

过程:研究课题的选择,研究场所的选择,资料的收集,资料整理与分析,成果表达,研究结果的评估。

特点:(1)强调从当事人的角度,对社会现实的看法。

(2)重视把事件置于其发生的情境下,全面的了解。

(3)认为社会是动态的,互相关联的。

(4)重视第一手资料,是探索性,发现式的。

(5)研究方法采用开放式的策略,方法,过程,结果常常一同呈现。

9.定量研究的设计:定义

是一种对事物可以量化的部分进行测量与分析,通过分析变量之间的数量关系,揭示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规律,以检验研究者有关理论假设的研究方法。

10.社会心理学研究的特征:

(1)研究内容的广泛性:四个水平:个体水平的研究,个体与他人水平的研究,群体水平的研究,公众水平的研究。

(2)直接观察很难发现规律

(3)研究的难以控制性

11.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步骤:

选研究主题,查阅文献,形成假设,选择研究方法,收集数据,分析数据,报告结果

11.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系统观察

1.非参与性观察,又叫直接观察。

2.参与性观察,指观察者作为观察群体中的一员,与其他成员一起活动时,对群体中的成员进行行为观察。

参与性观察的过程:选题,决定场所,去的同意后进入观察场所,建立良好关系,直接观察,深度访谈,现场记录,整理资料

二.相关研究

对人,事物之间关系的探讨,研究两个以上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一个事物改变的同时,另外一个事物也在改变的倾向。

优点:一次获得大量信息,可以观察那些在实验室里不能操纵的现象。

缺点:无法确定因果关系的方向。

三.实验研究

(1)实验室研究

(2)现场研究:(自然研究)在真实生活情境下进行有控制的实验。

(3)模拟实验:模拟真实的社会情境,并在其中进行有控制的实验。

四.其他方法:

(1)调查法(2)文献资料分析法(3)跨文化研究法(4)元分析研究(5)评价研究

1.社会化概念:

个人在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学习和掌握知识,技能,语言,规范,价值观等社

会方式和人格特征,适应社会并积极创造新文化的过程。它具有社会强制性,主观

能动性,毕生持续性等特征。

2.社会化的类型:

(1)基本社会化(早期社会化),婴儿到青少年时期。

(2)继续社会化(发展社会化),承认阶段。

(3)再社会化,从原来的生活方式向新的生活方式转变,适应,内化的过程。

(4)反向社会化,青年一代将知识,文化传递给前辈的过程。

3.社会化的基本内容与影响因素:

(1)生活技能的社会化(2)职业技能的社会化(3)行为规范的社会化

(4)生活目标的社会化

主观因素:1)遗传素质2)思维能力3)语言能力4)学习能力5)生活依赖期

客观因素:1)家庭2)学校3)同辈群体4)大众传播媒介5)社区

4.社会化与社会性发展(概念)的关系:

非常密切,社会性是社会化的结果,社会性是指个体与社会关系系统的相互作用,

以及在这个作用过程中对社会中人和事物的认知,适应及其结果。社会性关系、社

会性认知、社会性特质、社会性情感、社会性行为,这些层面的综合发展,即社会

性发展。

5.社会角色概念:

是在社会系统中与一定社会位置相关联的符合社会要求的一套个人行为模式。也可

以被理解为个体在社会群体中被赋予的身份与该身份应发挥的功能。有四大特征:

职能性,扮演性,多重性,固定性。

6.角色扮演概念:

个体据自己对各种社会角色的理解,按照这些角色要求来调节自己的行为的过程。

7.角色规范概念:

是群体中每一角色都必须遵循的行为准则。是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形成的,并在个

体的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来,与个体在社会关系中的位置紧密相关,并成为调节行为

的重要调控器。有两种表现形式:成文的,不成文的。

8.角色认知概念:

又叫角色领悟,主要根据他人所表现出来的各种行为来认识对方的身份、地位,从

而判断其应有的角色行为是否符合角色规范的要求。

9.角色行为概念:

实现自己扮演的角色,是外部行为和角色实现的过程,是主体适应和改造环境的过程。

10.角色技能概念:

人们所具有的能够顺利完成角色扮演的智慧、能力、经验等心理特征的总和。包括

一般技能(认知和活动技能)和特殊技能(能力、智慧、经验)。

11.角色冲突概念:

角色行为相互矛盾时的产物。包括角色内冲突,角色间冲突,角色外冲突。

12.角色协调概念:

解决角色冲突的重要方法,指个体对自己角色的认知和社会对此角色的期望呈一致性状态。角色协调首先要解决的是心理紧张问题,有:合作、转移、顺应三种方式去解决紧张问题。

13.性别角色概念:

社会为男性或女性确定的行为规范,它是在性别基础上经社会化过程发展起来的。

14.性别角色社会化概念:

是个体社会化的一个具体任务,是指个体意识到自己的性别,并获得社会希望的、

符合其性别特征的动机、价值、心理特征、行为模式的过程。

15.性别角色的发展的三个方面:

1)性别概念的发展,主要指性别认同(儿童对自己和他人的性别的正确的认识)、性别稳定性(儿童对人的性别保持一生不变的认识)、性别恒常性(对人的性

别不因为其外表和行为而改变了认知)三方面的发展。

2)性别角色观的发展,理解怎样才算是一名男性或女性,认识到社会对他们的期望。

3)性别化行为模式的发展,儿童采取与性别角色相符的活动倾向和行为表现。

16.角色期望概念:

一个人占有了社会关系中的一个位置,他人、群体、社会对占有这个位置的人抱有

的期望叫做角色期望。

17.角色观念概念:

建立在自我概念和角色知觉的基础上,如果人们的角色知觉清晰,自我概念统一,

那么,角色观念就很容易建立。

角色观念的形成的过程:1)拒绝角色阶段2)承认角色阶段3)接受角色阶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