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 喜看稻菽千重浪》 优秀课件--高中语文统编版上 PPT(共50张)
合集下载
(统编版必修)上册《喜看稻菽千重浪》PPT课件(38张)

❖ 要点一:具体、典型的事例
课文写了袁隆平哪些事例,表现他 什么品质?
❖ ①2001年春节刚过,袁隆平领奖前仍在稻田里工作。(热爱 并献身于农科研事业)
❖ ②1961年袁隆平敏锐地发现了“天然杂交稻”的杂种第一代。 (勇于实践,敢于探索)
❖ ③1964年袁隆平终于找到了水稻雄性不育植株。(解放思想, 破除迷信,敢于创新)
❖ 一九九一年受聘联合国粮农组织国际首席顾问。
❖ 一九九三获得美国菲因斯特拯救饥饿奖。
❖ 一九九五年被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获联合国粮农组织颁发 的“粮食安全保障荣誉奖章”。
❖ 一九九六获首届“日经亚洲技术开发大奖”。
❖ 一九九七年在墨西哥获得“先驱科学家”荣誉称号。
❖ 一九九八年获“日本越光国际水稻奖”。
袁隆 平
钟扬
张秉
(统编版必修)上册《喜看稻菽千重浪 》PPT课 件(38 张)【 精品】
梳
人 物卡 片
※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编制“人物 卡片
要求包含以下内容: 人物姓名,职业成就,人生状态 (行为习惯、思想观念、外部评价、 典型事件、个性话语等),作者评价。 可适当摘抄原文。
(统编版必修)上册《喜看稻菽千重浪 》PPT课 件(38 张)【 精品】
❖ 这篇人物通讯“写了什么”?
这篇人物通讯记述了科学家袁隆平 发现天然杂交水稻、培育杂交水稻、进 一步选育“超级稻”漫长而艰难的历程, 展现了一个具有崇高理想、执着追求和 高尚的情操的科学家形象,表达了作者 对袁隆平崇高的敬意。
❖ “怎么写的”:一篇好的人物通讯,
通过对人物一言一行的描写,人物仿佛 “立”在我们面前,会产生如见其人, 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效果。本文“杂 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就活生生得“立” 在了我们面前,请同学们自主探究,作 者是怎样使袁隆平“立”在我们面前的?
统编版语文喜看稻菽千重浪课件

2200191统9统编编版版语语文文《《喜喜看看稻稻菽菽千千重重浪浪》》课课件件 ((共共52张 52)张)
2200191统9统编编版版语语文文《《喜喜看看稻稻菽菽千千重重浪浪》》课课件件 ((共共52张 52)张)
• 1.英国《每日邮报》2019年7月17日报道:近日,联合国 粮农组织、国际农业发展基金、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世界 粮食计划署和世界卫生组织共同发布了《世界粮食安全和 营养状况报告》。报告指出,自2015年以来,全球饥饿人 口已经持续上升了3年。2018年,全球有超过8.2亿人营养 不良;非洲情况尤其令人不安,那里的饥饿率持续上升。 在东非,约有30.8%的人口营养不良,是世界上饥饿率最 高的地区。在亚洲,也有大约12%的人口正在面临饥饿。
2019统编版语文《喜看稻菽千重浪》课 件 (共52张)
消 息
2019统编版语文《喜看稻菽千重浪》课 件 (共52张)
2019统编版语文《喜看稻菽千重浪》课 件 (共52张)
通讯
通讯,是运用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手法,具体、生 动、形象地反映新闻事件或典型人物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它 是记叙文的一种,是报纸、广播电台、通讯社常用的文体。
2200191统9统编编版版语语文文《《喜喜看看稻稻菽菽千千重重浪浪》》课课件件 ((共共52张 52)张)
2200191统9统编编版版语语文文《《喜喜看看稻稻菽菽千千重重浪浪》》课课件件 ((共共52张 52)张)
杂交水稻之父-----
袁隆平
2200191统9统编编版版语语文文《《喜喜看看稻稻菽菽千千重重浪浪》》课课件件 ((共共52张 52)张)
2200191统9统编编版版语语文文《《喜喜看看稻稻菽菽千千重重浪浪》》课课件件 ((共共52张 52)张)
2200191统9统编编版版语语文文《《喜喜看看稻稻菽菽千千重重浪浪》》课课件件 ((共共52张 52)张)
• 1.英国《每日邮报》2019年7月17日报道:近日,联合国 粮农组织、国际农业发展基金、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世界 粮食计划署和世界卫生组织共同发布了《世界粮食安全和 营养状况报告》。报告指出,自2015年以来,全球饥饿人 口已经持续上升了3年。2018年,全球有超过8.2亿人营养 不良;非洲情况尤其令人不安,那里的饥饿率持续上升。 在东非,约有30.8%的人口营养不良,是世界上饥饿率最 高的地区。在亚洲,也有大约12%的人口正在面临饥饿。
2019统编版语文《喜看稻菽千重浪》课 件 (共52张)
消 息
2019统编版语文《喜看稻菽千重浪》课 件 (共52张)
2019统编版语文《喜看稻菽千重浪》课 件 (共52张)
通讯
通讯,是运用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手法,具体、生 动、形象地反映新闻事件或典型人物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它 是记叙文的一种,是报纸、广播电台、通讯社常用的文体。
2200191统9统编编版版语语文文《《喜喜看看稻稻菽菽千千重重浪浪》》课课件件 ((共共52张 52)张)
2200191统9统编编版版语语文文《《喜喜看看稻稻菽菽千千重重浪浪》》课课件件 ((共共52张 52)张)
杂交水稻之父-----
袁隆平
2200191统9统编编版版语语文文《《喜喜看看稻稻菽菽千千重重浪浪》》课课件件 ((共共52张 52)张)
2200191统9统编编版版语语文文《《喜喜看看稻稻菽菽千千重重浪浪》》课课件件 ((共共52张 52)张)
《喜看稻菽千重浪》ppt课件

是细节描写。是丰富通讯信息、把人物写得栩栩如 生、把来龙去脉交代清楚的重要手段。
2、“创新是他的灵魂和本质”共有七个自然段,分 几个层次?
可分两个层次。前五个自然段都是写袁隆平的研究情况, 围绕挑战权威、自创新说来展开。后两个自然段写袁隆平的 独特发现和介绍他的创新成果。
3、“实事求是是他的立场和态度”主要围绕什么来写 的?这部分在选材上有什么特点?
课文探究
1、下列两段的描写属于什么描写?
突然,他那敏锐的目光停留在一蔸形态特异、鹤立鸡群的水稻植 株上。他屏气静神地伸出双手,欣喜地抚摸着那可爱的稻穗,激动得 几乎要喊出声来”!
1964年7月5日,------突然他的目光停留在一棵雄花花药不开裂, 性状奇特的植株上,这正是退化了的雄蕊。他马上把这株洞庭早籼天 然雄性不育株用布条标记。袁隆平欣喜异常,水稻雄性不育植株,终 于找到了。
小结
这篇人物通讯通过具体事例展现了科学家袁隆平重 视实践,实事求是,敢于向权威宣战,大胆创新的精神, 也表现了他引领“绿色革命”的宏愿。高度评价了这位 杂交水稻专家的研究成果的重大意义:不仅使中国率先 在世界上实现了“超级稻”目标,而且对解决中国乃至 全世界的粮食问题都具有重大意义。
文章以记叙为主,适当的插入了议论和抒情,也表 达了对袁隆平的崇敬之情,升华了文章的主题。
杂交水稻之父
袁隆平(1930-2021),大学文化, 1954年4月参加工作。历任湖南省安江 农校教师,省农科院讲师,省杂交水稻 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省政协副主席、 湖南省政协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 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他发起的“第二次绿色革命”,给整个 人类带来了福音。现在,我国大江南北 的农田普遍种上了袁隆平研制的杂交水 稻。杂交水稻的大面积推广应用,为我 国粮食增产发挥了重要作用。袁隆平的 努力,也为解决世界粮食短缺问题作出 了贡献。
2、“创新是他的灵魂和本质”共有七个自然段,分 几个层次?
可分两个层次。前五个自然段都是写袁隆平的研究情况, 围绕挑战权威、自创新说来展开。后两个自然段写袁隆平的 独特发现和介绍他的创新成果。
3、“实事求是是他的立场和态度”主要围绕什么来写 的?这部分在选材上有什么特点?
课文探究
1、下列两段的描写属于什么描写?
突然,他那敏锐的目光停留在一蔸形态特异、鹤立鸡群的水稻植 株上。他屏气静神地伸出双手,欣喜地抚摸着那可爱的稻穗,激动得 几乎要喊出声来”!
1964年7月5日,------突然他的目光停留在一棵雄花花药不开裂, 性状奇特的植株上,这正是退化了的雄蕊。他马上把这株洞庭早籼天 然雄性不育株用布条标记。袁隆平欣喜异常,水稻雄性不育植株,终 于找到了。
小结
这篇人物通讯通过具体事例展现了科学家袁隆平重 视实践,实事求是,敢于向权威宣战,大胆创新的精神, 也表现了他引领“绿色革命”的宏愿。高度评价了这位 杂交水稻专家的研究成果的重大意义:不仅使中国率先 在世界上实现了“超级稻”目标,而且对解决中国乃至 全世界的粮食问题都具有重大意义。
文章以记叙为主,适当的插入了议论和抒情,也表 达了对袁隆平的崇敬之情,升华了文章的主题。
杂交水稻之父
袁隆平(1930-2021),大学文化, 1954年4月参加工作。历任湖南省安江 农校教师,省农科院讲师,省杂交水稻 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省政协副主席、 湖南省政协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 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他发起的“第二次绿色革命”,给整个 人类带来了福音。现在,我国大江南北 的农田普遍种上了袁隆平研制的杂交水 稻。杂交水稻的大面积推广应用,为我 国粮食增产发挥了重要作用。袁隆平的 努力,也为解决世界粮食短缺问题作出 了贡献。
《喜看稻菽千重浪》 课件——统编版优秀课件

典例5:1993年以过人的胆识力排众议, 主张对玉米稻大面积推广要持慎重态 度。
明确:表现了袁隆平实事求是的科学 精神。
典例6:在一次电视台举办的活动中,袁隆平说到 自己的梦。(两个心愿)
明确:表现了袁隆平是一位有理想,有不息奋斗 精神的科学家。
问题6:你总结一下袁隆平具有哪些优 秀的品质?请用下面的格式回答:
2004感动中国颁奖词-----袁 隆平
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 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 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 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 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 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 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 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 是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 喜看稻菽千重浪,最是风 流袁隆平。
2、七律《到韶山》 毛泽东
“凡是涉及不顾农民利益、无视事实的事,他 都能挺身而出毫不含糊地阐明事实,至于是不 是得担风险,袁隆平在所不计。” “袁隆平就这样以事实来捍卫科学的原则。”
“袁隆平是世界上最有影响的中国科学有之一 ,他正在引导一场新的‘绿色革命’。”
1、 围绕主旨选取典型事件; 2、 小标题清晰明白,结构统一; 3、 细节描写使人物形神兼备;
格式:
袁隆平是一位……的实践者; 袁隆平是一位……的研究者; 袁隆平是一位……的捍卫者; 袁隆平是一位……的追梦者;
明确: (1)袁隆平是一位扎根农田,挥洒汗水,专 注敬业,严谨认真的实践者; (2)袁隆平是一位不迷信权威,不动摇,不 退却,极具韧性的研究者; (3)袁隆平是一位勇于担当,坚持实事求是 ,不计个人风险的捍卫者; (4)袁隆平是一位心怀天下,情系世界,生 命不息,追求不止的追梦者。
而电影《求求你,表扬我》,则讲述了一个这 样的故事,一个家住农村的打工仔杨红旗,因 为父亲当了一辈子劳模,心里特别期待自己能 受一次表扬。于是,他想来想去,到报社讲述 自己如何解救一名险被强奸的女大学生的事迹, 可是没有人相信他,他便不断的四处讲述,终 于引起了领导的重视,派记者古国歌对事情的 真实度进行调查,两人之间有一场对话后,杨 红旗竟然流着眼泪跪下求古国歌表扬自己,请 就此谈谈你的名利观。
统编版必修上册《喜看稻菽千重浪》教学课件-PPT

⑤1986年以来,袁隆平提出并实现了杂交水稻育种的战略 思想,为我国粮食大幅度增产做出了突出贡献。
统编版必修上册《喜看稻菽千重浪》 优秀课 件PPT
具有战略眼光,矢志为中国和世界人 民做贡献
统编版必修上册《喜看稻菽千重浪》 优秀课 件PPT
任务活动三 让人物跃然纸上——赏析人物通讯的细节描写 1.请赏析下面《喜看稻菽千重浪》中的文句。
获以色列沃尔夫农业奖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袁隆平,1930年9月7日生于北京,江西德安县人,无党派 人士,现居湖南长沙。中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被称为中国的 “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 评估机构的一份报告称,作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的身价为1 000亿元。对此,他说:“我的主要精力是做研究。 只要田里有稻子,从播种到收获,每天都要下田,这是我的本 职工作,也是我的追求。用财富衡量科学家价值太低级,太庸 俗。”
统编版必修上册《喜看稻菽千重浪》 优秀课 件PPT
任务活动一 分析结构和手法 (怎么写?)
作者用什么样的结构和手法将这些具体、典型事例贯穿起来的?
要点一:小标题的结构,体现布局谋篇的精细、巧妙
A 注重实践,勇于探索 C 不迷信权威,勇于创新
B 坚持真理,实事求是 D 目标远大,不断进取
小标题 1、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 2、 创新是他的灵魂和本质 3、事实是科学家的空气
①通过矛盾冲突表现人物的思想境界, ②通过人物的行动、对话等表现人物活生生的性格特征, ③通过细节描写、心理刻画等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视频链接
大家对袁隆平了解多少?
“杂交水稻之父” “两系法”“三系法”杂交水稻 中国工程院院士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
获2000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统编版高中语文上册 《喜看稻菽千重浪》优秀课件PPT

写好人物通讯的关键是抓住人物的特点,揭示出具有鲜明个性特征的人物的情怀 和思想境界。要求写作中既见事,又见人,通过典型事例表现人物的精神风貌。常见 的写法有:①通过矛盾冲突表现人物的思想境界,②通过人物的行动、对话等表现人 物活生生的性格特征,③通过细节描写、心理刻画等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识作者 沈英甲,吉林辉南人。《世界知识》杂志编辑,《科技日报》
请分析小标题的作用。 1文中四个小标题的核心词分别是什么?2这四个小标题能否打乱顺序?
1[明确] 实践 创新 实事求是 引领“绿色革命”
2明确:不行。四个标题是按时间顺序排列,时间线索,分别讲述了袁隆平与水稻 研究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贯穿全文的中心线索是导语中“这位水稻专家的研究成 果,不仅使中国率先在世界上实现“超级稻”的目标,而且对解决中国乃至全世界 的粮食问题也具有重大意义”,接着,作者按人物的品质和事迹分类列小标题组织 材料。
机动记者、主任记者,科技日报社副刊部主编,机动记者部主任。 1979 年开始发表作品。1993 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长篇小 说《前尘》、《探求宇宙之谜》、《经营之神》、《探索自然》、《终极 诊断》、《生存方式》,译著《荒海之鹫》([日本]阿川弘之著)、《巴 黎断头台》([法]巴巴拉·莱维著),纪实文学《走进神农架》、《采 访死亡手记》,电影文学剧本《冯如》等作品 20 余部。
人生经历(袁隆平自己的语言): 我6岁时在武汉参观了一个园艺场,满园里郁郁葱葱,到处是芬芳的花草和一
串串鲜艳的果实。我觉得那一切简直太美丽了!我当时就想,将来我一定要去学 农。
我从没有想过豪华的生活,对物质上的享受也看得很淡,因为我没有时间和精 力去想这些东西。
我做过一个梦,梦见杂交水稻的茎秆像高梁一样高,穗子像扫帚一样大,稻谷 像葡萄一样结得一串串,我和我的助手们一块在稻田里散步,在水稻下面乘凉。
识作者 沈英甲,吉林辉南人。《世界知识》杂志编辑,《科技日报》
请分析小标题的作用。 1文中四个小标题的核心词分别是什么?2这四个小标题能否打乱顺序?
1[明确] 实践 创新 实事求是 引领“绿色革命”
2明确:不行。四个标题是按时间顺序排列,时间线索,分别讲述了袁隆平与水稻 研究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贯穿全文的中心线索是导语中“这位水稻专家的研究成 果,不仅使中国率先在世界上实现“超级稻”的目标,而且对解决中国乃至全世界 的粮食问题也具有重大意义”,接着,作者按人物的品质和事迹分类列小标题组织 材料。
机动记者、主任记者,科技日报社副刊部主编,机动记者部主任。 1979 年开始发表作品。1993 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长篇小 说《前尘》、《探求宇宙之谜》、《经营之神》、《探索自然》、《终极 诊断》、《生存方式》,译著《荒海之鹫》([日本]阿川弘之著)、《巴 黎断头台》([法]巴巴拉·莱维著),纪实文学《走进神农架》、《采 访死亡手记》,电影文学剧本《冯如》等作品 20 余部。
人生经历(袁隆平自己的语言): 我6岁时在武汉参观了一个园艺场,满园里郁郁葱葱,到处是芬芳的花草和一
串串鲜艳的果实。我觉得那一切简直太美丽了!我当时就想,将来我一定要去学 农。
我从没有想过豪华的生活,对物质上的享受也看得很淡,因为我没有时间和精 力去想这些东西。
我做过一个梦,梦见杂交水稻的茎秆像高梁一样高,穗子像扫帚一样大,稻谷 像葡萄一样结得一串串,我和我的助手们一块在稻田里散步,在水稻下面乘凉。
《喜看稻菽千重浪》ppt课件

人物通讯:人物通讯是报刊、广播、电视上最为常见的通讯 形式之一,是一种重要的应用文体。它以人物的新近行动为 报道内容,重在表现人物的品质、性格和精神面貌,通过个 别显示一般,通过平凡突出伟大,达到揭示时代特征、感染 并且教育读者的目的。 写人之所以重要,是因为人是有思想的。采写人物通讯就是 为了通过人的思想及精神面貌去教育人、感染人。
(一)曾记否,到中流击水? (1)事件:报道了袁隆平发现“天然杂交稻”的杂种第一代,并进 行繁育实践和理论研究的事件。 (2)时代背景: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普遍发生饥饿。 (3)人物精神:“拼尽毕生精力用农业科技战胜饥饿”的责任感和 使命感 、敏于发现、不惧失败、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4)作者立场:对袁隆平为国家和人民解决难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的高度赞扬;对他敏于发现、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的赞扬。
素材扩展
袁隆平语录 ①只要是大方向是对的,不是死胡同,你只要坚持下去,他会达到光明的彼岸的。 ②性格决定命运,有一点点关系,不是全部。性格很重要,但是不见得决定命运,命运是由各方面来决定的,还有外界条件,还 有时代不同了等等。 ③我觉得,人就像一粒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身体、精神、情感都要健康。种子健康了,我们每个人的事业才能根深叶茂,枝 粗果硕。 ④快乐的秘诀,就是要有追求,有希望,身体好。你追求的东西,如果再怎么努力都没有希望实现,不会快乐。一天到晚想着名 利得失,也不会快乐。 ⑤作为一个科学家,不能迷信权威,迷信书本,也不能因为取得一丁点的成绩就沾沾自喜,居功自傲。科学是没有止境的。只有 敢于探索敢于创新,才能成果迭出,常创常新。 ⑥要成才,第一要素,也是最基本的要素,是身体要好。身体不健康,心有余力不足,无论你搞什么研究都支撑不下来。我现在 还在第一线,只要田里有稻子,我每天都要下田的。身体不好,怎么行? ⑦科学研究要勇于探索,勇于创新,这个是关键。搞科研,应该尊重权威但不能迷信权威,应该多读书但不能迷信书本。科研的 本质是创新,如果不尊重权威、不读书,创新就失去了基础;如果迷信权威、迷信书本,创新就没有了空间。 ⑧不要怕失败。怕失败的人最好是不要搞研究,搞研究,绝大部分实验都是失败的,不会那么一帆风顺的。 ⑨对金钱,我是有看法的,要生活、生产,钱是重要的,钱来路要正。第二,钱是来用的,有钱不用等于没有钱。但是用钱,第 一不要奢侈浪费,第二不要小气,该用的就用,不该用的就不用。
《喜看稻菽千重浪 》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例题五
问题:袁隆平在农业科技领域的创新有哪 些?
答案与解析: 袁隆平在农业科技领域的创
新主要包括:
1. 杂交水稻的培育技术,为水稻的高产 提供了科学依据。
2. 建立了杂交水稻的育种体系,推动了 水稻的商业化生产。
3. 积极推广杂交水稻的种植技术,帮助 农民提高产量。
例题六 问题:文章中哪些细节突出了袁隆平的科学 精神?
二、创新是科学家的灵魂和本质
2、在本节第二段引用“杂交无优势”的论断有何作用?
突出了袁隆平在研究杂交水稻的过程中所遇到的舆论 阻力,反衬出他的坚定决心。
二、创新是科学家的灵魂和本质
3、概括袁隆平从事杂交水稻的有利条件是什么?
(1)中国有悠久的水稻种植历史和丰富的种质资源。 (2)中国国土辽阔,有像海南岛这样理想的育种环境。 (3)有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和党的领导,可以组织力 量协作攻关,克服任何困难。
答案与解析: “千重浪”象征着水稻 丰收时的壮观场面,也隐喻着科学研 究的不断推进与探索。通过这个意象, 作者表达了对袁隆平科研成果的赞美 和对农业未来的美好期待。
例题十
问题:分析袁隆平在水稻研究中的主要方法和 步骤。
答案与解析: 袁隆平在水稻研究中的主要方法
和步骤包括:
1. 选种与杂交:通过对优良水稻品种的选择 和杂交,培育出高产的杂交水稻。
喜看稻菽千重浪
知人论世 作者简介 沈英甲,1929年11月出生,浙江湖州人,中 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2013年9月17日在 北京逝世。代表作有《创造的历程》 《生物进化论》等。
知人论世
人物简介 袁隆平,1930 年生于北京,1953 年毕业于西南农 学院,毕业后到湖南安江农校任教。作为青年教 师的袁隆平下定决心,要拼尽毕生精力,用科学 战胜饥饿。经过多年实践,他终于推翻了当时国 际上关于水稻没有杂交优势的普遍观念,推出了 一代又一代杂交水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导入新课
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 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 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 畴。淡薄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 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 喜看稻菽千重浪,最是风流袁隆平!
喜看稻菽千重浪 —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
学习目标
袁隆平(1930-),大学文化,
1954年4月参加工作。历任湖
南省安江农校教师,省农科院
讲师,省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主
任、研究员,省政协副主席、
湖南省政协副主席、中国工程
院院士、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
术研究中心主任。他发起的
“第二次绿色革命”,给整个
人田普遍种上了袁
隆平研制的杂交水稻。杂交水
事件(What)、原因(Why)、结果(How)
通讯与消息相比:
通讯
消息
报道对象 侧重写人 侧重写事
内容
详细完整 简要概括
表达方式 记叙、描写、 抒情、议论、 以记叙为主 说明等(灵活)
时效性
弱
强
当代神农氏
中国农民说,吃饭靠“两平”,一靠邓小 平(责任制),二靠袁隆平(杂交稻)。
西方世界称,杂交稻是“东方魔稻”。他 的成果不仅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中国人的 吃饭问题,而且也被认为是解决下个世纪 世界性饥饿问题的法宝。国际上甚至把杂 交稻当作中国继四大发明之后的第五大发 明,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
复习回顾:
这篇文章是消息还是通讯? 明确:通讯 通讯:人物通讯 事件通讯
◎
文章的题目就是文章的“眼睛”,尤其是新闻类文章,它要在第一时间传达 出消息中最重要、最吸引人的信息。
本文题目有何特点?
标题采用了正副标题的形式
研读课文,回答:
1、标题引用了谁的诗句, 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感情?
整体把握
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
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 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 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
——毛泽东《七律·到韶山》
正题引用了毛泽东1959年写的《七律·回韶山》 中的诗句,表达了作者对袁隆平研究成果和突 出贡献的赞叹。
1995 被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获联合国粮农组织颁 发的“粮食安全保障荣誉奖章”。
1996 获首届“日经亚洲技术开发大奖”。 1997 在墨西哥获得“先驱科学家”荣誉称号。 1998 获“日本越光国际水稻奖”。 1999 经国际小天体命名委员会批准,中国科学院北
京天文台施密特CCD小行星项目组发现的一 颗小行星为被命名为“袁隆平星”。 2000“隆平高科”在深交所上网定价发行。这是
成功的启示
我培养灵感有四个字, 这就是“知识+汗水”。
基础识记
1、读准下列词语的读音:
稻菽 shū 一蔸 dōu 淤泥 yū
笼罩 lǒng
籼粳 xiānjīng 屏气 bǐng 囚笼 lóng
分蘖 niè(泛指植物由茎的根部长出的分支)
刻骨铭心比喻牢记心上,永远不忘。也说镂骨铭心,铭心刻骨。 义无反顾 在道义上只有勇往直前,绝对不能退缩回顾
中国证券市场首次以科学家名字命名上市公 司和股票。
2001 2000年度中国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获2000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中国水稻专家袁隆平获世界粮食奖
获以色列沃尔夫农业奖
袁隆平载誉归来
被 选 为 人 大 代 表
面对千亿身价,袁隆平一笑置之。
他说:“人的身上,最值钱的 东西,是 脑袋里的知识。我这么个糟老头子,才 一米六高,六十公 斤重,连骨头卖了都 值不了几个钱。我一个月工资1600多元, 外加院士补助、其它津贴、顾问讲学费、 稿费,掐指一算,也有几千元,够 花 了。”
成果与荣誉:
1960 发现天然杂交稻株表现出明显的杂交优势。 1973 在世界上首次育成强优势杂交水稻。 1974 培育成功籼型杂交水稻。 1979 杂交水稻作为中国第一个农业技术专利转让美国。
同年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1981 获新中国建国以来第一个国家特等发明奖。 1985 获联合国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杰出发明家” 金质奖章。 1987 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科学奖”。 1988 获英国朗克基金会“朗克基金奖”。 1989 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 1991 受聘联合国粮农组织国际首席顾问。 1993 获得美国菲因斯特拯救饥饿奖。
◎
大家知道他现在的身价是多少吗?
■袁隆平是个神话。1998年一项无形资产评 估中, “袁隆平”三个字的品牌价被估价超过1000亿 元。 ■1976至1987年间,袁隆平让中国多长出1000 亿公斤的水稻,而他正在研究的“超级稻”将能 够让中国每年多养活几亿人口。 ■袁隆平获得国际“拯救饥饿奖”,他的杂交水 稻也将向全球推广,解决21世纪人类吃饱肚子这 件头等大事。
了解选材特点、细节描写以及结构 特点,把握人物通讯的写作特点。
了解本文的通讯人物——袁隆平的 性格特点和高尚的品格。
了解袁隆平在水稻研究上的贡献, 并学习他在科学上的执着精神。
标题、导语、主体、结语
定义:导语是消息开头用来提示新闻要点与精华、发挥导读作
用的段落。
要素:“六要素”: 时间(when)、地点(where)、人物(Who)、
杂交水稻之父
稻的大面积推广应用,为我国 粮食增产发挥了重要作用。袁
背景资料:
联合国粮农组织日前公布的一份报告称,世界上36个国 家和地区由于内战或气候恶劣等原因,面临严重粮食短缺。 在发展中国家,有1/5的人无法获得足够的 粮食,全世界每年 有600万学龄前儿童因饥饿而夭折。在 解决粮食紧缺问题的 过程中科技进步无疑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我国率先培育成 功的增产20%的超级水稻必将造福世界。“杂交水稻之父” 的袁隆平也因此得到了世界的认可和尊敬。
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
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
——毛泽东《七律·到韶山》
离别后多少梦境在诅咒岁月的流逝, 我的故乡啊与你一别已过了三十二年。 红旗漫卷吹动农民的武装, 而敌人却高高举起霸主的皮鞭。 因为太多的壮志才会有牺牲, 但我敢令天地翻覆换一副新颜。 再喜看大片庄稼如浪涛滚滚, 尽是农民英雄们在暮色中收工归来。
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 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 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 畴。淡薄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 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 喜看稻菽千重浪,最是风流袁隆平!
喜看稻菽千重浪 —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
学习目标
袁隆平(1930-),大学文化,
1954年4月参加工作。历任湖
南省安江农校教师,省农科院
讲师,省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主
任、研究员,省政协副主席、
湖南省政协副主席、中国工程
院院士、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
术研究中心主任。他发起的
“第二次绿色革命”,给整个
人田普遍种上了袁
隆平研制的杂交水稻。杂交水
事件(What)、原因(Why)、结果(How)
通讯与消息相比:
通讯
消息
报道对象 侧重写人 侧重写事
内容
详细完整 简要概括
表达方式 记叙、描写、 抒情、议论、 以记叙为主 说明等(灵活)
时效性
弱
强
当代神农氏
中国农民说,吃饭靠“两平”,一靠邓小 平(责任制),二靠袁隆平(杂交稻)。
西方世界称,杂交稻是“东方魔稻”。他 的成果不仅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中国人的 吃饭问题,而且也被认为是解决下个世纪 世界性饥饿问题的法宝。国际上甚至把杂 交稻当作中国继四大发明之后的第五大发 明,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
复习回顾:
这篇文章是消息还是通讯? 明确:通讯 通讯:人物通讯 事件通讯
◎
文章的题目就是文章的“眼睛”,尤其是新闻类文章,它要在第一时间传达 出消息中最重要、最吸引人的信息。
本文题目有何特点?
标题采用了正副标题的形式
研读课文,回答:
1、标题引用了谁的诗句, 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感情?
整体把握
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
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 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 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
——毛泽东《七律·到韶山》
正题引用了毛泽东1959年写的《七律·回韶山》 中的诗句,表达了作者对袁隆平研究成果和突 出贡献的赞叹。
1995 被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获联合国粮农组织颁 发的“粮食安全保障荣誉奖章”。
1996 获首届“日经亚洲技术开发大奖”。 1997 在墨西哥获得“先驱科学家”荣誉称号。 1998 获“日本越光国际水稻奖”。 1999 经国际小天体命名委员会批准,中国科学院北
京天文台施密特CCD小行星项目组发现的一 颗小行星为被命名为“袁隆平星”。 2000“隆平高科”在深交所上网定价发行。这是
成功的启示
我培养灵感有四个字, 这就是“知识+汗水”。
基础识记
1、读准下列词语的读音:
稻菽 shū 一蔸 dōu 淤泥 yū
笼罩 lǒng
籼粳 xiānjīng 屏气 bǐng 囚笼 lóng
分蘖 niè(泛指植物由茎的根部长出的分支)
刻骨铭心比喻牢记心上,永远不忘。也说镂骨铭心,铭心刻骨。 义无反顾 在道义上只有勇往直前,绝对不能退缩回顾
中国证券市场首次以科学家名字命名上市公 司和股票。
2001 2000年度中国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获2000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中国水稻专家袁隆平获世界粮食奖
获以色列沃尔夫农业奖
袁隆平载誉归来
被 选 为 人 大 代 表
面对千亿身价,袁隆平一笑置之。
他说:“人的身上,最值钱的 东西,是 脑袋里的知识。我这么个糟老头子,才 一米六高,六十公 斤重,连骨头卖了都 值不了几个钱。我一个月工资1600多元, 外加院士补助、其它津贴、顾问讲学费、 稿费,掐指一算,也有几千元,够 花 了。”
成果与荣誉:
1960 发现天然杂交稻株表现出明显的杂交优势。 1973 在世界上首次育成强优势杂交水稻。 1974 培育成功籼型杂交水稻。 1979 杂交水稻作为中国第一个农业技术专利转让美国。
同年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1981 获新中国建国以来第一个国家特等发明奖。 1985 获联合国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杰出发明家” 金质奖章。 1987 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科学奖”。 1988 获英国朗克基金会“朗克基金奖”。 1989 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 1991 受聘联合国粮农组织国际首席顾问。 1993 获得美国菲因斯特拯救饥饿奖。
◎
大家知道他现在的身价是多少吗?
■袁隆平是个神话。1998年一项无形资产评 估中, “袁隆平”三个字的品牌价被估价超过1000亿 元。 ■1976至1987年间,袁隆平让中国多长出1000 亿公斤的水稻,而他正在研究的“超级稻”将能 够让中国每年多养活几亿人口。 ■袁隆平获得国际“拯救饥饿奖”,他的杂交水 稻也将向全球推广,解决21世纪人类吃饱肚子这 件头等大事。
了解选材特点、细节描写以及结构 特点,把握人物通讯的写作特点。
了解本文的通讯人物——袁隆平的 性格特点和高尚的品格。
了解袁隆平在水稻研究上的贡献, 并学习他在科学上的执着精神。
标题、导语、主体、结语
定义:导语是消息开头用来提示新闻要点与精华、发挥导读作
用的段落。
要素:“六要素”: 时间(when)、地点(where)、人物(Who)、
杂交水稻之父
稻的大面积推广应用,为我国 粮食增产发挥了重要作用。袁
背景资料:
联合国粮农组织日前公布的一份报告称,世界上36个国 家和地区由于内战或气候恶劣等原因,面临严重粮食短缺。 在发展中国家,有1/5的人无法获得足够的 粮食,全世界每年 有600万学龄前儿童因饥饿而夭折。在 解决粮食紧缺问题的 过程中科技进步无疑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我国率先培育成 功的增产20%的超级水稻必将造福世界。“杂交水稻之父” 的袁隆平也因此得到了世界的认可和尊敬。
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
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
——毛泽东《七律·到韶山》
离别后多少梦境在诅咒岁月的流逝, 我的故乡啊与你一别已过了三十二年。 红旗漫卷吹动农民的武装, 而敌人却高高举起霸主的皮鞭。 因为太多的壮志才会有牺牲, 但我敢令天地翻覆换一副新颜。 再喜看大片庄稼如浪涛滚滚, 尽是农民英雄们在暮色中收工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