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环境模拟预测建模过程与案例_
教案--第5章 水质预测模型

h
28
一维模型稳态解
一维稳态模型的解:二阶线性偏微分方程
Dx
2C x 2
ux
C x
kC
0
Dx2 ux k 0
C Ae 1x Be 2x
X<0
X≥0
h
29
一维模型稳态解
对于不受潮汐影响的内陆河,扩散、离散相对于移流作用很小,即Dx近似 为0,所以,排污对于上游(x<0)的浓度变化没有影响,引起排污口下游 河流污染物浓度的变化为:
ISE值是负值或越大,说明拟建项目排污对该项水质参数的污染影响越大。
h
3
第1节 预测条件的确定
预测范围和预测点位的确定
预测范围与地表水环境现状调查的范围相同或略小(特殊情况也 可略大)。预测点的数量和位置应根据受纳水体和建设项目的特 点、评价等级以及当地的环保要求确定。
h
4
预测点的确定
➢ 已确定的敏感点;
河流混合过程段长度可由下式计算(理论公式):
河中心排放 岸边排放
x=0.1uxB2/Ey x=0.4uxB2/Ey
u x——x方向流速,m/s; B ——河流宽度,m; Ey——横向扩散系数,m2/s。
h
19
常用河流水质数学模型与适用条件
河流混合过程段长度
*河流混合过程段长度可由下式估算(经验公式):
➢大中河流中,预测河段弯曲较大(如其最大弯曲系数>1.3)时,可视为弯曲河 流,否则可以简化为平直河流;
➢小河可以简化为矩形平直河流;
➢河流水文特征或水质有急剧变化的河段,可在急剧变化之处分段,各段分别进 行简化。
h
6
河流简化
➢对于江心洲等按以下原则进行简化 ①评价等级为3级时,江心洲、浅滩等均可按无江心洲、浅滩情况对待; ②评价等级为2级时,江心洲位于充分混合段,可以按无江心洲对待; ③评价等级为1级且江心洲较大时,可分段进行简化,江心洲较小时可 不考虑,江心洲位于混合过程段,可分段进行简化。 人工控制河流根据水流情况可以视其为水库,也可以视其为河流,分 段进行简化。
MIKE21教程(2024)

在模型中考虑堤防的溃决过程,模拟溃堤后洪水的演进情况,为防 洪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洪水风险图制作
基于洪水演进模拟结果,制作洪水风险图,标识出不同淹没深度的区 域,为洪水风险管理提供支持。
2024/1/30
28
河道整治方案评估
河道地形建模
利用MIKE21建立河道地形模型, 包括河床地形、河岸地形等,为 后续整治方案评估提供基础数据 。
简要介绍多模型耦合技术的概念、原理及其在MIKE21中 的应用。
01
耦合模型构建
详细阐述如何构建多模型耦合系统,包 括模型选择、接口设计、数据传输等关 键步骤。
02
2024/1/30
03
耦合案例分析
通过具体案例,展示多模型耦合技术 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优势和应用效果 。
35
自定义函数编写及应用举例
2024/1/30
自定义函数编写方法
介绍如何在MIKE21中编写自定义函数,包括函数结 构、语法规则、调试技巧等。
自定义函数应用举例
通过实例演示自定义函数在MIKE21模拟过程中的具 体应用,如边界条件设置、源汇项处理等。
自定义函数优化建议
提供一些优化自定义函数的建议,以提高模拟效率 和准确性。
36
拓展模块介绍及功能展示
污染物扩散模拟
MIKE21可模拟污染物在水体中的扩散过程 ,包括对流、扩散、衰减等作用。
污染源识别
通过分析模拟结果,可识别出主要污染源及 其贡献率。
2024/1/30
扩散路径分析
可追踪污染物的扩散路径,为污染防控提供 决策支持。
32
环境影响评价辅助工具
模拟预测环境影响
通过模拟预测,可评估项目对环境的影响程 度及范围。
课件-(7水环境数学模型及预测)

人类活动的热排放
主要为火力发电厂、冶炼厂等冷却水的排放,可按随水 流迁移的热交换公式进行计算
6
5.1.2水体与大气的热交换
A R E C
辐射热通量
R I RI G RG S I G S
I为入射的太阳短波辐射通量;RI为被水面反射的太阳辐 射通量;G为入射的大气长波辐射通量;RG为G被水面反 射的大气辐射通量;S为水面发出的长波辐射热通量,单 位均为J/(m2.h)
12
5.1.3河流水温模型
程序步骤如下:
(1)计算上断面的初始水温。进入上断面的热量有干流 来水和支流来水带来的热量及排污热量,与水流充分混 合后,得到从上断面流入本河段的起始水温T0
W q T0 TI Tx TI QC p Q
热污染源引起 的水温变化 支流引起的水 温变化
9
5.1.3河流水温模型
类似于一维水质基本方程,可以写出河流 纵向一维水温迁移转化基本方程:
T T 2T u E 2 ST t x x
E为热量在水中的扩散、离散系数;ST为微元河段关于水 温的源漏项。一般河流中的扩离散作用远小于移流作用, 可忽略不计,则上式可简化为
T T u ST t x
20
5.2.2 QUAL - Ⅱ河流水质综合模型
各水质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
1-大气复氧作用;2-河底生物的耗氧;3-碳化合物BOD耗氧;4-光合 作用产氧;5-氨氮氧化耗氧;6-亚硝酸盐氮氧化耗氧;7-碳化合物 BOD的沉淀;8-浮游植物对硝酸盐氮的吸收;9-浮游植物对磷酸盐磷 的吸收;10-浮游植物代谢产生磷酸盐磷;11-浮游植物的死亡和沉淀; 12-浮游植物代谢产生氨氮;13-底泥释放氨氮;14-氨氮转化为亚硝 21 酸盐氮;15-亚硝酸盐转化为硝酸盐;16-底泥释放磷
水质预测模型与应用

• p--代表预测模型中采用的时序数据本身的滞后数(lags)
to-Regressive项。
tegrated项。 Average项。
,也叫做AR/Au
• d--代表时序数据需要进行几阶差分化(0,1,2),才是稳定的,也叫In
• q--代表预测模型中采用的预测误差的滞后数(lags),也叫做MA/Moving
ARIMA (p,d,q)建模步骤
• • •
1.获取被观测系统时间序列数据; 2.对数据绘图,观测是否为平稳时间序列;对于非平稳时间序列要先进行d阶 差分运算,化为平稳时间序列; 3.经过第二步处理,已经得到平稳时间序列。要对平稳时间序列分别求得其自 相关系数ACF 和偏自相关系数PACF ,通过对自相关图和偏自相关图的分析, 得到最佳的阶层 p 和阶数 q
只与上一时刻的位置,
ARIMA (p,d,q)模型的特例
• ARIMA(1,0,0) = first-order autoregressive model • 一阶自回归模型 • p=1,d=0,q=0。说明时序数据是稳定的和自相关的。一个时刻的值只与
上一个时刻的值有关。
自适应变步长BP神经网络(ABPM)应用
• 4.水质预测的神经网络模型
自适应变步长BP神经网络(ABPM)应用
• 上游的水质变化将影响下游的水质变化,以上流断面的水质检测指标为
输入,以表1和2中的13组数据为样本,选取前10组数据用于训练网络,后3 组用于检验,利用训练好的网络模型对主要水质指标(COD、NH+4- N、TN、 TP)分别进行模拟计算。
水质预测模型与应用—渠冰
基于MIKE软件的水体污染扩散模拟—杨昱昊
水环境模拟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水环境模拟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的变化和人类活动的不断增加,水环境的质量问题也越来越严重。
为了保护水资源和改善水环境,水环境模拟技术应运而生。
水环境模拟技术是指利用数学模型对水体的生态、水质等环境特征进行模拟和预测。
该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水质监测、环保规划、污染防治等领域,并且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水环境模拟技术的研究现状目前,水环境模拟技术已经成为环境科学领域中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
该技术主要包括数学模型搭建、数据采集和处理、模型预测和优化等环节。
其中,数学模型的建立是水环境模拟技术的核心。
水环境模拟技术常见的数学模型有:物理模型、统计模型、神经网络模型、遗传算法模型等。
物理模型利用水动力、水热、水质等物理现象来描述水文变化和水环境特征的变化,其计算精度高,但需要大量的实测数据和大量的计算量。
统计模型则是利用统计方法来描述水环境特征的变化,其比较简单,但对数据预处理要求较高。
神经网络模型利用神经网络的模拟和学习能力来预测水环境特征的变化,其具有一定的自学习能力,但对数据质量和样本量要求较高。
遗传算法模型则是一种优化模型,主要用于优化模型的参数。
该模型可以从一组可能的参数中找到最优解,但对模型的结构和参数设定要求较高。
总的来说,各种数学模型各有优缺点,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选择合适的数学模型。
此外,水环境模拟技术还需要与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技术、人工智能等技术相结合,以提高模型的精度和效率。
二、水环境模拟技术的应用水环境模拟技术的应用广泛,可以用于水质监测、环保规划、污染防治等领域。
以下是水环境模拟技术在不同领域的应用举例。
1、水质监测水环境模拟技术可以用于水质监测中,通过建立水质模型,预测水质状况和污染来源,为相关部门制定管理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比如,在以农业为主的山区,农业活动导致水质下降,建立水质模型可以对农业活动的影响进行分析,制定科学的水资源管理方案。
基于EFDC模型的深圳湾水环境模拟与预测研究

基于EFDC模型的深圳湾水环境模拟与预测研究基于EFDC模型的深圳湾水环境模拟与预测研究1. 引言深圳湾是深圳市著名的海湾景区,也是重要的港口和工业区域。
随着城市发展和人口增加,深圳湾的水环境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为了有效管理和保护深圳湾的水环境质量,开展深入的研究至关重要。
本文基于EFDC模型对深圳湾的水环境进行模拟与预测研究,旨在为深圳湾水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
2. EFDC模型简介2.1 EFDC模型介绍EFDC(Environmental Fluid Dynamics Code)是一种流体动力学模型,广泛应用于水体和大气领域的数值模拟。
它能够模拟水体中的水动力学、水质变化以及污染物传输等过程,通过模拟和预测水环境变化,为环境管理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2.2 EFDC模型在水环境模拟中的应用EFDC模型已经在全球范围内的许多水体中得到了成功的应用,包括湖泊、河流、海岸和海洋等。
它能够模拟水体中的物理过程、生态过程和化学过程,并提供准确的预测结果。
在水环境模拟研究中,EFDC模型已被广泛应用于水动力学、水质模拟和污染物传输等方面。
3. 深圳湾的水环境特点3.1 地理和环境特点深圳湾位于广东省深圳市境内,东临东莞市虎门镇,西临珠海市,南依珠江口,北临深圳市中心。
它是珠江三角洲的重要组成部分,周边环境复杂多变。
3.2 水动力学特点深圳湾水域潮汐明显,潮汐幅度大,涨潮潮位高,退潮潮位低。
此外,湾内还存在一定的海流,海岸线曲线多,湾内存在不同尺度的涡旋和潮波。
3.3 水质特点受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影响,深圳湾的水体常常受到污染。
主要污染源包括工业废水、农业面源污染和城市污水。
水质参数中溶解氧、氨氮、总磷等指标常常存在超标现象。
4. EFDC模型在深圳湾水环境模拟中的应用4.1 模型建立针对深圳湾的地理特点和水动力学特点,我们根据实测数据和地理信息系统,建立了准确且可靠的深圳湾水体网格模型。
该模型包括湾区的网格划分、陆地和海洋界面边界条件的设定和参数的调整等。
湖水污染问题的数学建模与求解

中国传媒大学2010 学年第一学期数学建模与数学实验课程数学建模与数学实验题目Pristine湖污染问题的建模与求解学生姓名学号班级学生所属学院任课教师教师所属学院成绩Pristine湖污染问题的建模与求解摘要本文讨论了湖水污染浓度变化趋势的预测问题。
通过分析水流输入输出湖泊的过程,建立了湖水污染浓度随时间变化的含参变量的微分方程模型,在河水污染浓度恒定和自然净化速率呈线性关系的情况下,求得其精确解,带入具体数据得到结论:在PCA声称的河水污染浓度下,湖的环境不会恶化;在工作人员实地测得的河水浓度下,湖的环境将会恶化。
同时建立了计算机模拟模型,带入具体数值,运用时间步长法来仿真模拟了在湖水污染浓度稳定以前湖水每天的变化情况,输出自PCA建厂以来每年的湖水污染浓度,得到与微分方程模型相同的结论。
在全停产和半停产时,通过前面的两个模型可以计算湖水污染浓度在自然净化影响下的恢复到净化指标所需的年限。
并可得到结论:在半停产状态下,在选定的自然净化速率常数的约束下,只有当河水污染浓度降至原来的3.15%(自然净化速率呈线性关系),4.7%(自然净化速率呈指数关系),才有可能使河水在100年内恢复至0.001mol/l,然后给出整改建议。
一、问题重述Pure河是流入Pristine湖的唯一河流。
50年前PCA公司在此河旁建起一个生产设施并投入运行。
PCA将为处理的湖水排入河中,导致Pristine湖被污染。
PCA公司声称:已排放的废水的标准多年从未改变切不会对湖的环境有影响。
10L,流入(流出)的水流速度为149.1L/年。
现已知:Pristine湖的湖容量为15PCA公司声称河水污染浓度仅为0.001mol/L,自工厂以来没有改变过。
讨论下列问题:(1)建立数学模型用PCA提供的公开数据判断湖的环境是否会恶化;(2)以目前湖水污染浓度0.03mol/L,和河水污染浓度0.05mol/L为新数据判断湖的环境是否会恶化;二、模型的合理假设和符号系统2.1 模型的合理假设(1)降水量和增发量相等;(2)湖中流入量和流出量相等且一直未变;(3)污水量远小于河水注入量,且污水与河水混合均匀;(4)湖水混合均匀,且流入污水的扩散速度无限大;(5)湖内除Pure河外,无其他污染源;二三2.2 符号系统0ρ:河水污染浓度mol/L ;ρ:湖水污染物浓度mol/L ;V :湖泊容量1510L ;c :自然净化速率mol/(L 。
课件-(7水环境数学模型及预测)

27
5.2.3 水环境模型的多参数同时优 化估算法
水质模型多参数同时优化估算的基本原理及步骤
(3)由实测序列值和模型模拟序列值之差的某一范数构成 一目标函数,例如
对于BOD
对于DO
Jb K
h
J b
n i 1 n i b n r i 1 j 1 n r
1 1 f
18
5.2.1 河流一维BOD-DO模型
托马斯BOD-DO模型
在S-P模型的基础上考虑了一项因悬浮物沉淀与上浮对 BOD速率变化的影响,增加了一个沉浮系数K3.
多宾斯-坎普 BOD-DO模型
在托马斯模型的基础上,进一步考虑底泥释放和地表径 流作用,其作用变化率为R;藻类光合作用及呼吸作用耗 氧引起的DO变化,其作用变化率以P表示。
5.2.2 QUAL - Ⅱ河流水质综合模型
河流系统的概化
先分段,然后再分节,节的长度即为空间步长。这样就把一个河流 系统概化为由一系列节、段连接和组成系统。节与节之间通过对流 扩散作用联系在一起
22
5.2.2 QUAL - Ⅱ河流水质综合模型
模型方程
C C QC Sint Sext EA t Ax x Ax
E为河流纵向离散系数;Sint为水质变量C的内部源汇项(如生化反应 等);Sext为外部的源汇项(如支流入汇等)。源汇项的具体计算, 须结合实际情况确定。
23
5.2.2 QUAL - Ⅱ河流水质综合模型
水力学计算
Q qx i x i
qx为第i个计算单元的单位河长旁侧入流流量,于是可求得各河段的流量。 流速u和水深H可用经验公式得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均衡的角度出发模拟的地下水均衡变化与实际要基本相符
识别的水文地质参数要符合实际水文地质条件
(五)模型的识别、检验及预测
模型的识别、检验及预测
The end...
物的运动。这种追溯跟踪方法可以用来描述给定时间内井的截获区。
(三)数学模型的选择和模拟模型
2.数值模拟模型 主要包括:区域剖分、边界条件处理、 源汇项、水文地质参数确定
(三)数学模型的选择和模拟模型
2.数值模拟模型 (1)区域剖分 研究采用简单的正交网格布置。在水平尺度上,模拟范围大小
为36km×28km, 在垂向尺度上, 以实际机井取水深度为限, 设
(二)建立水文地质概念模型----以华北平原为例
在分析研究区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建立研究区三维水文
地质概念模型包括含水层结构概化、边界条件概化和水力 特性确定。
侧向边界:研究区西部和北部山区与平原自然分界线概化为流量 边界;模型深层的山前边界在本次计算中概化为隔水边界;南部
及东南部以黄河为边界,模型第1层与黄河有水力联系,概化为流
第1含水层和第2含水层通过微弱的越流交换物质和能量,其越流量由
相邻两层的水位差及垂向渗透系数、含水层厚度决。
(二)建立水文地质概念模型----以华北平原为例 水力特性确定
从空间上看,研究区地下水流整体上以水平运动为主、垂向运动为辅,地下水
系统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在常温常压下地下水运动符合达西定 律;考虑2个含水层之间的流量交换,地下水运动可以概化为空间三维流;地
(三)数学模型的选择和模拟模型
2.数值模拟模型 (3)源汇项处理
地下水系统的源汇项是指其补给项和排泄项。在均衡区内
地下水补给项主要包括有降水入渗补给量、农业回灌量、 侧向补给量、河流渗漏量;地下水排泄项主要包括开采量 和潜水蒸发量。源汇项处理的目的在于确定地下水的各个 补排项随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规律,为建立地下水流数值模
当边界条件复杂,要给出定量数据有困难时,应 通过专门的抽水试验来了解,也可以留待识别模 型时来验证或修正边界条件。
(二)建立水文地质概念模型
在弄清水文地质条件基础上,如掌握含水层的层次、性 质、相互之间的水动力联系、地下水的流向、边界条件等 内容后,通过对实体进行概化,建立地下水水质模型。
根据水文地质条件和地下水资源评价的目的,对实际
置为200m。由于模拟范围较大, 网格布置需要综合考虑模拟 精度与模拟效率; 参照以往研究结果, 经过率定, 最终确定网 格长宽均为500m。网格垂向尺度根据含水层实际厚度确定, 潜水含水层40~60m, 隔水层3~20m, 其下均为承压含水层。
这种网格布置方式, 有利于简化问题, 适应于数据稀缺条件下
源汇条件数据
降水及灌溉用水的下渗回补、地表水体的下渗 补给、农用机井、工业及生活用机井的抽取
(一)数据搜集与数据库建立
区域边界定义了计算区域的范围, 而边界条件的给定 对于地下水资源的评价结果有着较大的影响, 因而查明 边界空间分布形状以及边界的性质, 给出边界值, 是运 用数值法进行地下水资源评价的重要工作。
平渗透系数和包气带的给水度;第二含水层、第三含水层
主要的水文地质参数为渗透系数、释水系数。
(四)求解数学模型 四、求解数学模型
一般采用数值模拟求解地下水污染模型,因此需要进行相
应问题的计算机编程,编程的内容取决于所处理的具体问 题的条件和所使用的计算机性能。使用前应准备好程序要 求输入的数据。
(五)模型的识别、检验及预测
1. 数学模型的选择
研究区地下水中的氯代烃的迁移转化考虑的主要因素
有对流、弥散、吸附及生物降解过程,二维方向上氯 代烃污染物浓度随时间的变化用以下方程表示:
(三)数学模型的选择和模拟模型
1. 数学模型的选择
国外的数值模拟软件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为了适应
数值模拟技术的大量应用,国外出现了众多地下水模 拟软件,主要有: FEFLOW、GMS、Visual MODFLOW等。
储和恢复的可能性(8)计算矿坑涌水的影响(9)预测海水入 侵造成的影响。
但是软件并不适合某些复杂的地质条件不饱和流动密度变化的
流动、热对流等棘手问题。
GMS软件介绍
是由美国Brigham Young University的环境模型研究室和美国军队排
水工程试验工作站集成了MODFLOW、MODPATH、MT3DMS、PEST 等软件包,基本上可以涵盖地下水流模拟的所有内容。
的快速评估。
(三)数学模型的选择和模拟模型
2.数值模拟模型 (2)边界条件处理
根据2001年12月研究区内统测的地下水位监测资料,按照
内插法和外推法获得各层初始水位。整个研究区是一个相 对完整的地下水系统西部及北部的山区和平原区之间的自 然分界线作为侧向流入边界南及东南部黄河处理为流量边界 东部渤海边界处理为一类水头边界。
的水质条件进行简化,这一过程称为水文地质条件的 概化。
(二)建立水文地质概念模型----以华北平原为例
在分析研究区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建立研究区三维水文 地质概念模型包括含水层结构概化、边界条件概化和水力
特性确定。
结合含水层组的划分,概念模型中,将
含水岩组在垂向上概化为3个含水层
(二)建立水文地质概念模型----以华北平原为例
下水系统的垂向运动是由层间水头差异引起的;地下水系统的输入输出随时间、
空间变化,故地下水为非稳定流;参数随空间变化,体现了系统的非均质性, 所以含水介质概化为非均质各向同性介质。
综上所述,研究区可概化成非均质、水平方向各向同性、垂向存在变异空间 三维结构、非稳定地下水流系统,即地下水系统的概念模型。
Modular three-dimensional groundwater flow model Groundwater Modeling System Finite Element subsurface FLOW system
FEFLOW软件介绍
由德国WASY公司开发的,它是迄今为止功能最为齐全的地下水模 拟软件包之一,可用于:
(三)数学模型的选择和模拟模型
1. 数学模型的选择主要取决于研究的目的、所要求的精 度和已有或可能取得的基础资料。
如当研究区域的污染源,局部或中等规模的问题,而且精度要求较高, 则要采用对流-弥散型模型,因为这类模型可预测污染物在包气带土层
或含水层中的时空云翼规律,具有普遍性。
(三)数学模型的选择和模拟模型
在分析研究区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建立研究区三维水文
地质概念模型包括含水层结构概化、边界条件概化和水力 特性确定。
研究区分层: 根据第四系地层与碳酸盐地层的分布关系,同时考虑岩溶 的垂直分带特征,将研究区分为三层,第一层,无压水面至其下50米 深度;第二层无压水面至其下50—80米标高水平面;第三层,80米标 高水平面至160米标高水平面。
数据搜集与数据库建立
地下水质概念模型的建立 数学模型的选择 求解数学模型 模型的识别、检验及预测
(一)数据搜集与数据库建立
地质基础数据
地下水水文数据
研究区地形地貌、气象、主要河流及湖泊等 查明含水层在空间上的分布情况;含水介质 厚度;含水介质透水性、储水性变化情况, 做出含水层非均质分区图,即根据渗透系数K 和给水度进行分区;查明主含水层与其它含 水层的水力联系
水环境模拟预测建模过程
中国科学院大学
2013年1月
主要内容
水环境模拟建模概述
地下水数值模拟过程
一 概述
模拟预测建模基本上就是合成一种实际的或抽象的系统,
这个系统的输出被认定为在一定程度上接近原型的输出。
模拟模型用来再现原型的某些特点,然后按一定的目标函
数对所选的方法或政策进行评价。
二 地下水数值模拟过程
1)模拟地下水区域流场及地下水资源规划和管理方案 2)模拟矿区露天开采或地下开采对区域地下水的影响及其最优对策 方案 3)模拟由于近海岸地下水开采或者矿区抽排地下水引起的海水或深 部盐水入侵问题 4)模拟非饱和带以及饱和带地下水流及其温度分布问题。模拟污染 物在地下水中迁移过程及其时间空间分布规律 5)结合降水-径流模型联合动态模拟“降雨-地表水-地下水”水资 源系统分析水资源系统各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研究水资 源合理利用以及生态环境保护的影响方案等
MODFLOW是美国地质调查局于80年代开发出的一套专门用于孔隙介质
中地下水流动的三维有限差分数值模拟软件。已被广泛用来模拟井流、 河流、排泄、蒸发和补给对非均质和复杂边界条件的水流系统的影响。
MODPATH是确定给定时间内稳定或非稳定流中质点运移路径的三维示
踪模型。它和MODFLOW一起使用, 根据MODFLOW计算出来的流场, MODPATH可以追踪一系列虚拟的粒子来模拟从用户指定地点溢出污染
Visual MODFLOW软件介绍
由加拿大Waterloo水文地质公司开发研制,是目前国际上最为
流行且被各国同行一致认可的三维地下水流和溶质运移模拟的 标准可视化专业软件系统。
应用范围有:(1)评价地下水安全供水量(2)评价地下水修
复系统(3)优化灌溉抽水量(4)圈划水源保护区(5)模拟自 然降解过程(6)确定风险评估的暴露途径(7)确定含水层存
拟模型准备数据。
(三)数学模型的选择和模拟模型
2.数值模拟模型 (4)水文地质参数确定
水文地质参数是表征含水介质储水能力、释水能力和地下水
运动能力的指标。对于华北平原这个典型的大区域,水文 地质条件极其复杂,水文地质参数区各含水层组差别较大, 为了能更详细地刻画研究区水文地质条件,给出了不同含 水层的参数值范围,第一含水层主要的水文地质参数为水
量边界;其他层位概化为隔水边界;东部以渤海海岸线为边界模 型第1层概化为水位边界,下伏其他各层定为隔水边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