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译问题及策略

合集下载

口译翻译能力提升策略研究

口译翻译能力提升策略研究

口译翻译能力提升策略研究一、背景介绍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国际交流不断加强,翻译和口译能力在现代社会中尤为重要。

从学术会议到商务谈判、政治会议,各种场合都需要专业的口译人员,因此提高口译翻译能力已成为许多人的目标。

本文旨在探讨口译翻译能力提升的策略,希望为广大口译爱好者提供指导。

二、口译翻译能力的含义口译翻译能力是指译员在翻译过程中准确把握原文意思,对语言、语法及文化差异准确把握并恰当表达出来的能力。

在实际工作中,译员需要兼备听力、口语、阅读和写作等多种技能,才能胜任翻译工作。

三、口译翻译能力提升的策略1.积累大量语言基础知识语言基础知识是语言学习的基础,也是口译翻译的必备知识。

译员应该熟练掌握语音、语法和单词等基础知识,并通过不断的学习来扩充词汇量。

同时,对于专业术语的积累也尤为重要,可以通过阅读经典著作和专业资料来积累。

2.注重听力训练听力是口译翻译的基础技能,译员应该注重听力训练。

可以通过听新闻、听音频,甚至可以模仿听力考试进行训练。

对于不同的语种,还可以借助听力教材和课程,通过聆听标准的语音和口音来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3.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口语表达能力是口译翻译的重要技能之一,因此需要适当进行相关的训练。

可以通过模仿、朗读、句型的学习等方法来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同时还可以加入英语角或法语角等社交活动,锻炼口语交流能力。

4.加强跨文化交流的学习跨文化交流是翻译工作中不可忽视的因素,译员需要尤其注重跨文化交流的学习。

可以通过阅读跨文化交流的研究成果,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并在实践中进行不断探索和总结。

5.提高专业素养翻译工作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素养才能胜任。

因此,译员需要不断学习行业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

可以通过参与翻译项目、跟踪科技进展、阅读相关行业的资讯和出版物等途径来进行学习。

四、结论本文主要介绍了提高口译翻译能力的策略。

需要提醒的是,口译翻译能力的提升需要不断的学习和实践,要具备耐心和恒心。

商务口译参考答案

商务口译参考答案

商务口译参考答案商务口译参考答案商务口译是一项需要高度专业技能和语言能力的工作,对于参与者来说,掌握一些常见的商务用语和专业词汇是非常重要的。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为大家提供一些商务口译的参考答案,希望能对大家的口译能力提升有所帮助。

一、商务会议商务会议是商务活动中最常见的场合之一。

在商务会议中,参与者需要就各种商务议题进行讨论和决策。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商务会议问题及其参考答案:1. Could you please provide us with an update on the current status of the project?请您提供一下项目目前的进展情况。

2. What are the key challenges that we are currently facing?我们目前面临的主要挑战是什么?3. How do you propose to overcome these challenges?您打算如何克服这些挑战?4. What is the timeline for the completion of this project?这个项目的完成时间是多久?5. Are there any budget constraints that we need to be aware of?我们需要注意有没有预算限制?二、商务谈判商务谈判是商务活动中的核心环节,参与者需要就合作、合同和价格等问题进行协商和达成一致。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商务谈判问题及其参考答案:1. What are your expectations for this partnership?您对这次合作有什么期望?2. What is your bottom line in terms of pricing?您对价格有什么底线要求?3. How do you propose to ensure the quality of the products/services?您打算如何确保产品/服务的质量?4. Are there any specific terms and conditions that you would like to include in the contract?您有没有希望在合同中包含的特定条款?5. What is your preferred payment method?您更倾向于哪种支付方式?三、商务信函商务信函是商务活动中常用的沟通工具之一。

提高口译翻译水平的关键技巧与策略

提高口译翻译水平的关键技巧与策略

提高口译翻译水平的关键技巧与策略口译翻译是一项需要高度专业素养和语言能力的工作,对于从事口译翻译行业的人而言,提高口译翻译水平是非常关键的。

本文将介绍一些提高口译翻译水平的关键技巧与策略。

一、准备工作1. 主题知识的积累对于不同领域的口译翻译,了解相关的专业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因此,在进行实际口译翻译工作之前,要充分了解相关领域的背景知识,包括相关术语、概念和行业特点等。

这样可以确保在翻译过程中更加准确地理解和传达信息。

2. 预习和准备材料在进行现场口译时,提前收集并预习与会议或活动相关的资料和议题,对演讲人背景、主题内容和可能涉及的术语进行调研和了解。

这样可以在口译过程中更好地把握和理解信息,提高口译准确度和流畅度。

二、技巧与策略1. 注重听力训练口译翻译的基础是良好的听力技巧。

因此,定期进行听力训练是非常重要的。

可以通过听取各种类型的录音、广播、新闻以及演讲等提高自己的听力水平。

同时,也可以参加专业培训班或聘请语言教师进行个别指导,提高自己的听力能力。

2. 注意语音语调在进行口译翻译时,准确传达原始语言的语音语调是非常关键的。

为了提高语音语调的准确度,可以借助录音设备进行反复录音,并和母语人士进行交流和比较。

通过不断的练习和调整,可以提高自己的语音语调,使其更加接近于母语水平。

3. 培养思维能力良好的思维能力是进行口译翻译的关键。

为了培养思维能力,可以进行大量的阅读、思考和写作。

通过阅读各种类型的书籍和文章,可以丰富自己的词汇量和知识储备,提高对不同领域的理解和把握能力。

同时,通过积极思考和写作,可以提高自己的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4. 大量练习口译翻译是一项需要不断练习和积累的技能。

只有通过不断地实践,才能提高口译翻译的准确度和流畅度。

可以参加各种形式的模拟口译翻译活动,如参与工作坊、模拟演讲和对话等场景,进行口语表达的训练和提高。

5. 注重反思与反馈在进行口译翻译过程中,及时反思和总结是非常重要的。

口译前的准备策略

口译前的准备策略

口译前的准备策略口译是一项需要充分准备的工作。

以下是一些准备策略,可帮助提高口译的质量和准确性。

1.研究主题:在口译前,研究一下会议或活动的主题是非常重要的。

了解主题能帮助口译员熟悉相关词汇和术语,并更好地理解演讲者的意图和论述背景。

2.阅读背景材料:在会前尽可能提前获取会议相关的文档或演讲稿。

通过阅读这些背景材料,口译员能对即将面对的主题和内容有更深入的了解,有助于在口译时更加准确地传达信息。

3.提前查阅词典和参考资料:在口译前,应当准备好相关的专业词典和参考资料。

这些资源能为口译员提供在词汇或术语不熟悉时的参考,确保更准确地传达信息。

4.练习口译技巧:口译是一项需要高度专业技巧的工作。

在口译前,口译员应当通过大量的练习来提高自己的技巧。

可以通过模拟会议或其他实际情境来练习听译和口译的能力。

同时,也应该练习提问和追问的技巧,以便在口译过程中能够更好地与讲话者进行互动。

5.建立专业网络:在进入口译行业之前,建立起与其他专业人士的网络是非常重要的。

这样可以跟进行业动态,了解最新的术语和理论。

在口译前,通过与专家和同行的交流,可以获取有关一些特定领域的信息,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

6.掌握技术工具:现代化的科技工具为口译提供了很多便利和支持。

在口译前,需要掌握并熟练使用一些常见的口译设备和软件。

这些工具包括如同声传译设备、电子词典、语音识别软件等等。

7.保持身体和精神状态的良好:口译工作需要长时间的集中注意力和高强度的思考。

在口译前的准备过程中,要确保身体和精神状态良好。

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合理的饮食,避免过度疲劳和精神压力。

8.记录和反思:在口译后,口译员应当及时记录和反思自己在口译过程中的问题和不足之处。

这些记录可以帮助口译员不断总结经验,并找到改进口译质量的方法。

以上是口译前的准备策略。

通过充分准备,口译员可以提高自己的口译水平,更好地传达和理解讲话者的信息,确保高质量的口译服务。

口译中该如何应对

口译中该如何应对

口译中该如何应对口译是一种即时的语言转换技能,需要能够迅速理解并传达说话者的意思。

要应对好口译工作,以下是一些需要注意的关键点。

首先,口译人员需要具备良好的听觉和口语能力。

他们需要能够听清说话者的每个细节并准确地传达出去。

同时,他们需要有流利、准确和有逻辑性的口语表达能力。

练习磨砺听力和口语技能,可以通过多听多说,尤其是听取不同领域的人群的演讲或对话。

其次,口译人员需要有广泛的知识和词汇储备。

他们需要了解不同领域的专业词汇和术语,并能够有效地运用它们。

通过不断学习和阅读,保持对各个领域的了解是非常重要的。

此外,积累常见的固定搭配和短语也对提高口译能力有很大帮助。

第三,口译人员需要具备快速思维和分析能力。

在口译过程中,他们需要即时理解和翻译说话者的意思。

因此,他们需要能够快速将语言信息转化为自己的语言,并传达出去。

通过反复练习和模拟口译情境,可以提高思维和分析能力。

第四,口译人员需要具备良好的记忆能力。

在口译过程中,他们需要能够记住大量的信息,并确保准确地传达出去。

通过使用记忆技巧,如构建关联,使用图表或笔记等方法,可以帮助提高记忆能力。

第五,口译人员需要具备良好的应变能力。

在口译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挑战,如说话速度快、意思复杂、技术难度大等。

他们需要能够迅速应对这些挑战,并保持流畅的口译。

通过不断的实践和经验积累,可以提高应变能力。

最后,口译人员需要保持专业和客观的态度。

他们需要遵守职业道德,保持中立和客观的立场,并尽力传达说话者的真实意图。

此外,他们还需要继续学习和提高自己的口译技能,以保持与行业的发展同步。

总之,要应对好口译工作,口译人员需要具备良好的听觉和口语能力、广泛的知识和词汇储备、快速思维和分析能力、良好的记忆能力、良好的应变能力以及专业和客观的态度。

通过不断学习、实践和经验积累,可以不断提高口译水平。

英语口译中的短时记忆教学策略

英语口译中的短时记忆教学策略

英语口译中的短时记忆教学策略
在英语口译中,短时记忆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因为口译者需要在短时间内将听到的内容翻译成目标语言。

为了提高口译者的短时记忆能力,可以采用一些教学策略来进行训练和提高。

本文将介绍一些英语口译中的短时记忆教学策略,帮助口译者提高短时记忆能力。

1. 多听多读
口译者在训练短时记忆能力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多听多读来提高自己的记忆能力。

口译者可以选择一些专业的口译材料,比如政治演讲、新闻报道等,然后进行反复听和读的练习。

通过不断的练习,口译者可以逐渐提高自己的短时记忆能力,从而更好地完成口译任务。

2. 分段记忆
口译者在进行口译任务时,可以将听到的内容分成若干段,然后分别记忆每一段的内容。

这样可以避免一次性记住所有的内容,短时记忆的负担会减轻一些。

口译者可以通过练习将长篇内容分段记忆,逐渐提高自己的分段记忆能力,更好地完成口译任务。

4. 制定记忆规律
口译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和习惯制定一些记忆规律,比如通过绘图、制作思维导图等方式来提高记忆效果。

口译者可以根据不同的内容制定不同的记忆规律,从而更好地记忆和翻译口译内容。

英语口译中的短时记忆教学策略非常重要,可以帮助口译者提高短时记忆能力,更好地完成口译任务。

口译者可以通过多听多读、分段记忆、多重复、制定记忆规律、练习跟读以及参加模拟口译考试来提高自己的短时记忆能力,从而更好地完成口译任务,提高口译水平。

希望口译者能够通过不懈的努力和练习,提高自己的短时记忆能力,在口译领域取得更好的成绩。

专业的口译技巧与策略

专业的口译技巧与策略

专业的口译技巧与策略口译作为一种重要的沟通工具,在国际交流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口译员,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语言功底,还需要掌握一些专业的口译技巧和策略。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给出一些实用的口译技巧和策略。

一、主动准备1.了解话题背景在进行口译前,尽可能提前了解与话题相关的背景知识,包括相关行业名词、专业术语等。

这样可以在口译过程中更加流利地传达信息,并使得口译结果更加专业准确。

2.预习演练进行口译之前,预习与练习是提升口译技巧的关键。

可以通过阅读相关文章、练习口语表达等方式预习,同时也可以找一些音频材料进行模拟口译练习,提高自己的反应速度和语言流畅度。

二、专注力的保持1.注意信息过滤在进行口译过程中,信息的筛选和过滤是非常重要的。

及时辨识主要内容,摒弃无关信息,保持专注力,避免因陷入细节而错过更重要的信息。

2.注意对象观察在口译的过程中,观察听众的反应是非常重要的。

可以通过观察听众的表情、姿态和肢体语言等来判断他们是否理解自己的口译内容,并及时调整自己的表达方式,以保证信息的准确传达。

三、言简意赅1.概括总结在进行口译时,可以尝试将原文概括与总结,用简洁准确的语言将信息传达给听众。

这样不仅可以提高语言的流畅度,还可以确保信息的准确传达,并帮助听众更好地理解。

2.避免赘述口译时需要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和赘述。

可以通过删除冗余信息、精简句子结构等方式使表达更加精炼,提高口译的效率和流畅度。

四、应对技巧1.适当运用衔接词在进行长句或复杂句的口译时,适当地运用衔接词可以使句子结构更加清晰,有效地衔接各部分内容,使信息流畅传达。

2.注重主谓宾在进行口译时,应注重主谓宾结构的传达,将句子中的重点信息准确表达出来。

同时,也要注意主语与谓语的一致性,避免出现语法错误。

五、反思提高1.录音回放在进行实际口译或模拟练习时,可以将自己的口译过程进行录音,并在完成后进行回放和反思。

通过对自身表现的审视,找出自己的不足之处,针对性地进行改进。

博物馆口译难点和应对策略探究

博物馆口译难点和应对策略探究

博物馆口译难点和应对策略探究一、博物馆口译的难点1. 专业性强博物馆口译需要对文物、历史、艺术等领域有一定的专业知识。

在博物馆中,口译人员可能需要口译关于文物的介绍、历史事件的解说、艺术品的说明等内容,而这些内容通常都具有一定的专业性。

口译人员需要在较短的时间内理解并准确传达这些专业性内容,因此专业性是博物馆口译的一大难点。

2. 文化差异博物馆口译往往需要面对不同文化背景的参观者。

因为不同文化对于历史、文物、艺术等领域的理解和认知存在差异,口译人员需要在口译过程中思考如何跨越文化障碍,让参观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展品的信息。

3. 语言表达口译人员需要在口译过程中保持语言的流畅和准确。

博物馆口译往往需要面对各种口语、方言,甚至外国参观者的需求,口译人员需要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做到熟练运用语言,确保口译质量。

二、应对策略1. 提前准备针对博物馆口译的专业性,口译人员需要在口译前进行充分准备。

包括了解展览内容、文物背后的历史故事、艺术品的风格特点等,这样可以提高口译人员对于展品内容的把握和理解,从而更好地进行口译。

口译人员还需要不断增强专业知识,包括了解历史事件、文物背后的故事,艺术品的创作背景等。

只有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口译人员才能更好地理解并准确传达展品的信息。

3. 提高文化素养提高文化素养是博物馆口译的重要策略之一。

口译人员需要了解不同文化的历史、价值观念、传统习俗等,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际,使得口译工作更加顺畅和贴近参观者的认知。

4. 多维语言训练5. 追求口译质量无论面对何种难点,口译人员在进行博物馆口译时都需要不断追求口译质量。

包括准确传达展品的信息、流畅地进行口译、积极引导参观者进行互动等,都是保证口译质量的重要手段。

博物馆口译的难点在于专业性强、文化差异、语言表达等方面,针对这些难点,口译人员需要进行提前准备、增强专业知识、提高文化素养、多维语言训练以及追求口译质量等多方面的应对策略。

只有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才能更好地应对博物馆口译的挑战,确保口译质量和参观者的体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口译问题及策略研究吴羡安庆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摘要:口译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信息处理加工的过程,它不是两种语言之间的机械转换,而是涉及到人复杂的思维转换过程,需要口译员具备丰富的语言、知识储备和其它各种能力。

本文指出对口译员的要求,对口译中经常出现的问题进行详细分析并提供可行的解决策略,为以后的口译实践进行指导。

关键词:口译;信息处理;策略On Interpretation Problems and StrategiesAbstract: Interpreting is a complex progress of information processing which is all about sophisticated switch of different thinking modes. It needs rich and professional knowledge of languages and many other abilities.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analysis of common problems in interpreting and providing practical interpretation strategies, which will guide interpreting practice.Key words: interpretatio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trategy作为翻译的一种形式和一种双语交际活动,口译因其实用性和高效性在近些年来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对其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

口译活动是一项需要经过专业训练才能较好掌握的技能,它不仅对两种(或以上)语言的掌握能力有非常高的要求,而且对其他很多非语言能力也有严格要求。

口译被定义为一种特定的语言行为过程,是人们在跨文化交流活动中,为消除彼此语言之间的障碍,由能够准确自如运用双方语言的人采用口语表达的形式,将一种语言所表述的思想内容用对方语言做出转述的即时翻译过程[1]。

从口译的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它不是两种语言之间的机械转换,而是涉及到人复杂的思维转换过程,需要口译员具备丰富的语言、知识储备和其它各种能力。

所以仅仅掌握两种语言是无法胜任口译工作的。

在跨文化交际中,要求译员不仅把原语表述的信息准确转述出来,在必要的的时候还需补充说明隐含在原语字里行间文化信息,使信息接受者充分理解原语内含意义,这其间的难度之大是可想而知的。

所以对于口译的初学者来说在口译实践中不可避免会遇到巨大的挑战,本文便是结合自己平时的口译训练和相关赛会实践上的收获针对口译初学者应该着重注意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方法。

口译的整个过程其实就是信息接收——处理——输出的过程,不过接收的信息和输出的信息不是同一种语言,这就给话语交际增添了不小的难度。

下面就按照口译过程的这三个方面分别来对口译问题和对应策略进行阐述。

一、信息接收口译的信息接收至关重要,只有首先毫无障碍地听懂说话人的意思方能谈得上翻译。

这就需要口译员具备优秀的听辨能力。

1 听力能力在这里笔者探讨的主要是英语的听力问题。

比如有的词汇在我们不受任何外在信息干扰时是完全可以辨识的,但在实际听力过程中由于说话人语速过快或发音不标准的确会影响译员对所听语句含义的判断。

而这种情况在实际口译过程中是经常发生的。

对于解决说话人语速过快的问题,我们可以多听一听比如像CN N新闻这样语速较快的音频,也可以运用像cool edit pro这样的数字音频编辑器加快音频播放语速,提高我们平时的训练难度。

对于说话人有口音的问题,我们可以通过看CCTV-news频道的新闻或访谈节目,多看看各种记者招待会,了解不同国家人们说英语的方式和特点。

当然,如果是接到了口译任务,那就应该事先对说话人的具体情况有所了解,我们可以在网上提前搜索他们的语言表达习惯,口音特点。

如果有机会的话作为口译人员,可以在事先与他们多一些交流,尽量熟悉并适应他们的口音和语速以及说话的特点,这样就能够相对减轻听力的理解负担。

当然,在交替传译中,如果对方的口音真的十分浓重或语速飞快,以至于影响到译员对于其话语意思的理解,这时译员不得不就某些重要信息与说话人进行核实以保证翻译工作的顺利完成,这样的场景不仅能在非正式的口译场合上见到,而且在政府记者招待会这样重要的交际场合也偶尔能够见到。

保证高标准的口译质量不仅是对说话人话语权的尊重,也是对于听者的责任。

但需要注意的是,这种做法不能频繁出现于同一场合,不然口译者的专业度会受到严重质疑,另外也会拉长交际时长,给双方造成时间上的损失。

总之,对于口译过程中听力能力的培养重在平时的点滴积累,千万不能临时抱佛脚,临阵磨枪为时晚矣。

2 背景知识熟悉口译对象的国家概况及文化背景十分必要。

不同口译对象的说话方式和语言特色一定带有不同的文化背景。

发言人讲话时可能会使用一些文化用语(如隐语,比喻和讽刺)是只有对发言人国家的文化背景有深刻了解的人才可以迅速反应出其隐藏内涵的。

下面摘选奥巴马演讲中的一句话“John Kerry believes in America. And he knows that it's not enough for just some of us to prosper——for alongside our famous individualism, there is another ingredient in the American saga, a belief that we're all connected as one people.” 这里的“indi-vidualism”应该翻译成“个性主义”,充分表现美国文化中充分尊重个性差异以及强调个人自由和个人利益的重要性,而绝非所谓的“利己主义”。

除此之外,口译初学者最容易忽视的往往是我们自己的文化。

中国历史悠久,文化博大精深,我们需要了解和学习的地方还有很多,千万不要厚此薄彼自以为是。

例如每年两会期间总理答中外记者问时基本都会或多或少地涉及中国诗词,如果译员没有深厚的文化功底,那么就很难在如此短暂的时间内理解并翻译出准确的译文。

因此,译员平常需要做的一个重要功课就是博览群书,了解不同国家的历史、文化和习俗。

同时也应不断积累对应语言的表达方式,当然有的拥有其固定说法,有的可以随机应变。

这部分的把握对于口译工作者来说是一个重大考验[2]。

熟悉口译对象的职业及涉及的专业领域也很有必要。

译员如果想要准确流畅地传达发言人的意思,就必须事先做足功课,充分了解发言人的职业,在有限的准备时间里熟记大量的专业词汇。

如果条件允许,可以了解发言人讲话的大致范围当然是最好。

这样就有了充分的心理准备,对将要进行的口译工作增添信心。

二、信息的处理加工1记忆问题及训练方法口译不是一个从源语言到目标语言的单向解码过程,而是一个理解与重新组织表达思想的动态过程。

这对于我们弄清口译记忆规律和实质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第一,口译记忆并不是孤立地、机械地记忆源语语音代码或信息符号,而是在完全领会的基础上对源语信息的主要意义和关键词语的提取和记忆; 第二,口译记忆不是对大脑所储存信息的简单恢复,而是对输入信息进行分析筛选加工和编码处理后的储存和提取[3]。

很多学生在课堂练习和平时训练的过程中会遇到一个共同的问题,那就是在处理一段较长话语的时候逻辑性很差,错译漏译的问题频发,记忆功能发挥不尽人意是导致问题出现的一个首要方面。

对于刚听到的一句话会在很短的时间内迅速遗忘,而且短时记忆中保存的信息也会在源源不断的新增信息的干扰下被抛到了脑后。

而且在听到句子末尾时对于语段开头的信息记忆不全,必须依靠笔记来进行回忆,所以在口译开始时也会停顿较长得时间来进行记忆和语言上的准备。

美国心理学家安德森指出,视觉信息的记忆比言语信息的记忆能量大得多。

实验证明,人们通过听觉获得的信息大约只能记住15%,视觉获得的信息则能记住25%,但如果把视觉和听觉结合起来,就能记住约65%的信息[4]。

受此启发,如果译员能把源语话语信息以某种形象进行储存,即对语篇所描述的事物建立起一个情景模型,把需要记忆的内容变成自己所感受的东西,就能有效地减少记忆的负荷。

形象化记忆的一个明显优点就是它能使枯燥的记忆变得生动,同时可以延长短时记忆的时间,也可以更完整地转述信息。

此解决方法尤其适合地理知识介绍及其他描述类口译材料的记忆。

还有一种记忆方式叫做组块记忆,即人们利用储存于长时记忆的知识对短时记忆的信息加以组织,使之构成人们熟悉的较大的意义单位。

心理实验表明,通过组块方式,对信息进行重新编码,可以大大增加记忆的容量,这十分有利于口译中对于大段信息的有效记忆。

在口译记忆中,组块的过程是对话语信息进行主动的分析归纳和整理,也就是从各层意思中提取关键词,通过组块概括源语信息,既能加深印象,又能改善记忆效果,对口译的短时记忆非常有帮助。

2 口译笔记笔记是辅助口译时记忆的有效手段,但需强调“辅助”两个字。

在交替传译过程中,用简单的文字或符号记下原语中能刺激记忆的关键部分,通过关键词提示自己原语表达的意义,对反映其逻辑关系,防止漏译能起到很好的作用[5]。

但如果过分多依赖笔记,把大部分时间都用记笔记上,就会本末倒置,对有效记忆形成无形的干扰,造成表达上的困难。

因此在平时的训练中,我们应学会使用一些常用的笔记符号和概念,自己也可以发明一些简洁的技法,但需要注意的是一旦确定某些词的对应记法就不要再轻易更改,以便逐渐形成条件反射,建立属于自己的一套固定的笔记方法。

这样就可以在最大程度上减少花费在笔记上的时间,把更多精力投入到翻译上来。

如果是同声传译,就几乎没有任何时间做笔记,这时需要考验的不再是瞬时记忆能力,而是双语的迅速转换能力了。

三、信息输出1 中英文转换口译对于译员的另一个重大挑战就是听力问题,在大部分情况下,译员仅可依靠听音来获取信息,大脑快速接收之后需对获得的信息进行紧密的加工和重组,然后几乎同时用译语进行输出。

这项任务只有在很强的双语转换能力和出色的口语表达能力的支持下才可能完成。

在英译汉或汉译英的过程中,很容易因为仅仅一句话甚至一个单词的磕绊而卡住,导致忘记其它的信息,影响整个语段的口译。

英译汉的关键在于抓住主要意义及内涵,切勿让英语惯用的表达方式和句法结构框住汉语语言的组织,谨防译出英式中文;而汉译英的关键则在于其表达的完整、地道和通畅。

要想译出准确、完整、地道的英文句子,最好的办法莫过于透彻了解和掌握英语国家人们的思维方式,再进行有效的模仿。

一切语言活动都始于模仿和记忆。

我们可以选取经典的段落进行模仿和背诵,形成惯性思维,提高表达的自如性和准确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