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伍子胥列》中考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2019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题).doc
文言文《史记伍子胥列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文言文《史记伍子胥列传》阅读练习及答案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伍子胥,名员,楚人也。
员父伍奢、兄伍尚,皆贤。
楚平王使伍奢为太子建太傅,费无忌为少傅。
无忌不忠于太子建,言太子短于王,后平王怒,囚诛伍奢、伍尚,使城父司马奋扬往杀太子,建亡奔宋。
使者捕伍胥,伍胥贯弓执矢乡使者,使者不敢进,胥遂亡。
闻太子建在宋,往从之。
后与建子胜俱奔吴。
楚国之法,得伍胥者赐粟五万石。
五年而楚平王卒,吴王僚因楚丧,使二公子将兵往袭楚。
楚发兵绝吴兵之后,不得归。
吴国内空,而公子光乃令专诸袭刺吴王僚而自立,是为吴王阖庐。
阖庐既立,与伍胥谋国事。
三年,乃兴师与伍胥伐楚,拔舒,因欲至郢,将军孙武曰:“民劳,未可,且待之。
”乃归。
九年,子胥曰:“楚将贪而唐、蔡皆怨之。
王必欲大伐楚,必先得唐、蔡乃可。
”阖庐听之,悉兴师与唐、蔡伐楚,与楚夹汉水而陈,五战,遂至郢。
及吴兵入郢,子胥求昭王,不得,乃掘平王墓,出其尸,鞭之三百然后已。
楚大夫申包胥使人谓之曰:“子之报雠其以甚乎!子故平王之臣,亲北面而事之,今至于僇死人,此岂其无天道之极乎!”伍子胥曰:“为我谢申包胥曰,吾故倒行而逆施之。
”后五年,伐越,越王勾践迎击,败吴于姑苏,阖庐死。
夫差既立为王,以伯嚭为太宰。
嚭与子胥有隙,谗之,吴王曰:“微子之言,吾亦疑之。
”乃赐伍子胥属镂之剑,曰:“子以此死。
”子胥仰天叹曰:“嗟乎!谗臣嚭为乱矣,王乃反诛我。
”乃告其舍人曰:“必树吾墓上以梓,令可以为器;而抉吾眼县吴东门之上,以观越寇之入灭吴也。
”乃自刭死。
后九年,越王勾践遂灭吴,杀王夫差,诛太宰嚭,以不忠于其君,而外受重赂。
(节选自《史记·伍子胥列传》,有删改)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①言太子短于王②而君幸于赵王B.①与楚夹汉水而陈②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C.①为我谢申包胥曰②侯生乃谢客就车D.①王乃反诛我②今其智乃反不能及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傅,教导、辅佐帝王或王子者,有太傅、少傅之分。
2019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2019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语文试卷一、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1.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
①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______。
(《诗经•关雎》)②采菊东篱下,______,(______《饮酒》)③______,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行路难》)④______,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登飞来峰》)⑤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
(晏殊《浣溪沙》)⑥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
(龚自珍《己亥杂诗》)⑦子曰:“三军可夺帅也,______。
”(《<论语>十二章》)⑧苔痕上阶绿,______。
(刘禹锡《______》)二、语言表达(本大题共2小题,共11.0分)2.阅读下面一则短文,按要求答题。
不除糟粕,何来精华目睹朋友加工琥珀,一块105克的原石,本来是黯淡的深褐色,其貌不(yáng),切除边角后余82克,隐约可见内在的微光,继续打磨,最终诞生一枚30克的大圆珠,清洁光亮,晶(yíng)剔透,质地柔美,色泽温润。
不除糟粕,何来精华?人也是这样。
不经历风吹雨打,不历事炼心,又如何在蜕.变中实现华丽转身?愈来愈璀璨的那条路,必然是一个层层磨砺淬炼的过程。
越经世事的打磨,生命月圆润,越精致,越美丽,越有品质的芳香。
那些风雨,其实,都是人生的抛光与包浆,所以,只要勇于承受,选择忍耐,那些疼痛,都会变成生命的滋养。
不改变错误的认知,便难有正确的信念;不清理心灵的污垢.,便无法彰显圣洁的华彩;不剔除思想的糟粕,便不会拥有灵透的智慧。
弃糟粕,留精华,也是一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过程。
根据汉语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①其貌不______ (yáng)②晶______ (yíng)剔透③蜕.变______ (A.duì B.tuì)④污垢.______......(A.gòu B.hòu)文中画线的两个句子哪一句是病句?______A.愈来愈璀璨的那条路,必然是一个层层磨砺淬炼的过程。
2019年江苏省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汇编

2019江苏省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汇编(word版,含答案)[2019•淮安卷】(二〉阅读【甲】【乙】两部分文字,充成第7-11题.(20分)【甲】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摸则不能冶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或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选自诸葛亮《诫子书》【乙】吾欲汝曹①闻人过失,如闻父母之名,耳可得闻,口不可得言也。
好议论人长短,妄是非正法,此吾所大恶也,宁死不愿闻子孙有此行也。
汝曹知吾恶之甚矣,所以复言者,施衿结缰气申父母之戒,欲使汝曹不忘之耳。
龙伯高成敦厚周慎,口无择言,谦约节俭,廉公有威,吾爱之重之,愿汝曹效之。
杜季良④豪侠好义,忧人之忧,乐人之乐,清浊无所失®;父丧致客,数郡平至,吾爱之重之,不愿汝曹效也。
效伯高不得,犹为谨敕⑥之士,所谓刻鹄不成尚类鸯者也气效季良不得,陷为天下轻薄子,所谓画虎不成反类狗者也。
讫今季良尚未可知,郡将下车③辄切齿,州郡以为言,吾常为寒心,是以不愿子孙效也。
(选自马援《诫兄子严敦书》有删节)【注释】①汝曹:你等②施衿结缩:父母送女儿出嫁,给她结好带子,戴好佩巾。
③龙伯高:名述,字伯高。
④杜季良:名保,字季良。
⑤清浊无所失:指交友不分善恶。
⑥谨敕:谨慎端整。
⑦本句比喻相差不远:鹄:天鹅:鸯:鸭子。
⑧郡将下车:指郡守初到任。
7.请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
(只标一处)(2分)申父母之戒8.解释文中加点词语.(4分)①非学无以广才②意与日寺③丞人之乐④数郡半至9.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①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吾常为寒心,是以不愿子孙效也.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静”对于做人与学习有挪些意义?请根据【甲】文内容简要概括。
2019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2019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语文试题1.阅读下面一则短文,按要求答题。
不除糟粕,何来精华目睹朋友加工琥珀,一块105克的原石,本来是黯淡的深褐色,其貌不(yang),切除边角后余82克,隐约可见内在的微光,继续打磨,最终诞生一枚30克的大圆珠,清洁光亮,晶(ymg)剔透,质地柔美,色泽温润。
不除糟粕,何来精华?人也是这样。
不经历风吹雨打,不历事炼心,又如何在姓变中实现华丽转身?愈来愈璀璨的那条路,必然是一个层层磨砺淬炼的过程。
越经世事的打磨,生命月圆润,越精致,越美丽,越有品质的芳香。
那些风雨,其实,都是人生的抛光与包浆,所以,只要勇于承受,选择忍耐,那些疼痛,都会变成生命的滋养。
不改变错误的认知,便难有正确的信念;不清理心灵的污罗,便无法彰显圣洁的华彩;不剔除思想的糟粕,便不会拥有灵透的智慧。
弃糟粕,留精华,也是一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过程。
(1)根据汉语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①其貌不(yang)②晶(ymg)剔透③财变(A.dui B.tui)④污垢(A.gdu B.hdu)(2)文中画线的两个句子哪一句是病句?A.愈来愈璀璨的那条路,必然是一个层层磨砺淬炼的过程。
B.弃糟粕,留精华,也是一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过程。
【答案】⑴.(1)①扬⑵.②莹(3).③B(4).@A(5).(2)A【解析】【详解】(1)考查学生的识字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时,首先学生要熟识课本的内容,识记课本主要词语,然后具体语境填写相应的词语。
应注意形近字的写法,形声字和多音字的读音。
本题中注意“莹”的写法。
(2)考查病句修改的能力。
修改病句时,首先要找出句子中的主谓宾,然后看三者搭配是否妥当。
该句精炼就是:那条路是一个过程。
而过程是指事物发展所经过的程序,阶段;路只是一个名字,没有发展经过的程序;而“一个层层磨砺淬炼的过程”是一个抽象的存在,因此该句有语病,应该改成:那条路愈来愈璀璨,必然是一个层层磨砺淬炼的过程。
《史记·伍子胥列》中考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2019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后五年,伐越。
越王勾践迎击,败吴于姑苏,伤阖庐指、军却。
阖庐病创将死,谓太子夫差曰:“尔忘勾践杀尔父亲?”夫差对曰:“不敢忘。
”是夕,阖闾死。
夫差既立为王,以伯嚭①为太宰,习战射。
二年后伐越,败越于夫湫。
越王勾践乃以余兵五千人栖于会稽之上,使大夫种②厚币遗吴太宰嚭以请和,求委国为臣妾。
吴王将许之。
伍子胥谏曰:“越王为人能辛苦。
今天不灭,后必悔之。
”吴王不听,用太宰嚭计,与越平。
其后五年,而吴王闻齐景公死而大臣争宠。
新君弱、乃共师北伐齐。
伍子胥谏曰:“勾践食不重味,吊死问疾③,且欲有所用之也。
此人不死,必为吴患。
今吴之有越,犹人之有腹心疾也。
而王不先越而乃务齐,不亦谬乎!”吴王不听,伐齐,大败齐师于艾陵,遂威邹、鲁之君以归。
益疏子胥之谋。
(节选自《史记·伍子胥列》)【注】①伯嚭(pī):人名,吴国大臣。
②种:文种,越王勾践的谋臣。
③吊死同疾:哀悼死去的。
慰问有病的。
8.下面哪一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
(2分)A.败吴于姑苏皆美于徐公B.阖庐病创将死寡人反取病焉C.吴王将许之遂许先帝以驱驰D.乃共师北伐齐伐竹取道9.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含义(4分)⑴谓太子夫差曰:“尔忘勾践杀尔父亲?⑵使大夫种厚币遗吴太宰嚭以请和10.伍子胥认为“勾践不死必为吴患”的理由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3分)答案:8.C(2分)9.(1)(阖庐)对太子夫差说:“你会忘记勾践杀了你的父亲吗?”(2分)(2)(越王)派大夫文种带着厚礼送给吴国的太宰伯额来请求讲和。
(2分)10.越王勾践能够忍受艰苦困厄,又非常关心百姓,这都表明他有兴国灭吴之心。
(3分)。
《中考真题》江苏省苏州市2019年中考语文试题(解析)

(1)根据汉语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①其貌不_____(yáng)
②晶_____(yíng)剔透
③蜕变_____(A.duì B.tuì)
④污垢_____(A.gòu B.hòu)
(2)文中画线的两个句子哪一句是病句_____?
不除糟粕,何来精华?人也是这样。不经历风吹雨打,不历事炼心,又如何在蜕变中实现华丽转身?愈来愈璀璨的那条路,必然是一个层层磨砺淬炼的过程。越经世事的打磨,生命月圆润,越精致,越美丽,越有品质的芳香。那些风雨,其实,都是人生的抛光与包浆,所以,只要勇于承受,选择忍耐,那些疼痛,都会变成生命的滋养。
不改变错误的认知,便难有正确的信念;不清理心灵的污垢,便无法彰显圣洁的华彩;不剔除思想的糟粕,便不会拥有灵透的智慧。
A.愈来愈璀璨的那条路,必然是一个层层磨砺淬炼的过程。
B.弃糟粕,留精华,也是一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过程。
【答案】(1).(1)①扬(2).②莹(3).③B(4).④A(5).(2)A
【解析】
【详解】(1)考查学生的识字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首先学生要熟识课本的内容,识记课本主要词语,然后具体语境填写相应的词语。应注意形近字的写法,形声字和多音字的读音。本题中注意“莹”的写法。(2)考查病句修改的能力。修改病句时,首先要找出句子中的主谓宾,然后看三者搭配是否妥当。该句精炼就是:那条路是一个过程。而过程是指事物发展所经过的程序,阶段;路只是一个名字,没有发展经过的程序;而“一个层层磨砺淬炼的过程”是一个抽象的存在,因此该句有语病,应该改成:那条路愈来愈璀璨,必然是一个层层磨砺淬炼的过程。故应选A。
【答案】5.特点:文采出众,才华横溢。用意:突出了苏绾的才干,交代了“赴朔边”的原因;也蕴含了诗人对好友的离情别意。
2019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语文真题全解析

2019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语文真题全解析时间:150分钟满分:130分第一部分(26分)1.阅读下面一则短文,按要求答题。
(7分)不除糟粕,何来精华目睹朋友加工琥珀,一块105克的原石,本来是黯淡的深褐色,其貌不_______(yáng),切除边角后余82克,隐约可见内在的微光,继续打磨,最终诞生一枚30克的大圆珠,清洁光亮,晶_______(yíng)剔透,质地柔美,色泽温润。
不除糟粕,何来精华?人也是这样。
不经历风吹雨打,不历事炼心,又如何在蜕.变中实现华丽转身?愈来愈璀璨的那条路,必然是一个层层磨砺淬炼的过程。
越经世事的打磨,生命越圆润,越精致,越美丽,越有品质的芳香。
那些风雨,其实,都是人生的抛光与包浆,所以,只要勇于承受,选择忍耐,那些疼痛,都会变成生命的滋养。
不改变错误的认知,便难有正确的信念;不清理心灵的污垢.,便无法彰显圣洁的华彩;不剔除思想的糟粕,便不会拥有灵透的智慧。
弃糟粕,留精华,也是一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过程。
(1)根据汉语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①其貌不_______(yáng)②晶_______(yíng)剔透③蜕.变_______(A.duì B.tuì)④污垢._______(A.gòu B.hòu)【答案】(1)①扬②莹③B④Aqí mào bù yáng,扬:指长得漂亮,形容人或器物的容貌漂亮。
指长得不漂亮,相貌普通。
出处:出自“唐·裴度《自题写真赞》:“尔才不长,尔貌不扬,胡为将,胡为相?”五代·孙光宪《北梦琐言》:“礼部侍郎郑愚,以~,戏之曰:'子之才学甚富,如一目何?”典故:公元866年,32岁的皮日休去京城长安考进士,由于他不愿奉承权贵,结果没考上。
第二年他又进京应试,主考官礼部侍郎郑愚很欣赏他的文章,还没发榜就叫他到府上,见他其貌不扬,眼睛不对称就讥笑他,皮日休立即反唇相讥回敬。
2019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2019年苏州市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试卷语文第一部分(26分)1.阅读下面一则短文,按要求答题。
(7分)不除糟粕,何来精华目睹朋友加工琥珀,一块105克的原石,本来是黯淡的深褐色,其貌不_____(yáng),切除边角后余82克,隐约可见内在的微光,继续打磨,最终诞生一枚30克的大圆珠,清洁光亮,晶_____(yíng)剔透,质地柔美,色泽温润。
不除糟粕,何来精华?人也是这样。
不经历风吹雨打,不历事炼心,又如何在蜕.变中实现华丽转身?愈来愈璀璨的那条路,必然是一个层层磨砺淬炼的过程。
越经世事的打磨,生命月圆润,越精致,越美丽,越有品质的芳香。
那些风雨,其实,都是人生的抛光与包浆,所以,只要勇于承受,选择忍耐,那些疼痛,都会变成生命的滋养。
不改变错误的认知,便难有正确的信念;不清理心灵的污垢.,便无法彰显圣洁的华彩;不剔除思想的糟粕,便不会拥有灵透的智慧。
弃糟粕,留精华,也是一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过程。
(1)根据汉语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①其貌不_____(yáng)②晶_____(yíng)剔透③蜕.变(A.duì B.tuì)④污垢.(A.gòu B.hòu)(2)文中画线的两个句子哪一句是病句?A.愈来愈璀璨的那条路,必然是一个层层磨砺淬炼的过程。
B.弃糟粕,留精华,也是一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过程。
2.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
(10分)①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__________。
(《诗经·关雎》)②采菊东篱下,__________,(_______《饮酒》)③__________,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行路难》)④__________,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登飞来峰》)⑤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__。
(晏殊《浣溪沙》)⑥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
后五年,伐越。
越王勾践迎击,败吴于姑苏,伤阖庐指、军却。
阖庐病创将死,谓太子夫差曰:“尔忘勾践杀尔父亲?”夫差对曰:“不敢忘。
”是夕,阖闾死。
夫差既立为王,以伯嚭①为太宰,习战射。
二年后伐越,败越于夫湫。
越王勾践乃以余兵五千人栖于会稽之上,使大夫种②厚币遗吴太宰嚭以请和,求委国为臣妾。
吴王将许之。
伍子胥谏曰:“越王为人能辛苦。
今天不灭,后必悔之。
”吴王不听,用太宰嚭计,与越平。
其后五年,而吴王闻齐景公死而大臣争宠。
新君弱、乃共师北伐齐。
伍子胥谏曰:“勾践食不重味,吊死问疾③,且欲有所用之也。
此人不死,必为吴患。
今吴之有越,犹人之有腹心疾也。
而王不先越而乃务齐,不亦谬乎!”吴王不听,伐齐,大败齐师于艾陵,遂威邹、鲁之君以归。
益疏子胥之谋。
(节选自《史记·伍子胥列》)
【注】①伯嚭(pī):人名,吴国大臣。
②种:文种,越王勾践的谋臣。
③吊死同疾:哀悼死去的。
慰问有病的。
8.下面哪一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
(2分)
A.败吴于姑苏皆美于徐公
B.阖庐病创将死寡人反取病焉
C.吴王将许之遂许先帝以驱驰
D.乃共师北伐齐伐竹取道
9.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含义(4分)
⑴谓太子夫差曰:“尔忘勾践杀尔父亲?
⑵使大夫种厚币遗吴太宰嚭以请和
10.伍子胥认为“勾践不死必为吴患”的理由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3分)
答案:
8.C(2分)
9.(1)(阖庐)对太子夫差说:“你会忘记勾践杀了你的父亲吗?”(2分)(2)(越王)派大夫文种带着厚礼送给吴国的太宰伯额来请求讲和。
(2分)
10.越王勾践能够忍受艰苦困厄,又非常关心百姓,这都表明他有兴国灭吴之心。
(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