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最新北师大版四年级英语上册(一年级起点)教学课件(所有课时)
合集下载
(新教材)2021版高中英语北师大版必修第一册课件:Unit 2 Part Ⅱ Lesson 1 The Underdog

although引导让步状语从句
句式 v.-ing形式做状语
be about to do...
语法 定语从句(1)
单词巧练 写准记牢
Ⅰ.核心单词拼写练习:请根据所给的词性和词义写出单词
1._d_e_f_e_at___vt. (在比赛、战争中)战胜,打败 2._in_s_p_ir_a_t_io_n___n. 激励,鼓舞;给人以灵感的人/物,灵感 3._re_p_l_a_c_em__e_n_t_n. 替换的人(物) 4._d_e_s_ir_e___n. 渴望 5._c_r_a_sh____vi.&vt. 猛撞 6._g_a_t_h_er___vi.&vt. 聚集,聚合 7._p_a_c_k____n. 包,包裹
►第一版块|重点词汇
1.gather/'ɡæðə/vi.&vt.聚集,聚合;采集,收集herspeed 加速
experience 积累经验
gather around/round 聚集过来;聚集在……周围
a social/family gathering 社交/家庭聚会
[即学即练] 单句语法填空 ①He _g_a_t_h_e_re_d_ (gather) a huge mass of snow and dug out a hole in the middle. ②Grandma often found time for socialg_a_t_h_er_i_n_g_s (gather).
教师提示: reprocess→re-(重新,再)+process v.加工,处理
8.crowd/kraʊd/n.人群,观众 vt.挤满;塞满;涌上(心头) the crowd 群众(作主语时,谓语动词用复数) stand out from the crowd 胜人一筹 crowd into 涌入 be crowded with 挤满……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课件)第1课时 线的认识

义务教育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
二 线与角
第 1 课时 线的认识
÷
新课导入
仔细观察,你 发现了什么?
探究新知
这些“线”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认一认,说一说。
线段
射线
直线
(1)直线没有端点。
(1)线段有两个端点。 (2)直线可以向两个 (2)线段有一定的长度。 方向无限延伸。
线段
射线
直线
(1)射线有一个端点。 (2)射线可以向一个方 向无限延伸。
(教材P17 T4)
4.下面每组中的两条线段一样长吗?看一看,量一量。
答:一样长。
(教材P17 T5)
5.蚂蚁到洞口的距离是多少?画一画,量一量。
(教材P17 T6)
6.狐狸从家到小树林的距离是多少?画一画,量一量。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 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作业
最短的路线是 ③号路线。
两点之间所有连 线中线段最短。
线段AB的长度 就是A,B两点 之间的距离。
练一练
(教材P17 T1)
1.找一找,说一说,生活中哪些事物可以近似 地看成线段?
如桌子的边沿线、铅笔等。 (合理即可)
(教材P17 T2)
2.说一说图中的直线、射线、线段。
A
B
C
两人一组相互说一说。
A
B 读作:线段AB(或BA)。
AB
读作:射线AB。
AB
读作:直线AB(或BA)。
你还知道哪些线段、射线或直线呢? 线段
手电筒的光能向 一端 无限延伸。
射线
孙悟空的金箍棒能向两端无限延伸。
直线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说一说,从老虎山到狐狸洞有哪几条路?描出最 短的路线,你发现了什么?
二 线与角
第 1 课时 线的认识
÷
新课导入
仔细观察,你 发现了什么?
探究新知
这些“线”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认一认,说一说。
线段
射线
直线
(1)直线没有端点。
(1)线段有两个端点。 (2)直线可以向两个 (2)线段有一定的长度。 方向无限延伸。
线段
射线
直线
(1)射线有一个端点。 (2)射线可以向一个方 向无限延伸。
(教材P17 T4)
4.下面每组中的两条线段一样长吗?看一看,量一量。
答:一样长。
(教材P17 T5)
5.蚂蚁到洞口的距离是多少?画一画,量一量。
(教材P17 T6)
6.狐狸从家到小树林的距离是多少?画一画,量一量。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 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作业
最短的路线是 ③号路线。
两点之间所有连 线中线段最短。
线段AB的长度 就是A,B两点 之间的距离。
练一练
(教材P17 T1)
1.找一找,说一说,生活中哪些事物可以近似 地看成线段?
如桌子的边沿线、铅笔等。 (合理即可)
(教材P17 T2)
2.说一说图中的直线、射线、线段。
A
B
C
两人一组相互说一说。
A
B 读作:线段AB(或BA)。
AB
读作:射线AB。
AB
读作:直线AB(或BA)。
你还知道哪些线段、射线或直线呢? 线段
手电筒的光能向 一端 无限延伸。
射线
孙悟空的金箍棒能向两端无限延伸。
直线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说一说,从老虎山到狐狸洞有哪几条路?描出最 短的路线,你发现了什么?
北京版英语四年级上册课件

a pair of...
Unit 5 Which kind would you like?
• Lesson 17
It's getting...
I will buy...
How about...? go with...
Unit 5 Which kind would you like?
It will look nice on you.
Unit 3 Will you do me a favor?
Unit 5 Which kind would you like? • Lesson 15
Can I help you?
Unit 5 Which kind would you like?
I will take...
Unit 5 Which kind would you like?
What would you like for...?
Unit 6 May I take your order?
I'd like/I'll have...
Unit 6 May I take your order?
• Lesson 21
Here is...
Unit 6 May I take your order?
Unit 6 May I take your order?
I would like...
I will have...for...
Unit 6 May I take your order?
• Lesson 20
Do you have...?
Unit 6 May I take your order?
• Lesson 4
Unit 1 Why are you so happy?
Unit 5 Which kind would you like?
• Lesson 17
It's getting...
I will buy...
How about...? go with...
Unit 5 Which kind would you like?
It will look nice on you.
Unit 3 Will you do me a favor?
Unit 5 Which kind would you like? • Lesson 15
Can I help you?
Unit 5 Which kind would you like?
I will take...
Unit 5 Which kind would you like?
What would you like for...?
Unit 6 May I take your order?
I'd like/I'll have...
Unit 6 May I take your order?
• Lesson 21
Here is...
Unit 6 May I take your order?
Unit 6 May I take your order?
I would like...
I will have...for...
Unit 6 May I take your order?
• Lesson 20
Do you have...?
Unit 6 May I take your order?
• Lesson 4
Unit 1 Why are you so happy?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3单元 乘法《卫星运行时间》示范教学课件

结合这段文字, 你能找到哪些 数学信息?
1970年4月 24日,中 国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 造地球卫星,是世界上第 五个自主发射人造卫星的 国 家 。 卫 星 重 173 千 克 , 绕地球一圈需要114分。
卫星重173千克,绕地球 一圈需要114分。
你知道吗?
地球绕太阳一周时间为 365.25636天,这个周 期叫做恒星年。
这是我国发射的第 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关 于这颗卫星你知道什么 相关的知识?
1970 年 4 月 24 日 , 中国成功地发射了第 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是世界上第五个自主 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 卫星重173千克,绕地 球一圈需要114分。
1970年4月24日 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上天
1970年4月24日,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第 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由“长征 一号”运载火箭一次发射成功。卫星运行轨道 距地球最近点439公里,最远点2384公里,轨 道平面和地球赤道平面的夹角68.5度,绕地球 一周114分钟。卫星重173公斤,用20009兆周 的频率,播送《东方红》乐曲。实现了毛泽东 主席提出的“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的号召。 它是中国的科学之星,是中国工人阶级、解放 军、知识分子共同为祖国做出的杰出贡献。
2011年7月,北京市开通114电话挂号业务,病人可以通过
拨打114向指定的医院挂号。2011年8月,郭阿姨共上班23
天,平均每天接电话144个。
(1)郭阿姨2011年8月要接多少个电话?
估一估,算一算。
144
算一算: 144×23= 3312(个)
× 1 213
43 2 21 81 8
3312
2011年7月,北京市开通114电话挂号业务,病人 可以通过拨打114向指定的医院挂号。2011年8月, 郭阿姨共上班23天,平均每天接电话144个。 (2)与同伴说一说你的计算过程。
小学数学新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3课时《怎样搭得高》教学课件(2024秋)

能解决吗
想一想,再搭一搭。
茶叶盒、盒子、餐巾纸、魔方、正方体 盒子可以放在下面保证搭得稳定。
要搭得高,胶棒、茶叶盒要竖着放, 乒乓球一定要在最上面。
能解决吗
想一想,再搭一搭。 这样搭很稳。
8个物品都 用上了。
能解决吗
想一想,再搭一搭。 希望稳稳的。
我们这样搭, 更高。
有什么收获
通过拼搭,你有什么发现?
两人合作搭一搭,8个物品都用上,怎样搭得高?
同桌合作,动手 做一做。
知道了什么
有2个圆柱,一个球,3个长方体, 2个正方体。
说一说,桌上都有哪些立体图形?
知道了什么
怎样才能搭得高? 要搭得高,并且不能倒。
那就是要搭得高,搭得稳。
用所给的8个物品搭在一起,并且 所有的物品都用上,看怎样搭得高。
小组讨论
()
()
( √)
3.在最难摞起来的下面画“√”。
(√ )
()
()
4. 两堆箱子大小同样大,第一堆加上( 5 )个才能 和第二堆同样多?
5. 下面的物体怎样搭又高又稳?试着搭一搭。
(答案不唯一)
这样搭又高又稳。
工人叔叔怎样才能把这些大小不一的下水管道一次 运完?
把这些管道平放,按大小的顺序套在一起。
1.联系这些物品的形状考虑搭得高、 搭得稳的方法。
2.自己试着搭一搭。 3.同桌互相说说自己的方法。
能解决吗
试一试,你遇到了什么困难?
搭不成。
不稳。
放偏了。
能解决吗
可以怎样进行拼搭呢?
长方体、正方体形状的物品比较平稳,放在下面。 球易滚动,放在上面比较好。 尽量让比较大的物品放在下面(球除外)。 可以将立体图形立起来,这样搭得高。
2024年秋新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课件 4.2 背土豆

7-6= 1 7-3= 4 7-2= 5
选自教材第51页练一练第3题
1.说一说。
鱼缸里有5条鱼,又放进去2条, 现在一共有7条鱼。
用7个鸡蛋孵小鸡,有2只小鸡 出壳了,还有几个鸡蛋没有孵 出小鸡?
2.分一分,7根 分给2只 ,可以怎么分?
0根 7根 1根 6根 2根 5根 3根 4根
4根 3根 5根 2根 6根 1根 7根 0根
第四单元 10以内数加与减
第2课时 背土豆
在方框里填上合适的数。
6
6
6
6
6
0 6 3 3 4 2 5 12 4
说一说,图中发生了什么事?
袋子破了,掉了1个,它没发现。 1只小老鼠,看见了两堆 , 它拿袋子装起来。
一共有多少个 ?
求一5共有+多2少个土豆,2+就5是把
两堆பைடு நூலகம்豆合在一起,用加法计算。
这节课有什么收获呢?
1.计算有关7的加法可以用点数法、接数法、 添1法进行计算。
2.计算有关7的减法可以用圈一圈的方法, 也可以用划一划的方法进行计算。
这节课有什么收获呢?
3.7的组成:0和7,1和6,2和5,3和4,4 和3,5和2,6和1,7和0。
4.用7的加减法能解决生活中两个数的和是 7与7减几的实际问题。
1.从教材课后习题中选取; 2.从课时练中选取。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 你有什么收获呢?
谢谢 大家
5+2= 7
点数法: 用 代替土豆,画一画,数一数
第一堆
第二堆
7
接数法
5+2= 7
添1法
往后数2个数
5
7
5+2=7。
5+1=6 6再添1是7。
2024年秋新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教学课件 第四单元 10以内数加与减 第8课时 挖红薯

7—5
2
最后送给我们自己
1、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善于激励唤醒和鼓舞。 2、把美德、善行传给你的孩子们,而不是留下财富,只有这样才能给他 们带来幸福。 3、每个人在受教育的过程当中,都会有段时间确信:嫉妒是愚昧的,模 仿只会毁了自己;每个人的好与坏,都是自身的一部分;纵使宇宙间充满了 好东西,不努力你什么也得不到;你内在的力量是独一无二的,只有你知道 能做什么,但是除非你真的去做,否则连你也不知道自己真的能做。 4、既然习惯是人生的主宰,人们就应当努力求得好的习惯。习惯如果是 在幼年就起始的,那就是最完美的习惯,这是一定的,这个我们叫做教育。 教育其实是一种从早年就起始的习惯。
义务教育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
四 10以内数加与减
第8课时 挖红薯
情境导入 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探究新知 比一比,谁的多?
探究新知 比一比,谁的多?
哥哥挖的 多, 妹妹挖的少 Nhomakorabea探究新知
探究新知
练一练 1.妹妹再折几个就和哥哥的一样多?
7— 3
4
2.说一说,填一填。 3 2
2 2
2.填一填,说一说。
2024年秋季新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课件 第四单元第6课时 挖红薯

谢谢 大家
爱心.诚心.细心.耐心,让家长放心.孩子安心。
基础练习
1.妹妹再折几个就和哥哥的一样多?
3个
7个
3 + 4 =7
基础练习
2.说一说,填一填。
3+4=7
5+3= 2 +6 8
5=2+3 6+1=9- 2 7
拓展练习
3.填一填,说一说。
5个
7个
左边加2个方块。
右边去掉2个方块。
右边给左边1个方块。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 你有什么收获呢?
北师版数学一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
第6课时 挖红薯
情景导入 你从图中得到了什么数学信息? 我想和哥哥的 一样多。
5个
3个
哥哥挖了5个红薯。
妹妹挖了3个红薯。
探究新知
比一比,哥哥和妹妹谁挖的 多? 用你喜欢的方法比一比。
哥哥挖了5个红薯。
妹妹挖了3个红薯。
探究新知
我用 代替 , 画一画……
哥哥挖的 多,妹 妹挖的少。
5>3
通过比较得到了哥哥比妹妹挖的的 一样多? 你有什么办法?
妹妹再挖2个,就
5个
和哥哥的一样多。
3个
3 + 2=5
探究新知
妹妹想和哥哥的 一样多? 你有什么办法?
哥哥拿走2个,哥 哥和妹妹一样多。
5 - 2=3
53个 3个
等号两边的 数量相等。
探究新知
奇思是这样想的,你能看懂吗?
45个 5-1=4
3+1=4
43个 5-1=3+1
哥哥给妹妹1个, 就一样多了。
移多补少
探究新知
5-1=3+1这个算式是什么意思?
哥哥给妹妹1个后,还剩5-1=4(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