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人格尊严不容侵犯学案

合集下载

人格尊严不容侵犯教学设计

人格尊严不容侵犯教学设计

人格尊严不容侵犯教学设计The dignity of personality should not be violat ed in teaching design人格尊严不容侵犯教学设计前言:小泰温馨提醒,政治教育是指有目的地形成人们一定的政治观点、信念和政治信仰的教育,学校德育的组成部分。

其性质由一定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所决定,受教育方针、目的制约,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方向性。

本教案根据政治课程标准的要求和针对教学对象是初中生群体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序号课题第3课时人格尊严不容侵犯班级姓名审核:学习目标培养自尊心,自觉尊重他人,捍卫人格尊严用法律维护自己尊严了解法律保护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的的主要内容学习重点:维护人格尊严学习难点:维护人格尊严的主要内容学习范围:教材71页到75页学法指导:自主学习、讨论、举例、查阅资料自主学习1人格平等是_________的重要内容,维护人格平等就要维护___________。

肖像,是公民身体特有的_________或_________写照,维护公民的肖像权,是维护公民_________的体现。

2每个公民都是社会中的人,其品德、声望、信誉等名誉会受到社会成员的评价,因此,公民的名誉或_________代表公民的_________。

3荣誉是国家、社会或组织给予公民的一种_________或_________。

侵犯公民的荣誉权是对公民_________的侵犯。

4公民的姓名是区别于其它公民的_________或_________。

姓名权是我国每个公民的一项重要的_________,任何人都有权决定、使用、改变自己的姓名,并维护自己的_____权。

合作探究某大学生秦某因嫉妒同寝室的另一个学生付某,用手机偷拍了付某寝室内的各种生活照片,并在同学中传看,还无中生有,捏造事实中伤付某,付某很痛苦。

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教案

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教案

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教案教案主题: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教案适用对象:初中生教案目标:1. 了解公民的人格尊严的含义和重要性;2. 了解公民的人格尊严受侵犯的形式和后果;3. 掌握保护自己和他人的人格尊严的方法;4. 培养公民责任感和尊重他人的意识。

教案内容:一、导入(5分钟)1. 向学生介绍人格尊严的概念,并与他们讨论其含义和重要性。

2. 提出问题:你认为什么是人格尊严?为什么我们要尊重他人的人格尊严?二、观看视频(10分钟)1. 准备一个关于人格尊严的短视频,要求其中包含人格尊严受侵犯的场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2. 观看视频后,与学生一起讨论视频中发生的事情,以及这些事情对被侵犯者的影响。

三、案例分析(15分钟)1. 教师提供一些与人格尊严相关的案例,包括言语欺凌、身体侵犯等。

2. 学生们分小组进行讨论,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案例进行分析,回答以下问题:- 这个案例中的侵犯行为有哪些?对受害者的影响是什么?- 如果你是其中的一个当事人,你会如何处理这种情况?- 针对这种侵犯,我们有什么应对措施?四、课堂活动(15分钟)1. 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侵犯人格尊严的情境,编排一段小话剧,展示侵犯行为以及主人公的应对方式。

2. 展示完毕后,学生们互相评价彼此的表演,讨论表演中的亮点和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建议。

五、讲解相关法律法规(10分钟)1. 介绍相关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讲解其中涉及人格尊严保护的相关条款和义务。

2. 强调法律对人格尊严的保护,同时指出每个公民都有责任维护自己和他人的人格尊严。

六、总结(5分钟)1. 教师总结课堂内容,强调人格尊严的重要性以及保护自己和他人人格尊严的方法。

2. 结合学生的观点和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维护人格尊严,并鼓励他们积极举报侵犯行为。

教案延伸活动:1. 学生自主拍摄小视频,讲述关于人格尊严的故事或者生活场景,并展示给全班同学。

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的教学教案

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的教学教案

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的教学教案第一章:导入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人格尊严的含义和重要性。

2. 引导学生认识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的权利。

教学内容:1. 介绍人格尊严的概念和定义。

2. 讨论人格尊严的重要性。

3. 强调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的权利。

教学活动:1. 开场提问:什么是人格尊严?为什么它重要?2. 讲解人格尊严的含义和定义。

3. 分享人格尊严的重要性的案例或故事。

4. 分组讨论:让学生探讨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的权利。

5. 小组分享和总结。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理解程度。

2. 收集学生的讨论结果和观点。

第二章:人格尊严的权利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人格尊严的权利和保护。

2. 引导学生认识侵犯人格尊严的行为。

教学内容:1. 介绍人格尊严的权利和保护措施。

2. 讨论侵犯人格尊严的行为和后果。

教学活动:1. 讲解人格尊严的权利和保护措施。

2. 分享侵犯人格尊严的行为和后果的案例或故事。

3. 分组讨论:让学生探讨如何保护自己和他人的人格尊严。

4. 小组分享和总结。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理解程度。

2. 收集学生的讨论结果和观点。

第三章:尊重他人的人格尊严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尊重他人的人格尊严的重要性。

2. 引导学生学会尊重他人的人格尊严。

教学内容:1. 介绍尊重他人的人格尊严的重要性。

2. 讨论不尊重他人人格尊严的行为和后果。

教学活动:1. 讲解尊重他人的人格尊严的重要性。

2. 分享不尊重他人人格尊严的行为和后果的案例或故事。

3. 分组讨论:让学生探讨如何学会尊重他人的人格尊严。

4. 小组分享和总结。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理解程度。

2. 收集学生的讨论结果和观点。

第四章:人格尊严的维护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如何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

2. 引导学生学会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

教学内容:1. 介绍如何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

2. 讨论面对侵犯人格尊严的行为时的应对策略。

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教案

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教案

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教案第一章:人格尊严的含义与重要性1.1 导入:通过讨论“什么是人格尊严”来引起学生的兴趣。

1.2 讲解人格尊严的概念,包括个人自尊、自由、身体完整、名誉权等。

1.3 强调人格尊严的重要性,包括社会和谐、个人发展、法治国家等。

1.4 案例分析:分析侵犯人格尊严的案例,让学生理解其严重性。

第二章:人格尊严的法律保护2.1 介绍我国《宪法》中关于人格尊严的保护。

2.2 讲解《侵权责任法》中关于侵犯人格尊严的责任规定。

2.3 分析其他相关法律对于人格尊严的保护。

2.4 案例分析:分析法律保护人格尊严的成功案例,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

第三章:侵犯人格尊严的行为类型3.1 介绍侵犯人格尊严的行为类型,如诽谤、侮辱、侵犯隐私等。

3.2 分析每种行为类型的特点和危害。

3.3 讨论如何辨别和抵制侵犯人格尊严的行为。

3.4 案例分析:分析常见侵犯人格尊严的行为,让学生提高防范意识。

第四章: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4.1 讲解如何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如保持自尊、勇敢维权等。

4.2 强调维权途径,如调解、诉讼等。

4.3 讲解在网络时代如何保护自己的人格尊严,如网络安全、谨慎发言等。

4.4 案例分析:分析成功维护人格尊严的案例,激发学生的维权意识。

第五章:尊重他人的人格尊严5.1 讲解尊重他人的人格尊严的重要性,如维护社会和谐、促进人际关系等。

5.2 分析不尊重他人人格尊严的行为类型及其危害。

5.3 讨论如何做到尊重他人的人格尊严,如礼貌待人、换位思考等。

5.4 案例分析:分析尊重他人人格尊严的典型事迹,培养学生的尊重意识。

第六章:教育与引导6.1 讲解家庭、学校、社会在维护人格尊严方面的责任。

6.2 分析如何通过教育引导来培养学生尊重他人人格尊严的意识。

6.3 讨论开展尊重他人人格尊严的主题活动、课程设计等。

6.4 案例分析:分享成功开展教育引导的案例,供学生参考。

第七章:家庭在维护人格尊严中的作用7.1 强调家庭在培养孩子尊重他人人格尊严方面的作用。

人格尊严不容侵犯教案

人格尊严不容侵犯教案

人格尊严不容侵犯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人格尊严的概念,认识到每个人都有权利享有尊严。

2.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不侵犯他人人格尊严的良好品质。

3. 引导学生学会在遇到侵犯人格尊严的情况下,如何保护自己。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人格尊严的重要性,学会尊重他人。

2. 教学难点: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维护自己和他人的人格尊严。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模拟:通过设定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学会如何处理侵犯人格尊严的问题。

2.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人格尊严的含义。

3.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包括图片、文字、视频等资料。

2. 案例材料:收集相关案例,用于教学分析。

3. 课堂活动用品:如白板、记号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讲解人格尊严的含义,引导学生了解每个人都有权利享有尊严。

2. 案例分析:分享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侵犯人格尊严的行为,并分析其危害性。

3.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在生活中尊重他人,不侵犯他人的人格尊严。

4. 情境模拟:设置情境,让学生参与其中,学会在实际生活中应对侵犯人格尊严的情况。

6. 课后作业: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所学,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维护自己和他人的人格尊严。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情境模拟等环节的参与情况,了解学生对人格尊严的认识和尊重他人的意识。

2. 课后作业:评估学生课后作业的质量,检验学生对课堂所学内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学生互评:鼓励学生相互评价,了解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如何践行尊重他人的人格尊严。

七、教学拓展:1. 邀请法律专家:邀请法律专家进行专题讲座,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人格尊严的法律保护。

2. 组织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培养他们在实践中尊重他人、关爱他人的品质。

3. 开展主题班会:定期开展以“尊重他人”为主题的班会,强化学生的尊重意识。

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的教学教案

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的教学教案

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的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人格尊严的含义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人格尊严的良好习惯。

3. 提高学生维护自己人格尊严的意识和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人格尊严的概念:人格尊严是指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尊严和价值,不容侵犯。

2. 人格尊严的重要性:尊重他人的人格尊严是维护社会和谐、促进人际关系的基础。

3. 维护自己人格尊严的方法:学会依法维权,遇到侵犯人格尊严的行为时,勇敢地站出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理解人格尊严的含义和重要性,学会尊重他人的人格尊严。

2. 难点:培养学生依法维权,勇敢地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人格尊严的概念、重要性和维护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学会尊重他人的人格尊严。

3. 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提高学生维护自己人格尊严的意识和能力。

五、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法律法规资料,以便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了解法律知识。

2. 准备典型案例,以便进行案例分析。

3. 准备讨论题,以便组织学生进行讨论。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讲解人格尊严的概念,引起学生对公民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的关注。

2. 讲解人格尊严的重要性:分析尊重他人人格尊严对个人和社会的积极影响。

3. 案例分析:分享侵犯人格尊严的案例,引导学生学会识别和反对侵犯行为。

4. 讨论与分享:分组讨论如何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并分享讨论成果。

5. 总结与反思: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反思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尊重和维护他人的人格尊严。

七、课堂练习1. 设计一份关于尊重人格尊严的标语,用以提醒自己和他人。

2. 写一篇短文,阐述自己在遇到侵犯人格尊严时的应对策略。

八、课后作业1. 调查身边的同学对于人格尊严的认识和尊重情况,总结并提出改进建议。

2. 学习相关法律法规,了解如何依法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

九、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分享和提问中的积极参与程度。

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教案

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教案

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教案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人格尊严的含义和重要性培养学生尊重他人人格尊严的意识1.2 教学内容介绍人格尊严的概念和定义解释人格尊严的重要性引发学生对人格尊严的思考和关注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人格尊严的定义和重要性讨论法: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分享对人格尊严的看法和经验第二章:人格尊严的含义2.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人格尊严的具体含义培养学生对人格尊严的尊重和保护意识2.2 教学内容解释人格尊严的含义和要素强调人格尊严的普遍性和不可侵犯性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详细讲解人格尊严的含义和要素案例分析法:提供相关案例,让学生分析和理解人格尊严的具体表现第三章:人格尊严的保障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人格尊严的保障措施和法律保护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保护他人人格尊严的行动3.2 教学内容介绍人格尊严的保障措施,如法律保护、社会监督等强调公民应积极参与保护他人人格尊严的行动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人格尊严的保障措施和法律保护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如何积极参与保护他人人格尊严的行动第四章:人格尊严的侵犯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人格尊严的侵犯行为和后果培养学生对侵犯他人人格尊严行为的反对和抵制意识4.2 教学内容介绍人格尊严的侵犯行为,如诽谤、侮辱、侵犯隐私等解释侵犯人格尊严的后果,如法律责任、社会影响等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人格尊严的侵犯行为和后果角色扮演法: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侵犯人格尊严的场景,引发思考和讨论第五章:尊重他人的人格尊严5.1 教学目标让学生培养尊重他人人格尊严的良好习惯和态度培养学生在与他人交往中尊重他人的人格尊严的能力5.2 教学内容强调尊重他人人格尊严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学习尊重他人人格尊严的具体做法5.3 教学方法讨论法:引导学生分享如何尊重他人人格尊严的经验和做法情景模拟法:设计相关情景,让学生模拟实践尊重他人人格尊严的场景第六章:人格尊严与人权6.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人格尊严与人权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维护人权、尊重人格尊严的意识6.2 教学内容讲解人格尊严与人权的概念及其关系介绍国际人权法对人格尊严的保护6.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人格尊严与人权的概念及其关系案例分析法:分析涉及人格尊严与人权的实际案例第七章:人格尊严与法律法规7.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我国法律法规对人格尊严的保护培养学生遵守法律法规、尊重他人人格尊严的自觉性7.2 教学内容介绍我国法律法规中关于人格尊严的规定分析违反人格尊严法律法规的实际案例7.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我国法律法规对人格尊严的保护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如何遵守法律法规、尊重他人人格尊严第八章:人格尊严与网络道德8.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网络环境中维护人格尊严的知识培养学生网络道德,文明上网,尊重他人人格尊严8.2 教学内容讲解网络环境中的人格尊严保护强调网络道德,倡导文明上网8.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网络环境中的人格尊严保护及网络道德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如何在网络环境中尊重他人人格尊严第九章:人格尊严与日常生活9.1 教学目标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尊重他人人格尊严9.2 教学内容分析日常生活中侵犯他人人格尊严的行为引导学生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尊重他人人格尊严9.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日常生活中的人格尊严保护情景模拟法:设计相关情景,让学生模拟实践尊重他人人格尊严的场景第十章:总结与反思10.1 教学目标让学生回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培养学生持续关注人格尊严问题,提高自我保护意识10.2 教学内容回顾本课程的主要内容,总结人格尊严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反思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尊重他人人格尊严10.3 教学方法讨论法:引导学生分享学习收获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尊重他人人格尊严的经验问卷调查法:发放问卷,了解学生对人格尊严问题的认识和态度,为后续教学提供参考第十一章:人格尊严与个人成长11.1 教学目标让学生认识到尊重他人人格尊严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培养学生自觉尊重他人,提升人际交往能力11.2 教学内容分析尊重他人人格尊严对个人成长的积极影响引导学生从个人成长的角度重视尊重他人人格尊严1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尊重他人人格尊严对个人成长的积极影响第十二章:人格尊严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2.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人格尊严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尊重他人人格尊严12.2 教学内容讲解人格尊严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尊重他人人格尊严方面的体现1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人格尊严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尊重他人人格尊严第十三章:人格尊严与民族关系1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人格尊严在民族关系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维护民族团结,尊重他人人格尊严的意识13.2 教学内容讲解人格尊严在民族关系中的作用强调尊重他人人格尊严对民族团结的积极影响1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人格尊严在民族关系中的重要性案例分析法:分析涉及民族关系的人格尊严案例,引发思考和讨论第十四章:人格尊严与国际合作1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人格尊严在国际合作中的地位和作用培养学生尊重他人人格尊严,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的能力14.2 教学内容讲解人格尊严在国际合作中的重要性强调尊重他人人格尊严对国际交流与合作的积极影响1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人格尊严在国际合作中的地位和作用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如何尊重他人人格尊严,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第十五章:课程回顾与展望15.1 教学目标让学生总结本课程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培养学生持续关注人格尊严问题,提高自我保护意识15.2 教学内容回顾本课程的主要内容,总结人格尊严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反思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尊重他人人格尊严15.3 教学方法讨论法:引导学生分享学习收获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尊重他人人格尊严的经验实践作业法:布置相关实践作业,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践行尊重他人人格尊严的理念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档包含了一个关于“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的教案,共分为十五个章节。

人格尊严不容侵犯教案

人格尊严不容侵犯教案

陕人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上册第六课《平等对待你我他》第三课时:《人格尊严不容侵犯》教学设计城关一中谢静【认定目标】(心中有目标,你就会走向成功!)课程标准要求:3.2知道公民的人身权利受法律保护,任何非法侵害他人人身权利的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学习目标:1、了解人格尊严的含义和包含的内容。

2、知道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姓名权的具体内容。

3、辨别侵犯人格尊严权的行为,能自觉尊重他人人格尊严。

4、在自己的尊严受到伤害时,懂得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掌握维权方法。

【教学重点】知道公民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了解人格尊严的具体内容和法律保护,掌握维护人格尊严的方法和途径【教学难点】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的途径。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小组交流、全班展示、查缺补漏、强调重点、能力提升【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什么是人格尊严?人格尊严包括哪些权利?【教学流程】【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绿领巾事件。

生:你怎么看待学校给差生佩戴绿领巾的行为。

(学校伤害学生自尊心,侵犯学生的人格尊严等)引入课题:人格尊严不容侵犯。

【自主学习,探索发现】课本P71-75.1、什么是人格尊严?人格尊严包括哪些权利?(人格尊严,指公民所具有的自尊心以及应当得到社会和他人最起码的尊重的权利。

人格尊严包括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姓名权、隐私权等。

)2、九年级学生吴天是个网络爱好者,因违纪受到廖老师的严厉批评。

他怀恨在心,便多次在学校网站上发帖子,说廖老师随意体罚和辱骂学生,还乱收费,吴天父亲也向教育局打电话诋毁老师。

一时间学校师生议论纷纷,对廖老师的声誉造成了极坏的影响。

廖老师忍无可忍,将吴天父子告上法庭,法庭认为吴天父子侵犯了廖老师的人格尊严,责令吴天父子公开向廖老师道歉,恢复名誉,赔偿精神损失费5000元。

(1)吴天父子侵犯廖老师的 B 。

A肖像权 B名誉权 C隐私权 D姓名权(2)法院对吴天父子的判决说明了人格尊严不容侵犯。

【共同探究,明确概念】1、观看视频“小亮周末见闻”;(见闻一:照相馆在本人毫不知情的情况下把小亮舅舅和舅妈的结婚照贴在墙上用来招揽生意;见闻二:服装店老板和员工让小偷挂着牌子罚站;见闻三:王叔叔因为得罪单位领导而被取消了先进工作者的荣誉称号;见闻四:继父强迫小亮改名字和自己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表格比较:
侵权表现
维权途径
姓名权
肖像权
名誉权
荣誉

5、你认为名誉权和荣誉权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二、研学
小亮的见闻........
1.照相馆在本人毫不知情的情况下把小亮舅舅和舅妈的结婚照贴在墙上用来招揽生意。
照相馆的行为侵犯了小亮舅舅和舅妈的权
2.小亮看到服装店老板和员工让小偷挂着牌子罚站。
服装店老板和员工的行为侵犯了小偷的权
3.继父强迫小亮改名字和自己姓。
继父的行为侵犯了小亮的权
4.小亮在表姐家的茶叶店里,意外地发现,他的头像被印制在她家的广告牌上。
小亮的表姐侵犯了小亮的权
5.同学小明嫉妒小亮考试成绩比自己好,向班主任和一些同学诬陷小亮考试作弊。
小明侵犯了小亮的权
6.小亮最近表现不佳,老师要收回小亮八年级获得的“三好学生”荣誉证书。
(1)超市保安强迫小华将衣服全部脱下的行为侵犯了小华的什么权利?
(2)小华的父母如何维护小华的合法权益?
2.记者小陶用相机拍下某妇女晾衣服把小树都快压断的照片,并向报社反映,呼吁公民要保护树木花草。该妇女却说小陶侵犯了她的肖像权。
你怎么看待这件事?
3.下列属于侵犯公民姓名权的行为是()(单选)
A.银行规定存款实名制
学习过程:
1、导学
广州白云机场有一乞丐在行乞时,有一个乘客鄙夷的将施舍的钱用力的扔在乞丐的脸上,该乞丐不满这种施舍态度,认为有伤他的自尊,他说:宁可饿死、冻死也不需要这种施舍。
你怎么看待这件事?
2、读学
1、人格尊严权的含义:是指公民的人格应当,。
2、凡是、、、
等行为,都是侵害人格尊严的行为。
3、人格尊严权包括:、、、、。
B.张某在好友不知情的情况下用好友的名字与他人签订合同
C.洪某和陈某因小事争吵,洪某当众辱骂陈某
D.刘某用笔名给某杂志写专栏
老师侵犯了小亮的权
7.同学小崔给小亮起了个侮辱性外号,致使小亮情绪低落。
小崔侵犯了小亮的权
三、展学
1.一天,中学生小华和同学两手空空的从超市出来,门口的报警器鸣叫起来,保安让小华再次通过报警装置,报警器仍然鸣叫。于是保安人员将小华带到走廊询问,并强迫小华将衣服全部脱下接受检查。因没有发现任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物品,小华才得以回家。事后经查,小华的妈妈曾在这里给他买了一双旅游鞋,因商场消磁器出现故障,该旅游鞋没有消磁,使得穿着这双鞋的小华受到冤枉,给他的心灵造成了巨大的伤害。
第10课 维护人格尊严
课题
10.1人格尊严不容侵犯
课型:预习展示
学习目标
1.了解侵犯公民人格尊严的侵权表现,及如何维权。
2.培养学生自尊心,自觉的尊重他人,增强捍卫自身人格尊严的意识。
学习重点
理解人格尊严权的具体体现。
各环节需要时间
导学读学 研学 展学拓展学习
21510103
要求
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写真实情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