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古琴的学习知识

合集下载

学点古琴知识点总结

学点古琴知识点总结

学点古琴知识点总结一、古琴的起源和历史1.1 古琴的起源根据文献记载,古琴的起源可以追溯至中国古代的黄帝时代。

其起源地大致在中国黄河流域地区,至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

古琴音乐最早是由劳动人民发明的,随着时代的变迁,不断演变和发展。

1.2 古琴的发展古琴在中国古代曾是宫廷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贵族和士大夫作为一种雅乐器来演奏、欣赏。

在唐宋时期,古琴先后出现了一系列重要的琴家和琴曲,如骊歌、高山流水等,为古琴音乐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3 古琴的衍变随着社会的变迁和文化的交流,古琴逐渐传入朝鲜半岛和日本,成为了当地的主要音乐器乐之一,形成了不同的地域特色和音乐流派。

在清朝时期,古琴也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衰落,但在民国时期得到了重新的繁荣,至今仍然是中国古典音乐中不可或缺的乐器之一。

二、古琴的结构和演奏技巧2.1 古琴的结构古琴的外形呈长方形,有13根弦,通常用竹制琴柱来调整音高。

琴身上有一块印有印象和丝绸布,用来减弱琴音和增添琴音的明亮度。

琴面上有志面和白木两种部分组成,其中志面用来放置右手琴弦演奏,白木用来左手指按弦演奏。

2.2 古琴的演奏技巧古琴的演奏技巧主要有指按、拨弦、滑音、勾音、顿音等。

演奏时,琴者通常坐着弹奏,以右手拨弦、左手指按弦,通过手指的力度和位置的变化来实现音高和音色的变化,达到琴曲的表达要求。

拨弦是古琴演奏的一大特色,琴者可以通过改变拨弦的速度、技巧和力度来达到不同的音响效果。

2.3 古琴的音韵美感古琴音色圆润悠扬,有着特别的音韵美感,属于典型的中国传统音乐器乐。

古琴的音色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音色清澈柔和、音韵纯正、音域宽广等。

古琴的音韵美感还受制于琴弦材料、琴身工艺等因素。

三、古琴的音乐作品和演奏流派3.1 古琴的音乐作品古琴的音乐作品丰富多样,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包括《高山流水》、《广陵散》、《阳关三叠》等,这些琴曲不仅音乐优美,而且内容深刻,具有浓郁的中国文化内涵。

3.2 古琴的演奏流派古琴的演奏流派主要有丝竹流派和南派、北派等不同的地方演奏流派。

古琴钢琴入门知识点总结

古琴钢琴入门知识点总结

古琴钢琴入门知识点总结一、古琴1. 古琴的历史和特点:古琴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弹拨乐器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音色。

古琴通常有七根弦,是一种弹奏技巧较为复杂的乐器,需要一定的学习和练习。

2. 古琴的基本构造和调弦:古琴的构造非常简单,主要由琴身、弦和琴轸组成。

在演奏前需要将琴弦进行调弦,通常采用的调弦方法是先将琴弦拉紧,然后再微调至所需音高。

3. 古琴的演奏技巧:古琴的演奏技巧主要包括指法、右手扫弦和音色控制。

指法是古琴演奏的基本技巧,需要掌握不同的按弦方式和技法。

右手扫弦是古琴演奏中的重要技巧,能够产生独特的音色效果。

音色控制则是古琴演奏中的重要内容,需要通过手指的力度和位置来调节音色。

4. 古琴的常见曲目和演奏风格:古琴有许多经典的曲目,如《阳关三叠》、《高山流水》等,这些曲目都有独特的演奏风格和技巧要求。

学习古琴需要通过演奏这些曲目来提高自己的技能和音乐表达能力。

5. 古琴的学习方式和资源:学习古琴可以通过请教老师、参加古琴培训班或者自学。

此外,还可以通过书籍、视频和网络资源来学习古琴演奏技巧和音乐知识。

二、钢琴1. 钢琴的历史和特点:钢琴是一种流行的键盘乐器,具有广泛的音域和丰富的音色。

钢琴通常有88个键,分为黑键和白键,是一种音域宽广、表现力丰富的乐器。

2. 钢琴的基本构造和弹奏方式:钢琴的构造相对复杂,主要分为琴箱、键盘、琴弦和琴铃等部分。

钢琴的弹奏方式包括右手和左手的配合,需要掌握不同的手指技法和键盘演奏技巧。

3. 钢琴的演奏技巧:钢琴的演奏技巧主要包括手指技法、音乐表达和速度控制。

手指技法是钢琴演奏的基本技巧,需要通过练习琴键演奏来提高手指的灵活性和准确性。

音乐表达则是钢琴演奏中的重要内容,需要通过手指的力度和速度来表达音乐的情感。

速度控制是钢琴演奏中的关键要素,需要通过练习来提高演奏的速度和精准度。

4. 钢琴的常见曲目和演奏风格:钢琴有许多经典的曲目,如《月光奏鸣曲》、《土耳其进行曲》等,这些曲目都有独特的演奏风格和技巧要求。

古琴理论知识点总结

古琴理论知识点总结

古琴理论知识点总结1. 古琴的起源和发展古琴是中国传统的古六弦弹拨乐器,起源于中国古代。

根据史料记载,最早的古琴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当时的古琴还没有确定的规格和定型,它的造型和音韵都与现在的古琴有所差异。

到了汉代,古琴的制作技艺和演奏方法逐渐成熟,编成了琴曲和琴谱,并在后来的时代逐渐传承和发展。

随着时间的推移,古琴逐渐在中国古代音乐中占有重要地位,成为中国传统音乐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2. 古琴的构造和音律古琴的构造主要包括琴筝、音箱、琴柄和琴弦等部分。

琴筝是古琴的主体,上面有13根琴弦,琴弦通过琴柱或者琴轴系在琴头上,然后沿着琴柄绕过13个柱状的囗上。

音箱是古琴的共鸣部分,它由桐木或者竹、木组成,使琴声能够得到回荡,增加音量。

古琴的音律是中国古代音乐的基础,古琴以五声为主,采用了十二平均律的分布方式,形成了自己独有的音律体系。

3. 古琴的演奏技巧古琴的演奏技巧非常丰富,需要通过长期的学习和实践才能掌握。

古琴的演奏技巧主要包括指法、按弦、拨弦、顶音、倒弦等。

指法是古琴演奏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包括揉弦、秦篰、秦急、秦矛、秦尖、秦齐、秦逮、秦扫等多种方式,不同的指法可以产生不同的音色和音效。

按弦是古琴演奏中产生不同音调的重要方法,弹奏时需要按照琴谱和乐曲的需要,使用不同的按弦方式来调整音调。

拨弦是古琴演奏中产生音响的重要方式,不同的拨弦方式可以产生不同的音韵。

顶音是古琴演奏中产生特定效果的一种技巧,通过手指顶在琴弦上,产生不同的音响。

倒弦是古琴演奏中产生颤音的一种技巧,通过手指在琴弦上来回颤动,产生特定的音响。

除了这些基础的演奏技巧外,古琴的演奏还需要结合传统的音乐理论知识,包括音韵、节奏、音调等方面的知识。

4. 古琴的音乐风格古琴的音乐风格非常丰富多样,有山水之音、悲鸣之音、清新之音、婉转之音等多种类别。

古琴的音乐风格在演奏中可以通过演奏技巧和音乐表达来展现,不同的音乐风格需要不同的演奏技巧和表现方式。

关于古琴知识点总结

关于古琴知识点总结

关于古琴知识点总结1. 古琴的起源和历史古琴起源于中国,其历史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

古琴最早出现在中国的秦国,在史书中有关于琴的记载。

古琴的历史悠久,渊源流长,经历了多个朝代的演变和发展。

在汉代,古琴被列为宫廷音乐乐器,成为贵族文人的代表性乐器。

隋唐时期,古琴的制作技艺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琴身更加精致,琴音更加优美,成为了文人雅士们追逐的音乐艺术。

2. 古琴的音律和演奏技巧古琴的音律是中国传统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由五声音律构成的。

古琴的五声音律分别是宫、商、角、徵、羽,也被称为宫商角徵羽。

它们代表了音乐的基本音调,是古琴演奏中的基本音阶。

古琴的演奏技巧主要包括指法、琴身手法和调弦技巧等。

指法是指用手指按弦,发出不同的音调。

琴身手法是指演奏时手部的位置和动作,会影响到音色和音质。

调弦技巧则是调整琴弦,来获取不同的音调和音色。

3. 古琴的制作工艺和材料古琴的制作工艺是继承了中国传统手工艺,要求匠人具备精湛的技艺和对音乐美学的理解。

古琴的制作材料主要有琴身、琴弦、琴桥和琴柱等。

琴身是古琴的主体部分,一般采用松木或者枫木等高质量木材制作而成。

琴弦是发出音调的主要部分,一般采用丝线或者鱼线制作。

琴桥和琴柱是支撑琴弦和固定琴弦的部分,一般采用坚硬的材料制作而成。

4. 古琴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古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极其丰富的内涵和意义,是中国传统音乐的代表之一。

古琴音乐以其深远的内涵和高雅的情调,被誉为“天籁之音”,成为了中国古典音乐的代表。

古琴音乐体现了中国人的审美情趣和精神追求,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

古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还寓意着君子风范和高尚情操,成为了中国传统美德的象征。

5. 古琴对现代社会的影响和传承古琴作为中国古代的传统文化艺术之一,在现代社会里依然具有重要的影响力。

古琴音乐的美妙和独特性,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去学习和研究。

古琴演奏者不仅在中国受到高度的尊重,还在国际上备受关注。

古琴常识知识点总结

古琴常识知识点总结

古琴常识知识点总结1. 古琴的历史与起源古琴是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

其起源可以追溯至战国时期,至今有2000多年的历史。

在中国古代的《诗经》中就有“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声如笙磬”这样的记载,“声如笙磬”中的“磬”一词,就是指的古琴。

2. 古琴的特点古琴的特点是造型简约、音色清越、表现力丰富。

琴身呈矩形,琴面平整无雕琢,琴弦铁丝细腻柔软,弹奏时产生柔美的音色。

古琴音色深远,宛如深山中的清泉,且有着强烈的唤醒心灵的力量。

3. 古琴的分类古琴的分类主要分为古琴与琵琶。

古琴是一种七弦琴,琴身较大,七根弦分别为阳弦、阴弦、商、角、徴、羽、风。

琵琶则是一种弹拨乐器,形状略像琴而弦多是弓弦,弦数较多,音域较宽。

4. 古琴的演奏方式古琴最常见的演奏方式是指法和尤指二种。

指法是通过手指按弦弹奏,尤指是使用右手食指拨弦。

演奏时要以柔的力度扣弦,以传达内在的意境。

5. 古琴的音乐作品在古琴音乐作品中,有着很多经典曲目。

例如《广陵散》《阳关三叠》《平沙落雁》等。

这些古琴曲大多取材于各种古代文学作品,通过音乐表现出对美好情感的、理想化的追寻和向往。

6. 古琴的文化与意义古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中国历史上,古琴常常与文人雅士相联系,是他们表达情感、抒发情怀的重要方式。

古琴音乐也受到中国文人的推崇,他们认为古琴音乐是一种更贴近内心的表达方式,具有独特的美学意义。

因此,古琴也被称为“诗琴”、“文琴”。

7. 古琴的保养与使用古琴在日常使用中需要保持干燥、通风的环境,并且定期进行清洁和保养。

在使用时需要注意避免碰撞和剧烈擦拭,以免损坏琴面和琴弦。

古琴也需要适当的调整琴弦和琴颈,以保持音色和音准的稳定。

总的来说,古琴是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具有深厚的历史沉淀和独特的音乐特色,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通过古琴音乐可以感受到中国古代文人的情感和情怀,以及他们对理想和美好的追求。

古琴的知识点归纳总结

古琴的知识点归纳总结

古琴的知识点归纳总结一、古琴的起源和历史古琴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据考据,古琴最早可以追溯到殷商时期(公元前16世纪-公元前11世纪),而在西汉时期(公元前206年-公元9年),古琴已经成为宫廷音乐的一部分。

在隋唐时期(公元581年-公元907年),古琴的制作技术进一步完善,并逐渐传入民间。

到了宋代(公元960年-1279年)和元代(公元1271年-1368年),古琴成为文人士大夫们的室内娱乐乐器。

明清时期(公元1368年-1912年)古琴的音韵风格逐渐形成,成为了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一部分。

二、古琴的结构和制作工艺古琴的机体通常由面、背板、音桥、左右两扇纵横板、琴轴和琴弦等部分组成。

在制作工艺方面,古琴通常选用瑶柏、海桐等濒临绝迹的珍贵材料制作,制作过程十分繁琐,需要经过十几道工序,才能制作成一把完整的古琴。

三、古琴的音韵特点古琴的音色清雅深远,音域宽广,声音清越而柔和,有时会带有些微的响泣之声。

与其他弦乐器相比,古琴的音韵特点更具穿透力与韵味,能更好地表达中国古代音乐的情感和内涵。

四、古琴的演奏方法古琴的演奏方法需要用指尖弹奏琴弦,同时配合左手的按弦和右手的扶按,以及用指甲的指古拉弦、推弹、拨弦等手法。

这些技巧需要长时间的练习和磨练才能掌握,因此古琴被誉为“琴中泰斗”,需要演奏者具备较高的素养和修养。

五、古琴的传承与发展古琴在中国乐器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它不仅是中国传统音乐的代表之一,而且是中国文化传统的重要载体之一。

在现代社会,古琴不仅在音乐演奏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而且在教育、文化交流、语言学习等方面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今天,古琴已经成为了世界性的乐器,受到了国内外音乐界的广泛关注和喜爱。

六、古琴的演奏和表演古琴的演奏和表演通常需要在清静的环境中进行。

演奏者会选用一些古典文学作品或者中国古诗词来作为曲目,结合音乐演奏表达出其中的情感与内涵,用音乐的语言来演绎中国传统文化的韵味。

此外,古琴也可以参与到戏曲、影视配乐、舞蹈音乐等不同领域的演出中。

关于古琴的基础知识

关于古琴的基础知识

关于古琴的基础知识随着我市社会经济和文化各项事业的飞速发展,古琴艺术逐步被我市广大市民所瞩目,并已成为比重渐增的社会文化生活的组成部分。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古琴的基础知识,欢迎阅读参考。

一、古琴简介古琴是我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是国乐之精粹。

古琴的历史非常悠久,据传说已经有五千年的历史,有史可查也有三千年了,可以说基本贯穿于整个中华民族的文明史。

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古琴融合了人们智慧的结晶,表现着华夏儿女对美好事物的赞颂与追求,并逐渐发展、完善至今,其魅力自然与众不同。

它是一种浓缩了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艺术形式,是传统高雅艺术的典型代表,深刻影响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各个方面,其意义与价值远远超出了一般的传统音乐。

古琴长三尺六寸五分,象征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宽六寸,象征六合;厚二寸,富天地阴阳之气。

琴面上有标示音位的十三个徽,象征一年中的十二个月与四年一次的闰月。

传说古琴本有五根弦,按着宫、商、角、征、羽定弦,分别代表着金、木、水、火、土五位元素,后来周文王加一弦,周武王加一弦,故得七弦。

其琴面拱圆,底板平坦,与古时天圆地方之说相应和。

架弦的岳山、龙龈,支琴的雁足,发音的龙池与凤沼等形象与神奇的比喻,蕴涵了古时人们对青山绿水的喜爱与对华夏文明的执着。

作为一件乐器,它音色优美、深邃,拥有三种不同音色:泛音幽雅、飘逸、空灵,仿若天籁之音,故称天声;散音深远、雄浑、厚重,有如钟磬之声,故称地声;按音细腻、柔润而略带忧伤,极似人的吟唱,故称人声。

天、地、人三者相互补充、相互辉映、相得益彰,架构了古琴丰富的音乐艺术表现平台。

《高山》、《流水》、《梅花三弄》、《平沙落雁》、《阳关三叠》、《酒狂》、《关山月》等三千余首悠远、动听的古曲和大量关于琴家、琴论、琴制、琴艺的文献,更为后人留下了不可多得的文化遗产。

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里曾多次提到古琴我有嘉宾、鼓瑟鼓琴。

椅桐梓漆,爰伐琴瑟。

琴瑟在御,莫不静好。

《吕氏春秋本味篇》里,记述了春秋时楚国著名琴家伯牙鼓琴高山、流水,而钟子期听后感慨道:巍巍乎志在高山,洋洋乎志在流水。

古琴基础知识指法大全

古琴基础知识指法大全

古琴基础知识指法大全
古琴是中国传统乐器之一,下面是一些古琴基础知识和指法的大全:
1. 琴名:古琴通常有七弦,从高到低分别为仲、尺、宫、商、羽、角、徵。

2. 弦的调理:古琴一般采用五声音阶,常见的调式有黄钟调、太平调、正宫调等。

3. 左手指法:古琴的左手主要用来按弦,常用的指法有:
- 拇指:拇指按弦产生低音。

- 食指:食指按弦时相对于拇指产生高音。

- 中指:中指按弦时相对于拇指产生低音。

- 无名指:无名指按弦时相对于拇指产生高音。

4. 右手指法:古琴的右手主要用来拨弦和控制音量,常用的指法有:
- 打指法:用右手指尖轻轻敲击琴弦产生清脆的音,常用于弹奏起始音节或节奏变化。

- 推指法:用右手握拳伸出食指,以指甲侧面推动琴弦,产生较为浑厚的音。

- 弹指法:用右手握拳伸出食指,以指尖弹动琴弦,产生明亮的音。

- 等指法:用四指同时按下琴弦,使琴弦发出持续的音,用于延长音节。

5. 调音:古琴的音准需要经常调整,常用的方式是通过手指按下琴码进行微调,使琴弦音准达到最佳状态。

以上是一些古琴基础知识和指法的简要介绍,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如果你想更深入地学习古琴,建议找一位专业的古琴老师进行指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古琴的学习知识
古琴,是一种中华民族的传统乐器。

它被称之为一种文化,始终占据着中国古典
音乐艺术的最高点。

自古以来就有“君子之座必左琴而右书”和“君子无故不撤琴瑟”的说法。

所以,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认识古琴、喜爱古琴和学习古琴。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
关于古琴的学习知识,欢迎阅读。

为什么古琴会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古琴的历史极其悠久,相传伏羲造琴,可以说几千年来它伴随着中华民族的文明
史流传至今,人们一直在演奏它,从未间断。

古琴的样式十分丰富,有着近六十种不
同的款式。

他还拥有一套独立完整的减字记谱体系,并且用这种减字记谱法保存了自
六朝以来的一百四十余部琴书谱集,在这些琴书谱集上,记载着三千三百六十余首不
同派别的传谱。

这无疑是给中国乃至世界的音乐文化留下了一笔丰厚的遗产。

古琴被
定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全世界给与古琴的一种荣誉,也是世界音乐文化对古琴
的一种肯定。

古琴都有哪些部件组成?叫什么名称?
琴是由“琴体”、“雁足”、“琴弦”、“琴轸”等部件组成。

在琴体最右边的部分叫“琴额”,“琴额”上镶嵌着“岳山”,这是琴的最高部分。

“岳山”靠额一侧镶有“承露”,上有七个“弦眼”,用以穿系琴弦。

其下有七个用以调弦的“琴轸”。

琴弦从“岳山”起,通过“琴颈”、“琴肩”、“琴腰”、“焦尾”到达“龙龈”缠绕在“雁足”之上。

琴头侧端,又有“凤眼”和“护轸”。

在琴面上还有十三个徽,这是泛音震动点的标记。

琴底部有大小两个出音孔,位于中
部较长的称为“龙池”。

位于尾部较短的称为“凤沼”。

古琴各部件都有自己独特的名称,他们有什么特别的含义吗?
古人造琴,是将其哲学思想巧妙地融入了古琴之中。

古琴面板呈圆弧型,象征着
天圆。

底板平直,象征着地方。

琴长(从岳山至龙龈)约三尺六寸六分,象征一年有三
百六十五天再加上一个闰日。

有十三个徽,象征着一年有十二个月再加一个闰月。


琴有七根弦,前五弦代表着五行,后两弦代表着文武。

古琴有泛音(如天)、按音(如人)
和散音(如地)三种音色,分别象征天、地、人之和合。

由于人们对古琴十分喜爱,所
以还将古琴加入了一些拟人化的称谓和神圣动物的名称如:“额”、“颈”、“肩”、“腰”、
“龙池”、“凤沼”、“龙龈”、“雁足”等等。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古人是将天地间美好事物
和古琴发生联想,以表达自己对琴的热爱。

表达出琴人愿与琴和自然合而为一的愿望。

在古琴各个部件名称之中大多都隐含着一个字,那就是——水。

如“承露”、“龙池”、“凤沼”、“轸池”、“足池”、“声池”、“韵沼”等。

这些词均和水有关,都是用来盛水的。


些大量和水有关的词的使用不是一种偶然,而是有意为之。

这是希望能够把水汇聚起来,以此来赞美水,以此来比喻君子的美德。

古琴上的这些名称是在向我们讲述一个
谦虚平和的道理,是对琴人的一种期许。

希望琴人像水一样利万物而不争,放低姿态
摆平心境,使自己达到平和的境地。

古琴中有山(岳山)有水(琴弦),这其实是体现了中国文人的一种审美意趣:见山立志,遇水生情,仁者喜山,智者喜水。

水发源于山,“岳山”上的琴弦就像条条河流一
样流淌不息。

经过一年的时间(十三个徽)到达司水之神——龙的口中(龙龈),经过“龙龈”后缠绕在“雁足”上,汇聚于“足池”之中,流向“龙池”、“凤沼”,完成一个循环,依此
回环往复生生不息。

上善若水的审美观在此有了很充分的体现。

古琴有七条弦,他们的名称都是什么?
古琴七条弦的名称从外到内依次分别称作宫、商、角、征、羽、文、武。

在减字
谱上又简称为一弦(一)、二弦(二)……七弦(七)。

这里有一点需要引起注意,那就是弦
名不是音名。

也就是说,宫弦并不是宫音,商弦也并不是商音。

这是两个完全独立的
概念,不可搞混。

在古琴各个部件名称之中大多都隐含着一个字,那就是——水。

如“承露”、“龙池”、“凤沼”、“轸池”、“足池”、“声池”、“韵沼”等。

这些词均和水有关,都是用来盛水的。


些大量和水有关的词的使用不是一种偶然,而是有意为之。

这是希望能够把水汇聚起来,以此来赞美水,以此来比喻君子的美德。

古琴上的这些名称是在向我们讲述一个
谦虚平和的道理,是对琴人的一种期许。

希望琴人像水一样利万物而不争,放低姿态
摆平心境,使自己达到平和的境地。

既然弦名不是音名,那么古琴七条弦的音名都是什么?
古琴七条弦以正调为例,音名由外而内(由一弦至七弦)分别是征、羽、宫、商、角、征、羽。

在古琴五调中,除正调外,还有一个较常用的调,即紧五弦的紧羽调(俗
称蕤宾调),这里的羽是指弦名(五弦)而非指音。

紧羽调的七条弦音为商、角、征、羽、宫、商、角。

现在最常见的古琴式样都有哪些?
最常见到的古琴式样有仲尼式、伏羲式、神农式、落霞式、蕉叶式、连珠式和灵
机式等。

在周代以前古琴只有五条弦,那么现在还有在五条弦上演奏的琴曲吗?
在见存的琴书谱集中,仍然保留了一部分在五条弦上演奏的琴曲(只用到了宫、商、角、征、羽五弦)。

如《南风畅》、《神人畅》、《历山吟》、《虞舜思亲》等(《西
麓堂琴统》本),虽然这些琴曲后人拟作托古的可能性很大,但是,这也可以说是古人
从五弦琴上保留下来的一些遗迹吧。

相关文章:
1.古琴谱的乐理知识
2.乐理基础知识
3.唱歌入门的乐理基础知识点
4.记谱法的乐理知识
5.古琴是什么乐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