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细胞与异型淋巴细胞

合集下载

幼儿异型淋巴细胞正常范围

幼儿异型淋巴细胞正常范围

幼儿异型淋巴细胞正常范围嘿,咱来唠唠幼儿异型淋巴细胞的正常范围这事儿呀,可重要着呢!咱都知道,小朋友的身体就像个小宇宙,里面各种细胞在忙活。

这异型淋巴细胞呢,也是其中一种啦。

一般来说哦,对于幼儿,异型淋巴细胞正常情况下占白细胞总数的比例通常在0%到2%之间呢。

我就记得我家小侄子有一回生病,可把一家人急坏了。

带他去医院检查,医生就提到了这个异型淋巴细胞的事儿。

当时我就一脸懵,啥是异型淋巴细胞呀?医生就很耐心地给我们解释,说就好比是一群士兵(白细胞)里,有一小部分长得不太一样的特殊士兵(异型淋巴细胞),正常的时候它们数量不能太多哦。

医生拿着检查报告,指着那些数据说,看这小侄子的白细胞总数,然后再看异型淋巴细胞占的比例,要是超过了2%,那可能就有点情况啦,得好好找找原因。

就像一个班级里,如果调皮捣蛋的孩子(异型淋巴细胞超量)太多了,那这个班级(身体)可能就不太平啦,说不定是有啥病毒感染之类的捣乱呢。

还好我家小侄子那次检查,异型淋巴细胞占的比例在正常范围内,就在1%左右呢,医生说这还算比较让人放心的。

不过也不能掉以轻心呀,还得结合其他症状啥的综合判断。

这正常范围可就是个重要的参考线呢。

要是低于0%,那估计也不正常呀,就像那特殊士兵太少了,说不定也说明身体哪里有点小状况。

但一般很少会出现这种情况啦。

所以说呀,咱做家长的,要是小朋友生病了,医生提到这个异型淋巴细胞的检查,就得留意一下这个数值是不是在0%到2%之间哦。

要是超出了,就得和医生好好唠唠,看看怎么回事,把小朋友身体这个小宇宙给维护好,让那些细胞都乖乖听话,这样小朋友才能健健康康的,继续活蹦乱跳呀!毕竟小朋友健康了,咱们这心里才踏实嘛,对吧?。

血液学红细胞、粒细胞、巨核细胞、单核细胞、组织细胞、淋巴细胞、浆细胞等细胞系统特点和疾病识别方法要点

血液学红细胞、粒细胞、巨核细胞、单核细胞、组织细胞、淋巴细胞、浆细胞等细胞系统特点和疾病识别方法要点

临床血液学红细胞系统、粒细胞系统、巨核细胞系统、单核细胞系统、组织细胞系统、淋巴细胞系统、浆细胞系统等细胞特点和常细胞疾病提示及识别方法与要点血细胞的命名:命名六系三过程,粒红巨单浆和淋;原始幼稚与成熟,早幼中幼晚幼型。

血细胞成熟规律:成熟规律有共性,由大到小是特征;质细到粗疏变密,仁有到无粒体生。

红细胞系统1、原红细胞:原红圆或椭圆形,色染深蓝不透明;浆有瘤状小突起,核大居中有核仁。

2、副原红细胞:副原红见红血病,浆核紊乱异步行;核熟要比胞浆早,浆含空泡核畸形。

3、早幼红细胞:早幼红属嗜碱性,浆多色蓝稍透明;核仁模糊或消失,质变粗密核居心。

4、中幼红细胞:中幼红呈多色性,核渐缩小无核仁;浆色灰蓝转灰红,质似碎墨龟背形。

5、晚幼红细胞:晚幼红小更好认,两大特点要记清;核质集聚如炭核,去核便是成熟型。

6、巨幼红细胞:巨幼红大是特征,原早中晚呈巨型;浆多丰满核晚熟,巨幼贫血常增生。

7、小幼红细胞:小幼红称侏儒型,老核幼浆是特征;核圆或呈梅花状,缺铁贫血所造成。

8、网织红细胞:网织红属过渡型,浆含线粒嗜碱性;活体染色呈网状,通常将它分五型。

9、成熟红细胞:成熟红为正常型,中凹边厚似圆饼;无核浆呈淡红色,周围略比中央深。

10、小红细胞:小红体小见增贫,合成障碍所造成;缺铁贫血常出现,或见血红蛋白病。

11、大红细胞:大红体大见溶贫,或见巨幼贫血人;胞体常比正常大,提前脱核所形成。

12、巨红细胞:巨红巨大是特征,巨幼脱核所形成;中央淡染不明显,恶性贫血常增生13、超巨红细胞:超巨红呈超巨型,病态造血所造成;红白血病常出现,抗癌化疗也增生。

14、红细胞大小不均:大小不均见增贫,巨幼贫血也增生;直径相差一倍多,粗制滥造所形成。

15、红细胞形态不整:形态不整称异形,常见骨纤和增贫;如梨似拍呈棒状,或呈纺缍和哑铃。

16、球形红细胞:球形红小圆球形,淡染消失厚度增;色深体比正常小,常见遗传和溶贫。

17、椭圆形红细胞:椭红遗传所造成,偶见缺铁和巨贫;胞体较长呈桶状,长径三倍于横径。

异型淋巴细胞

异型淋巴细胞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 一、异型淋巴细胞的定义 • 二、异型淋巴细胞检查的临床意义 • 三、异型淋巴细胞的形态学特征 • 四、异型淋巴细胞的鉴别诊断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一、异型淋巴细胞的定义
• 是一种形态变异的淋巴细胞。其形态变异 通常是由于病毒或药物引起的应激反应, 在显微镜下可以看到其细胞体积变大,细 胞核体积增大,细胞浆颜色加深,出现空 泡等。正常人的异型淋巴细胞<2%。
中幼红细胞、浆细胞与空泡型异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淋的鉴别
中幼红细胞
浆细胞
异淋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异淋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单核细胞与不规则型异淋鉴别
异淋
单核细胞
单核 细胞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二、异型淋巴细胞检查的临床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意义
三、异型淋巴细胞的形态学特征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四、异型淋巴细胞的鉴别诊断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原始淋巴细胞与幼稚型异淋鉴别
异淋
原始淋巴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思考题
• 一、异型淋巴细胞主要分几种,分别是什 么?
• 二、请辨别下列图片中细胞。

异形淋巴细胞

异形淋巴细胞

异型淋巴细胞异型淋巴细胞(abnormal lymphocyte)是一种形态变异的淋巴细胞,免疫表型显示多属T淋巴细胞。

其形态变异是病毒或某些过敏原等因素刺激,T淋巴细胞反应性增生甚至发生母细胞化所致。

正常人血片中偶可见到异型淋巴细胞。

某些病毒感染,如EB病毒、巨细胞病毒、风疹病毒、肝炎病毒等均可见淋巴细胞增高,并出现数量不等的异型淋巴细胞。

其中以EB病毒感染导致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表现尤为显著,异型淋巴细胞>10%,对其诊断具有一定价值。

(1)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是EB病毒感染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是淋巴细胞反应性增生性疾患中常见的类型。

淋巴细胞增高以及异型淋巴细胞的出现是机体对病毒等刺激发生的异常血象变化。

本症好发于青少年及青壮年。

患者有明显的发热和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全身淋巴结肿大,以颈部淋巴结肿大最为显著,常见肝、脾肿大。

WBC正常或轻度增高,多<20×109/L,发病早期常表现中性粒细胞增高,随病情进展淋巴细胞逐渐增高,可达60~90%。

异型淋巴细胞>10%。

根据异型淋巴细胞的形态特点,可将其分为三型:图-11 Ⅰ型异型淋巴细胞Ⅰ型(空泡型)此型最为常见。

淋巴细胞胞体大小正常或稍大,多呈圆形。

胞核圆形、椭圆形、肾形或不规则形。

核染色质致密、粗糙,呈不规则聚集。

胞质量中等,深蓝色,常有空泡,一般无颗粒(图-11)。

图-12 Ⅱ型异型淋巴细胞Ⅱ型(不规则型)胞体较淋巴细胞明显增大,外形不规则。

胞核圆形、椭圆形,可见不规则形。

核染色质致密、浓染,可见不规则聚集。

胞质量丰富,淡蓝色,边缘较深染,可见少量嗜苯胺蓝颗粒(图-12)。

图-13 Ⅲ型异型淋巴细胞Ⅲ型(幼稚型)胞体较大,多呈圆形。

胞核大,呈圆形或椭圆形,核染色质较细致,可见1~2个核仁。

胞质量较少,呈深蓝色,多不见颗粒,可见少数空泡(图-13)。

(2)鉴别诊断虽然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诊断多无难度,但由于细胞形态的变异,为明确诊断仍应与某些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加以鉴别,以免误诊。

异型淋巴细胞检测操作规程

异型淋巴细胞检测操作规程

异型淋巴细胞检测操作规程异型淋巴细胞检测是一种重要的临床检验技术,用于评估血液中淋巴细胞的形态及数量的异常变化。

下面是一个关于异型淋巴细胞检测的操作规程,供参考。

一、实验室准备1. 准备所需设备:显微镜、染色剂(如Wright-Giemsa染色剂)、玻璃载玻片、荧光显微镜(如有必要)、计数室等。

2. 准备所需试剂:生理盐水、异型淋巴细胞检测试剂盒等。

3. 确保实验室环境符合检验要求,确保设备及试剂的清洁和有效性。

二、标本采集及前处理1. 标本采集:采集血液标本,遵循标本采集和处理的规范操作流程。

2. 标本处理:将采集到的标本转移到试验室,并按照检验前处理要求进行处理(如血液离心、血清分离等)。

三、染色1. 准备染色液:根据染色剂的使用说明,准备适量的染色液。

2. 涂片制备:将标本中的淋巴细胞制作成薄层涂片,直径一般为2-3cm。

3. 固定:用热空气对涂片进行固定,使细胞附着在载玻片上。

4. 涂染:将载玻片用染色液浸泡5-10分钟。

5. 洗涤:用生理盐水或蒸馏水洗涤载玻片,去除多余的染色剂。

6. 干燥:将载玻片晾干或用吹风机对其进行干燥。

四、显微镜检查1. 准备显微镜:打开显微镜,进行调焦和对比度调节。

2. 检查涂片:将染色后的载玻片放置在显微镜物镜下检查。

首先以低倍镜检查全涂片的结构和颜色,然后逐个细胞进行检查。

3. 异型淋巴细胞的识别:根据具体的标准和判定要求,对涂片中的细胞进行鉴定和分类。

4. 记录结果:将每个细胞的结果记录下来,并根据所采用的标准进行异型淋巴细胞的计数和分类。

五、结果判读1. 根据异型淋巴细胞的计数和分类结果,判断标本中的异型淋巴细胞情况。

2. 结果判读应根据实验室的规范和所采用的标准进行,避免主观判断和误判。

3. 需要注意不同异型淋巴细胞类型的临床意义和诊断价值。

六、质量控制1. 定期进行内部质量控制:使用已知结果的标本进行质控,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参加外部质量评估:定期参加相关的外部质量评估项目,与其他实验室进行对比,提高检验水平。

异型淋巴细胞定义、分型、临床表现、散点图对检测、血涂片上形态鉴别及指标临床意义

异型淋巴细胞定义、分型、临床表现、散点图对检测、血涂片上形态鉴别及指标临床意义

异型淋巴细胞定义、分型、临床表现、散点图对检测、血涂片上形态鉴别及指标临床意义异型淋巴细胞,是一种形态变异的淋巴细胞,又叫反应性淋巴细胞,淋巴细胞(Lymphocyte)是白细胞的一种,由骨髓造血干细胞发育而来,是人体主要的免疫细胞。

主要是T细胞(83%~96%),少数是B细胞。

在EB病毒、腺病毒、人类疱疹病毒等病毒、弓形虫等原虫感染,药物反应,结缔组织病,免疫系统强应激状态或过敏原等因素刺激下胞体增大、胞质量增多、嗜碱性增强、造成细胞核母细胞。

分成三型:Ⅰ型大肚便便型(浆细胞型或空泡性或泡沫型):胞体常呈椭圆形,核圆形,较小且偏位,腹部中部崛起,大腹便便,偏向一边,胞质丰富,呈深蓝色不透明,常有较多空泡见图1;图1 异型淋巴细胞Ⅰ型Ⅱ型国字脸型(不规则型或单核细胞型):胞体明显增大,外观不规则,像人的“国字脸”;胞核圆形或不规则;胞质丰富,有透明感,着色不均匀,边缘处蓝色较深,呈群边样,可以少许嗜天青颗粒,胞浆似阿米巴样伪足伸出,酷似单核细胞。

如图2;图2 异型淋巴细胞Ⅱ型Ⅲ型满月脸型或唐氏儿型(幼稚型):胞体圆形或类圆形,核亦圆形,染色质细致均匀,可见拟核仁。

图3 异型淋巴细胞Ⅲ型可见拟核仁图4 看看唐氏儿,是不是有几分相像这才是中幼红,胞浆灰蓝色,胞质中没颗粒胞浆泛红,胞核与胞质都有空泡,核染色质疏松,呈条索状、小块状胞浆中有粉灰尘样紫红色颗粒。

正常情况下,很少出现在外周血中的,当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病毒性肝炎、流行性出血热、湿疹等病毒性疾病或过敏性疾病侵犯时,就会对抗这些入侵者。

异型淋巴细胞出现异型淋巴细胞习惯性称为病毒细胞、传染性单核细胞、刺激性淋巴细胞等,正常人群的血液中偶有少见的异型淋巴细胞(正常值为0-2.0%),只有当大量病毒感染、原虫感染、或结缔组织疾病时,这类细胞的比例才会升高, 外周血中异型淋巴细胞>5%即有临床意义,当升高幅度> 10 %~20 % 时,对诊断更有价值。

临床基础检验学技术

临床基础检验学技术

临床基础检验学技术一.大题:⒈中性粒细胞临床意义(病理性)⒉淋巴细胞的异常形态⑴异型淋巴细胞:在病毒性感染(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病毒性肝炎、肺炎、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等)或者过敏性疾病中,可使淋巴细胞增生,并产生形态变化。

I型:空泡型或者浆细胞型,常见类似淋巴细胞大小,胞质丰富,嗜碱性深蓝色,有大小不等空泡,无颗粒,核偏位,略固缩。

II型:不规则型,单核细胞型,胞体较大,外形不规则,呈花边状,似单核细胞,胞质量多,呈浅蓝或者蓝色,无空泡,可有少量天青颗粒,胞核圆形或者不规则,染色质疏松。

III型:幼稚型,未成熟型,胞体较大,胞质量多,呈蓝或者深蓝色,偶有空泡,无颗粒,胞核大较规则,染色质细致均匀异形淋巴细胞增多主要见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病毒性肝炎、流行性出血热、湿疹等毒性疾病和过敏性疾病。

⑵褪变型淋巴细胞:大剂量放射线照射后,淋巴细胞减少,且出现核固缩、核破碎、双核、卫星核等变化3.管型形成的必要条件①蛋白尿的存在(原尿中的白蛋白和肾小管分泌的T-H蛋白)②肾小管有使尿液浓缩酸化的能力,同时尿流缓慢及局部性尿液积滞,肾单位中形成的管型在重新排尿时随尿排出③具有可供交替使用的肾单位。

因尿液通过炎症损伤部位时,有白细胞、红细胞、上皮细胞等脱落粘附在处于凝结过程的蛋白质之中而形成细胞管型。

如附着的细胞退化变性,崩解成细胞碎屑,则形成粗或细颗粒管型。

在急性血管内溶血时由于大量游离血红蛋白从肾小球滤过肾小管内形成血红蛋白管型。

如肾小管上皮细胞出现脂肪变性,形成脂肪管型,进一步变性可形成蜡样管型。

根据管型内含物的不同可分为透明、颗粒、细胞(红细胞、白细胞、上皮细胞)、血红蛋白、脂肪、蜡样等管型。

还应注意细菌、真菌、结晶体及血小板等特殊管型。

尿液尿沉渣计数和显微镜检验4.粪便隐血试验临床意义⑴消化道出血的重要指标之一⑵消化道溃疡的疗效判断⑶作为消化道恶性肿瘤普查的一个筛选指标消化性溃疡所至出血→多呈间断性阳性消化道恶性肿瘤→多为持续性阳性5.标本采集和处理的注意事项★★6.光学显微镜的维护1.注意电源工作电压的波动范围(<10%),电源开关不要短时频繁开关,显微镜使用间隙注意调低照明亮度。

医学基础知识名词解释

医学基础知识名词解释

医学基础知识名词解释1、点彩红细胞:尚未彻低成熟的红细胞在发育过程中受到伤害,其胞质中残存变性的嗜碱性RNA,碱性亚甲蓝染色后,呈大小、外形不一的蓝色颗粒,瑞氏染色后,颗粒呈蓝黑色。

2、核左移:外周血中杆状核粒细胞增多或(和)晚幼粒、中幼粒、早幼粒等细胞时称为核左移3、核右移:中性粒细胞核分叶5叶以上者或超过3%则称为核右移4、异型淋巴细胞:在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病毒感染、百日咳、梅毒、布鲁氏菌、弓形虫感染、药物反应等状况下,淋巴细胞增多,并浮现某些形态学变化,称为异型淋巴细胞,共分三型。

I型(空泡型,浆细胞型),II型(不规章型,单核细胞型),III(稚嫩型)。

5、ABO血型抗体:分自然抗体和免疫性抗体。

自然抗体是在没有可觉察的抗原刺激下铲射过的抗体,以IgM为主,免疫性抗体是在无觉察的免疫刺激下产生的抗体,有IgM,IgG,IgA,主要是IgG。

6、尿渗量:是反映溶解在尿中的溶质颗粒(分子或离子)数量的一种指标,是表示肾脏排泄道尿中的全部溶质颗粒的的总数量。

7、血尿:按照尿中红细胞的形态分为三种。

1、均一性红细胞血尿(非肾小球源性血尿),红细胞形状和大小多见正常,形态较全都,囫囵尿标本中红细胞形态不超过2种。

2、非均一性红细胞血尿(肾小球源性血尿),红细胞大小不一,体积可相差3~4倍,尿中可见2种形态以上红细胞。

3、混合性血尿。

含有均一性和非均一性两类红细胞。

镜下血尿是指尿液经离心沉淀镜检时发觉红细胞数>3个/HP。

8、夏科—莱登结晶:为菱形无色透亮结晶,其两端尖长,大小不等,折光性强,是嗜酸粒细胞破碎后嗜酸性颗粒互相融合而成。

多见于阿米巴痢疾,钩虫病,过敏性肠炎患者的粪便中。

可见于支气管哮喘患者气管腔内的粘液栓中(粘液栓主要是由粘液、坏死脱落的细胞和一些白细胞构成的)。

9、病理性尿蛋白:指人体某个系统或脏器发生病变所致的尿液持续浮现蛋白。

普通24小时尿蛋白量超过150毫克,是肾脏疾病的牢靠指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选ppt
10
幼淋巴细胞
胞核圆形或类圆形,核可稍有凹陷,核染色 质较原淋巴细胞更粗,常有一个明显的核 仁,胞质较原淋巴细胞增多,呈蓝色,偶 见嗜天青颗粒。
精选ppt
11
精选ppt
12
异型淋巴细胞分型
• Ⅰ型 • 又称空泡型或浆细胞型。胞体比正常淋巴
细胞稍大,多为圆形、椭圆形、不规则形。 细胞核为圆形、肾形、分叶状,常偏位。 染色质粗糙,呈粗网状或小块状,排列不 规则。胞质丰富、染深蓝色、含空泡或呈 泡沫状。
精选ppt
13
精选ppt
14
• Ⅱ型
• 又称不规则型,或称单核细胞型。胞体较 大,外形常不规则,可有多个伪足。核形 状及结构与Ⅰ型相同,或更不规则,染色 质着色较I型者稍浅淡。胞质丰富,染淡蓝 或灰蓝色,有透明感,边缘处着色深,呈 裙边状。一般无空泡,可有少数嗜天青颗 粒。
精选ppt
15
精选ppt
2
• 这样的变化通常是由病毒或者药物引起的 应激反应,在显微镜下可以看到其细胞体 积变大,细胞核体积也增大,细胞浆颜色 加深,出现空泡等。这与正常淋巴细胞形 态有明显不同。这时候,就应报告发现异 型淋巴细胞。也称为反应性淋巴细胞。
精选ppt
3
精选ppt
4
小淋巴细胞
精选ppt
5
中淋巴细胞
精选ppt
32
精选ppt
33
精选ppt
34
精选ppt
35
精选ppt
36
精选ppt
37
精选ppt
38
精选ppt
39
谢谢!
精选ppt
40
感谢亲观看此幻灯片,此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配合!
16
• Ⅲ型
• 又称幼稚型或幼淋巴细胞型。胞体较大, 细胞核圆形、卵圆形,染色质细致呈网状 排列,可见1~2个核仁。胞质深蓝色,可 有少数空泡。
精选ppt
17
精选ppt
18
精选ppt
19

精选ppt
20
精选ppt
21
精选ppt
22
临床意义
人体异型淋巴细胞正常值为0-2.0%。
精选ppt
23
精选ppt
1
• 人体血液中存在着几种血液细胞。红细胞 和粒细胞等被称之为终末细胞,意为它们 的生命没有回头路,必须一直走下去,直 至死亡。这样的细胞除了行使各自的功能, 不再进行任何形式的改变。而淋巴细胞不 是终末细胞,它还可以发生一些变化,比 如原始细胞化和幼稚细胞化(俗称“返祖 现象”)。
精选ppt
• 1.“异型 、异形”使用混乱,同一篇文章或 教材同时出现。
• 2.异型淋巴细胞通常简称“异淋”
• 2.异形淋巴细胞:形态不规则的淋巴细胞 • 3.肿瘤性建议用“异常”
精选ppt
24
精选ppt
25
精选ppt
26
精选ppt
27
精选ppt
28
精选ppt
29
精选ppt
30
精选ppt
31
精选ppt
6
大淋巴细胞
精选ppt
7
血液中主要是小淋巴细胞和一定数量的中淋 巴细胞。小淋巴细胞核相对很大,细胞质 极少。核内染色质多,染色较深。核圆形 深染,核周围浅染,胞质蓝灰色
精选ppt
8
大颗粒淋巴细胞(<10%)
精选ppt
9
原始淋巴细胞
• 细胞外形和细胞核呈圆形或类圆形,核染 色质粗而致密,核仁1-2个,胞质量少,无 颗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