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火重聚”:中国个体经营户新冠疫情下的复苏-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pdf
2024后疫情时代市场复苏态势解读

疫情对全球经济结构的影响
线上教育、远程办公等新兴 产业迅速崛起
医疗健康产业得到快速发展, 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旅游业受到重创,相关产业 链受到严重影响
全球供应链受到冲击,各国 开始重视本土化生产
疫情后市场的主要特点
消费需求变化:消费者更加注重健康、安全、环保等方面的需求 供应链调整:全球供应链受到冲击,企业需要调整供应链策略以应对不确定性 数字化转型:疫情加速了数字化转型进程,线上消费、远程办公、在线教育等成为新常态 政策支持:各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支持市场复苏和企业发展
其他受影响行业的复苏态势
旅游业:随着疫情缓解,旅游需求逐渐恢复,旅游业有望迎来复苏
餐饮业:餐饮业受到较大冲击,但随着疫情缓解和消费者信心恢复,有望 逐步复苏
零售业:零售业受到疫情影响,但随着消费者信心恢复和线上零售的发展, 有望逐步复苏
制造业:制造业受到供应链中断和需求下降的影响,但随着疫情缓解和供 应链恢复,有望逐步复苏
PART 5
市场复苏中的挑战与机遇
市场复苏中的挑战
经济复苏的不平衡性:不同行业和地区的复苏速度不同 消费者信心不足:疫情带来的不确定性导致消费者信心下降 供应链中断:疫情导致全球供应链中断,影响企业生产和销售 政策不确定性:政府政策调整和变化可能对企业和市场产生影响
市场复苏中的机遇
消费需求反弹:疫情过后,消费者可能会增加消费,带动市场复苏 产业升级:疫情加速了产业升级,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将带来新的市场机遇 投资机会:疫情过后,政府和企业可能会加大投资力度,促进经济增长 国际贸易:疫情过后,国际贸易可能会恢复,带来新的市场机遇
YOUR LOGO
2024后疫情时代市 场复苏态势
XX,a click to unlimited possibilities
餐饮行业:疫情强化马太效应,“标签化”品牌更具复苏优势

DONGXING SE CURITIE S行业研究餐饮行业:疫情强化马太效应,“标签化”品牌更具复苏优势投资摘要:疫情后餐饮堂食关闭、消费收紧,行业受损严重。
当下随着国内疫情控制趋于稳定,我国餐饮消费正在逐步复苏。
结合行业复苏情况及龙头餐企近期发展动向,我们将从竞争格局、复苏趋势、未来机遇、政策导向4个方面,对餐饮行业发展进行全面再梳理。
我们认为,虽然餐饮业市场规模以每年9%的增速扩大,但供给端已经进入存量竞争,行业格局正向连锁化加强的趋势迈进。
“标签化”菜品品牌疫后有率先复苏优势,而经济下行、支出谨慎背景下,“好吃不贵”或将成为行业消费新态势。
餐饮业供给端进入存量竞争,连锁化趋势加强。
2009-2019年我国餐饮行业市场规模年化增速为12.2%,行业总体呈现较快速增长,市场规模已超过4.6万亿元。
虽然餐饮业市场规模仍在较高速扩张,但由于行业高度分散,供给端竞争已经从增量发展逐渐进入存量发展阶段,单体餐企生命周期正在不断缩短,平均年限已不足两年。
无论是餐饮业法人企业个数还是行业年末从业人数,都在2013年达到了一个阶段性高点,自此行业开始由增量竞争进入存量竞争的阶段。
在此竞争环境下,单体餐企的生存环境更加艰难,而疫情的发展又将其经营的脆弱性进一步放大。
加之我国餐饮行业具有明显的长尾特征,CR100仅约7%;但我国餐企连锁化趋势正逐步抬头,连锁餐厅市场份额从14年的18.8%缓升至19.5%(2018)。
但参考美国、日本近50%的餐饮连锁化率相比,我国餐饮行业连锁化率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标签化”品牌复苏优势明显,疫情强化行业马太效应。
在疫情之下,具有一定规模和品牌效应的餐企具有更高的顾客忠诚度和相对较高的抗风险能力。
同时,我们认为,餐饮行业疫后复苏将呈现两极分化,具有“标签化”、与菜品拥有较强形象绑定的品牌复苏情况或将更为乐观。
与个体户相比,连锁品牌餐饮企业规模更大、现金流更好、抗风险能力更强。
疫情后的复苏旅游业重新焕发活力

疫情后的复苏旅游业重新焕发活力近年来,全球范围内突发的新冠疫情对旅游业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各国的旅游业几乎陷入了停滞状态。
然而,随着全球疫苗接种工作的逐步推进,疫情得到控制的希望渐渐浮现,人们对旅游的需求也日益增加。
本文将探讨疫情后的复苏旅游业重新焕发活力的现象并分析其中的原因和挑战。
一、需求增长的助推力量1. 解封带来的释放疫情解封之后,许多国家和地区很快恢复了对外来旅游者的接待。
人们长时间被限制在家,渴望外出、探索和放松,在解封后迫不及待地踏上旅程。
2. 旅游意愿的积累经过长时间的封锁和限制,人们对旅游的向往和渴望被积累了起来。
他们愿意尽一切努力来满足自己的旅游愿望,这为旅游业的复苏提供了源源不断的需求。
3. 新兴市场的崛起疫情后,一些新兴市场的旅游业开始迅速崛起。
这些新兴市场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独特的文化魅力,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
这也为全球旅游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二、挑战与机遇并存1. 卫生安全问题在疫情后的复苏过程中,卫生安全问题是最大的挑战之一。
旅游业需要加强对旅游目的地的卫生检查和管理,确保游客的健康和安全。
2. 政策调整与政府支持为了促进旅游业的复苏,各国纷纷出台了相关的政策和措施。
政府的支持和资源投入对旅游业的发展至关重要,但是政策的调整和具体实施也需要时间和经验的积累。
3. 人们的消费观念变化疫情对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旅游领域,人们更注重卫生和安全,对低密度、自然景观和户外体验的需求有所增加。
因此,旅游业需要根据人们的需求进行产品和服务创新,以适应消费观念的变化。
三、复苏旅游业的新趋势1. 偏好国内游和近程游在疫情后的复苏过程中,人们更倾向于选择国内游和近程游。
这样可以减少旅行所带来的风险,也能够支持本地的旅游业发展。
2. 探索自然和乡村旅游由于对室内和密闭空间的担忧,人们更愿意选择探索自然和乡村的旅游目的地。
大自然的美丽和宁静可以带给人们心灵的安宁和放松。
2023-2024学年广东省四校(华附、省实、广雅、深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

2023-2024学年广东省四校(华附、省实、广雅、深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近年来,人们把能满足情绪和情感需要的消费行为,通俗地称为“情绪消费”。
从盲盒的热卖到卡游的火爆,都表明年轻消费者热衷于为“情绪”买单。
这种购买热情释放出千亿赛道的市场潜力,由此也带动了“拒绝emo” “逢考必过”等虚拟产品的热销。
在古代社会,人们就已经开始通过购物来表达和满足自己的情绪和情感需要。
随着时代的变迁,商业社会的发展推动了情绪消费的演变。
进入20世纪,商家开始利用心理学原理来设计产品和制定营销策略。
他们发现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时会受到情感因素的影响,于是开始利用情感化的语言和图像来吸引消费者。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转变,消费心理也在不断变化,以“悦己”为目的满足情绪需求的消费越来越重要。
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不仅关注商品的价格和功能,还会考虑商品能否满足自己的情感需求。
情绪商品能够引发消费者的情感共鸣,让消费者在购买和使用的过程中产生愉悦、感动等积极的情感体验。
例如,去年夏天“多巴胺”穿搭以高饱和度色彩席卷了各个社交平台,几个月后,美拉德色系又大行其道。
为什么人们越来越喜爱彩色?高饱和的明媚色彩可以给人们带来活力与生机。
爱因斯坦不会想到,他的“大脑”会被标价五毛钱,月售2万个。
有消费者表示,光是看到商家给商品起的名字,或是在评论区看看评论,也能得到欢乐。
购买“好运喷雾”,好比收获一张幸运符,在参加考试等重要事情之前,给自己“喷”一下,就会觉得好运降临,信心和动力更足。
在消费者群体方面,年轻消费者是情绪消费的主力军,他们注重个性,关注情感满足,喜欢有趣的事物和有创意的内容,因此对小众新奇的情绪商品的兴趣自然高于一般人。
这些看似无厘头的消费,都有着不低的交易额。
在这些消费中,我们看见越来越多追求松弛,包容不完美,为情绪价值买单的人。
此外,年轻人热衷于在社交媒体上分享自己的情绪消费体验和情感故事,寻找志同道合的伙伴,这种互动不仅增强了归属感和认同感,更让情绪消费成为一种文化现象。
疫情后中国餐饮行业的变化

疫情后中国餐饮行业的变化
疫情后,中国餐饮行业发生了许多变化。
以下是一些主要的变化:
1. 外卖业务迅速增长:由于封锁措施和社交距离要求,消费者
更倾向于使用外卖服务,而不是就餐在餐厅。
因此,外卖业务迅速增长,许多餐饮企业纷纷加大了对外卖服务的投入。
2. 数字化转型加速:疫情使得线上服务成为餐饮行业的新常态。
许多餐厅开始开展线上预订、点餐和支付等服务,通过APP和电子商
务平台提供线上点餐服务。
同时,一些餐饮企业开始积极利用社交媒
体和直播等渠道进行推广和营销。
3. 店面调整和升级:疫情导致许多餐厅关闭或限制客流量,以
确保社交距离和卫生标准。
一些餐饮企业进行了店面布局和餐桌设置
的调整,增加了间隔、屏障和消毒设施,以提供更安全的用餐环境。
4. 本地化消费和支持:疫情期间,人们更倾向于在本地消费,
以支持本地经济和减少风险。
因此,一些餐饮企业开始加强与当地农
户和供应商的合作,增加本地食材的采购和使用。
5. 健康和安全措施的强化:疫情使得餐饮企业对健康和安全措
施的重视程度更高。
许多餐厅加强了员工的卫生与防疫培训,增加了
消毒频率,提供一次性餐具和餐巾纸等措施,以确保顾客和员工的安全。
总体来说,疫情对中国餐饮行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推动了行业
的数字化转型和提升安全卫生标准。
餐饮企业需要灵活应对市场变化,积极寻找新的商机和发展方向。
疫情后旅游业的复苏总结

疫情后旅游业的复苏总结在2020年,全球范围内爆发了一场严重的疫情,世界各国都受到了巨大的冲击。
旅游业作为其中一个重要的经济支柱也遭受了极大的压力。
但随着疫情的逐渐得到控制,经济活动重新启动,旅游业也开始逐渐复苏。
本文将对疫情后旅游业的复苏进行总结,分析其中的趋势和影响,并给出相应的建议。
一、复苏趋势疫情后,旅游业的复苏呈现出以下几个趋势:1. 国内旅游兴起:由于国际旅游受到了疫情的严重冲击,很多人转而选择了国内旅游。
国内各地旅游景点的客流量逐渐增加,旅游市场呈现出相对活跃的态势。
2. 健康与安全成为重要考虑因素:在疫情影响下,人们对旅游目的地的健康与安全问题更加关注。
各地旅游业务纷纷出台了相关的防控措施,提供了更安全、健康的旅游环境。
3. 线上预订和数字化服务的普及:疫情封锁期间,线上预订和数字化服务得到了迅猛发展。
疫情后,人们习惯于在线预订旅游产品,数字化服务成为旅游业的新常态。
二、复苏的影响疫情后旅游业的复苏对经济社会产生了广泛的影响:1. 经济带动效应:旅游业的复苏将直接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如酒店业、交通运输、餐饮服务等。
同时,旅游业的复苏也将带动进一步的消费增长,促进当地经济的复苏。
2. 就业机会增加:旅游业的复苏将刺激就业机会的增长。
旅游景点和相关服务业的需求增加将带动劳动力的需求,为就业市场提供更多机会。
3. 地方经济的发展:疫情后,国内旅游兴起使得一些地方经济得到了大幅度的发展。
那些拥有优质旅游资源的地区将会受益最大,促进当地的经济繁荣。
三、应对策略为了更好地促进旅游业的复苏和发展,以下几个方面的策略需要被重点考虑:1. 加强卫生与健康管理:旅游行业需要不断完善卫生与健康管理体系,加强旅游景点和旅游企业的防疫措施。
同时,加大宣传力度,让游客对旅游目的地的卫生安全有更多的了解和信任。
2. 促进数字化转型:加速旅游业的数字化转型,提高线上预订和数字化服务的能力。
通过引入互联网技术和大数据分析,提高服务质量和用户体验,以满足游客对便捷、高效服务的需求。
后疫情时期经济复苏情况展望

资料来源:Wind,
6
1.1 从一个思想误区谈起:餐饮旅游收入损失能视为GDP损失吗? 旅游收入/零售餐饮收入,是相关经营者实现的全部销售额,并非其创造的增加值。 一方面,经营者所实现的营业收入,包含原材料费用等中间投入成本,属于其创造
的增加值仅占总收入的一部分; 另一方面,经营者A的某一笔销售,可能恰恰是经营者B的原材料购买,这一笔销
2
目录
3
1.1 从一个思想误区谈起:餐饮旅游收入损失能视为GDP损失吗? 旅游统计数据是按照《旅游信息统计调查制度》的要求统计汇总得出的,旅游收入和 零售餐饮收入存在交叉统计。
资料来源:长沙市统计局,
4
1.1 从一个思想误区谈起:餐饮旅游收入损失能视为GDP损失吗?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8年全国旅游及相关产业增加值为4.14万亿元,其中旅游购物 (31.4%)、旅游餐饮(13.6%)。
图: 各类型企业未来预期均出现明显好转
% 65 60
PMI:生产经营活动预期:大型企业 PMI:生产经营活动预期:中型企业 PMI:生产经营活动预期:小型企业
55
50 45
40
35
资料来源:Wind,
11
1.4 疫后复苏之信心重建:民间投资相对落后值得关注
疫情发生以来,民间投资增速持续低于总体投资增速—— 1-5月,民间投资累计同比增速为-9.6%,低于总体投资增速3.3个百分点; 截至5月,民间投资在总投资中占比为56.3%,较2月回落0.5个百分点。
图: 螺纹钢和线材开工率向去年同期水平靠拢
%
螺纹钢:主要钢厂开工率:全国
线材:主要钢厂开工率:全国
80
75
70
新冠疫情后的电子商务复苏推动线上消费与数字经济发展

新冠疫情后的电子商务复苏推动线上消费与数字经济发展自2020年初爆发的新冠疫情以来,全球经济陷入了一段持续的低迷期。
在这个特殊的时期,电子商务成为了推动经济复苏的关键力量。
随着人们对线上购物的依赖度不断增加,电子商务行业蓬勃发展,推动了线上消费与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
一、新冠疫情对线下消费的冲击新冠疫情的爆发给线下消费带来了极大的冲击。
为了避免人员聚集,各个国家纷纷采取了封锁、隔离等措施,导致实体店铺关门停业、买卖双方无法进行面对面交流。
线下消费市场遭受重创,很多企业不得不裁员、破产甚至倒闭。
此时,电子商务成了一个值得关注的方向。
二、电子商务的崛起与发展电子商务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了线上交易,以其便捷和高效的特点,迅速获得了消费者的青睐。
无论是在生活用品购买、服装鞋包选购还是在食品配送领域,电子商务平台都提供了丰富的选择和便捷的购物体验。
在疫情期间,许多人开始尝试在电商平台上购物,逐渐建立起对这种新型消费方式的依赖。
这种转变推动了电子商务行业的迅速崛起。
三、电子商务推动线上消费的活跃度电子商务的兴起不仅满足了人们的购物需求,更加大了线上消费的活跃度。
在疫情期间,人们因为害怕感染病毒而不愿意到实体店铺购买日常所需,而电子商务平台通过线上销售提供了解决方案。
固定流量、宽带等互联网基础设施的完善,也为线上消费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此外,电子商务的发展也推动了线上消费方式的多样化。
通过电商平台,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访问各种商品和服务,无论是购买食品、服装还是旅行、教育等,都可以在网上实现。
消费者可以更加便捷地获得所需商品和服务,这进一步激发了人们在电商平台上的消费欲望。
四、电子商务驱动数字经济的发展电子商务的复苏还带动了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
数字经济是指以信息技术为核心,通过数字化、网络化方式运行的经济形态。
在疫情期间,人们更多地依赖互联网技术,数字经济得以迅猛发展。
首先,电子商务的兴起带动了物流、支付、金融等相关产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