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株潭地区环保非政府组织的调查与发展障碍分析

合集下载

长株潭府际合作面临的障碍及对策思考

长株潭府际合作面临的障碍及对策思考

长株潭府际合作面临的障碍及对策思考发表时间:2010-01-11T13:49:28.000Z 来源:《中外企业家》2009年第8期下供稿作者:闫进进[导读] 在中国现行体制下,各级地方政权是压力型行政体制的载体,它必须按照上级政府的下达的指标完成各项任务。

闫进进(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长沙410083)摘要:压力行政体制下政府间的恶性竞争、政府“经济人”追求部门利益最大化以及府际协调机制落后是阻碍长株潭府际管理实现的主要障碍,长株潭府际合作应着眼于以三市公共政策为基础的公共事务治理平台和电子政务为载体的信息共享和公共服务平台的建立。

关键词:压力行政体制;政府“经济人”;府际协调;公共服务中图分类号:F276.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09)16-0056-01一、长株潭府际合作面临的障碍(一)压力型行政体制在中国现行体制下,各级地方政权是压力型行政体制的载体,它必须按照上级政府的下达的指标完成各项任务。

在实施经济赶超战略的压力下,长沙、株洲、湘潭三市政府为了完成上级政府下达的各项经济指标,为了应对上级政府的政治绩效考核,在市场尚未发育成熟,国有企业尚未完全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的条件下,不得不采取经济任务数量化的管理模式。

政府干预企业,与三市官员的激励体系的政绩考核直接相关。

三市政府充当行政单元区域内的利益调控主体,在政绩合法性和区域内短期绩效考核目标作为升迁标准尺度的导向下,必然产生恶性政治绩效竞争。

三市政府在市际层面政治绩效竞争必然最终延伸至各自官僚系统内部的基层,这样必然必然加大府际合作的阻力。

(二)政府“经济人”尼斯卡宁认为政府各部门也适用于公共选择理论的“经济人”假设,他认为政府官员的行为动机是追求自身的利益,主要表现形式就是追求政府预算的最大化。

政府各部门存在的单位利益、部门利益和个人利益,也就是“经济人”性质。

政府官员为了自身利益去工作,这是政府的本质属性自利带来的影响和后果。

长株潭地区生态适度人口分析的开题报告

长株潭地区生态适度人口分析的开题报告

长株潭地区生态适度人口分析的开题报告题目:长株潭地区生态适度人口分析一、研究背景及意义长株潭地区是湖南省的一个重要区域,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文化遗产。

近年来,由于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快速发展,这一地区的生态环境受到了一定的破坏,产生了许多环境问题。

因此,需要探究长株潭地区的生态适度人口的问题,以建立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

本研究的意义主要有以下几点:1. 探讨长株潭地区的人口分布与自然资源分布的关系,并为当地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指导。

2. 研究长株潭地区生态适度人口的问题,以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和生态资源。

3. 通过对长株潭地区人口和环境问题的分析,可以为其他具有类似问题的地区提供借鉴和启示。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长株潭地区自然资源和人口的分布情况。

2. 长株潭地区人口增长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3. 长株潭地区的生态适度人口问题。

4. 长株潭地区生态适度人口问题的解决方案。

研究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收集长株潭地区的人口和环境方面的数据。

2. 运用统计学方法和GIS技术分析数据,探讨区域经济与人口增长和环境变化的关系。

3. 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法收集当地居民和政府机构的意见,以探讨长株潭地区生态适度人口问题的解决方案。

三、预期成果本研究的预期成果如下:1. 研究报告:详细分析长株潭地区的人口和环境问题,提出可行性建议。

2. 专家建议:采集专家意见,为当地政府决策提供参考。

3. 数据库:收集相关的数据,建成数据仓库,为长株潭地区当地政府使用提供支持。

四、研究计划及进度安排1. 第一阶段:调查及收集数据,查看相关文件和统计数据,总结综合研究资料,以及对当地政府和居民的意见收集。

2. 第二阶段:数据分析,将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建立模型,分析长株潭地区人口分布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设计生态适度人口。

3. 第三阶段:方案探讨,根据研究的结果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

与相关专家进行讨论并进行修改。

长株潭地区环境现状探讨

长株潭地区环境现状探讨
工业废水 , 都较 严 重 地 污 染湘 江水 域 。 在 长 沙 市 周 边 的 有 些 垃 圾 场 , 因 大 气 降 水 下 渗 形 成 垃 圾
壤、 水体 、 大气和热 污染等 方面对长 株潭 地区 的环境 影响进
行探讨 。
1土壤环境
“ 洞庭 湖 区 生 态 地 球 化 学 调 查 ” 目的 工 作 范 围 包 括 了 项
源的排污达标 。对不达标的企业 , 要采取停产整改 、 关闭等强
() 市区深 层土壤 中 c 、g P 、s z 、uc 、 i等重 2三 d H 、 bA 、n c 、r N 制措施 , 使其停止对环境 的侵害 , 还人们一个 自然清洁的水环
境。
金属元素基本无污染 , 其平均含量 比湖 南省背景 值略高或略 低, 两者相近。 三市 区土壤 由地表至深部 , 害元 素 c 、 gP 有 dH、b 平均值 降低较 多, 其它元素变化较小。这说 明三市区 0 2 .m以
使全球变暖 , 已成为全球关注 的三大生态 灾难 。 随着长株潭城
市群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 的加快 ,三市 区大气均受 到 不同程度 的污染 , 是全 国酸 雨重度污染城市。 掘 遥感影象资料 , 三城 市的大气环境 以长沙市 、 株洲市较 差, 湘潭 市较 好。 长沙市大 气质量较 差区集 中分布 于城市 中心 人 口高度密集区 、 河西 老城区渫 湾镇及捞 霞开发区等地 ; 中等 区分布于上述区域 的旁侧及其外 围,环绕城市周边新开发 的 居 民区和郊外则 为大 气质量正常 区。株洲市大气环境质量较
带 ,汽车齿轮厂一湘江大桥 、建设大道一线及河西狮神庙等 处 ;中等区分布于较差区周边 ,至郊外大气环境质量趋于正 常 。湘潭市大气环境质量较差区主要集 中分布在河西老城区 和河东 的湘钢 、 湘潭 电厂等处; 中等区分布 比较零星 。 影响长株潭三城市大气质量的主要 因素有: 二 氧 化 硫 (O) S :根 据 国 家 环 境 空 气 质 量 标 准 (B G 3 9— 96 规定 , 0 5 19 ) 二氧 化硫 的排放标准 为 0 1m / 3长株 潭 . 5 gm, 三市均超标 。 污染 程度 以冬季最高, 其次是秋季 、 春季 , 夏季最

城市群发展进程中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对策

城市群发展进程中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对策

城市群发展进程中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对策摘要长株潭城市群作为我国一个重要的发展区域,在自身城市化过程中也存在着城市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问题。

因此,本文从生态学的角度出发,对长株潭城市群的生态环境资源进行综合评定,同时寻找出其发展过程中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

通过深入分析,最终提出相应的改善对策,以期为长株潭城市群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城市群;生态环境问题;协调发展;长株潭1研究背景从1997年至今,长株潭区域经济一体化经过了10多年的发展,经济发展势头良好,基础设施建设逐渐完善。

然而,与发育程度较高的长三角和珠三角等城市群相比,长株潭城市群目前处于城市群形成和发展的过渡阶段,整体竞争力在国内几大主要城市群中处于落后位置。

其中,生态环境方面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长株潭城市群潜在的城市群体效应,使其整体性竞争优势难以得到发挥。

长株潭城市群社会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然而其能源却处于短缺状态。

目前,长株潭地区90%以上的能源都无法自给自足。

另外,城市群的生态环境由高度发达的经济,高度密集的城镇和人口所影响,易遭到破坏。

加之,长株潭城市群的工业结构中重工业比重较高(煤炭、建材、有色金属加工等行业所占比重较大),长株潭城市群地区的生态环境不容乐观。

2生态环境问题分析2.1城市群的生态系统长株潭城市群生态系统是一个在自然地理和行政单元上涵盖长沙、株洲、湘潭、岳阳、常德、益阳、娄底、衡阳8个城市,由其生态环境资源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复合而成的人工生态系统。

其中,对生态环境资源系统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其主要问题有:1)水资源:长株潭地区水资源较为充沛,但季节性缺水、工程性缺水、水质性缺水这些现象却较为严重;2)土地资源: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快速发展要求更多的土地资源,而现实情况却使得土地供不应求的矛盾更为突出;3)能源:能源自给率低,使得长株潭地区的能源压力加剧。

2.2城市群的环境污染问题长株潭经济发展正处于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型时期,促进城市发展快的同时更不能忽略环境破坏和污染加速等问题。

长株潭生态型政府构建的困境与出路

长株潭生态型政府构建的困境与出路

理, 重点在 于构建 生态型政府 。 生态型政府是长株 潭城 市群“ 型社会 ” 两 建设 的理性选择 。 因此 , 结合
长株 潭城 市群建 设实 际, 析生态 型政 府构建 的理念 、 制和制度 困境 , 分 体 并探 讨突破 困境 的基本 思 路, 具有重要 的现实意义。
【 关键词】 潭; 长株 生态型政府 ; 困境 ; 本思路 基 【 中图分 类号】 60 D 3 [ 文献标 识码】 A [ 文章编号】 6175(0 90— 020 17— 1520 )4 05—5
在于构 建 生态 型政府 。 株潭 城市 群 “ 型社 会 ” 长 两 综 合 配 套 改 革 试 验 区 是 国 家 促 进 我 国 资 源 节 约 型 和 环 境友 好 型社会 建设 的重 大举 措 。两 型社会 ” 设 “ 建
着 力解 决 资源 、 境 与经 济发 展 的矛盾 , 免 走 “ 环 避 先 污 染 , 治 理 ” 老 路 , 成 人 与 自然 之 间 的 良性 互 后 的 形 动 、 谐 发 展 的 局 面 【 长 株 潭 城 市 群 建 设 从 提 出 到 和 ” 。 现 在 , 走 过 初 期 的 探 索 阶 段 , 出 了 实 质 性 的 步 已 迈 伐 , 经 济 建 设 与 生 态 环 境 的 矛 盾 日益 突 显 , 想 但 要 调 和 二 者 之 间 的 矛 盾 , 现 区 域 内 经 济 、 会 的 可 实 社 持续 发 展 , 须 主打 “ 色 牌 ”“ 态 牌 ”努力 构造 必 绿 、生 , “ 型社 会 ” 设 下 的生态 型政府 。 两 建

论 述 并 不 是 很 多 。 爱 宝 认 为 , 态 型 政 府 就 是 指 黄 生 致 力 于追 求 实 现 人 与 自然 的 自然 性 和 谐 的 政 府 , 或

土地集约利用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协调及障碍度分析——以环长株潭城市群为例

土地集约利用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协调及障碍度分析——以环长株潭城市群为例

69--农业经济与管理 引用格式: 陈艺元. 土地集约利用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协调及障碍度分析:以环长株潭城市群为例[J]. 湖南农业科学,2024(3):69-76. DOI:10.16498/ki.hnnykx.2024.003.016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关键时期的主要目标任务之一就是“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突破”[1]。

城市群作为推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引擎,是实现我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承载体[2]。

土地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空间载体,在我国大多数地区,尤其是经济比较发达的城市群地区,各项经济建设活动引起了对土地需求的大幅上升,而土地作为不可再生资源,其面积具有有限性,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二者之间的矛盾越发凸显[3],由此导致的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土地利用效率低下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城市群经济社会的发展。

土地集约利用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相互促进,彼此影响。

一方面,随着土地投资强度和产出效益的增强,城市群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相应得到提升,同时也会促进城市群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土地粗放、低效利用会加剧土地供需矛盾,降低经济发展质量,不利于经济可持续发展。

因此,研究城市群土地集 土地集约利用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协调及障碍度分析——以环长株潭城市群为例 陈艺元 (湖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0)摘要: 基于多因素综合评价法对环长株潭城市群8个城市的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了评价,在此基础上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相对发展度模型探讨二者耦合协调关系的时空演变特征,并引入障碍度模型分析障碍因子。

结果表明:(1)研究期内各市的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及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均呈上升趋势,但各市之间发展差距不断扩大;(2)城市群土地集约利用与经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性趋向优化,发展状态由失调衰退阶段进入基本协调阶段,且同步发展型城市数量不断增加,两大子系统明显得到改善;(3)人均建设用地面积、人均旅游外汇收入、每万人国际互联网户数、货物进出口总额占GDP 比重是阻碍城市群土地利用与经济发展协调性的主要障碍因素。

环保行业的问题分析与对策建议

环保行业的问题分析与对策建议

环保行业的问题分析与对策建议一、环保行业的现状与问题分析环保行业作为当今重要的产业领域,承担着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促进可持续发展等重要任务。

然而,当前环保行业面临着一些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1 污染治理成本高环境污染治理是环保行业的核心任务之一,但其成本较高,成本压力也是环保行业的一个突出问题。

企业进行污染治理需要投入大量资金、人力和技术,而一些企业缺乏资金和技术支持,导致治理进程缓慢。

1.2 管理体系不完善在环保行业中,一些地方政府或企业在管理体系方面存在问题,监管不到位,导致环境问题的发生和恶化。

部分环境监测机构缺乏独立性,缺乏有效的监管手段,容易导致环境违法行为得不到有效处罚。

1.3 产业结构不合理目前,环保行业的发展主要还是依靠传统污染治理业务,如废水处理、废气治理等。

这一传统业务在环保行业中占主导地位,但随着社会需求的变化和环保科技的进步,环保行业需要转型升级,发展新产业、新技术。

1.4 缺乏行业标准及技术创新环保行业缺乏行业公认的标准和技术创新,导致环保技术发展缓慢。

在环境污染治理领域,许多传统技术难以满足对环境质量要求的提升,因此需要更加具有创新性和可持续性的技术。

二、环保行业的对策建议为了解决环保行业所面临的问题,提高其治理能力和技术水平,以下是一些建议和对策:2.1 加强财政资金的支持政府应加大对环保行业的财政资金支持力度,通过资金补贴、贷款扶持等方式,为环保企业提供资金支持。

同时,要建立完善的财政资金监管机制,确保资金使用的透明和高效。

2.2 加强法律法规体系建设相关政府部门应加强环保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力度,建立健全的环保管理体系。

同时,要提高对环境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保证环境管理的严肃性和有效性。

2.3 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创新发展环保行业需要通过优化产业结构,加大对环保新技术、新产业的支持力度。

政府可以出台相关政策,鼓励企业开展环保技术研发和转型升级,推动环保行业向高技术、低污染、低能耗方向发展。

我国环境保护NGOs的发展困境及展望

我国环境保护NGOs的发展困境及展望

我国环境保护NGOs的发展困境及展望作者:方亚璐来源:《法制与社会》2015年第08期摘要环保NGOs是以环境保护为主旨,不以营利为目的,不具有行政权力并为社会提供公益性服务的民间组织。

近年来我国环保NGOs迅猛发展,在环境保护领域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但其发展并不充分,在登记注册获得合法身份、自身建设与政府企业关系等方面仍显不足,本文将分析环保NGOs在发展中面临的困境,并提出对策以及展望。

关键词环保行政权力民间组织基金项目:北京林业大学“北京市大学生科学研究与创业行动计划”项目(项目编号:S201410022066)。

作者简介:方亚璐,北京林业大学法学系。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5)03-183-02一、我国环保NGOs概况非政府组织NGOs(Non-Government Organizations),一般是指致力于扶贫、医疗、教育、环境保护、维护人权等方面具有非政府性、非营利性、志愿性、公益事业领域中的社会团体组织。

环保民间组织是以环境保护为主旨,不以营利为目的,不具有行政权力并为社会提供公益性服务的民间组织。

随着改革开放特别是经济制度从一元化的计划经济向多元化的市场经济转型,国家垄断社会公益资源配置的格局开始瓦解。

政府从一部分社会领域的逐步退出形成了NGO产生和发展的体制基础。

全球环境不断恶化,中国也同样面临环境污染的严峻形势。

环境作为公共资源,具有非竞争性以及公益性,对于政府而言,环境治理是成本较大的公共管理活动,面对突出的环境问题,政府管控成本增加,环保NGOs的作用凸显。

因此,全球环境的污染恶化以及我国社会的转型和政府的职能转变,给我国环保NGOs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978年我国政府部门成立了第一个环保NGO,中国环境科学学会。

1994年自然之友在北京成立,随后,地球村、绿家园等环保NGOs相继成立。

2005年“圆明园防渗膜事件”、“怒江水电开发事件”等,也让大众看到了环保NGOs的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株潭地区环保非政府组织的调查与发展障碍分析拳★李立坚谢爱莲【摘要】长株潭地区环保非政府组织资金不足、公众参与意识不高、相关政策法律不完善以及自身素质不高等问题。

我们须从确保资金、培育公众志愿精神、完善相关法律以及加强自身建设等方面来促进长株潭地区环保非政府组织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环保非政府组织;长株潭;gg境保护【D O I】10.3969/j.i s sn.1009—2293.2012.03.025【中图分类号】D7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293(2012)03—0083—04作者简介:孛立坚、谢爱莲,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公共课部讲师。

邮编:410004本文系湖南省科技厅2010软科学项目:“两型社会”建设中环保非政府组织的作用与角色研究(煽号:2010Z K5006)阶段性研究成果。

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长株潭地区环保非政府组织发展迅速,已经成为环境保护的一支重要力鼍,他们在宣传环境保护、促进绿色消费、保护生物多样性、垃圾回收处理、环境权益保护等不同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积极贡献力量。

所以有必要深人了解其现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进行问题对策和发展方向研究,使其在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中发挥更积极有效的作用。

~、长株潭地区环保非政府组织的主要组成(一)政府背景的半官方环保组织主要是指省、市环境学会、协会和研究会等.是长株潭地Ⅸ最早成证的环保社团。

如湖南环境保护产业协会、湖南省植物保护学会、湖南省环境科学学会、湖南省生态学会、湘潭环境科学学会、湖南省冉生资源行业协会等。

其办公室均设在长沙、湘潭、株洲地区。

均有一定的行业背景和政府背景,但是皆致力于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

此外,长株潭地区半官方的环保组织还有雨花区“绿色联盟”等,由长沙市雨花区绿色学校、绿色社Ⅸ(村)、企事业单位和热心环保事业的环保志愿者组成,以改善【)(域牛态环境质{l},提高公众环境保护意识为目的m f组建的公益忡环保联盟组织。

(二)登记注册的民问环保组织主要有绿色潇湘环保组织、湘潭环境保护协会、醴陵市环保志愿者协会、长沙市小动物保护者协会。

绿色潇湘(注册名:长沙市天心区绿动潇湘环境咨询中心)是由湖南环保志愿者自发成立的湖南本土环保公益组织。

主要从事湘江保护、农村社区环境改善、环保社团能力建设,推动公民社会建设等工作。

湘潭环境保护协会成立于2007年5月,共有会员550余人,以保护湘江水资源为主线,密切关注湘江污染问题,对氧点污染企业的(尤其是枯水期)排污行为进行监管,督促企业惶改,推动执法主管部f】落实监管责任。

醴陵市环保志愿者协会成立于2002年,由退休老人组成,主要开展保护醴陵母亲河一一渌江河的活动以及废甥料、废电池收集处理、醴陵『订环保宣传活动等。

长沙市小动物保护协会是2005年9月成痧的非营利性民『H J 社会团体,以关爱生命、善待动一观察与思考.。

.,..~~———。

————一7\———————————————.。

.———————.—..。

—.........。

..。

............—.......。

.................。

..。

......-—...,.......—————........................一物为宗旨,侣导爱护亲近动物,尊重生命,保护环境。

(三)高校学生环保社团广泛分布在长株潭地区各大中专院校。

长株潭地区现有高校学生环保社团30余个,注册会员12000余人,并且在各高校环保社团的基础上组建了湖南大学生绿色联盟。

近几年,长株潭地区学生环保社团非常活跃,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

如校园环境知识讲座、环保演讲比赛、环保图片展、影片展、环境保护社会调行等活动;还主动走向社会,走进社区、学校和乡村,举办环保主题活动,引导社会公众珍惜资源,爱护环境,培育公众牛态环境意识。

长株潭地区比较活跃的高校环保社团有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绿源”环保协会、长沙环保学院“新芽”环保协会、湖南大学绿色志愿者协会、中南大学绿色科技协会、湖南农业大学生态环境保护协会、湘潭大学雷锋公司环保协会等。

高校学生环保社团的力量目前还较单薄,但它是中国社团形式的一个组成部分,冈不具功利目的,比较容易为社会接受。

当他们毕业进人社会,他们的社团意识和民间组织参与社会环境保护活动的力量,将不可低估。

(四)在长株潭地区开展环保合作活动的国际国内环保非政府组织主要包括世界自然基金会(W W F)长沙项H办公室,成立于1999年+把长江中下游湿地的保护和对珍稀动植物的保护作为其环保工作的审点。

美国国际中国环境臻金会(I F C E)。

创立于1996年,基金会在环境教育、技术交流、政策咨询及促进民间环境组织发展瓯开鹱了一系列活动.与长株潭各市有关于重金属污染治理问题的合作,还从事有关环境教育和绿色校冈发展计划,2011年,其总裁何平博士被聘为湖南省环保社团联合会专家委员会委员。

全球绿色资助基金会(G G F)旨在帮助一些正在起步的环保社团,给予小额资金的支持,在长株潭地区资助了绿色潇湘环保组织实施湘江守望者项目和浏阳河牛态调研项日以及湖南省绿色青年能力提升培训计划等。

…美同环保协会(ED F)携手湘潭市政府开展长株潭城市群排污权交易课题研究、试点与实施工作,开展环境保护机构能力建没研究项目及溯潭九华工业园绿色供应链项日等一系列合作。

拉一此外。

香港地球之友、国内自然之友、SEE基金等环保非政府组织都与长株潭地区环保组织的有深入的合作,开展了一些环保活动。

如在SE E基金的支持下长株潭环保社团开展了“我的垃圾我的城”项目,形成了《长株潭垃圾填埋场报告》。

㈨二、长株潭地区环保非政府组织开展的主要活动(一)倡导环境保护。

提高公民的环境意识倡导环境保护,提高公民的环境意识,开展环境宣传教育,是长株潭地区环保非政府组织开展的最普遍的工作。

每年的“39”保护母亲河日、“422”世界地球日、“65”世界环境日,长株潭地区各环保社团更是以各种形式,深入街道社区开展声势浩大的环保宣传活动,社会反响十分热烈。

此外,长株潭地区各环保组织积极实施青少年环境教育项目,提高年轻一代的环境意识,培养他们从小具有良好的环境道德规范和行为习惯。

如绿色潇湘在全球绿色资助基金会(G G F)支持下的“湖南绿色青年能力提升项目”。

近两年以来,长株潭地区环保非政府组织又将环境教育延伸到企业职工和社区居民之中,与有关部门合作开展创建“绿色社区”活动。

长株潭地区很多环保非政府组织都建有自己的网站进行环保宣传和环境信息的交流。

(二)开展各类环境调研活动,为政府环境事业提供参考近几年长株潭地区环保非政府组织开展得环境涮研活动主要有:2010年“低碳潇湘、绿色生活”大学生环保社团社会实践调研活动;绿色潇湘环保组织关于浏阳'?nJ水污染调查以及浏阳河长沙段水污染公众知情权调查;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绿源环保社团关于湘江长沙段生活垃圾污染的调查;中南大学环保协会关于农村环境污染的调查;湘潭环保志愿者协会关于湘潭市饮水安全问题的调查、关于湘潭市废旧电池、电子废弁物情况的凋查、关于农村、城市社区牛活垃圾收集处理情况的调查;一1世界F{然基金会(W W F)长沙办公摩开展的“东洞庭湖江豚牛存现状调研”等等。

这些环境调研为公众提供了解牛态环境的一手资料,能为政府部门提供一定的决策参考。

(三)开展志愿者活动。

以实际行动保护环境长株潭地区各环保非政府组织积极开展志愿者活动,以实际行动保护环境。

开展最多的是对湘江、浏阳河的保护,每年各环保组织都有开展湘江、测阳河垃圾清理活动以及“湘江、测阳河流域环保漂流考察活动”等。

如湖南省环保社团联合会“大爱母亲河、莱茵一湘江环考接力行”目前已经连续开展了多期话动:湘潭环保志愿者协会很多会员参加了“中国首届湘江全流域漂流”大型环保公益活动;由各环保社团成员组成的大爱母亲河环考队走进兴安灵渠、江华香草源、蓝山源头村三地,寻找真正的“湘江源”。

2010年10月,绿色潇湘‘j湖南慈善总会、三湘都市报合作开展“旧电脑、新希望”绿色电脑捐助计划,共收到来自市民及企事业单位捐出的淘汰的I Et电脑一百多台,再通过有效技术重组拼装,捐给贫困地区希望小学。

湘潭环保志愿者协会开展了义务植树生态保护林活动、惠民节能灯推广活动、重金属污染土壤治理项目试验田活动等。

此外,各环保社团还深入农村和城市社团开展丰富多彩的环保活动,如传授生活常用电器的节能技巧,培养节能意识;垃圾分类;在社区内推广一些节能产晶等等。

(四)推动公众参与环保。

维护公众环境权益长株潭地区环保非政府组织近年来通过组织志愿者开展环境志愿服务活动,积极倡导公众以实际行动参与环保。

如绿色潇湘定期开展以环境保护为主题的“绿色沙龙”,邀请环境专家为市民解读环境相关领域的知识和风险,并邀请市民参与环境问题探讨。

从而将普通人与专家、志愿者与职业人员、民众与政府官员连接起来,推动公众参与环保。

自然体验也是长株潭地Ⅸ各环保非政府组织探索公众参与的一种方式,引导关心环境的朋友在空闲的时l’日J亲近自然、河流和森林,并通过专家的引导了解环境知识、发现环境问题,并成为积极推动环境知情权的系要力量。

如绿色潇湘和各高校环保组织开展的“乐水行”活动、自然体验活动。

此外,长株潭地区环保非政府组织还积极开展环境监督,维护公众环境权益。

如湘潭环保协会两次暗访发现,湘江部分河段抽样水质重金属污染超标,水质检测报告引起省环保厅高度重视,排污超标企业立即关停整改。

”1(五)开展环保领域的国际合作环保非政府组织积极参与国际社会的合作,服务于“两型社会”建设。

如湖南省环境保护产业协会致力于组织国际环保产业经济合作与技术交流。

湖南省环境科学学会、长沙环境科学学会、湘潭环境科学学会等都致力于环境科学的国际学术交流等。

美国环保协会支招湘潭“两刑社会”环保建设,通过与湘潭市政府签订协议,为湘潭市“两型社会”环保建设提供支持与合作。

世界自然基金会(W W F)长沙项目办公室一直在资金项目上支持长株潭地区民间环保组织和高校环保社团开展环保活动。

绿色潇湘环保组织和美国国际中国环境基金会(IFC E)在湘江重金属污染治理方面共同合作开展项目等。

各环保组织积极邀请国际环保组织进行对话和交流,开展环保领域的国际合作。

由此可见,环保非政府组织通过参与国际合作,为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注入了新的血液,也为自身的发展提供了长足动力。

三、长株潭地区环保非政府组织发展的主要障碍(一)经费不足是制约长株潭地区环保非政府组织发展的主要瓶颈长株潭地区环保非政府组织的费用来源,主要靠收取会费,其次是社会成员和企业捐赠,第三是l q际及闻内大型环保组织的项目资助.第四是咨询服务的微薄收入。

如绿色潇湘2010年财务报告显示:2010年绿色潇湘总收人为77437.00元,其中含2009年财务余额8763.40元,项目收入47028.40元,个人捐赠21320.00元,银行利息325.20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