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导学案

合集下载

北京人导学案

北京人导学案

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学习目标:1.了解和掌握有关元谋人、北京人的基础历史知识。

2.培养学生通过看图分析问题的能力重点:北京人难点:内容距今久远,时间跨度很大,学生掌握本课知识有一定难度。

一、自主学习1.我国最早的人类________人距今约170年,是我国境内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

他们已经能够制作________,知道使用________。

2.北京人(1)发掘:北京人遗址最先于1921年在北京西南________龙骨山上发现的。

1929年,________发现第一个北京猿人头盖骨。

1936年,在同一地点发掘出土三个北京猿人头盖骨。

此后,该遗址还发掘出土大量的化石和石器。

为复原北京人的特征和生活状况提供了重要证据。

(2)生活状况:北京人使用________石器(旧石器)猎取动物,采集植物果实,他们结成群体生活,共同进行获取食物的劳动。

北京人已经学会用________和长时间保存火种,这是人类进化史上的里程碑。

(3)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________遗址。

通过对北京人的研究,可以发现________向________演进和发展变化的规律,为人类起源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证据。

二、合作探究恩格斯说:“摩擦生火第一次使人支配了一种自然力,从而最终把人同动物界分开。

”你知道火的使用有哪些意义吗?三、复习巩固1.如果你要实地考察我国境内最早远古人类的遗址,你应该去( ) A.云南元谋 B.陕西蓝田 C.北京周口店 D.山东大汶口年,第一个发现北京人头盖骨并发现北京人用火遗迹的是( )A.安特生 B.贾兰坡 C.裴文中 D.步达生3.“前额低平,眉脊较粗,颧骨突出,鼻骨扁平,嘴部前伸,能够直立行走,能够打制石器,还会长时间保存火种。

”根据这些特点,请你判断他属于( )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现代人4.按照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生活年代的距今年代长短进行排列,正确的顺序是( )A.北京人、元谋人、山顶洞人 B.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C.元谋人、山顶洞人、北京人 D.山顶洞人、元谋人、北京人5.据报道,安徽发现的繁昌人生活年代距今约180万年。

提升教学效果——学习《北京》教案

提升教学效果——学习《北京》教案

提升教学效果——学习《北京》教案教案在如今的教育领域,提高教学质量和教育效果已经成为了教育工作者所追求的目标。

针对这种情况,学习新的教学方法和教材无疑是提高教学效果最为有效的途径之一。

《北京》教案作为一份旨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北京这座城市的教材,不仅在教材内容上有优点,其教学方式和方法也是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

一、了解教材,设计教学内容教学的第一步就是要对教材了解的透彻,以便能更好地设计教学内容。

《北京》教案所涉及的内容包括了北京的人文地理、人民生活、历史文化和现代化建设等多个方面。

在授课时,教师可以通过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教材内容。

例如,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讲解、小组合作、文艺作品表演等方式来呈现教材内容,从而使学生能够全面而深入地了解北京这座城市。

二、多层次的教学方法教学方式与方法也是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

教师可以通过从讲解、互动、练习和反馈四个层面出发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来提高教学效果。

例如,在讲解的层面,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讲述故事等方式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内容;在互动的层面,教师可以通过互动讨论等方式,让学生与外界交流和接触,从而加深对教材的理解和掌握;在练习的层面,教师可以采用“问题实践”、“项目研究”等方式来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在反馈的层面,教师可以通过评价和反馈来让学生发现自身的优点和不足,并帮助他们改进和提高。

三、合理利用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果还需要好的教学资源。

在学习《北京》教案时,可以利用文献资料、课外阅读、声像资料等多种教学资源来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例如,教师可以利用丰富的声像资料,让学生通过看电影、听音乐等方式体验北京这座城市的文化和历史,从而使学生的记忆更加深刻和牢固。

综上,学习《北京》教案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北京这座城市,还可以提供各种教学方法和资源供教师学习和借鉴,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词四首》导学案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词四首》导学案

部编⼈教版九年级语⽂下册《词四⾸》导学案部编⼈教版九年级语⽂下册《词四⾸》导学案【知识⽬标】1. 了解作者及其代表作,有节奏有感情地诵读四⾸词。

2.体会词的韵律美和意境美,品味、赏析词的语⾔内涵。

【能⼒⽬标】学会对⽐阅读,体会不同词作的异同点。

【德育⽬标】把握作者在作品中蕴含的思想感情,体会作者的爱国思想。

【教学重难点】1. 了解作者及其代表作,有节奏、有感情地诵读四⾸词。

2.体会词的韵律美和意境美,品味赏析词的语⾔内涵。

3.把握作者在作品中蕴含的思想感情,体会作者的爱国思想。

4.学会对⽐阅读,体会不同词作的异同点。

教学过程第1课时⼀、导⼊新课在每⼀个朝代,都有爱国将⼠戍守边关的动⼈事迹,以及仁⼈志⼠渴望建功⽴业的雄⼼壮志。

现在请同学们回顾⼀下曾经学过的有关描写边塞风光或将⼠戍守边关的诗词(学⽣补充诗词名句)。

范仲淹的词《渔家傲·秋思》也是描写边塞的,今天,我们⼀起来领略⼀下范仲淹笔下的边塞特点。

⼆、⾛进作者三、研学:《渔家傲·秋思》1.朗读本词,把握内容。

(1)说说词的上阕和下阕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各⽤两个字概括。

上阕:写景;下阕:抒情。

(2)词⼈开篇就说“塞下秋来风景异”,请你说说塞下风景“异”在什么地⽅。

异声(边声连⾓起,羌管悠悠);异寒(霜满地);异景(衡阳雁去⽆留意,千嶂,孤城闭)。

这都充分说明了⼊秋以来,塞北的荒凉,环境的恶劣。

(3)词的上阕主要描绘了什么景象?写景的⽬的是什么?描绘了⼀幅萧瑟、荒凉、紧张的边塞风光图。

通过对边疆环境的描写,突出边塞环境的恶劣,暗⽰了戍边将⼠的艰⾟,为下阕抒情做铺垫。

2.品读本词,赏析语⾔美。

请任选⾓度赏析下⾯的词句。

(1)衡阳雁去⽆留意。

“⼤雁南飞”是⼀种⾃然现象,可是在这⾥词⼈却⽤了“⽆留意”,运⽤拟⼈的⼿法,赋予⼤雁以⼈的情感。

⼤雁向衡阳飞去,没有丝毫的留恋之意,连鸟也不愿久留,反衬出边地的荒凉,将⼠们戍边条件的艰苦。

(2)千嶂⾥,长烟落⽇孤城闭。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北京的春节导学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北京的春节导学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北京的春节导学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北京的春节导学案第1篇】[教学目标]1.认识9个生字和2个多音字,会写8个字。

自主积累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老北京春节的风俗习惯,感受节日的热闹气氛,体会作者对北京、对生活的热爱。

3.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并体会文章详略得当的特点。

[教学重点]了解老北京风俗习惯,感受传统年文化的独特魅力。

[教学难点]品味老舍的语言风格,学习有顺序、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

[教学准备]关于童谣的课件;各地区各民族春节习俗资料[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1.同学们,你们喜欢过春节吗能说说你们家乡过春节的一两件事吗2.现在,我们就跟随作家老舍,去老北京过一个京味十足的春节,感受独特的民风民俗和魅力十足的年文化。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把生字读正确,句子读通顺,并标出自然段序号。

2.请学生按自然段轮流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画出自己不太理解的词语或句子。

3.交流汇报,根据上下文理解词语。

截然不同:截然,很分明的、断然分开的样子。

形容两种事物毫无共同之处。

本课指除夕夜的“闹”与元旦的“静”形成鲜明对比。

万象更新:万象,宇宙间的一切景象。

更,变更。

一切事物或景象都变得焕然一新。

4.再读课文,整体感知:老北京的春节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引导学生结合阅读说出“热闹、忙乱、喜庆、团圆”等初步感受。

)三、细读课文,了解习俗1.北京的春节从哪天开始,到哪天结束2.默读课文,小组合作填写下表,主要事例写得详细一点。

时间主要事例腊八腊八粥,腊八蒜腊月十九买杂拌儿,买爆竹,买玩意儿二十三祭灶除夕穿新衣,贴对联和年画,炮声日夜不绝,吃团圆饭,祭祖,守岁元旦男人出门拜年,女人在家待客,逛庙会元宵悬灯结彩,放花炮3.交流填表情况,老师相机在表格中板书关键词。

有不同意见的相互讨论。

4.观察上表,你知道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吗四、朗读体会,感受民俗1.通过阅读填表,找出春节中最热闹、喜庆的日子。

北京导学案

北京导学案

北京导学案
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和政治、文化中心,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是一座旅游者必去的热门目的地。

本文将为您介绍北京的历史背景、文化遗产、名胜古迹以及美食特色。

1. 历史背景
北京的历史可以追溯到3000多年前的西周时期,是中国乃至东亚地区最早出现城市的地方之一。

在中国的历史上,北京曾是几个朝代的首都,如辽朝、金朝、元朝、明朝和清朝。

特别是明朝和清朝期间,北京成为了中华文明的中心,同时也拥有众多宫殿和建筑物。

2. 文化遗产
北京以其丰富的文化遗产而闻名于世。

世界文化遗产——紫禁城是中国皇帝居住和办公的地方,也是中国古代宫廷建筑的典型代表。

天坛也是北京的重要文化遗产,是明清两代皇帝祭天和祈年的地方。

另外,北京还有世界文化遗产——长城,它是中国古代防御工
程的杰作,也是世界上最长的人工建筑物。

除了长城,北京的四大
佛教名山——香山、白云观、云居寺和大觉寺也吸引了众多信徒和
游客。

3. 名胜古迹
除了文化遗产,北京还有许多著名的名胜古迹值得一游。

例如,颐和园是中国古代皇家园林,以其精美的建筑和景观而著名。

圆明
园曾是清朝皇帝的夏季别墅,但在19世纪的战争中被烧毁,如今只剩下一些残垣断壁和湖泊。

北京还有许多寺庙和庙宇,如大觉寺、天坛附近的庙会和香山
上的白云观。

这些地方不仅具有宗教意义,还展示了北京的传统文
化和建筑风格。

4. 美食特色
作为中国的首都,北京有许多美食特色,尤其是传统的北京菜。

北京烤鸭被誉为中国的代表性美食之一,在国内外享有盛名。

这道。

《行政区划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中图版北京》

《行政区划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中图版北京》

《行政区划》导学案一、导学目标1. 了解行政区划的观点和分类。

2. 掌握中国的行政区划体系和层级。

3. 熟悉各级行政区划的特点和职能。

二、导学内容1. 行政区划的观点和分类行政区划是指国家为了行政管理方便,按照一定的标准和程序将国土划分为若干个行政区域的制度。

按照行政区域的规模和职能划分,可以分为省、市、县、乡镇等级。

2. 中国的行政区划体系和层级中国的行政区划体系主要包括省级、地市级、县级和乡镇级四个层级。

省级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地市级包括334个地级市;县级包括2851个县;乡镇级包括44000多个乡镇。

3. 各级行政区划的特点和职能- 省级行政区划是国家的行政区划最高级别,具有最高的行政权力,卖力管理省内的经济、政治、文化等事务。

- 地市级行政区划是省级行政区划下设的行政单位,卖力管理市内的各项事务。

- 县级行政区划是地市级行政区划下设的行政单位,卖力管理县内的各项事务。

- 乡镇级行政区划是县级行政区划下设的行政单位,卖力管理乡镇内的下层事务。

三、导学活动1. 小组讨论:请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讨论中国的行政区划体系和层级,并总结各级行政区划的特点和职能。

2. 观看视频:播放相关视频,介绍中国的行政区划制度和各级行政区划的组成。

3. 制作海报:要求学生以中国地图为背景,制作展示中国行政区划体系和层级的海报。

4. 知识竞争:组织学生进行知识竞争,测试他们对行政区划的了解水平。

四、思考问题1. 为什么国家要进行行政区划划分?2. 行政区划的划分标准是什么?3. 不同级别的行政区划之间有哪些联系和区别?五、拓展延伸1. 钻研中国各省的行政区划划分和特点。

2. 了解国际上其他国家的行政区划体系和层级。

3. 调查当地的行政区划情况,了解内地区的行政管理情况。

六、总结反思通过本次导学,学生应该对行政区划的观点、体系和层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能够认识到行政区划在国家管理中的重要性,培养对国家管理制度的兴趣和了解。

《祖国的首都—北京》备课精选导学案

《祖国的首都—北京》备课精选导学案

第六章北方地区《第四节祖国的首都—北京》导学案【学习目标】1、学会运用地图说出北京的位置范围,并对北京的地理位置做出简要评价。

2、学会利用资料说出首都北京的自然条件、历史文化传统和城市职能。

【重点】学会运用地图说出北京的位置、范围,并对北京的地理位置做出简要评价。

【难点】学会运用地图说出北京的位置、范围,并对北京的地理位置做出简要评价。

【自主预习】1、地理位置(1)经纬度位置:(2)海陆位置:(3)相对位置【合作探究】★学生活动一:小组合作,探自然环境1.找出燕山、西山和华北平原,说说北京市的地势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找出永定河、湖白河、北运河,说说这些河流的流向与地势的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北京市的气候类型是气候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生活动二:结合所给资料,探讨:1、为什么说北京是全国政治中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为什么说北京是全国文化中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生活动三:著名古都和历史文化名城1、北京曾经是哪些朝代的都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北京有哪些历史文化遗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归纳整理】【课堂练习】1.(2021·四川中考真题)北京的城市职能是全国政治中心、_______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我国最大的城市是_______。

《首都北京导学案》

《首都北京导学案》

《首都北京》导学案一、导学目标:1. 了解北京的地理位置、历史沿革和文化底蕴;2. 了解北京的闻名景点和特色文化;3. 能够描述北京的风土人情和生活方式;4. 能够比较北京和其他城市的异同点。

二、导学内容:1. 北京的地理位置和历史沿革- 位于中国华北地区,是中国的首都;- 历史悠久,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 自古以来就是政治中心,曾先后是蓟、燕、赵、秦、汉、唐、辽、金、元、明、清等朝代的都城。

2. 北京的闻名景点和特色文化- 故宫: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典范,保存着大量珍贵文物;- 天安门广场:中国摩登政治中心的象征,是举国欢庆的地方;- 颐和园: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的代表作,充满了浓厚的文化氛围;- 长城:中国古代的军事防御工程,是世界文化遗产,吸引了无数游客。

3. 北京的风土人情和生活方式- 京剧、簪子舞、皮影戏等传统文化形式在北京广泛传承;- 有着丰富的美食文化,如炸酱面、炸酱炒面、北京烤鸭等;- 北京人热情好客,喜欢聚餐、唱歌、打太极等。

4. 北京与其他城市的异同点- 与上海相比,北京更注重传统文化和历史底蕴;- 与广州相比,北京更注重政治和经济发展;- 与成都相比,北京更注重摩登化和国际化。

三、导学方法:1. 看视频资料:观看有关北京的介绍视频,了解北京的地理位置、历史沿革和文化底蕴;2. 阅读文章资料:阅读有关北京的文章,了解北京的闻名景点和特色文化;3. 听讲座讲解:听老师讲解北京的风土人情和生活方式,进修北京人的生活方式;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北京与其他城市的异同点,加深对北京的了解。

四、导学总结:通过本次进修,我们了解了北京的地理位置、历史沿革和文化底蕴,认识了北京的闻名景点和特色文化,了解了北京的风土人情和生活方式,比较了北京与其他城市的异同点。

希望同砚们能够深入了解北京,感受北京的奇特魅力,增进对中国首都的了解和热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导学案
本周习惯:我会认真倾听,我能大胆展示。班级姓名编号:A025
课时:第一课时课型:学文写字主备人:侯喜琴审核人:李文权
【学习目标】:
1、我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
2、我能正确、规范书写“央”“交”“市”“旁”四个字。
【学法指导】
自读自´写字10´检测5´
4、小组展示易错字和好词好句。
5、小队预展并展示朗读课文。
6、思考问题:
课文讲了北京的那些地方
7、全班有感情地齐读课文。
在横中线或竖中线上的笔画称为关键笔画。
【写字】
学习生字“央”“交”“市”“旁”
1、我能说出这些字的读音、结构、组词、笔顺、关键笔画等。
2、我会和对子交流遇到的困难。
3、我会把字写正确、规范、美观。
3、小组抢号还有些混乱,上板书写还不够规范。还有待继续提高。
【达标检测】
听写本课生字词。
教学反思:
1、这一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把读文正确流利。这一环节我让学生自读课文、对子轮读、抢号读课文。这样可以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读的学生基本能够读准确流利。在学生评价的时候,老师应更注意指导学生的一分为二的观点,从两个方面来加以引导,一定要做到及时的鼓励学生,给他们自信。
2、本册课文不再全文注音,多音字随文注音,生字在当页文下列出,注有汉语拼音,而且文中有一些学生不识的字,当页却没有给出。如本节课的柏,坪(这些我让学生在预习时看全解标上拼音)因此,在教学中,我先引导学生识记生字,扫清障碍以便更好地朗读感悟课文。通过学生自学画出生字,难读的句子,然后出示包含生字较多的几句话,使学生在读词读句的过程中认识生字,接着引导学生运用各种方法记忆生字最后通过读生字,读词语,说句子,来巩固识字。
【课前预习提示】
我会借助拼音读通课文,画出本课生字词,标出自然段。
学习流程
教与学
【导入】
出示北京天安门的课件。揭题。
【学文】
1、我能认真朗读课文,并且读准字音。
2、我能和对子轮读课文。
3、小组齐读课文并交流易错字和好词好句。(庄”“周”“厦”“似”)(例:天安门在北京城的中央,红墙、黄瓦,又庄严,又美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