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参水溶性有效成分_丹酚酸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丹参水溶性成分的研究进展

丹参水溶性成分的研究进展

丹参水溶性成分的研究进展摘要】本文就丹参水溶性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方法进行综述及丹参及其制剂药理作用的最新进展做一介绍。

【关键词】丹参水溶性成分综述【中图分类号】R9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07-0126-02The search of Dan shen water-soluble compositionses makes progress 【Abstract】 This text Dan the extract disconnect of three water-soluble effective compositions method progress round up and Dan shen and it product pharmacology acting lately make progress make a to introduce【Key words】 Dan shen Water-soluble composition Round up丹参为唇形科植物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ge.的干燥根及根茎,其味苦、性微寒,归心、肝二经。

具祛瘀止痛、活血通经、清心除烦之功效,是一种临床上常用的活血化瘀的要药,常用于妇科病、冠心病、缺血性中风、动脉粥样硬化等症的治疗。

丹参的活性成分主要分为脂溶性和水溶性两类。

本文就丹参的水溶性有效成分及其提取分离方法进行综述并对丹参及其制剂药理作用的最新进展做一介绍。

1.丹参的主要水溶性成分丹参的水溶性成分主要包括丹参素、原儿茶醛、迷迭香酸、紫草酸、丹酚酸a\b\c\d\e\f\g等,这些成分多具有酚酸性结构,最早发现的丹参素化学名为f-3,4-二羟本乳酸(p-3,4-dihydroxybenyllacticacid)其分子式C9H10O5。

丹酚酸a(salvianolic acid a)是一分丹参素与两分子咖啡酸缩合而成,其分子式是C26H22O10;丹酚酸B(sal-vianolic acid b)为三分子丹参素与一分子咖啡酸缩合而成,其分子式是C36H30O16;丹酚酸c(salvianolic acid c)则为二分子丹参素缩合而成,其分子式是C18H18O9,其它丹酚酸亦有类似结构。

丹参的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丹参的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丹参的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研究进展徐怡,陈途,陈明(咸宁市公共检验检测中心,湖北咸宁987700)摘要:民族药丹参(OOu rnilOorrhiza Buago)药用历史悠久,首载于《神农本草经》,常以根及根茎入药,味苦,性微寒,入心、肝经,具有活血通经、祛瘀止痛、清心除烦等功效⑴。

丹参主要化学成分为脂溶性的二萜醌类、水溶性酚酸类化合物,其他类型化合物等。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丹参具有增加冠脉流量,降低心肌兴奋性和传导性,对心肌缺血性损伤有保护作用,此外还有抗氧化、保护心血管、改善肾功能,抗菌消炎、抗肿瘤等作用。

临床多用于冠心病、心肌梗死、消化性溃疡、缺血性中风、抗肿瘤〔6〕。

本文对丹参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其临床应用进行系统综述,为进一步合理开发利用丹参的药用资源提供参考。

关键词:丹参;化学成分;二萜醌类;酚酸类;药理作用;抗氧化;抗炎;抗癌中图分类号:R2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3765(2601)-25-2645-24Research Pregress of Chemicai Constituents and Pharmacological Effocta of Salvia miltiorrhiza BungeXU Yi,CHEN Tu,CHEN MCg(Public Inspection and Testing Center of XivnNing,XivnNing987700,China) ABSTRACT:Salvia miltiorrhiza Bunge has a long histou of medicinal application in China,/was first be recorUed in Shynong's classic of MateUo MePica,the mot ant rUizoma have the functions of invigoraUng the circclation of bloop ant res/Ung mexstmal flow,removing bloop stasis ant pain,cmaUny away the OeaU-fire.The main cCemical compocyts of Salvia miltiorrUizo are PposomUla ditemexoid quinones,water-soluUla phenolic acids and other types of componnts.AccorUing to the ppamlpcomxe researcC,Salvia miltiovUizo has the significant ebects of increase coronau flow,Utehtata myocarUial excitaki/ty ant conCuctivita, protect myocarUial iscCemic injuu,in akdition to antioxidant, carUiovescclar protection,improve renal function,anti-bacteUal anti-inflamma/m,anti-tumor ant other fecctiocs.It is mainly used in coronau heaU disease,myocarUial infarction,peptic ulcer,iscCemic stroPa ant anti-tumor.Ic this pyt par i we reviewed the cCemical composition;phamiacomxical activity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Salvia1000x720to provid reference for further rational dyCopmyt ant utilization of Salvia mbtiooUiza.KEYWORDS:Salvia milPorrhiza;Chemical coxstituexts;Citeme/oik qui/oxes;Phe/oOc aciks;Pharmacolooicyi act/x;Antioxida-tiox;人!1/0018]11]118/^p Anb-ca/cer丹参(aalviu miltiorrhiza Bunge)是唇形科(Labiatao)鼠尾草属(Salvia)植物,在我国主要分布于河北,山西,陕西,山东,河南,江苏,浙江,安徽,江西及湖南等地,湖北也有丹参分布;多生于海拔1400米以下山坡、林下草丛或溪谷旁。

丹参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丹参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丹参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丹参是一种常用中药材,也是中药丹参注射液的主要成分之一、经过多年的研究,已经发现丹参中存在有多种活性化学成分,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

下面将对丹参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进行详细介绍。

1.化学成分:丹参中的活性成分主要包括:丹参酮、丹酚酸A、丹酚酸B、丹酚酸C、丹酚酸D、绿原酸、丹参素等。

其中,丹参酮是丹参的主要成分,具有抗炎、抗凝血、抗肿瘤等多种生物活性。

2.药理作用:(1)抗炎作用:丹参中的丹参酮、丹酚酸等成分能够通过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减轻炎症反应,从而发挥抗炎作用。

研究表明,丹参能够显著抑制炎性物质的产生,减轻炎症反应,并且具有很好的治疗风湿和炎症相关疾病的效果。

(2)抗凝血作用:丹参中的活性成分能够通过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和血栓的形成,减轻血液凝结,从而发挥抗凝血作用。

丹参还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微循环障碍,减少心肌梗死的发生。

(3)抗肿瘤作用:丹参中的丹参酮等成分具有明显的抗肿瘤作用。

丹参酮可以直接作用于肿瘤细胞,抑制其增殖和分化,诱导肿瘤细胞的凋亡,从而抑制肿瘤生长。

(4)抗氧化作用:丹参中的活性成分具有明显的抗氧化作用,可以清除自由基,减轻氧化损伤,保护细胞免受损害。

研究表明,丹参具有抗氧化应激和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

(5)保护心脑血管作用:丹参中的活性成分可以扩张血管,改善血液循环,降低血压,保护心脑血管功能。

丹参还具有增强心肌收缩力,改善心肌供血,抑制心肌细胞凋亡等作用。

(6)调节免疫作用:丹参中的活性成分可以调节免疫系统功能,增强免疫力,促进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增强抗体产生,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

总的来说,丹参具有抗炎、抗凝血、抗肿瘤、抗氧化、保护心脑血管、调节免疫等多种药理作用。

这些作用使得丹参广泛应用于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炎症等疾病的治疗和预防。

但是,丹参的作用机制还需要进一步研究,以及其临床应用的优化和安全性评价也需要进一步探讨。

丹参药理活性成分研究进展

丹参药理活性成分研究进展
丹参药理活性成分研究进展
01 摘要
03 研究现状 05 研究结果
目录
02 引言 04 研究方法 06 参考内容
摘要
本次演示综述了丹参药理活性成分的研究进展,探讨了研究方法、主要发现 及其作用机制。丹参作为一种传统中药,具有丰富的化学成分和广泛的药理作用。 研究丹参药理活性成分对于开发新的药物和优化现有药物具有重要意义。本次演 示总结了近年
理论支持。丹参酮类化合物的研究则发现,这类成分具有抗菌、抗炎、抗肿 瘤等作用,其中丹参酮ⅡA的作用最为突出。此外,丹参中的黄酮类化合物也被 证实具有较好的抗氧化和抗炎作用。然而,在研究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如部分药理活性成分的分子作用机制尚不明确,不同成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及 其对药效的影响也有待进一步研究。
丹参药理作用的研究
丹参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包括抗炎、抗氧化、抗肿瘤、抗菌等。研究表明, 丹参素能够显著降低血液粘度,抑制血小板聚集和凝血,从而改善血液循环。此 外,丹参还能够增强免疫功能,减轻氧化应激损伤,抵抗细胞凋亡等。这些药理 作用的深入研究为丹参在临床上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丹参治疗心血管疾病的研究
丹参中含有多种活性成分,主要包括脂溶性成分和水溶性成分。脂溶性成分 主要包括丹参酮类和丹参醇类,具有抗菌、抗炎、抗肿瘤等药理作用。水溶性成 分则主要包括丹参素、丹参多酚等,具有抗氧化、舒张血管、抗凝等作用。不同 成分的药理作用
差异较大,因此深入研究丹参活性成分对于开发新药和提高药物疗效具有重 要意义。
来丹参药理活性成分的研究成果,并提出了未来研究的方向和挑战。关键词: 丹参,药理活性成分,研究方法,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引言
丹参是一种传统的中药材,具有悠久的药用历史和丰富的药理作用。它来源 于唇形科植物丹参,具有活血化瘀、舒经止痛、抗炎抗氧化等多种功效。近年来, 随着药物研究和分子生物学的不断发展,丹参药理活性成分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

丹酚酸A的药理研究进展

丹酚酸A的药理研究进展

专题报道丹酚酸A的药理研究进展潘迎锋 张建兵 丁 洁 王木兰 张瑶丹 何江敏(正大青春宝药业有限公司 杭州310023)丹参(Radix Salviae Miltiorrhiz ae)为唇型科植物丹参(Salviae miltiorrhiza Bunge)的干燥根及根茎。

目前临床上广泛用于冠心病的治疗。

其活性成分引起医药研究者的重视。

丹酚酸A(salvianol acid A,SalA)属酚酸类化合物,是从丹参中提取的一种水溶性成分。

近年的研究表明,丹酚酸A在心脏保护、抗肝损伤、抗肿瘤等方面有着显著活性,概述如下。

1 对心脏的保护作用1 1 保护心肌细胞 丹酚酸A对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主要表现在对线粒体损伤的保护和对心肌细胞膜钾通道活动的影响。

林童俊等[1]研究了丹酚酸A对氧自由基引起的大鼠心脏线粒体损伤的保护作用。

结果表明,丹酚酸A可抑制铁-半胱氨酸引起的线粒体脂质过氧化和ATP酶活性的丧失。

脂质过氧化引起的心脏线粒体肿胀可被丹酚酸A抑制。

同时丹酚酸A对超氧阴离子和羟自由基具有清除作用。

鲍光宏等[2]研究氧自由基是否损害心肌细胞膜钾离子单通道的活动及丹参有效成分之一丹酚酸A(salvianolic acid A,SalA)的作用,结果表明应用膜片钳技术发现黄嘌呤-黄嘌呤氧化酶产生的氧自由基能明显抑制心肌细胞膜钾通道活动,中药丹参提取的有效成分之一丹酚酸A能逆转被抑制的通道活动。

1 2 防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现代研究表明减少自由基的生成,抑制氧化和膜过氧化反应的进行,降低细胞内钙,是防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重要途径[3,4]。

丹酚酸A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并能捕获氧自由基,降低细胞内钙。

杜冠华[5]等研究了丹酚酸A(Sal A)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性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显示,SalA可以降低由于心肌缺血再灌注引起的室颤发生率,减少乳酸脱氧酶(LD H)从胞体中的漏出,降低缺血心肌组织中脂质过氧化产物MDA的含量。

丹参的有效成分提取分离方法研究进展

丹参的有效成分提取分离方法研究进展

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2011届毕业生毕业论文题目丹参的有效成分提取分离方法研究进展完成人刘奕心班级 09升段中药班学制二年制专业中药学指导教师吴杰完成日期 2011年3月12号丹参的有效成分提取分离方法研究进展【摘要】本文综述了丹参有效成分的各种提取分离技术,其中包括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微波辅助萃取法、加压液体萃取法、高速逆流色谱法和真空液相层析法等,并分别对其优缺点进行分析,为丹参药理学活性物质基础的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丹参; 有效成分; 提取分离丹参为唇形科植物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ge.的干燥根及根茎,始载于《神农本草经》,被列为上品,历代本草均有收载。

其味苦、性微寒,归心、肝二经。

具祛瘀止痛、活血通经、清心除烦之功效,是一种临床应用广泛的中药。

其现代药理作用主要包括舒张冠脉、增加冠脉血流量,具有明显的钙拮抗剂作用;提高心室的顺应性,改善心脏的舒张功能,对缺血心肌和再灌注心脏具有保护作用;抑制内源性胆固醇的合成;增加微循环流速和流量,消除局部静脉血液瘀滞,改善组织细胞缺血、缺氧所致的代谢障碍;具有抗体外血栓形成、抗血小板聚集、抗内外凝血系统功能、减少血小板、促进纤维蛋白原降解作用;具有很强的清除自由基和抗氧化作用等[1]。

随着人类疾病谱的变化,丹参作为能够预防和治疗人类面临的几大危险疾病的植物药之一,它的应用将会更加广泛。

近年来,丹参的临床疗效备受关注,因此,丹参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成为一个研究热点。

随着提取分离技术的发展,研究丹参有效成分的手段呈现出多样化,如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supercritical fluid extraction,SFE)、微波辅助萃取法(microwave-assisted extraction,MAE)、加压液体萃取法(pressurized liquid extraction,PLE)、高速逆流色谱法(high-speed counter-current chromatography,HSCCC)和真空液相层析法(vacuum liquid chromatography,VLC)等。

中药丹参化学成分和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

中药丹参化学成分和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
样 品前处 理速度显 著加快 ,而且 4种丹参 酮在 5分 钟 内可 达到完全分离 ,大大缩短了分离时间 。
氧 自由基 ,解除 支气管 痉挛 ,恢 复肺 通气 功能 ,纠正肺 部 缺氧状态 的作 用 ;丹参 酮还 有抗病 毒 、抑制 细 菌功 能 ,可 促使肺部炎症的吸收 ,从而综合发挥对本病 的治疗作用 。
2 化 学 成 分
2 . 1 丹 参的脂溶性有 效成分
参酮类 ,主要 有丹 参酮 ⅡA、丹参 酮 I 、隐丹参 酮 、丹参 酮 ⅡB、三氢丹 参 酮 I 等 菲 醌类 化 合 物 。母 继林 ,和 顺 琴 等 采用匀浆法提取 ,超高效 液相 色谱 法测定 中药 材丹参 中的隐丹参 酮 、二 氢丹参酮 、丹参酮 I 和丹参 酮 Ⅱ 的方法 ,
野生丹参条短粗 ,多扭 曲 ,表 面红棕色 ,外皮 较粗糙 , 多鳞 片状 ,易 剥落 ,体 轻而脆 。断 面疏松 ,有裂 隙或 略平
整而致密 ,皮部 棕红 色 ,木部 灰黄 色或 紫褐色 ,导管 束黄
白色 ,呈放射状 排列 。丹参栽 培 品较粗 壮 ,全体 较野 生 品
肥实 ,偶有分 枝 ,表 面紫红 色或 黄红 色 ,有纵 皱 纹 ,皮 细 不易剥落 ,质 地坚 实 ,断面较平 整 ,略呈 角质样 。
中药 丹 参化 学成 分 和 临床 应 用 的研 究进 展
杨 小 孟
天 津 市 宝坻 区 药 品 检 验所 ,天津 3 0 1 8 0 0
【 摘
要】 丹参作为 中国的传统 中药 ,在医疗和保健方面应用非常 广泛 ,早在 《 神农本草经 》 中就 有对丹参 的记 载。丹参 为唇形科
植物丹参 的干燥根及根茎 ,性微寒 ,味苦 ,具有 活血化瘀 、养血安神 、凉血消痛的功效 ,研 究表明丹参 的化学成分分 为水 溶性和脂溶性 两 大部分 。在临床治疗方面 ,多应用于冠心病 、心肌梗塞 、缺血性 中风 、消化性溃疡 等疾病方面 ,有 比较 明显的疗效 。本文 将对近期丹参 的

丹参中丹酚酸B的药理研究进展

丹参中丹酚酸B的药理研究进展

3 % . 本文主要介绍国内近年来丹参 中丹酚酸 B在药理方 0
面 的研 究 近 况
皮细胞 的氧化性损伤 , 降低血管 内皮细胞表面细胞 黏附分
子 表 达 和抑 制 中性 粒 细 胞 黏 附 的 作 用 . 一 作 用 可 能是 丹 这 酚 酸 B抗 心 肌 缺 血/ 灌 注损 伤 的作 用 机制 之 一 _ 再 引 2 对 脑 的保 护 作 用
阿尔茨 海默病 ( l e r i aeA 又称早 老性 Az i ds s, D) h me S e 痴呆 , 是一种 中枢神经 系统原发性退行性病变 。 患者智力 、
记 忆 力 及 认 知 功 能 进 行 性 降 低 , 终 丧 失 思 考 、 话 及 活 最 说 动 能力 A D患 者 的 主要 病 理 特 征 之 一 是 在 大 脑皮 层 和 海
1 在 心 血 管 方面 的 作 用 在 心 肌 梗 死 ( ycrilnaco , ) 程 中 , 于 m oada i r i MI过 f tn 由
缺血缺氧导致 的心肌细胞的能量代谢 障碍 . 且缺血部位 并
的心 肌组 织 的 自由基 产 生增 多 . 同时 心 肌 细胞 内 的 自由基 清 除 剂 超 氧 化 物 歧 化 酶 (u eoieds ts,O 减 少 , sp r d i aeS D) x mu 自由基 可 以破 坏 细 胞 膜 结构 . 一 步 导 致 细胞 的损 伤 或 坏 进 死 英 昌 等目 实验 证 明 . 酚 酸 B可 以有 效 减 少 实验 性 范 的 丹 心 肌 梗死 大 鼠 的梗 死灶 范 围 . 加 梗 死灶 内成 纤 维 细胞 和 增
3 66
中 日友好医院学报 2 0 0 8年第 2 2卷第 6期 JunlfC ia Jp nFin si Hopt ,08D cV 1 2N . ora hn -aa r dh si l 0 e,o2 。o6 o e p a2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应用跳台 避暗和水迷宫等实验方法研究证明 丹酚酸 A B 对化学物质樟柳碱或东莨菪碱引起的小 鼠记忆获得障碍也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使给予樟柳 碱或东莨菪碱的小鼠学习成绩提高 记忆获得功能 增强 训练时错误次数减少 丹酚酸改善记忆获得功 能的作用可能与其调节脑内递质含量有关 正常条 件下 丹酚酸对动物的精神系统和自主活动无明显影 响[17 20]
11 总 3 9 5
肌缺血作用 近年发现 丹参素对抗原引起的过敏反 应有抑制作用 并具有降低细胞内胆固醇合成及抗脂 蛋白氧化作用 应用培养 CHO 和纤维母细胞进行实验 证明 丹参素对上述培养细胞中胆固醇合成有抑制作 用 使氧化脂蛋白中MDA含量减少 降低氧化脂蛋白 对细胞的毒性 提示丹参素可能有防治动脉粥样硬化 的作用[1]
A b s t r a c t : Danshen-Radix Salviae Miltiorrhizae is one of the comm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 which has been used clinically in the treatment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more than 20 centuries.The active ingredients of Danshen has been researched 5 decades by the modern methods.Many researchers investigated the pharmacological effects of water soluble ingredients of Danshen-salvianolic acids in vivo andi n vitro.The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salvianolic acids have different pharmacological effects such as potent antioxidative effects scavenging free radicals protect neural cells against injuries caused by anoxia etc.In present paper the pharmacological effects of salvianolic acids and the mechanisms of their actions are reviewed based on the research results obtained in our laboratory and other authors. K e y w o r d s : salvianolic acids; active ingredients ;pharmacological effects ;antioxidantive agents
1 丹参水溶性有效成分 丹酚酸
1.1 丹参与丹酚酸 丹参 Radix Salviae Miltiorrhizae 为唇型科植物
丹参 Salviae miltiorrhiza Bunge 的干燥根及根茎 根 据现有文献 丹参首载于 神农本草经 历代本草多 有收载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1995 年版一部 则归 纳丹参的功能与主治为 祛瘀止痛 活血通经 清心 除烦 用于月经不调 经闭痛经 瘕积聚 胸腹刺 痛 疮疡肿痛 心烦不眠 肝脾肿大 心绞痛 说明 丹参在临床应用中表现出多方面的功效
3 丹酚酸作用机理研究
3.1 丹酚酸抗氧化作用 采用多种实验方法证明 丹酚酸类化合物均具有
很强的抗氧化作用 可以清除超氧阴离子和羟基自由 基 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 这一作用已被不同实验者 在不同的实验条件下作了的反复证明[29 30]
应用电子自旋共振 electron spin resonances ESR 电子顺磁共振 electron paramagnetic resonance EPR 以及高压液相 - 电化学检测 HPLC-ECD 技术 研究表明 丹酚酸 A 丹酚酸 B 等成分在体外自由基 生成系统中 如黄嘌呤-黄嘌呤氧化酶反应体系 维生 素C-Fe2+ 反应体系以及Fenton反应过程中 对各种条 件下产生的超氧阴离子 羟基自由基有很强的清除作 用 其作用比维生素E 维生素 C 和 EGb761 强 丹酚 酸清除自由基的作用在浓度低于10-6mol/L 时 表现出 良好的剂量依赖关系 其中以丹酚酸A 和 B作用最强 用荧光法检测表明 各种丹酚酸可以清除 Fe2+ -H2O 2 系统产生的羟自由基 在作用相同的条件下 丹酚酸 A 的浓度要比阳性对照甘露醇的浓度低 相当于甘露 醇的1/1000
2.3 丹酚酸对血栓形成的影响 丹参对血液系统的影响早有报道 丹参素抑制血
栓形成的作用也经实验证明 研究资料表明 乙酰丹 酚酸 A 在体内外实验中对多种因素引起的血小板聚集 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而且在抑制血小板聚集的同时 对胶原诱导的血小板释放 5- 羟色胺也有显著的抑制 作用 丹酚酸可影响前列腺素代谢 可能是其抗血栓 形成的作用机制之一 也有报道 丹酚酸 B 可增加纤 维蛋白溶解 有一定的纤溶作用 可能是其抗血栓形 成作用的一个方面因素[21 22]
对肝 肾功能损伤的保持作用 国外研究人员对 我国研究丹酚酸的结果表现出极大兴趣并对丹酚酸 B 镁盐进行了研究 研究结果证明 丹酰酸 B 镁盐可以 对抗 D- 半乳糖胺引起的大鼠肝损伤 显著降低血清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 L T 和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AST 活性 减轻肝细胞坏死程度[25 28]
丹酚酸 B镁盐对肾功能具有改善作用 提高尿中 前列腺E2的排泄量பைடு நூலகம் 并对花生四烯酸代谢过程中的环 加氧酶活性有抑制作用 丹酚酸对前列腺素代谢的影 响 可能是其肝肾保护作用的机制之一
以含有 50% 半乳糖的饲料喂养幼年 SD 大鼠 可 诱发典型的白内障 在白内障形成过程中 采用0.05 0.1% 的丹酚酶 A B 生理盐水溶液给动物滴眼 每天 二次 可延缓白内障的形成 并能减少晶状体内脂质 过氧化反应产物 MDA 含量 增强晶状体内抗氧化能 力
在体外实验中 过氧化氢可使体外培养晶状体浑 浊 诱导产生白内障状态 于培养液中加入丹酚酸 A10-8 10-5mol/L 以后 白内障的形成受到明显抑制 同时也表现出降低晶状体内过氧化产物含量 增加抗 氧化能力等多方面的作用 2.5 丹酚酸的其它作用
除丹参素外 丹酚酸是丹参水溶性成分中更重要 的有效成分 因此也是研究丹参有效成分药理作用的 重点内容 对丹酚酸的研究始于80年代后期 经过十 几年的努力 取得了丰富的实验结果和研究资料 证 明丹酚酸在多方面表现出药理活性 具有重要的理论 价值和临床意义 2.1 丹酚酸对心脏的保护作用
应用大鼠离体Langendorff灌流心脏 通过结扎 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实现心脏局部缺血和再灌注 心 肌缺血再灌注可使心脏产生以心室纤颤为主要表现 的心律失常 心率失常发生率可达 8 0 % 以上 同时 由冠脉流出的灌流液中转氨酶活性明显升高 缺血 区心肌细胞超微结构破坏 电镜下可见心肌细胞内 线粒体膜严重损伤 心脏缺血区组织中 M D A 含量增 高 以含有丹酚酸 A10-7 10-6mol/L 的灌流液灌注心 脏 可显著降低缺血再灌注后心律失常的发生率 使 冠脉流出的灌流液中转氨酶活性降低 心肌细胞超 微结构破坏明显减轻 组织中 M D A 含量降低 表明 丹酚酸 A 对缺血再灌注引起的心肌细胞损伤有明显 的保护作用[7 10] 2.2 丹酚酸对脑损伤的保护作用
中图分类号 R282.71 文献标识码 A
丹参是我国传统医学中常用药物之一 有悠久的 临床应用历史 近几十年来 采用现代医学方法 结 合化学 分子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等多学科的技术手 段 对丹参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 取得大量新的认识 和实验结果 并开发出一系列疗效良好的临床应用药 物 丹参水溶性有效成分 特别是丹酚酸类化合物 受到医药学家的极大重视 对其中的各个组分进行了 深入的研究 本文结合本实验室长期研究丹酚酸的结 果和有关文献 对丹参水溶性有效成分 丹酚酸的 研究进展作简单的介绍
丹酚酸对爱滋病病毒的作用 丹酚酸 A B 以 及 Sal AA 对猴感染恒河猴爱滋病毒 SIVmac 实验表 明 丹酚酸在低浓度 10-6 10-9mol/ L 时 可抑制细 胞病变 抑制病毒抗原表达和病毒的产生 PCR 实验
12 总 39 6
基础医学与临床 Basic Medical Sciences and Clinics
2000.20 5
结果揭示 低浓度 Sal A 抑制 LTR 基因 DNA 的生成 说明丹酚酸对 HIV 抑制可能作用于 LTR 基因和 gag基 因的整合过程 而在高浓度 10-6 10-5mol/ L 时 丹 酚酸则表现相反的作用 可能与gag 基因和细胞内钙 的增高有关 待发表资料
丹参的化学成分主要可分为水溶性成分和脂溶性 成分两大部分 20世纪早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丹参 酮为代表的脂溶性成分方面 经几十年努力 取得巨 大成就 众所周知 丹参的传统应用方式为水煎液
因此 其有效成分应以水溶性物质为主 从20世纪80 年代初 我国药物研究人员对丹酚酸水溶性成分进行 了研究 首先报道了丹参水溶性成分丹参素的结构 此后陆续发现了数十种水溶性成分 并明确其化学结 构 证明丹参水溶性有效成分主要是酚酸类化合物 多数命名为丹酚酸 并分别以英文字母区别 称为丹 酚酸 A 丹酚酸 B 等等[1] 1.2 丹酚酸的化学研究
对丹参水溶性有效成分的研究是近 20 年来研究 丹参的重要内容 最初分离出的水溶性成分为丹参 素 实验证明 丹参素能扩张肠系膜微动脉 具有抗 血小板聚集 抗血栓形成 促进纤维蛋白降解及抗心
收稿日期 2000-07-20
2000.20 5
基础医学与临床 Basic Medical Sciences and Clinics
丹酚酸 A B 以及总丹酚酸 iv 3 10 mg/κg 对小鼠脑缺血再灌注引起的脑损伤有保护作用 可以 减少脑组织中 MDA 含量 采用跳台 避暗等实验方 法研究证明 丹酚酸对脑缺血再灌注引起的记忆功能 障碍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减少训练过程中的错误次 数 提高学习成绩 丹酚酸 A B 可使中脑动脉梗塞 M C A O 大鼠脑内 MDA 含量的增加受到抑制 提高 SOD 活性 缩小梗塞面积 减轻脑水肿程度 而同等 剂量的维生素 E 则无明显作用[11 1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