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

天津
金田起义 永安建制
天京
冯官屯
定都天京
武昌 九江 长沙 南昌
北伐西征东征
天京变乱 后期防御战 天京陷落
金田
过 程 1853-1855林 凤祥、李开 芳攻入天津 1853-1855赖 汉英、石达 开;遭遇曾 国藩的湘军
结 果
失败的 原因和 意义 胜利 巩固了天 京大本营
西
征
三、天京陷落
1、天京变乱(太平天国由盛转衰)
杨秀清的专横跋扈 ◆天京变乱 韦昌辉的滥杀
1856年
石达开的负气出走
农民阶 级的局 限性
进步性:先进中国人最早出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局限性:不是农民革命实践的产物; 缺乏相应 的社会基础和实施条件,处于战争环境未能推行。
3、天京陷落
1864年夏,湘军攻入天京城内,天京陷落。 这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最后失败
4、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
(1)太平天国革命达到了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 高峰。 (2)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加速了清朝 统治的衰落和崩溃。
(3)打击了外国侵略者
(4)太平天国的反抗精神鼓舞了中国人民的革命 斗争意志。
(一)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
(1)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他们提不出一个切合实际的 革命纲领;领导者封建特权思想膨胀, 争权夺利,贪图享乐。)
(2)战略上的失误。 (3)中外势力联合绞杀太平天国。
太 平 天 国 运 动 的 主 要 经 过
方法: 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圣库 3、目的: “四有二无”的理想社会 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
评价
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革命性)
绝对平均主义违背社会发展规律,不可能实现 (空想性)
太平天国的北伐和西征
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

7.(沧州市期末)洪秀全生活在中国资本主义诞生的前夜,所以
他的思想不免带着旧时代的痕迹,同时又吸吮了基督教的点滴汁液,
他的思想是琐碎的、复杂的,而且又是肤浅的……从未形成系统的、
科学的思想体系。这说明太平天国运动( C )
A.得到西方列强支持
B.忽视自身政权建设
C.缺乏科学理论指导
D.具有革命斗争精神
必然结果,没有引起农民 要求,拥有广泛的农民基础
阶级的强烈反应 因为没有反映农民
推动太平天国革命斗争的 的迫切需求,没有取得农
发展,调动农民革命积极性 民的支持
都具有反封建的一面,都是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都 未真正付诸实践
02 选 择 题
1.(石家庄市 28 中月考)“推动了这次大爆炸(指太平天国运动) 的毫无疑问是英国的大炮”,“太平天国运动是鸦片战争炮声的回 声”。对此,最准确的理解是( C )
绊,甩开落后思想,继续前进的方向和道路。”材料中的“它”指的是
A.《天朝田亩制度》
B.《资政新篇》
( B)
C.《资治通鉴》
D.《农政全书》
5.如图,太平天国领导人以“囯”代替“國”,取“王”居其中之意。 这一细节最能说明太平天国运动领导人( A )
A.摆脱不了封建专制思想的束缚 B.取清王朝而代之的宏大志向 C.丰富了汉语言文字 D.本身文化程度不高
A.太平天国运动反对鸦片战争中清政府的卖国行为 B.太平天国运动以反对外国侵略为主旨 C.鸦片战争激化了中国社会矛盾,导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 D.鸦片战争是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根源
2.歌谣:“不怕清妖兵马足,天军引他到山麓,好比红薯堆进 灶,大大小小一窝熟。”“妹莫忧,卷起包袱上柳州,跟随天军去打 仗,太平天下乐悠悠。”这表明太平天国运动( A )
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解析版)

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一、选择题1.下图所示起义的发动者自称是上帝的次子,受命下凡来铲除妖魔,拯救百姓。
他发动这次武装起义的背景不包括A.鸦片战争失败加深了清政府统治危机B.农民阶级的反抗斗争不断在各地发生C.洪秀全创立了“拜上帝会"并积极传教D.洪秀全初步建立起太平天国政权组织【答案】D【详解】太平天国运动过程中,洪秀全在永安建制,分封重要将领。
初步建立起太平天国政权组织属于太平天国运动过程中事件,不属于背景。
D符合题意;A、B和C均属于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背景,排除。
故选D。
2.1851年1月洪秀全正式向清王朝宣战,建号太平天国。
他宣战的地点在A.永安B.金田C.天京D.安徽【答案】B【详解】依据所学知识,1851年1月,洪秀全在金田领导太平军发动起义,建号太平天国,标志太平天国运动开始,B正确;金田起义后,太平军在永安建制分封诸王,初步建立农民政权,此后又进军安徽等地,1853年,太平军攻占南京,改称天京并作为太平天国的都城,ACD排除。
故选B。
3.南京,古称金陵,六朝古都。
这座城市不仅见证了中国社会性质的转变,还目睹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农民运动。
关于这场农民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运动前期颁布的纲领是《资政新篇》B.运动失败的标志是天京事变C.运动在军事上达到全盛是永安建制D.运动最终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答案】D【详解】依据题干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1853年太平军攻占南京,将南京改名为天京作为都城。
这场运动最终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而失败,故D正确;太平天国运动定都后颁布《天朝田亩制度》,故A错误;天京陷落标志着太平天国农民运动失败,故B错误;1856年,西征和天京突围战斗的胜利,标志着太平天国进入军事上全盛时期,故C错误。
综上故选D。
4.《天朝田亩制度》规定:“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杂以九等。
”这一规定表明农民阶级A.争权夺利缺乏远大的理想抱负B.希塱实现经济平均和政治平等C.力求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D.顺应发展资本主义的历史潮流【答案】C【详解】“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反映了《天朝田亩制度》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把土地分给农民,故选C;材料信息与“争权夺利”无关,排除A;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农民阶级要求政治平等,排除B;《天朝田亩制度》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把土地分给农民,建立小农经济,违背了发展资本主义的历史潮流,排除D。
八上历史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

2、右侧漫画形象地解释了近代一部历史文献的核心内容。这部文献
是A
A.《天朝田亩制度》 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中国土地法大纲》 D.《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3、1856年秋,杨秀清逼洪秀全封他为“万岁”,意图篡位。结果杨
秀清被杀,韦昌辉被处死,石达开率部出走,太平军损失惨重,人心
C 士气受到严重影响。由此可见,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1864年夏,洪秀全病逝。湘军冲入城内,天京陷 落。标志着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农民运动的失败。
太平天国的过程图
发 展 阶 段
《天朝田亩制度》
定都天京
由盛转衰:天京事变 全盛
后期防御 《资政新篇》
发展:永安建制 兴起:金田起义
1851
1853
1856
1859
失败:天京陷落
时间
1864
材料研读
主观原因:由于农民阶级的
1、某史学家说:“对于西方的挑战,中国的反应之所以迟钝,是由于中国社会 在19世纪中叶面临很不平常的历史环境。内部事物万分火急,至于对西方则可以
B 暂缓一步。”这里所讲的“内部事务万分火急”主要是指
A.清政府准备发起洋务运动 B.太平天国运动危及清政府统治 C.清政府内部进行权力之争 D.维新派试图改变中国落后现状
洪仁玕
《资政新篇》
陈玉成
李秀成
浦口、三河两役的胜利,在风雨飘摇中暂 时稳定了局势。但未能从根本上改变军事 上的不利局面。
风风类:女子喜缠脚……惟在在上者以为可 耻之行……不禁而自弭矣。……
法法类:昭法律,别善恶,……。凡外邦人 技艺精巧,邦法宏深,宜先许其通商,……英吉 利,即俗称红毛邦,开邦一千年来未易他姓,于 今 称 为 最 强 之 邦 , 由 法 善 也 。 …… 兴 车 马 之 利……兴舟楫之利……兴银行。……兴跛盲聋哑 院……兴鳏寡孤独院。
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

二.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过程 (一)起义开始——金田起义
时间: 1851.1.11
领导人: 洪秀全
起义地点: 广西桂平金田村
建号: 太平天国
金田起义(1851)
金田起义浮雕
二.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过程
(二)政权初建——永安建制
北伐失败,全军覆没;西征取 得重大胜利
影响:
太平天国在军事上进入全盛时期。
二.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过程
(五)天京事变——影响:使太平天国由盛转衰
1856年
洪
洪秀全相貌复原图
1逼
5
密处 疑
诏 死4
杨
韦
石
2杀
3责
6走
洪
秀
全
翼王石达开
天父杀天兄,终归一场空。
二.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过程 政治上 (六)重建领导集团—— 干王新政
1864年夏,洪秀全病逝。湘军冲入城内,天京陷落。
标志着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农民运动 的失败。
根据材料,分析太平天国运动为何失败?
材料一 :占领南京后,太平军应一鼓作气地攻下北京,这样就有可能
推翻清朝。可是林凤祥率主领观之北原伐因军:并非①太战平略军上主力的,失而误是一;支孤军
深入敌境、自取灭亡的偏师。——徐中约主编:《中国近代史》
军事上
洪秀全任洪仁玕为干王, 总理朝政。
洪仁玕 先进的中国人
(1822-1864) 最早在中国提 出的发展资本 主义的方案
提拔青年将领
先后取得浦口 三河大捷,但 未能从根本上 改变军事上的 英王陈玉成 不利局面。 忠王李秀成
没有反映农 民对土地的
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解析版)

八上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1.(2023·山东东营·统考中考真题)太平天国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想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反映了农民阶级()A.要求得到土地的强烈愿望B.向西方学习的意愿C.具有盲目排外的落后性D.对清政府的本质认识不清【答案】A【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规定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太平天国想通过这个方案,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天朝田亩制度》虽因带有很大的空想色彩而在实践中难以实行,但它反映了千百年来农民要求得到土地的强烈愿望,对于发动和鼓舞广大农民来参加反封建斗争起了积极作用,A 项正确;《天朝田亩制度》没有体现农民阶级向西方学习的意愿,排除B项;“具有盲目排外的落后性”与义和团运动的有关,排除C项;《天朝田亩制度》是1853年太平天国建都天京,颁布的一个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全面的农民革命斗争纲领和社会改革方案,与“对清政府的本质认识不清”无关,排除D项。
故选A项。
2.(2023·山东济宁·统考中考真题)下图所示为太平天国颁布的革命纲领。
与前者相比,后者最突出的特点是主张()A.学习西方治国B.实行君主专制C.平均分配土地D.实现男女平等【答案】A【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资政新篇》是中国向西方学习发展资本主义的第一个方案,所以其最突出的特点是主张学习西方治国,A项正确;《资政新篇》提出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等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外交主张,它的最突出的特点并不是主张实行君主专制,排除B项;《天朝田亩制度》规定“凡分田,照人口”的平均分配方法,所以,平均分配土地不是《资政新篇》的主张,排除C项;《天朝田亩制度》中无论是土地的分配还是选官都体现了男女平等,排除D项。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课堂笔记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课堂笔记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极具影响力的农民起义运动。
本文将从太平天国的一个概述、太平天国的起义原因、太平天国运动进程、太平天国的失败原因等方面进行详细记录,以便同学们更好地了解这段历史。
一、太平天国的概述太平天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农民起义运动,由洪秀全等人于清嘉庆二十年(1815年)创立,历时十余年。
这次起义的主要目标是要推翻清政府,建立一个以“大同”(唐代一种理想的社会)为理念的天国,太平天国的政治指导思想是基督教教义。
二、太平天国的起义原因太平天国的起义有许多原因,其中最主要的两个原因是由清朝封建统治所引起的社会矛盾和外来文化的侵蚀。
首先,从社会矛盾角度看,封建统治下农民的痛苦与日俱增,汉族人口饱受满族剥削,而且税负沉重,加之旱涝等天灾频繁,使得农民生活异常困难,难以为继。
其次,从文化侵蚀角度看,清政府对于外来文化的态度是封闭的,这样导致中国人的封建思想愈发根深蒂固,不利于新兴思想的崛起。
而新月派、天理教等传教士的传教活动,引起了一些农民的注意力,他们渴望一种新的信仰。
三、太平天国运动进程太平天国运动共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851年到1853年间洪秀全创建太平天国军的时期。
这个时期,洪秀全发动了一系列的农民起义,从广西向着江苏、浙江、河南等各地扩散,逐渐三路并进。
第二阶段为1853年到1856年间,太平天国军主力渐渐向长江中下游地区推进,取得一系列重要的胜利。
1855年,太平军已经夺得了江西、安徽等省,形成了比较庞大的势力,并打算向南面扩张。
第三阶段为1857年到1864年间,太平天国运动已经走向了衰落。
在这个时期中,太平天国军势力虽然蔓延到全国的很多省份,不过在抗击清军的过程中,太平军领袖之间又出现了严重的割据和内部分裂,导致太平天国的衰落和失败。
四、太平天国的失败原因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原因有多种,其中最主要的两个原因是内部分裂和对于清政府的战略失误。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共18张PPT)

为挽救危局,扭思转考逆:势《,资洪政秀新全篇重》建是领否导能核推心行,下被去迫?进行战略防御。
1856.秋 1860
1864
天国梦“亡”
天京事变-由盛转衰
安庆陷落、遭洋枪 队与淮军联合绞杀
天京陷落 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反映天京陷落的绘画
历史的反思
• 李大钊:太平天国禁止了鸦片,却采用了宗教;不建立民国而 建立天国。
天王 洪秀全 东王 杨秀清 西王 南王 北王 翼王 萧朝贵 冯云山 韦昌辉 石达开
天国梦“盛”
土地分配:以户为单位,不分男女,按人 口 和年龄平均分配;“凡天下田,天下人同 耕”、“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
产品分配: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圣库。 “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 “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 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1600-2000,中国的奋斗》
外部原因:鸦片战争的失败,进一步加深了清政府的统治危机。
天国梦“起”
鸦片战争失败后,各级官府, 首先是州、县的所谓“亲民之 官”,只知变本加厉地敲诈、勒 索,把战费与赔款的负担转嫁到 广大纳税者,尤其是贫苦农民头 上,致使他们的生活陷入绝望的 境地。官府与人民大众之间的矛 盾迅速激化。
• 张德坚:城周围十余里,墙高数丈,内外两重,外日太阳城, 内曰金龙城,殿曰金龙殿,苑曰后林苑,雕琢精巧,金碧辉煌。
• 民谣:“天父杀天兄,江山打不通。打起包裹回家转,依旧做 长工。”
• 洪仁玕:现在说到我朝祸害之源,即洋人助妖之事,自我军两 位勇猛王爵英王、翼王死后,我军确受重大损失,但如洋人不 助敌军,则吾人断可长久支持。
19 、只要拥有无限的热情,一个人几乎可以在任何事情上取得成功。 4 、过去是经历,现在是尝试,未来是期待。经历过,尝试着,就有期待。 3 、当你停下脚步的时候,不要忘了别人还在奔跑。 18 、同在一个环境中生活,强者与弱者的分界就在于谁能改变它。 16 、错过的人与事,不必频频回首;结痂的疤痕,无须反复触摸。 3 、成功的法则极为简单,但简单并不代表容易。 13 、有点缺点没关系,这样才真实。 6 、給自己一個微笑,說自己很好!你就是自己的神! 8 、环境永远不会十全十美,消极的人受环境控制,积极的人却控制环境。 19 、经营信为本,买卖礼当先。心态决定成败,有志者事竟成。 6 、勤劳是财富的源泉,成功没有捷径,只有努力,加油! 4 、后悔是一种耗费精神的情绪后悔是比损失更大的损失,比错误更大的错误所以不要后悔。 19 、你哭了,眼泪是你自己的。你痛了,没有人能体会到。 17 、我常常告诉自己,受委屈时泪水要往肚子里咽,泪水是流给自己的,不是流给别人看的。 1 、让生活的句号圈住的人,是无法前时半步的。 20 、时刻回想自己有什么,想要什么,自己为此做了什么? 5 、人生有几件绝对不能失去的东西:自制的力量,冷静的头脑,希望和信心。 3 、幸福是一种心理状态。它不流于表面,而是存于你的内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太平天国兴衰过程
金田起义
永安建制
北伐西征
(军事全盛)
定都天京
最终失败
北伐、西征
北 伐 目 的 : 推 翻 清 西政 征府 : 巩 固 天 京
天津
天京 湖口
上海
第三篇 “政策筑梦”
颁布制度
包括 政治、经济、军事、 文化等方面的内容
核心:土地问题
• 结合材料再分析,《天朝田亩制度》 的进步性表现在哪里?有实施的可能吗?
3 认识太平天国运动的积极作用与局限性
第一篇 “宗教构梦”
1、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原因 :
材料一:清政府为了支付战争赔款和军费开支, 极力搜刮,加捐加税。官府常抓人毒打交不起 税的人。
1843—1850年规模较大的群众暴动有70 余起,遍及十几个省。
材料二:1846年——1850年,两广地区水、旱、 虫灾不断,广大劳动人民陷于饥饿和死亡的困 境。
陈玉成、李秀成力挽危局
2、太平天国的强大外敌的出现
湘军、淮军成为镇压太平天国的主力 华尔领导的洋枪队
(2)与中国历史上农民起义相比,
太平天国运动遇到的新情况主要是
()
A.利用宗教来发动农民
C
B.发生了内部斗争
C.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
D.领导人贪图享乐
太平天国兴衰过程
金田起义
永安建制
北伐西征
田亩制度》的共同点
A.都反映农民的愿望和要求
B.都没实施过
C.都主张发展资本主义
D.都是天平天国时期纲领
D
随堂练习
3.下列不属于太平天国后期提拔
的将领( )
A.陈玉成
B.杨秀清
B
C.李秀成
D.洪仁玕
4.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标志
() A.西征北伐
D B.定都天京
C.天京陷落
D.天京事变
未能付诸实行
第四篇 “内乱毁梦”
太平天国兴衰过程
金田起义
永安建制
定都天京
北伐西征
天京事变
(由盛转衰)
最终失败
天王府模型
天京事变:
洪秀全
逼
疑
杀
杨秀清
杀 韦昌辉
责
石达开
出走
1、天京变乱(1856年)
原因: 领导者被胜利冲昏头脑,腐朽思想滋长,内 部矛盾尖锐。
影响:
元气大伤 ,几乎是“朝中无将” ; 洪秀全被迫起用年轻将领。由盛转衰的标 志。
“洋人好比一只鹰,黄 毛高鼻绿眼睛。鹞鹰凶恶怕弓 打,洋人怕的红头军。”同学 们,你们知道这首歌谣里所说 的“红头军”指的是什么吗?
太平军
让我们走近
(1851—1864)
学习目标
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如金田 1 起义、永安建制、定都天京、天京事变
等 2 理解《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
的内容和作用
启示
由于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 农民阶级不能 领导中国革命取得成功。
根本: 原因 直接:
课堂小结
太
主观:
平 过程:
天 国
政策:《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
运 失败原因:
动 意义:
启示:
随堂练习
1.太平天国初步建立政权的标志
A.金田起义 C.永安建制
C B.洪秀全自称天王
D.定都天京
2.下列哪一项属于《资政新篇》和《天朝
天京事变
最终失败
定都天京 天京陷落
(运动失败)
3、李秀成率军进攻上海
1860年夏天,太平军将领李秀成率军进 攻上海。上海官绅与西方侵略者勾结,雇佣 美国人华尔组织“洋枪队”,对抗太平军。 太平军在上海附近的青浦,大败洋枪队。 1862年9月慈溪战役中华尔被太平军击毙。
华尔
李秀成画像
汉湘口 军
武昌
天下田
本来 大多属于地主阶级
收归公有
农民
农民
农民
积极性: 反映了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
具有反封建的革命性,是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消极方面:
(1)落后性:小农自然经济作为追求的理想化目
标
没有真正实行过
(2)空想性:实行绝对平均主义,这违背了
社会发展规律
提出者:洪仁玕
内 容 : 政治
经济 文化教育 外交
寿州
淮军
清 扬州 军Leabharlann 庐州天京三河镇
上海
安庆
杭州
慈溪
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
1864年夏,洪秀全在 天京病逝。
1864年7月19日天京陷落
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
客观原因:中外势力的联合剿杀 主观原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意义:沉重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资 本主义侵略势力,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 壮烈的一章。
地 位 :中国最早、最完整 的资本主义改革方案
局限:不是农民革命实践的产物; 缺乏相应的社会基础 和 实施条件,处于战争环境 未能推行。
比较《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
全盛时期
衰落时期
平均分配土地、 产品
农民阶级支持,有 广泛的群众基础。
直接推动了太平天 国革命斗争的蓬勃 发展。
发展资本主义 工商业 没有得到 农民的支持
材料三:洪秀全是广东花
县人,几次参加科举,都名落 孙山,屡试不第后,受宣传基 督教的小册子《劝世良言》的 影响,于1843年创立了拜上 帝教。为了宣传拜上帝教,洪 秀全把西方基督教教义、中国 儒家大同思想和农民的平均主 义思想结合起来,写出《原道 救世歌》《原道醒世训》《原 道觉世训》等文章。
1、原因
第二篇 “战争追梦”
金田起义
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广 西桂平金田村发动武装起义,建号太 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
太平天国兴衰过程 金田起义 永安建制
永安整顿建制内容 永安封王表
太平天国兴衰过程
金田起义
永安建制
定都天京
最终失败
进 军 天 京
1853年3月,攻占南京,改 南京为天京,作为都城。
根本原因: 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和清政 府的腐败导致阶级矛盾日益尖锐。 直接原因:自然灾害严重。 主观原因:西方宗教思想的影响, 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的推动。
(1)洪秀全将基督教与中国的民间宗教相 结合,创立了“拜上帝会”,其目的在于 ()
A A.推翻清朝统治,建立理想国度
B.打击西方列强,进行反帝斗争 C.进行改朝换代,完成民主革命 D.传播西方宗教,取代儒家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