砼粗集料配比级配(4.75-19)

合集下载

混凝土配合比与配方

混凝土配合比与配方

常规C10、C15、C20、C25、C30混凝土配合比常规C10、C15、C20、C25、C30混凝...常规C10、C15、C20、C25、C30混凝土配合比混凝土按强度分成若干强度等级,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是按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fcu,k划分的。

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是立方抗压强度总体分布中的一个值,强度低于该值得百分率不超过5%,即有95%的保证率。

混凝土的强度分为C7.5、C10、C15、C20、C25、C30、C35、C40、C45、C50、C55、C60等十二个等级。

混凝土配合比是指混凝土中各组成材料(水泥、水、砂、石)之间的比例关系。

有两种表示方法:一种是以1立方米混凝土中各种材料用量,如水泥300千克,水180千克,砂690千克,石子1260千克;另一种是用单位质量的水泥与各种材料用量的比值及混凝土的水灰比来表示,例如前例可写成:C:S:G=1:2.3:4.2,W/C=0.6。

常用等级C20水:175kg水泥:343kg 砂:621kg 石子:1261kg配合比为:0.51:1:1.81:3.68C25水:175kg水泥:398kg 砂:566kg 石子:1261kg配合比为:0.44:1:1.42:3.17C30水:175kg水泥:461kg 砂:512kg 石子:1252kg配合比为:0.38:1:1.11:2.72.......普通混凝土配合比参考:水泥品种混凝土等级配比 (单位)Kng 塌落度mm 抗压强度 N/mm2水泥砂石水 7天 28天P.C32.5 C20 300 734 1236 195 35 21.0 29.01 2.45 4.12 0.65C25 320 768 1153 208 45 19.6 32.11 2.40 3.60 0.65C30 370 721 1127 207 45 29.5 35.21 1.95 3.05 0.56C35 430 642 1094 172 44 32.8 44.11 1.49 2.54 0.40C40 480 572 1111 202 50 34.6 50.71 1.19 2.31 0.42P.O 32.5 C20 295 707 1203 195 30 20.2 29.1 1 2.40 4.08 0.66C25 316 719 1173 192 50 22.1 32.41 2.28 3.71 0.61C30 366 665 1182 187 50 27.9 37.61 1.82 3.23 0.51C35 429 637 1184 200 60 30.***6.21 1.48 2.76 0.47C40 478 *** 1128 210 60 29.4 51.01 1.33 2.36 0.44P.O 32.5R C25 321 749 1173 193 50 26.6 39.1 1 2.33 3.65 0.60C30 360 725 1134 198 60 29.4 44.31 2.01 3.15 0.55C35 431 643 1096 190 50 39.0 51.31 1.49 2.54 0.44C40 480 572 1111 202 40 39.3 51.01 1.19 2.31 0.42P.O42.5(R) C30 352 676 1202 190 55 29.***5.2 1 1.92 3.41 0.54C35 386 643 1194 197 50 34.5 49.51 1.67 3.09 0.51C40 398 649 1155 199 55 39.5 55.31 1.63 2.90 0.50C50 496 606 1297 223 45 38.4 55.91 1.22 2.61 0.45PII 42.5R C30 348 652 1212 188 50 31.***6.0 1 1.87 3.48 0.54C35 380 639 1187 194 50 35.0 50.51 1.68 3.12 0.51C40 398 649 1155 199 55 39.5 55.31 1.63 2.90 0.50C45 462 618 1147 203 4***2.7 59.11 1.34 2.48 0.44C50 480 633 1115 192 25 45.7 62.81 1.32 2.32 0.40P.O 52.5R C40 392 645 1197 196 53 40.2 55.81 1.64 3.05 0.50C45 456 622 1156 19***2 43.5 59.51 1.36 2.53 0.43C50 468 626 1162 192 30 45.2 61.61 1.33 2.47 0.41此试验数据为标准实验室获得,砂采用中砂,细度模数为2.94,碎石为5~31.5mm连续粒级。

混凝土混合料配合比标准

混凝土混合料配合比标准

混凝土混合料配合比标准一、前言混凝土是现代建筑中常用的材料之一,混凝土混合料的配合比是决定混凝土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

因此,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混凝土混合料配合比标准对于保证混凝土的品质、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混凝土混合料的组成、性能要求、配合比设计和施工控制等方面,提出一套全面的、具体的、详细的混凝土混合料配合比标准。

二、混凝土混合料的组成(一)水泥水泥是混凝土中的基础材料之一,它的品种、标号、用量等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

在进行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时,水泥用量应按照设计强度等级、材料强度和工艺要求等进行确定。

(二)骨料骨料是混凝土中的主要骨架材料,它的种类、规格、数量等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

骨料应具有良好的强度、密实性和稳定性,应选用优质的天然石料或人工骨料。

在进行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时,应根据骨料的强度、粒径、石子含量等因素进行确定。

(三)细集料细集料是混凝土中的充填材料,它的种类、规格、数量等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

细集料应具有良好的粒度分布、稳定性和流动性,应选用砂、粉煤灰、矿渣粉等细颗粒材料。

在进行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时,应根据细集料的粒径、比表面积、含水率等因素进行确定。

(四)掺合料掺合料是混凝土中的辅助材料,它的种类、用量、质量等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

常用的掺合料有粉煤灰、矿渣粉、硅灰、膨胀剂等。

在进行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时,应根据掺合料的类型、含量、粒度、活性等因素进行确定。

(五)水水是混凝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质量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和工艺性能。

在进行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时,应根据混凝土的设计强度等级、含水量、气候条件等因素进行确定。

三、混凝土混合料的性能要求混凝土混合料应具有下列性能:(一)强度混凝土混合料的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且应具有良好的抗压、抗拉和抗弯等力学性能。

在进行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时,应根据混凝土的设计强度等级、骨料强度等因素进行确定。

(二)耐久性混凝土混合料应具有良好的耐久性,能够承受长期的水、盐、碱、冻融等环境作用。

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JTGE51-2019宣贯材料

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JTGE51-2019宣贯材料
合料稳定材料的物理力学 试验方法
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弯拉强度试验方法; 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劈裂模量试验方法; 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弯拉模量试验方法; 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干缩试验方法; 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温缩试验方法;
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疲劳试验方法; 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室内动态抗压回弹模量 试验方法; 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冻融试验方法; 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抗渗试验方法; 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抗冲刷试验方法; 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振动成型试验方法。
9 1226.86 1166.81 1165.49 5.1 5.3 22 1127.83 1080.17 1078.37 4.4 4.6
10 1143.11 1093.5 1093.23 4.5 4.6 23 1102.52 1055.31 1054.34 4.5 4.6
11 1197.87 1143.82 1142.65 4.7 4.8 24 1192.4 1138.58 1137.41 4.7 4.8
修订思想
修订原规范中的存在问题
• 水泥或石灰稳定材料中水泥或石灰剂量测定方法 (EDTA滴定法)中室内标准曲线和现场取样的不 一致,导致水泥和石灰剂量检测中存在人为误 差,此次针对以上问题进行了修订。
与施工规范相配合补充一些原材料试验方法
• 根据《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提出了相关 的技术指标要求,补充了一些原材料试验方法。
3 1095.01 1046.33 1045.01 4.7 4.8 16 1241.58 1185.2 1181.5 4.8 5.1
4 1187.26 1132.42 1131.42 4.8 4.9 17 1110.67 1060.14 1059.23 4.8 4.9
5 1162.4 1106.72 1105.62 5 5.1 18 1069.45 1022.54 1021.58 4.6 4.7

C25普通砼配合比设计说明(两档碎石)

C25普通砼配合比设计说明(两档碎石)

C25普通砼配合比设计说明一、设计要求1.坍落度:80mm~120mm2. 砼使用砼灌车运送。

二、使用部位:隧道套拱及孔桩护壁。

三、设计依据普通砼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00);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四、原材料说明1.水泥:采用莲花牌P.O42.5R普通硅酸盐水泥。

2.细集料:采用福建南安砂场的中砂,细度模数2.7,表观密度为2590kg/m3,含泥量为0.9%。

3.粗集料:采用永丰石场生产的4.75~31.5mm(9.5-19mm60%、19-31.5mm40%)级配碎石,压碎值为6.1%,针片状含量1.3%,含泥量为0.2%。

4.水:饮用水,符合要求。

5.外加剂:采用福州顺平建材有限公司所产的SP-4型缓凝高效减水剂掺量1.6%五、确定试配强度强度标准差:σ=5试配强度:f cu,o= f cu,k+1.645σ=25+1.645*5=33.2Mpa2.计算水灰比经查表:a=0.46;b=0. 07;f ce=42.5*1. 00=42.5Mpa;水灰比:W/C=(a * f ce )/( f cu,o +a *b* f ce)=(0.46*42.5)/(33.2+0.46*0.07*42.5)=0.57因按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规定,配制钢筋混凝土最大水灰比为0.55。

高效减水剂的掺量宜为胶结料的0.5%-1.8%。

故:选定水灰比为:0.50;外加剂掺量1.6%。

3.每方砼用水量每方砼用水量以规程表中坍落度为90mm的水量为基础,用水量为195 Kg,按坍落度每增加20mm用水量增加5 Kg计算,末掺减水剂时砼用水量应为200Kg,减水剂减水率按15%计算,每方砼用水量=200(1-15%)= 170Kg:4.水泥用量C=170/0.50=340Kg/m35.外加剂用量=320*1.6%=5.12 Kg/m36.砂率因按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规定故取βs=41%7.计算粗细集料的用量(重量法),设计砼容重为2400Kg/m3其中:m C0=340K g;m w0=170K g;m Cp=2400K g;βs=41%;m C0+ m g0+ m s0+ m w0= m Cpβs= m s0/(m g0+ m s0)经代入计算:细集料:m s0=(2400-340-170)*41%=775Kg粗集料:m g0=(2400-340-170)-775=1115Kg(二)、调整工作性,提出基准配合比1、计算试拌材料用量:按计算初步配合比试拌45L砼拌合物,各材料用量:水泥:340×0.045=15.3kg砂:775×0.045=34.88kg碎石(9.5-19mm):1115×0.6×0.045=30.11 kg碎石(19-31.5mm):1115×0.4×0.045=20.07 kg水:170×0.045=7.65kg外加剂:5.44×0.045=0.245kg按基准配合比试拌,各项指标均满足设计要求,另外两个配合的水灰比,较基准配合比分别增加和减少0.02,砂率分别增加和减少1%。

混凝土配料要求

混凝土配料要求

混凝土配合比是指混凝土中各组成材料(水泥、水、砂、石)之间的比例关系。

有两种表示方法:一种是以1立方米混凝土中各种材料用量,如水泥300千克,水180千克,砂690千克,石子1260千克;另一种是用单位质量的水泥与各种材料用量的比值及混凝土的水灰比来表示,例如前例可写成:C:S:G=1:2.3:4.2,W/C=0.6。

常用等级C20水:175kg水泥:343kg 砂:621kg 石子:1261kg配合比为:0.51:1:1.81:3.68C25水:175kg水泥:398kg 砂:566kg 石子:1261kg配合比为:0.44:1:1.42:3.17C30水:175kg水泥:461kg 砂:512kg 石子:1252kg配合比为:0.38:1:1.11:2.72普通混凝土配合比参考:水泥品种混凝土等级配比 (单位)Kng 塌落度mm 抗压强度 N/mm2水泥砂石水 7天 28天P.C32.5 C20 300 734 1236 195 35 21.0 29.01 2.45 4.12 0.65C25 320 768 1153 208 45 19.6 32.11 2.40 3.60 0.65C30 370 721 1127 207 45 29.5 35.21 1.95 3.05 0.56C35 430 642 1094 172 44 32.8 44.11 1.49 2.54 0.40C40 480 572 1111 202 50 34.6 50.71 1.19 2.31 0.42P.O 32.5 C20 295 707 1203 195 30 20.2 29.11 2.40 4.08 0.66C25 316 719 1173 192 50 22.1 32.41 2.28 3.71 0.61C30 366 665 1182 187 50 27.9 37.61 1.82 3.23 0.51C35 429 637 1184 200 60 30.***6.21 1.48 2.76 0.47C40 478 *** 1128 210 60 29.4 51.01 1.33 2.36 0.44P.O 32.5R C25 321 749 1173 193 50 26.6 39.11 2.33 3.65 0.60C30 360 725 1134 198 60 29.4 44.31 2.01 3.15 0.55C35 431 643 1096 190 50 39.0 51.31 1.49 2.54 0.44C40 480 572 1111 202 40 39.3 51.01 1.19 2.31 0.42P.O42.5(R) C30 352 676 1202 190 55 29.***5.21 1.92 3.41 0.54C35 386 643 1194 197 50 34.5 49.51 1.67 3.09 0.51C40 398 649 1155 199 55 39.5 55.31 1.63 2.90 0.50C50 496 606 1297 223 45 38.4 55.91 1.22 2.61 0.45PII 42.5R C30 348 652 1212 188 50 31.***6.01 1.87 3.48 0.54C35 380 639 1187 194 50 35.0 50.51 1.68 3.12 0.51C40 398 649 1155 199 55 39.5 55.31 1.63 2.90 0.50C45 462 618 1147 203 4***2.7 59.11 1.34 2.48 0.44C50 480 633 1115 192 25 45.7 62.81 1.32 2.32 0.40P.O 52.5R C40 392 645 1197 196 53 40.2 55.81 1.64 3.05 0.50C45 456 622 1156 19***2 43.5 59.51 1.36 2.53 0.43C50 468 626 1162 192 30 45.2 61.61 1.33 2.47 0.41此试验数据为标准实验室获得,砂采用中砂,细度模数为2.94,碎石为5~31.5mm连续粒级。

隧道初期支护喷射混凝土配合比优化设计

隧道初期支护喷射混凝土配合比优化设计

隧道初期支护喷射混凝土配合比优化设计摘要:在地下工程中,初支护是一种安全的施工防护措施。

目前,在我国的喷砼设计中,单方水泥的用量都很大,而采用少量的粉煤灰替代水泥的情况更是少见。

同时,由于我国环境保护政策的加强,对河流砂质资源进行了限制或禁用,目前在工程中主要采用人工砂质资源,但人工砂质资源普遍存在粒径大、石粉含量高等问题,使得人工砂拌制混凝土的工作性和工作性不佳。

本文在实验室中,对混合料进行了试拌,并在施工现场进行了喷锚试验,对其进行了归纳和分析。

最后,本文认为,在喷锚中加入了粉煤灰,并采用了机制砂,这样就可以避开了河砂对工程建设的制约,同时还可以减少工程建设的费用。

关键词:隧道初期支护;喷射混凝土;配合比优化1原材料胶凝材料采用P.O42.5普通硅酸盐水泥及Ⅰ级粉煤灰。

两种胶凝材料的化学成分、烧失量、比表而积等参数如表1所示;细集料以自然河砂石为主,其细度系数为3.00、视密度为2604kg/m3、含泥2.5%、泥块体质量分数为0.75%、含水量为5.1%、堆砌密度为1583kg/m3;粗集料选择5~15mm碎石,其表面密度2646kg/m3,含水量2.1%,堆积密度1505kg/m3;试验中选用聚梭酸类减水剂减水率为28%掺量1.0%;液态速凝剂掺量235%,其初凝和终凝分别为3.7分钟和8.5分钟,拌合用水采用自来水。

表1 胶凝材料化学成分和比表面积2配合比方案设计2.1配合比参数选择针对木寨岭隧道早期支护,采用5-15cm、C25级强度的喷射混凝土,本项目以C25型湿喷砼为研究对象,以原位水泥用量、水胶比、砂率等为基础,研究原位水泥掺量、水胶比、砂率等因素对预应力混凝土强度的影响,并结合原位取芯、回弹率、喷孔大块强度等试验,确定原位湿喷砼的最佳配比,最终确定原位湿喷砼的最佳配比。

对于湿喷混凝土来说,因为需要进行泵送,所以当水胶比较低的时候,会对混凝土的泵送产生不利影响。

因此,在进行配合比调整的时候,要在保证混凝土强度的基础上,可以适当地加大水胶比,最初将其设定为0.40和0.42。

原材料密度级配碎石水稳层混凝土及沥青砼配合比大全.doc

原材料密度级配碎石水稳层混凝土及沥青砼配合比大全.doc

原材料密度、级配碎石、水稳碎石、混凝土及沥青混凝土配合比大全一、原材料堆积密度1、砂:1300〜1600Kg/m3 (中粗砂1550Kg/m3,细砂1400Kg/m32、碎石:1500〜1800Kg/m3(—般取值1500Kg/m33、砂石:1550Kg/m34、砼:2400Kg/m35、沥青砼:2500Kg/m3二、级配碎石配合比19〜31.5mm碎石:9.5 〜19mn碎石:4.75 〜9.5mm碎石:石屑=19:27:22:32 最大干密度:2.28g/cm3 最佳含水量:5.0% 压实度: 96%三、水泥稳定碎石配合比(一)、集料比例:19〜31.5mm碎石:9.5 〜19mn碎石:4.75 〜9.5mm碎石:石屑=25:25:10:40 1、4%水泥稳定碎石配合比:水泥:集料=4:100最大干密度:2.376g/cm3 最佳含水量:5.1%2、5%水泥稳定碎石配合比:水泥:集料=5:100最大干密度:2.380g/cm3 最佳含水量:4.9%3、6%水泥稳定碎石配合比:水泥:集料=6:100最大干密度:2.385g/cm3 最佳含水量:4.8%(二)、集料比例:19〜31.5mm碎石:9.5 〜19mn碎石:4.75 〜9.5mm碎石:石屑=20:22:28:30 1、4.5%水泥稳定碎石配合比:水泥:集料=4.5:100最大干密度:2.326g/cm3 最佳含水量:5.5%2、5%水泥稳定碎石配合比:水泥:集料=5:100最大干密度:2.338g/cm3 最佳含水量:5.4%3、5.5%水泥稳定碎石配合比:水泥:集料=5.5:100最大干密度:2.361g/cm3 最佳含水量:5.8%(三)、集料比例:9.5 〜31.5mm碎石:4.75 〜9.5mm碎石:石屑=30:38:321、4.5%水泥稳定碎石配合比(水泥:集料=4.5:100 ):水泥:9.5〜31.5mm碎石:4.75 〜9.5mm碎石:石屑:水=1:6.67:8.45:7.11:1.14最大干密度:2.36g/cm3 最佳含水量:4.9%2、5%水泥稳定碎石配合比(水泥:集料=5:100): 水泥:9.5〜31.5mm 碎石:4.75 〜9.5mm碎石:石屑:水=1:6.00:7.61:6.40:1.07最大干密度:2.37g/cm3 最佳含水量:5.1%3、5.5%水泥稳定碎石配合比(水泥:集料=5.5:100 ):水泥:9.5〜31.5mm碎石:4.75 〜9.5mm碎石:石屑:水=1:5.45:6.91:5.82:1.00最大干密度:2.37g/cm3 最佳含水量:5.2%四、砼配合比普通混凝土配合出NO: 00h-普通混凝土配合比NO;002*-普通混凝土配合比N5 U盼普通混凝土配合比NO;。

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JTGE51-2019宣贯材料

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JTGE51-2019宣贯材料
主要原因:随龄期的增长,无机结合料中部分 钙离子与稳定材料中矿物发生反应,游离钙离 子减少,试验结果偏低。 不同龄期应用不同的标注曲线。 水泥稳定材料超出终凝的修正以小时计算 石灰稳定材料超出7d的修正以天计算。
T0809—2009 EDTA滴定法
T0809—2009 EDTA滴定法
为了减少粗集料的离散,宜采用实验室单份现配 后直接测试。每种样品取1000g左右。——取样 方法的改进。 标准曲线、现场取样均过9.5mm筛方法也可以 对比采用。 主要是考虑1000g对于粗粒土很难取到全级配。
含水量试验方法(微波)
序 湿土重 号 (g)
干土重(g)


含水量(%) 序
ω1
ω2

湿土重 (g)
干土重(g)


含水量(%)
ω1
ω2
1
1184 1129.16 1127.01 4.9 5.1 14 1182.22 1127.37 1126.4 4.9 5
2 1176.98 1123.01 1123.12 4.8 4.8 15 1233.55 1173.86 1171.85 5.1 5.3
9 1226.86 1166.81 1165.49 5.1 5.3 22 1127.83 1080.17 1078.37 4.4 4.6
10 1143.11 1093.5 1093.23 4.5 4.6 23 1102.52 1055.31 1054.34 4.5 4.6
11 1197.87 1143.82 1142.65 4.7 4.8 24 1192.4 1138.58 1137.41 4.7 4.8
采标:《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T 1596-2019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5.0 40.7 3.4 0.3
0.0 9.5 9.5 9.5 81.1 90.2 99.7 100.0
0
0 -3
振筛机、标准筛、天平
— 0-10 — — 40-70 90-100 95-100 —
干筛后总量 g 损耗,g 损耗率,% 备注:
2503 0.0 0.0
2503 0.0 0.0 监理意见:
碎石按4.75~13.2mm:13.2~19mm= 40:60掺配 签名: 日期: 复核: 计算: 试验: 第 1 / 2 页
2500
2200
0 25 0 0 1365 1018 85 10
0.0 1.0 1.0 1.0 55.6 96.3
99.7 100
0.0 1.0 0.0 0.0 54.6 40.7 3.4 0.3
0 13 0 0 1210 895 75 7
0.0 0.6 0.6 0.6 55.6 96.3
99.7 100
粗集料及集料混合料的筛分试验(干筛法) 粗集料及集料混合料的筛分试验(干筛法)记录
集料报告9-2 工程名称 施工单位 监理单位 试验依椐 取样地点、日期 集料产地 第一组 干燥样总质 量,g 2503 筛孔尺寸 ㎜ 26.5 19 16 13.2 9.5 4.75 2.36 筛底 筛上重 分计筛 累计筛 通过百 g 余,% 余,% 分率,% 0 15 0 0 1375 1018 85 10 0.0 0.6 0.0 0.0 54.9 40.7 3.4 0.4 0.0 0.6 0.6 0.6 55.5 96.2 99.6 100.0 100.0 99.4 99.4 99.4 44.5 3.8 0.4 0.0 筛上重 g 0 15 0 0 1375 1018 85 10 2503 分计筛 余,% 0.0 0.6 0.0 0.0 54.9 40.7 3.4 0.4 累计筛 余,% 0.0 0.6 0.6 0.6 55.5 96.2 99.6 100.0 通过百 分率,% 100.0 99.4 99.4 99.4 44.5 3.8 0.4 0.0 平均累 计筛余 百分率% 0.0 0.6 0.6 0.6 55.5 96.2 99.6 100.0 0 0 0 0 0 0 施工标段 工程部位 试验仪器 试验日期 代表数量,m3 品种规格 第二组 平 均 标准级配 范围 0 碎石、4.75~19mm 试验编号: 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