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料损耗原因和解决方法
物料损耗反思总结范文

一、引言在过去的几个月里,我所在的公司在物料管理方面出现了较为严重的损耗现象。
这不仅影响了公司的经济效益,也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
为了深刻反思这一现象,我认真分析了物料损耗的原因,并总结了以下几点。
二、物料损耗原因分析1. 物料采购环节(1)供应商选择不当:在采购过程中,由于对供应商的考察不够严格,导致部分供应商提供的物料质量不达标,进而引发损耗。
(2)采购计划不合理:在制定采购计划时,未能充分考虑生产需求,导致物料过剩或短缺,增加了储存和运输成本。
2. 物料储存环节(1)仓库管理不规范:仓库内部环境较差,物料堆放杂乱无章,导致物料损坏、丢失。
(2)库存盘点不认真:库存盘点过程中,存在漏盘、错盘现象,导致物料实际库存与账面不符。
3. 物料使用环节(1)员工操作不当:部分员工在操作过程中,对物料缺乏爱护,导致损耗现象严重。
(2)生产设备老化:生产设备长时间运行,未能及时维护和更新,导致设备故障,引发物料损耗。
三、改进措施及建议1. 优化采购环节(1)严格筛选供应商:对供应商进行综合评估,确保其提供的物料质量符合要求。
(2)制定合理的采购计划:根据生产需求,科学制定采购计划,避免物料过剩或短缺。
2. 加强物料储存管理(1)改善仓库环境:保持仓库内部整洁,合理堆放物料,降低损耗风险。
(2)加强库存盘点:严格执行库存盘点制度,确保物料实际库存与账面相符。
3. 提高员工操作技能(1)加强培训:定期对员工进行操作技能培训,提高其操作水平。
(2)完善奖惩机制:对操作规范的员工给予奖励,对违规操作者进行处罚。
4. 加强设备维护与更新(1)定期检查设备:确保设备处于良好运行状态,降低故障率。
(2)更新设备:淘汰老旧设备,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物料损耗。
四、总结通过本次反思,我深刻认识到物料损耗对公司造成的严重危害。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认真落实以上改进措施,努力降低物料损耗,为公司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同时,也希望公司全体员工共同努力,共同营造一个高效、和谐的物料管理环境。
物料报废的原因与分类分析

物料报废的原因与分类分析物料在生产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损坏、损耗或变得无法使用的情况,这些物料往往需要被报废。
物料报废是企业不可避免的一部分,但了解物料报废的原因和分类,有助于企业更好地管理物料并减少浪费。
本文将对物料报废的原因和分类进行详细分析。
一、物料报废的原因物料报废的原因多种多样,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原因:1. 损坏:物料在运输或存储中可能会受到破损,例如碎裂、变形或磨损等,导致物料无法正常使用。
2. 过期:某些物料具有保质期限,在过期之后不能再使用。
过期物料可能会对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产生潜在风险。
3. 过量:企业过度采购导致物料库存过高,超过了需求量。
过量的物料可能长时间闲置,失去使用价值。
4. 质量问题:物料供应商提供的物料可能存在质量问题,例如瑕疵、缺陷或不符合标准。
这些物料可能无法满足生产要求,只能报废。
5. 技术变更: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改进可能导致一些物料成为过时的。
为了适应新技术和生产要求,企业可能需要报废旧物料并采购新的物料。
二、物料报废的分类根据物料的性质和原因,物料报废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损坏报废:这是最常见的物料报废情况。
物料在生产、运输或存储过程中受到物理损坏,无法继续使用。
例如,容器破裂、零件变形或设备故障等。
2. 过期报废:某些物料具有一定的保质期限,过了保质期限后就不能再使用。
这种报废情况常见于食品、药品和化妆品等行业。
3. 陈旧报废:随着科技的发展,一些物料可能会因为技术的更新而显得过时和无用。
这些物料可能无法满足现代生产的要求,只能被报废。
4. 废料回收:一些废料或废弃物可能还具有一定的回收价值。
通过回收和再利用,这些废料可以变成新的原材料,减少资源浪费。
5. 质量问题报废:物料供应商可能提供了一些存在质量问题的物料,例如瑕疵、损坏或不符合标准。
为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性,这些物料需要被报废。
三、控制物料报废的方法在减少物料报废方面,企业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加强供应链管理:与供应商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确保供应商提供的物料符合质量标准,避免质量问题报废。
材料运输损耗问题汇总表

材料运输损耗问题汇总表引言材料运输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它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产效率和成本控制。
然而,在材料运输过程中,常常会出现损耗的情况,损失的程度不同,对企业造成的影响也不同。
为了更好地了解材料运输损耗问题,本文将对不同材料运输过程中常见的损耗问题进行汇总和分析。
1. 运输过程中材料损耗问题1.1 重量损耗问题在材料运输过程中,重量损耗是一个非常常见的问题。
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包装不足:如果材料在运输过程中没有得到良好的包装保护,容易受到外界的挤压、碰撞等影响,导致重量损失。
•不当装载:不合理的装载方式会导致材料产生摩擦、挤压等物理作用,从而引起重量损耗。
1.2 质量损耗问题除了重量损耗,材料在运输过程中还容易出现质量损耗。
主要原因如下:•温度变化:有些材料对温度敏感,如果在运输过程中温度变化较大,材料可能会出现变质、融化等现象,导致质量损失。
•湿度问题:一些材料对湿度也比较敏感,如果在运输过程中湿度不受控制,可能导致材料受潮变质。
1.3 损耗问题的解决方式针对上述材料损耗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方式进行解决:•加强包装:合理的包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运输过程中的重量损耗问题。
•控制温湿度:针对对温湿度敏感的材料,可以通过控制运输车辆的温湿度来减少质量损耗。
•优化装载方式:合理的装载方式可以减少材料间的摩擦和挤压,减少重量损耗。
2. 材料运输损耗问题案例分析2.1 案例一:玻璃运输过程中的重量损耗在玻璃运输过程中,由于玻璃易碎,容易受到挤压和碰撞的影响,导致重量损耗比较严重。
针对该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增加包装材料:在玻璃表面增加一层泡沫或者胶带等保护材料,减少外界对玻璃的影响。
•优化装载方式:使用适当的隔离材料,在运输车上设置支架或者隔板,避免玻璃之间的直接接触,减少挤压损耗。
2.2 案例二:冷冻食品运输过程中的质量损耗冷冻食品在运输过程中需要保持一定的低温,避免食品腐败。
如果在运输过程中温度控制不当,可能导致质量损失。
物料报废的排查与整改措施

物料报废的排查与整改措施物料报废是企业运营过程中常见的问题之一,不仅造成物料资源的浪费,还直接影响企业的生产效率和成本控制。
因此,对于物料报废的排查与整改措施十分重要。
本文将从物料报废的原因、排查方法以及整改措施三个方面进行探讨,帮助企业有效解决物料报废问题。
一、物料报废的原因物料报废产生的原因多种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质量问题:物料质量不合格是导致报废的常见原因之一。
例如,原材料供应商提供的物料存在瑕疵,制造过程中产生了不可逆的缺陷等。
2. 制造工艺问题:制造工艺不够完善或操作不当,也可能导致物料报废。
例如,温度控制不准确、工艺参数设置错误等。
3. 设备故障:生产设备的故障、老化等问题,常常导致物料无法正常加工,从而造成报废。
4. 过期失效:物料在存储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变质或过期失效,不适合继续使用,只能报废处理。
二、物料报废的排查方法为了及时发现和解决物料报废问题,企业需要采取有效的排查方法。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排查方法:1. 质量检验:建立严格的质量检验标准和流程,对每批物料进行检验,确保物料的质量符合要求。
定期抽检和零部件抽检也是有效的手段。
2. 全程追踪:通过建立物料全程追踪体系,可追踪到每一个物料的来源、加工过程以及使用状况,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3. 建立异常报告系统:设立物料报废的异常报告系统,员工在发现物料报废情况时,及时向相关人员汇报,以便能够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4. 引入先进的检测设备:利用现代化的检测设备来对物料进行全面的检测和试验,确保物料的质量可靠。
三、物料报废的整改措施排查物料报废问题后,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需要采取相应的整改措施。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整改措施:1. 优化供应链管理:与原材料供应商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加强质量管理和跟踪,确保物料的质量稳定可靠。
2. 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员工对操作规程和质量要求的认识,加强技能培训,提高操作的准确性和规范性,降低操作失误率。
SMT贴片加工物料损耗的各种因素、原因与相应的解决方法

SMT贴片加工物料损耗的各种因素、原因与相应的解决方法在SMT贴片加工行业,物料损耗是一个无法避免的问题。
各种因素会导致物料的损耗,但我们可以通过了解损耗的原因和有效的解决方法来减少物料的浪费和成本的增加。
以下是SMT贴片加工物料损耗的主要因素、原因以及相应的解决方法。
1. 物料本身的问题有时候,物料本身的质量和性能会导致物料的损耗。
以下是可能导致物料损耗的原因和相应的解决方法。
原因:1.1. 物料质量差如果物料的质量差,它们可能会在加工过程中损坏或损失,从而导致浪费和成本增加。
1.2. 物料过期物料的保质期限制是有原因的。
如果使用已经过期的物料,它们可能会失去效力或质量下降,从而导致浪费和质量问题。
解决方法:1.1. 选用高质量物料选用高质量的物料可以减少物料损耗和成本。
1.2. 严格控制保质期要定期检查物料的保质期,并替换过期的物料,以确保它们的质量和性能都达标。
2. 环境问题实际加工过程中,环境也会对物料损耗产生影响。
以下是可能导致物料损耗的原因和相应的解决方法。
原因:2.1. 温度控制不当如果环境温度不稳定,特别是在加工过程中,过高或过低的温度可能会导致物料变形或损坏。
2.2. 环境湿度不当过高的湿度可能会导致物料吸水,从而导致损坏和浪费。
解决方法:2.1. 环境控制加强环境温度和湿度稳定控制,确保在加工过程中恒定的温度和湿度。
2.2. 特殊物料的处理对于一些对温度和湿度要求较高的物料,在存储和加工过程中要采取更严格的控制和处理方式。
3. 操作问题操作人员执行不当的加工和处理过程也是导致物料损耗和浪费的关键原因之一。
以下是可能导致物料损耗的原因和相应的解决方法。
原因:3.1. 操作方法不当仓储、存储物料的方式不当,或者在加工操作过程中的工作方式不规范或不正确,都可能导致物料损失和浪费。
3.2. 不熟练或不合格的操作人员操作人员的能力、经验和质量都会影响到物料损耗。
不熟练或不合格的操作人员可能会在操作过程中损坏或浪费物料。
损耗总结范文

一、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的生产和经营活动日益繁荣。
然而,在生产和经营过程中,损耗现象时有发生,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为了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降低损耗,本文将对损耗情况进行总结,分析损耗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二、损耗情况总结1. 物料损耗(1)生产过程中,原材料损耗较大,主要原因包括原材料质量不合格、操作不规范、设备故障等。
(2)库存管理不善,导致库存损耗严重,如过期、损坏、丢失等。
2. 能源损耗(1)生产设备能源利用率低,存在浪费现象。
(2)企业内部用电、用水等管理不严,存在浪费现象。
3. 人力资源损耗(1)员工工作效率低,导致生产进度延误。
(2)员工离职率高,影响企业正常运营。
4. 质量损耗(1)产品质量不稳定,导致返工、退货现象增多。
(2)质量管理体系不完善,存在漏洞。
三、损耗原因分析1. 管理不善(1)生产过程管理不规范,导致物料损耗。
(2)库存管理混乱,导致库存损耗。
2. 设备故障(1)生产设备老化,存在安全隐患。
(2)设备维护保养不到位,导致设备故障。
3. 人员素质(1)员工技能水平不高,导致生产效率低下。
(2)员工责任心不强,导致工作质量不高。
4. 质量意识(1)企业对产品质量重视程度不够,导致质量损耗。
(2)质量管理体系不完善,无法有效控制质量。
四、改进措施1. 加强管理(1)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规范生产过程。
(2)加强库存管理,降低库存损耗。
2. 优化设备(1)加大设备投入,提高设备性能。
(2)加强设备维护保养,降低设备故障率。
3. 提高人员素质(1)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员工技能水平。
(2)加强员工考核,提高员工责任心。
4. 强化质量意识(1)提高企业对产品质量的重视程度。
(2)完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产品质量。
五、结论损耗是企业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现象,但通过加强管理、优化设备、提高人员素质和强化质量意识等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损耗,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关注损耗问题,不断改进,为企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SMT物料损耗原因和解决方法概述

SMT物料损耗原因和解决方法概述SMT(表面贴装技术)是一种电子制造过程中常用的组装技术,它通过将元件粘贴到印制电路板的表面,并进行焊接,以完成电路的组装。
然而,在SMT过程中,会存在一定的物料损耗问题,影响成本和生产效率。
以下是SMT物料损耗的一些常见原因和解决方法的概述。
1. 组件破损:在元件的运输、存储和操作过程中,由于人为原因或设备故障,可能会导致组件破损。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注意操作方法,避免人为损坏组件。
- 使用合适的运输和存储设备,保护组件的完整性。
- 做好设备维护和保养,确保操作的稳定性。
2. 误差和偏差:在SMT过程中,元件的放置可能会有误差和偏差,导致组件的损坏或无法使用。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使用高精度的元件放置设备,减少误差和偏差。
- 做好元件的校准工作,确保放置的准确性。
- 对于特殊要求的元件,可以使用自动光学检测系统进行必要的检查。
3. 不良的焊接:焊接是SMT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步,焊接不良可能导致组件损坏或连接不可靠。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选择适合的焊接方法,如回流焊、波峰焊或手工焊接等。
- 控制好焊接温度、时间和流量,避免焊接温度过高或过低。
- 对焊接质量进行可靠的检测和测试,确保焊接质量符合要求。
4. 物料供应问题:如果物料供应不稳定或存在质量问题,可能会导致损耗增加。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与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确保物料的稳定供应和质量可靠。
- 进行供应链管理,及时预测和满足生产需求。
- 做好供应商管理,加强对供应商的质量监控和评估。
综上所述,SMT物料损耗问题的解决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考虑和改进,包括操作方法、设备维护、元件放置准确性、焊接质量、物料供应等。
通过采取适当的措施,可以减少物料损耗,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物料损耗是SMT(表面贴装技术)过程中的一个常见问题。
在电子制造业中,物料成本占据相当大的比例,因此减少物料损耗对于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和优化生产过程非常重要。
物料损耗控制

物料损耗控制在生产制造过程中,物料损耗是不可避免的。
然而,高额的物料损耗将直接影响企业的成本和利润。
因此,对于企业来说,控制物料损耗是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探讨一些有效的物料损耗控制方法。
1. 优化物料采购物料采购环节直接关系到物料损耗的控制。
首先,企业需要与供应商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并选择信誉良好的供应商。
这样可以确保获得符合质量标准的物料,并减少次品率。
其次,企业应根据实际需求合理预估物料采购量,避免过量采购导致物料过期或损坏。
最后,企业可以通过谈判和协商获得更好的采购价格,降低物料采购成本。
2. 完善物料存储管理物料存储管理是保证物料质量和减少损耗的关键环节。
首先,企业应建立合理的仓储布局,确保不同类型的物料存放在合适的条件下,避免因不当存放导致损耗。
其次,企业应制定严格的出入库管理制度,定期盘点物料库存,及时处理过期和损坏物料。
最后,培训仓库工作人员,提高其对物料存储管理的认识和操作技能,减少人为因素导致的损耗。
3. 实施科学的生产管理科学的生产管理是减少物料损耗的重要手段。
首先,企业应从生产工艺及设备的角度考虑,优化生产过程,减少生产中的废品产生。
其次,企业应建立完善的生产计划,避免因生产过程中的紧急加工而导致的物料浪费。
最后,企业应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和质量意识教育,提高员工对物料损耗控制重要性的认识,减少人为操作失误。
4. 引入物料损耗监控系统为了更精准地控制和监测物料损耗,企业可以引入物料损耗监控系统。
物料损耗监控系统通过对物料的实时追踪和数据分析,能够帮助企业发现损耗点和损耗原因,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和改进。
通过引入物料损耗监控系统,企业可以实现对物料损耗的全面管控,进一步降低物料损耗。
5. 加强反馈和改进机制物料损耗控制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
企业应建立健全的反馈机制,通过收集和分析实际生产数据,了解物料损耗情况,并根据情况进行及时调整和改进。
此外,企业应设立相应的激励机制,激发员工积极性和创造力,共同参与物料损耗控制工作,不断提高物料利用率和生产效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7-6-28
机器因素
¾ ¾ ¾ ¾ ¾ ¾ ¾ ¾ 识别光源选择不当、灯管老化发光强度、灰度不够造成处理不 良; 解决方法:按计划定期保养设备,测试相机的辉度和灯管的亮 度,检查和更换易损配件。 反光棱镜老化积炭、磨损刮花造成处理不良; 解决方法:按计划定期保养设备,检查和更换易损配件。 气压不足,真空有泄漏造成气压不足而取料不起或取起之后在 去贴的途中掉落; 解决方法:按计划定期保养设备,检查和更换易损配件。 供料器变形互相挤压造成送料位置改变而取料不良; 解决方法:要求操作员所有不良FEEDER必须标识清楚送 FEEDER维修站维修、校正,检查和更换易损配件。
¾
2007-6-28
方法
¾ ¾ ¾ ¾ ¾ ¾ CAMERA灯光选择错误。 解决方法:培训技术员PART 名,根据特殊元件修改PART DATA制作,统一元件资料命 DATA。
所编辑的程序吸嘴资料错误、太大或太小、运行速度与当前元 件体积不符。 解决方法:培训技术员PART DATA制作,统一元件资料命 名,根据特殊元件修改PART DATA。 元件资料中机器运行速度、NOZZLE自转速度、 NOZZLE下降 高度、INDEX转动速度,carrier移动速度过快会影响较重元件吸 取不良。 解决方法:培训技术员PART DATA制作,统一元件资料命 名,根据特殊元件修改PART DATA。
2007-6-28
FEEDER 的使用与上料
1. 2. 3. 4. Feeder的認識 Feeder的辨認与選擇 Feeder規格說明 Feeder的檢查&注意事項
2007-6-28
Fuji cp6/cp7/cp8 Feeder 的認識
定位標識
2007-6-28
物料因素
¾ ¾ ¾ ¾ ¾ ¾ 元件污脏、破损、来料不规则,引脚氧化等不合格产品造 成识别不良 。 解决方法:反馈IQC与供应商沟通更换物料。 元件磁化、元件包装太紧,料框对元件磨擦力太大造成吸 不起来。 解决方法:反馈IQC与供应商沟通更换物料。 元件尺寸或封装尺寸、间距、方向不一至造成取料不良、 识别不良。 解决方法:反馈IQC与供应商沟通更换物料,来料时必须 检查同一P/N物料的包装和本体形状。
2007-6-28
方法
¾ 接料不良、料带折弯、卷料带张力太紧、料带孔对不上齿轮造成 取料不良; ¾ 解决方法:严格要求按作业指导书标准作业,培训考核操作技 能,管理监督评核。 ¾ 卷料带张力不够,不按标准安装卷料带造成不卷带; ¾ 解决方法:严格要求按作业指导书标准作业,培训考核操作技 能,管理监督评核。 ¾ 物料安装后有空位造成取不到料; ¾ 解决方法:严格要求按作业指导书标准作业,培训考核操作技 能,管理监督评核。
2007-6-28
人为因素
¾ 未扣好Feeder盖,未检查Feeder便上料 ¾ 解决方法:要求操作员按WI要求作业,安装前后都检查 FEEDER。技术员和管理检查确认。 ¾ FEEDER随便叠放造成变形、FEEDER STOPPER随便拆卸乱放; ¾ 解决方法:要求操作员所有FEEDER必须放置在FEEDER车上严 禁叠放、乱放,跟线严禁乱拆FEEDER配件。 ¾ 不良FEEDER未及时送维修重复使用造成抛料; ¾ 解决方法:要求操作员所有不良FEEDER必须标识清楚送 FEEDER维修站维修、校正。
料带张力太紧太松
方法
環境
2007-6-28
人为因素
¾ ¾ ¾ ¾ ¾ ¾ ¾ ¾
2007-6-28
安装物料时撕料带太长、压料太多造成物料遗失损耗; 解决方法:培训操作员装料时保留两三个空位,压料至料窗看到 物料OK,这样可检查FEEDER齿轮位置、卷带张力。 FEEDER安装后TABLE上有杂物造成不到位、晃动取不到料; 解决方法:培训操作员装FEEDER时检查机器TABLE和FEEDER 底座是否有杂物,转拉时清洁机器TABLE。 物料盘未安装到FEEDER上造成卡盘、FEEDER TAPE浮高抛 料; 解决方法:严格要求操作员换料时必须将料盘装到FEEDER上。 未及时清除卷料带造成张力改变、不卷带、送料不良、 FEEDER TAPE浮高抛料; 解决方法:严格要求操作员换料时必须将卷带清除干净。
2007-6-28
机器因素
¾ 取料不在料的中心位置,取料高度不正确(一般以碰到零件后下 压0.05MM为准)而造成偏位,取料不正,有偏移,识别时跟对应 的数据参数不符而被识别系统当做无效料抛弃; ¾ 解决方法:按计划定期保养设备,检查和更换易损配件,校正机 器原点。 ¾ 真空阀、真空过滤芯脏、有异物堵塞真空气管通道不顺畅,吸着 时瞬间真空不够设备的运行速度造成取料不良; ¾ 解决方法:要求技术员必须每天清洗吸嘴,按计划定期保养设 备。 ¾ 机器定位不水平震动大、机器与FEEDER共振造成取料不良; ¾ 解决方法:按计划定期保养设备,检查设备水平固定支撑螺母。
設備
取料偏位 机器精度不夠
人
物料不 到位
人員流動過快
操作技能欠缺
新員工多
真空、气压不足
送料位置不准
元件资料错误 用错FEEDER
吸嘴变形 吸嘴不良 堵塞、真空不足
FEEDER不良
不卷带 送料振动大
物料意识不强 折断料带 不及时拆卸料带 机器抛料原因
FEEDER安装不到位
车间湿度不够 FEEDER车不够 灰尘太多
2007-6-28
物料因素
¾ 元件磁化、料带粘性太强,卷带时料粘附在料带上。 ¾ 解决方法:反馈IQC与供应商沟通更换物料。 ¾ 元件可吸着面太小造成取料不良。 ¾ 解决方法:反馈IQC与供应商沟通更换物料,降低机器运行速 度。
¾ 盛放元件的料孔径太大,元件尺寸与包装尺寸不符造成送料时侧 立、翻件、位置不正而取料不良。 ¾ 解决方法:反馈IQC与供应商沟通更换物料。
2007-6-28
方法
¾ ¾ ¾ ¾ ¾ ¾ ¾ ¾ 元件本身厚度设置不当。 解决方法:培训技术员PART DATA制作,统一元件资料 命名,根据特殊元件修改PART DATA。 元件吸取位置、吸嘴吸取高度设置不当 解决方法:培训技术员PART DATA制作,根据特殊包装 修改PART DATA,一般以碰到零件后下压0.05MM为准。 元件包装方式、元件尺寸、选择错误。 解决方法:培训技术员PART DATA制作,统一元件资料 命名,根据特殊元件修改PART DATA。 人员不按作业指导书标准作业。 解决方法:严格要求按作业指导书标准作业,定期考核操作 技能,管理监督评核。
人为因素
¾ ¾ ¾ ¾ ¾ ¾ ¾ ¾ 放反板、跳错板、擦板等造成损耗; 解决方法:严格要求操作员按作业指导书操作,在指导书上标示 拼板位置、进板方向和注意事项。 看错料站位、P/N造成错料; 解决方法:培训操作员核对物料P/N和机器报警显示、排料表站 位。 物料数量错误、多出PCBA、物料误作料盘丢失; 解决方法:要求物料员进出生产线所有物料、PCBA必须清点数 量和登记,当班核对生产数量和拉存数量。 所编辑的程序中元件参数设置不对,跟来料实物尺寸,亮度等参 数不符造成识别通不过而被丢弃; 解决方法:培训技术员PART DATA制作,统一元件资料命 名,根据特殊元件修改PART DATA。
2007-6-28
机器因素
¾ 供料器压盖变形、弹簧张力不够造成料带没有卡在供料器的棘齿 轮上、不卷带抛料; ¾ 解决方法:要求操作员所有不良FEEDER必须标识清楚送 FEEDER维修站维修、校正,检查和更换易损配件。 ¾ 相机松动、老化造成识别不良抛料; ¾ 解决方法:按计划定期保养设备,检查和更换易损配件。 ¾ 供料器棘齿轮、驱动爪、定位爪磨损、电气不良、送料马达不良 造成供料器进料不畅取料不到或不良而抛料; ¾ 解决方法:要求操作员所有不良FEEDER必须标识清楚送 FEEDER维修站维修、校正,检查和更换易损配 ¾ 机器供料平台磨损造成FEEDER安装后松动而取料不良; ¾ 解决方法:按计划定期保养设备,检查和更换易损配件。
2007-6-28
人为因素
¾ ¾ ¾ ¾ ¾ ¾ 所编辑的程序中包装参数设置不对,所用送料次数与包装PITCH 不符造成抛料; 解决方法:根据物料包装修改PACKED DATA。 所编辑的程序中贴装位置与站位设置错误造成错料; 解决方法:做程序时核对BOM和图纸,贴出首检板要重新确认 核对BOM和图纸。 生产过程中FEEDER、NOZZLE、物料原因抛料技术员未及时跟进抛 料数据造成大量抛料; 解决方法:要求跟线技术员必须实时监控机器运行状况,机器报 警时必须现场处理观察。每小时抛料报表必须技术员签名确认并 写改善措施,有签名确认两小时未处理的必须要解析原因并上报 助理工程师处理。
FLEXA.ZHU@
2007-6-28
背景
产品型号多,转型号频繁,物料损耗大 交货期紧迫,生产效率低. 人为因素多,制程控制水平低. 人员有计划培训少. 人员责任心不强,系统要求执行力不足.
2007-6-28
机器抛料原因
物料
相机辉度不足 来料少数 影像处理不良 焊盘氧化 来料不规则 物料磁化 包装不标准 灯管老化
2007-6-28
环境
¾ ¾ ¾ ¾ ¾ ¾ ¾ ¾ 车间温度高、湿度不够造成物料干燥产生灰尘、静电。 解决方法:实时监控车间温湿度,增加空调和加湿机。 车间、仓库湿度高,物料吸收空气中水份造成取料不良 解决方法:实时监控车间、货仓温湿度,增加空调和通风设备。 车间密封性不好,防尘设施差,灰尘太多造成机器容易脏污、真 空阻塞。 解决方法:严禁使用风枪吹机器电器设施、物料,车间门口增加 地毯除尘。 装料台、FEEDER车不够造成装料不标准、FEEDER损坏变形。 解决方法:增加装料台、FEEDER车,严格按WI要求作业。
2007-6-28
方法
¾ ¾ ¾ ¾ ¾ 元件REFERENCE和VISION TYPE选择错误 解决方法:培训技术员PART DATA制作,统一元件资料命 名,根据特殊元件修改PART DATA。 用错不同包装型号FEEDER,纸带用凹槽、胶带用平槽造成取 不到料; 解决方法:培训操作员识别物料包装与FEEDER的选择。 用错不同规格FEEDER,0603物料用0802FEEDRE、0402物料用 0804FEEDER、0603物料用Ø1.3MM料盖、 0402物料用Ø1.0MM料 盖、 0805物料用Ø1.0MM料盖、调错FEEDER PITCH造成取不到 料; 解决方法:培训操作员识别物料本体大小、形状与FEEDER料 盖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