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心理障碍——咨询与治疗
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

首先我们要明确一个问题,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同异。
1、心理咨询:咨询是通过人际关系,运用心理学的方法,帮助来访者自强自立的过程。
咨询的根本目的是帮助来访者自强自立。
2、心理治疗:心理治疗是在良好的治疗关系基础上,由经过专业训练的治疗者运用心理治疗的有关理论和技术,对来访者进行帮助的过程,以消除或缓解来访者的问题或障碍,促进人格向健康,协调的方向发展。
3、相同点:二者所采用的理论方法常常是一致的,二者进行工作的对象常常是相似的,在强调帮助来访者成长和改变方面二者是相似的,二者都注重建立帮助者与来访者之间的良好的人际关系,认为这是帮助来访者改变和成长的必要条件。
不同点:心理咨询的工作对象主要是正常人,正在恢复或已复原的病人,心理治疗则主要针对有心理障碍的人进行工作的。
心理咨询所着重处理的是正常人遇到的各种问题,心理治疗的适应范围则主要为某些神经症,某些性变态,心理障碍,行为障碍,心身疾病,康复中的精神病人。
心理咨询用时短,心理治疗治疗费时较长,治疗由几次到几十次不等。
心理治疗在意识层次进行,心理治疗主要针对无意识领域进行工作。
心理咨询工作是更为直接地针对某些有限的具体的目标进行的,心理治疗的目的则比较模糊,其目标使人产生改变和进步。
精神分裂症病人的特征:1、存在思维障碍,最常见的是妄想,妄想是指病人在病理基础上产生的歪曲的信念,错误的判断和推理。
2、存在思维联想障碍和思维逻辑障碍,前者表现为话讲了半天,中心松散或无主题,后者表现为概念混乱和奇怪的逻辑推理。
3、感知觉障碍,幻觉,幻听和幻视。
4、情感方面障碍,对人冷漠。
精神分裂的病人,从不主动求医,除非家人,亲友送来看病,他们对自身的疾病状态,没有自知力,这一点与神经症病人迫切求医的情况迥然不同。
心理治疗的根本目的,是促进来访者成长,自强自立,使之能够自己面对和处理个人生活中各种问题。
心理分析治疗的目的,时要消除神经症症状,使自我变得强壮有力;行为治疗的目标是要改变不适应的行为,消除行为缺陷,来访者中心治疗法的治疗目标是对自我经验和体验采取更为开放的态度,就有责任感,自尊,能接受他人;合理情绪疗法的治疗目标是思维的合理性和适度的情绪反应等。
儿童青少年常见心理行为障碍识别和处理ppt课件

环境因素
如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社会环境 等。
心理因素
如认知偏差、情绪调节能力不足等。
02
心理行为障碍的症状与识别
情绪障碍症状
01
02
03
情绪不稳定
情绪起伏大,时而兴奋, 时而沮丧,难以控制自己 的情绪。
焦虑、抑郁
经常感到紧张不安,担心 未来可能发生的不幸事件; 或持续的情绪低落,兴趣 和乐趣丧失。
监测药物反应
家长应密切关注孩子使用药物后的反应,及 时向医生反馈情况。
避免药物滥用
药物治疗应作为辅助手段,避免过度依赖药 物或滥用药物。
05
预防与康复
提高儿童青少年心理素质
培养积极心态
01
通过教育和引导,帮助儿童青少年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
值观,增强自信心和抗挫能力。
提升情绪管理能力
02
教导儿童青少年如何识别、表达和管理情绪,以减少情绪波动
对学习和生活的影响。
培养良好的自我调节能力
03
教育儿童青少年如何自我调节情绪、减轻压力,以及如何应对
挫折和失败。
加强家庭教育指导
家长培训
提供家长培训课程,提高家长对儿童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的认识 和应对能力。
亲子沟通技巧
教导家长如何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促进家庭和谐与亲子 关系。
家庭环境改善
鼓励家长为孩子创造一个温馨、支持的家庭环境,减少家庭矛盾 和冲突。
自我中心
只考虑自己的需求和感受,忽视他人的感受和需 要。
03
心理行为障碍的评估与诊断
评估工具与手段
01
02
03
04
观察法
通过观察儿童青少年的行为表 现,评估其是否存在心理行为
《心理咨询与治疗》简答题

《心理咨询与治疗》简答题一。
心理卫生的对象和内容是什么?心理卫生的对象是面对全体社会成员的,它包括不同发展阶段的个体及不同的社会群体。
心理卫生的内容也是多方面的:首先,是预防各种心理障碍的发生,同时对心理障碍患者进行有效的治疗和康复;其次,是根据人生不同年龄阶段的不同心理特点,制定出保持各年龄阶段心理保健的一般和特殊的心理卫生的原则和方法;第三,是提供人们在生活工作和劳动的各个领域中进行活动时所要注意的心理卫生原则和措施;第四,是制定培养和锻炼健康人格的心理卫生原则和措施。
二。
心理健康的具体标准是什么?1.智力发展正常。
2.了解自我,悦纳自我。
3.接受他人,善与人处。
4.正视现实接受现实。
5.热爱生活,乐于工作。
6.能适当地表现情绪。
7.健全的人格。
8.心理行为符合年龄与性别特征。
三。
心理障碍常见的判别标准有几种?1. 以个人经验作为标准。
2.社会适应标准。
3.统计学标准。
4.症状与病因学标准。
四。
神经症具有哪些特征?1. 神经症的发病通常与不良的心理社会因素有关。
2.症状复杂多样,但临床检查未能发现器质性病变。
3.病人一般能适应社会,但其症状妨碍了病人的心理功能或社会功能。
4.不健康的素质和人格我常构成发病的基础。
5.病人对症状有自知力。
神经症病人能察到自己处于一种无力自拔的自相矛盾的心理状态。
6.感受到精神痛苦,常有迫切治疗的要求。
五。
母亲和胎儿的神经系统并无联系,为什么母亲的情绪紧张却能影响胎儿呢?一般认为,对孕妇的精神刺激,能激起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反应,释放出多种神经介质及内分泌素,这些化学物质能通过胎盘进入胎儿血液循环,从而影响胎儿的身心机能。
积极的情绪会使血液中增加有利于健康发育的化学物质,而消极的情绪则会使血液中增加有害于神经系统和其它组织的物质。
例如当孕妇情绪过度紧张时,肾上腺皮质激素就会分泌过多,可能阻碍胎儿上颌发育而形成腭裂;长期处于忧郁的孕妇,血中营养成分不足,往往会引起早产或造成胎儿瘦小体弱。
残疾儿童心理障碍干预及教育策略——残疾儿童教育康复需综合策略

残疾儿童心理障碍干预及教育策略——残疾儿童教育康复需综合策略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残疾儿童的身心健康。
残疾儿童在身体和心理上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障碍,如何有效地干预和治疗这些心理障碍,以及提供适当的教育策略,对于他们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围绕医学治疗、心理辅导、社会融入、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区支持、政策保障和家长参与八个方面,阐述残疾儿童心理障碍干预及教育策略。
1.医学治疗针对残疾儿童的心理障碍,医学治疗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对于有心理障碍的残疾儿童,医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采取药物治疗或心理治疗。
药物治疗可以帮助缓解情绪问题,提高自信心。
心理治疗则包括认知行为疗法、家庭疗法和集体疗法等,旨在帮助残疾儿童建立正确的认知模式,提高情绪调节能力,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2.心理辅导心理辅导是帮助残疾儿童克服心理障碍的重要手段。
认知行为治疗可以帮助残疾儿童纠正不合理的思维模式,提高情绪稳定性。
家庭治疗则着重于改善家庭环境,加强亲子沟通,提高家庭对残疾儿童的关爱和支持。
集体治疗则通过小组活动,帮助残疾儿童学会与他人沟通、合作与分享。
3.社会融入让残疾儿童更好地融入社会是消除心理障碍的关键。
社会应该创造一个更加包容的环境,让残疾儿童感受到社会的关爱和支持。
同时,学校和社区应该开展各类融合教育活动,让残疾儿童有机会接触社会,提高社交能力,更好地融入社会。
4.家庭教育家庭教育对残疾儿童的心理发展至关重要。
家长需要与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为孩子营造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
同时,家长需要注重与孩子的沟通,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及时给予支持和鼓励。
此外,家长还应该积极参加相关的家庭教育讲座和培训,提高自身的教育和康复技能。
5.学校教育学校是残疾儿童接受教育的重要场所。
学校应当根据残疾儿童的需求和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教育计划和策略。
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情感状态,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
此外,学校可以开展心理健康课程和讲座,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和自我调节能力。
儿童心理评估与治疗计划

应与学校主建筑相邻但又彼此独立,这样,可以避免干扰,且家长也可以直接进出治疗 室,保护了家长的隐私权。
其它
在房间的所有窗户上装有可以调节光线的窗帘,为房间提供适宜的光线。有条件的 话,可以设一个活动沙盘,供儿童做沙盘游戏。还可以准备一个饮水机、一个小 冰箱、一个爆米花机,可以为儿童提供茶点。
小学校儿童治疗室内布局
水槽供儿童用水调颜料绘画或洗手 (脸)或其它玩水游戏
在房间的另一 个 角 落 ( 约 810m2 ) 设 一 张 图书桌,桌边 围 绕 着 10 把 椅 子,可供高年 级儿童及其家 长群体的小组 讨论
在房间中央地板 上放十几只彩色 小坐垫,供儿童 们席地而坐,为 小组讨论做准备
(2)私人咨询机构的儿童治疗室
一般私人咨询机构的儿童治疗室应是一个套房,其装修应讲究而 不奢华。
包括:一个接待室(厅)、一间游戏室、两间治疗室(其中一间 与游戏室紧邻,可作观察室,另一间可作治疗师的办公室)。
所有房间都有巨大的窗户和窗帘,可以按不同的需要调节光线; 墙纸、灯饰光线应营造出一种轻松、舒适的氛围,使房间看起 来很象一个私人起居室。
样,这些游戏也可以充当对儿童进行评估的非正式技术。常见的 一些游戏项目如绘画、玩偶、讲故事、角色扮演游戏、戏剧游戏、 棋盘游戏、自由活动(参加游戏治疗) 。
2 针对不同需要的儿童心理治疗室
小学里的儿童治疗室 私人咨询机构的儿童治疗室 大学里的儿童治疗室
(1)适用于小学里的儿童治疗室
房间的大小 考虑到正常儿童也需要解决成长中的问题,治疗室应该足够大到可提供中小型 团体咨询。同时,为使儿童在治疗室中有回到家一样舒适、温馨感,其面积 大约应在30-40m2左右。
大学儿童治疗室中的一些必备设施有:
儿童心理健康的关键问题和解决方法

儿童心理健康的关键问题和解决方法儿童心理健康是现代社会重要关注的问题之一。
面对日益严峻的挑战和压力,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日渐突出。
本文将重点探讨儿童心理健康的关键问题,并提出一些解决方法。
1. 内外部因素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常常受到内外部因素的共同影响。
内部因素包括遗传因素、身体状况以及个性特点等,而外部因素则包括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社会关系等。
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对儿童的心理健康产生重要影响。
2. 儿童面临的主要心理健康问题(1) 学习压力:现代社会对学业成绩的要求越来越高,儿童面临着巨大的学习压力,长期的学习压力会导致焦虑、自卑等问题。
(2) 社交困难:社交能力的缺乏使得儿童在与同伴的交往中产生困扰,导致孤独感和自我封闭。
(3) 家庭问题:家庭不和谐、离异、家暴等问题对儿童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4) 心理障碍:如注意力不集中、焦虑、抑郁等心理障碍也是儿童心理健康中常见的问题。
3. 解决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方法(1) 家庭关系的维护:建立和谐稳定的家庭环境是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要保障。
父母应尽量减少家庭冲突,提供温暖、支持和安全的成长环境。
(2) 学校的角色:学校是儿童的第二个家庭,应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帮助儿童提升情绪管理、人际交往等能力。
(3) 增强自我调节能力:教导儿童学会自我调节情绪,了解和表达自己的需求,培养积极乐观的心态,以应对各种压力和困难。
(4) 专业辅导和治疗:对于存在较严重心理问题的儿童,应及时寻求专业的心理辅导和治疗。
专业人士通过个别咨询和治疗,帮助儿童解决问题,恢复心理健康。
4. 增强公众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关注(1) 政府的角色: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提高儿童心理健康服务的可及性和质量,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投入。
(2) 社会各界的关注:家长、教师、社区组织以及媒体等应加强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关注,形成社会共识,共同推动儿童心理健康事业的发展。
综上所述,儿童心理健康问题需要得到足够的关注和解决。
儿童情绪障碍的早期识别与干预

儿童情绪障碍的早期识别与干预儿童情绪障碍是指儿童在情绪调控方面出现的异常表现,包括焦虑、抑郁、情绪爆发等。
这些情绪问题如果不及时识别和干预,可能会对儿童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早期识别与干预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探讨儿童情绪障碍的早期识别与干预策略,并介绍如何有效帮助儿童克服情绪障碍。
一、早期识别儿童情绪障碍的标志儿童情绪障碍往往不易被家长或教师察觉,因此,了解早期识别的标志非常重要。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儿童情绪障碍的早期识别标志:1. 异常的情绪反应:儿童在面对一般情境时表现出过度或不恰当的情绪反应,例如,过度焦虑、过度悲伤、过度愤怒等。
2. 易激惹与情绪波动:儿童情绪波动幅度大,容易被小事激怒或引发脾气暴躁的情况。
3. 对日常活动失去兴趣:儿童对曾经喜欢的活动或玩具逐渐失去兴趣,总是感到沮丧或无法享受生活。
4. 社交困难:儿童在社交场合中表现出困难,不愿与他人交流、孤僻、躲避社交活动等。
5. 身体不适:儿童可能表现出头痛、腹痛等身体不适,但医生未找到明确的器质性疾病原因。
二、早期干预的重要性早期干预可以帮助儿童更好地发展和应对情绪问题,避免问题进一步恶化。
以下是早期干预的重要性:1. 提高生活质量:早期干预可以帮助儿童更好地应对情绪困扰,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2. 预防进一步问题:及早干预可以防止情绪问题进一步恶化并演变为更严重的心理障碍。
3. 增强心理韧性:通过早期干预,儿童可以学会积极的情绪调节策略,增强心理韧性,更好地面对困难与挫折。
4. 建立积极的行为模式:早期干预可以帮助儿童建立积极的行为模式,改善他们的自我形象和自尊心。
三、早期干预策略为了有效地帮助儿童早期克服情绪障碍,以下是一些早期干预策略:1. 家庭支持:建立积极、稳定的家庭环境,提供情感支持和情绪教育,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互动关系。
2. 学校介入:教师在课堂上重视情绪管理教育,为学生提供情绪支持,充分了解学生的情绪状态,并及时与家长沟通。
儿童情绪障碍的识别与治疗

儿童情绪障碍的识别与治疗儿童情绪障碍是指儿童在情绪调节和表达方面存在问题的一种心理障碍。
这些问题可能包括焦虑、抑郁、冲动和暴力行为等,严重影响儿童的日常生活和学习。
因此,及时识别和治疗儿童情绪障碍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儿童情绪障碍的识别与治疗方法,帮助家长和教育工作者更好地了解和应对儿童情绪障碍。
一、儿童情绪障碍的识别儿童情绪障碍的识别是帮助孩子及早获得治疗的关键。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儿童情绪障碍以及其识别方法。
1.1焦虑障碍焦虑障碍是儿童常见的情绪障碍之一。
焦虑症状包括但不限于过度担心、内心紧张、恐惧和回避社交等。
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观察孩子的行为和言语来识别焦虑障碍。
焦虑的孩子常常表现为躲避人群、优柔寡断、易激动、注意力不集中等。
1.2抑郁障碍抑郁障碍是儿童情绪障碍中的另一常见类型。
抑郁症状包括但不限于情绪低落、对事物失去兴趣、自卑和缺乏动力等。
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观察孩子的日常行为和与他人的互动来识别抑郁障碍。
抑郁的孩子常常表现为孤独、情绪低落和对活动的兴趣减弱等。
1.3冲动障碍冲动障碍是指儿童缺乏自我控制能力的一种情绪障碍。
冲动症状包括但不限于过度活跃、易冲动、缺乏耐心和自制力等。
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观察孩子的行为和与他人的互动来识别冲动障碍。
冲动的孩子常常表现为无法安静地坐下来、不听从指导或规则、易冲动和攻击性行为等。
二、儿童情绪障碍的治疗识别儿童情绪障碍后,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非常重要。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儿童情绪障碍治疗方法。
2.1心理疏导心理疏导是治疗儿童情绪障碍的常用方法之一。
通过倾听孩子的内心困扰和提供支持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自己的情绪。
家长可以与孩子建立有效的沟通,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感受,并提供积极的回应和反馈。
2.2认知行为疗法认知行为疗法是一种帮助孩子改变消极思维和行为模式的有效方法。
通过与儿童互动和引导,帮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负面想法和情绪,并教导他们采用积极的思考和行为方式来应对不良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