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联吡啶配体分步配位合成钌化合物的性能

合集下载

四种三联吡啶钌化合物的电致发光性能对比

四种三联吡啶钌化合物的电致发光性能对比

四种三联吡啶钌化合物的电致发光性能对比2016-07-08 13:00来源:内江洛伯尔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作者:研发部四种电致化学发光的钌化合物结构式1990年,Leland等对Ru(bpy)32+与三丙胺(TPrA)的电致化学发光(ECL)进行研究,开拓了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Ru(bpy)32+-TPrAECL体系,并在药物分析、氨基酸分析、DNA探针、金属离子检测、电化学发光酶生物传感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遗憾的是,该检测体系中必须使用大大过量的TPrA(通常TPrA∶Ru(bpy)32+=1000000μmol·L-1∶1μmol·L-1),这是由TPrA自身氧化的不可逆性以及Ru(bpy)32+与TPrA之间发生的是分子间相互作用决定的。

然而,TPrA在电极表面会发生自身氧化发光以及电解、淬灭等副反应,以Pt 电极为例,TPrA自身的氧化可以产生12%的背景干扰光(相对于使用Ru(bpy)32+时的ECL发光强度)。

这一背景干扰光的存在必然影响到ECL检测的信噪比、灵敏度以及最低检测限的进一步提高,从而在根本上制约ECL检测应用的发展。

针对上述问题,国内外研究人员在改变电极表面性能,调节体系的pH值及组成成分,采用不同的金属络合物,组建多核金属络合物体系,添加表面活性剂,在电极表面涂膜包覆标记物等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特别是2007年长春应化所Xu等利用二丁基乙醇胺代替三丙胺,使胺共反应物的用量由原来使用TPrA时的100000μmol·L-1降低到使用二丁基乙醇胺时的20000μmol·L-1。

但是,这些方法都只是单纯调节三联吡啶钌与共反应碱剂分子间的相互作用。

Sun等利用酰胺键将TPrA分子引入到Ru(bpy)32+分子中,研究了两者之间的分子内相互作用。

ECL检测表明,在2.5μmol·L-1钌标记物溶液中,三联吡啶钌与TPrA的分子内作用大于共混合体系中2.5μmol·L-1 Ru(bpy)32+与250μmol·L-1TPrA的分子间作用,也就是说,分子内作用的ECL效率高出分子间作用100倍以上。

三联吡啶类配合物制备与全固态电致变色器件性能研究

三联吡啶类配合物制备与全固态电致变色器件性能研究
结果表明:各配合物制得的电致变色器件都能够在小于2.5V的外加电压作用下实现不同颜色的可逆变化,并且相同的配体和不同的金属离子得到的配合物可有完全不同的颜色转化。器件的断电记忆保持时间测试显示出含富电子基团的配合物具有更长的开路记忆时间。
通过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循环伏安分析验证了各配合物的电致变色机理。结果表明:有机金属配合物是通过金属离子与配体间电荷迁移来实现电致变色的。
依据合成出来的配合物的不同性质,分别通过自由沉积法和电化学沉积法在ITO导电玻璃上制备出了各配合物的电致变色薄膜,并测试了薄膜的部分光学性质。以制得的配合物薄膜作为电致变色层材料、LiClO4/PMMA/PC聚合物电解质作为离子存储层和离子导电层制作了基于ITO玻璃的全固态器件,同时对器件进行了性能测试。
三联吡啶类配合物制备与全固态电致变色器件性能研究
三联吡啶基团因其具有吸电子的三齿配体结构,可以与不同金属离子配位,形成不同的配合物,而具有了不同的颜色转化,成为了当前绿色光电材料的研究热点。本文通过不同的化学合成方法合成出了分别以芴基、苯基和三苯胺基取代三联吡啶类衍生物,并用合成出来的衍生物作为配体化合物与不同的金属离子配合,得到了13种目标配合物,并对合成出来的配合物结构进行了不同方式的表征。

三吡啶钌化学式

三吡啶钌化学式

三吡啶钌化学式
标题:三吡啶钌化学式及其应用领域
正文:
三吡啶钌(Trispyridine ruthenium)是一种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金属有机化合物。

其化学式为[C18H12N3Ru],是由三个吡啶配体和一个钌原子组成的配合物。

这种化合物具有独特的结构和性质,在光电领域、催化反应中等许多方面展示出潜在的应用价值。

首先,三吡啶钌化合物在光电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

其复杂的电子结构赋予了它在光催化、光电转换等方面的独特性能。

通过利用吡啶配体的共轭体系,三吡啶钌配合物能够有效地吸收可见光,并将光能转化为电能。

这为太阳能电池、光催化水分解等相关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可能性。

其次,三吡啶钌化合物在催化反应中也显示出了优异的催化性能。

由于钌原子的存在,这种化合物在氧化还原反应、有机合成等方面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

例如,三吡啶钌配合物在有机合成
中可以作为催化剂,促进一系列重要化学反应的进行,如氧化反应、烯烃转移氢化等。

这为有机合成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需要注意的是,本文没有提供任何广告信息或涉及版权争议的内容。

文章标题和简介明确描述了主题,并与正文内容一致。

正文中没有出现任何敏感词或不良信息,且语句通顺、段落完整。

综上所述,三吡啶钌化学式的研究及其在光电领域、催化反应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未来的研究将进一步探索其性质和应用,为相关领域的发展做出贡献。

三联吡啶钌发光原理

三联吡啶钌发光原理

三联吡啶钌发光原理三联吡啶钌是一种发光材料,其发光原理主要是通过激发态的电子回到基态释放能量而产生的。

三联吡啶钌作为一种重要的发光材料,在生物标记、光电器件和光催化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下面将从其结构、发光原理和应用领域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三联吡啶钌的结构是由钌离子和三联吡啶配体组成的配合物,其结构稳定,能够在激发态下释放光。

在激发态下,钌离子的电子能级发生变化,电子从基态跃迁到激发态,形成激发态的电子。

在这个过程中,电子吸收了外界能量,处于一个不稳定的状态。

当激发态的电子回到基态时,会释放出能量,产生发光现象。

其次,三联吡啶钌发光的原理是通过荧光和磷光两种方式来实现的。

荧光是指激发态的电子在短暂的停留后回到基态释放能量,产生短暂的发光现象。

而磷光是指激发态的电子在停留的时间较长,能够在停留期间与周围的分子发生相互作用,产生长时间的发光现象。

这两种发光方式都是通过激发态的电子回到基态释放能量而实现的。

三联吡啶钌作为一种重要的发光材料,在生物标记、光电器件和光催化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生物标记方面,三联吡啶钌可以作为荧光探针用于细胞成像和蛋白质检测等领域。

在光电器件方面,三联吡啶钌可以作为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的发光层,用于制备高效的有机发光器件。

在光催化方面,三联吡啶钌可以作为光催化剂,用于光催化水分解和有机物的光催化反应等。

综上所述,三联吡啶钌发光原理是通过激发态的电子回到基态释放能量而实现的,其发光方式包括荧光和磷光两种方式。

三联吡啶钌作为一种重要的发光材料,在生物标记、光电器件和光催化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对三联吡啶钌的发光原理和应用领域的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利用这一材料,推动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和发展。

含空穴传输基团三联吡啶_2_2__省略_生物铕配合物的合成及发光性能研究

含空穴传输基团三联吡啶_2_2__省略_生物铕配合物的合成及发光性能研究

收稿日期:2012-10-19。

收修改稿日期:2012-12-1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971067),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基金预研项目(S8111107001)和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教改提升工程-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N1885012158)资助项目。

*通讯联系人。

E -mail :yhzhou2007@,yxzheng@含空穴传输基团三联吡啶(2,2′∶6′,2″-terpyridine)衍生物铕配合物的合成及发光性能研究周永慧*,1李俊1王正梅1王铖铖2李天一2张松2于明波1孙鹏1王丽丽1郑佑轩*,2(1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省大气环境监测与污染控制高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44)(2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配位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微结构国家实验室(筹),南京210093)摘要:以2,2′∶6′,2″-三联吡啶(L1)为基础,通过引入不同的空穴传输基团合成了4′-咔唑基-2,2′∶6′,2″-三联吡啶(L2),4′-二苯基胺基-2,2′∶6′,2″-三联吡啶(L3),4′-二(4-叔丁基苯基)胺基-2,2′∶6′,2″-三联吡啶(L4),4′-(N -苯基-1-萘基)胺基-2,2′∶6′,2″-三联吡啶(L5),4′-(N -苯基-2-萘基)胺基-2,2′∶6′,2″-三联吡啶(L6)5个N ,N ,N -三齿中性配体,然后以三氟乙酰噻吩丙酮(HTTA)作为第一配体合成了6种铕配合物。

在369~373nm 激发条件下,配合物都表现出铕离子5D 0-7F J (J =0,1,2,3,4)的特征发射。

引入不同的空穴传输基团后,在铕离子的周围形成了“光吸收天线”(light -harvesting antenna),不仅扩大了配合物吸收光能的范围、增强了配合物的吸收强度,而且提高了配合物的光致发光性能。

其中含有咔唑基团的配合物具有最强的发光强度和最长的激发态寿命。

关键词:铕配合物;空穴传输基团;荧光;寿命中图分类号:O614.3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4861(2013)04-0701-08DOI :10.3969/j.issn.1001-4861.2013.00.135Synthesis and Photoluminescence Properties of Europium 髥Complexes Based on 2,2′:6′,2″-Terpyridine Derivatives with Hole Transport MoietiesZHOU Yong -Hui *,1LI Jun 1WANG Zheng -Mei 1WANG Cheng -Cheng 2LI Tian -Yi 2ZHANG Song 2YU Ming -Bo 1SUN Peng 1WANG Li -Li 1ZHENG You -Xuan *,2(1Jiangsu Key Laboratory of Atmospheric Environment Monitoring and Pollution Control,College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and Engineering,Nanjing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Science &Technology,Nanjing 210044,China )(2State Key Laboratory of Coordination Chemistry,Nanjing National Laboratory of Microstructures,School of Chemistryand Chemical Engineering,Nanjing University,Nanjing 210093,China )Abstract :Based on 2,2′∶6′,2″-terpyridine (L1),five N ,N ,N -tridentate ligands,namely 4′-carbazol -9-yl -2,2′∶6′,2″-terpyridine (L2),4′-diphenylamino -2,2′∶6′,2″-terpyridine (L3),4′-bis (4-tert -butylphenyl)-amino -2,2′∶6′,2″-terpyridine (L4),4′-(1-naphthalenyl -N -phenyl)amino -2,2′∶6′,2″-terpyridine (L5),4′-(2-naphthalenyl -N -phenyl)amino -2,2′∶6′,2″-terpyridine (L6),have been successfully synthesized.Employing 2-thenoyltrifluoroacetone (HTTA)and L1-L6as the sensitizing ligands,a series of europium 髥complexes (Eu (TTA)3L1-Eu (TTA)3L6)have been obtained.All the europium 髥complexes show red characteristic emission of Eu 髥5D 0-7F J (J =0,1,2,3,4).The introduction of hole transport moieties improves the UV -Vis absorption and luminescence intensities of the europium 髥complexes,and the carbazole containing complex Eu(TTA)3L2exhibits the highest intensity and longest lifetime.Key words :europium complex;hole transport moiety;luminescence,lifetime第29卷第4期2013年4月Vol .29No .4701-708无机化学学报CHINESE JOURNAL OF INORGANIC CHEMISTRY第29卷无机化学学报稀土有机配合物既有稀土离子发光强度高、颜色纯正的特点,又有有机发光配合物所需激发能量低、荧光效率高等优点,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应用研究价值。

联三吡啶配体组装及其金属配合物性能_苑嗣纯

联三吡啶配体组装及其金属配合物性能_苑嗣纯

Yuan Sichun1 ,2 3 3 Chen Haibo2 Wang Huichuan1 3 3 (1. Department of Fundamental Science , Beijing University 206 , China ;
Key words terpyridine ligands ; assembly ; transition metal complexes ; photophysical and photochemical properties
Contents
1 Introduction 2 Mononuclear metal complexes 2. 1 Assembly strategies and physical properties of
摘 要 金属2配体间的配位作用是超分子化学中最重要的相互作用之一 ,寡聚吡啶配体可以与许多过 渡金属离子配位 ,形成具有独特磁 、光物理和电化学性质的过渡金属配合物 ,因此联三吡啶配体过渡金属配 合物性能研究引起化学家的广泛关注 。本文系统综述了联三吡啶配体及其衍生物的组装策略及其过渡金属 配合物的光化学与光物理性能 ,包括单极 、二极及多极配体以及由这类配体组装得到的各种拓扑结构的单 核 、多核过渡金属配合物 ,如线型金属寡聚物 、金属聚合物 、金属大环化合物 、有机金属树枝状化合物等 ,并介 绍这些配合物在该领域研究和应用前景 。
关键词 联三吡啶配体 组装 过渡金属配合物 光物理与光化学性能 中图分类号 : O614. 8 ; O626. 32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0052281X(2009) 1022132221
Assembly and Metal Complex Properties of Terpyridine Ligands

氨基修饰的三联吡啶钌合成

氨基修饰的三联吡啶钌合成

氨基修饰的三联吡啶钌合成
氨基修饰的三联吡啶钌可以通过以下步骤合成:
1. 三联吡啶的合成:首先,通过合成三联吡啶的前体化合物。

这可以通过将2-氯吡啶和2-氯烷基苄基氯化物在氨水存在下反应得到。

2. 氨基修饰:接下来,将氨基与三联吡啶的化合物反应,以在产物上引入氨基修饰。

这可以通过与过量的氨水在反应溶液中进行反应,或者使用氨基转移试剂(如氨基硼酸酯)在较低的温度下进行反应来实现。

3. 钌配合物的合成:将氨基修饰的三联吡啶与钌前体配合物进行反应,以制备氨基修饰的三联吡啶钌配合物。

通常使用钌前体和氨基修饰的三联吡啶进行摩尔比为1:1的反应,在适当的溶剂中进行反应。

4. 活化:最后,使用活化剂(例如,碳酸钯或硝酸银)对合成的钌配合物进行活化以得到最终产物。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合成步骤可能因反应条件和材料选择而有所不同。

在进行合成之前,应仔细研究相关文献和合成方法,确保实验条件的选择和操作方法的正确性。

三联吡啶的合成及其金属配合物研究进展

三联吡啶的合成及其金属配合物研究进展

三联吡啶的合成及其金属配合物研究进展1刖言配位化学早期是在无机化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边沿学科,如今,配位化学在有机 化学与无机化学的交叉领域受到化学家门广泛的关注。

有机-金属配合物在气体分离、选择 性催化、药物运输和生物成像等方面都有潜在的应用前景,因此日益成为化学研究的热点 领域[1-4]。

多联吡啶金属配合物在现代配位化学中占据着不可或缺的位置,常见的多联吡 啶配体包括2,2'-二联吡啶(bpy )和2,2':6'2'-三联吡啶(tpy )(Fig. 1),Hosseini 就把bpy 称为“最广泛应用的配体” [5],与其类似的具有三配位点的tpy 的合成及其金属配合物的 研究同样是化学家们研究的热点[6-8]。

Fig 1.三联吡啶的三个吡啶环形成一个大的共轭体系,具有很强的 (7给电子能力,配合物中存在金属到配体的d 一 n *反馈成键作用,因而能与大多数金属离子均形成稳定结构的配 合物。

然而,三联吡啶金属络合物的特殊的氧化还原和光物理性质受其取代基电子效应的 影响。

因此,通过引入不同的取代基,三联吡啶金属络合物可用于荧光发光装置以及光电 开关等光化学领域[9-10]。

在临床医学和生物化学领域中,不管是有色金属的测定还是作 为DNA 的螯合试剂,三联吡啶衍生物都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 [11-12]。

2三联吡啶的合成研究进展正因为三联吡啶在许多领域都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所以对其合成方法的研究十分重 要。

三联吡啶的合成由来已久,早在 1932年,Morgan 就首次用吡啶在FeCR 存在下反应合成分离出了三联吡啶,并发现了三联吡啶与Fe ( II )的配合物[13]。

目前,合成三联吡啶terpyridine tpy的方法主要有成环法和交叉偶联法两种。

2.1成环法成环法中最常用的反应是Kr? hnke 缩合反应( Scheme 1)[14],首先2-乙酰基吡啶溴化得到化合物2, 2与吡啶反应生成吡啶溴盐3, 3与a 3■不饱和酮4进行Michael加成反应得到二酮5,在醋酸铵存在下进而关环得到三联吡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联吡啶配体分步配位合成钌化合物的性能
2016-10-07 13:20来源:内江洛伯尔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作者:研发部
多联吡啶钌(Ⅱ)配合物由于在太阳能转换、传感器、有机/高分子电致发光等领域的潜在应用而受到日益广泛的重视,较多的研究集中在2,2′-二联吡啶及其衍生物钌配合物的合成和光物理性质方面。

相应于二联吡啶钌配合物,三联吡啶钌配合物为单一构型的配合物,而不存在异构体。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陈学刚等人设计合成了以对乙烯基苯撑齐聚体为桥的双2,2′:6′,2″-三联吡啶配体,经过分步配位,得到双核三联吡啶钌(Ⅱ)配合物. 光谱研究表明,这类配合物在室温下存在强的金属到配体的电荷转移(MLCT)吸收峰. 常温下由于其激发态寿命太短而无荧光发射,而在低温(77 K)下,则表现出红光发射(639~641 nm). 双核配合物中基于中心离子钌的可逆的氧化电位在+1.25 eV左右,基于三联吡啶单元的第一还原电位位于-1.15 eV左右,第二还原电位则位于-1.38eV左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