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人应该具有什么样的心理素质(文档)
从孙子“将帅五德”看军校素质教育-5页精选文档

从孙子“将帅五德”看军校素质教育古今中外的军事家,无不重视军人素质的培养。
军人素质,是军人为适应特殊使命的要求而必须具备的各种修养的综合体。
孙子在《始计篇》提出“将者,智、信、仁、勇、严”五条标准,正如梅尧臣所言:“智能发谋,信能赏罚,仁能服众;勇能果断,严能立威”,而“五德兼备,方能为将”。
虽然已经过去了2500多年,但是,孙子强调的“将之五德”仍然是我们今天对将帅的最基本的要求,而军校教育对将帅素质的培养起到了重要作用。
一、孙子的“将帅五德”——“智、信、仁、勇、严”孙子在《谋攻篇》中提出“夫将者,国之辅也,辅周则国必强,辅隙则国必弱”(1),将帅是国家的辅佐。
辅佐周密,国家就会强盛,辅佐不周密,国家就会衰弱。
他在《作战篇》中指出“故知兵之将,生民之司命,国家安危之主也”,进一步强调了熟知战争规律的将帅主宰着百姓的生命、国家的安危。
孙子将“智”列为五德之首,是因为战争与其说是两军实力的较量,不如说是两军将帅智谋的较量。
作为将帅,从心理素质上看,应该是智力超群、勇敢、刚毅、果断、具有积极情感的人。
孙子要求将帅要能“料敌制胜,计险易、远近”,即正确判明敌情,制定取胜计划,研究地形险易,计算道路的远近。
“凡此五者(指《计篇》中的‘五事’——道、天、地、将、法),将莫不闻,知之者胜,不知者不胜。
”即只有深刻理解这五个战略要素,才能取得胜利。
而孙子将帅统军思想中以“信”、“仁”为本的“道”,被孙子列为“五事之首。
他认为有了清明政治的“道”,才能“令民与上同意。
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
孙子说:“视卒如婴儿,故可与之赴深溪;视卒如爱子,故可与之俱死。
”为将带兵应严守信义,才能树立良好的威信,赢得部属的信任,增强军队内部的向心力和凝聚力,进而提高战斗力。
孙子要求将帅具备的另外两个重要标准是“勇”和“严”。
在战时,“勇”是冲锋在前、英勇杀敌;在平时,就是率先垂范,模范带头。
孙子指出,“齐勇若一,政之道也。
军人应该具有什么样的心理素质

(三)心理健康的概念
心理健康 是生活在一定社会
环境中的个体,在高级神经功能和 智力正常的情况下,情绪积极稳定、 行为适度,具有协调关系和适应环 境的能力,以及在本身及环境条件 许可的范围内所能达到的心理最佳 功能状态。
(四)心理健康的标准
☆
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 ☆ 人际关系和谐
☆
☆
☆
情绪积极稳定 自我意识正确 意志品质健全
病例:男22岁,精神分裂症青春型。
医生问,患者答,现记录一段交谈内容如下。 问:“这儿是什么地方?”答:“现在地方不管 它,就是一小部分。”问:“你来这里干什 么?”答:“我来这里没法说生活困难。现在 我来就算是叨语。现在就代表一句话。院长就 这样。今天是下午。”问:“我们是做什么工 作的?”答:“我早晨没有吃饭,我找原来前 面那个小小的商店。”问:“你吃了没有?” 答:“你想想,哪个人他不知道,点心还不如 火烧,米饭大部分是思想问题”……
2、情感性精神病
情感性精神病的主要症状:
“三高”( 躁狂状态):即情感高涨、思维 奔逸、行为明显增多。
“三低”( 抑郁状态):即情感低落,思维 缓慢,行为明显减少。在严重的抑郁状态下, 自杀的危险性很大。
情感双向障碍:表现为情绪高涨与情绪低落交 错发作。
(二)神经症
神经症的基本特征:
1、没有脑的器质性病变作为基础,也没有足 以造成脑功能障碍的躯体疾病。 2、自知力良好。 3、心理冲突,精神痛苦。 4、生活自理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和工作能力 基本没有缺损。 5、症状的持续性。
外界,使注意力不再集中在
症状上,从而在不知不觉中 得到自信的体验,减轻病痛, 直至痊愈。
3、积极的生活态度
如何提高官兵心理素质

如何提高官兵心理素质一、消防官兵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作为一名合格的消防员,应具有足以应付各种特殊情况和突发事件随机心理素质和应变操作能力。
也只有如此,才能在灭火和社会抢险救援战斗中有效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把握有利时机,最大限地减少伤亡和损失而取得胜利。
官兵的心理状况不仅关系到官兵本人的健康,而且关系到部队的团结和战斗力的提高,直接影响着部队灭火抢险救援工作的开展和成效。
1、消防官兵心理健康是安全防事故的重要保证安全防事故工作是部队管理的重点和难点,除了通过加强教育、狠抓落实、突出重点等途径和方法来做好安全防事故工作外,培养官兵健康的心理则成为避免人为重大事故的重要保证。
就部队近年来发生的一些事故分析看,许多事故表面上看起来是由管理不当造成的,但仔细分析可以发现,这些当事人在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着严重问题。
比如,车辆事故的发生,往往与驾驶员的情绪不稳定、惊慌失措的心理特点有直接关系;执勤、训练过程中出现的事故,很大程度上是由当事人的恐惧、胆怯、紧张引发的等等。
假如这些官兵都具有健康的心理素质,则会使人为重大事故发生的概率大大降低。
2、消防官兵心理健康是密切官兵关系的重要途径良好的官兵关系需要官兵共同维系,其中,起着主导作用的干部应该首先保证自身心理健康。
而在干部队伍中,少数性情古怪、脾气暴躁、办事草率、待人冷漠的管理者要与士兵建立良好的内部关系则是非常困难的。
因为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这些个人性格的问题其实属于人格异常的心理疾病。
心理疾病只能通过心理学的手段和方法来解决,使其形成健康的人格,改善与士兵的关系,促进部队管理工作。
而对于士兵来说,心理健康的程度不同,也直接影响着与管理者的关系。
一般来说,心理健康的士兵能够正确理解管理者的意图,感受管理者的关怀与爱心,并以积极的态度接受教育和管理,即使出现错误也能够正确对待管理者的批评与帮助。
而心理异常的士兵则往往会出现敏感多疑、固执己见、对人怀有敌意、心胸狭隘、过分自尊、追求权力、忌妒心强的特点,管理者要与他们建立起融洽的关系,是非常困难的。
加强应急机动作战部队官兵心理健康的对策

加强应急机动作战部队官兵心理健康的对策更多专业、稀缺文档请访问——搜索此文档,访问上传用户主页~加强应急机动作战部队官兵心理健康的对策加强应急机动作战部队官兵心理健康的对策应急机动作战部队是参加军事行动和非军事行动的第一梯队,具有训练强度大、管理严格、在外执行任务多等特点,官兵的心理压力大,易产生各种心理失衡。
因此,探索新时期应急机动作战部队官兵的心理特点,积极开展心理卫生服务工作,对确保部队安全稳定和各项任务完成具有重要的意义。
应急机动作战部队官兵的心理健康状况1、复杂多变的环境影响官兵心理健康。
部队官兵训练强度大,接触外界少,极易引发躯体化、强迫症状等心理障碍。
另外,执行外训、演习等多项任务时,往往地域环境设施简陋,夏天住帐篷,蚊虫叮咬;冬季实弹演习,气候恶劣,这些都会影响参演官兵的心理健康。
我们在每次大项任务前的心理测试中发现,一些官兵的躯体化、强迫症状、恐怖、忧郁、焦虑、敌对等因子的分值显著高于常模。
2、官兵的个性特征影响其心理健康。
官兵的个性心理(如兴趣、能力、气质、性格、自尊心等)各有不同,每一种个性都有其长处,也有其短处。
个性影响人们对事件的认识,甚至决定事件的形成。
军队心理卫生专家王焕林等用艾森克个性问卷对中国军人进行了大样本调查,总体结论是:与全国常模比较,军人病理性人格因素较低,心理素质较好。
但就个体而言,军人由各种心理应激因素诱发的心理健康水平下降与人格特征关系密切,心理损害是外界精神因素与人格特征综合作用的结果。
在部队中以下两种人群容易出现心理方面的问题:一是独生子女。
独生子女在家庭中备受宠爱,心理承受能力、自控能力、适应能力较弱,当其处于相对封闭的军队环境中时,严格的管理、高强度训练易引发心理问题;二是性格内向者。
这些人不善交际,遇事不爱同别人商量,性格多疑,对别人说的话喜欢无故猜测,更多专业、稀缺文档请访问——搜索此文档,访问上传用户主页~表面上很平静,内心活动十分复杂,不注意自我调适,久之易诱发心理精神疾病。
军人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军人心理健康教育教案xx中队副指导员 xxx授课目的:通过学习,使官兵拥有正常健康的心理状态,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保障军人圆满、出色、高效绩地完成学习、训练和战斗任务。
授课要点:第一章、军人常见的不良情绪及其调适。
第二章、挫折的心理防卫机制。
第三章、军人心理健康的基本特征。
第四章、不良意志品质及其克服。
第五章、新兵入伍的心理适应.教育方法:集中授课,提问答疑内容:第一章、军人常见的不良情绪及其调适军队是一个执行特殊任务的武装集团,危难险重的任务和紧张艰苦的生活,常会引发军人的不良情绪。
一、军人平时常见的不良情绪抑郁抑郁是一种过度忧愁伤感的情绪体验。
抑郁可以属于正常情绪范围,在引起忧伤或悲痛的情境事件中,我们大都有过抑郁的情绪体验。
其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心境悲观、对各种事情缺乏兴趣、回避与他人交往。
但在抑郁严重发展的情况下,它又能转化为病态情绪,使人饱受困扰。
抑郁情绪的正常与异常之间的界线是难以截然划分的。
一般来说,处于抑郁状态的人,如能对其所遭遇的现实和自身的处境作出恰当的分析,对自身行为的控制与调节符合社会常规,并有足够的自信与自尊,虽然体验到抑郁,但无行为异常,即属于正常的情绪反应。
但是,如果抑郁状态导致对情境不能作出如实的判断,并产生偏离社会常规的行为,或行为适应不良。
例如,由于过度的压力感而情绪低落与绝望,失去兴趣,不能胜任正常工作,甚至产生自杀企图等极端意念和行为,就属于异常的范畴了。
当心情低落达到使心理功能下降或社会功能受损害,且持续一定时间,可作为一种病态情绪对待,应考虑向心理医生或精神科大夫求助。
病态抑郁有以下六个方面的主要表现:第一,兴趣减退甚至丧失。
对往常感兴趣的事也会表现出厌烦、冷淡、无动于衷。
第二,对前途悲观。
似乎生活、工作、学习都前景暗淡,事情已经无可挽回和不可收拾,严重者可感到绝望。
第三,无助感。
感到对自己的不幸和痛苦无能为力,别人对自己也爱莫能助。
第四,精神疲惫。
培育战斗精神锻造血性基因-文档资料

培育战斗精神锻造血性基因军队基层建设纲要》规定,战斗精神旺盛的标准是战斗意志高昂、战斗作风顽强,有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军人血性,勇往直前、敢打必胜。
可见,有血性始终是对新时代革命军人的基本要求。
、有血性的基本内涵一是信仰坚定。
军人的血性是对祖国和人民热爱的升华,是对党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的具体体现。
面对价值取舍、生死考验,明白“为什么当兵、当什么样的兵、怎样当兵”,坚决做到革命信仰在任何时候、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动摇。
只要党旗所向,必定披坚执锐、一往无前;只要军旗所指,必定前赴后继、所向披靡;只要民心所盼,必定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二是勇于亮剑。
毛泽东同志在总结抗美援朝战争时说,我们战胜美军,靠的就是一股气,“美国佬”不行,钢多气少。
这种血性,是一种藐视敌人的勇气,是杀身成仁的豪气,是置之死地而后生的胆气。
不管战争形态如何变化,战争的主体还是由人来完成,其勇于亮剑、敢于亮剑的血性永远不会过时。
三是刚毅顽强。
军人血性表现在战时,培养在平时,关键在养成。
我们这支军队已有30 多年没经历过实战的考验。
战争的残酷性和险恶性,对于在和平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官兵来讲,确实遥远而陌生。
要赢得未来战争,就必须大力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战斗精神,自觉在执行处突维稳、抢险救灾、军事演习等急难险重任务等重大实践中,勇挑重担,力争第一,养成习惯。
二、有血性的外在表现一是不畏强敌、敢于亮剑的锐气。
纵观我军发展历程,无论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还是历次边境自卫反击作战,都做到了以弱胜强、以少胜多、以劣胜优,创造出了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迹。
其根本原因就在于面对强敌,敢于勇往直前。
比如朝鲜战场上,美军一个师拥有坦克430 辆,一个陆军师的师属炮兵有432 门榴弹炮和加农炮,一个步兵师拥有电台1600 部,无线电通信可以直达排和班,飞机可以从东海岸轰炸到西海岸,从鸭绿江炸到汉江,我志愿军则是全面普遍缺乏,及时有也是数量少得可怜。
军人必须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军人战斗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军事活动或 战争有四个基本 特点,即 。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军人战斗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军人战斗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军人战斗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1934年10月10日~1935年10月19日 374天 25000里=12500公里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军人战斗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军人战斗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军人战斗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军人战斗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什么是过硬的军人心理素质呢?
坚毅顽强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军人战斗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空 城 计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军人战斗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空袭中举 办“广场音乐 会”,在战斗间 隙举行“战地马 拉松。”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军人战斗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美军为什么能轻而易举地占领巴格达? 40万伊拉克共和国卫队为什么突然之 间全部蒸发?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军人战斗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
《 板 门 店 停 战 协 定 》
1953年7月27日
彭德怀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军人战斗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军人战斗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军人战斗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军人战斗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军人战斗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军人战斗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军人心理状况测试题目

军人心理状况测试题目
介绍
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份军人心理状况测试题目,以帮助评估军人的心理健康状况。
请回答以下问题,并在每个问题后面选择适当的答案。
测试题目
1. 你是否经常感到情绪低落或沮丧?
- [ ] 是
- [ ] 否
2. 你是否常常感到焦虑或紧张?
- [ ] 是
- [ ] 否
3. 你是否经常感到疲劳或缺乏精力?
- [ ] 是
- [ ] 否
4. 你是否经常发生睡眠问题,如失眠或过度睡眠?- [ ] 是
- [ ] 否
5. 你是否经常感到无法集中注意力或记忆力减退?- [ ] 是
- [ ] 否
6. 你是否常常感到烦躁易怒或容易受到刺激?
- [ ] 是
- [ ] 否
7. 你是否经常感到无助或无望?
- [ ] 是
- [ ] 否
8. 你是否经常避免社交活动或与他人交流?
- [ ] 是
- [ ] 否
9. 你是否常常出现身体不适,如头痛、胃痛或肌肉疼痛?
- [ ] 是
- [ ] 否
10. 你是否经常有自杀的念头或想法?
- [ ] 是
- [ ] 否
请在每个问题后面选择适当的答案,然后将你的答案提交给相关专业人士进行分析和评估。
请记住,本测试仅作为参考,不能取代专业医疗或心理咨询的建议。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