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禅推法教学经验刍议

合集下载

谈对一指禅推法的认识

谈对一指禅推法的认识

谈对一指禅推法的认识谈对一指禅推法的认识关键词一指禅要领使用体会一指禅推法是临床推拿主要手法之一,它的动作比较特殊,难度较大,技巧性强,不易掌握。

笔者通过工作实践,以及学习太极拳后的一些体会,对一指禅推法有些个人观点,浅谈如下。

一指禅推法作为摆动类手法,要求具备持久、有力、均匀、柔和四大基本要求。

如何在实践操作中达到要求呢?首先,我们先谈“有力”,“有力”是指手法具有一定的力度,这主要指接触面上的垂直压力(刚),以及摆动时对接触面产生的压力(柔)。

这种接触面压力是利用人体某些部位的自身重力产生的,操作时力量相对恒定,并可以通过体位的改变,不同肌群的收缩,来调节轻重。

如利用前臂自重时,身体端正,前臂肌群收缩;利用全身重量时,身体略前倾,上肢,躯干部肌群收缩。

这种压力切不可通过肩关节抬起下压产生,因为这种力具有撞击感,力量大小不稳定,且医者自身易劳损,不能“持久”。

在维持压力恒定后,如何达到“均匀”呢?这就需要手法摆动个有节奏性,而摆动的关节不是单一关节的摆动,而是全身主轴关节、上肢力线上的关节协同摆动,因为单一关节摆动会造成支配该关节的肌肉劳损,而且操作时产生的反弹力会撞击该关节,导致关节磨损。

摆动时应发力于脚,以腰为轴,使身体主轴关节螺旋式平转,将摆动力通过肩关节,沿着上肢力线,传至接触面,在固定压力的支持下,带动皮下的组织共同螺旋平动。

摆动时产生的接触面压力,应控制指端接触面避开反弹力的撞击,达到“柔和”,并以此为节奏,进行摆动。

而上肢力线上的关节协同摆动,也有“沉肩”、“垂肘”、“悬腕”、“掌虚”、“指实”等要求。

“沉肩”是指肩部松沉,不可耸肩、僵肩;“垂肘”是指整个上肢自然下垂,肘尖不可外翻或内收,影响力的传送;“悬腕”是指腕关节屈曲,使拇指关节与体表垂直,力量垂直向下;“掌虚”是指除大拇指处,其余各掌骨、手指放松,不可挺劲,使力量分散;“指实”是指前臂肌群协同用力,使拇指指端垂直着力于体表,使之成为身体白重的支点。

一指禅功法功理浅谈

一指禅功法功理浅谈

一指禅功法功理浅谈(2008-02-08 03:04:26)人生存在宇宙间,是在其自身的及其与外界关系不断的矛盾统一中生存的。

例如,呼吸、饮食、排泄、血液循环、津液的运化和输布等,就是人体自身矛盾运动的变化过程。

这种变化过程,祖国医学认为,是通过“气化”作用来实现的。

有了这种“气化”作用,才能除旧更新,才能延长生命。

运用“外气”除了可以达到通过呼吸、动作姿势的锻炼来加强人体的“气化”作用外,还可以起到中医针灸和养生功能达不到的作用。

由于“气化”的加强,就可以对机体起到“平秘阴阳”、“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培育真气”的效益,从而使患者得以康复。

人们认识规律从感性到理性,理论是在大量临床实践中发现和提高的,“外气”在治疗中才逐渐被人们所认识、所接受。

我从事气功活动多年,亲身体验到,气功有:1.健身功能;2.娱乐功能;3.社会感情功能;4.教导社会规范化,发展人与人的和谐关系的功能;5.可以提高适应能力、免疫能力、修复能力;6.提高运动员的竞技状态、运动成绩的功能。

因此,本功法把健身和医疗集于一体,不吃药,不打针,不开刀,就能起到强身健体之作用。

1.本功法是根据中医学说、经络理论、人的机体内部各功能系统、各部门内在本质的必然联系的运动规律而练功的,符合生命物质运动规律,并且掌握了这一规律而又发挥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和调动了内在的潜力——内劲。

2.本功法安排顺序合理,先紧后松产生劲。

紧、松也是提高功效的方法之一。

身体各部松紧互相交替,可以使精神和肢体、肢体和外界达到高度协调统一,从而在运动中充分发挥精神和身体的能量。

本功法认为,松紧是构成人体运动的基本矛盾,诸如力量、速度、耐力、灵活、协调等身体素质,无不受人体肌肉松紧的制约。

站桩是基本功,训练精神和肢体的松紧,一般先放松,进一步再练松紧的互相转换,从而达到松紧协调。

人的精神和肢体放松可促使气血通畅,新陈代谢旺盛,调整内脏器官的各项功能,使其匀称平衡,从而增强体质。

摩一指禅推法的操作方法及要点

摩一指禅推法的操作方法及要点

摩一指禅推法的操作方法及要点
一指禅推法的操作方法
1.指端一指禅推法以拇指指端着力于治疗部位,通过指间关节的
屈伸和腕关节的摆动,使产生的力持续地作用在治疗部位上。

在操作
时要求沉肩、垂肘、悬腕、掌虚、指实、紧推、慢移。

2.偏峰一指禅推法以拇指的偏峰着力于治疗部位,通过指间关节
的屈伸和腕关节的摆动,使产生的力持续地作用在治疗部位上。

在操
作时要求沉肩、垂肘、紧推、慢移。

3.罗纹面一指禅推法用拇指的罗纹面着力于治疗部位,其余四指
附着于肢体的另一侧,通过指间关节的屈伸和腕关节的摆动,使产生
的力持续地作用在治疗部位上。

在操作时要求沉肩、垂肘、掌虚、指实、指实、紧推、慢移。

4.跪推法以拇指指间关节的背侧着力于治疗部位,通过腕关节的
摆动使产生的力持续地作用在治疗部位上。

在操作时要求沉肩、垂肘、悬腕、掌虚、指实、紧推、慢移。

一指禅推法的操作要点
1.沉肩肩关节放松,不要耸起,不要外展。

2.垂肘肘部自然下垂。

3.悬腕腕关节自然屈曲。

4.掌虚半握拳,拇指指间关节的掌侧与食指远节的桡侧轻轻接触。

5.指实着力部位要吸定在治疗部位上。

6.紧推是指摆动的频率略快,一般每分钟140次左右。

7.慢移是指从一个治疗点到另一个治疗点时应缓慢移动。

盲校“一指禅推法”教学案例反思

盲校“一指禅推法”教学案例反思

能 把 分 解 动 作 做 得 如 此 到 位 ,我 心 中一 阵 窃 喜— — 看 来 今 天 的 教 学设 计 很 成 功 。 我立刻宣布 : “ 下面 , 我 们 开 始 向 米袋 的 右 上 角 方 向摆 动 腕 关 节 ,其 他 动 作 要 领 不
变。 ” 结果 , 意 想 不 到 的事 情 发 生 了 , 学 生 的 动作 一 下 子 变 得 杂乱 无 章— — 有 的 手 腕 摆 出 去 如 同 机 器 人 一 般 生
责 任 编 辑: 吴 浩 教苑
盲校 “ 一指 禅推 法” 教 学案例 反思
● 华 建 英
摘 要: “ 一 指禅 推 法 ” 是 盲 校 中 医按 摩 专 业手 法 动 作 的 基 础 。在 教 学 中 。 遵 循 先 实 践
后 理论、 先 生 活 后 学 习、 先整体后局部等原 则, 可 帮助 视 障 学 生 有 效 突破 教 学 难 点 . 提 高 学 习
【 案例 描 述 】
步, 悬 腕垂肘 , 即腕 关 节 屈 曲 , 肘 关 节 自然 下 垂 并 低 于 腕关节 ; 第三步 , 沉肩 , 即保 持 肩 关 节 放 松 , 不耸 肩 、 不
塌肩。 学生 在 教 师 引 导下 一 步 步 定位 , 教师逐一纠正。 在
此基 础上 , 再“ 由静 转动 ” , 摆动 畹关节 , 将 动作连 贯操 作 。
多年来 , “ 一指禅 推法 ” 课 堂 教 学 往 往 遵 循 理 论 与
实 践相 结 合 的 原 则 , 即 教 师 在 阐述 动 作 要 领 的 基 础 上 , 通 过 动作 示 范 、 手 把 手示 教 等 教 法 , 指 导 学 生 先 在 米 袋 上 练习 , 再转人人 体练习 。 由 于学 生对 手 法 动作 要 领 和 抽 象 概 念 理解 有 一 定 难 度 , 加 上 学 生 动作 模 仿 能 力 有差 异, 教学显得 颇为费劲 , 实际教 学效果并 不十 分理想 。 如 何 引导 视 障学 生有 效 理解 动 作 要 领 并 能 准 确 掌 握 动 作技能 , 一直是盲校 “ 一 指禅推法” 课 堂 教 学 中 的难 题 。

一指禅推法平浅深陷的理解

一指禅推法平浅深陷的理解

一指禅推法平浅深陷的理解一指禅作为禅宗的一个修行方法,通过专注于一点,让思绪平静下来,达到心灵的平和与内心的安宁。

而推法平浅深陷,则是指在修行中,我们往往会陷入一些表面的理解,而无法深入到事物的本质。

本文将从一指禅的修行过程和推法平浅深陷的原因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指禅的修行过程中,我们通过专注于一点,使思绪平静下来。

这一点可以是呼吸、观察自然界的一点景物,或者是内心的一点感受。

通过持续的练习,我们可以逐渐感受到内心的平静和宁静。

但是,很多人在修行过程中会陷入推法平浅深陷的困境中。

推法平浅深陷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

首先,是因为我们在修行中往往会过于追求表面的结果,而忽视了内心的体验。

我们希望通过一指禅来获得某种特定的状态或者达到某种目标,而忽视了修行本身带来的内心变化。

这样一来,我们就陷入了表面的功利心态,无法真正体味到一指禅的深层次意义。

推法平浅深陷还与我们对一指禅的理解方式有关。

很多人在一指禅的修行中,过于注重于表象,而忽视了其中的内在含义。

他们只是机械地模仿一指禅的姿势,却没有真正理解其中的道理。

这样一来,一指禅就成了一种形式化的修行方法,无法带来真正的内心转变。

为了避免推法平浅深陷的困境,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调整。

首先,我们应该调整自己的心态,不要过于追求表面的结果。

一指禅的修行本身就是一种过程,我们应该专注于当下的体验,而不是过于关注未来的结果。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体味到一指禅带来的内心宁静。

我们要深入理解一指禅的内在含义。

一指禅并不仅仅是一种姿势或者修行方法,它还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我们可以通过学习禅宗的经典著作,了解一指禅的来历和内涵。

只有真正理解了一指禅的本质,我们才能从根本上避免推法平浅深陷的困境。

我们要坚持不懈地修行。

一指禅需要长期的练习和坚持,才能逐渐体会到其中的奥妙。

我们应该每天都保持一定的时间进行一指禅的修行,让自己逐渐适应这种专注的状态。

只有不断地修炼,我们才能越来越深入地理解和体验一指禅的真谛。

一指禅推法的动作要领和操作要求评分标准

一指禅推法的动作要领和操作要求评分标准

一、一指禅推法的动作要领1. 一指禅推法是一种古老的我国武术技法,主要是通过使用单指来施加力量,并且需要准确的技巧和力量控制。

在进行一指禅推法时,需要注意以下动作要领:2. 姿势端正:进行一指禅推法时,身体姿势要端正,双腿稍微弯曲,站立稳定。

双手放于身体两侧,并保持肩部和手臂放松,以便于调整姿势和施加力量。

3. 用力方式:一指禅推法需要通过单指施加力量,因此需要掌握正确的用力方式。

推法时,需要注意指尖和指甲的使用,以便于精准的施加力量,并避免受伤。

4. 心法调节:在进行一指禅推法时,内心需要保持平静,专注于动作的执行。

通过呼吸调节和心绪调整,可以帮助提高推法的效果和精准度。

5. 姿势调节:在实际应用中,可能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调整姿势和用力方式,以适应不同的推法场景和对手状态。

二、一指禅推法的操作要求1. 需要核心控制:一指禅推法的操作需要精准的核心控制和平衡能力。

在推法时,要做到身体的稳定和力量的集中,需要通过训练来提高核心力量和灵活性。

2. 训练技巧:为了掌握一指禅推法的操作要求,需要进行持续的训练和技巧练习。

通过不断地练习和指导,可以逐步提高操作的精准度和效果。

3. 了解对手状态:在进行一指禅推法时,需要对对手的状态有所了解,包括对手的力量、姿势和反应。

通过观察和分析对手的状态,可以更好地应对和施加力量。

4. 注意安全风险:在进行一指禅推法时,需要注意安全风险,包括避免受伤和误伤。

需要与对手进行充分的交流和协调,同时在进行推法时要注意防护措施和注意力集中。

5. 持续改进:一指禅推法是一项需要持续改进和精益求精的技术。

通过不断地反思和调整,可以提高推法的效果和操作的质量。

评分标准1. 姿势端正和用力方式:5分2. 心法调节和姿势调节:5分3. 核心控制和训练技巧:5分4. 了解对手状态和注意安全风险:5分5. 持续改进:5分总分:25分以上就是一指禅推法的动作要领和操作要求评分标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指禅”推拿手法心得

“一指禅”推拿手法心得

腑、 经络和营卫 气 血等 中 医理论 为指 导 , 以四诊八 纲
为辨证手段. 强调审病求 因、 辨证论治, 一指禅” 以“ 派 手法 临床操 作来 治疗 疾病 的治 疗 方 法。操 作 中循 导
推拿 穴位 . 经 络 的 原 则。“ 走 一指 禅 ” 掘手 法 强 调 柔
和、 深透 、 中寓 刚 、 柔 刚柔相济 , 别强调 以柔 和为贵。 特
维普资讯
( 按摩与 导引’ 20 年 4
C leeMaiu t a& Qi o gf岬 y A 2 0 .V 11 , . ,ns h np l i a ̄ n b G . m"O 2 o. 8 No 2 9
腕 关节 主动 带动 指 关节 . 力 手 掌 、 力 于指 , 动 蓄 着 摆
般 在推 、 、 、 滚 揉 搓等 手法 进行 以后( 臼不宜 )局 脱 .
部软组 织松 弛 后施 行 为 好 , 则成 功 率 就低 。手 法 否 除 了常规手 法还 有 辅助 手 法 其 中包 括 俗称 的“ 手 小 法 ”“ ,小手法 ” 是医 生在临 床实践 中根据 病情客观 需 要运 用 的 变通 之 法 。所 谓 “ 法 之 变 . 手 存乎 一 心 。 我们 前辈 在长 期实践 中深 研 常规手法 的同时 也创造 了不少 “ 小手法 ” 我们 在 临床 主要手法 必须有 相当 。 火 候才 能把“ 小手法 做到 得 心应手 。
亦不觉 劳累 。推 拿操作 时应 该身 随手 走 , 眼随 手转 ,
法从心 变 。施 行 手 法一 般 以 手 不 离 人 体 中 心 线 为
好 。“ 一指禅 ” 推拿 选 择 筋 经 ” 易 功法 作 练 功锻 练 , 我通 过长 期 练功体 会 到它 不 仅能 增强 体 魄而 能使 功

浅谈一指禅推法的教学体会

浅谈一指禅推法的教学体会

浅谈一指禅推法的教学体会一指禅推法是推拿的基础手法,如何对一指禅推法进行教学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

笔者总结了自己对一指禅推法教学的经验和体会,以求为一指禅推法的教学提供新思路,促进学生学习手法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手法教学质量。

标签:一指禅推法;教学;体会一指禅推法是临床常用之手法,是推拿手法中的基础手法,练好一指禅推法对其他手法的训练大有裨益,故该手法常作为判断推拿从业人员手法规范及娴熟程度的重要指标。

初学者在练习时多存在手法生硬、上下弹跳、易疲劳、一只手熟练一只手不熟练等问题,基于此,如何组织一指禅推法的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笔者就自己的经验和体会进行了总结,现报告如下,供同道参考。

1重视手法名称释义一指禅推法为一指禅推拿流派的主治手法,突出“禅”字,一指禅意义有二:⑴明确手法的着力与施术部位;⑵以“禅境”强调意念在手法操作中的调控作用,要求术者静思敛心,排除杂念,定心冥想,意守着力点,增强手法的“吸定”能力。

2强调功法基础功法是手法的基础,推拿功法的练习有助于对推拿手法的掌握。

在一指禅推法的教学过程中,我们特别强调学生对韦驮献杵、摘星换斗势、倒拽九牛尾势等基本功法的练习,要求学生体会、领悟功法的要领和技巧,并与推拿手法的要领融汇贯通,如此既提高了学生掌、指的敏感性,又增强了腕关节屈伸的柔韧性及肩关节悬吊支持的耐力。

3追求规范,动作要求客观、细化、量化手法操作过程中对各部位、关节的角度、幅度等要求做到客观、细化、量化,以求手法规范。

⑴严格躯干姿势:无论作为还是站位进行一指禅推法的操作,我们都要求学生上身保持正直,含胸拔背,以便于自我保护和借力发力;⑵细化上肢姿势:要求做到沉肩、垂肘、悬腕、掌虚、指实,并逐项细化、量化。

沉肩,即肩部自然放松,肩肱关节向前外方伸出15°~30°左右,腋窝能够容纳一只拳头;垂肘,即在沉肩的基础上肘关节自然下垂并屈曲90°~120°,肘略低于腕,前臂旋前掌侧面朝下;悬腕,即在沉肩、垂肘的基础上,腕关节屈曲90°~110°,腕部桡侧要高于尺侧;掌虚,即在沉肩、垂肘、悬腕的基础上,手握空拳,不能捏紧;指实,即在沉肩、垂肘、悬腕、掌虚的基础上,拇指盖住拳眼,以拇指中峰或螺纹面自然、垂直着力于受术部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 节 , 直 到 拇 指 。 自我 评 价 肌 肉是 否 放 松 的标 准 是 , 能 不 能 在 不 动 的状 态 下 维 持 “ 肩 、 垂 肘 、悬 腕 、 掌 虚 、 沉
指 实”的姿势 1m n以上 ,而 除了腕 关节以外,感觉不 0i 到上肢任何一 点有 酸胀 的感觉 。若上肢 的某 处出现 酸胀 的感觉 ,则说明该处肌 肉并 未真正放松 ,而 要继续练 习 静 止放松方式 。在学生掌握静 止放松能力之 后,接 着训 练学生运动放 松的能力 ,要求 学生根据一指 禅推法操作 的动作要领 ,模仿教师 的示范操作在放松 的状态下练 习 手法 ,动作 必须 舒展大方 ,轻 灵活泼 。若发现 动作拘紧 僵硬 ,凝重呆 滞 ,则是上肢肌 肉紧张 的表现 ,应及时 向 该生指 出纠正 。 2 化繁为简 肘臂摆 动为基本
(]杨 帆. 1 现代 医学模 式中人 文精神 的复 归 [] 湖北 社会科 学,04 () 5; J. 2 0,5 :0
( 文校 对 :张 文娟 本 收稿 日期 :2 0 .2 1 ) 0 90 .9
生主要起 指导作用 ,但有 时因为工 作繁 忙 ,不能做 到按 时到位 的指 导及检 查 , 导致学生进一步 的疏 忽和 放松 , 就 这将 对临床工作埋下 隐患 。采取抽 样考核的办法 ,能够 让学 生更加重视 的病历 的书写 ,并且 以此为契机 ,学习 病历规 范书写 ,并认识 到病 历 的重 点注 意 问题 ,同时培 养一种严 谨认真 的工作态度 。特别 是病 历环节注重 中医
指禅推法 的肢体运动方 式 比较 复杂,首先是肱三
头肌收缩 ,紧接着旋后肌 收缩 ,使肘 关节 略伸直 ,前臂 旋后 ,腕部前 摆 ,带动第一腕 掌关节外展 ,第一掌指关
放松训练可 安排 2课 时的教学时 间,分 为静 止性放松和 运动放松 两部分 。静止性 放松可采 用类似 “ 放松 功 ”的
指禅 推法是中医推拿 的特色手法 ,其教学和训 练 不仅在 于掌握该手法本身 的操作方式 ,同时对手感 的培 养及上肢肌 肉运动的协调性 、节奏性 、灵 敏性和耐 劳性 提高具有重 要作用 ,因而长 期 以来在推拿 手法教学 中 占 有重 要的地位 ,是推拿专 业学生基 本技能训练 的重 要 内
均 能扩大带教 教师的知识储备 ,从而提高 临床 教师队伍
病历 问题一直也是 临床 科室经 常出 问题 的环节 ,对 于教 学医院 ,病历 的书 写主要靠实 习医生完成 ,上 级医
的整体素质 ,并可加强带教教 师实施教学活 动的 目的性
和 实用性 ,使 临床教 学质量 得到提高 。 改进 中医伤科 学临床实 习考 核方案 ,有利 于实习成 果的巩 固和 实习质量 的提高 ,可 以为 医学生毕业后进行 临床工作打下牢 固的基础 。 参 考文献
摘要 :为提 高 一指禅 推 法 课堂 教 学效果 ,充 分领 悟前 人对 一指 禅 推法 的体会 ,结合运 动 生理 理 论 ,将 手法 教学 分 为两 个阶 段 。早 期应 以 抑 制运 动皮 层兴 奋泛 化 ,促 进分 化抑 制 为主 ;后 期 则 以动作 细节 改进 和 运动 控 制能 力 的提 高为主 。 关 键词 :一 指禅 推法 ;教学 法 ;推 拿方 法 ;中 医推 拿学 d i i.99 j i s.6 2 27 .0 00 . 5 o : 03 6/ . sn 17 - 79 2 1.8 06 文 章编 号 :1 7— 79 ( 00 0 —0 90 62 2 7 2 1 )一 80 7 —2
第 8 第 8期 总第 8 卷 8期 二。一 0年 四月 ・ 半月 刊 下
◎ 缝 DO 远教 UF CC A熏  ̄ 程 O N
辨证及理 法方药 的考核 ,有 利于培养 实习生的 中医辨证 思维 ,提高 中医诊 治能力 。临床答辩 环节是人文素质 和
员的使命和 医学 目的的要求所 决定 的 。长期 以来 ,由 于受传统应试 体制 的束缚 ,对 医学生素质 的评 估主要采 用不太科学 的量化指 标来考核 ,对 于人文精 神的考核基 本上没有涉及 到。虽然 人文社科 知识 的掌握 是可 以用测 评 的 方法 来 考 查 的 , 人 文 社 科 知 识 不 等 同 于 人 文 精 神 , 但
掌握 人文社科知识的多少 , 也反 映不 出人文精神 的高低 。 对于 医学生来说 ,人文精 神必须 内化为乃在 的素质 ,通 过素质 的修养促进能力 的提高 ,所 以通过医 患沟通 ,交 流 ,术前谈话等方式来考 察医学 生人文素质在 临床 的 内
化是很有必 要的。
学和和人文社 会Βιβλιοθήκη 学知识 ,如 教育学 、心 理学等 ,这些

容 之 一 。
1 欲速先缓 肌 肉放松是关键 指禅 推法操作 时,上肢 的肌 肉必须处于完全 放松

的状态 。这样 ,关节活动 自由,动 作灵活 ,指力柔 和 , 进退 自如。一指禅推拿老 前辈王纪松 、王伯川认 为 :手 法 的要领 在于能掌握沉肩 、垂肘 、腕 端平 、指 吸定而掌 空虚 的原则 。然而 ,操作 中上肢这种 “ 沉肩 、垂肘 、悬 腕 、指 实、掌虚 ”的特殊姿 势 ,往往 使初学手法者 感到 别扭 ,其 上肢肌 肉处 于高度 紧张状 ,使原该轻柔灵 活 的 动作笨拙僵硬 ,不 协调,造成 了手法练 习的困难 。 因此 ,在教学初期不 要急于进 行手法操作 的训 练 , 而是先 进行上肢肌 肉主动放松 的训练 。上肢肌 肉的主动
专业素质的综合考量,它将二者有机的融合到一起,通 过考核老 师根据实 际情况进 行整合 ,有 利于考评学生 的
应变能 力,分析能力和 临床 工作能力 。通过临床答辩 , 激发 了学生的学 习兴趣 ,其语言表达 能力得到锻炼 ,提 高 了 自学 能力以及独立 思考 、综合分析 、解 决 问题 的临 床 思维 能力 。同时 ,考核教师 需要不 断学习掌握基础 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