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二历史必修三 第15课: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课件) (共33张PPT)
合集下载
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第15课《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ppt课件

二、新文化运动 内容: 民主 与_____, 科学 反对专制和愚昧、迷信。 (1)提倡_____ 打倒孔家店 (2)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为此,提出了“___________” 的口号。 新文学 反对旧文学。 (3)提倡_______, 文学改良刍议 》,主张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 ①胡适发表《_____________
——陈独秀《文学革命论》,
《新青年》第2卷
材料二
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
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
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 学。 ——陈独秀 材料三 本杂志于国学则主以切实之功夫,为精确之研究„„
以见吾国文化,有可与日月争光之价值。„„本杂志„„以吾 国文字,表西来之思想„„吾国文字,自可适时达意,固无须更
2.(2013·福建学业水平测试)曾任北大校长并提出“兼容并包, 思想自由”的人物是( A.梁启超 B.陈独秀 ) C.蔡元培 D.李大钊
【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再认再现能力。新文化运动时
期,蔡元培担任北京大学校长,提出了“兼容并包,思想自由”
的办学方针,使北京大学成为新文化运动的活动基地。
3.(2013·四川学业水平测试)新文化运动前期的指导思想是 ( A.民族独立 C.民主与科学 B.民主共和 D.实业救国 )
张其一定之文法,摧残其优美之形质也。
——《学衡杂志简章》(1922年)
请分析: 1.材料一认为中国革命未能成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除“政治 革命”之外,陈独秀等知识分子提出什么主张?其旗帜是什么?
提示:(1)原因:三次革命都没有彻底摧毁封建制度;中国人在
思想领域中封建意识根深蒂固。
(2)主张:进行思想解放运动。
历史人教版必修三第15课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课件 (共26张PPT)

历史人教版必修三第15课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课件 (共26张PPT)
三、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历史人教版必修三第15课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课件 (共26张PPT)
1、提倡民主、科学,反对专制、愚昧和迷信(核心) 2、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3、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形式、手段)
历史人教版必修三第15课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课件 (共26张PPT)
思考: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特点?
历史人教版必修三第15课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课件 (共26张PPT)
历史人教版必修三第15课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课件 (共26张PPT)
五、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
• 3、特点: • ①李大钊等共产主义知识分子起核心领导
作用;
• ②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
历史人教版必修三第15课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课件 (共26张PPT)
民主
科学
(德先生)
(赛先生)
指资产阶级民主 思想和民主制度。
指自然科学法则和 科学精神、科学方法。
封建专制
愚昧迷信
历史人教版必修三第15课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课件 (共26张PPT)
历史人教版必修三第15课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课件 (共26张PPT)
历史人教版必修三第15课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课件 (共26张PPT)
历史人教版必修三第15课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课件 (共26张PPT)
李大钊在“黑暗的中国”高举起马克思主义的火炬,如同 窃来天火的“普罗米修斯” … …在他的教育和影响下,很多青
年知①识李分子大接钊受等了先马进克知思主识义分…子…起了核心领导作用;
三、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历史人教版必修三第15课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课件 (共26张PPT)
1、提倡民主、科学,反对专制、愚昧和迷信(核心) 2、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3、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形式、手段)
历史人教版必修三第15课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课件 (共26张PPT)
思考: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特点?
历史人教版必修三第15课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课件 (共26张PPT)
历史人教版必修三第15课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课件 (共26张PPT)
五、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
• 3、特点: • ①李大钊等共产主义知识分子起核心领导
作用;
• ②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
历史人教版必修三第15课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课件 (共26张PPT)
民主
科学
(德先生)
(赛先生)
指资产阶级民主 思想和民主制度。
指自然科学法则和 科学精神、科学方法。
封建专制
愚昧迷信
历史人教版必修三第15课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课件 (共26张PPT)
历史人教版必修三第15课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课件 (共26张PPT)
历史人教版必修三第15课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课件 (共26张PPT)
历史人教版必修三第15课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课件 (共26张PPT)
李大钊在“黑暗的中国”高举起马克思主义的火炬,如同 窃来天火的“普罗米修斯” … …在他的教育和影响下,很多青
年知①识李分子大接钊受等了先马进克知思主识义分…子…起了核心领导作用;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第五单元第15课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共39张PPT)

3、1913年江苏第一师范学校招考生徒,应考者三 百余人,皆中小学生也。在300多名应试者中, 崇拜孔孟者有218人占三分之二强。1924年,北 京大学校庆25周年纪念的一份民意测验中,题为
“你心目中国内或世界大人物,是哪位?”结果
孙文(孙中山)占近二分之一。出现这种变化的 原因是 :
A、 戊戌变法
1918年后 传播马克思主义
1、前期新文化运动与辛亥革命的内在一致性是:
A、坚持反封建
B、消除清朝残余
C、反对尊孔复古
D、开展文学革命
2、1918年,新文化运动出现了新的发展,这 里的“新”,指的是:
A.改变了对东西方文化的看法 B.系统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 C.开始宣传十月革命 D.以进化论为指导思想
请各组选派代表发言!
1.运动兴起的背景
政治: 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统治 袁世凯专制独裁,复辟帝制,政治黑暗
经济: 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
义进一步发展
根本原因
思想: 民主自由平等思想进一步传播 袁世凯掀起尊孔复古逆流
直接原因
2.运动兴起的概况
(1).
兴 起 的 标 志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 《青年杂志》,发表《敬告青 年》,提倡民主与科学,揭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青 年杂志》从第二卷起,改名为《新青年》。
①提倡民主和科学, 反对专制和愚昧迷信 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③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2. 后期
李大钊首先宣传介绍马克思主义 五四运动后广泛传播
①提倡民主和科学, 反对专制和愚昧迷信
民主
(德先生)
科学
(赛先生)
指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和民 指自然科学法则和科学精
主制度。
神、科学方法。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三单元第15课《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课件

唯有科学才能扫除迷信,才能确立真正信仰
。而唯有摆脱迷信,才能追求民主。提倡科
学,实际上也是提倡民主。
(2)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 ——《仪礼·丧服·子夏传》
妇德、妇言、妇容、妇功。 ——《周礼·天官》
太太出门要跟从, 太太命令要服从, 太太说错要盲从; 太太化妆要等得, 太太生日要记得, 太太打骂要忍得, 太太花钱要舍得。
15分钟后,他挑选一份用字最少的文言电稿,电文 是这样写的:“才疏学浅,恐难胜任,不堪从命。”
胡适说:“你用了12个字,而我的文言文电报却只 用了5个字:‘干不了,谢谢!’”
•(意4义):①影冲响击: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使青
年人的思想空前解放。 • ②中国知识分子受到了一场民主与科学的洗
礼,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1)胡适《文学改良刍议》:
须言之有物
内容
不作无病之呻吟
情感
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
文体
• (2)陈独秀《文学革命论》:推到旧文学,建设新文学。
(3)鲁迅《狂人日记》《孔乙己》:揭露封建礼教的吃人 本质。
敢与夏了,除,天 同地天,长非一啊 您合下冬江是辈! 断到起天、山子我 绝一了雷黄没也要 !起大声河有不和
——胡适
新道德:指资产阶级的道德,追求个性解放、男女 平等。
旧道德:指以孔子学说为代表的儒家三纲五常传 统道德。
实质:是对统治中国几千年的意识形态、思 想体系、文化传统的全面清算。
我翻开历史一看,这历史没 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
上都写着“仁义道德”
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 仔细看到半夜,才从字缝 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
3.内容(前期)“先生我:可们以认救定治现中在国只政有治这上两、位
。而唯有摆脱迷信,才能追求民主。提倡科
学,实际上也是提倡民主。
(2)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 ——《仪礼·丧服·子夏传》
妇德、妇言、妇容、妇功。 ——《周礼·天官》
太太出门要跟从, 太太命令要服从, 太太说错要盲从; 太太化妆要等得, 太太生日要记得, 太太打骂要忍得, 太太花钱要舍得。
15分钟后,他挑选一份用字最少的文言电稿,电文 是这样写的:“才疏学浅,恐难胜任,不堪从命。”
胡适说:“你用了12个字,而我的文言文电报却只 用了5个字:‘干不了,谢谢!’”
•(意4义):①影冲响击: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使青
年人的思想空前解放。 • ②中国知识分子受到了一场民主与科学的洗
礼,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1)胡适《文学改良刍议》:
须言之有物
内容
不作无病之呻吟
情感
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
文体
• (2)陈独秀《文学革命论》:推到旧文学,建设新文学。
(3)鲁迅《狂人日记》《孔乙己》:揭露封建礼教的吃人 本质。
敢与夏了,除,天 同地天,长非一啊 您合下冬江是辈! 断到起天、山子我 绝一了雷黄没也要 !起大声河有不和
——胡适
新道德:指资产阶级的道德,追求个性解放、男女 平等。
旧道德:指以孔子学说为代表的儒家三纲五常传 统道德。
实质:是对统治中国几千年的意识形态、思 想体系、文化传统的全面清算。
我翻开历史一看,这历史没 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
上都写着“仁义道德”
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 仔细看到半夜,才从字缝 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
3.内容(前期)“先生我:可们以认救定治现中在国只政有治这上两、位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三单元第15课《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课 件(共40张PPT)

“北京大学虽声名狼藉, 然改良之策,亦未尝不可一试, 故允为担任。”1916年12月22 日,蔡元培抱着整顿、改革北 大的宗旨和决心,迎难而上, 赴京就任北大校长的职务。
没有蔡元培,北大就不成其为北大; 没有北大,蔡元培也不成其为蔡元培。
“兼容并包” “思想自由”办 学方针的实质 是:
鼓励各科学观 点自由发展, 让新思想去抢 占封建思想的 阵地。
二、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兴起标志: 1915年,陈独秀在 上海 创办《青年杂志》
主要思想阵地
活动基地: 北京大学
蔡元培
北京大学始建于1898年戊戌变法时期,称 京师大学堂。但旧时的北大实质上是一处官 僚养成所,由于学生多为京官子弟,毕业后 也是当官,因此教员称学生为“老爷”;学 生称教员为“大人”。教员们不从事研究, 只为养家糊口;学生们更无心学习。 教员:“老爷们请起立!老爷们请向左 转!老爷们请向右转!老爷们请向后转!” 众生:(懒懒散散地做动作) 教员:“老爷们好!” 众生:(齐声)“大人好!” 教员:“老爷们辛苦了!” 众生:(齐声)“升官发财!”
从传承中华古文明角度看文言文不应该被抛弃
自汉语言诞生以来,它就伴随中华民族(汉族为主)的繁茂而 不断发展昌盛。它承载着厚重、古老的中华古文明,承载着中华 民族创造的辉煌,也承载着中华民族创业的艰辛。可以说,是中 华古文明孕育了汉语言、汉字、文言文,而汉语言、汉字、文言 文又忠实地记录、亲密地伴随、强有力地促进了中华古文明。只 看到文言文的缺陷性,忽视文言文在中华古文明发展史中不可磨 灭的历史功绩,那只能是一种割断历史传承关系的不负责行为。 白话文占据汉语言统治地位还不到100年,它肩负着承载中华现 代文明的重任,若又要它承载中华古文明,那是勉为其难的。 文言文和中华古文明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只要我们还 需要汲取中华古文明的营养,我们也就永远不能拒绝文言文。
人教版高二历史必修三 第15课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共39张PPT)

雪水长
人教版高二历史必修三 第15课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 传播 (共39张PPT)
“一代宗师,仲甫先生;科学民主,二旗 高挚,南陈北李,建党丰功,晚年颓唐,
C 结叹由衷”此对联评价的人物应是 ( )
A. 鲁迅 C. 陈独秀
B. 李大钊 D. 胡适
人教版高二历史必修三 第15课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 传播 (共39张PPT)
(胡适,1917年《新青年》)
人教版高二历史必修三 第15课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 传播 (共39张PPT)
人教版高二历史必修三 第15课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 传播 (共39张PPT)
天上飘着些微云, 地上吹着些微风。 啊! 微风吹动了我头发, 教我如何不想她?
月光恋爱着海洋, 海洋恋爱着月光。 啊! 这般蜜也似的银夜, 教我如何不想她?
人教版高二历史必修三 第15课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 传播 (共39张PPT)
人教版高二历史必修三 第15课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 传播 (共39张PPT)
新文化运动的标志
人教版高二历史必修三 第15课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 传播 (共39张PPT)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新青年》
反对旧道德 义道德’几个字.我仔细看
了半夜, …满本都写着‘吃 人’”
-鲁迅《狂人日记》
人教版高二历史必修三 第15课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 传播 (共39张PPT)
文学要“须不避俗字俗语”
提倡新文学 -胡适《文学改良刍议》 反对旧文学 推倒…贵族文学,建
设…国民文学。
—陈独秀《文学革命论》
人教版高二历史必修三 第15课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 传播 (共39张PPT)
人教版高二历史必修三 第15课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 传播 (共39张PPT)
“一代宗师,仲甫先生;科学民主,二旗 高挚,南陈北李,建党丰功,晚年颓唐,
C 结叹由衷”此对联评价的人物应是 ( )
A. 鲁迅 C. 陈独秀
B. 李大钊 D. 胡适
人教版高二历史必修三 第15课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 传播 (共39张PPT)
(胡适,1917年《新青年》)
人教版高二历史必修三 第15课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 传播 (共39张PPT)
人教版高二历史必修三 第15课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 传播 (共39张PPT)
天上飘着些微云, 地上吹着些微风。 啊! 微风吹动了我头发, 教我如何不想她?
月光恋爱着海洋, 海洋恋爱着月光。 啊! 这般蜜也似的银夜, 教我如何不想她?
人教版高二历史必修三 第15课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 传播 (共39张PPT)
人教版高二历史必修三 第15课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 传播 (共39张PPT)
新文化运动的标志
人教版高二历史必修三 第15课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 传播 (共39张PPT)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新青年》
反对旧道德 义道德’几个字.我仔细看
了半夜, …满本都写着‘吃 人’”
-鲁迅《狂人日记》
人教版高二历史必修三 第15课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 传播 (共39张PPT)
文学要“须不避俗字俗语”
提倡新文学 -胡适《文学改良刍议》 反对旧文学 推倒…贵族文学,建
设…国民文学。
—陈独秀《文学革命论》
人教版高二历史必修三 第15课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 传播 (共39张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三单元第15课《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优质课件(共36张PPT)

◆ 广泛传播(五四运动爆发后):
(2)撰写文章:1919,李大钊《马克思研究专号》、《我的 马克思主义观》等、比较全面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 (3)成立社团:“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北京) “俄罗斯研究会”(湖南) (4)建立组织:一批先进的中国人成为马克思主义者,他们 建立了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 (5)创办刊物:《新青年》;《劳动界》;《劳动者》等
1915年5月9日,日本强迫中国签订 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
漫 画 新 闻 《 老 猿 百 态 图 》
社会新闻 1914年,袁世凯为配合复辟帝制,加紧进行尊 孔活动,大造社会舆论。袁世凯正式颁发了《祭孔 令》,恢复了前清的祭孔规定,亲自抵达孔庙,三 跪九叩。甚至唆使人发出请愿书,要求北洋政府定 “孔教”为“国教”,列入“宪法”。与恢复祀孔 制度的同时,袁世凯也决定恢复祭天。
三、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前期)
前期
三提倡:三反对
后期
宣传马克思主义
材料1: “抛弃官僚的专制的个人政治,而易以自由 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的自治的国民政治。” ——陈独秀 材料2:“国人等欲脱蒙昧时代,…当以科学与人权 提倡科学,反对愚昧、迷信 (即民主)并重。”—— 陈独秀《敬告青年》 材料3:打倒“孔家店”——吴虞 “我翻开历史一查 ,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仁义道德’几个字.我仔细看了半夜, …满本 都 写着‘吃人’” ——鲁迅《狂人日记》 材料4:文学要“须不避俗字俗语” ——胡适《文学改良刍议》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推倒贵族文学,建设国民文学。 ——陈独秀《文学革命论》
A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B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C 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D提倡科学,反对愚昧
8、新文化运动前期,文学家钱玄同主张废除汉字, 走文学拼音化的道路,这一主张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三第15课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课件(共35张)

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革命
③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文学
(后期)
革命
④宣传介绍马克思主义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前提
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迷信 核心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手段
结合下列材料分析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材料一:
1913年江苏第一师范学校 “最崇拜的人物”问卷统 计:在300多名应试者中, 崇拜孔孟者有218人,占 三分之二强,颜渊、王阳 明、朱熹、程颐等儒家人 物也都有人崇拜。
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
暗”
——陈独秀
镜头三:
我翻开历史一查,这
历史没有年代,歪歪 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 “仁义道德”几个字。 我横竖睡不着,仔细 看了半夜,才从字缝 里看出字来,满本都 写着两个字是“吃 人”!
—鲁迅《狂人日记》
民国初年,北京《中 华新报》曾登了一则新 闻,有一女子唐氏19岁, 许配张家,还未嫁过门, 未婚夫就死了,为了做 烈女,唐氏选择自杀殉 夫,历尽了喝符灰水、 吞金、上吊、投河及三 次绝食,最后服用砒霜 结束了年轻的生命。
1924年北京大学 “最崇拜 的人物”问卷统计表
序号 被崇拜者 票数
1孙中山 4732陈独秀 1733
蔡元培 153
…
……
…
动摇封建思想的统1治4 地位孔。子
1
材料二
北大中文系学生杨振声说:《新青 年》“象春雷初动一般,……惊醒了整 个时代的青年。他们首先发现自己是青 年,又粗略地认识了自己的时代,…… 一些青年逐渐地以至于突然地打碎了身 上的枷锁,歌唱着冲出了封建的堡 垒……”。
镜头二
鲁迅的《药》描述的人血馒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标准: 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讨其对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简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史实,认 识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意义。
结合图片,温故知新(阶级,派别,主张,学习层面)
李 鸿 章
林则徐 魏源
郑 观 应
康 有 为
孙 中 山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中华民族的屈辱史,又 是中国人的抗争史、探索史。先进的中国人是 怎样进行探索的? 抵抗派 (师夷长技以制夷)
精 华
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与糟粕
糟 粕
• 崇尚刚健自强、刻苦勤劳的精神 • • 提倡天下大同、以天下为已任、 • 克已奉公 • 提倡“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 • 威武不能屈” • 强调天人和谐、贵和尚中的思想 • • 提倡“民本”与“德治” • • 尊老爱幼的伦理道德 • 优秀的文学、艺术、科技成果
洋务派:中体西用、师夷长技以自强 三学 维新派:倡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制 个习 阶 者 资产阶级 革命派:倡导民主共和 激进派: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与科学 级 无产阶级: 宣传马克思主义 ( )
概述: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过程就是向西方学习 抵抗派:师夷长技以制夷 的过程 地主阶级
四 学 鸦片战争到甲午中日战争: 地主阶级学“器物”(先进科技) 个 习 甲午中日战争到辛亥革命:资产阶级学“制度” 阶 历 新文化运动到五四运动: 资产阶级学“思想文化” 段程 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中共“以俄为师”到“走自己的路” 特 点
有利于文化的普及和繁荣
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三、前期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P74
局限性: (1)忽视人民群众,没有把运动同广大群众相结合, 使文化运动局限在知识分子的圈子里。 (2)对东西方文化存在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的偏 向。……
难点阐释: 文艺复兴和新文化运动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有什
么不同? 1、文艺复兴是对古典文化加以利用和发展,使其成为反对封 建制度的工具,借助复兴古典文化的旗号来宣扬资产阶级文化。 2、新文化运动对东西方文化存在着绝对肯定和绝对否定两种 极端态度。
1、学习西方与救亡图存相结合,体现出反封建反侵略的性质; 2、学习西方经历了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器物到制度再到 思想文化层面的过程; 3、从学习西方到“以俄为师”的转变,经历了由被动接受到 主动选择的过程。
从现(近)代化史观看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 鸦片战争时期的林则徐、魏源等人,他们曾提出“师夷长 技以制夷”的新思想,开风气之先,在思想文化领域为中 国的近代化谱写了前奏曲。 洋务运动“师夷长技以自强”迈出了中国经济近代化的 第一步。 维新变法是中国近代第一场“政治近代化运动”(迈出 了中国政治近代化的第一步),深刻影响了一百多年来的 中国历史进程。 由民主共和思想指引的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化道路上一 个重要的里程碑(表现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社会习 俗方面)。 民主和科学思想指引的新文化运动推动了中国思想领域的 革命,推动了思想的近代化进一步发展,自然科学的发展。
前期 资产 阶级 文化
阶段
内容
代表作
作者
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 倡科学反对愚昧和迷信。 《敬告青年》
前期 (1915 —1917)
陈独秀
提倡新道德,反对 旧道德
《狂人日记》
鲁迅
封 建 旧 文 化
提倡新文学,反对 《文学改良刍议》 《文学革命论》 旧文学
后期 (1917 -1919 或1921)
胡适 陈独秀 《狂人日记》《孔乙己》 鲁迅
思想革命
自由、平等、个性解 放等资产阶级思想
封建纲常伦理,本质 是为封建政治服务
“三纲五常“是民主和科学的大敌 提出“打倒孔家店”,怎么理解?
二、新文化运动前期的主要内容
3、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旧道德指以孔子学说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 其核心是“三纲五常“。作为旧道德的精神支 柱的孔子学说,儒家封建礼教与传统封建专制 互为表里,相辅相成。儒家传统道德是封建统 治存在的理论基础和思想支柱,因此,要思想 领域反封建,就必须反对儒家传统道德!
地主阶级
洋务派
维新派
(中体西用,自 强、求富) (君主立宪) (民主共和)
技术 器物
制度
思想
资产阶级 革命派
激进的民主主义者
(民主与科学)
一、新文化运动的历史背景
(1)经济发展
(根源或根本原因)
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民族资 产阶级强烈要求实行民主制度;
(2)政治黑暗
袁世凯专制独裁,准备复辟帝制。袁世凯尊孔复古 逆流。
儒家思想是维护封建统治的理论基础
如何评价”打倒孔家店“这一口号?
请参考P75[学习延伸]观点
孔家店是指孔子学说,实际上是封建文化的象征,这里指封建意识形态和思 想体系。要倡导新文化,“打倒孔家店”在当时是必要的、正确的,反映了中国 社会发展的要求和人民的迫切需要,有力推动新文化运动的发展。 但仍属于资产阶级旧民主主义性质,有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它将不能引导 人们正确地去看待中西文化,这个口号不适用于今天。我们应当继承其精华,弘 扬其优秀部分(如仁政爱民、以德治国和尊师重教等等) ;剔除其糟粕,批判和否 定其中的消极因素(如三纲五常、三从四德等等) 。
阶段 前期
后期 功绩
两个阶段------前期、后期 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愚昧与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 道德,提倡新文化,反对旧文学,性质-资产阶级性质
宣传十月革命 、马克思主义,性质--- 社会主义性质 动摇了封建思想的正统地位,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解放
探究:如何全面认识新文化运动
1、性质:前期是资产阶级反封建文化的思想解放运动;后期 是社会主义的思想解放运动。 2、内容:前期是三提倡、三反对;后期是宣传马克思主义
二、新文化运动的概况
1、新文化运动开始标志和阵地
1915年,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
1916年改称《新青年》。
2、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陈独秀
(1)标志:1915年,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
为什么说1915年《新青年》的创办标志着新文 化运动的兴起?
科学与民主的口号锋芒直刺尊孔复古逆流。
3、主要阵地: 《新青年》和北大
3、积极影响: ①、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传统地位,使人们的思想得到空间的 解放,民主和科学的思想得到弘扬,形成了一股思想解放潮流。 ②、中国的知识分子得到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为马克思 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推动了中国自然科学的发展。 4、局限性: ①、由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自身的阶级性和时代局限性,新文 化运动中激进民族主义者对东西方文化的评价存在着绝对倾向。 ②、其对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和儒家思想的全盘否定,使儒家思 想受到近代以来前所未有的打击,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中国文 化的发展
维护专制的纲常礼教
压抑人性“存天理、灭人欲”
摧残妇女的“三从四德”
扼杀创造力的“八股取士”
宣扬迷信思想培养奴才意识
二、新文化运动前期的主要内容
4、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白话文运动
文学革命
文学革命包括内容与形式两个方面。 主张从内容、形式上对旧文学进行改造、创新。
形式上: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内容上:反映大众生活。
思考:
资产阶级维新派、革命派、激进派在宣 传西方文化追求政治民主的特点?
1、维新派—把西方政治学说同传统儒家思想结 合起来宣传维新变法。 2、革命派—以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天赋 人权”“自由平等”为革命思想武器。把学习西 方从书本上变为革命行动。
3、激进派—以西方的民主、科学思想为指导思 想,绝对否定传统儒家思想,绝对肯定西方文化 学说。
胡适:《文学改良刍议》 陈独秀:《文学革命论》 鲁迅: 《狂人日记》与《孔乙已》(新文学的典范)
胡 适
黄侃
提倡新文化,反对旧文化
“你的太太死了! 赶快回来啊!” “才学疏浅,三、前期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P74
是资产阶级的新文化反对封建旧文化的斗争。 性质: 冲击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使人们的 思想空前解放 积极作用 弘扬民主与科学,推动了自然科学的发展,
《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法俄革命之比较观》 《庶民的胜利》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宣传十月革命, 宣传马克思主义
李大钊
二、新文化运动前期的主要内容 (四提倡 四反对)
1、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2、提倡科学,反对愚昧、迷信。 思想革命
提倡民主和科学是其核心(目的)
二、新文化运动前期的主要内容
3、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探究: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具有哪些特点?
1、先进知识分子起了核心倡导作用。 2、以著书立说和创办刊物为主要传播手段 3、马克思主义的宣传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 (五四运动中,不少先进的知识分子主动接近工 人,宣传社会主义。) 4、马克思主义是在与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想的 斗争中发展传播的。
巩固小结: 背景 开始 阵地 代表人 物及其 贡献 根本原因:一战期间,中国资本主义有了进一步发展 直接原因:袁世凯在文化领域掀起尊孔复古的逆流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了《新青年》 《新青年》是主要阵地,北京大学是主要活动基地 陈独秀---运动的发起人,最早提出“民主”与“科学” 蔡元培---北大校长,提出“兼容并包”的方针 李大钊---在中国最早举起社会主义大旗 鲁迅---批判封建礼教最猛烈的代表 胡适---最早在中国提倡白话文
为什么北大会成为新文化运动的活动中心?
1917年,蔡元培主持 北大工作,实行“思想 自由,兼容并包”的方 针,校内既可以讲封建 经学,又可以建立研究 实质:传播资 团体“亢慕义斋”(英文
“共产主义”Communism的 产阶级新文化 谐音)。
蔡元培
北大不仅成为呼唤 “科学”与“民主”的 新文化运动的策源地, 也出现了中国最早的一 批接受共产主义思想的 知识分子。
(3)思想
有利:(新式教育和辛亥革命)民主、自由、平等、博 爱等启蒙思想的进一步传播。 不利:袁世凯梦想恢复帝制,掀起了一股尊孔复古的 逆流。 —导火线
结合图片,温故知新(阶级,派别,主张,学习层面)
李 鸿 章
林则徐 魏源
郑 观 应
康 有 为
孙 中 山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中华民族的屈辱史,又 是中国人的抗争史、探索史。先进的中国人是 怎样进行探索的? 抵抗派 (师夷长技以制夷)
精 华
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与糟粕
糟 粕
• 崇尚刚健自强、刻苦勤劳的精神 • • 提倡天下大同、以天下为已任、 • 克已奉公 • 提倡“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 • 威武不能屈” • 强调天人和谐、贵和尚中的思想 • • 提倡“民本”与“德治” • • 尊老爱幼的伦理道德 • 优秀的文学、艺术、科技成果
洋务派:中体西用、师夷长技以自强 三学 维新派:倡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制 个习 阶 者 资产阶级 革命派:倡导民主共和 激进派: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与科学 级 无产阶级: 宣传马克思主义 ( )
概述: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过程就是向西方学习 抵抗派:师夷长技以制夷 的过程 地主阶级
四 学 鸦片战争到甲午中日战争: 地主阶级学“器物”(先进科技) 个 习 甲午中日战争到辛亥革命:资产阶级学“制度” 阶 历 新文化运动到五四运动: 资产阶级学“思想文化” 段程 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中共“以俄为师”到“走自己的路” 特 点
有利于文化的普及和繁荣
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三、前期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P74
局限性: (1)忽视人民群众,没有把运动同广大群众相结合, 使文化运动局限在知识分子的圈子里。 (2)对东西方文化存在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的偏 向。……
难点阐释: 文艺复兴和新文化运动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有什
么不同? 1、文艺复兴是对古典文化加以利用和发展,使其成为反对封 建制度的工具,借助复兴古典文化的旗号来宣扬资产阶级文化。 2、新文化运动对东西方文化存在着绝对肯定和绝对否定两种 极端态度。
1、学习西方与救亡图存相结合,体现出反封建反侵略的性质; 2、学习西方经历了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器物到制度再到 思想文化层面的过程; 3、从学习西方到“以俄为师”的转变,经历了由被动接受到 主动选择的过程。
从现(近)代化史观看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 鸦片战争时期的林则徐、魏源等人,他们曾提出“师夷长 技以制夷”的新思想,开风气之先,在思想文化领域为中 国的近代化谱写了前奏曲。 洋务运动“师夷长技以自强”迈出了中国经济近代化的 第一步。 维新变法是中国近代第一场“政治近代化运动”(迈出 了中国政治近代化的第一步),深刻影响了一百多年来的 中国历史进程。 由民主共和思想指引的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化道路上一 个重要的里程碑(表现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社会习 俗方面)。 民主和科学思想指引的新文化运动推动了中国思想领域的 革命,推动了思想的近代化进一步发展,自然科学的发展。
前期 资产 阶级 文化
阶段
内容
代表作
作者
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 倡科学反对愚昧和迷信。 《敬告青年》
前期 (1915 —1917)
陈独秀
提倡新道德,反对 旧道德
《狂人日记》
鲁迅
封 建 旧 文 化
提倡新文学,反对 《文学改良刍议》 《文学革命论》 旧文学
后期 (1917 -1919 或1921)
胡适 陈独秀 《狂人日记》《孔乙己》 鲁迅
思想革命
自由、平等、个性解 放等资产阶级思想
封建纲常伦理,本质 是为封建政治服务
“三纲五常“是民主和科学的大敌 提出“打倒孔家店”,怎么理解?
二、新文化运动前期的主要内容
3、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旧道德指以孔子学说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 其核心是“三纲五常“。作为旧道德的精神支 柱的孔子学说,儒家封建礼教与传统封建专制 互为表里,相辅相成。儒家传统道德是封建统 治存在的理论基础和思想支柱,因此,要思想 领域反封建,就必须反对儒家传统道德!
地主阶级
洋务派
维新派
(中体西用,自 强、求富) (君主立宪) (民主共和)
技术 器物
制度
思想
资产阶级 革命派
激进的民主主义者
(民主与科学)
一、新文化运动的历史背景
(1)经济发展
(根源或根本原因)
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民族资 产阶级强烈要求实行民主制度;
(2)政治黑暗
袁世凯专制独裁,准备复辟帝制。袁世凯尊孔复古 逆流。
儒家思想是维护封建统治的理论基础
如何评价”打倒孔家店“这一口号?
请参考P75[学习延伸]观点
孔家店是指孔子学说,实际上是封建文化的象征,这里指封建意识形态和思 想体系。要倡导新文化,“打倒孔家店”在当时是必要的、正确的,反映了中国 社会发展的要求和人民的迫切需要,有力推动新文化运动的发展。 但仍属于资产阶级旧民主主义性质,有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它将不能引导 人们正确地去看待中西文化,这个口号不适用于今天。我们应当继承其精华,弘 扬其优秀部分(如仁政爱民、以德治国和尊师重教等等) ;剔除其糟粕,批判和否 定其中的消极因素(如三纲五常、三从四德等等) 。
阶段 前期
后期 功绩
两个阶段------前期、后期 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愚昧与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 道德,提倡新文化,反对旧文学,性质-资产阶级性质
宣传十月革命 、马克思主义,性质--- 社会主义性质 动摇了封建思想的正统地位,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解放
探究:如何全面认识新文化运动
1、性质:前期是资产阶级反封建文化的思想解放运动;后期 是社会主义的思想解放运动。 2、内容:前期是三提倡、三反对;后期是宣传马克思主义
二、新文化运动的概况
1、新文化运动开始标志和阵地
1915年,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
1916年改称《新青年》。
2、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陈独秀
(1)标志:1915年,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
为什么说1915年《新青年》的创办标志着新文 化运动的兴起?
科学与民主的口号锋芒直刺尊孔复古逆流。
3、主要阵地: 《新青年》和北大
3、积极影响: ①、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传统地位,使人们的思想得到空间的 解放,民主和科学的思想得到弘扬,形成了一股思想解放潮流。 ②、中国的知识分子得到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为马克思 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推动了中国自然科学的发展。 4、局限性: ①、由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自身的阶级性和时代局限性,新文 化运动中激进民族主义者对东西方文化的评价存在着绝对倾向。 ②、其对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和儒家思想的全盘否定,使儒家思 想受到近代以来前所未有的打击,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中国文 化的发展
维护专制的纲常礼教
压抑人性“存天理、灭人欲”
摧残妇女的“三从四德”
扼杀创造力的“八股取士”
宣扬迷信思想培养奴才意识
二、新文化运动前期的主要内容
4、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白话文运动
文学革命
文学革命包括内容与形式两个方面。 主张从内容、形式上对旧文学进行改造、创新。
形式上: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内容上:反映大众生活。
思考:
资产阶级维新派、革命派、激进派在宣 传西方文化追求政治民主的特点?
1、维新派—把西方政治学说同传统儒家思想结 合起来宣传维新变法。 2、革命派—以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天赋 人权”“自由平等”为革命思想武器。把学习西 方从书本上变为革命行动。
3、激进派—以西方的民主、科学思想为指导思 想,绝对否定传统儒家思想,绝对肯定西方文化 学说。
胡适:《文学改良刍议》 陈独秀:《文学革命论》 鲁迅: 《狂人日记》与《孔乙已》(新文学的典范)
胡 适
黄侃
提倡新文化,反对旧文化
“你的太太死了! 赶快回来啊!” “才学疏浅,三、前期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P74
是资产阶级的新文化反对封建旧文化的斗争。 性质: 冲击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使人们的 思想空前解放 积极作用 弘扬民主与科学,推动了自然科学的发展,
《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法俄革命之比较观》 《庶民的胜利》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宣传十月革命, 宣传马克思主义
李大钊
二、新文化运动前期的主要内容 (四提倡 四反对)
1、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2、提倡科学,反对愚昧、迷信。 思想革命
提倡民主和科学是其核心(目的)
二、新文化运动前期的主要内容
3、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探究: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具有哪些特点?
1、先进知识分子起了核心倡导作用。 2、以著书立说和创办刊物为主要传播手段 3、马克思主义的宣传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 (五四运动中,不少先进的知识分子主动接近工 人,宣传社会主义。) 4、马克思主义是在与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想的 斗争中发展传播的。
巩固小结: 背景 开始 阵地 代表人 物及其 贡献 根本原因:一战期间,中国资本主义有了进一步发展 直接原因:袁世凯在文化领域掀起尊孔复古的逆流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了《新青年》 《新青年》是主要阵地,北京大学是主要活动基地 陈独秀---运动的发起人,最早提出“民主”与“科学” 蔡元培---北大校长,提出“兼容并包”的方针 李大钊---在中国最早举起社会主义大旗 鲁迅---批判封建礼教最猛烈的代表 胡适---最早在中国提倡白话文
为什么北大会成为新文化运动的活动中心?
1917年,蔡元培主持 北大工作,实行“思想 自由,兼容并包”的方 针,校内既可以讲封建 经学,又可以建立研究 实质:传播资 团体“亢慕义斋”(英文
“共产主义”Communism的 产阶级新文化 谐音)。
蔡元培
北大不仅成为呼唤 “科学”与“民主”的 新文化运动的策源地, 也出现了中国最早的一 批接受共产主义思想的 知识分子。
(3)思想
有利:(新式教育和辛亥革命)民主、自由、平等、博 爱等启蒙思想的进一步传播。 不利:袁世凯梦想恢复帝制,掀起了一股尊孔复古的 逆流。 —导火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