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生命的世界

合集下载

珍爱生命的主题班会 ppt课件

珍爱生命的主题班会 ppt课件
8)狐狸的聪明和机灵更让许许多多的小心眼儿嫉妒不已
8
9)花草树木的清新和芳香更让我们心旷神怡------)
我们地球上的每一种生命体都有其特技和功能。和 它们相比较,我们人的生命又有什么独特之处呢?
虽然没有鸟的羽翼,人也可以飞上蓝天; 虽然没有鱼的腮鳍,人也可以遨游海洋; 虽然生活在今天,人可以了解亿万年前的过去; 虽然生活在现在,人可以放眼美好的未来;
没有生命的世界会是什么样?
月 球 殒 坑
大 兴 安 岭
14






乱 捕 杀
战 争
15











彩Hale Waihona Puke 的海湖洋
16
世界是由丰富多彩的生命构成的,丰富多彩的
生命使世界充满了生机和活力,地球上的各种生命 都是息息相关的。
随意践踏 地球上的 其它生命
破坏人类赖 以生成发展 的生态环境
最终受害 的是我们 人类自己
1
5.1 生命宝贵
主题词:生命 尊重生命 善待生命
2
精品资料
• 你怎么称呼老师?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18
另一种珍爱
19
高贵的施舍
一个乞丐来到我家门口,向母亲乞讨。这个乞丐很可怜,他的右手连同整条手臂断 掉了,空空的袖子晃荡着,让人看了很难受。我以为母亲一定会慷慨施舍的,可是母亲 却指着门前一堆砖对乞丐说:“你帮我把这堆砖搬到屋后去吧。”

初中生物《生命的起源和进化》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

初中生物《生命的起源和进化》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

【活动一】:课件展示图片-----化石 问题引领:什么是化石?化石 为什么可以证明生物的进化? 1.引导学生找出化石的概念。 2. 让同学观察化石图片并讨论分布规律。 3.老师利用多媒体展示始祖鸟的图片,引导学生进行概述,分析。 4 教师点评总结 【活动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分析同源器官。 问题引领:同源器官能说明什么? 1、什么叫同源器官?举例说明。 2、同源器官有什么特点,能说明什么? 3、教师点评总结。
适用年 八年级

生命的起源和进化
所需时
课内共用 4 课时,每周 2 课时 间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主题单元学习概述
生命的起源与进化是科学家一直在探索的问题,是一个不断发展完善 的过程。本单元讨论生命的起源与进化,主要阐述地球上的生命起源 于非生命物质,经过长期漫长的进化过程,才形成今天丰富多彩的生 物界。本章内容是八年级下册生物第五单元《生命的演化》第一章, 是生物十大一级主题“生物的多样性”下的二级主题。 本单元包括“生命的起源”、“生物进化的证据”、“生物进化的历程”、 “生物进化的原因”四节专题内容。第一个专题生命的起源,用猜测 和实验相结合的方法,说明生命的起源。通过该专题,既进一步让学 生掌握相关知识,又提升了学生对探究实验过程的反思。第二个专题 生物进化的证据,列举三种证据说明各种生物的存在是经过长期进化 的结果。第三个专题进一步介绍生物进化的历程。第四个专题生物进 化的原因进一步探讨进化的理论,用生物进化论较好的解释了生物的 适应性和多样性。 考虑到本章内容涉及的年代久远,学生不可能获得直接的感性知识,
2 始祖鸟化石证明了什么?从而引出专题二:生物进化的
主 题 单 证据。
元 问 题 3 当今世界的植物和动物,是由原始生命是经过了什么样

冀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知识点整理教材

冀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知识点整理教材

冀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知识点整理教材本文档整理了冀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的重要知识点,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课程内容。

1. 纲要- 第一章:生命的奇妙世界- 第二章: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第三章:微生物的繁殖- 第四章:动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第五章:动植物细胞的无丝分裂- 第六章:基因是DNA的功能部分- 第七章:基因的迷踪- 第八章:种子的萌发与植物的生殖- 第九章:动物的繁殖- 第十章:环境中的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2. 知识点概述2.1 第一章:生命的奇妙世界- 生物学的研究对象- 生物的特征和分类- 生物的层次组织结构2.2 第二章: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细胞的基本单位-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细胞的分类2.3 第三章:微生物的繁殖- 真菌和细菌的繁殖方式- 真菌和细菌的作用和危害2.4 第四章:动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 有丝分裂的意义2.5 第五章:动植物细胞的无丝分裂- 无丝分裂的过程- 无丝分裂与有丝分裂的区别2.6 第六章:基因是DNA的功能部分- DNA与基因的关系- 基因的结构和功能2.7 第七章:基因的迷踪- 遗传密码的破译- 基因突变和遗传病的关系2.8 第八章:种子的萌发与植物的生殖- 种子的结构和萌发过程- 植物的繁殖方式2.9 第九章:动物的繁殖- 动物的生殖器官和繁殖方式- 不同动物的生殖特征2.10 第十章:环境中的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 自然界物质的循环-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3. 总结本文档概述了冀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的主要知识点,包括生物的分类、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微生物的繁殖、动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基因的结构和功能、种子的萌发和植物的生殖、动物的繁殖,以及环境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这些知识点对于学生理解生命科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非常重要。

生命科学导论(生物学导论)全复习整理

生命科学导论(生物学导论)全复习整理

生命科学导论第一章绪论21世纪将是生命科学的世纪,面向21世纪的大学生应有生命科学基础,而不应该成为“生物盲”。

一.什么是生物学?1. 定义生物学(biology)是研究生物体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因此,又称为生命科学(life sciences)。

生物学研究生物体的形态、构造、行为、机能、演变及其与环境间相互关系等问题。

2. 生物学的研究对象生物学的研究对象正在日渐加深和扩大,不仅要研究肉眼看不见的微生物,也要研究自然界的动物、植物。

生物学还要研究人类自己,因为人类也是一种生物。

生物学还要研究小至生物大分子的基团行为,广至地球表面的生物圈(bio-sphere)的将来动态,延伸至玄古生命的发生和宇宙中生命存在的问题。

3. 生物学的分科根据研究对象分为:动物生物学、植物生物学、微生物学、人类学。

根据研究角度分为:分类学,形态学,生理学,胚胎学,古生物学,遗传学,生态学等。

根据研究范围分为:生物化学,生物物理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组织生物学,器官生物学,个体生物学,群体生物学等。

二.生物学的历史和发展从传统生物学到现代生命科学(1)描述生物学阶段(19世纪中叶以前)主要从外部形态特征观察、描述、记载各种类型生物,寻找他们之间的异同和进化脉络。

代表人物:达尔文—《物种起源》(1859)(2)实验生物学阶段(19世纪中叶~20世纪中叶)利用各种仪器工具,通过实验过程,探索生命活动的内在规律。

(3)创造生物学阶段(20世纪中叶以后)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的发展使人们有可能“创造”新的物种。

(4)生物学的发展趋势从微观到宏观分子→细胞→整体水平高度分化和高度综合的辨证统一现代生物学的高度分化,各学科的相互渗透,新学科或边缘学科的产生。

三.生物学的研究方法1. 观察与描述方法外部观察和外部形态描述:分类学。

《尔雅》、《本草纲目》、亚里士多德对500种动物的描述分类、林奈的双名法等。

2. 比较方法比较解剖学:脊椎动物各类群的器官和器官系统的形态,结构进行解剖,加以比较,为生物进化论提供证据。

生命科学导论题库

生命科学导论题库

生命科学导论题库第一章、生物与生命科学一、填空题1. 本章提出了生命的5个最基本特征,如果每个特征仅用2个字代表,它们分别应该是()、()、()、()和()。

2. 生命科学是研究()及其()的科学。

广义的概念还包括生物技术、医学、农学、生物与环境、生物学与其他学科交叉的领域。

3. ()、()和()是生命的本能;生物体内每时每刻都有新的物质被合成,又有一些物质不断被分解,这就是(),包括()和();其本质是()的转化。

4. 除()之外,所有的生物体都是由()组成的。

5. 细胞内最重要的结构体系包括()、()和()。

6. 在生物体内,以()为代表的化学能不断地被合成和分解,维持着生命活动的能量需要和平衡。

7. 噬菌体是没有细胞结构的(),寄生于()中。

8. 生物繁殖包括()、()等形式。

9. ()和()是生物进化的基础。

10. 由()分子构成的基因负责将亲代特征的遗传信息传递给子代,并决定了蛋白质分子的(),从而决定了生物体的性状。

11. 探索生物个体从出生到发育成熟以及衰老和死亡的规律是()的研究内容,研究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是()最主要的内容。

12. ()、()、()、()、()与()形成基础生物学研究的一条主线。

13. 很多人预测,以()、()和()为特点的生物技术产业将成为全球下一轮新的经济生长点。

14. 把握基本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可以通过()、()和()3个线索。

15. 双蛙心灌流实验中传递迷走神经信息的化学物质是()。

16. Science一词来源于拉丁文,原意为()。

17. 人类文明和科学技术发展经历了()、()和()3个阶段。

其中()和()都是以非生命的客观世界为主要研究对象,而()的对象是包括人在内的生命本身。

18. 科学研究经常采用()和()两种基本的系统思维方式。

()就是应用一般的法则或定律去推论出一个新的特殊结论或假设。

()就是应用一些特殊的观察或实验来获得一个新的一般法则或定律。

《走进生命世界》教学设计

《走进生命世界》教学设计

《走进生命世界》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生命世界的基本特征,包括生命的定义、生命的组成物质和生命的基本特性。

2.认识生命世界的多样性,包括不同生物种类和生物的不同适应环境的方式。

3.了解生命的起源和演化过程。

4.培养学生对生命世界的好奇心和研究兴趣。

5.增强学生的科学观察能力和观察实验的能力。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好教材、投影仪、图片和实验器材。

学生准备笔记本和笔。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段电影《生命的起源》的片段,激发学生对生命世界的兴趣,提出问题:“你们对生命的认识是什么?生命怎样来的?”二、知识讲解(15分钟)1.生命的定义和组成物质。

通过讲解生命的基本定义和生命的组成物质,引导学生了解生命的基本概念和组成。

2.生命的基本特性。

解释生命的七个基本特性,包括细胞组成、能量代谢、自我调节、遗传信息传递、生长与发育、适应环境和进化适应。

3.生命世界的多样性。

介绍不同种类的生物和它们适应环境的特点,引导学生认识到生命世界的多样性。

三、展示实验(20分钟)1.酵母实验。

通过给学生展示酵母的实验,演示生物的能量代谢和生长过程。

2.观察显微镜下的细胞。

给学生分发显微镜,让他们观察不同种类的细胞,并就其形态和结构进行讨论。

四、小组讨论(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并回答以下问题:1.为什么生物有不同的适应环境的方式?2.生物的适应环境的方式有哪些?3.为什么生物会有不同的形态和结构?4.生物的形态和结构与其适应环境的方式有何关系?五、学生展示(20分钟)让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上台展示他们的讨论结果,并与全班进行交流和讨论。

六、总结(10分钟)总结生命世界的基本特征和多样性,并带领学生思考生命的起源和演化过程。

七、作业(5分钟)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写一篇关于“生命的起源和演化”的小论文。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生命世界的认识有了较大的提高。

通过实验和小组讨论的形式,学生不仅加深了对生命的理解,还锻炼了观察能力和合作能力。

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一章-生命的世界练习题 北师大版 试题

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一章-生命的世界练习题 北师大版 试题

北师大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生命的世界练习题1、雨点打在含羞草的小叶上,叶片会立即合拢,叶柄下垂,这说明了生物特征的()现象A、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B、生物需要呼吸C、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D、生物能生长和繁殖解析:应激性是生物具有的普遍特性,它能使生物“趋利避害”,这种对外界刺激作出的规律性的反应,叫应激性。

含羞草的叶片被雨打后合拢,正是生物应激性的表现。

应该选C。

答案C2、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必须寄生在其他生物的细胞里。

我们认为它属于生物是因为病毒()A、具有细胞结构B、能利用水和二氧化碳等制造有机物C、能繁殖D、能进行呼吸解析:判断病毒是不是生物,要看病毒是否具有生物的特征,病毒依靠细胞的分裂而繁殖,产生新的细胞病毒,繁殖是生物的特征之一,所以病毒是生物。

答案C3、数百年前,我国黄土高原有茂密的森林。

后来由于人口过于集中、长期掠夺式的开发等原因,如今变成了荒山秃岭,这个现象说明()A、生物影响环境B、环境条件决定人口数量C、生物适应环境D、环境条件决定生物的形态解析:这个问题要从生物因素的角度去考虑。

生物彼此之间相互影响,生物可以影响改变环境。

由于人类的长期开发,森林的生存环境遭到破坏,从而使地表裸露,变成了荒山秃岭。

答案 A4、生命最基本的特征是()A、生殖和发育B、生长C、新陈代谢D、遗传和变异解析:生命则是生物的存在形式,新陈代谢是生物最基本的特征。

答案C5、含羞草受碰触时,它展开的叶片会合拢,下列与这个现象相同的是()A、母鸡下蛋后咯咯叫B、小公鸡长大后,长出了大鸡冠C、人的手被烫了后,会立刻挪开D、月亮在十五变圆,在初一变成月牙解析:含羞草的叶片受碰触后合拢,是生物应激性的表现。

应激性是生物具有的普遍特性,它能使生物“趋利避害”,这种对外界刺激作出的规律性的反应,叫应激性。

答案C6、下列现象中,不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的是 ()A、北极熊白色的体毛B、鱼的体型为梭型C、牦牛的绒很保暖D、孔雀开屏解析:孔雀开屏是雄性个体的求偶行为,不属于适应性。

2024年北师大版中考生物总复习考点梳理七年级上册第1单元认识生命第1章生命的世界 第2章探索生命

2024年北师大版中考生物总复习考点梳理七年级上册第1单元认识生命第1章生命的世界 第2章探索生命
北师版
2.生物学的研究对象是生命现象 生物学是研究生物的⑧形形态态、结构、分类、⑨生生理理、遗传和变异、进化、 ⑩生态的科学,是自然科学中一门以⑪实验为基础的基础科学。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2024版 生物 北师版
知识点 5: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1.①实实验验法法是现代生物学研究的重要方法。生物学研究还有许多其他方 法,如观察法、调查法、比较法、文献法等。 2.实验法研究的一般步骤:(1)发现并提出问题→(2)收集与问题相关的 信息→(3)②作作出出假假设→(4)设计实验方案→(5)③实实施施实实验验并并记记录录→(6) 分析实验现象→(7)④得得出出结结论论。
因素
实例
水分 荒漠中的骆驼刺根系发达
阳光 春兰秋菊;葵花朵朵向太阳
温度 南橘北枳;香蕉只能在热带地区生存
空气 动植物时时刻刻都在呼吸
土壤 生活在贫瘠土壤中的植物植株矮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2024版 生物 北师版
(2)生物因素:生物彼此之间的相互影响。
关系
解读
实例
种内 ③互互助助 同种生物之间相互协作
2024版 生物 北师版
七年级上册 第1单元 认识生命 第1章 生命的世界
第2章 探索生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2024版 生物 北师版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2024版 生物 北师版
知识点 1:生物多样性
①物种多样性:生物包括植物、动物、真
菌、细菌和病毒等
生物多样性③②生遗遗态传传系多统样多性样:性决:定生物物种圈多是样地性球上最
如海葵 和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2024版 生物 北师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态系统的类型有: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 系统、荒漠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湖泊生 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农田 生态系统等
生物的多样性使自然界生机勃勃
1.物种的多样性
2.遗传的多样性
3.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农田
城市
山间
沙漠
思考与讨论一
生物多样性降低的主要原因
自然因素 人为因素
火山爆发
物种的多样性 生物的多样性 遗传的多样性
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应激性
生 物 多 样 性
生物的特征
生长
繁殖
新陈代谢
物种多样性 、__________ 1.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内涵是:_________ 遗传多样性 、 生态系统多样性 。 ______________ 大气圈的下层 、__________ 2.生物圈的范围包括___________ 岩石圈的上层和_________, 整个水圈
(答:生物能进行新陈代谢。)
5.讨论生命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1)应激性 (2)生长
(3)繁殖
(4)新陈代谢
思考与讨论
除我们已经了解到的生物特征之外,生物 还具有哪些特征?
答:(1)能进行呼吸; (2)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3)有遗传和变异;
(4)能生病、老化和死亡;
(5)能适应环境和影响环境; (6)有严整有序的结构。
第一章生命的世界总复习
第1单元
认识生命
第1节
形形色色的生物
▲生物圈:地球上所有生物生活在地球表面
的一个“薄层”里,这个“薄层”叫做生
物圈。它以海平面为标准,向上10千米, 向下11千米。它包括大气圈的下层、岩石 圈的上层和整个水圈。
▲生态系统:在一定的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
形成的统一整体,称为生态系统。
(4)动物会捕捉食物、逃避敌害等。
(答:生物具有应激性。)
2.观察该图,说明生物具有什么特征。
(答:生物能够生长。)
3.观察该图,说明生物具有什么特征。
(答:生物能够繁殖。)
4.观察该图,说明生物具有什么特征。
叶 的 光 合 作 用 海 豚 在 呼 吸 运 动 时 排 出 汗 人 体 在 排 尿
是地球上最大的__________ 生态系统 。
新陈代谢 等。 繁殖 、______ 应激性 、_______ 生长 、_____ 3.生物具有的特征包括_____
第2节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
• 环境:生物生存的空间。
非生物因素:
水、空气、温度、阳光、土壤
生物因素: 同种生物之间:互助、斗争 不同种生物之间:合作、 捕食、竞争、共生、寄生
企 鹅 共 同 养 育 下 一 代

种内互助
海葵和蟹的互利共生
螳 螂 捕 蝉
外形上生物适应环境的方式
拟态
警戒色
保护色
你看到我了吗? 呵呵
叶蝉的骄傲
夏天的我
冬天的我
妈妈给了我两套衣服
惹它不会有好日子过!
胡 峰
兰花螳螂
螳螂
外表形态或色泽斑与其他生物或非生物异常相似
尺蠖
拟态超级名星
枯叶蝶
台风,火灾 旱灾,水灾
破坏栖息地 过度捕杀
空气污染
外来物种
思考与讨论二
生物的概念
1.讨论:机器人和珊瑚是不是生物?为什么?
答:不是。因为它们没有生命。
2.什么样的物体是生物?
答:必须是“活”的,有生命的。
生物具有区别于非生物的特征
1.思考以下生命现象,说明生物具有什么特征。 (1)向日葵的花盘随着太阳转动。 (2)植物的茎背地生长,根向地生长。 (3)含羞草的叶片受到触动时会自然下垂; 捕虫植物有特殊的捕虫作用。
探究 1、 小组讨论:生物对环境造成有益影
响的实例。
森林能净化空气、调节气候
青蛙能捕食农业害虫
环节动物门的蚯 蚓可以改良土壤
2、小组讨论:生物对环境造成不利影 响的实例。
蝗虫啃食庄稼
人类工业生产排放废气
四害之一蚊子,可 传播疾病
蝗虫啃食农作物
小结: 生物
适应
影响 生物受环境的影响,又能 适应环境并能影响、改变环 境。它们是一个相互作用、 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
3、▲生物的特征:应激性、生长和繁殖、新陈代谢等 应激性:生物在遇到外界刺激时能够作出的规律性反应。 生长和繁殖:生物通过生长使体形增大、体重增加;生物 产生后代的过程,叫做繁殖。 新陈代谢:生物需要营养物质、需要排出体内的废物、需 要呼吸等,这些是新陈代谢现象,是生物最基本的特征。 还有遗传和变异、适应性等等。 根据以上特征可以区分生物和非生物。 环境对生物(形态、生理、分布)的影响是▲生态因素。 生态因素包括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 (1)非生物因素: 阳光、空气、水、温度、湿度、生存空间等。 (2)生物因素:生物对生物的影响。 形成的关系有:种内关系:斗争关系、互助关系。 种间关系:捕食、竞争、寄生、共生。
环境
一、
生 态 因 素
非生物因素 (光、水、温度、空气、 土壤等)
生物因素 (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 他生物。)
二、生物适应环境 三、生物影响环境
第一章 生命的世界
1、▲生物圈:地球上所有生物生活在地球表面的一个 “薄层”里,这个“薄层”叫做生物圈。它以海平面为标 准,向上10千米,向下11千米。它包括大气圈的下层、岩 石圈的上层和整个水圈。 2、生物多样性:物种多样性、遗传(基因)多样性和生 态系统多样性。 ▲生态系统:在一定的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 整体,称为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的类型有: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荒漠 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湖泊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 城市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