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司匹林抵抗及其不良反应防治方法

合集下载

阿司匹林的正确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阿司匹林的正确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阿司匹林的正确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阿司匹林(Acetylsalicylic Acid)作为一种非处方药,被广泛用于缓解疼痛、退烧和抗凝血。

然而,如果不正确使用或忽视注意事项,阿司匹林可能会带来一些潜在的风险。

本文将介绍阿司匹林的正确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以确保您能充分利用这一药物的益处。

一、用量和频率阿司匹林在不同病症下具有不同的用量和频率。

一般来说,对于缓解轻度疼痛或退烧,成年人每次可口服325-650毫克阿司匹林,每4-6小时重复一次,但每天总量不得超过4000毫克。

对于抗凝血,用量通常为每天75-100毫克,但具体用量需遵循医生的指导。

二、服用方法阿司匹林可口服或咀嚼。

对于胃肠道敏感或溃疡病患者应避免咀嚼片剂,而是选用可溶性片剂或在饮用水中溶解。

此外,阿司匹林应始终与充足的水一同服用,防止药物对胃黏膜产生刺激。

三、使用禁忌阿司匹林对一些特定人群使用禁忌,包括哮喘患者、年龄小于16岁的儿童、正在妊娠或哺乳的妇女以及曾经对阿司匹林或其他非甾体抗炎药物(NSAIDs)过敏的人。

对于这些人群,应避免使用阿司匹林以免引发不良反应。

四、注意事项1. 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阿司匹林可能与其他药物发生相互作用,例如抗凝血药物、降糖药物、非甾体抗炎药等。

在服用阿司匹林之前,应咨询医生或药剂师,了解该药物是否与您正在使用的其他药物产生不良反应。

2. 过量使用的风险:如果超过推荐剂量服用阿司匹林,可能会引发中毒反应,表现为呕吐、耳鸣、听力丧失、出血等症状。

如果发生阿司匹林过量,应立即就医治疗。

3. 胃肠道不良反应:长期或高剂量使用阿司匹林可能会导致胃溃疡、胃出血等不良反应。

为降低这些风险,应遵循医生的建议,适量使用,并考虑与质子泵抑制剂等胃肠道保护药物联用。

4. 过敏反应风险:有些人可能对阿司匹林过敏,表现为皮疹、呼吸困难、喉咙肿胀等症状。

如果出现过敏反应,应立即停止使用阿司匹林并就医。

五、保存方法阿司匹林应放置在干燥、阴凉的地方,远离儿童和宠物。

简述阿司匹林的不良反应及防治措施

简述阿司匹林的不良反应及防治措施

简述阿司匹林的不良反应及防治措施1.胃肠道不良反应:阿司匹林可以引起胃肠道不适,如胃痛、消化不良、恶心、呕吐、腹泻等。

这是因为阿司匹林抑制了胃黏膜内产生的前列腺素,导致胃酸分泌增加。

为了减少这些不良反应,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与饭后服用:可以在饭后30分钟到1小时内服用阿司匹林,减少对胃黏膜的刺激。

-使用缓释剂型:缓释剂型阿司匹林可以减少对胃黏膜的刺激,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配合使用质子泵抑制剂:质子泵抑制剂可以抑制胃酸分泌,减少对胃黏膜的刺激。

2.凝血功能障碍:阿司匹林具有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能够减少血液凝固的能力。

这一特性使得阿司匹林在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方面非常有效,但也可能导致凝血功能障碍,增加出血的风险。

为了减少这种不良反应,需要注意以下事项:-控制用量:使用阿司匹林时,要控制用量在医生或药剂师建议范围内,并遵守使用时程。

-停药时间:如果需要进行手术或其他可能导致出血的操作,应在手术前适当的时间停止使用阿司匹林,具体停药时间取决于药物的作用时间及自身凝血功能。

-注意观察:如果出现出血不停或其他异常的情况,应立即就医并告知医生使用了阿司匹林。

3.过敏反应:一些人对阿司匹林存在过敏反应,包括皮疹、荨麻疹、呼吸困难、眼部水肿等。

在出现过敏反应时,应立即停止使用阿司匹林,并及时就医。

对于已知对阿司匹林过敏的患者,建议避免使用阿司匹林或选择其他药物代替。

4.嗜酸性白细胞综合症:长期高剂量使用阿司匹林,特别是用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患者,可能会出现嗜酸性白细胞综合症。

该症状包括发热、关节痛、皮疹和嗜酸性白细胞增多。

如果出现这些症状,应及时就医,停止使用阿司匹林。

5.耳鸣和听力损失:长期大剂量使用阿司匹林可能导致耳鸣和听力损失。

这可能是因为阿司匹林对耳蜗中的毛细胞有损害作用。

为了预防这些不良反应,应避免长期大剂量使用阿司匹林,同时定期进行听力检查。

总结来说,阿司匹林虽然是一种常用的药物,但在使用时需要注意其不良反应,尤其是在长期高剂量使用或对阿司匹林过敏的患者中。

阿司匹林抵抗的产生机制与防治探讨

阿司匹林抵抗的产生机制与防治探讨

阿司匹林抵抗的产生机制与防治探讨【摘要】阿司匹林是一种非甾体类型的抗炎药,临床上使用的时间已经持续了很多年,但是对于阿司匹林的临床应用以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仍未中断。

阿司匹林在最初时被用于抗炎、解热以及镇痛,随着人们对阿司匹林研究的深入,阿司匹林在心血管的二级预防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阿司匹林的运用降低了25%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

而在临床治疗上还是有5%~60%的疾病患者在正常服用完阿司匹林之后仍然不能对血小板的抑制有着较好的效果,通常称这种现象为阿司匹林抵抗(ar)。

以下本文将对阿司匹林抵抗的产生机制以及防治进行深入探讨。

【关键词】阿司匹林;抵抗中图分类号r9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1674-6805(2012)32-0129-011 阿司匹林抵抗产生的可能机制1.1 ar和环氧化酶二者之间的关系环氧化酶(cox)含有环氧化酶1(cox-1)和环氧化酶2(cox-2)两种不同的异构体。

cox是前列腺素与花生四烯酸生成血栓素a2两者之间在合成过程中的重要限速酶。

血小板效应的形成主要是cox-1失活,同时血栓素a2的合成被失活状态的cox-1抑制。

许多学者在对阿司匹林抵抗(ar)的研究是很注重cox-2方面的[1]。

在人体的血管内皮细胞、血小板以及平滑肌细胞之中有很多cox-2,细胞因子可以激活诱导作为诱导酶的cox-2,同时,在多种病理的状况下作用有所增强,也是pgh2产生的另外一种途径。

即便是接受了阿司匹林的治疗,cox-2之中产生的pgh2也可以恢复血小板从而生成txa2的能力,一定程度上也能提高txa2合成能力,进而对血小板的聚集进行诱导。

基本上不同患者的cox-2的表达情况不太相同,而且在患者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的炎性细胞也存在cox-2,例如巨噬细胞以及单核细胞。

当有炎症进行刺激的时,cox-2可以增强10倍甚至20倍的有核细胞表达[2]。

一般情况下,阿司匹林对cox-1的抑制作用较强,一般是cox-2的170倍,所以阿司匹林在对txa2的抑制量需要达到txa2总量的90%以上才能有利发挥自身抗血栓的作用,这种情况很可能是血液中血小板具有较高的cox-2含量的患者产生ar的一种机制。

阿斯匹林副作用

阿斯匹林副作用

阿斯匹林副作用阿斯匹林,也就是乙酰水杨酸,是一种常见的非处方药。

它可以缓解轻至中度的疼痛、退烧和抗炎作用,被广泛用于治疗头痛、感冒、关节炎等疾病。

然而,尽管阿斯匹林在医疗领域具有广泛的用途,但它也有一些副作用,需要我们注意和避免。

阿斯匹林的最常见副作用是胃部不适。

乙酰水杨酸可能会导致胃酸分泌增加,从而引起胃痛、消化不良、溃疡等问题。

因此,如果你有胃溃疡或敏感的胃部,最好避免使用阿斯匹林。

另外,乙酰水杨酸还可以影响血小板的功能,从而导致出血问题。

如果你正在接受手术或有出血倾向,应该避免使用阿斯匹林。

除了胃部问题和出血倾向,阿斯匹林还可能引发哮喘。

有些人可能对乙酰水杨酸过敏,导致呼吸道症状加重、喘息和肺炎等问题。

因此,如果你有哮喘或其他呼吸系统疾病,最好在使用阿斯匹林前咨询医生的建议。

另外,乙酰水杨酸还有一些少见但可能严重的副作用。

例如,长期大量使用阿斯匹林可能会导致肾脏损伤和肾衰竭。

此外,阿斯匹林还可能导致可逆性听力损失,尤其是在年长的人群中较为常见。

所以,如果你有肾脏问题或听力损失的风险,最好避免滥用阿斯匹林。

除了这些明显的副作用,还有一些潜在的不良反应需要注意。

例如,使用阿斯匹林可能会引起过敏反应,如皮疹、荨麻疹和血管神经性水肿。

此外,乙酰水杨酸还会与其他药物发生相互作用,增加药物的副作用或降低其疗效。

因此,在使用阿斯匹林之前,最好告诉医生你正在使用的其他药物,以避免不必要的风险。

综上所述,阿斯匹林是一种常用的非处方药,具有广泛的应用,但也有一些副作用需要注意。

胃部不适、出血倾向、哮喘、肾脏损伤和听力损失是一些常见的副作用。

此外,阿斯匹林还可能引发过敏反应和与其他药物发生相互作用。

因此,我们在使用阿斯匹林前应该认真阅读药品说明书,并在必要时咨询医生的建议,以确保安全使用该药物。

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危害 服用阿司匹林8项注意

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危害 服用阿司匹林8项注意

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危害服用阿司匹林8项注意长期服用阿司匹林,一定要注意这些问题!为预防各种缺血性心脑血管病的发生,临床上有许多中老年人都需要长期服用阿司匹林(ASA)。

一、阿司匹林的4大危害1、对胃肠道粘膜的损害值得关注。

ASA对胃肠道粘膜产生损害的机制主要有局部作用和系统作用两方面。

①局部损害。

②系统作用,最容易导致胃的消化性溃疡,发生出血、穿孔;同时低剂量ASA长期应用也可致食管、小肠、结直肠的损伤,发生溃疡、出血、肠腔狭窄和穿孔。

出血症状包括:呕出鲜红血(上消化道出血)、呕血呈暗红色(上消化道出血减缓或停止)以及黑便(肠道出血)等。

出现这些症状应立即就医。

2、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还可引起皮下出血,患者表现为皮肤青紫或有出血点,甚至牙龈出血或鼻出血,老年女性尤为常见。

由于阿司匹林具有抗凝血作用,会使手术出血风险加大。

这些应引起广泛的重视。

3、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还能引起中毒,使患者出现头痛、眩晕、恶心、呕吐、耳鸣、听力和视力减退等症状。

4、孕妇在怀孕3个月内服用阿司匹林,可致胎儿发育异常,之后长期服用,可致分娩延期,并有出血的危险,故分娩前2~3周应禁用。

二、服用阿司匹林8项注意1、服用适宜的剂量,选择正确的服药时间。

经大量资料的综合分析认为,预防应用ASA的剂量,每日50~100mg(大多推荐每日75mg)长期服用最为适宜。

这样既可达到最佳的预防作用,又可使药物的毒性反应减到最少。

阿司匹林应该早晨还是晚上服用?关于这个问题目前尚有争议,到底是晚上还是早晨服药各执一词。

有人根据夜里2时到上午10时之间血小板更活跃,也是心血管病高发时段,认为晚上吃阿司匹林更有效;也有研究发现,早晨服用夜间血中前列环素水平更高对预防夜间心血管病发作更有效,提出应早晨服药。

其实,在哪个时间段服药并不重要,只要长期坚持服用阿司匹林就能获得持续的血小板抑制效果。

从药效来讲,目前专家们的共识是: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的作用是持续性的,早晚没有多大区别,关键是坚持。

阿司匹林的副作用

阿司匹林的副作用

阿司匹林的副作用阿司匹林是一种常见的非处方药,主要用于缓解轻度到中度疼痛和发烧,以及作为一种抗血小板药物用于预防心脏病和中风。

尽管阿司匹林在医学上有着广泛的应用,但它也有一些副作用需要我们关注。

本文将介绍阿司匹林的常见副作用,并提供一些用药的建议,以确保我们的用药安全。

1. 胃肠道反应阿司匹林可以引起胃肠道不适,包括胃痛、恶心、呕吐、胃灼热感和溃疡等。

这是由于阿司匹林对胃黏膜产生刺激作用,增加了黏膜腐蚀的风险。

为了减轻这些不适,我们可以在饭后或与食物一起服用阿司匹林,以减缓药物对胃黏膜的刺激。

此外,长期或高剂量使用阿司匹林还可能导致胃肠道出血。

2. 出血风险增加阿司匹林是一种抗血小板药物,可抑制血小板聚集,预防血栓形成。

然而,这也使得阿司匹林使用者出血风险增加。

如果您正在接受某种手术或有其他出血风险的情况(如消化道溃疡),请务必告诉医生您正在使用阿司匹林。

此外,阿司匹林还可能与其他抗凝药物(如华法林)相互作用,导致出血风险进一步增加。

3. 过敏反应阿司匹林可能引起过敏反应,包括皮肤瘙痒、荨麻疹、哮喘和呼吸困难等症状。

如果您对阿司匹林过敏,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寻求医生帮助。

4. 儿童和青少年发生雷氏综合症的风险阿司匹林使用与儿童和青少年患雷氏综合症的风险增加有关。

雷氏综合症是一种罕见但严重的疾病,可导致脑肝病变和死亡。

因此,不建议给18岁以下的儿童或青少年使用阿司匹林,特别是在发烧期间。

尽管阿司匹林有一些副作用,但在遵循正确的用药指导下,它仍然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药物。

以下是一些建议,以确保我们的用药安全:1. 请务必按照医生或药剂师的建议使用药物,不要超过推荐的剂量或使用时间。

2. 在使用阿司匹林之前,告知医生您的药物过敏史和当前用药情况,以避免潜在的药物相互作用。

3. 如果出现严重的胃痛、胃出血或其他胃肠道不适症状,请立即停止使用药物并咨询医生。

4. 对于儿童和青少年,请避免使用阿司匹林,特别是在发烧期间。

浅析阿司匹林药理作用及不良反应

浅析阿司匹林药理作用及不良反应

二、临床应用
鱼腥草因其广泛的药理作用,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各种疾病。
1、呼吸道感染:鱼腥草对于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如支气管炎、肺炎等具有 明显的疗效,可以缓解咳嗽、咳痰等症状。
2、尿路感染:鱼腥草可以治疗尿路感染,帮助排尿,减轻尿频、尿急等症 状。
3、皮肤病:鱼腥草外用可以治疗皮肤感染性疾病,如湿疹、痤疮等。
参考内容二
一、药理作用
鱼腥草,也被称为蕺菜,是一种具有广泛药理作用的中药材。其主要的活性 成分包括黄酮类化合物、生物碱、挥发油等,这些成分使得鱼腥草具有显著的抗 炎、抗氧化、抗肿瘤及抗菌等药理作用。
1、抗炎作用:鱼腥草的黄酮类化合物和挥发油成分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 可以抑制炎症反应,减轻炎症症状。
2、出血倾向: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可能导致出血倾向增加。虽然这种风险相 对较低,但仍需注意。如有出血迹象,应立即就医。
3、肾功能损害:部分研究表明,阿司匹林可能会影响肾功能,加重肾病患 者的病情。但对于大多数健康人来说,阿司匹林对肾功能的负面影响并不明显。
三、阿司匹林的未来发展方向
1、精准医疗:随着精准医疗技术的发展,阿司匹林的使用将更加个性化。 基于基因和表型特征,针对不同患者制定最合适的用药方案,以提高疗效并减少 不良反应。
1、肿瘤预防:研究表明,阿司匹林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扩散,降低 癌症发病率。一项基于超过名受试者的研究发现,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可以降低结 直肠癌、食管癌和胃癌等消化系统肿瘤的发病率。
2、心血管保护:阿司匹林通过抗血小板作用,可以降低心血管事件的风险。 根据一项涉及名受试者的研究,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可以使心肌梗死和脑卒中的发 生率降低25%。
参考内容
阿司匹林:临床新用途及不良反 应
阿司匹林是一种历史悠久的药物,自1899年以来一直被广泛用于镇痛、抗炎 和抗血小板治疗。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阿司匹林的临床应用已不再 局限于这些传统领域。本次演示将探讨阿司匹林的临床新用途及不良反应,以帮 助读者更全面地了解这一药物。

浅谈阿司匹林抵抗及其防治

浅谈阿司匹林抵抗及其防治

括年龄 、 遗传等 因素 。在稳定 的冠心病人 群 中,2 2 %患者在休息状态时对阿 司匹林 敏感 , 而运 动试验 后立 即变为 A 。复发 R 中风与只发生过单次 中风的患者相 比, 其
由 A P诱 导 的 聚 集 反 应 明 显 增 强 。心 血 D
1 0~2 。阿司匹林 对 C X一2的抑制 0倍 O
血管疾病的有 效剂 量存在 明显 的个体 差 A R可 能与血小板 激活 的替 代途径 、
异, 现在 尚无 充分证 据说明阿司匹林抗 血
栓效应具有剂量相关性 。在对心梗 、 中风 等疾病 的二级预 防中 , 长期服用阿司匹林 的推荐剂 量 为 7 5~10mg 6 /日。对 于急
阿司匹林对血栓素 的生物合成不敏感 、 药
势。有 外周 血管病 或糖 尿病 的患者 血液
循环中的 5一羟色胺 水平增 高 , 可以诱导 血小板 形状的改变 ( S ) 而 P C是血小 PC , S 板激活的早期表现 , 发生于血小板聚集之 前 。这些因素 所导 致 的 A R可 能都 有其 群体特征性的存在 。
关键词
阿 司 匹林
种解 释 。
() 4 其他 因素 : 除上述 导致 A R的 因 素之外 , 还存在着许多其他 因素 。如在疾 病过程 中, 体对 药物反 应性 的影 响 , 机 包
如单核细胞 和 巨噬细 胞。当有炎 症刺 激
时 , O 2在有 核细胞 中的表 达可增 强 C X一
摘 要 阿 司 匹林 属 于 非 甾体 类抗 炎 药 ,

的另一条途径。即使 接受阿司匹林治疗 ,
C X一 O 2产 生的 P H G 2亦 可恢 复血小板 生
16 0 30 0吉林省 四平市中心医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7 5・
口切 口瘢 痕妊娠进行治疗 的过程 中, 很有 可能发生子宫破 裂和
例) [ J ] . 医学信息 ( 中旬刊), 2 0 1 1 , 2 4 ( 2 ) : 7 9 8 .
大 出血 , 子宫切 除术 是抢救患者生命 的唯一手段 。
参 考 文 献
1 孙良, 赵 明珠 , 金清, 等. 超声早期诊断 3 2例剖宫产术后子宫瘢 痕妊 娠 的体会 [ J ] . 内蒙古 中医药 , 2 0 1 3 , 3 2 ( 1 6 ): 8 3 .
1 阿 司 匹 林 抵 抗 发 生 的 原 因
1 . 4 疾病 因素与阿 司匹林 抵抗发 生的关系 目前研究 表明 , 心血管手术 、 糖尿病和肥胖等疾病因素与阿司匹林抵抗 的发 生 有密切关 系。 1 . 4 . 1 心血管手术与 阿司匹林抵抗发生 的关 系 : 研究 表明 , 冠
d o i : 1 0 . 1 5 8 8 7 / j . c n k i . 1 3 — 1 3 8 9 / r . 2 0 1 5 . 2 9 . 1 2 2
阿司匹林具有解 热 、 镇 痛及 抗炎 的功效 , 为非 甾体 类抗 炎
药 … 。 目前 有 大 量 循 证 医 学 证 明 , 阿 司 匹 林 尚 具 有 抗 血 小 板
男 性 者 更 易 发 生 阿 司 匹林 抵 抗 。
等 , 国外研究发 现阿 司 匹林抵抗 的发生 率为 5 %一 6 0 %_ 3 J 。
导 致其发生 的因素较 多 , 但患者 用药依从性差被认 为是 其发生 的主要 因素 J , 而患者 用药 依 从性 差 的重 要 因素是 阿 司 匹林 的不 良反应 , 通 过对其不 良反应 进行 预防 , 能够 明显 改善 患者 用 药依 从 性 J 。
临床 合 理 用 药 2 0 1 5年 1 O月 第 8卷 第 1 0期 中
C h i n J o f C l i n g U s e , O c t o b e r 2 0 1 5 , V o 1 . 8 N o . 1 0 B
学 学 报 (自然 版 ) , 2 0 1 1 , 8 ( 6 ): 1 5 2—1 5 3 .
王一娜. 剖宫产术后 子宫疤 痕妊娠 2 0例临床 分析 [ J ] . 中国保健 营
养( 上旬 刊 ) , 2 0 1 4, 2 4 ( 2 ) : 7 9 6— 7 9 7 .
黄文华. 剖官产术后 疤痕处妊娠两种 治疗方法l 床探讨 [ J ] . 中华全
匹林 抵 抗 的发 生 只 与 G P 1 1 1 a的 P I A I / A 2基 因 多 态 性 有 确 切
关 系 。 1 . 3 性别 因素与阿 司匹林 抵抗发生 的关系 有研究认 为 , 性
聚集的功能 , 是临床广泛应用 的抗血小板及 防治心 脑血管事件 的最佳 药物之一 。阿司匹林抵 抗是 指一 些患者 给予 常规抗 血 小 板聚集剂量 的阿司匹林 后 , 患 者体 内血小板活性不 能被有效 抑 制的现象 。阿 司匹林抵 抗可分为 临床定 义的阿司匹林抵抗 、 实 验室定义 的 阿 司 匹林 抵抗 和药 理 学 定 义 的阿 司 匹林 抵 抗
( 收稿 日期 : 2 0 1 5— 0 6—1 5 )

讲 座 与 综 述

阿 司匹林 抵 抗 及 其 不 良反 应 防 治方 法
毕 宇 蓉
【 关键词 】 阿 司匹林 ; 不 良反应 ; 合理用药 【 中图分 类号 】 R 9 【 文献标识 码】 A 【 文章编号 】 1 6 7 4 — 3 2 9 6 ( 2 0 1 5 ) 1 0 B一 0 1 7 5 — 0 2
剖宫产术后 子宫瘢 痕部 妊娠 的早期诊 断及误 诊案例 分 析 6 廖以眉.
[ J ] . 中国美容 医学 , 2 0 1 1 , 2 0 ( ) : 5 4 2 . 陈祖云. 剖宫产术后 疤痕妊娠 的护理体会 [ J ] . 护士进修杂志 , 2 0 1 0,
2 5 ( 1 0 ) : 9 6 0, 封3 .
阿司匹林抵抗发 生的确切原 因还不 明确 , 但 目前 大多数学 者认 为是多种 因素综合作 用的结果 。 1 . 1 患者服药依从性 与阿司匹林抵抗发 生的关系 虽然所 有
状动脉旁支搭桥术 、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手术及急性冠状动脉综 合征等均可致机体对血小板 的新 陈代谢 率增 加 , 从而导致阿 司
别 因素与 阿司匹林 抵抗 的发 生有 密切关 系 , 其 原 因可 能与非
C O X 一 1 依赖性通路所介导 有关 。女性 患者 和男性 患者 给予 阿 司匹林 后 , 抑 制花生 四烯酸诱导 的血小板 聚集 作用相 似 , 但男 性患者抑制 A D P或者胶原诱 导 的血小板 聚集作 用较 强 , 而 女 性患者血小板则 表现 出较 高 的反 应活 性 t 4 , 1 5 ] , 故女 性患 者较
科医学 , 2 0 1 2 , 1 0 ( 9 ): 1 4 1 0—1 4 1 1 .
崔雪蓉. 剖宫产术后子宫疤痕妊 娠的临床诊 治进展 [ J ] . 疑难病 杂
志, 2 0 1 2 , 1 1 ( 7 ): 5 6 2— 5 6 4 .
5 李川 苹. 剖宫产 术后 子宫 切 口疤 痕妊娠 治 疗体 会 ( 附 3例 临床 病
2 牛小艳 . 剖腹产 术后 子宫前壁切 口疤痕妊娠 1 例超声表现 [ J ] . 内蒙
古 中医药 , 2 0 1 4 , 3 3 ( 2 1 ) : 6 4 . 3 岳莉 , 赵利娜 . 剖宫产术后子宫切 口部 位妊娠 的治疗 分析 [ J ] . 内蒙 古 中医药 , 2 0 1 3 , 3 2 ( 6) : 4 0 . 4 秦俭 , 朱 耀明. 重复剖宫产术后子宫 切 口疤痕 妊娠 1例 [ J ] . 长 江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