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2课《北伐战争和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导学案 岳麓版

合集下载

湖南省茶陵县潞水学校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 北伐战争和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学案 岳麓版

湖南省茶陵县潞水学校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 北伐战争和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学案 岳麓版

第12课北伐战争和南京国民政府建立课前检测①1920年8月,在上海建立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

2、年7月23日中共一大召开为书记。

3、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自主梳理】:一、黄埔军校的创建1、背景:_____年,国共第一次合作建立统一战线。

2、时间:_____年。

3、地点:_____4、目的:为培养_____ ,建立_____。

5、创办人:_____兼任军校总理,_____为校长,_____为党代表。

共产党员_____等人先后担任政治部主任,_____等人在军校任教官。

6、办学方针:实行__________的办学方针。

7、作用:__________二、北伐的胜利进军1、北伐的目的:__________2、北伐的时间:_____年___月,__________揭开北伐战争的序幕。

_____年__月,_____正式出师北伐,_____任总司令。

3、北伐的主要对象是_____、_____、_____。

4.北伐的方针是:先_____,然后__________,最后_____。

5.北伐的进军路线:西线指向_____,中线指向_____,东线指向_____,_____赢得“铁军”称号。

6.结果:出师不到半年,从_____打到_____,_____年初,国民政府由广州迁到_____,_____成为全国革命的中心。

三、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1.1927年,蒋介石在上海发动_____政变,汪精卫在武汉发动_____政变,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

2._____年,蒋介石在_____建立国民政府。

3.“宁汉合流”是指_____与_____的合并。

4.1928年底,_____宣布“_____”,标志着__________课堂展示【合作探究】:1、想一想,北伐胜利进军的原因有哪些?(P61)2、张学良在什么情况下宣布“易帜”的?你如何看待这件事?(P62)3、什么事件标志着南京国民政府形式上统一了南北?你知道当时的中国还有哪些地方被外国占据着?(P63)课堂大展示【课堂练习】1.担任黄埔军校党代表的是()A、周恩来B、蒋介石C、恽代英D、廖仲恺2.广州国民政府正式出师北伐是在()A、1926年5月B、1926年7月C、1927年5月D、1927年7月3.北伐战争中任北伐军总司令的是()A.蒋介石 B、叶挺C.冯玉祥 D.廖仲恺4.标志南京政府形式上统一了南北的事件是()A.宁汉合流 B.蒋介石建立南京政府C.东北易帜 D.北伐部队占领北京5、孙中山在黄埔军校开学典礼上说:“我们过去的革命所以失败……原因是只有革命党的奋斗,没有革命军的奋斗。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2课 北伐战争和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学案1 岳麓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2课 北伐战争和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学案1 岳麓版

北伐战争和南京国民政府建立【知识梳理】黄埔军校一、 年5月,中国国民党在 创办 ,简称黄埔军校。

校长是 ,政治部主任是 。

二 、北伐: 目的:推翻 的统治,统一全国。

开始: 年 月,北伐军10万人出师北伐, 任总司令。

主要对象: 、 、 三个军阀。

主要战场:湖南、湖北。

北伐名将:第四军 领导的独立团,奋勇冲锋。

北伐的胜利进军:北伐军出师不到半年,从珠江流域推进到 。

结 果:因蒋介石集团和汪精卫集团叛变革命而失败。

三、 年4月,蒋介石在南京成立“国民政府”。

政权性质:南京国民政府代表 的利益。

【自主检测】一、选择题:“开这个军官学校,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文中所指学校的创办者是( )A.李大钊B.毛泽东 C .孙中山 D.蔡元培2、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1924年,国民党办了一所学校,培养了大量军事政治人才,为建立国民革命军奠定了基础。

这所学校是( ) A .保定士官学校 B .云南讲武堂 C .广州黄埔陆军军官学校 D .中国陆军学堂3、“打倒列强,除军阀;国民革命成功,齐欢唱……”这首慷慨激昂的《国民革命歌》诞生于( )A .辛亥革命时期B .北伐战争时期C .抗日战争时期D .解放战争时期4、在一位同学撰写的关于北伐战争的历史小论文中有一处错误,请你帮他找出来:( ) 为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1926年,广东国民政府决定北伐。

北伐的主要对象是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出师不到半年,北伐军从珠江流域打到黄河流域。

在此过程中,叶挺率领的独立团作战英勇、战功赫赫。

A .为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B .主要对象是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C .北伐军从珠江流域打到黄河流域D . 叶挺率领的独立团二、材料分析题:5、请阅读下列对联回答问题:“升官发财请往他处,贪生畏死勿入斯门,”横批:“革命者来” 请回答:(1)他指什么?它的全称是什么?它创办的前提、时间,地点,创办者。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二单元 辛亥革命与民国的创建 第12课 社会生活的变化导学案 岳麓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二单元 辛亥革命与民国的创建 第12课 社会生活的变化导学案 岳麓版

第12课社会生活的变化【学习目标】1.了解民国以来剪发辫、易服饰等社会习俗方面的变化。

2.讨论西方社会习俗对中国的影响,逐步了解分析和判断的逻辑方法,初步形成在思考、讨论的基础上与人合作、共同得出结论的能力。

3.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的方法以及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收集、处理信息的方法。

【重点难点】重点:了解民国以来剪发辫、易服饰等社会习俗方面的变化。

难点:形成在思考、讨论的基础上与人合作、共同得出结论的能力。

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的方法以及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收集、处理信息的方法。

【自主学习】一、新的生活方式和风俗1.世纪之交,特别是辛亥革命期间,、等成为社会潮流。

2. 与,便利了人们的出行,扩大了人们的活动范围,促进了人口的流动。

近代和等通讯工具的使用,为快速传递信息提供了方便。

3.晚清以来,西方平等观念的传入,不再叫。

普通称呼则改为,以示官民平等近代以来,二、生机勃勃的大众传媒4. 、、等大众传媒在近代蓬勃兴起,丰富了人们的信息、知识来源和精神文化生活等。

5. 创办于1872年,是近代中国历史最悠久、影响力最大的中文报纸。

6. 等近代出版机构,在传播新知、开启民智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除了译西方经典著作,还出版了大量的、。

7. 、的引入,丰富了人们的生活。

三、新式教育的发展8. 年,清政府宣布废除实行了1000多年的科举制。

【合作探究】1、近代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想一想,变化的原因有哪些?2、每当唱起《义勇军进行曲》的时候,你想到了什么?【当堂达标】1、19世纪70年代以后,一位京城的官员要与在上海的亲友取得及时联系可以选择的最便捷的手段是()A.写封书信 B.拍有线电报 C.发无线电报 D.打长途电话2、锁定瞬间即逝的历史时刻依靠的是近代发明的()①电报②电影③电脑④照相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3、在19世纪末的上海,大众传媒发展迅速,报纸和文化出版机构相继出现,体现了西方列强入侵后西方生活方式的浸染和挑战,上海走在大众传媒的前列。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北伐战争和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导学案岳麓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北伐战争和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导学案岳麓版

第12课北伐战争和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班级姓名小组编号一、学习目标:知道:1.1924年,国共两党建立合作关系;2.黄埔军校的创建;3.叶挺独立团的战绩;4.北伐战争的巨大胜利;5.蒋介石建立南京国民政府;6.宁汉合流;7.东北易帜二、课堂目标重难点:1.重点:黄埔军校的创建;北伐战争。

2.难点:南京国民政府的性质。

三、自主学习教材第59---63页,完成下列练习:1. 黄埔军校的创建:①黄埔军校创建于()年,从此,()两党建立合作关系。

军校的地点是在()。

②黄埔军校的领导:()兼任军校总理,()为校长,()党代表;()为政治部主任。

③军校的办学方针:()与()并重。

为国民革命培养了一大批人才。

P592.北伐的胜利进军:①北伐的目的:打倒帝国主义侵华势力,推翻封建()的统治。

把国民革命推向全国。

②北伐的主要对象:()、()、()三个军阀;③北伐的主要战场:()、();主要战役有()战役、()战役和武昌战役。

叶挺独立团为第四军赢得“铁军”的称号。

P61④北伐的胜利:不到半年,就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威震全国。

3.南京国民政府建立:①()年 4月,()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

它的性质: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对外投靠帝国主义,对内镇压人民革命运动。

②()的武汉国民政府迁往南京,与南京国民政府合并,史称()合流。

③1928年底,张学良宣布东北“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

”()标志着国民政府在形式上完成了南北统一。

四课堂检测反馈:1.创建黄埔军校的重要人物是()①孙中山②蒋介石③廖仲恺④周恩来⑤叶挺⑥恽代英A ①②④⑤⑥B ①②③④⑥C ①②④⑤⑥D ①③④⑤⑥2. 1926年,广东革命政府北伐的主要对象是()①吴佩孚②孙传芳③张作霖④陈炯明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②④ D①④3. 北伐战争时期,两湖战场打击的对象是()A 吴佩孚 B孙传芳 C张作霖 D段祺瑞4. 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有哪些?①国际()联合支持反革命势力,()右派突然叛变革命,使反革命的力量大大超过了革命力量。

第12课 国民革命运动与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第12课 国民革命运动与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八年级上册第十一课北伐战争(导学案)【学习目标】1、通过本课学习,知道黄埔军校的创建、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南京国民政府成立的主要史实2、利用《北伐战争形势示意图》说明北伐战争的主要对象和进军路线,分析总结北伐战争胜利的原因3、通过本课学习,认识到北伐战争是中国各革命阶级参加的反帝反封建的正义斗争,它的胜利是国共合作的重要成果【学习重点】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学习难点】北伐军胜利进军的原因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多媒体播放《勋业千秋》的片断提示学生思考:这反映的是什么时代的事情?二、学案引导自主学习1、国民党“一大”:年初,国民党在广州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同意共产党员以加入国民党,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一次合作。

2、黄埔军校:在和共产党的帮助下,年5月国民党在广州创办了学校,简称黄埔军校。

任校长,任政治部主任。

3、目的:为了推翻的统治,统一全国时间:年7月,出师北伐对象:北伐的主要对象是、、主要战场:、主要战役:战役、战役和战役北伐成果:北伐军出师不到半年,从流域打到流域。

基本上推翻了的统治。

1927年国民政府从广州迁到。

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蒋介石、汪精卫叛变革命,国民革命失败4、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年4月,蒋介石在南京成立“国民政府”。

它代表的利益。

三聚焦主题合作探究(一)、自主探究:1、完成预习学案。

2、自主探究,自学时,要注意在课本上勾划重点。

明确答案后立即记忆,不明白的问题小组内交流。

(二)、合作探究:1.北伐战争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在中国的统治,基本消灭了北洋军阀。

但为什么国民革命却最终失败了呢?归纳:国民党右派突然叛变革命2.有人说,国民革命虽然打垮了旧军阀,但同时又出现了以蒋介石为代表的新军阀。

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蒋介石叛变革命后,在南京成立了“国民政府”。

这是一个什么性质的政府呢?归纳: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对外投靠帝国主义,对内镇压人民革命运动。

3、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北伐军就先后消灭了吴佩孚、孙传芳的几十万军队,将国民革命从珠江流域推进到长江流域。

历史初二上岳麓版第12课北伐战争和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导学案

历史初二上岳麓版第12课北伐战争和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导学案

历史初二上岳麓版第12课北伐战争和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导学案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和掌握黄埔军校的创办立;北伐战争的时间、目的、北伐对象、主要战场和战役,知道北伐胜利进军的原因,国民大革命失败的原因学习重点: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学习难点: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自主学习:〔阅读教材完成基础知识〕1、国共两党实现第一次合作的标志是的召开。

知识点【一】黄埔军校的创办:1、时间:年2、地点:3、校总理:________4、校长:_______________5、政治部主任:______________5、党代表:______________(1)目的:〔在书上批注〕(2)作用:〔在书上批注〕知识点【二】北伐胜利进军:(1)领导政府:________________2、时间:年3、开始标志:〔在书上批注〕4、目的:〔在书上批注〕5、主要对象、、三个军阀1、总司令:2、主要战场:、8、北伐军浴血奋战尤其是为第四军赢得了“铁军”的称号9、北伐军胜利进军成果:北伐军出师不到半年,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

基本上推翻了的统治。

1927年国民政府从广州迁到。

10、国民革命失败:当北伐军胜利进军时,、等国民党右派突然叛变革命,屠杀共产党人和国民党左派,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第一次也破裂了。

知识点【三】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1、时间:年4月;地点:;探究展示,解决疑难问题1、孙中山为什么要创办黄埔军校?2、分析一下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

①国共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②作战目标明确,战略方针正确③人民群众大力支援④国民革命军广大官兵英勇作战,共产党员、青年团员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

3、有人说,国民革命虽然打垮了旧军阀,但同时又出现了以蒋介石为代表的新军阀。

你同意这种说法吗?4、北伐战争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在中国的统治,基本消灭了北洋军阀。

但为什么国民革命却最终失败了呢?当堂训练1、1926年,广东国民政府出师北伐,担任北伐军总司令的是〔〕A、蒋介石B、叶挺C、冯玉祥D、周恩来2、国民革命北伐在两湖的对象是〔〕A、吴佩孚B、孙传芳C、张作霖D、曹锟3、北伐战争中的主要战场是在〔〕A、湖南、湖北B、江西、江苏C、福建、浙江D、广东、广西4、国民革命军北伐的主要对象是〔〕①张作霖②袁世凯③孙传芳④吴佩孚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5、北伐战争的根本目的是〔〕A、打垮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三派军阀B、推动工农运动的发展C、推翻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把革命推向全国D、扩大中国共产党的影响2、张学良在什么情况下宣布“易帜”的?你如何看待这件事?〔P62〕答:①皇姑屯事件中张作霖被炸死;日本威逼张学良宣布东北“独立”;国民政府采取和平解决东北问题的方针,劝说张学良归属南京国民党政府;身负国耻家仇的张学良毅然冲破日本阻挠,宣布“易帜”。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北伐战争与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教案岳麓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北伐战争与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教案岳麓版

北伐战争和南京国民政府建立中国书法艺术说课教案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中国书法艺术,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课堂评价四个方面对这堂课进行设计。

一、教材分析:本节课讲的是中国书法艺术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对书法基础知识的掌握,让学生开始对书法的入门学习有一定了解。

书法作为中国特有的一门线条艺术,在书写中与笔、墨、纸、砚相得益彰,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是举世公认的艺术奇葩。

早在5000年以前的甲骨文就初露端倪,书法从文字产生到形成文字的书写体系,几经变革创造了多种体式的书写艺术。

1、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书法的发展史概况和特点及书法的总体情况,通过分析代表作品,获得如何欣赏书法作品的知识,并能作简单的书法练习。

2、教学重点与难点:(一)教学重点了解中国书法的基础知识,掌握其基本特点,进行大量的书法练习。

(二)教学难点:如何感受、认识书法作品中的线条美、结构美、气韵美。

3、教具准备:粉笔,钢笔,书写纸等。

4、课时:一课时二、教学方法:要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有所收获,并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采用欣赏法、讲授法、练习法来设计本节课。

(1)欣赏法:通过幻灯片让学生欣赏大量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2)讲授法:讲解书法文字的发展简史,和形式特征,让学生对书法作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对书法理论的了解,更深刻的认识书法,从而为以后的书法练习作重要铺垫!(3)练习法:为了使学生充分了解、认识书法名家名作的书法功底和技巧,请学生进行局部临摹练习。

三、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让学生准备好上课用的工具,如钢笔,书与纸等;做好上课准备,以便在以下的教学过程中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气氛。

(二)引入新课,通过对上节课所学知识的总结,让学生认识到学习书法的意义和重要性!(三)讲授新课1、在讲授新课之前,通过大量幻灯片让学生欣赏一些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2、讲解书法文字的发展简史和形式特征,让学生对书法作品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对书法理论的了解,更深刻的认识书法,从而为以后的书法练习作重要铺垫!A书法文字发展简史:①古文字系统甲古文——钟鼎文——篆书早在5000年以前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在龟甲、兽骨上刻出了许多用于记载占卜、天文历法、医术的原始文字“甲骨文”;到了夏商周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人们掌握了金属的治炼技术,便在金属器皿上铸上当时的一些天文,历法等情况,这就是“钟鼎文”(又名金文);秦统一全国以后为了方便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便将各国纷杂的文字统一为“秦篆”,为了有别于以前的大篆又称小篆。

八年级上册历史第十二课导学案

八年级上册历史第十二课导学案

八年级上册历史第十二课导学案课题:北伐战争和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备课:蒋碧云班级姓名学习目标:1、掌握黄埔军校的建立和北伐战争的目的、主要对象、主战场、重要战役。

2、知道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和国民革命的失败。

3、分析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认识到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是国共合作重要成果。

学习重点: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学习难点:南京国民政府成立教学过程:一、课前小测:(温故知新)A.中共“一大”的召开时间,地点以及主要代表人物:B.中共“一大”的内容及历史意义:二、自主学习(在书上相应地方画记并背记)(一)、黄埔军校的创建1、时间:_____年。

2、地点:_______3、目的:为培养,建立_____。

4、创办人:_____兼任军校总理,为校长,为党代表。

共产党员_____等人先后担任政治部主任,等人在军校任教官。

5、办学方针:实行的办学方针。

6、作用:为培养了一批人才。

(二)、北伐的胜利进军1、北伐的目的:为打倒侵华势力,推翻的统治,把国民革命推向全国。

2、北伐的时间:1926年5月,叶挺独立团揭开北伐战争的序幕。

国民革命军正式出师北伐,任总司令。

3、北伐的主要对象是北洋军阀的、孙传芳和三大派系。

4、北伐的方针是:先集中主力于两湖战场,然后挥师东进,歼灭的兵力,最后消灭张作霖的军队,统一全国。

5、北伐的进军路线:西线指向湖南、湖北,中线指向江西,东线指向福建、浙江。

_____赢得“铁军”称号。

6、结果:出师不到半年,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1927年初,国民政府由广州迁到武汉,成为全国革命的中心。

(三)、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1、1927年,蒋介石在南京建立,汪精卫发动政变后,武汉与南京国民政府合并,史称“。

”2、1928年底,宣布东北“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标志着国民政府在形式上完成了南北统一。

三、整合提升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黄埔军校的对联,上联:升官发财请往他处。

下联:贪生畏死勿入斯门,横批是:革命者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2课《北伐战争和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导学案
(无答案) 岳麓版 【知识梳理】一、 年5月,中国国民党在 创办 ,简称黄埔军校。

校长是 ,政治部主任是 。

二 、北伐: 目的:推翻 的统治,统一全国。

开始: 年 月,北伐军10万人出师北伐, 任总司令。

主要对象: 、 、 三个军阀。

主要战场:湖南、湖北。

北伐名将:第四军 领导的独立团,奋勇冲锋。

北伐的胜利进军:北伐军出师不到半年,从珠江流域推进到 。

结 果:因蒋介石集团和汪精卫集团叛变革命而失败。

三、 年4月,蒋介石在南京成立“国民政府”。

政权性质:南京国民政府代表 的利益。

【自主检测】
一、选择题:1、“开这个军官学校,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创造革命军, 来挽救中国的危亡!”文中所指学校的创办者是( )
A.李大钊
B.毛泽东 C .孙中山 D.蔡元培
2、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1924年,国民党办了一所学校,培养
了大量军事政治人才,为建立国民革命军奠定了基础。

这所学校是( )
A .保定士官学校
B .云南讲武堂
C .广州黄埔陆军军官学校
D .中国陆军学堂
3、“打倒列强,除军阀;国民革命成功,齐欢唱……”
这首慷慨激昂的《国民革命歌》诞生于( )
A .辛亥革命时期
B .北伐战争时期
C .抗日战争时期
D .解放战争时期
4、在一位同学撰写的关于北伐战争的历史小论文中有一处错误,请你帮他找出来:( ) 为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1926年,广东国民政府决定北伐。

北伐的主要对象是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出师不到半年,北伐军从珠江流域打到黄河流域。

在此过程中,叶挺率领的独立团作战英勇、战功赫赫。

学科 《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主备人 审 核 人 课题 第12课 北伐战争和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课型 新课 总课时 总 课
目标 黄埔军校的建立 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重点 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难点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黄埔军校
南京中山陵
A.为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 B.主要对象是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C.北伐军从珠江流域打到黄河流域D.叶挺率领的独立团
二、材料分析题:
5、请阅读下列对联回答问题:“升官发财请往他处,贪生畏死勿入斯门,”横批:“革命者来”请回答:
(1)他指什么?它的全称是什么?它创办的前提、时间,地点,创办者。

(2)从对联中可以看出它创办的宗旨是什么?
(3)它创办的作用或是意义是什么?
6、阅读下面材料:“帝国主义及其卖国军阀之势力不被推翻,则不但统一政府建立永无希望,而中华民国惟一希望所系之革命根据地具有被帝国主义及卖国军阀联合进攻之虞。

本党为实现中国人民之惟一的需要,统一政府之建设,巩固国民革命根据地,不能不出师以剿除卖国军阀之势力。

”(1)据材料,国民革命出师北伐的原因是什么?
(2)从北伐宣言中看,北伐的目的是什么?(3)北伐的时间?组织者?
(4)宣言中所指卖国军阀主要有哪些?(5)宣言中的“本党”指哪个党?
(6)举例说明“过去数年间之经验,已证明帝国主义者及卖国军阀”是和平统一的障碍和革命的敌人。

第12课北伐战争和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知识梳理】一、1924年广州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蒋介石周恩来
二、北洋军阀政府 1926年10月蒋介石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叶挺长江流域
三、1927年大地主大资产阶级
【自主检测】
一.选择题: C C B C 二.材料分析题:
5.(1)黄埔军校.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前提是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时间是1924年5月.广州黄埔.创办者是孙中山。

(2)办学宗旨就是要培养有理想.不怕牺牲,以救国救民为已任的新一代军人。

(3)培养了大量军事政治人才,为建立国民革命军奠定了基础。

6.(1)原因:帝国主义侵略,封建军阀的卖国和军阀混战。

(2)目的: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

(3)1926年7月.广东国民政府
(4)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5)国民党(6)军阀的卖国行为.内战.帝国主义的一系列侵略事件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