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语文《手术台就是阵地》优秀教案

合集下载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手术台就是阵地教案范文(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手术台就是阵地教案范文(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手术台就是阵地教案范文(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手术台就是阵地教案范文第【1】篇〗一、教学目标:1、情感目标:了解白求恩大夫把手术台当成阵地,冒着生命危险为伤员做手术的经过,感受白求恩大夫对工作极端负责、对同志极端热忱的国际主义精神。

2、能力目标:指导学生朗读课文。

3、知识目标:联系课文内容,指导学生理解词语,积累词汇。

二、教学重点:了解白求恩大夫把手术台当成阵地,冒着生命危险为伤员做手术的经过,感受白求恩大夫对工作极端负责、对同志极端热忱的国际主义精神。

三、教学难点:理解白求恩大夫所说的话。

四、教学过程(一)设置悬念,激发兴趣(板书课题)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新课文,请大家齐读课题。

“阵地”,是什么意思?(学生自由发言,体会:阵地是战士保卫祖国,消灭敌人的战斗的地方。

阵地是很重要的地方,是不能丢失的。

解放军叔叔打仗时常常说“人在阵地在”。

)请再读课题,想一想:把哪儿当成了阵地?(手术台)“手术台”是专门用来干什么的地方?(医生抢救病人、为病人动手术的地方)当你读课题读到这里的时候,你心里有什么疑问呢?(手术台怎么会是阵地呢谁把手术台当作阵地他在这个阵地上怎样战斗的呢……)这些问题正是课文要告诉我们的,也是我们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大家学习课文后就可以知道了。

(二)整体感知,明确目标1、课题是由谁的话演变而来的?是在怎样的情况下说出来的?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这两个问题。

(学生读文后,明白:“手术台就是阵地”这句话是由白求恩大夫的原话“手术台是医生的阵地”演变而来的。

他是在情况十分危急的情况下,坚守阵地不撤离时说出来的。

)2、简介白求恩。

(白求恩:国际主义战士,加拿大共产党党员,著名的胸外科医师。

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的派遣,率领由加拿大和美国人组成的医疗队到中国解放区。

他以精湛的医疗技术为中国的抗日军民服务,并培养了大批医务干部,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手术台就是阵地》教案三篇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手术台就是阵地》教案三篇

【导语】《⼿术台就是阵地》讲的故事发⽣在抗⽇战争时期。

1939年春天,齐会战⽃打响了,受加拿⼤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派遣的加拿⼤共产党员⽩求恩⼤夫在这次战⽃中,把⼿术台当作阵地,在形势越来越危险的情况下,不顾个⼈安危,谢绝了卫⽣部长恳请他撤离的劝说,坚持为伤员做⼿术,连续⼯作了69个⼩时,表现了⽩求恩⼤夫对⼯作极端负责任,对同志极端热忱的⾼尚品质,赞扬了⽩求恩⼤夫把中国⼈民的解放事业当成⾃⼰的事业的国际主义精神。

⽆忧考准备了以下教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篇⼀ 教学⽬标: 1.学会本课的15个⽣字。

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当头⼀棒、敌⼈、激烈、陆续、淹没、仍然、吼叫、危险、形势、继续、迅速、争分夺秒等。

体会“陆续、连续、继续”的不同意思,并练习正确运⽤。

2.有感情地朗读课⽂,把握课⽂的主要内容;能结合课⽂内容,理解“”的意思。

3.学习⽩求恩⼤夫对⼯作极端负责任、对同志极端热忱的⾼尚品质和国际主义精神。

教学过程: 第⼀课时 学习⽬标: 学习⽣字词,整体感知课⽂。

教学步骤: (⼀)导⼊ (出⽰课⽂插图)这是抗⽇战争时期,我⼋路军野战医院紧张抢救伤员的情景。

看这位外国医⽣不顾个⼈安危,正在为伤员做⼿术,他说:“⼿术台就是医⽣的阵地。

”这个外国医⽣是谁呢?学了这节课我们就有了答案。

(⼆)课堂预习 1.出⽰预习要求。

(1)⾃由读课⽂,把⽣字词圈出来,反复读⼏遍。

(2)再读课⽂,⽤“——”画出不懂的词句,能查字典解决的查字典。

(3)思考:这篇课⽂主要写了⼀件什么事? 2.检查预习 (1)指读课⽂。

(2)认读⽣字词。

3.简介⽩求恩 (三)理解课⽂第⼀⾃然段 1.指名读,思考:这段讲了什么? 2.简介齐会战⽃。

3.齐读第⼆⾃然段。

第⼆课时 学习⽬标: 学习2、3、4⾃然段。

教学步骤: (⼀)理解第⼆⾃然段 1.默读第⼆⾃然段思考:⼏发炮弹落在⼩庙前的空地上,⽩求思是怎样抢救伤员的? (1)⼏发炮弹落在⼩庙前的空地上,说明什么? (2)在这样危险的环境下,⽩求恩是怎样⼯作的? (3)朗读。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手术台就是阵地教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手术台就是阵地教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手术台就是阵地教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手术台就是阵地教案第【1】篇〗一,教材分析1,地位和作用:《手术台就是阵地》讲的是加拿大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同志在中国的抗日战争时期的一次战斗中,以手术台为阵地,在形势越来越危险的情况下,坚持为伤员做手术,连续工作了69个小时的动人故事.表现了白求恩同志对工作极端负责的品质和他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成他自己事业的国际主义精神.文章的课题是一个比喻句,既点明了主要事件,又暗含中心.全文按事情发展顺序连段成篇.本片课文是第三单元的首篇课文,第三单元主要落实的训练目标是初步学习概括课文的主要方法.2,教学目标:一,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1.学会13个生字,理解"仍然"等重点词语.2.结合句子练习"陆续继续连续",会用"不断迅速"造句.(二)能力训练点1.培养自学能力,继续培养独立识字能力,尤其是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2.培养读的能力.练习默读课文,指导学生一边默读一边思考,在独立的阅读和思考中培养阅读能力.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培养说的能力.借助思考议答,使思维与表达能力都得到提高.4,培养概括能力:学习用多种方法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三)德育渗透点1.学习白求恩对工作极端负责任,对同志极端热忱的高尚品质.2.学习白求恩伟大的国际主义精神.二,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一)重点理解描写危险环境和白求恩大夫在这样的环境中怎样坚持手术台这块阵地,为伤员做手术的语句,体会白求恩大夫的崇高品质和伟大精神.(二)难点结合具体内容理解"为什么说手术台就是阵地"和"白求恩是不是我们的客人"等(三)解决办法1.重点解决办法.利用电教手段,创设小庙周围越来越紧张的情境,抓住白求恩做手术时的动作,神态,语言,深入理解课文内容.2.难点解决办法.以思考练习2题为凭借,同时结合上下文,找出有关内容,以小组为单位,读读,议一议,说一说.二,说教法,学法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的重要心理成份.具有学习兴趣的学生,会把学习看成内心的满足,而不是当成一种负担.为了帮助学生较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我抓住两条主线来发挥孩子的主体作用.采取"从疑入手,以疑激趣"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思维的兴趣.先让学生围绕课题提出疑问通过这些质疑,激起他们学习新课的兴趣.从疑入手,引导学生充分朗读课文.接着,根据学生的质疑和课文主要内容,把解决"为什么说手术台就是阵地"和"白求恩是不是我们的客人"这两个疑问做为重点,让学生主要围绕白求恩与师卫生部长的对话进行讨论和争论,运用质疑的方式层层逼进,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其内涵.讨论前一个问题时,提出两个疑问:"手术台"和"阵地"是一回事吗既然不是一回事,为什么说'手术台就是阵地 "讨论后一个问题,又提出两个疑问:"你们说他不是客人,那他是什么人他跟谁是一家人 "让学生主要围绕白求恩与卫生部长的对话进行讨论和争论,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其内涵.学生经过积极思维,逐步理解了白求恩冒着生命危险坚守手术台这块阵地, 不把自己当做客人,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为自己的事业的行为,是崇高的国际主义精神的表现.在解决疑问的过程中,让学生始终把激发学生的兴趣,启迪学生思维放在首位:一是在讨论和争论中解疑,为学生创设一种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的学习环境,学生主体作用得到发挥,使激发起来的学习兴趣更加浓厚;二是老师启发,点拨解疑,引导学生将疑点逐步击破,使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升华为积极思维的兴趣.这种"以疑激趣"的结果,是学生对疑问的解决和对课文中心的深刻理解.学生思维能力也在解疑过程中得到锻炼和提高.四,教学过程见课后教案五,板书设计14,手术台就是阵地情况白求恩表现黑烟滚滚弹片纷飞镇定地基盘旋炮弹爆炸继续瓦片落下火苗扑来争分夺秒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六,学生自主探究作业1,利用各种途径查询《手术台就是阵地》的写作背景,白求恩的资料.2,利用信息科技技术,让学生课后到老师提供的网址去学习有关白求恩的其他事迹.〖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手术台就是阵地教案第【2】篇〗教学要求:1.解当时白求恩大夫的工作环境以及他是怎样工作的。

《手术台就是阵地》 优质教案

《手术台就是阵地》 优质教案

《手术台就是阵地》优质教案三篇【导语】《手术台就是阵地》讲的故事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

1939年春天,齐会战斗打响了,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派遣的加拿大共产党员白求恩大夫在这次战斗中,把手术台当作阵地,在形势越来越危险的情况下,不顾个人安危,谢绝了卫生部长恳请他撤离的劝说,坚持为伤员做手术,连续工作了69个小时,表现了白求恩大夫对工作极端负责任,对同志极端热忱的高尚品质,赞扬了白求恩大夫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成自己的事业的国际主义精神。

无忧考网准备了以下教案,希望对你有帮助!篇一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15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当头一棒、敌人、激烈、陆续、淹没、仍然、吼叫、危险、形势、继续、迅速、争分夺秒等。

体会“陆续、连续、继续”的不同意思,并练习正确运用。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能结合课文内容,理解“”的意思。

3.学习白求恩大夫对工作极端负责任、对同志极端热忱的高尚品质和国际主义精神。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学习目标:学习生字词,整体感知课文。

教学步骤:(一)导入(出示课文插图)这是抗日战争时期,我八路军野战医院紧张抢救伤员的情景。

看这位外国医生不顾个人安危,正在为伤员做手术,他说:“手术台就是医生的阵地。

”这个外国医生是谁呢?学了这节课我们就有了答案。

(二)课堂预习1.出示预习要求。

(1)自由读课文,把生字词圈出来,反复读几遍。

(2)再读课文,用“——”画出不懂的词句,能查字典解决的查字典。

(3)思考: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2.检查预习(1)指读课文。

(2)认读生字词。

3.简介白求恩(三)理解课文第一自然段1.指名读,思考:这段讲了什么?2.简介齐会战斗。

3.齐读第二自然段。

第二课时学习目标:学习2、3、4自然段。

教学步骤:(一)理解第二自然段1.默读第二自然段思考:几发炮弹落在小庙前的空地上,白求思是怎样抢救伤员的?2.议答(1)几发炮弹落在小庙前的空地上,说明什么?(2)在这样危险的环境下,白求恩是怎样工作的?(3)朗读。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手术台就是阵地教学设计(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手术台就是阵地教学设计(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手术台就是阵地教学设计(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手术台就是阵地教学设计第1篇】一、设计理念《手术台就是阵地》这篇课文,是三年级下册选学课文中的一篇。

课文顺着战情的变化,设置了递进的三个层次来表现人物的崇高品德。

每个层次都抓住这样两个要点来构段:险恶的环境,白求恩大夫的表现(言行)。

在这样强烈的对比中,突出了白求恩大夫的高尚品德。

教学时要紧紧抓住这个对比,来让学生领会课文的中心思想。

二、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对什么是国际主义精神不甚了解,因为现在的孩子都生活在和平幸福的年代,所以很难体会到当时环境的危急,以及在这样危急情况下身为一个外国人的白求恩大夫仍然坚持做手术所体现出来的各种高尚品质。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多媒体播放关于战争的视频,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使学生较为容易的感受白求恩大夫这一品质。

三、教学目标1. 会认“斗”“棒”等13个生字。

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了解白求恩大夫在万分危急的情况下,坚守阵地,连续三天三夜冒着生命危险为伤员动手术的事迹,学习白求恩大夫的国际主义精神和对工作极端负责,对同志对人民极端热忱的高尚品质。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1.学习生字的音、形、义,能正确认读并书写生字。

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体会白求恩大夫在危险中坚持手术台这块阵地的语句,学习白求恩大夫的崇尚品质和伟大精神。

五、教学课时1课时六、教学过程(一)导语板书“手术台”,问同问们会想到什么?(医院)板书“阵地”,问同学们看到这两个字会想到什么?(打仗的地方),(转身板书:手术台就是阵地),如果说“手术台就是阵地”。

同学们脑海里面可能会浮现出一连串的问号,那同学们想不想知道作者为何要这样说呢?今天我们来学习《手术台就是阵地》这篇课文,去一探究竟。

(设计意图:直接用质疑课题的方式,引发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学习本篇文章的兴趣。

)(二)检查预习1.检查字词预习(多媒体出示下列词语)气焰嚣张当头一棒激烈淹没敏捷炮弹争分夺秒爆炸恳求危险战斗大夫(1)分小组朗读;(2)注意“大夫”的“大”的读音,“战斗”的“斗”的读音。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手术台就是阵地优秀教案(精推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手术台就是阵地优秀教案(精推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手术台就是阵地优秀教案(精推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手术台就是阵地优秀教案第【1】篇〗一、教学要求:1、使学生了解白求恩大夫在万分危急的情况下,坚守阵地,连续三天三夜冒着生命危险为伤员动手术的事迹,教育学生学习白求恩大夫的国际主义精神和对工作极端负责,对同志极端热忱的高尚品质。

2、学习先找出重点段再给课文分段的方法。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难点:学习先找出重点段再给课文分段的方法。

三、教学用具:白求恩说的话(第三自然段中)四、课时安排:三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要求: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学习生字新词。

读熟课文。

提炼出主要问题。

教学过程:一、解题并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第13课《手术台就是阵地》。

同学们看了课题后想说点什么?二、学习生字新词。

1、自读生字表里的生字。

2、老师出示生字,学生读。

3、记字形。

说说哪些字最难记,你有什么好方法。

4、在记字形的同时,说一说字词义5、读词。

三、读熟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自读课文,尽量做到正确。

2、听老师的范读,查自己是否有错。

3、再自读课文,尽量做到流利。

4、同桌互读互查。

四、默读课文,画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1、默读,自己画。

2、小组讨论,帮助解疑。

3、全班讨论,筛选重点问题。

为什么说手术台就是阵地?为什么把手术台当作阵地?说明了什么?明确: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知道什么叫阵地?手术台是什么样的地方?再理解为什么说手术台就是阵地?就要理解当时的情况是怎样的,白求恩大夫是怎样说的是怎样做的。

第二课时教学要求:解决重点问题,有语气地朗读课文。

一、导入,回顾重点问题。

上节课我们一起解决了不少问题,还有一个问题要在这节课来解决。

问题是为什么说手术台就是阵地?为什么把手术台当作阵地?说明了什么?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知道当时的情况是怎样的?白求恩大夫是怎样说的怎样做的?二、解决重点问题,有语气地朗读。

1、什么叫阵地?(阵地就是军队为了战斗而占据的地方,通常设有工事)(手术台就是外科医生做手术用的台子。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手术台就是阵地 教学教案(多篇)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手术台就是阵地 教学教案(多篇)

26 手术台就是阵地【核心素养目标】文化自信:明白做事要认真负责。

语言运用:能带着问题默读课文,联系事情发生的背景,说出对“手术台就是阵地”的理解。

思维能力:练习默读课文,指导学生一边默读一边思考,在独立的阅读和思考中培养阅读能力。

审美创造:使学生了解白求恩大夫在万分危急的情况下,坚守阵地,连续三天三夜冒着生命危险为伤员动手术的事迹,教育学生学习白求恩大夫的国际主义精神和对工作极端负责,对同志极端热忱的高尚品质。

【课前解析】关注文本:课文主要通过外貌、动作和语言描写,表现了白求恩在恶劣的战争环境下忘我工作的情形。

关注结构:本文结构清晰,第1自然段写了事情的起因,第2~4自然段写了事情的经过,第5自然段交代了事情的结果。

关注描写:课文对环境的描写突显越来越严峻的战争形势,与对人物的描写形成强烈的对比。

【教学目标】1.认识“棒、恩”等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斗、大”,会写“术、斗”等12个字,会写“手术台、阵地”等17个词语。

2.能带着问题默读课文,找出描写战斗激烈的语句。

(重点)3.能用多种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

(重点)4.能理解“手术台就是阵地”的含义,感受白求恩的品质。

(重难点)【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棒、恩”等10个生字,正确认读多音字“斗、大”,会写“术、斗”等12个字,会写“手术台、阵地”等17个词语。

2.带着问题默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阅读资料1.(出示课件3、4)先出示白求恩医生的一些图片,再播放歌曲《白求恩》,教师引入:歌曲里的白求恩医生你听说过吗?他有怎样的故事?让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走进今天的课文,一起来认识这位把手术台当成阵地的医生吧!2.教师板书课题,(板书:手术台就是阵地)学生齐读课题。

3.了解抗日战争。

(1)指名学生自由说说对抗日战争有哪些了解。

(2)(出示课件5)出示抗日战争相关资料,指名读。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手术台就是阵地教案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手术台就是阵地教案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手术台就是阵地教案《手术台就是阵地》是一篇记叙文,讲述了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在一次战斗中,以手术台为阵地,在形势越来越危险的情况下,不顾个人安危,坚持为伤员做手术的故事。

以下是一份基于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的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会认“棒、恩”等11 个生字,会写“斗、棒”等10 个字,会写“手术台、阵地”等17 个词语。

2. 能带着问题默读课文,联系事情发生的背景,说出对“手术台就是阵地”的理解。

3. 了解白求恩大夫在万分危急的情况下,坚守阵地,连续三天三夜冒着生命危险为伤员做手术的事迹,感受白求恩大夫的国际主义精神和对工作极端负责、对同志极端热忱的高尚品质。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会认“棒、恩”等11 个生字,会写“斗、棒”等10 个字,会写“手术台、阵地”等17 个词语。

(2)能带着问题默读课文,联系事情发生的背景,说出对“手术台就是阵地”的理解。

2. 教学难点了解白求恩大夫在万分危急的情况下,坚守阵地,连续三天三夜冒着生命危险为伤员做手术的事迹,感受白求恩大夫的国际主义精神和对工作极端负责、对同志极端热忱的高尚品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展示白求恩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

(2)揭示课题《手术台就是阵地》,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圈出生字词。

(2)检查生字词的学习情况,指导学生正确认读和书写。

3. 整体感知(1)指名学生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其他学生思考: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2)引导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4. 精度课文,理解内容(1)学习第1 自然段,引导学生思考:这句话告诉了我们什么?(2)学习第2-4 自然段,引导学生思考:白求恩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3)学习第5 自然段,指导学生理解“陆续”“继续”“连续”三个词语的意思和用法。

5. 总结全文(1)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内容,说说自己从课文中学到了什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掌握多音字“斗、大”。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能结合课文内容,理解“手术台就是阵地”的意思。

3.学习白求恩大夫对工作极端负责任、对同志极端热情的高尚品质和国际主义精神。

教学重、难点:1.能结合课文内容,理解“手术台就是阵地”的意思。

2.使学生从白求恩大夫坚守岗位、救死扶伤的事迹中,受到国际主义精神的教育。

教具准备:多媒体投影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1.板书课题,鼓励学生质疑。

2.什么是“阵地”?为什么说手术台就是阵地?是谁的阵地?
二、整体感知
1.指名说说通过预习,知道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2.交流对白求恩的了解,师可补充介绍:白求恩:加拿大共产党员,著名的胸外科医生,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受加拿大共产党员的派遣,率领由加拿大和美国人
组成的医疗队于1938年三、四月间到达延安,以精湛的医疗技术为中国的抗日军民服务,并培养了大批医务干部,后因抢救伤员感染中毒,1939年11月12日在河北唐县逝世,毛主席曾写《纪念白求恩》一文。

3.指名接读课文,找出文中最使人感动的句子,注意以下词语读音:气焰嚣张当头一棒几发炮弹淹没仍然敏捷迅速争分夺秒注意以下多音字:斗挨大血发弹空没
4.自己再读课文,找出使人感动的句子和同桌交流,说说为什么?三、细读感悟(一)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
1.指名读,标出句子,体会每句话的意思。

2.交流读懂了什么?查字典理解“嚣张”,联系上下文理解“当头一棒”。

(二)引导学习课文第2—4自然段
1.指导学习第2自然段。

(1)默读,看自己能读懂哪些问题?
(2)交流讨论:从哪些地方体会到战斗非常激烈?白求恩所处的环境怎样?你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到的?白求恩是怎样做的?你抓住重点词语体会到了白求恩什么精神?
(3)互相谈谈感受,小结:白求恩在极其危险的环境中忘我地工作。

2.重点学习第3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

(2)交流读懂了什么?情况万分危急,白求恩丝毫不考虑自己的安危。

(3)重点理解白求恩说的话,思考、讨论:阿说了几句话?每句话什么意思?你是怎样理解“手术台就是医生的阵地”的?怎样理解“不是你们的客人”?(4)指导分角色朗读,深入理解白求恩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国际主义精神。

3.自学第4自然段,小组交流。

(三)学习第5自然段
1.齐读课文。

2.讨论:“三天三夜”与工作了“69个小时”,你体会到了什么?
四、整合全文,巩固提高
1.分组朗读描写“环境”和白求恩“表现”的句子。

2.有感情地朗读全文,谈谈你的体会和感想。

五、积累和运用找出课文中带有“陆续、继续、连续”的句子,想想三个词语能不能调换,再用这几个词语各说一句话。

六、课外拓展引导学生课外收集周围先进人物、劳动模范的感人事迹,模仿课文,以“——就是阵地”为主题交流并进行练笔。

板书设计:
手术台就是阵地
情况:危急→更危急→十分危急
白求恩:镇定→坚守阵地→争分夺秒对工作认真对同志热忱国际主义精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