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古今贤文
新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24古今贤文教案

新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24古今贤文教案24古今贤文教材分析本课是由押韵的谚语和文献佳句集结而成,强调修身的可贵、保健的重要,表达了人要注重修身和保健的观点。
课文配有两幅插图。
第一幅是读书修身图,第二幅是冬练三九图,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课文共两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是修身篇,介绍了修身的一些具体行为。
第二部分是保健篇,叙述了如何保健。
文章每句对仗,朗朗上口,其文含义深刻,简洁明了,是启迪学生心智的好读物。
教学要求1认识两条绿线内的7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领悟两部分内容的大致意思,初步理解课文阐明的道理。
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今天我们研究第24课《古今贤文》,课文汇集了我们中国从古到今的一些格言、谚语,它们按内容被分为两篇,这节课我们研究第一篇《修身篇》。
修身是指修养身心。
自古以来,我们中国人都将修身立德放在首位。
那为何要修身?又怎样修身呢?今天我们要研究的内容就蕴含着心灵修炼的哲理。
2、初读课文1自由朗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看看生字表,读不通顺的句子,多读几遍。
2指名读,相机正音。
提醒“逆"的声母是n。
3分组读课文。
三、理解大意1怎样修身?请同学看插图。
是的,博学XXX是修养身心,提高自我的好方法,但不是唯一的方法,修身的具体行为还有很多。
2出示课文,学生思考,教师整理分类,指点朗读。
择善而交一一近朱者赤,近墨肾黑。
检束自我一一梅贵高洁,人贵自知。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仁爱谦卑一一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深谋远虑——见微知著,防微杜渐。
真诚待人——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善听谏言——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3按分类让学生说说每一句话的意思,可以间接从字面上理解,也可以联系实践生活,教师补充。
四、熟读积累文章每句对仗,朗朗上口,寄义深刻,简约明了,好读易记。
1采用对对子的形式读。
新版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24 古今贤文教案

24 古今贤文△◎跟我学课文修身篇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句导读:这句话是说明环境对人的影响。
][①“朱”和“赤”是指什么?]梅贵高洁,人贵自知。
[②这句话是说明了什么道理?]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③“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如何理解?]段导读:本段写人要有自知之明,学会借鉴别人,多听劝告,多结交好的人做朋友。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④“孰”字如何理解?]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⑤“加勉”如何理解?][句导读:这句话是说明有错就改的道理。
]见微者著,防微杜渐。
[⑥这句话如何理解?]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⑦这句话是说什么意思?]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句导读:这句话是说明要善于听取忠言,分辨好赖话。
][⑧“逆耳”是什么意思?]段导读:是说应该知错就改,把错误消灭在萌芽状态,多听忠言,利于行。
知识点详解:①“朱”指朱砂,“赤”指红色。
②这句话是说明“人贵有自知之明。
”③把别人的成败得失,作为自己的借鉴。
④“孰”是“谁”的意思。
⑤“加勉”就是用来鼓励自己的意思。
⑥知微见著比喻知道一个小小的细节就继续琢磨,洞悉大的影响或结果,见到事情的苗头,就能知道它的发展趋势和结果。
防微杜渐比喻在坏思想、坏事情和坏毛病刚冒头时,就加以防制、杜绝,不让发展下去。
所以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而不为。
⑦这句话是说,知道就没有不说的,说的就会全部说出,说的人没有责任,但是听的人要引以为戒。
⑧“逆耳”指不动听的语言,但是有利于我们行动,把事情做好。
保健篇食不语,寝不言。
[①这句话是说什么意思?]春不忙减衣,秋不忙加冠。
[句导读:这句话是说明春捂秋晾,春天要多穿点,秋天少穿点。
]饮食有节,起居有常。
[“②有节”、“有常”指的什么?]饥不暴食,渴不狂饮。
[句导读:这句话是说明饮食有节制,不可过量。
]常开窗,透阳光,通空气,保健康。
[句导读:这句话是说要经常通风透光,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古今贤文全文——完整版

古今贤文(劝学篇)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今人胜古人。
若使年华虚度过,到老空留后悔心。
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活百岁.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坚持不懈,久炼成钢。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冰生于水而寒于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身怕不动,及怕不用。
手越用越巧,脑越用越灵。
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三心二意,一事无成。
一日练,一日功,一日不练十日空。
拳不离手,曲不离口。
刀不磨要生锈,人不学要落后。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师傅领进门,修行在自身。
熟能生巧,业精于勤.保护环境,人人有责.树木成阴,空气清新。
绿了大地,润了人心。
功在当代,造福子孙。
山上树木光,山下走泥浆.治山治水不栽树,有土有水保不住.植树造林镇风沙,遍地都是好庄稼。
----—-《古今贤文环境篇》今贤文(合作篇)人心齐,泰山移。
独脚难行,孤掌难鸣.水涨船高,柴多火旺。
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
一块砖头砌不成墙,一根木头盖不成房。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一根竹竿容易弯,三根麻绳难扯断。
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
知已知彼,将心比心。
远水难救近火,远亲不如近邻。
美不美,故乡水;亲不亲,故乡人。
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
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酒肉亲。
豆角开花藤牵藤,朋友相处心连心.古今贤文(读书篇)欲知天下事,须读古今书。
学了就用处处行,光学不用等于零.不能则学,不知则问;读书全在自用心,老师不过引路人.好曲不厌百回唱,好书不厌百回读。
读书贵能疑,疑能得教益。
默读便于思索,朗读便于记忆。
初读好书如获良友;重读好书如逢故知。
处处留心皆学问,三人同行有我师.古今贤文(真理篇)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近水识鱼性,近山识鸟音。
欲知山事事,须问打柴人。
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干.伟大出于平凡,理论来自实践。
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
兼听则明,偏听则暗。
满招损,谦受益。
自满的人学一当十,虚心的人学十当一。
孔小不补,孔大受苦。
苏教版三下语文24《古今贤文》(勤俭篇戒骄篇)知识导学

古今贤文勤俭篇鸟美在羽毛,人美在勤劳。
马有四蹄行千里,人有两手创奇迹。
唯勤能补拙zhuō,省俭可养廉lián 。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shē。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l ǚ,恒h énɡ念物力维艰。
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
细水长流年年有,好hào 吃懒lǎn 做福不久。
戒骄篇满招损,谦qiān受益。
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
泰山不拒细壤,故能成其高;江河不拒细流,故能成其深。
响水不深,深水不响。
一瓶子不响,半瓶子晃huànɡ荡dan ɡ。
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强中更有强中手,休在人前夸海口。
以己之长比人之短,越比越骄傲;以己之短比人之长,越比越虚心。
课文朗读♬点击上方绿标收听音频 课文知识点一、多音字处chù(长处)chǔ(处理)二、理解词语勤能补拙:勤奋能够弥补不足。
莫待:不要等到。
满招损,谦受益:自满使人受到损害,谦虚使人得到益处。
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比喻能人之外还有能人,激励人不能满足于现状。
三、课文分段勤俭篇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勤俭的好处。
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写要想幸福生活长久,只能勤俭节约过日子。
戒骄篇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为人处事当谦虚。
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写有成绩不应骄傲,有缺点应当正视,从而改正,不应在有成绩时骄傲自大。
四、理解课文勤俭篇鸟美在羽毛,人美在勤劳。
马有四蹄行千里,人有两手创奇迹。
唯勤能补拙,省俭可养廉。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
有漂亮羽毛的鸟才美丽,勤劳的人才最可爱。
马能行千里靠的是四个蹄子,人能够创造奇迹是因为有了两只手。
只有勤劳才能把不足的地方弥补,节俭才能养成品行正、不贪污的品质。
回顾一下过去君主治理国家,繁荣富强是因为勤俭,最后败落是因为奢侈。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
【苏教版】2019年三年级下册语文备课素材第七单元24.古今贤文古人十句“戒骄”名言

古人十句“戒骄”名言1、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大禹谟》。
骄傲自满会招来损失,谦逊虚心会得到好处。
2、盈而荡,天之道也。
出自《左传·庄公四年》。
满盈就会溢荡,这是天下间事物的规律。
3、满而不溢,泰而不骄。
出自汉代恒宽《盐铁论·褒贤》。
学问、道德充盈厚实而不炫耀,大通快意之时而不骄恣。
4、各以所长,相轻所短。
出自三国曹丕的《典论·论文》。
轻:轻视。
各因自己的长处,轻视对方的短处。
5、若升高必自下,若陟遐必自迩。
出自《尚书·太甲下》。
如果登高必定从山下开始,如果登远山必定从近处起。
陟(zhì):登高,上升。
遐:远。
6、傲当矫之以谦,肆当矫之以谨。
出自金缨的《格言联璧·存养》。
骄傲应以谦虚来矫正,放肆要用谨慎来矫正。
7、志骄于业泰,体逸于时安。
出自唐朝徐贤妃的《谏太宗息兵罢役疏》。
志气骄恣往往来自于事业的大通得意之时,追求享乐往往是因为时世安定太平。
8、敖不可长,欲不可从,志不可满,乐不可极。
出自《礼记·曲礼上》。
敖:同“傲”。
从:同“纵”。
不可滋长骄傲,不可放纵嗜欲,不可踌躇满志,不可过度逸乐。
9、君子不以己所能者病人,不以人所不能者愧人。
出自《礼记·表记》。
病人:使别人难堪。
愧人:使别人羞愧。
有道德的人,不以自己能够做到而别人不能够做到的事,令别人难堪和羞愧。
10、宇栋之内,燕雀不知天地之高也;坎井之蛙,不知江海之大。
出自汉代恒宽《盐铁论·复古》。
燕雀飞的不过屋檐之高,它们不会知道天有多高;坎井的面积非常小,它们不能不知道江河有多么辽阔。
比喻眼界狭小的人不可能理解有志者的广阔胸怀。
24.古今贤文

24.古今贤文教学目标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名言、格言地节奏美和音韵美,使学生懂得做人应当洁身自好,善听诤言的道理。
培养学生知错能改的良好品格和爱护健康,勤加锻炼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使学生懂得做人应当洁身自好,善听诤言的道理。
培养学生知错能改的良好品格和爱护健康,勤加锻炼的好习惯。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1、谈话同学们,我们学了不少名人格言、警句,今天我们将集中学习由16句组成的《古今贤文》(修身篇)。
2、板书课题:24.古今贤文(修身篇)。
3、理解课题上的“贤文”、“修身”:“贤文”是指教导人们做有德行、有才能的人的文章,有警句、格言、谚语等。
“修身”是指修养自身,培养良好的习惯和品德。
二、整体感知,指导读通1、学生自学课文,教师提出要求:⑴读准字音,读通读顺全文,不理解的字词查字典和结合上下文理解;⑵画出你认为含义深刻的句子;⑶全文共多少句话,分几部分,每部分大意是什么?2、检查自学效果:⑴指名学生读课文,相机正音;⑵画出句子,鼓励学生质疑;⑶再让学生读读自己理解的句子,结合上下文大体说说意思。
三、抓住重点,指导读懂采用“读读——议议——再读读”的方法来理解。
(一)指导学习“修身篇”1.小组合作学习。
要求:利用工具书,交流掌握主要词句的含义及文章大意;将不懂的字词句标记下来全班讨论。
2.小组自学,教师巡视,相机辅导。
3.小组交流汇报,共享已经掌握的字词句的意思,互帮互助,小组间相互学习。
4.提出交流后大家仍没能解决的问题,全班交流,教师指导。
预设学会提出的问题:(1)“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意思。
○1指名学生读好这一句;○2说说“近”、“朱”、“赤”、“墨”的意思。
近:靠近,接近;朱:矿物名,朱砂;赤:红色,比朱色稍暗的颜色;墨:书画所用的黑色颜料;这句话的意思是:靠着朱砂的变红,靠着墨的变黑。
比喻接近好人可以使人变好,接近坏人可以使人变坏。
○3再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体会句中意思。
部编三年级上24 古今贤文△

预习检测
可以正衣冠 1.以铜为镜,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孰能无过 2.人非圣贤,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寝不言 3.食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秋不忙加冠 。 4.春不忙减衣, _______________
我 会 认
小练笔
学完这一课,你有哪些
收获呢?快动手写下来吧!
拓展运用
弟子规
〈入则孝〉
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 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 冬则温 夏则凊 晨则省 昏则定 出必告 反必面 居有常 业无变 事虽小 勿擅为 苟擅为 子道亏 物虽小 勿私藏 苟私藏 亲心伤 亲所好 力为具 亲所恶 谨为去 身有伤 贻亲忧 德有伤 贻亲羞 亲爱我 孝何难 亲憎我 孝方贤
随堂练习
一、给下列汉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戒(jiè jè i ) 寝 (p ǐ n q ǐ n ) √
√
炼(lià n nià n)
√
逆(nìlì )
√
锻(duà n dà n ) 腐(fǔ tǔ)
√ √
二、用下面的字组词,再用词语写一句话。
戒掉 ) 1.戒( 戒掉 我劝告爸爸戒掉吸烟的不良习惯。 我劝告爸爸戒掉吸烟的不良习惯。 锻炼 ) 2.锻(锻炼 多多运动,锻炼,有利于身体健康。
言行举止。今后要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
践中来,在日常生活中自觉规范自己的言
行举止,使自己变得更美好!
结构导图
近贤人 有自知之明 以人为镜 防微杜渐 听忠言 饮食有节制 保健 重在锻炼 规范举止行为 修身
古 今 贤 文
写法指导
对偶
定义:对偶是用字数相等、结构形式 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 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意思的修辞方式。 特点:前后呼应,互相映衬,对比鲜 明,语言凝炼,能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使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例句: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 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苏教版新2018三年级上24《古今贤文》教学课件

样绷直身体,站立时像松树一样挺拔,走路时像
刮风一样快。
治病不如防病,防病重在锻(duàn) 炼(liàn)。若(ruò)要健,日日练。 流水不腐(fǔ),户枢不蠹(dù)。冬 练三九,夏练三伏(fú)。坐如钟,卧 (wò)如弓,站如松,走如风。
写应该怎样锻炼身体。
食不语,寝(qǐn)不言。春不忙减衣,秋不忙加 冠(guān)。饮食有节,起居有常。饥不暴食,渴不 狂饮。常开窗,透阳光,通空气,保健康。 治病不如防病,防病重在锻(duàn)炼(liàn)。 若(ruò)要健,日日练。流水不腐(fǔ),户枢 (shū)不蠹(dù)。冬练三九,夏练三伏(fú)。 坐如钟,卧(wò)如弓,站如松,走如风。
思 考
这句话说明了 什么?
见微者著,防微杜渐。
要善于发现错误的苗头,
把它消灭在萌芽状态。
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言者
无罪,闻者足戒。
就知道的就说,要说就毫无保留,说的人只 要是善意的,即使说的不正确,也是无罪的,听取意 见的人即使没有对方所提的缺点错误,也要引以 为戒。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得失 ①所得和所失;成功和失败。 ②利弊;好处和坏处。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梅贵高洁,人贵 自知。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
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第一部分:写客观环境对人的影响
及怎样正确认识自己的方法。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有则改之,
无则加勉。见微知著,防微杜渐。知无 不言,言无不尽,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流动的水不会发臭,经常转动的门轴 不会腐烂。
精读细研
句子品析
思 考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4 古今贤文
教学要求:
1.会认7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的内容。
4.懂得修身和保健的方法和作用。
教学重难点:
1.会认生字,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懂得修身和保健的方法和作用,养成修身和保健的作用。
课时划分:
2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3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修身篇。
3.懂得修身的重要性及修身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经常听到一句话:“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关于修身的俗语、谚语、成语,还有哪些呢?快点走进《古今贤文》中的《修身篇》吧。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圈画出本课生字。
2.出示生字:墨戒逆,认读生字。
三、熟读课文,感悟道理
1.请同学们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
2.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
(2)这段话共有几句话?
(3)每句话说明了什么意思?
3.师生交流:
(1)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接近朱砂容易变红,接近墨容易变黑。
强调客观环境具有重大影响。
(2)梅贵高洁,人贵自知。
梅花贵在具有高洁的品质,人贵在正确地认识自己。
(3)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用铜做镜子,可以照见衣服和帽子是不是戴得端正;用历史做镜子,可以知道一个国家兴亡的原因;用人当镜子,可以发现自己的错误。
4.齐读。
5.学习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
(2)这段共有几句话?每句话分别代表了什么意思?
6.师生交流。
(1)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一般人不是圣人和贤人谁能不犯错?对别人给自己指出的缺点错误,如果有,就改正,如果没有,就用来提醒自己不犯相同的错误。
(2)见微知著,防微杜渐。
“见微知著”是指看到事情的一些苗头,就能知道它的发展趋向。
“防微杜渐”指在错误或坏事刚萌芽时,就加以制止,不使其发展。
(3)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凡有所知,都毫无保留地讲出来。
进言的人没有罪过,听的人足以引起警戒。
(4)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良药多数是带有苦味的,但有利于治病。
教人从善的语句多数是不动听的,但有利于人们改正缺点。
这句贤文主要旨在教育人们要勇于接受批评,现在常用来说明应该正确对待别人的意见和批评。
7.齐读。
8.小组内熟读课文。
四、拓展延伸
同学们,你们还知道哪些有关修身的名言或谚语俗语吗?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4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保健篇》。
3.体会保健的重要性和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身体重在保健。
你们知道哪些有关保健的知识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古今贤文》中的《保健篇》。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自由读课文,圈画出生字。
2.出示生字:寝锻炼腐
3.认读生字,教师重点指导。
4.指名读生字。
5.从课文中,你知道了什么?
三、熟读课文,感悟道理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
2.“食不言,寝不语”是什么意思?
(吃饭的时候不说话,睡觉的时候也不说话。
这句话出自孔子的《论语》)
3.“春不忙减衣,秋不忙加冠”是什么意思?
春天不要忙着减去衣服,秋天不要忙着戴帽子。
这也就是我们说的“春捂秋冻”。
4.“饥不暴食,渴不狂饮”告诉我们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通常情况下,人们在非常饥饿和口渴的时候,都会吃很多食物,或者喝很多水。
其实,这样的做法会给身体带来很大的伤害。
5.熟读第一自然段。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治病不如防病,防病重在锻炼。
”这句话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锻炼身体可以预防疾病的发生。
2.“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是什么意思?
长流的水不发臭,常转的门轴不遭虫蛀。
比喻经常运动的事物不易受到外物的侵蚀。
3.“坐如钟,卧如弓,站如松,走如风”是什么意思?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坐着像座钟那样端正,睡觉要像弓那样弯曲,站着要像松树那样挺拔,行走要像风那样快而有力。
这句话运用了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
4.熟读第二自然段。
5.你从中学到了什么知识呢?
四、拓展延伸
同学们,你们还知道哪些保健的知识呢?搜集一下,与同学们分享。
板书设计:
24 古今贤文
修身篇
墨戒逆
保健篇
寝锻炼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