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巴蜀文
蜀文化的分类

蜀文化的分类蜀文化是指中国四川地区的文化,由于历史和地理原因,蜀文化具有独特的特点。
蜀文化可以分为多个分类,下面将对其进行详细介绍。
一、历史类蜀文化1. 三星堆文化三星堆文化是中国古代黄河流域之外最早的青铜时代遗址之一,位于四川广汉市境内。
该遗址出土了大量的青铜器和玉器,证明了当时这里已经具备了高度发展的青铜冶炼和玉器加工技术。
2. 巴蜀文化巴蜀文化是指距今4000年前至公元316年左右,在四川盆地及周边地区形成的一种独特的古代文明。
该文化以成都平原为中心,包括现今四川、重庆、贵州等地区。
其特点是以铁器制造业为主导产业,并形成了独特的冶铁技术和冶金工艺。
3. 蜀汉文化蜀汉文化是指公元221年至263年间,在中国西南地区建立起来的一个政权——蜀汉政权所创造出来的文化。
蜀汉文化主要表现在文学、艺术、历史等方面。
其中,代表性的作品包括《三国演义》、《蜀中通志》等。
二、地域类蜀文化1. 成都文化成都是中国西南地区最大的城市之一,也是蜀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成都文化以其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地理环境而闻名于世。
该文化以川剧、火锅、茶文化等为代表。
2. 巴渝文化巴渝是指重庆市和四川省东南部山区一带,该地区因为地形险峻,人民生活困苦,因此形成了独特的巴渝文化。
该文化以民间艺术和风俗习惯为主要内容,如巫术、龙舟竞渡等。
3.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文化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位于贵州省东部,是全国最大的苗族和侗族聚居区之一。
该地区因为独特的自然环境和民族风情而被誉为“中国最后一个秘境”。
该地区的传统节日、手工艺、服饰等都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三、艺术类蜀文化1. 川剧川剧是中国传统戏曲之一,源于四川地区。
该剧种以其独特的唱腔、表演方式和音乐风格而闻名于世。
其中,代表性的剧目包括《红灯记》、《二进宫》等。
2. 巴蜀画派巴蜀画派是指在中国古代画坛上具有重要地位的一个画派,主要流行于唐至清时期。
该画派以写意花鸟为主,作品多以山水花鸟为题材,富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
有关古蜀文化的诗词

有关古蜀文化的诗词大全很荣幸同学们能来关注有关古蜀文化的诗词诗文内容,由为大家搜集整理发布,让我们赶快一起来学习一下吧!一.有关古蜀文化的诗词在古代的大诗人中,鼎鼎大名的李白对古蜀情有独钟,他歌吟蜀地的诗词最多。
在他的《蜀道难》中,他以虚写实地把古蜀的历史描述为:“噫吁戏,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在这里,他把古蜀从蚕丛到鱼凫始终到五丁开山的古史进行了高度的浓缩,从而说明白古蜀道路的难行。
李白写古蜀道路之难还不只《蜀道难》,还有《送友人入蜀》。
原诗如下:“见说蚕丛路,坎坷不易行。
山从人而起,云傍马头生。
芳树笼秦栈,春流绕蜀城。
升沉应已定,不必问君平。
”这首诗说的仍旧是蚕丛蜀地之路山高云绕。
除了写蜀地的道路之外,李白还有不少写蜀地风景的诗歌。
例如,《登锦城散花楼》就写到了“锦城”和“双流”,虽然此双流非彼双流,由于他生活的那个时代双流称为广都,但它的确写的是成都地区古双流地界的风景。
他是这么描写的:“日照锦城头,朝光散花楼。
金窗夹绣户,珠箔悬银钩。
飞梯绿云中,极目散我忧。
暮雨向三峡,春江绕双流。
”在写蜀地风景上,他还有一首脍灸人口的《登峨眉山》:“蜀国多仙山,峨眉邈难匹。
周流试登览,绝怪安可息。
青冥倚天开,彩错疑画出。
泠然紫霞赏,果得锦囊术。
云间吟琼箫,石上弄宝瑟。
平生有微尚,欢乐自此毕。
烟容如在颜,尘累忽相失。
倘逢骑羊子,携手凌白日。
”这首诗描写了蜀国仙山的美轮美奂。
在峨眉,李白还写了一首《蜀僧》,里面谈到了僧人的音乐到了至高的境界——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请看原文:“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
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余响入霜钟。
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李白是在四川长大的,四川秀丽的山水培育了他的壮阔胸怀,激发了他的艺术想象。
峨眉山月不止一次地消失在他的诗里。
巴蜀文化

巴蜀文化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老师:邓国均班级:计科1303班学号:20131209姓名:廖俊巴蜀文化“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这首诗是唐代四川著名诗人李白的大作,诗中借用“五丁开山”的典故,“黄鹤尚且飞不过”,“猿猴也愁攀爬不过去”的例子,形象的表达了古巴蜀地势之险要,又用“蚕丛”和“鱼凫”两个传说中的古蜀王展现了古巴蜀历史之悠久。
悠悠华夏,岂有平庸地?巍巍巴蜀,自具独到处!巴蜀文化源远流长,那就请随我一起来慢慢品味这神奇的华夏一隅——巴蜀大地吧!每说到一个地方,就一定少不了这里的宗教,人文,饮食等文化,下面我们便一一品味。
巴蜀的宗教道教的创教之地就在巴蜀。
今四川省都江堰市青城山腰,有一道教名观:古常道观。
其建筑雄浑庄严,金碧交辉,环境摇青耸翠,泉林交荫。
观后有一岩洞,内有张天师(后文专有其讲解)石刻像。
观前有古银杏一棵,传为天师手植。
据说这道观是东汉道教天师张陵结庐传道之处,因此,后世称之为“天师洞”。
又有传说明代张三丰曾住成都二仙庵,张三丰为武当山道教南派,因此巴蜀地区武当派颇盛,真武宫观也很普遍,以宜宾市翠屏山的真武宫观群最为著名。
清代康熙初,陈清觉自武当山来青城山传全真龙门派,后来又主持二仙庵,使道教再一次兴盛。
此外,佛教是我国古代最重要的宗教之一。
根据近年的研究和考古发现,佛教传人我国的途径是多源的。
印度、中亚和西亚同我国古代的联系主要通过西域、南海,和滇缅五尺道、牦牛道三种途径。
古巴蜀位于这三条途径的交汇点,因此特别体现了佛教南传与北传在这里交汇的特点。
近年来巴蜀地区发现不少东汉晚期的佛教造像.绵阳何家山1号崖墓出土摇钱树上的铜铸佛像,乐山柿子湾1号崖墓和麻浩一号崖墓的石刻佛像,什邡皂角乡东汉砖石墓出土的画像砖上的佛塔与菩提树……这些考古材料证明,早在东汉时期,佛教已传入巴蜀。
古代蜀文化的特点与影响

古代蜀文化的特点与影响古代蜀文化是指中国古代四川地区的文化遗产,其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影响深远。
在中国历史文化传承的过程中,古代蜀文化起到了重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为中国文化的发展和世界文化的融合做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
本文将从古代蜀文化的特点与影响两个方面探讨其重要性。
一、古代蜀文化的特点1. 多元文化的融合古代蜀文化的特点之一是多元文化的融合。
由于四川是一个地形复杂、民族众多的地区,蜀文化在传承过程中融合了多个不同文化的精华,包括秦、汉、唐、宋、明等时代的文化遗产以及西南少数民族的文化。
因此,古代蜀文化呈现出多元性、综合性和包容性的特点。
例如,古代四川是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在交往和贸易中汇聚了大量西域文化、印度文化、波斯文化等,因而使得四川这一地区的文化呈现出多元性。
同时,四川地区的山水、地理、气候等自然因素也塑造了该地区的独特性,更是推动了多元文化的融合。
2. 文化传承的延续性古代蜀文化的特点之二是文化传承的延续性。
古代蜀文化在历史长河中不断演变和发展,但是它的核心价值观念和传统文化精神一直得到保持和传承,为后世的文化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思想资源。
例如,古代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巴蜀文化,以其独特的文化传承方式,使得文化价值观能够长久地传承下去。
巴蜀文化的传承方式表现在很多方面,例如民间纹饰、宗教信仰、相声艺术等,不仅传承了古代巴蜀文化的核心思想,也通过不断的演绎和创新,推动了巴蜀文化的发展。
二、古代蜀文化的影响1. 文化历史上的卓越作用古代蜀文化对中国的文化历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在先秦时期,四川地区的巴蜀文化就已经开始在华夏文化的范畴内发展。
三国时期,蜀汉政权在文化和艺术领域有了大量的产出,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唐代和宋代,四川地区的文化又逐渐恢复繁荣,成为当时中国文化的重要中心。
2. 建筑艺术上的突出贡献古代蜀文化对中国建筑艺术也产生了很大影响。
成都武侯祠、乐山大佛、武陵山石刻群等都是古代蜀文化的杰出代表。
巴蜀文化

巴蜀文化巴蜀文化是指四川盆地的地域文化。
巴文化中心位于达州和巴中地区。
在四川东部,湖北西部,陕西南部和贵州北部开展活动。
八卦文化国家重点保护遗址包括:罗家坝遗址(四川宣汉县),城坝遗址(四川渠县)。
蜀族文化是由三个以德阳和成都地区为中心的古老部落融合而成的。
蜀文化的国家重点保护遗址包括:三星堆遗址(德阳县广汉市),金沙遗址(成都庆阳区)。
蜀国后来在西周成为封闭国家,包括四川西部,陕西南部和云南北部。
巴基斯坦和蜀国的交融是在战国以后。
从商代到西周,黄河流域的蜀人与各族之间进行着文化交流。
商代晚期出土的陶器,如深腹豆形的器皿,高柄的豆子,小平底碗等,尽管具有地方特色,但在铜轭,铜锗和铜矛中普遍存在。
黄河流域。
西周至春秋时期出土的玉器与中原相同。
国四围攻巴蜀盆地的地势是“四个轿车之乡”,古代交通十分困难。
因此,李白叹了口气:“通往蜀之路的艰辛难爬”。
这种封闭的地形必将对巴蜀文化作为农业文明的封闭性产生更大的影响。
但是正因为如此,它反过来激发了巴蜀祖先开放并努力改善自己的环境的决心和勇气。
结果,环境和文化融合在一起,创造了巴蜀祖先的历史个性,这些祖先是封闭的,封闭的是开放的。
随着时间的流逝,开放性和兼容性最终成为巴蜀文化的最大特征。
巴蜀文化与秦龙文化之间交流的最大障碍是北部的秦岭。
然而,巴蜀族的祖先以惊人的勇气创造了一流的木板路技术,打破了盆地的封锁,克服了狭窄的封闭道路。
蜀王派出五位伟人,为迎接秦惠文国王送来的金牛和五个美女的神话故事扫清了道路,这是古代山间文化交流的生动体现。
木板路是巴蜀人的伟大发明。
司马迁认为,巴蜀“四围之国”的封闭是通过“千里万里的木板路”实现开放的。
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历史学家的愿景。
必须在每座山上清理道路,遇到水时必须建造桥梁。
为了突破封闭之路,古代蜀族祖先发明了栈道并出版了《若桥》。
若桥是一座索桥。
有很多类型。
仍然可以看到藏族地区的高架藤桥和网状藤桥,Min山的竹绳桥,云南西北部的网状条纹桥和都江堰的早期朱浦桥。
巴蜀文化简史

巴蜀文化简史“巴蜀由来古,殷周已见传。
”巴蜀,先秦时期地区名和地方政权名,在今四川境内。
东部为巴,西部为蜀。
据《华阳国志》所记,先秦巴蜀地区的民族有濮、賨、苴、龚、奴、獽、夷、蜒、滇、僚、僰等族称,其中大部分是百濮支系。
巴蜀文化是华夏文化的一个分支。
中国四川盆地中成都的蜀和重庆的巴所代表的文化。
蜀文化以成都为中心,包括盆地西部及陕南、滇北一带。
大量出土文物表明,巴蜀文化是与中原有别的另一民族文化。
(一)传说关于巴蜀的传说不计其数,个人很喜欢下面这个:古时候,岷江上游的老龙王有一儿一女,儿子是条恶龙,经常兴风作浪,造成滔天洪水,妹妹龙女见了心里很难过,便趁夜到凌云山下开了一条百丈宽的缺口让水流走,哥哥发现了,把她关进山洞还派猛虎把守。
这山脚下有一个年轻猎人杜宇,得了神仙赐给的龙头拐杖,决心为民除害,经过艰苦搏斗,治服了恶龙、猛虎,救出龙女,结为夫妻,一起劈山引水,消除水患,杜宇教男人种田,龙妹教女人养蚕,蜀民过上太平日子。
他一心一意为了人民,也爱护人才,为了治水,请出鳖令来,并把王位让给了鳖令,但鳖令掌权后,一天天骄傲起来,不懂得体恤人民,百姓请出望帝杜宇来,去劝说鳖令。
鳖令不但不听,还以为望帝要争权,带领人马打他。
他只好回西山去,变成一只鸟儿,飞进宫去,成天高叫“民贵呀!民贵呀!”叫出血来,嘴都染红了(杜鹃鸟是红嘴)。
鳖令被感动了,改正了错误。
从此百姓安居乐业,繁衍生息。
杜宇成为巴蜀人心中永远的崇奉的英雄!(二)特点巴蜀文化孕育于四川盆地的巴山蜀水之中,盆地的地形是封闭的,这是大自然的地理特点。
倘若巴蜀先民囿于盆地的空间,脚不出盆,眼不出川,巴蜀文化就将是一种封闭的、自我循环的文化。
而这种文化,就必然是一种落后的、毫无生气的文化。
可是,我们的先民从来就没有将自己封闭在盆地之中,为了扩大生存与发展的空间,他们远在几千年以前就用极为艰辛而执著的精神,开辟了一条条穿越盆地周边山地险阻的通道,与外界进行着广泛的交流,不断吸收外地的先进文化,在汇纳百川的基础上,再加以发展创新。
巴蜀文化常识高考知识点

巴蜀文化常识高考知识点巴蜀文化,是指中国古代的巴蜀地区所独有的文化传承和发展。
这片地区位于今天的四川盆地,涵盖了巴蜀古国境内,拥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遗产。
对于高中学生来说,了解巴蜀文化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知识点,也是高考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巴蜀地区的文化底蕴源远流长,早在古代,这片土地就孕育了众多的文化现象。
首先,我们来了解巴蜀地区的自然环境。
四川盆地地势平坦,水网纵横,气候温和湿润。
这种自然环境为巴蜀人民的生产和生活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同时,四川还是中国重要的农业和水稻种植基地,这也使得巴蜀地区在农耕文化方面具有重要影响。
古代巴蜀文化也以其独特的文化形象闻名于世。
其中,夔州丝绸和蜀锦是最为著名的代表。
夔州丝绸以其细腻的质地和精湛的工艺而闻名。
作为中国古代的丝绸之路起点,夔州丝绸不仅在国内受到瞩目,而且还远销海外。
蜀锦则是四川盛产的高质量丝织品,其图案精美而独特,被誉为“百花之尊”。
因此,研究夔州丝绸和蜀锦的历史和制作工艺成为了巴蜀文化学习的重要知识点。
除了丝绸和蜀锦,巴蜀文化还以其独特的音乐和舞蹈形式而著名。
四川的川剧是中国乃至全世界最具特色的地方戏曲之一。
川剧不仅有着高亢激昂的表演风格,还以其特殊的腔调和流派而广受赞誉。
川剧的发展历史深厚,研究其秀丽的艺术形式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巴蜀文化所蕴藏的深度和底蕴。
此外,巴蜀文化还在古代文学领域取得了重要的成就。
东晋时期,四川出现了众多的文学家和诗人,他们以其独特的文风和写作风格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学遗产。
其中,阮籍是四川最著名的文学家之一,他的诗作内容充满着对家乡巴蜀的深情和对时事的关注。
研究巴蜀文学的发展和巴蜀地区的文学家们的作品,有助于我们更加全面地了解古代文学的历史演变和巴蜀文化的独特魅力。
巴蜀地区的建筑也是研究巴蜀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
四川的古代建筑以其独特的风格和造型而闻名,如川西民居、老宅院等。
四川地区丰富的建筑文化和建筑遗产使得研究其历史和建筑风格成为了巴蜀文化学习的重要内容。
巴蜀文化

第一节:巴蜀艺术与审美艺术(一)1、巴蜀文化的特点2、什么是巴蜀文化3、巴蜀的地理环境对巴蜀文化、艺术有哪些影响。
一、什么是巴蜀文化?四川大学考古学林向教授的说法:认为巴蜀文化由狭义和广义之分。
狭义:指中国西南地区以古代巴蜀的先民所留下的历史文化,主要分布在四川盆地及其临近地区,时间上讲想相当于春秋战国到秦汉,共近千年。
这是从考古学角度上来讲的。
广义:包括今天四川盆地及其附近地区的,以历史悠久的巴文化和蜀文化为主体的,同时包括域内各少数民族文化在内的,从古到今的地区文化的总汇。
二、巴蜀文化区域与行政区划的关系巴蜀文化区域和行政区划不等同。
古代巴蜀文化区:以四川盆地为中心、包括四川省、重庆市,以及民族民风与巴蜀基本相同的汉中盆地、黔涪高原、湖北的西南、湘西等区域。
(陕西、汉中、南郑与四川相似)巴蜀文化是中华大文化的地域文化,大文化系统中的小系统。
要看到巴蜀文化的个性、还要看出巴蜀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共同性、共通性。
三、巴蜀文化的特点a、谭先生、刘先生:巴蜀文化具有开放性、整体性、开创性与完美性的结合。
b、谭先生:神奇的自然世界、神秘的文化世界、神秒的心灵世界。
c、罗志田:包容性:具体体现易学、道学、易经之学发达、文风很盛。
d、袁廷栋:由移民文化为载体而表现的兼容性。
e、无具体提出者:巴蜀文化绵长久远、神秘,蜀人从容却含惰性,巴人明快失之浅薄。
四、总体上巴蜀文化的特征:1、文化生态特征:指巴蜀文化生成的独特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这种地理环境造就了巴蜀文化。
神奇、多样性(地貌、地形、气候、植被)、向心(围绕长江水系,十字的地位,交织的文化)。
2、巴蜀文化载体上的特征:易学、道学、宗教、史学、文学,雕塑、绘画、音乐也很突出。
3、巴蜀文化精神:双重性、混合型,善变(创新、“川剧变脸”)、守旧,进取和闲适的混合,聪敏与固执,重虚与务实。
三、巴蜀的地理环境对巴蜀文化艺术有怎样的影响?1、丰富多样的地理环境,为巴蜀文化的产生有很大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巴蜀文學資料選編(一)《漢書·循吏傳》文翁化蜀文翁,廬江舒人也。
少好學,通《春秋》,以郡縣吏察舉。
景帝末,為蜀郡守,仁愛好教化。
見蜀地辟陋有蠻夷風,文翁欲誘進之,乃選郡縣小吏開敏有材者張叔等十余人親自飭厲,遣詣京師,受業博士,或學律令。
減省少府用度,買刀布蜀物,齎計吏以遺博士。
數歲,蜀生皆成就還歸,文翁以為右職,用次察舉,官有至郡守刺史者。
又修起學官於成都市中,招下縣子弟以為學官弟子,為除更徭,高者以補郡縣吏,次為孝弟力田。
常選學官僮子,使在便坐受事。
每出行縣,益從學官諸生明經飭行者與俱,使傳教令,出入閨閣。
縣邑吏民見而榮之,數年,爭欲為學官弟子,富人至出錢以求之。
由是大化,蜀地學於京師者比齊魯焉。
至武帝時,乃令天下郡國皆立學校官,自文翁為之始雲。
文翁終於蜀,吏民為立祠堂,歲時祭祀不絕。
至今巴蜀好文雅,文翁之化也。
《史記·司馬相如傳》節選司馬相如字長卿,蜀郡成都人也。
少時好讀書,學擊劍,名犬子。
相如既學,慕藺相如之為人也,更名相如。
以訾為郎,事孝景帝,為武騎常侍,非其好也。
會景帝不好辭賦,是時梁孝王來朝,從遊說之士齊人鄒陽、淮陰枚乘、吳嚴忌夫子之徒,相如見而說之,因病免,客游梁,得與諸侯游士居,數歲,乃著子虛之賦。
會梁孝王薨,相如歸,而家貧無以自業。
素與臨邛令王吉相善,吉曰:「長卿久宦遊,不遂而困,來過我。
」於是相如往舍都亭。
臨邛令繆為恭敬,日往朝相如。
相如初尚見之,後稱病,使從者謝吉,吉愈益謹肅。
臨邛多富人,卓王孫僮客八百人,程鄭亦數百人,乃相謂曰:「令有貴客,為具召之。
並召令。
」令既至,卓氏客以百數,至日中請司馬長卿,長卿謝病不能臨。
臨邛令不敢嘗食,身自迎相如,相如為不得已而強往,一坐盡傾。
酒酣,臨邛令前奏琴曰:「竊聞長卿好之,願以自娛。
」相如辭謝,為鼓一再行。
是時,卓王孫有女文君新寡,好音,故相如繆與令相重而以琴心挑之。
相如時從車騎,雍容閒雅,甚都。
及飲卓氏弄琴,文君竊從戶窺,心說而好之,恐不得當也。
既罷,相如乃令侍人重賜文君侍者通殷勤。
文君夜亡奔相如,相如與馳歸成都。
家徒四壁立。
卓王孫大怒曰:「女不材,我不忍殺,一錢不分也!」人或謂王孫,王孫終不聽。
文君久之不樂,謂長卿曰:「弟俱如臨邛,從昆弟假貣,猶足以為生,何至自苦如此!」相如與俱之臨邛,盡賣車騎,買酒舍,乃令文君當盧。
相如身自著犢鼻褌,與庸保雜作,滌器於市中。
卓王孫恥之,為杜門不出。
昆弟諸公更謂王孫曰:「有一男兩女,所不足者非財也。
今文君既失身於司馬長卿,長卿故倦遊,雖貧,其人材足依也。
且又令客,奈何相辱如此!」卓王孫不得已,分與文君僮百人,錢百萬,及其嫁時衣被財物。
文君乃與相如歸成都,買田宅,為富人。
居久之,蜀人楊得意為狗監,侍上。
上讀子虛賦而善之,曰:「朕獨不得與此人同時哉!」得意曰:「臣邑人司馬相如自言為此賦。
」上驚,乃召問相如。
相如曰:「有是。
然此乃諸侯之事,未足觀,請為天子游獵之賦。
」上令尚書給筆劄,相如以「子虛」,虛言也,為楚稱;「烏有先生」者,烏有此事也,為齊難;「亡是公」者,亡是人也,欲明天子之義。
故虛藉此三人為辭,以推天子諸侯之苑囿。
其卒章歸之於節儉,因以風諫。
奏之天子,天子大說……賦奏,天子以為郎。
亡是公言上林廣大,山谷水泉萬物,及子虛言雲夢所有甚眾,侈靡多過其實,且非義理所止,故刪取其要,歸正道而論之。
相如為郎數歲,會唐蒙使略通夜郎、僰中,發巴蜀吏卒千人,郡又多為發轉漕萬餘人,用軍興法誅其渠率。
巴蜀民大驚恐。
上聞之,乃遣相如責唐蒙等,因諭告巴蜀民以非上意。
檄曰:告巴蜀太守:蠻夷自擅,不討之日久矣,時侵犯邊境,勞士大夫。
陛下即位,存撫天下,集安中國,然後興師出兵,北征匈奴,單於怖駭,交臂受事,屈膝請和。
康居西域,重譯納貢,稽首來享。
移師東指,閩越相誅;右弔番禺,太子入朝。
南夷之君,西僰之長,常效貢職,不敢惰怠,延頸舉踵,喁喁然,皆鄉風慕義,欲為臣妾,道裏遼遠,山川阻深,不能自致。
夫不順者已誅,而為善者未賞,故遣中郎將往賓之,發巴蜀之士各五百人以奉幣,衛使者不然,靡有兵革之事,戰鬥之患。
今聞其乃發軍興制,驚懼子弟,憂患長老,郡又擅為轉粟運輸,皆非陛下之意也。
當行者或亡逃自賊殺,亦非人臣之節也。
夫邊郡之士,聞烽舉燧燔,皆攝弓而馳,荷兵而走,流汗相屬,惟恐居後,觸白刃,冒流矢,議不反顧,計不旋踵,人懷怒心,如報私讎。
彼豈樂死惡生,非編列之民,而與巴蜀異主哉?計深慮遠,急國家之難,而樂盡人臣之道也。
故有剖符之封,析圭而爵,位為通侯,居列東第。
終則遺顯號於後世,傳土地於子孫,事行甚忠敬,居位甚安佚,名聲施於無窮,功(業)〔烈〕著而不滅。
是以賢人君子。
肝腦塗中原,膏液潤埜屮而不辭也。
今奉幣使至南夷,即自賊殺,或亡逃抵誅,身死無名,諡為至愚,恥及父母,為天下笑。
人之度量相越,豈不遠哉!然此非獨行者之罪也,父兄之教不先,子弟之率不謹,寡廉鮮恥,而俗不長厚也。
其被刑戮,不亦宜乎!陛下患使者有司之若彼,悼不肖愚民之如此,故遣信使,曉諭百姓以發卒之事,因數之以不忠死亡之罪,讓三老孝弟以不教誨之過。
方今田時,重煩百姓,已親見近縣,恐遠所谿穀山澤之民不遍聞,檄到,亟下縣道,咸喻陛下意,毋忽!相如還報。
唐蒙已略通夜郎,因通西南夷道,發巴蜀廣漢卒,作者數萬人。
治道二歲,道不成,士卒多物故,費以億萬計。
蜀民及漢用事者多言其不便。
是時邛、莋之君長聞南夷與漢通,得賞賜多,多欲願為內臣妾,請吏,比南夷。
上問相如,相如曰:「邛、莋、冉、駹者近蜀,道易通,異時嘗通為郡縣矣,至漢興而罷。
今誠復通,為置縣,愈於南夷。
」上以為然,乃拜相如為中郎將,建節往使。
副使者王然于、壺充國、呂越人,馳四乘之傳,因巴蜀吏幣物以賂西南夷。
至蜀,太守以下郊迎,縣令負弩矢先驅,蜀人以為寵。
於是卓王孫、臨邛諸公皆因門下獻牛酒以交驩。
卓王孫喟然而歎,自以得使女尚司馬長卿晚,乃厚分與其女財,與男等。
相如使略定西南夷,邛、莋、冉、駹、斯榆之君皆請為臣妾,除邊關,〔邊關〕益斥,西至沬、若水,南至牂牁為徼,通靈山道,橋孫水,以通邛、莋。
還報,天子大說……司馬相如《鳳求凰》鳳兮鳳兮歸故鄉,遨遊四海求其皇。
時未遇兮無所將,何悟今兮升斯堂!有豔淑女在閨房,室邇人遐毒我腸。
何緣交頸為鴛鴦,胡頡頏兮共翱翔!皇兮皇兮從我棲,得托孳尾永為妃。
交情通意心和諧,中夜相從知者誰?雙翼俱起翻高飛,無感我思使餘悲。
卓文君《數字詩》:一別之後,二地相懸,只說是三四月,又誰知五六年,七弦琴無心彈,八行書無可傳,九連環從中折斷,十裏長亭望眼欲穿,百思想,千繫念,萬般無奈把君怨。
萬語千言說不完,百無聊賴十依欄,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中秋月圓人不圓,七月半燒香秉燭問蒼天,六月伏天人人搖扇我心寒。
五月石榴如火偏遇陣陣冷雨澆花端,四月枇杷未黃我欲對鏡心意亂。
忽匆匆,三月桃花隨水轉。
飄零零,二月風箏線兒斷,唉!郎呀郎,巴不得下世你為女來我為男。
卓文君《白頭吟》皚如山上雪,皎若雲間月。
聞君有兩意,故來相決絕。
今日鬥酒會,明旦溝水頭。
躞蹀禦溝上,溝水東西流。
淒淒複淒淒,嫁取不須啼。
願得一心人,白頭不相離。
竹竿何嫋嫋,魚尾何徒徒!男兒重意氣,何用錢刀為!王褒《僮約》蜀郡王子泉,以事到煎,止寡婦楊惠舍。
惠有夫时一奴名便了,倩行酤酒。
便了提大杖上夫塚巔曰:“大夫買便了時,但約守塚,不約為他家男子酤酒。
”子泉大怒曰:“奴寧欲賣耶?”惠曰:“奴大杵人,人無欲者,子即決賣券云。
”奴复曰:“欲使皆上券。
不上券,便了不能為也。
”子泉曰:“諾。
”券文曰:“神爵三年正月十五日,資中男子王子泉,從成都安志裏女子楊惠買夫時戶下髯奴便了,決賣萬五千。
奴從百役使,不得有二言。
晨起早歸,食了洗滌;居當穿臼,縛帚裁盂。
鑿井浚渠,縛落鋤園,斫陌杜埤,地刻大枷。
屈竹作把,削治鹿盧,出入不得騎馬載車。
踑坐大呶,下床振頭;垂釣刈芻,結葦臘纑。
汲水酪,佐【酉且】【酉莫】。
織履作簏,黏雀張鳥;結網捕魚,繳雁彈鳧。
登山射鹿,入水捕龜。
後園縱養雁鶩百餘,駈逐鴟鳥,持捎牧豬,種薑養芋,長育豚駒。
糞除常潔,餵食馬牛;鼓四起坐,夜半益芻。
二月春分,陂堤杜疆;落桑披棕,種瓜作瓠。
別茄披蔥,焚槎發疇;壟集破封,日中早燴。
雞鳴起舂,調治馬驢,兼落三重。
舍中有客,提壺行酤,汲水作餔,滌杯整案。
園中拔蒜,斫蘇切脯,築肉臛芋,膾魚炰鱉。
烹茶盡其餔,已而蓋藏;關門塞竇,喂豬縱犬,勿與鄰里爭鬥。
奴但飯豆飲水,不得嗜酒;欲飲美酒,唯得染唇漬口,不得傾盂覆鬥。
不得晨出夜入,交關伴偶。
舍後有樹,當裁作船。
下至江州上到煎,主為府掾求用錢。
推訪惡敗棕索,綿亭買席,往來都洛,當為婦女求脂澤,販於小市。
歸都擔枲,轉出旁蹉,牽犬販鵝。
武陽買茶楊氏池中,擔荷往來市聚,慎護奸偷。
入市不得夷蹲旁臥,惡言醜罵。
日作刀弓,持入益州,貨易牛羊,奴自交精慧,不得癡愚。
持斧入山,斷槧裁轅,若殘當作俎機木屐及彘盤。
焚薪作炭,壘石薄岸,治舍蓋屋,書削代牘。
日暮以歸,當送乾薪二三束。
四月當披,五月當獲,十月收豆。
多取蒱苧,益作繩索。
雨墮無所為,當編蔣織箔。
植種桃李,黎柿柘桑;三丈一樹,八尺為行;果類相從,縱橫相當。
果熟收斂,不得吮嘗。
犬吠當起,驚告鄰里。
棖門柱戶,上樓擊鼓;荷盾曳矛,還落三周。
勤心疾作,不得遨遊。
奴老力索,種莞織席;事訖欲休,當舂一石。
夜半無事,浣衣當白;若有私斂,主給賓客。
奴不得有奸私,事當關白。
奴不聽教,當笞一百。
”讀券文遍訖,詞窮咋索,仡仡扣頭。
兩手自縛,目淚下落,鼻涕長一尺:“當如王大夫言,不如早歸黃土陌,蚯蚓鑽額。
早知當爾,為王大夫酤酒,不敢作惡。
”張載《劍閣銘》岩岩梁山,積石峨峨。
遠屬荊衡,近綴岷嶓。
南通邛僰,北達褒斜。
狹過彭碣,高逾嵩華。
惟蜀之門,作固作鎮。
是曰劍閣,壁立千仞。
窮地之險,極路之峻。
世濁則逆,道清斯順。
閉由往漢,開自有晉。
秦得百二,併吞諸侯。
齊得十二,田生獻籌。
矧茲狹隘,土之外區。
一人荷戟,萬夫趑趄。
形勝之地,匪親勿居。
昔在武侯,中流而喜。
山河之固,見屈吳起。
興實在德,險亦難恃。
洞庭孟門,二國不祀。
自古迄今,天命匪易。
憑阻作昏,鮮不敗績。
公孫既滅,劉氏銜璧。
覆車之軌,無或重跡。
勒銘山阿,敢告梁益。
李密《陳情表》臣密言:“臣以險釁,夙遭閔凶。
生孩六月,慈父見背;行年四歲,舅奪母志。
祖母劉,湣臣孤弱,躬親撫養。
臣少多疾病。
九歲不行。
零丁孤苦,至於成立。
既無叔伯,終鮮兄弟。
門衰祚薄,晚有兒息。
外無期功強近之親,內無應門五尺之童。
煢煢孑立,形影相弔。
而劉夙嬰疾病,常在床蓐;臣待湯藥,未嘗廢離。
逮奉聖朝,沐浴清化。
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後刺史臣榮,舉臣秀才。
臣以供養無主,辭不赴命。
詔書特下,拜臣郎中。
尋蒙國恩,除臣洗馬。
猥以微賤,當待東宮,非臣隕首所能上報。
臣具以表聞,辭不就職。
詔書切峻,責臣逋慢。
郡縣逼迫,催臣上道。
州司臨門,急於星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