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中国的气候》课件
合集下载
湘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二章第二节中国的气候 (33张PPT)

高原、东北平原等
中温带
1600-3400℃
一年一熟
春小麦、玉米等
大兴安岭北段及两侧地区
寒温带
<1600℃
一年一熟
春小麦、马铃薯等
青藏高原
高原气候区
≥10℃
一年一熟
高粱等
积温是指某一时段内逐日平均温度的累加之和。当日平均气温稳定上升到10℃以上时,大 多数农作物才能活跃生长。把一年中≥10℃持续期内的日平均气温累加起来,得到温度总 和,叫做活动积温。
局面。
冬季风
1. 我国冬季风来自于陆地,风向为西北风;
2. 气候特点:低温少雨。
3. 影响我国的冬季风主要来自亚欧大陆北方严寒的西伯利亚和 蒙古一带,冬季风带来的气流寒冷干燥,影响我国北方大部 分地区,是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的主要原因之一。
4. 冬季风主要影响西北地区、东北地区、华北地区(包括华北 平原、黄土高原等)、南方地区(秦岭淮河以南)。
地区 秦岭——淮河线以南
秦岭——淮河线以北
各温度带的分布、活动积温、作物熟制和主要作物
温度带 热带
活动积温
中国的温度带 >8000℃
作物熟制 一年三熟
主要作物 水稻、热带作物等
亚热带
4500-8000℃
一年两熟到三熟
水稻、油菜等
暖温带
3400-4500℃
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
冬小麦、玉米等
在暖温带和寒温带之间, 包括准格尔盆地、内蒙古
名词解释
1. 寒潮是冬半年影响中国的主要灾害性天气,指的是大 范围的强冷空气活动。
2. 寒潮南下使所经过的地区产生急剧降温,霜冻,大 风,有时还伴随雨水天气。
3. 梅雨天气的主要特征:长时间连续降雨,相对湿度 大,日照时间短,地面风力弱,阴云笼罩,出现绵绵 阴雨或阵性降雨。
中温带
1600-3400℃
一年一熟
春小麦、玉米等
大兴安岭北段及两侧地区
寒温带
<1600℃
一年一熟
春小麦、马铃薯等
青藏高原
高原气候区
≥10℃
一年一熟
高粱等
积温是指某一时段内逐日平均温度的累加之和。当日平均气温稳定上升到10℃以上时,大 多数农作物才能活跃生长。把一年中≥10℃持续期内的日平均气温累加起来,得到温度总 和,叫做活动积温。
局面。
冬季风
1. 我国冬季风来自于陆地,风向为西北风;
2. 气候特点:低温少雨。
3. 影响我国的冬季风主要来自亚欧大陆北方严寒的西伯利亚和 蒙古一带,冬季风带来的气流寒冷干燥,影响我国北方大部 分地区,是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的主要原因之一。
4. 冬季风主要影响西北地区、东北地区、华北地区(包括华北 平原、黄土高原等)、南方地区(秦岭淮河以南)。
地区 秦岭——淮河线以南
秦岭——淮河线以北
各温度带的分布、活动积温、作物熟制和主要作物
温度带 热带
活动积温
中国的温度带 >8000℃
作物熟制 一年三熟
主要作物 水稻、热带作物等
亚热带
4500-8000℃
一年两熟到三熟
水稻、油菜等
暖温带
3400-4500℃
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
冬小麦、玉米等
在暖温带和寒温带之间, 包括准格尔盆地、内蒙古
名词解释
1. 寒潮是冬半年影响中国的主要灾害性天气,指的是大 范围的强冷空气活动。
2. 寒潮南下使所经过的地区产生急剧降温,霜冻,大 风,有时还伴随雨水天气。
3. 梅雨天气的主要特征:长时间连续降雨,相对湿度 大,日照时间短,地面风力弱,阴云笼罩,出现绵绵 阴雨或阵性降雨。
《中国的气候》课件

《中国的气候》ppt课件
目录
• 中国的气候特点 • 中国气候的形成因素 • 中国气候的影响 • 中国气候的区域差异 • 中国气候的未来变化趋势
01
中国的气候特点
Chapter
季风气候显著
01
季风气候是中国气候的主要特点之一,季风气候是指受季风影响的气候。中国位 于亚欧大陆东部,东临太平洋,背靠欧亚大陆,由于海陆热力差异,形成了显著 的季风气候。
中国气候类型多样,不仅包括多种温度带类型,还有多种地 形地貌和纬度位置。这种复杂多样的气候条件,为中国各地 提供了不同的自然环境和资源条件,也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方 式和文化特点。
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广
温带大陆性气候是中国气候的重要特点之一,其特点是冬 冷夏热,年温差大,降水集中,四季分明,年降雨量较少 。这种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中国的中西部地区,包括新疆 、内蒙古、甘肃、青海等地。
全球变暖的影响
全球变暖导致中国气温升高、极 端天气事件增多等气候变化问题
。
全球变暖对中国农业、水资源、 生态系统和人体健康等方面产生
负面影响。
中国需要采取应对措施,以适应 全球变暖带来的挑战。
未来气候变化预测
根据气候模型预测,未来中国气温将 继续升高,降水格局也将发生变化。
中国需要加强气候监测和预警,提高 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以保障国家安 全和可持续发展。
作物的生长和收成。
03
农业结构
随着气候的变化,一些地区的农业结构也会发生变化。例如,由于气温
升高和降水减少,一些干旱地区的农业可能会转向更耐旱的作物。
对水资源的影响
水资源分布
中国水资源分布不均,长江、黄 河等大江大河主要分布在东部和 中部地区。气候变化会影响这些 主要河流的水量,进而影响整个
目录
• 中国的气候特点 • 中国气候的形成因素 • 中国气候的影响 • 中国气候的区域差异 • 中国气候的未来变化趋势
01
中国的气候特点
Chapter
季风气候显著
01
季风气候是中国气候的主要特点之一,季风气候是指受季风影响的气候。中国位 于亚欧大陆东部,东临太平洋,背靠欧亚大陆,由于海陆热力差异,形成了显著 的季风气候。
中国气候类型多样,不仅包括多种温度带类型,还有多种地 形地貌和纬度位置。这种复杂多样的气候条件,为中国各地 提供了不同的自然环境和资源条件,也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方 式和文化特点。
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广
温带大陆性气候是中国气候的重要特点之一,其特点是冬 冷夏热,年温差大,降水集中,四季分明,年降雨量较少 。这种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中国的中西部地区,包括新疆 、内蒙古、甘肃、青海等地。
全球变暖的影响
全球变暖导致中国气温升高、极 端天气事件增多等气候变化问题
。
全球变暖对中国农业、水资源、 生态系统和人体健康等方面产生
负面影响。
中国需要采取应对措施,以适应 全球变暖带来的挑战。
未来气候变化预测
根据气候模型预测,未来中国气温将 继续升高,降水格局也将发生变化。
中国需要加强气候监测和预警,提高 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以保障国家安 全和可持续发展。
作物的生长和收成。
03
农业结构
随着气候的变化,一些地区的农业结构也会发生变化。例如,由于气温
升高和降水减少,一些干旱地区的农业可能会转向更耐旱的作物。
对水资源的影响
水资源分布
中国水资源分布不均,长江、黄 河等大江大河主要分布在东部和 中部地区。气候变化会影响这些 主要河流的水量,进而影响整个
《二节中国气候》课件

水。冬季则降水较少。
季风气候的另一个特点是干湿分 明。在降水较少的季节,如春季 和秋季,容易出现干旱和少雨的
情况。
季风气候的影响
季风气候对中国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具 有重要影响。由于季风气候降水集中, 容易造成洪涝灾害,对农业生产和生态
环境造成威胁。
季风气候对中国经济发展也有一定影响 。由于季风气候的干湿变化和温度变化 ,对工业生产和交通运输等也产生一定
亚热带湿润气候
分布于中国东南部,夏 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
湿润。
热带季风气候
分布于中国南部,全年 高温,雨季和旱季分明
。
高原气候
分布于青藏高原地区, 气候寒冷干燥,昼夜温
差大。
气候特点与成因
01
02
03
季风气候显著
中国季风气候显著,夏季 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影响 ,冬季受西伯利亚冷高压 影响。
气候复杂多样
中国位于亚洲大陆东部,东临太平洋 ,受季风环流影响,冬季盛行寒冷干 燥的西北风,夏季盛行温暖湿润的东 南风。
大气环流包括季风环流、副热带高压 等,对大陆性气候的形成也有重要影 响。
大陆性气候的特点
01
02
03
04
温差较大
大陆性气候地区夏季炎热,冬 季寒冷,气温年较差较大。
降水较少
大陆性气候地区降水较少,且 主要集中在夏季,年降水量较
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高原山地气候使得一些地区不适 合人类居住,但也为人类提供了
独特的自然景观和旅游资源。
对生态系统的影晌
高原山地气候使得生态系统较为 脆弱,容易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 。同时,也使得一些物种得以在
特殊的环境中生存和繁衍。
CHAPTER 05
中国气候与农业
季风气候的另一个特点是干湿分 明。在降水较少的季节,如春季 和秋季,容易出现干旱和少雨的
情况。
季风气候的影响
季风气候对中国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具 有重要影响。由于季风气候降水集中, 容易造成洪涝灾害,对农业生产和生态
环境造成威胁。
季风气候对中国经济发展也有一定影响 。由于季风气候的干湿变化和温度变化 ,对工业生产和交通运输等也产生一定
亚热带湿润气候
分布于中国东南部,夏 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
湿润。
热带季风气候
分布于中国南部,全年 高温,雨季和旱季分明
。
高原气候
分布于青藏高原地区, 气候寒冷干燥,昼夜温
差大。
气候特点与成因
01
02
03
季风气候显著
中国季风气候显著,夏季 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影响 ,冬季受西伯利亚冷高压 影响。
气候复杂多样
中国位于亚洲大陆东部,东临太平洋 ,受季风环流影响,冬季盛行寒冷干 燥的西北风,夏季盛行温暖湿润的东 南风。
大气环流包括季风环流、副热带高压 等,对大陆性气候的形成也有重要影 响。
大陆性气候的特点
01
02
03
04
温差较大
大陆性气候地区夏季炎热,冬 季寒冷,气温年较差较大。
降水较少
大陆性气候地区降水较少,且 主要集中在夏季,年降水量较
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高原山地气候使得一些地区不适 合人类居住,但也为人类提供了
独特的自然景观和旅游资源。
对生态系统的影晌
高原山地气候使得生态系统较为 脆弱,容易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 。同时,也使得一些物种得以在
特殊的环境中生存和繁衍。
CHAPTER 05
中国气候与农业
中国的气候 PPT课件

度带上,不少地 区是沙漠,我国 处于这一纬度带 上的长江以南地 区却是“鱼米之 乡”……
(2)你的家乡位于季风区还是非季风区?如果位于季风区, 举例说明季风气候对生产生活的影响;如果位于非季风区,谈
一谈家乡的气候特征。
中国的特殊天气主要有:
寒潮、梅雨、台风、沙尘暴
寒潮主要影 响我国哪些 地区?
侵入中国的寒潮路径示意
锋面雨带推移规律(9—10月)
9月南撤到南部沿海地区
9—10月 注意观察
我国东部地区主要雨带图
夏 季 风 的 进 退
华北、东北
东部地区 雨带推移
7—8月 长江中下游地区 6—7月 南部沿海地区 4—5月 10月 9月
开始迟 北方 结束早 雨季 雨季短
开始早 南方 结束迟 雨季 雨季长
我国东部地区主要雨带图
(1)读下图,将图中括号内的内容填写完整。
空间分布 规律 中国降水 时空分布 规律 时间分配 规律 年降水量自(东南 ) 向(西北)递减 降水(季节 )分配 不均,主要集中于 ( 夏 )季 降水(年际 )变化 大 中国东南沿海距海近, 西北内陆距海远
夏季盛行来自海洋的 偏南风,冬季劲吹来 自亚洲大陆内部的偏 北风
春小麦、马玲薯等,一年一熟
春小麦、玉米、大豆、甜菜等,一年一熟
冬小麦、玉米、甘薯、花生 等,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
水稻、油菜、甘薯、茶叶 等,一年两熟到三熟
水稻、热带作物等,一年三熟
降水最少的地方
在图上勾 画出800毫米、 400毫米、200 毫米年等降水 量线,归纳中 国年降水量的 空间分布规律。
中国温度带的划分依据 当日平均气温稳定上升到10℃以上时,大多数农作 物才能活跃生长。把大于等于10℃持续期内的日平均气 温累加起来,得到的温度总和,叫做活动积温。 活动积温反映了一个地方气候对农作物所能提供的 热量条件,是划分温度带的重要条件。在中国,我们把 活动积温<1600℃的地区划分为寒温带,1600~3400℃ 的地区划分为中温带,3400~4500℃的地区划分为暖温 带,4500~8000℃的地区划分为亚热带,>8000℃的地 区划分为热带。
(2)你的家乡位于季风区还是非季风区?如果位于季风区, 举例说明季风气候对生产生活的影响;如果位于非季风区,谈
一谈家乡的气候特征。
中国的特殊天气主要有:
寒潮、梅雨、台风、沙尘暴
寒潮主要影 响我国哪些 地区?
侵入中国的寒潮路径示意
锋面雨带推移规律(9—10月)
9月南撤到南部沿海地区
9—10月 注意观察
我国东部地区主要雨带图
夏 季 风 的 进 退
华北、东北
东部地区 雨带推移
7—8月 长江中下游地区 6—7月 南部沿海地区 4—5月 10月 9月
开始迟 北方 结束早 雨季 雨季短
开始早 南方 结束迟 雨季 雨季长
我国东部地区主要雨带图
(1)读下图,将图中括号内的内容填写完整。
空间分布 规律 中国降水 时空分布 规律 时间分配 规律 年降水量自(东南 ) 向(西北)递减 降水(季节 )分配 不均,主要集中于 ( 夏 )季 降水(年际 )变化 大 中国东南沿海距海近, 西北内陆距海远
夏季盛行来自海洋的 偏南风,冬季劲吹来 自亚洲大陆内部的偏 北风
春小麦、马玲薯等,一年一熟
春小麦、玉米、大豆、甜菜等,一年一熟
冬小麦、玉米、甘薯、花生 等,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
水稻、油菜、甘薯、茶叶 等,一年两熟到三熟
水稻、热带作物等,一年三熟
降水最少的地方
在图上勾 画出800毫米、 400毫米、200 毫米年等降水 量线,归纳中 国年降水量的 空间分布规律。
中国温度带的划分依据 当日平均气温稳定上升到10℃以上时,大多数农作 物才能活跃生长。把大于等于10℃持续期内的日平均气 温累加起来,得到的温度总和,叫做活动积温。 活动积温反映了一个地方气候对农作物所能提供的 热量条件,是划分温度带的重要条件。在中国,我们把 活动积温<1600℃的地区划分为寒温带,1600~3400℃ 的地区划分为中温带,3400~4500℃的地区划分为暖温 带,4500~8000℃的地区划分为亚热带,>8000℃的地 区划分为热带。
人教版地理八上第二章第2节《气候》 课件 (共77张PPT)

分布地区
植被
年降水量>800mm 秦岭—淮河以南地区 湿润地区 降水量>蒸发量 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和 森林
东北三省东部
半湿润 地区
半干旱 地区
年降水量>400mm 降水量>蒸发量
东黄高北土原平高东原原南、南部华 部北 和平 青原 藏、森 草林 原
年降水量<400mm 降水量<蒸发量
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 和青藏高原大部分、 草原
知识点四:我国的干湿中国的地气候 区
•熟干与湿蒸记区发我划量分国依据干:湿降水区量 •的类型类有型四种分:湿布润于区、植半 被湿地润区区。P、3半3干旱区、干旱
降水量与蒸发量----→ 干湿地区的划分
降水量 > 蒸发量 ----→气候湿润
降水量 < 蒸发量 ----→气候干燥
主页
干湿地区 干湿状况
中国的气候
知识点五:我国气候类型:
回忆我国气候类型的特点?
1、气候类型复杂多样 2、季风气候显著 3、大陆性强
复杂多
西北部为干旱
样
半干旱的:
温带大陆性气温候带季风气候
高原高山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东季候部风为气
西南部 青藏高 原区为
热带季风气候
(自南 而北)
我国是世界上气候类型最多的中国国的家气候 之 一。我国东半部有大范围的季风气候,自 南而北有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 候、温带季风气候。西北地区大多为温 带大陆性气候。青藏高原区是独特的高 原气候。西部高山地区则表现出明显的
中国的气候
第二节 中国气候
知识点我国一气候:的特气点候复杂多中国样的气候
中国地大物博,气候多样,同 一时间,在中国各地所呈现的景 观,截然不同,让我们揭开它美 妙神秘的面纱吧!
(中国气候)(PPT课件)

南方
锋面雨的形成过程
注意观察
冷气流
五月南部沿海地区
五月 注意观察
我国东部地区主要雨带图
六月长江中下游地区
梅 梅
雨 雨
六月 注意观察
我国东部地区主要雨带图
七月、八月华北、东北地区
伏旱
注意观察 七· 八月
我国东部地区主要雨带图
九月南撤到南部沿海地区
九月 注意观察
我国东部地区主要雨带图
注意观察
哈尔滨、北京、武汉、广州降水量年变化柱状图
读图回答
4、5、6、7、8、9月, 2、降水较多的月份,广州为_________________ 3、4、5、 6、7 、8 7、 8 武汉为__________________ 月,北京为 ______ 月,哈尔 滨为_____7月。 、8
二、我国降水的季节变化
1、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 冬季风:亚洲高压控制,寒冷干燥,从高纬陆地 吹向低纬海洋, 盛行西北风(偏北风) 夏季风:夏威夷高压或副高控制,温暖湿润 东南风(东部地区,来自太平洋) 西南风(西南地区,来自印度洋)
2、雨热同期——气候资源 3、气候复杂多样
东部为季风气候(温带季风、亚热带季风、 热带季风) 西北为干旱半干旱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青藏高原为高山气候
各地降水的年际变化大小不等
(南方较小,北方较大)
夏季风的进退规律反常
水旱灾害
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
B·
C·
降水量
(毫米)
1600 800 400 200
· A
50
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
降水量
(毫米)
1600 800 400 200
50
请解释下面语句的地理含义及所描述的地区: (1)春雨贵如油; (2)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3)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锋面雨的形成过程
注意观察
冷气流
五月南部沿海地区
五月 注意观察
我国东部地区主要雨带图
六月长江中下游地区
梅 梅
雨 雨
六月 注意观察
我国东部地区主要雨带图
七月、八月华北、东北地区
伏旱
注意观察 七· 八月
我国东部地区主要雨带图
九月南撤到南部沿海地区
九月 注意观察
我国东部地区主要雨带图
注意观察
哈尔滨、北京、武汉、广州降水量年变化柱状图
读图回答
4、5、6、7、8、9月, 2、降水较多的月份,广州为_________________ 3、4、5、 6、7 、8 7、 8 武汉为__________________ 月,北京为 ______ 月,哈尔 滨为_____7月。 、8
二、我国降水的季节变化
1、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 冬季风:亚洲高压控制,寒冷干燥,从高纬陆地 吹向低纬海洋, 盛行西北风(偏北风) 夏季风:夏威夷高压或副高控制,温暖湿润 东南风(东部地区,来自太平洋) 西南风(西南地区,来自印度洋)
2、雨热同期——气候资源 3、气候复杂多样
东部为季风气候(温带季风、亚热带季风、 热带季风) 西北为干旱半干旱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青藏高原为高山气候
各地降水的年际变化大小不等
(南方较小,北方较大)
夏季风的进退规律反常
水旱灾害
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
B·
C·
降水量
(毫米)
1600 800 400 200
· A
50
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
降水量
(毫米)
1600 800 400 200
50
请解释下面语句的地理含义及所描述的地区: (1)春雨贵如油; (2)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3)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2.2中国的气候2(共26张PPT)

想一想
降水是夏季风带来的, 还是冬季风带来的?
受夏季风影响小, 降水小,较干旱的 地区
巴颜喀拉山
冈底斯山
阴山 贺 兰 山
大 兴 安 岭
受夏季风影响显著, 降水丰富并且集中 于夏季的地区
对地 流形 雨雨
台锋 风面 雨雨
我国大陆东部雨带的推移
季
四、五月
风
冬季风
气
候 显
四月南部沿海地区进入雨季
季 我国大陆东部雨带的推移
我国气候特点: 1、气候复杂多样 2、季风气候显著 3、显著的大陆性特征
我国季风气候显著的原因
我国西靠世界上最大的大陆——亚欧大 陆,东临地球上最大的大洋——太平洋。由 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巨大差异,冬季亚洲大陆 北部成为冷空气的聚集地,气压高,冷空气 自高压中心区向四周辐散;夏季陆地增温迅 速,气压低,而海洋气压相对较高,暖湿空 气从海洋吹向大陆。
华北、东北
北
方
7、8月
雨
长江中下游地区 9月 季
6月
南
南部沿海地区
方
4月
雨 季
我国东部地区主要雨带图
开始迟 结束早 雨季短
开始早 结束迟 雨季长
五月 六月 七、八月 九月
案例1
1998年夏季风势力较弱, 被北方冷空气所阻,直到8 月下旬,雨区还停留在长江 流域,使长江流域发生了百 年未见的洪灾。
漠河
哈尔滨
5
4
A
温带季风 气候
B
温带季风 气候
喀什
3 D 温带大陆 性气候
拉萨 6 C
高原气候
武汉
2 A 亚热带季 风气候
海口 1 A
热带季风 气候
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二节 气候》课件

季风对我国气候的影响
1.三城市降水都是 夏季 季节多雨?因受 夏季 风影响显著 2.这种降水和热量的配合特点对农业生产有什么好处?
雨热同期。与作物的生长期一致,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总结
气候特征
优势
不足
①使我国农作物及各种 气候复杂多样 动植物资源及其丰富
②形成丰富的自然景观 和民俗风情旅游资源
①雨热同期
著
随堂演练
1.关于我国气温和降水的特点说法错误的是 ( B ) A.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普遍高温 B.我国夏季0°等温线经过秦岭—淮河一线 C.我国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 陆递减 D.我国降水的时间分配不均匀,大多数地区降水集中 在4-10月
2.影响我国气温分布的重要因素是 ( B ) A.海陆因素 B.纬度因素 C.地形因素 D.洋流因素
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纬度位置 海陆位置 地形
随堂演练
1.我国在建筑上呈现南尖北平的形式,与此直接
相关的是
(A)
A.降水的多少
B.地势的不同
C.气温的高低
D.植被的不同
2.四川、湖南、贵州等地的居民有爱吃辣椒的习惯, 这可能与当地的( B )有关?
A.气候火热,特别是夏季炎热 B.气候潮湿,特别是冬季阴冷潮湿 C.温差大 D.冬季寒冷
新课讲授
一、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气候复杂多样
你能根据植被说 出不同高度所属的热 量带吗?
我国是多山的国 家,高大山地气候的 垂直变化,使我国气 候更加复杂多样。
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季风气候显著
1.我国都有哪些季风 气候类型?
2.它们分布在哪里?
3.为什么我国季风气 候显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我国1月平均气温在00C以下的省级行政单位 正确的是 ( C )
A.上海 B.云南 C.河北 D.湖北
作业:知能P30 1~5
相差124℃~16℃
讨论:南北差异小的原因?
28 0C
中国的气候
玲玲和贝贝对中国冬、夏季气温最低区 域作出了如下判断。他们的说法对吗?说出 你的理由。
冬季气 温最低区 域在北方。
冬、夏季 气温Leabharlann 低区 域都在北方。夏季的低温区域在哪里? 讨论:分析原因?
中国的气候
1.下列关于我国气温的叙述,正确的是 ( C ) A.漠河是我国冬季和夏季气温最低的地方 B.吐鲁番盆地是我国冬季气温最高的地方 C.青藏高原是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方 D.海南岛是我国夏季气温最高的地方
中国的气候
中国的气候
问问题题12:: 气影候响要 气素 候是 的什 主么 要? 因素有哪些?
一、教学目标 1. 通过对中国1月、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的判读,归 纳出我国冬、夏季气温分布的特点。 2. 初步分析我国冬、夏季气温分布特点形成的原因。
中国的气候
我国东西跨经度多、南北跨纬度多,离海洋远近不一, 内部具有复杂的地形,造就了气候的复杂多样性。
完成填图册P15
中国一月份平均气温分布 1.归纳中国冬季气温的特点:
中国的气候
-24 0C
我国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大,南方温暖,越往北气温越低。
讨论:冬季南北差异大的原因?
0℃等温线
相差 40℃以上
16 0C
完成填图册P16 中国7月份平均气温分布
1.归纳中国夏季气温的特点:
中国的气候
16 0C
全国夏季普遍高温,南北温差小。
A.上海 B.云南 C.河北 D.湖北
作业:知能P30 1~5
相差124℃~16℃
讨论:南北差异小的原因?
28 0C
中国的气候
玲玲和贝贝对中国冬、夏季气温最低区 域作出了如下判断。他们的说法对吗?说出 你的理由。
冬季气 温最低区 域在北方。
冬、夏季 气温Leabharlann 低区 域都在北方。夏季的低温区域在哪里? 讨论:分析原因?
中国的气候
1.下列关于我国气温的叙述,正确的是 ( C ) A.漠河是我国冬季和夏季气温最低的地方 B.吐鲁番盆地是我国冬季气温最高的地方 C.青藏高原是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方 D.海南岛是我国夏季气温最高的地方
中国的气候
中国的气候
问问题题12:: 气影候响要 气素 候是 的什 主么 要? 因素有哪些?
一、教学目标 1. 通过对中国1月、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的判读,归 纳出我国冬、夏季气温分布的特点。 2. 初步分析我国冬、夏季气温分布特点形成的原因。
中国的气候
我国东西跨经度多、南北跨纬度多,离海洋远近不一, 内部具有复杂的地形,造就了气候的复杂多样性。
完成填图册P15
中国一月份平均气温分布 1.归纳中国冬季气温的特点:
中国的气候
-24 0C
我国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大,南方温暖,越往北气温越低。
讨论:冬季南北差异大的原因?
0℃等温线
相差 40℃以上
16 0C
完成填图册P16 中国7月份平均气温分布
1.归纳中国夏季气温的特点:
中国的气候
16 0C
全国夏季普遍高温,南北温差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