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罗丹艺术博物馆里
雕塑《拉奥孔群像》

雕塑《拉奥孔群像》部紧绷,显示了作者对人体解剖学的精通运用。
《拉奥孔群像》中人物与蛇的缠绕扭动,相互呼应组成一个多变的整体,充分显示了在构图上的纯熟与完整。
对人物形象准确生动地刻画,又突出地显示了希腊化时代雕塑的激情特征。
德国大文豪歌德认为《拉奥孔群像》以高度的悲剧性激发人们的想像力,同时在艺术语言上又是“匀称与变化,静止与动态,对比与层次的典范”。
德国美学家莱辛曾从美学的高度专论过《拉奥孔群像》的美学价值。
莱辛认为:拉奥孔的面孔并没有人们所想像的那样痛苦的强度和激烈的程度,这说明雕刻家要在身体苦痛的情况下表现出最高度的美,只能淡化身体的苦痛,力求化苦痛中身体扭曲变形的丑为美,显示出“静穆的光辉”。
莱辛赞不绝口地评论《拉奥孔》:希腊艺术家将拉奥孔在剧烈的情感中塑造得高贵而单纯,即使在最痛苦的时候,也保持恬淡、刚毅的神色,可以看到不可动摇的人的伟大,正是这些内心的宁静战胜了世界的磨难。
最后莱辛总结《拉奥孔群像》的审美价值说广静穆”艺术品的价值不在于情感的发作而在于情感的凝炼,这是一种至高无上的永恒的境界。
人们看到《拉奥孔群像》,无不会为它悲剧性的情节和悲剧性的人物刻画而感到震撼,它是一个时代的悲剧性的典型代表作品。
但是,正如美学家莱辛所说,那万分痛苦的形象中所显示的情感的凝炼,会让我们感到那无与伦比的艺术的美。
《拉奥孔群像》大理石群雕,高1.78米。
被发现后为罗马教皇尤利乌斯二世购藏于梵蒂冈伯尔维多宫。
他是谁?他在想什么?——罗丹的雕塑《思想者》《思想者》是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的作品。
1880年,法国雕塑大师罗丹接到了一个订单,为巴黎工艺美术博物馆的大门做装饰。
装饰运用的艺术形式是浅浮雕,浮雕主题来源于但丁的《神曲》。
罗丹是一个带有悲观色彩和性格内向的人,他只对《神曲》中最富悲剧色彩的部分感兴趣,于是他选择了地狱部分来表现,把作品的名称定为《地狱之门》。
《地狱之门》中一共雕刻了200个左右的人物形象,这些人物被分布在艺术博物馆大门框的里里外外。
19212658_松方幸次郎:从日本船王到收藏大亨

观日本的艺术收藏史,大藏家松方幸次郎是一个特别的存在。
因为,除了收藏众多名家巨作,且拥有藏家的常规配置即有钱、有地位以外,他的藏品因战争以及当时的社会环境等因素而散落在世界各地。
为了追回其散落于世界各地的藏品,日本为此建立了国家美术馆,并向卢浮宫等顶级大博物馆“追还”作品。
而如今,名扬海外的日本国立西洋美术馆的建立初衷就是为了收藏被法国政府归还的松方幸次郎藏品。
坎坷收藏路松方幸次郎:从日本船王到收藏大亨像松方幸次郎这样喜欢收藏世界顶级艺术品的日本著名企业家绝非个例。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也是日本“现代化”的一个途径——日本明治维新后一直崇尚西方科学、文化、艺术,通过收藏西方艺术品,似乎也让日本有机会能够进入“西方”、“现代”的游戏,获得平等的一席之地。
文、 图 | 纳坦2016年,日本国立西洋美术馆申遗成功,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之一,美术馆本身变成了艺术品。
当时可谓盛况空前,上野公园方圆几百里都能看到庆祝申遗成功的海报,著名的NHK电视台还特邀天海佑希拍摄了探索国立西洋美术馆的节目。
国立西洋美术馆在外观上给笔者的感觉是非常的简单朴素,连一点涂料都没有,外墙只使用了简单的鹅卵石进行装饰。
美术馆内有三层,其中一层主要以雕塑为主,二层则主要是绘画作品,逛完整个展区至少需要2个年2月,凡·高离开喧闹的都市,独自来到阿尔勒,租住在“黄房子”旅馆里。
凡·高搬进黄房子之后,一共画了五幅《阿尔勒的卧室》,三幅油画和两幅草图,它们代表了凡·高不同的心境。
凡·高创作的三幅《阿尔勒的卧室》油画中的第一幅,现收藏于阿姆斯特丹凡·高美术馆里,被认为是三件作品中最好的一幅。
这是凡·高在等待他的好朋友——高更到来时画的,色调偏暖。
后面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高更只待了两个月便不辞而别。
凡·高在这里割下自己的左耳,并因精神失常住进当地的医院。
在医院中,他靠记忆画下了后面两幅《卧室》,相比第一个版本,第二版《卧室》墙面变成了阴沉的蓝色(现藏芝加哥艺术学院),地板的阴影加重,家具的色调也变得灰暗,暗示出凡·高绝望的内心。
论徐祯卿《丑女赋》的美丑主题

论徐祯卿《丑女赋》的美丑主题杨红【摘要】被称为"吴中诗冠"的徐祯卿留下了大约八百多篇文作,包括诗、赋、文、笔记、杂著、传记志文等.徐祯卿的大多作品中都表露了自己对于美丑的态度,其中《丑女赋》是对美丑主题阐述较为鲜明之作.《丑女赋》是一篇以丑女为主体的讽刺性作品,其中提出了美丑的指代性,美代表的是徒有其表之人,丑代表的是有才华却不被赏识的人.正因遭遇社会的不公,作者便以丑女自喻,通过美与丑的鲜明对比的艺术手法来传达"德重于貌"的主题.【期刊名称】《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8(020)004【总页数】5页(P13-17)【关键词】徐祯卿;《丑女赋》;美丑;主题【作者】杨红【作者单位】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四川南充 637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I207.224徐祯卿(1479—1511),字昌谷,一字昌国,吴县(今江苏苏州)人。
徐祯卿为“吴中诗人之冠”,吴中四大才子之一,参与文学复古运动,与李梦阳、何景明、边贡、康海、王九思、王廷相等并称“前七子”。
其一生以弘治十八年中进士为界,分为吴中时期和仕宦时期两个阶段。
王世贞的《文先生传》:“吴中人诗述徐祯卿,书述祝允明,画则唐伯虎……文先生(徵明)盖兼之也。
”[1]文徵明《祭徐祯卿文》中提道:“呜呼昌谷,濯濯淑灵。
英英异姿,伊时之秀,维邦之奇。
昔在髫年,颖拔而出。
……著书满家,金铿玉温。
孰其非之,吾道攸存。
”[2]且在《徐昌国墓志》中提到徐祯卿死之后,“士大夫闻而哭之者皆曰:‘呜呼!是何促也?’”[3]李梦阳在《迪功集序》中说:“予观李唐人李杜坎坷、勃贺则夭,未始不怜才流涕也。
然犹异代足宽解。
孰谓亲遘见之如迪功者!”[4]845便知徐祯卿才华横溢且受士人敬仰。
徐祯卿受人敬仰不仅在于自身的才华,还在于他的独特的文学思想,徐祯卿的文学思想有过前后的变化,但其中始终不变的文学思想就是重情、贵实、尚异,最主要的是重情。
李天纲《张充仁:“我是第一名”》阅读练习及答案解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下面小题。
张充仁:“我是第一名”李天纲素闻中国雕塑艺术界有“南张北刘”之称。
“南张”,即上海雕塑家张充仁。
张先生晚年留在巴黎的雕塑作品,如《密特朗》《德彪西》《丁丁》,以“罗丹再传”“中西兼融”的风格传世,口碑很牢靠。
据说,张充仁的手模和罗丹、毕加索的并列为三,放在法国国家艺术博物馆中。
当代中国画师们挤在“西方主流”艺术门口吵闹推搡之际,张充仁老早就蹲了里厢,确乎一位世界级艺术家了。
《塑人塑己塑春秋》中透露了一段故事。
1992年,85岁的张充仁从巴黎回上海,在母校汇师小学,对着师生讲故事,讲他四年级初小毕业,图画成绩考第一,奖品是一只画箱、一套画笔、一盒颜料。
他十分开心,翘首以盼,以为唾手可得。
不想却有一阵风吹来,把贴在奖品上的“张充仁”名字卡片刮走。
捡回来时,看管奖品的同学错把卡片放到第二名上,结果他只得了一本《中华图书故事》。
这件事他耿耿于怀,视为厄运。
“此事好像在冥冥中启示我,虽然我是第一名,但得到的只能是第二名!而这样的事,一直持续了我的一生。
”张充仁后半生逆来顺受,极其低调。
但是晚年一吐这心底的纠结,可见其艺术家的秉性。
陈耀王先生在巴黎探望张充仁时说,你在欧洲是大艺术家,国内同行关注得却是少之又少,真是“墙里开花墙外香”呀!张充仁回答说:“作为一个艺术家,我尽了力,我自己的责任尽了。
至于能否竖立起来,这不是我力所能及的事。
我还是要做我力所能及的工作,继续从事我心爱的雕塑艺术行业。
”1949年初夏,上海刚刚解放,他就主动雕塑了一尊《解放》,一位青年男子用力挣脱绳索的样子,裸体中蕴含着罗丹式的力与美。
1952年,上海市政府筹备在苏州河口外滩建造人民英雄纪念塔,张充仁的作品《无产阶级革命创造中华人民共和国》被评为第一名,市长陈毅也很喜欢。
张充仁和他的助手正准备打样建造,不料有关方面查下来说,“受资产阶级影响严重的张充仁所设计的图样是不妥当的”。
张充仁的艺术生活不温不火地延续着,30年代创办的“充仁画室”,一直延续到1966年的“文革”时才收摊。
在罗丹艺术博物馆里知识讲解

.以性爱为主题,如:《吻》《永恒的模式》《永恒 的春天》《艳妇们》《风流的女人》5座。
充满深远的 象征 意义,如:《思想者》《行走的人》 《人与他的思想》
24
五.文章在引用罗丹的一段话后,就重复使用“他的眼睛仍 然仰视上前方”这句话,这句话在文中共出现4 次,分 别是第 9 段、 12 段、 15、段、21段。这样写的作用是: 作用: 强化作者的崇敬之情。突出罗丹的不懈的艺术追求。
12
3.第9座雕塑是《青铜时代 》,该塑像 是一个赤身裸体的刚从沉睡中醒来的 男人,被认为是从尸体上复制出来的, 一点也不美,但他却表现了人类从 蒙昧 状态中解脱出来而逐渐具有了 清醒意识的伟大过程。 4.第10座塑像是《施洗者约翰 》,他是 一个圣徒,却一丝不挂, 瘦骨嶙峋 , 两腿呈 内 八字,然而他的步伐是沉重 与庄严的,使人感受到一位传道者完成
21
13.第24座雕塑是为
谁做的不同时期
的塑像
雨
果
至此,我们随着当代
学者柳鸣九的足迹观
览了罗丹博物馆里的
24座雕塑,它们是:
22
1.《巴尔扎克》
2.《思想者》 3.《罗丹之父胸像》
14.《地狱之门·三亡灵》 15.《夏娃》
4.《于连·埃玛尔德神父》 16.《吻》
5.《少妇》 6.达鲁的胸像
7.G.B.罗朗的头像
石膏、树脂、粘土等)或可雕、可刻的硬质材
料(如木材、石头、金属、玉块、玛瑙等),
创造出具有一定空间的可视、可触的艺术形象
,借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艺术家的审美感受、
审美情感、审美理想的艺术。
7
.柳鸣九(1934— ),当代学者,主要研究、翻 译家法国文学。主要著作和译作有《论小说》
中职语文第二册总复习教案

高二语文期末复习教案共2课时复习范围:中职语文第二册全册;选修部分。
复习目标:1、牢固掌握所学的基础知识,进一步夯实学生的语文基础;2、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3、检验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和水平,通过复习,逐步增强对语文的兴趣。
复习要求:1、认真看书,熟悉课文,每一篇课文都要知道其作者、出处,主要内容;2、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语,会读,会写,而且知道它的意思。
3、语法方面,要整理出每篇课文中用到的修辞,句式(文言文),会区分不同的修辞,并且会运用。
4、对于口语交际和语文综合实践能力,要认真看书,活学活用,并且要熟悉考试题型及评分标准。
教学过程:第1课时一、语音语法基础知识整理第一单元:《我的母亲》《诗经》二首、《故乡的榕树》《论友谊》《就是那一只蟋蟀》第二单元:《师说》《拿来主义》《思考的威力》《读伊索寓言》《科学是美丽的》第三单元:《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五人墓碑记》《向中国人脱帽致敬》《改变人类命运的犹太三星》《觅渡觅渡渡何处》第四单元:《明湖居听书》《琵琶行》《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在罗丹艺术博物馆里》《中国戏曲的虚实相生之美》第五单元:《鸿门宴》《新闻二篇》《宋词二首》《落日》《都江堰》第六单元:《张衡传》《城市的文物与文化》《读数时代》《近代科学进入中国的回顾与前瞻》《不该遗忘的废墟》以上课文的复习,以自学为主,教师答疑。
第2课时二、阅读理解能力测试(一)当然,能够只是送出去,也不算坏事情,一者见得丰富,二者见得大度。
尼采就自诩过他是太阳,光热无穷,只是给与,不想取得。
然而尼采究竟不是太阳,他发了疯。
中国也不是,虽然有人说,掘起地下的煤来,就足够全世界几百年之用。
但是,几百年之后呢?①几百年之后,②我们当然是化为魂灵,③或上天堂,④或落了地狱,⑤但我们的子孙是在的,⑥所以还应该给他们留下一点礼品。
要不然,则当佳节大典之际,他们拿不出东西来,只好磕头贺喜,讨一点残羹冷炙做奖赏。
……他占有,挑选。
山东省中职语文教材目录

山东省中职语文教材目录(2015年版)第一册第一单元放歌如火的青春1. 我很重要毕淑敏2. 十八岁和其他杨子3. 永远的校园肖复兴4. 青春苏雪林5. 带上三句话上路李小刀第二单元编制多彩的梦想6. 毛泽东词二首沁园春长沙水调歌头游泳7. 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论语》8. 敬业与乐业梁启超9. 我的梦想史铁生10. 选对池塘钓大鱼雷恩•吉尔森第三单元弹奏生命的乐章11. 最后一片叶子欧•亨利12. 报任安书(节选)司马迁13. 我的四季张洁14. 给我三天视力海伦•凯勒15. 热爱生命食指第四单元品读多味人生16. 一碗清汤荞麦面栗良平17. 项链莫泊桑18. 林黛玉进贾府曹雪芹19. 多年父子成兄弟汪曾祺20. 幼学纪事于是之第五单元扬起自信的风帆21. 过万重山漫想刘征22. 李白诗二首将进酒行路难23. 劝学荀况24. 民族自信力断想司空奇25. 古代发明三则李洪甫第六单元赏析自然的杰作26. 荷塘月色朱自清27. 台湾蝴蝶甲天下丛培香28. 石钟山记苏轼29. 雨中登泰山李健吾30. 忆青岛梁实秋第二册第一单元构筑情感的驿站1. 我的母亲老舍2. 《诗经》二首静女黍离3. 故乡的榕树黄河浪4. 论友谊培根5. 就是那一只蟋蟀流沙河第二单元擦拭理性的目光6. 师说韩愈7. 拿来主义鲁迅8. 思考的威力牛守贤9. 读《伊索寓言》钱钟书10. 科学是美丽的沈致远第三单元感知赤诚的心灵11.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恩格斯12. 五人墓碑记张溥13. 向中国人脱帽致敬钟丽思14. 改变人类命运的犹太三星卞毓方15. 觅渡,觅渡,渡何处梁衡第四单元漫步艺术的殿堂16. 明湖居听书刘鹗17. 琵琶行(并序)白居易18. 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梁思成19. 在罗丹艺术博物馆里柳鸣九20. 中国戏曲的虚实相生之美戴平第五单元透视历史的烟云21. 鸿门宴司马迁22. 新闻二篇别了,“不列颠尼亚”周婷杨兴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罗森塔尔23. 宋词二首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24. 落日朱启平25. 都江堰(节选)余秋雨第六单元审视文明的进程26. 张衡传范晔27. 城市的文物与文化冯骥才28. 读数时代南帆29. 近代科学进入中国的回顾与前瞻杨振宁30. 不该遗忘的废墟王英琦第三册第一单元面对职业的思考1. 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思考马克思2. 学业•职业•事业朱光潜3. 社会没有义务等待你成长和成熟苏力4. 工作与人生王小波5. 我的信念居里夫人第二单元培养敬业的精神6. 从罗丹得到的启示斯蒂芬•茨威格7. 创造宣言陶行知8. 寻找时传祥孙德宏9. 一张诊断书张拓10. 列车上的偶然相遇阿历克斯•哈利第三单元恪守处世的准则11. 廉颇蔺相如列传司马迁12.十首足矣刘心武13. 绝品谈歌14. 心灵品管杏林子15. 宽容之乐松下幸之助第四单元把握成功的机遇16. 我一生中的八个重要抉择王选17. 成长拉索尔•贝克18. 功课很重要比尔•盖茨19. 许振超,新时代的中国工人李丽辉宋学春20. 人生成功三部曲李开复第五单元徜徉诗歌的海洋21. 再别康桥徐志摩22. 致橡树舒婷23. 外国诗二首致大海普希金我愿意是急流裴多菲24. 短诗二首断章卞之琳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海子25. 回答北岛第六单元领悟散文的神韵26. 故都的秋郁达夫27. 赤壁赋苏轼28. 回忆鲁迅先生萧红29. 假如我有九条命余光中30. 谈之美李国文第七单元走进小说的世界31. 阿Q正传(节选)鲁迅32.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施耐庵33. 老人与海(节选)海明威34. 小小说二篇公民证阿•马里纳特一个小偷和失主的通信奥托•纳尔毕35. 荷花淀孙犁第八单元拉开戏剧的帷幕36. 雷雨(节选)曹禺37. 威尼斯商人(节选)莎士比亚38. 窦娥冤(节选)关汉卿39. 茶馆(节选)老舍40. 穆桂英挂帅(节选)。
罗丹的情人-是臣服,还是毁灭-

罗丹的情人:是臣服,还是毁灭?她是卡米耶・克洛岱尔,人们调侃她和大师罗丹的情事,却忘了她是第一位在艺术史上留名的女雕塑家。
与罗丹在一起时,她活在罗丹的光环之下;离开罗丹后,她依然无法摆脱罗丹的阴影。
飞蛾扑火的爱情巴黎塞纳河南面的梵伦纳小路上,坐落着一座洛可可风格的宏伟建筑,那便是著名的罗丹博物馆。
展厅内,参观者聚集在“思想者”、“吻”的周围观赏、拍照。
一个眉清目秀的女性石膏头像,静静地呆在角落里――她是卡米耶・克洛岱尔,法国雕塑大师奥古斯特・罗丹的学生、模特、情人,也是罗丹的灵感源泉。
除此之外,她还是著名的被害妄想症患者,以及罗丹传记中的“C小姐”。
如果没有罗丹,或许世人不会认识卡米耶。
这位非凡的女性,为雕刻痴迷,为爱情癫狂。
法国作家兼外交家保罗・克洛岱尔如此形容他的姐姐卡米耶:“从来不曾见到一双这样美丽的眼睛。
”卡米耶是出类拔萃的,她有着宽阔的额头、蓝色的双眸和性感的嘴唇。
她具有野性的狂热,从小就像个男孩一样在泥里打滚,对着嶙峋怪石发呆。
成人后,卡米耶带着父亲的支持和一颗对雕塑狂热的心,来到巴黎,奔向自己灿烂的未来。
在巴黎那个唯一招收女学生的雕刻工作室里,卡米耶是如此专注地投身创作,甚至连自己的美丽都未及发现,直到1882年的一天,罗丹走进工作室。
当时,罗丹43岁,卡米耶19岁。
罗丹,声明显赫的雕塑家,身边美女如云,然而在见到卡米耶的时候却呆住了,以往的一切风花雪月皆为浮云。
一种只有天才相遇时才会迸发的火花,在雕塑大师和这个目光谦卑但坚定的少女之间燃起了熊熊大火。
卡米耶,这位雕塑史上的女性第一人,以一种飞蛾扑火的气势,投入到罗丹的生活中,将自己的青春和热情融进了大师手中的黏土。
她是罗丹的学生、模特、粗雕工,也是他最亲密的情人。
作为雕塑家,罗丹和卡米耶独具天资,却也不顾一切、独断专行。
两人在艺术上惺惺相惜,当罗丹的大型雕塑“巴尔扎克”饱受诟病时,只有卡米耶看出了作品中的传神。
不幸的是,罗丹太伟大了,他如同太阳,将卡米耶这颗闪耀的星辰隐没在自己的光辉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第22座雕塑是《人与他的思想》 ,该雕塑中的男人正跪 在地上亲吻 一块大理石,大理石的前方朦胧地 呈现着一个女性 丰满的肉体。他以 亲吻女性的深挚的热情疼爱着他自 己的思想。
20
12.作者再次重新审视的雕塑, 权且算作作者展示给我们第 23座雕塑,即八个巴尔扎克的 塑像,这是罗丹花费7年心 血塑造的八个形态各异的巴 尔扎克不同时期的塑像。其 中,像一个美少年的是第1个 ,像一个绅士的第 3 个,像 一头雄狮的是第 6 个。没头 的是第 4个和第 7个。全身赤 裸的是第4 个和第5 个。从数 量来看,罗丹对巴尔扎克的 精神 是多么推崇。
已懂得这是值钱的东西的农夫,立刻将它们埋原,并报告了在岛上
的法国领事。于是很多国家领导人争相购买,都想要这雕像,最后
法国获得这尊雕像时,全国一片沸腾,人们视之为国宝,并被尊称
为卢浮宫的镇馆之宝。 他们为什么会如此?全国人民都视这一雕像为人类难得的艺术品。
这就是雕像的神奇魅力。
1
塑雕
罗 丹
思
这这这
想
5
在
罗
丹
柳
艺
鸣
术
九
博
物
馆
里
6
解读题目:
.本文体裁是一篇游记 . 顾名思义,游记就是记述一个人的某次游踪 ,并 重点推介自我的体验和感悟 ,以便告知他人,丰 富这个精彩世界的文学百花园。
.题目中的艺术是指罗丹的雕塑 艺术,这种艺术 是造型艺术的一种,又称雕刻,是雕、刻、塑
三种创制方法的总称。指用各种可塑材料(如
神圣使命的精神。
13
5.第11座塑像是 《鼻子被毁伤的男人》,
这个人头发完全光秃 ,额头有皱纹 , 胡须蓬松 ,鼻梁塌段 。真是个丑人。
6.第12座塑像是《这个曾经美艳一
时 老妇
貌美如花
的 》,她年轻时应该
,
现如今却丑陋
不堪,看其面目
可以悲推哀知其内心
是 绝望的、羞惭
的、
的。
14
7.第13座塑像是《乌谷力诺 》, 该雕塑讲述了一个饥饿无比、 奄奄一息的父亲,面对因饥 饿而死的孩子的尸体,在求 食欲、生存 欲控制下欲吃掉 孩子,但作为一个不幸父亲 的 意识 在最后一瞬间却制止 了他。透过他的面部表情, 我们看到了一种父 性的感情 与一个饥饿者求食的兽 性的 激烈的斗争,领会了一种极 端的痛苦 。
8.《加米叶·克洛岱尔》 9.《青铜时代》 10.《施洗者约翰》 11.《鼻子被毁伤了的男人》
17.《永恒的模式》
18.《永恒的春天》
19.《艳妇们》
20.《风流的女人》 21.《行走着的人》 22.《人与他的思想》
23.八个巴尔扎克
12.《这个曾经美艳一时的老妇》 24.几个雨果
13.《乌古利诺》
26
总结--全文提纲: 1.(1--4)点明游览室内展览的时间、环境及感受。 2.(5--16)描述以“畸形和丑陋 ”为主题的雕塑。 3.(17--19)描述以“痛苦和性爱 ”为主题的雕塑。 4.(20--22)描述以“象征 ”为主题的雕塑。 5.(23--24)重点描述 巴尔扎克雕塑。 6.(25)怀着对艺术及艺术家无比崇敬的心情游完罗丹 艺术展览馆。
展览分为室内和室外两部分。与其他博物馆不同的是,罗丹博物馆除了室内 展馆外,还有一个美不胜收的花园。参观者可以在花园中一边漫步,一边欣 赏大师的杰作。花园里也有很多罗丹的雕塑及复制品:著名的《地狱之门》 和《思想者》就在一进门的庭院里,草坪的一侧是3米高的《巴尔扎克》,另 一侧是《加莱义民》,这些青铜雕塑品错落有致地矗立在户外树林间,让参 观者感受到有别于室内展览所得不到的艺术氛围,更加贴近艺术的本真。如 今,罗丹博物馆是继罗浮宫、凡尔赛宫参观者最多的博物馆,每年参观人数 达50万人次,超过毕加索博物馆的参观人数。
罗丹的雕塑追求人物的内心世界在形体 上的
强烈反应,不论是思想深沉的伟人 ,还是畸 形丑陋的凡人,也不论是表现痛苦的形象 ,还 是表现欢快的情景 ,他都能抓住历史的瞬间 ,
让人感受到强大的艺术魅力。 3
罗丹凭着对人体艺术的深刻理解,用灵巧 而有力的双手创造了许多传世杰作。其晚 年更是将其全部作品上交给国家,他的住 所后来被改建成“罗丹艺术博物馆”,其 “博物馆”里都是有怎样的令人惊奇、向 往、深思的艺术珍品?不妨走进“罗丹艺 术博物馆”,身临其境地探寻罗丹的人体 艺术的奥妙,丰富我们的干瘪的人文世界!
落。
8
三.寻找作者展示给我们的罗丹的作品(塑像) 1.第1座雕塑是巴尔扎克 的塑像, 他的头像雄狮 一样硕大。 脖 子粗壮,长发如鬣毛 般, 头型 略带棱角 ,身躯健壮,显示了 无限充沛的精力和宏伟的气势。
9
2.第二座塑像是思想者 ,他全身赤裸,一手放在 膝 上, 一手支在腿上,托着 下 ,牙齿使劲地顶着握紧的拳 头。这座塑像给人的感巴觉是--人类进行思考探索,从事 精神劳动都体现在 苦思冥想 的形象中。
4
认识罗丹艺术博物馆
罗丹博物馆位于巴黎塞纳河南面梵伦纳小路77号,此处最初是比隆酒店, 它原是暴发户ABRAHARNPEYCENCDEMORAS的产业,设计师是后来设计 尚提伊城堡豪华马厩的著名建筑师JEANAUBERT。后来,这栋建筑几经转手, 一度还成为俄罗斯大使馆。1911年,法国政府收回这处房产。1916年,罗丹 将其全部作品捐赠给法国政府,以换取政府为他提供住房和工作室。为此, 政府建造了罗丹博物馆,并享有对罗丹作品复制的专有权。1917年底,罗丹 去世,直到1919年,罗丹博物馆才正式建成。
这种痛苦是惊心动魄。
15
8.第14座雕塑《 地狱之门 》
中的《三亡灵》。他们的
手臂 都断了,低垂着头,
弯曲着 腰 ,显 疲惫不堪
得
。
16
9.第15座雕像是《 夏娃 》,她双手抱在胸前,全身退 缩,头竭力往肩窝 里躲藏,眼帘低垂,一副无地自容的 样子,她正为自己的“原罪 ”而感到羞惭和痛苦。类 似这样的雕塑都渗透着一苦种涩 的味道,透露着雕塑家 本人的某种悲观主义。
六.“表现畸形与丑陋,是罗丹雕塑的一个相当重要的倾 向”,通观全文,从罗丹的艺术实践和艺术观点来看, “重要倾向”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在艺术实践中,罗丹的雕塑常以“畸形和丑陋”为 素材。 在艺术观上罗丹认为:内在的真实更显露在畸形和丑 陋上。
25
七.文章对罗丹的肖像描写是怎样的?出现在文章的什 么地方?有什么作用? 1.像一个严肃的学者,头戴老式的礼帽,身穿黑色 的服 装,须发皆白。侧着头,眼光 仰视 着远方,似乎在追 踪一个遥远的目标······ 2.出现在文章的第 1 段和第25段 3.收尾照应,完整结构,进一步突出罗丹严谨的追求 艺术的精神。
21
13.第24座雕塑是为
谁做的不同时期
的塑像
雨
果
至此,我们随着当代
学者柳鸣九的足迹观
览了罗丹博物馆里的
24座雕塑,它们是:
22
1.《巴尔扎克》
2.《思想者》 3.《罗丹之父胸像》
14.《地狱之门·三亡灵》 15.《夏娃》
4.《于连·埃玛尔德神父》 16.《吻》
5.《少妇》 6.达鲁的胸像
7.G.B.罗朗的头像
10
3.第3座雕塑是《罗丹之父 胸 像》,该雕塑细部精确, 一丝不苟。 4.第4座是《 于连·埃玛尔德
神父》该雕塑 面部表情生硬严峻,青筋 隐约可见。 5.第5座雕塑是《少妇 》, 她面孔 削瘦 ,表情 惊呆 , 服装不甚 整齐 。
11
6.第6座雕塑是《 达鲁 的胸像》,他肋骨毕露。 7.第7座雕塑是G.B.罗朗的头像,眼眶相当难看,似乎有眼病。 8.第8座雕像是加米叶· 克洛岱尔 的头像,他 的头发像一层地衣或 者苔藓贴在头上。
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这是生活中我们耳熟能详的一句经典话语, 它告诉我们--人要善于观察、善于思考。
1820年2月,在爱琴海的米罗斯岛上,一个农夫在一座古墓旁整 地时挖掘到一尊女性雕像。她分成上、下两截,并与刻着名字的台
座、拿着苹果的手腕以及其它断片等等一道,散落在附近的田地下。
28
作业:
1.怀着敬畏婀心情赏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罗丹的雕塑。 2.重点回读“奥古斯特· 罗丹如是说”之前的话, 仔细揣摩罗丹之语的内 涵。
29
12
3.第9座雕塑是《青铜时代 》,该塑像 是一个赤身裸体的刚从沉睡中醒来的 男人,被认为是从尸体上复制出来的, 一点也不美,但他却表现了人类从 蒙昧 状态中解脱出来而逐渐具有了 清醒意识的伟大过程。 4.第10座塑像是《施洗者约翰 》,他是 一个圣徒,却一丝不挂, 瘦骨嶙峋 , 两腿呈 内 八字,然而他的步伐是沉重 与庄严的,使人感受到一位传道者完成
27
练习:
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三项是( C D E )
A.作者在罗丹的亲自陪同下参观,因而能更深刻 理解罗丹的艺术观。 B.罗丹的雕塑往往带有某种不足或缺陷。
C.罗丹的雕塑所追求的是人物的内心世界在形体 上的强烈反映。 D.作者在介绍罗丹作品的同时,也注重表达自己 的感受和理解。 E.作者较详细地介绍《青铜时代》等三件作品,意 在说明罗丹的艺术追求。
是个座
者
什雕雕
么塑塑
艺的的
术 ?
名 字 是 什 么 ?
作 者 是 谁 ?
2
识记罗丹
奥古斯特·罗丹(?1840 --1917), 法国雕塑家,主要采用现实主义手 法,其创作对欧洲近代雕塑的发展 有较大影响,代表作有《思想者》、 《青铜时代》、《巴尔扎克》、 《吻》等。 罗丹生于哪一年?
第14自然段有一句话“罗丹比波德莱尔迟生将近20年。” 波德莱尔生于哪一年?1821年 由此推知,罗丹生于
23
四.根据艺术反映生活的规律,罗丹塑造的每一雕塑都 反映了现实中的一个主题。根据某一标准,这23座雕 塑大致可以分为4类,它们分别是: .表现畸形与丑陋,如:巴尔扎克、罗丹之父胸像、 于连·埃玛尔德神父、少妇、达鲁的胸像、G.B.罗朗的 头像、加米叶·克洛岱尔、青铜时代、施洗者约翰、鼻 子被毁伤的男人、这个曾经美艳一时的老妇11座雕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