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株潭城市群_两型社会_建设的现状与问题分析.kdh

合集下载

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综合物流体系构建课题框架

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综合物流体系构建课题框架

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综合物流体系构建研究
1.1 主要研究内容
(1)物流体系的概念、内涵及发展趋势(军华老师)
(2)与国内外发达地区物流体系建设的比较研究与经验借鉴(军华老师)
(3)长株潭城市群物流体系的发展现状与问题(东滨老师)(4)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物流体系的总体发展战略目标(5)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物流体系建设模式与实现路径(东滨老师)
(6)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物流体系建设(周老师)
⏹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物流投融资体系建设
⏹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物流组织体系建设
⏹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物流政策制度体系建设
⏹长株潭城市群共同化物流设施网络体系建设
⏹长株潭城市群公用物流信息网络平台及虚拟物流体系
建设
⏹长株潭城市群应急物流体系建设
(7)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物流体系建设的九大重点工程规划
⏹长株潭城市群物流多式联运和转运设施工程
⏹长株潭城市群物流园区工程
⏹长株潭城市群城市配送工程
⏹长株潭城市群大宗商品和农村物流工程
⏹长株潭城市群制造业和物流业联动发展工程
⏹长株潭城市群物流标准和技术推广工程
⏹长株潭城市群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工程
⏹长株潭城市群物流科技攻关工程
⏹长株潭城市群应急物流工程
(8)构建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综合物流体系的政策建议(周老师)。

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示范区建设实证研究

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示范区建设实证研究

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示范区建设实证研究摘要:在介绍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示范区基本情况的基础上,阐述了示范区建设进展的特征,并总结了示范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示范区2012年度湖南省情与决策咨询研究课题“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示范区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研究”(项目编号:2012bzz79)资助。

《长株潭城市群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中明确提出在长株潭城市群选择一些有条件、有基础的区域,先行先试、率先突破,积累经验、逐步推开,规划建设大河西、云龙、昭山、天易、滨湖等5个先导示范区。

各示范区依托各自的区位条件和比较优势,因地制宜,实现错位发展,各有侧重地全面启动十项改革,形成了几种特色鲜明的建设发展模式,对全省乃至全国两型社会建设具有示范、借鉴、推广意义。

一、示范区基本情况大河西先导区的规划范围位于湘江西岸,经由岳麓区、高新区直抵望城、宁乡腹地的一千二百平方公里土地的组成的区域,分先导区、核心区和起步区三部分。

昭山示范区包括:长沙暮云,沿芙蓉南路至湘潭昭山、易家湾,往西至湘潭九华。

该地区将建设成低密度、高品位的生态宜居新城,并将引进国际组织分支机构、地区总部,举办国际论坛和博览会,打造生态经济区。

云龙示范区位于株洲市东北部,长株、沪昆两条高速,规划中的红楠、京珠高速东移线等穿境而过,其中央商务区距长沙、湘潭市中心和黄花机场均为10来分钟车程,相距150公里以内的中心城市和次中心城市有10个。

天易示范区位于株洲天元区和湘潭县易俗河之间,沿着天易公路两侧布局。

该地区将发挥株-潭两市的绿色空间隔离和交通通道的作用,防止两市城区空间连绵发展。

并重点发展机电制造、食品加工、环保、现代物流等产业,培育生态示范功能,建设成为株-潭协同发展的标志区和引领区。

滨湖示范区包括岳阳湘阴、汨罗、长沙望城的部分区域和城陵矶临港产业新区。

该地区将发挥水运、港口优势,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建设长株潭产业转移承接基地、再生资源产业基地、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健康休闲服务基地。

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的思考

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的思考

在的问题
沿江 的工业 企业 向江 中排放 的工业废 水就达 8 9 吨。而这 . 亿 3
些废水又经湘 江下游进 洞庭湖,影响岳阳等地市 的生态 环境。 长株潭城市群地 处我 国南部 , 是贯 穿东西 、 连接南北 的第 在全省 l 4个市州 中 , 株洲 、 长沙 、 湘潭分 别位居全 省环境污染 个“ 十字 ” 大 区域 , 是我国 中部地 区举 足轻重 的经 济枢纽 , 具 第一 、 、 二 三名 。长株潭生态环境的广泛破 坏 , 将严重制 约该 区 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和加快发展 的潜力 。 “ 从 两型社会” 发展的 目 域的可持 续发展 能力 。 标 和要求来看, 长株潭城市群未来在“ 型社 会” 两 的发展建设过 3 . 资源利用 的同质性加大了对资源 的压力
20 0 9年 1 1月
社 会科 学家
S OC L S CⅢ NTI T S
No . o 9 v, o 2
( 1 期 , 第 1 1期 ) 第 1 总 5
【 政治文明与构建和谐社会 】
( o1, n r l .5 ) N .1 Ge e a 1 1 No
长株潭城 市群 “ 两型社会 " 建设 的思考

收 稿 日期 : 0 9 1 — 6 2 0 - 0 1
基金项 目: 湖南省软科学项 [(0 8 K 0 8; ] 2 0 Z 3 6 )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评 审委员会资助项 目(8 80 A ; 0 0 0 9 )湖南科 技大学博 士 启动基金 作者简介: 欧婵娟( 9 3 )湖南衡 阳人 , 18 一 , 湖南大学硕士研 究生 , 究方 向: 目管理与 区域可持续发展 ; 研 项 李林(9 3 )广西荔 16 一 , 浦人 , 湖南大学教授 , 博士生导师 , 研究方向 : 目管理 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项 叶文忠( 99 )四川广安人 , 16 一 , 博士 , 湖南科技大学商学 院教授 , 究方 向: 目管理与技术创新 。 研 项

长株潭城市群与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对比——以长株潭城市群为对象的战略对策探析

长株潭城市群与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对比——以长株潭城市群为对象的战略对策探析

Ab ta t sr c :Th sa tce a ay e h v d n ia n i i e e tfco s i h o sr ci n o i ril n l z s t e f e i e t l a d sx d f r n a t r n te c n tu to f“t ’ i c f wo mo l o it u d s cey”i a g z u-a r a l se n u n c t ice,b s d o ih,i a ay e h n Ch n ・h tn u b n cu tra d W ha i cr l y a e n wh c t n lz st e sr tg cc une — a u e o a g z u—a r a l se . Emp ai al tas r p s s te Ch ng tae i o t rme s r sfr Ch n —h t n u b n cu tr h t ly i lo p o o e h a — c
fr n a tr ee tf co s
长株潭城 市群 和武 汉 城市 圈 , 经历 了同样 的报 型 、 国际化 城市群 ( ) 圈 的构建 无 疑具有 分 重要 的
批历 程 , 具有 相 同的“ 资源节 约 型和 环境 友好 型 ” 的 现 实意义 。 改革 目标 。同时 , 为 我 国京广 线 上两 个重 要 经 济 作 中心 , 长株潭城 市群和武汉 城市 圈隔洞庭 湖相望 , 两
中 图 分 类号 :27 F 0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62— 2 X(0 0 0 0 1 o 17 90 2 1 )6— l2一 5
Co pa io fCo sr ci g “ m rs n o n t u tn Two m o l o it i - u d S ce y” n Cha g-h tn n z u-a

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现状研究——基于西方生态社会主义视角

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现状研究——基于西方生态社会主义视角
的核心观点。 ( ) 一 自然生态领域——深生态学引入
西方生态社会主义——对传统生产生 活方式的理论反思


西方生 态运动经 历了一段 由浅 入深的过程 。早期公 民运
早在上世 纪 6 年 代的西方 , 工业化 与城市化 生产生 动 、 0 传统 修法立法 等环境改 良措施 只是 “ 小修小补 ” 无法根本遏制 , 活方式 的反生态本 质或不可持续 性特征 已暴露无遗 ,大规模
和挑战 。生态社会 主义经过半个世 纪的发展 已逐渐成 熟 , 其理 关系 , 力求 找到实现生 态社会主义 的现实方案和途径 , 以构建 论 和实践特别是 其生态 和谐 发展观思想 对长株潭 城市群建设 人类社会与 自然和谐 发展 的新型社会主义社会 。至少可以从 自 “ 两型社会 ” 具有重要 的启示作用。 然生态 领域 和社 会生态领域 两个角度着重考察 生态社会主义
Two o in e o it i i g - re t d S ce yBu l n d
— - - - - - — —
Ba e n t eP r p cieo e tr c . o il m s d o e s e t f h v W sen E o. c ai S s
第 1 卷第 6 1 期 21 年 1 0 1 2月
湖 南 工 业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学 报
JI o 瓜NA . I OF Ⅲ ) N 卫 IS R Om NA 舳 U T Y P .C I I E =N C l
V0. 1 No 6 11 .
De .2 1 c 01
长株潭城市群“ 两型社会” 建设现状研究
UU L-u LU B o g o ijn I a— u -
(hn SaU iesyoSi c &T cnl yC agh 4 0 1 , u a) C ag h nvri c ne eh o g。 hnsa 10 5 H n tf e o n ’

长株潭两型社会调查报告

长株潭两型社会调查报告

精品文档湖南商学院专业实习报告题目 学生姓名 学号 学院 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 职称长株潭两型社会的调查报告 刘振宇100210109 经济与贸易学院经济 1001 尹向飞 教授2013 年 9 月1欢迎。

下载精品文档长株潭两型社会的调查报告一、调查背景 两型社会指的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资源节约型社会是 指整个社会经济建立在节约资源的基础上,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核心是节约 资源,即在生产、流通、消费等各领域各环节,通过采取技术和管理等综 合措施,厉行节约,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尽可能的减少资源消耗和环 境代价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的发展模式。

环境友好型社会是 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形态,其核心内涵是人类的生产和消费活动 与自然生态系统协调可持续发展。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建设生态文明,进一步发展循环经济”的指 示要求,湖南省长株潭城市群获批全国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两 型社会试验区发展循环经济调研报告,既为两型社会试验区发展循环经济 提供了理论依据,又提供了操作性较强的对策建议和评价标准,研究成果 为湖南省委、省政府和相关部门制订发展循环经济政策提供了参考,部分 建议已被发展规划部门采纳并考虑在湖南省“十二五”规划中进一步吸收。

长株潭城市群是我国京广经济带、泛珠三角经济区、长江经济带的接 合部,区位和交通条件优越。

拥有国防科技大学、中南大学等 59 所高校, 90 多万名专业技术人员,杂交水稻、人类干细胞、复合材料等研究国际领 先。

长株潭城市群位于湖南省东北部,包括长沙、株洲、湘潭三市。

面积 2.8 万平方公里,2006 年人口 1300 万,经济总量 2818 亿元,分别占湖南 全省的 13.3%、19.2%、37.6%,是湖南省经济发展的核心增长极。

长沙、株 洲、湘潭三市沿湘江呈品字形分布,两两相距不足 40 公里,结构紧凑。

人第 1 页1欢共迎。

下载19 页精品文档均水资源拥有量 2069 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 54.7%,具备较强的环境承载 能力。

长株潭两型社会产业发展现状研究

长株潭两型社会产业发展现状研究

长株潭两型社会产业发展现状研究摘要:“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新时期我国城市追求的目标,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必须形成符合其保护生态环境和节约能源资源的产业结构。

研究长株潭两型社会产业结构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必须首要熟悉长株潭地区目前的产业发展现状。

本文分别通过研究长株潭地区经济增长、产业创新和人均收入三个方面,分析长株潭“两型社会”产业发展的现状。

关键词:长株潭两型社会产业长株潭城市群是我国综合改革试验园区,进行“两型社会”实验建设逐渐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

该地区进行产业结构优化创新和产业升级,发展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是目前长株潭地区的重大任务,是国家之间、地区之间竞争的重要手段。

因此,研究长株潭两性社会产业发展现状对于两型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1.长株潭区域经济增长情况改革开放以来,长株潭区域的经济发展突飞猛进,从以往的数据看来,在2008年达到一个顶峰。

目前,长株潭区域的经济发展稳定。

经济集群化也是该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

引导长株潭地区产业集群化发展,逐步成为了走向长株潭地区各个部分经济竞争的主要手段。

经济发展,需要低投入、高产出、低污染、低排放,合理合情的进行可持续发展建设。

在选项统计变量时,大量运用已有的研究指标和研究数据,通过分析长株潭三个城市的GDP作为主要的参照标准。

人均GDP往往用来评估各个省市经济发展的水平。

因此,本论文使用GDP作为主要参照指标来分析研究长株潭地区的经济发展现状。

2011年环长株潭城市群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499.08亿元,比上年增长14.2%。

随着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区域内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

“十一五”期间,湖南城镇化率年均增加1.48个百分点,环长株潭城市群年均增加1.6个百分点。

2.长株潭产业创新现状下图引用产业自主创新服务体系分析可以分析,产业结构调整与多方面环节息息相关。

(1)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状在飞速的经济发展背景下,高新技术产业逐渐发展为长株潭地区的主导产业。

长株潭“3+5”城市群“两型社会”民生建设现状分析及对策探究

长株潭“3+5”城市群“两型社会”民生建设现状分析及对策探究

作用 和影 响力 的不 断增强 , 城市 群发展 “ 数效应 ” 乘 的
显现 , 对长株潭的民生建设 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1 努力扩大就业 , 居民收入 水平 。“ . 提高 十一五 ”
革, 基本形成了符合 市 场经济 发展 的社会 保 障体系框
[ 收稿 日期 ] 2 1 一 O 2 0l 1 一 0 [ 作者简介 ] 张敏 (90 , , 18 一)女 湖南衡 阳人 , 湖南大众传媒 职业技术学 院思想政 治课 部讲师 。研究 方 向: 马 克思 主义 理论 与思想政治教育 。 [ 基金项 目] 本文为 21 年湖南省高等学 校科学 研究项 目“ 株潭 ‘ + ’ 市群 ‘ 型社会 ’ 00 长 3 5城 两 民生建设 研 究—— 以大学 生就业 问题 为例” 项 目编号 :0 0 8 ) ( 1C 0 9 的研究成果之一。
保 障和改 善 民生 , 强 民生 工程 建设 是构建 社会 加
主义 和谐 社会 的内在要求 , 是长株潭 “ 也 3+5 城市 群 ” 期 间, 面对错综 复杂 的宏 观经济 环境 和艰苦 繁重 的改 革发展任务 , 长株潭经济社会呈潭 “ ( 两型 社会 ” 的重要 内 )
. ..— —
1 06 -— - - —
架, 社会保障力度 明显 加强 。如 长沙 市率 先 在 中部 地 区建立 了城 乡居 民基本养老 保险制度 和被征地农 民社 会保障制度 , 实现了城乡养老保 险的全 覆盖 , 率先 进入
济适用房和廉 租房保 障户数 8万余 户 , 乡居 民人 均 城 居住面积分别增 长 2 8平 方米 和 1. . 14平 方米 。株 洲 市住房 公 积金 发放 贷 款 3 . 6 6亿元 , 支持 城镇 居 民购 房 、 房 40多万 平方 米 , 增廉 租住 房 1 5万 套 , 建 4 新 . 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卷2011年广西财经学院学报广西财经学院学报Journal of Guangx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2011年2月第24卷第1期Feb.2011Vol.24No.12007年12月,长株潭城市群被国家批准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简称“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随着两型社会的建设和湖南省“一点一线”区域发展战略的实施以及全省经济的腾飞,作为省域经济重心,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的建设,不仅为长株潭的发展带来了极好的发展机遇,而且对全省的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自然资源状况(一)矿产资源优势明显目前三市已查明的矿产资源有50余种,主要矿藏有铁、锰、钒、铜、铅、锌、硫、磷、海泡石、重晶石、菊花石、煤等,拥有全国独一无二的菊花石,海泡石储量居全国首位,锰和磷矿生产规模居全省第一。

(二)水资源丰沛长株潭三市的生产、生活水源90%依赖湘江,人均水资源拥有量达到2069立方米。

但湘江多处水资源污染严重,工业和城市生活用水存在浪费现象,全省的水资源利用效率仅为22%,特别是经常出现季节性缺水,再加上废水处理能力低,水资源状况不容乐观。

(三)能源资源严重匮乏长株潭是缺能地区,全省天然气、石油资源极其短缺,煤炭保有储量为30.45亿吨(折合标煤18亿吨)仅占全国总储量的0.2%,电力仅能满足需求的55%。

90%以上的能源都需要从外地调入。

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的现状与问题分析蔡璇(湘潭大学商学院,湖南湘潭411105)[摘要]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是国家促进我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重大举措,其建设不仅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有极大的影响,且影响到全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文章从自然资源、产业发展、科技状况和环境状况四个方面对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的现状与问题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产业发展[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5609(2011)01-0040-05Analysis on Present Situation and Problems of the “Two-Oriented Society ”in Chang-Zhu-Tan City GroupCAI Xuan(Business School ,Xiangtan University ,Xiangtan 411105,China )Abstract:Constructing a comprehensive reform pilot area of "Two-Oriented Society"in Chang-Zhu-Tan City Group is a major move to promote resource-saving and environment -friendly society in China.This not only has enormous influence on the local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but also affects the sustainable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of the entire province.This paper discussed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problems of the "Two-Oriented Society"in Chang-Zhu-Tan City Group from the aspects of natural resources ,industrial development ,technological status and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Key words:Chang-Zhu-Tan City Group ;Two-Oriented Society ;industry development[收稿日期]2010-05-10[基金项目]湖南省软科学计划重点项目(2008ZK2007)。

[作者简介]蔡璇(1986—),女,湖南长沙人,湘潭大学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金融理论与政策。

第1期2月(四)土地后备资源严重不足长株潭地区由于人口密度大,人均土地面积本来就低于全省的平均水平。

而且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用地规模不断地扩大,对土地的需求也日益增长,使得耕地数量不断地减少,后备资源不断萎缩,局部土地生态环境恶化,土地越来越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

(五)资源消耗高,回收利用率低2008年单位GDP 能耗只有长沙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见表1),株洲和湘潭都偏高,湘潭的单位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全省工业增加值中仅钢铁、有色、化工、建材4大高耗能行业所占比重便高达40%多。

同时,能源消费弹性系数也较大,全省规模工业能源消费弹性系数为1.08,不仅资源禀赋较差,主要资源人均占有量小,资源质量不高,而且资源回收利用率低,循环利用、综合利用水平不高。

二、产业发展状况(一)产业发展现状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的不断发展,长株潭三市的产业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尤其是“十一五”期间对产业的优化和调整,使得长株潭经济呈现出持续稳步加速发展的态势,均形成了各具特色和优势的产业体系,成为全省经济的重要核心增长极。

三市主要的产业发展特征表现如下:1.经济增长速度相对较快近几年来,三市GDP 始终保持持续较快的增长态势。

2001年—2008年三市GDP 年均增长率达13.6%,2008年,长株潭三市实现GDP 总量达4565.31亿元,占全省的40.9%。

近几年来长株潭三市GDP 增长情况见下表2:单位GDP 能耗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单位GDP 电耗吨标准煤/万元升降%吨标准煤/万元升降%千瓦时/万元升降%全国 1.102-4.59 2.19-8.431375.29-3.3全省 1.225-6.72 1.98-11.8975.49-9.92长沙0.888-6.100.74-13.7549.1-5.48株洲 1.390-7.09 1.54-11.91016.3-13.97湘潭1.816-7.732.88-14.11369.4-9.48表12008年长株潭三市能源消费状况资料来源:湖南省统计局。

资料来源:长沙市、株洲市、湘潭市2001年—2008年统计公报。

表2长株潭三市GDP 增长情况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全省GDP 总额39834340.94633.75612.36473.67493.2914511156.6全省GDP 增长率9.09.09.612.011.612.114.512.8长株潭GDP 总额1289.11430.51578.41894.12412.6281834624563长株潭GDP 增长率12.413.113.714.613.914.115.714.5长沙市GDP 总额728.1812.9928.21108.81519.91790.62190.33000.9长沙市GDP 增长率13.514.515.316.014.914.816.015.1株洲市GDP 总额322.7355.3383.1452.5525.6605.3748.7909.6株洲市GDP 增长率10.710.211.112.411.912.315.313.4湘潭市GDP 总额238.3262.3267.1332.8367.0422.1523.1654.8湘潭市GDP 增长率11.111.311.512.413.013.215.413.8(单位:亿元、%)第24卷2011年广西财经学院学报3.投资规模相对较大2007年长株潭三市完成全社会投资达1981亿元,比上年增长31.1%,占全省的46.1%;三市投资率达到56.8%,高于全省9.7个百分点。

2008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320.22亿元,增长29.6%,占全省的41.1%。

较高的投资率,不但有利于促进长株潭区域经济的快速增长,而且也显示了其具有很强的投资吸纳能力,是湖南投资洼地和十分重要的经济增长极。

4.产业基础相对较好从产业体系来看,经过多年的发展,三市初步形成了各自的支柱产业,优势互补式良性发展。

长沙的产业体系主体为电子信息、机械制造、食品加工、生物医药、新材料等;株洲的产业体系主体是交通运输设备制造、有色金属、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非金属矿物制品;而湘潭则形成了以黑色冶金、机电及机械制造、化纤纺织工业、化学原料及精细化工为主体的产业体系。

5.城镇就业创造能力相对较强经济的高速增长也增强了三市的就业创造能力。

2007年三市城镇在岗职工人员达204.38,万人,占全省的21.4%;新增城镇就业人数达19.2万人,占全省的25.2%。

2008年长株潭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6354元,农村人均纯收入6641元,分别是全省平均水平的1.18倍和1.47倍。

(二)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1.经济总量偏小长株潭三市虽然经济总量和财政收入均占了全湖南省近三分之一强,但与其他发达城市相比,仍然有很大差距。

一是与经济发达地区相比,经济总量相对较小,从而辐射与带动能力有限。

2007年长株潭三市GDP 总量(3468.32亿元)仅为杭州的84.5%,广州的48.8%,苏州的60.8%;而从人均GDP 看,长株潭三市为2.62万元,分别为杭州、广州、苏州的50.2%、36.5%和28.5%。

上述城市人均GDP 指标已达到工业化高级阶段水平,长株潭三市在这一指标上与发达地区差距很大。

二是与中部地区发达城市武汉和郑州市比较,也存在一定差距。

2008年长株潭三市经济总量虽然比武汉市、郑州市多,但作为省会核心城市的长沙却比武汉、郑州少,人均GDP 则更低。

2.工业规模偏小2008年长株潭三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分别为1311.27亿元、439.5亿元、289.32亿元,分别增长19.2%、16.7%、19.9%。

虽然增长速度较快,但总量与全国其他重要省会及重点城市相比偏小。

2007年三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为1207.75亿元,在全国35个省会及重点城市(含直辖市,下同)中居第13位(见表4),但长沙市作为省会核心城市排名在23位。

3.产业结构层次偏低长株潭的产业结构层次偏低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传统型农业还占据较大比重。

从表6可见,在中部六个核心城市中,长株潭第一产业的比重高达9.2%,远远高于其他城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