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美国》教案(第2课时)(1)(新版)

合集下载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地理人教版七下教案:9.1美国(第2课时)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地理人教版七下教案:9.1美国(第2课时)

教学设计
实施目标
二、自主预习梳理新知
自主阅读教材,梳理教材中的知识点,并简单标注出来(利用5分钟时间)
三、合作探究生成能力
目标导学一:世界最发达的工业国
美国拥有完整的工业部门体系,生产规模大,技术先进,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工业国家。

(1)工业区与城市分布
工业部门工业城市
东北部工
业区
钢铁、机械、汽车、
化学等
纽约、华盛顿、芝加
哥、底特律、匹兹堡南部工业

石油、电子、飞机、
宇航等
休斯敦
西部地区
宇航、电子、信息
技术等
旧金山、洛杉矶、西
雅图
纽约:美国最大的城市和海港。

华盛顿:美国的首都。

芝加哥:中部交通中心。

底特律:汽车工业中心。

匹兹堡:钢铁工业中心。

休斯敦:南部石油化工、宇航研究中心。

西雅图:飞机制造中心。

旧金山:新兴电子工业中心,华人最多的城市。

洛杉矶:美国西部最大的城市,好莱坞电影城和迪斯尼乐园所在地。

(2)高新技术产业中心
20世纪70年代,以信息技
术产业、生物技术产业、新材料
技术产业等为代表的高新技术
产业兴起。

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
的经济增长主要得益于高新技
术产业的蓬勃发展,形成了众多
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美国一直是世界最大的高新技术产业的基地。

位于旧金山东南的“硅谷”,是美国兴起最早、规模最大的高新技术产业中心。

内容及
流程
教师与学生活动备注。

(名师整理)部编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9章第1节《美国》精品课件

(名师整理)部编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9章第1节《美国》精品课件

美国资源分布: 煤: 阿___巴__拉__契亚山附近 铁:_五__大____湖西侧 石油:墨__西___哥湾西北 金属矿产:落__基__山脉附近
美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资源大国 之一,这为美国发展工业奠定了良好 的基础。
世界最发达的工业国家
东北部工业区
西部 工业区
南部 工业区
世界最发达的工业国家
东北部工业区历史悠久,是美国也是世界最大的工业区。
南部工业区 信息技术产业
2.世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生物技术产业
新材料技术产业
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 虽安,忘战必危.
——《司马法》
既然一开始白人与印第安人相处的不错,
为什么后来白人却对印第安人大开杀戒,
几乎将印第安人灭绝呢?
自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后,英国人移民
到美洲大陆即现在的美国,初到一小部
分的英国移民受到印第安人〔当地人〕
的欢迎,后来越来越多的移民占据了当
地人的地盘,威胁当地人的生存,后来 土著印第安人的先辈们曾被白
就因争地盘而战争,因为英国人的武器 先进印第安人打不过侵略者。英国人移
第1节 美国
1、了解美国的地理位置和领土组成 。 2、了解美国的人口、人种、民族概况。 3、了解美国现代化的农业。 4、了解美国的工业发展及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意义。
一、位置范围及领土组成
阿拉斯加州
北 美 洲
夏威夷州
本土48个州,1个特区
读图,描述美国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美国的领土扩张
1776年7月4日,北美13个殖民地宣布脱离英国独立。此 时,美国领土只有大西洋沿岸13个州的面积,约80万平方公里。 1783年,英国承认美国独立,并先后把13个州以外大西洋沿 岸的大部分土地划归美国,美国领土达到230万平方公里,约 占现在美国本土面积的30%。1789年,美国联邦政府成立。 刚刚成立的美国很快就走上了领土扩张的道路,除了用战争, 金钱成了获得领土最常用的方式。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教学设计《美国》优质教案(第2课时)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教学设计《美国》优质教案(第2课时)

教学内容《美国》优质教案(第2课时)二次备课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使我们知道了美国是西半球北美地区的一个移民国家。

它的领土由本土、阿拉斯加、夏威夷三部分组成,来自世界各地不同民族和种族的劳动人民共同创造了美国经济的高速发展。

本节课我们先来学习美国的农业生产特点。

板书:二、农业地区专业化[讲授新课]阅读材料“1998年美国主要农产品产量阅读: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83和出口量占世界的百分比及其在世界的位次”。

抢答:1.美国的主要农产品中产量居世界第一的有哪些?(玉米、大豆、棉花、牛奶、鸡蛋)2.美国的主要农产品中出口量居世界第一的有哪些?(玉米、小麦、大豆、棉花、肉类)分析:让学生确认主要农产品在美国的产量和出口量分别占世界的百分比是多少,引导学生分析总结后明确美国农业在当今世界的地位——世界主要的农产品生产国和出口国。

通过阅读分析统计资料,使学生能够看懂日常生活中的统计资料。

设疑:美国为什么能成为世界主要的农产品生产国和出口国呢?图9.6和图9.7。

教师组织学生认真观察并描观察:电脑展示课本P83述图片中的情景。

引导学生通过这两张代表性的图片总结出美国农业的生产过程都已实现机械化和专业化,是典型的现代农业。

进而引导学生认识大规模地使用机械化手段和专业生产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作物的质量,增加农作物的产量。

通过上述知识的学习,自然而然地让学生明白为什么美国农产品的产量和出口量高居世界前列。

同时意识到美国成为世界农业大国的必然原因——实现农业现代化和专业化生产。

板书:1.世界上的农业大国供了良好的条件。

5.让学生观察“美国降水量的分布”图,说出美国降水的分布特征——降水量大致从东部向西部逐渐减少,中部和东部地区降水比较丰富,有利于农业发展。

小结:通过上述的读图分析可知,美国优越的自然条件为美国的农业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那么,美国的各个农业带的形成原因有哪些呢?例析:1.鼠标点击出乳畜带的说明窗口B,引导学生了解影响乳畜带的主要因素后,教师补充:由于这里的人口约占美国总人口的一半以上,乳、肉、禽、蛋的市场需求量大,而且这些产品不宜保存和长途运输,就近生产还可以降低成本。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美国》(第1课时)(课件)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美国》(第1课时)(课件)

美国的气候特征
美国的气候
读图思考:读美国降水图,思考为什么美国的降水东部多西部少?
美 国 的 降 水 主 要 来 自 __大__西____ 洋 的 暖湿气流,原因是高大的科迪勒拉山系 阻挡了来自__太__平____洋的湿润气流。
美国的气候特征
美国的气候
美国的气候
美国的气候以 __温__带__大__陆___气候 为主,西部沿海分布着狭长的 _温__带__海__洋__气候和 __地__中__海___气候。
美国的气候特征
美国的气候
读图思考:在地图上找出密西西比河并观察河流流向。
密西西比河
墨西哥湾
发源于落基山脉,注入 墨西哥湾,全长为6020千 米,长度仅次于非洲的尼 罗河、南美洲的亚马逊河 和中国的长江,是整个北 美大陆的第一长河。
西半球的国家-美国
位置范围 美国
人种文化
知识小结
半球位置: 西半球,北半球 纬 度 位 置 :跨寒带,温带,热带的国家 海 陆 位 置 :西侧太平洋东侧大西洋
不同肤色、不同文化的移民经过长期的交流与融合,共同创特色的美国文化。
在美国的华人和华侨约有400多万人,且分布广泛。旧金山、纽约、洛 杉矶等城市有华人聚居的“唐人街”。
03
美国的气候特征
美国的气候特征
美国的气候
美国的降水
美国降水的特征是 __东___ 多, _西___少,总体趋势是从 ___东__南___向__西__北__递减。
C.黄色人种
D.混血人种
人教版 七年级地理 第九章
第一节
人 教 版 七年级地理
A.阿拉斯加州
B.佛罗里达州
C.加利福尼亚州
D.夏威夷州
西半球的国家-美国

初中美国的教案

初中美国的教案

初中美国的教案教学对象:初中生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了解美国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及气候特点;2. 掌握美国的主要城市及其特色;3. 了解美国的国旗、国徽、国歌及重要节日;4. 理解美国的文化价值观及其影响;5. 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

教学资源:地图、图片、视频、PPT等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向学生问候,并简要介绍本节课的主题;2. 引导学生思考:他们对美国有什么了解?他们希望在本节课中学到什么?二、课堂讲解(20分钟)1. 使用PPT展示美国的地图,介绍其地理位置、地形地貌及气候特点;2. 讲解美国的主要城市及其特色,如纽约、洛杉矶、旧金山、华盛顿等;3. 介绍美国的国旗、国徽、国歌及重要节日,如独立日、感恩节等;4. 引导学生关注美国的文化价值观,如自由、平等、民主等。

三、小组讨论(15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根据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讨论美国的地理、文化特点;2.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进行解答;3. 引导学生用英语进行讨论,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让学生简要总结美国的地理、文化特点;2. 强调美国的文化价值观及其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第二课时:一、听力练习(15分钟)1. 播放与美国地理、文化相关的听力材料,如美国城市的介绍、美国节日的庆祝活动等;2. 学生听后,回答相关问题,提高他们的听力理解能力。

二、阅读练习(20分钟)1. 提供与美国地理、文化相关的阅读材料,如美国的历史、文化背景等;2. 学生阅读后,回答相关问题,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三、写作练习(10分钟)1. 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写一篇关于美国地理、文化的短文;2. 鼓励学生用英语进行写作,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让学生简要总结美国的地理、文化特点;2. 强调美国的文化价值观及其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美国》第2课时示范公开课教案【地理人教七年级下册】

《美国》第2课时示范公开课教案【地理人教七年级下册】

《美国》教案第2课时一、教学目标1.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分析美国地形、气候、河湖特点。

2.分析美国农业地区专业化与自然条件的关系,理解美国因地制宜的农业发展。

【教学重难点】分析美国农业地区专业化与自然条件的关系,理解美国因地制宜的农业发展。

二、教学策略本节教材围绕美国是世界上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强国这一主线,重点选择了美国具有突出地理特点、体现强国地位的三个方面——移民国家、农业地区专业化、世界高兴技术产业基地。

本节课程设计以美国家庭农场经营为情境,通过分析农业地区专业化生产的发展条件和有利影响培养学生的探究地理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流程四、当堂练习读美国地形简图,回答1~2题。

1.下列关于美国的叙述,正确的是()A.美国大部分国土都在热带B.中部的密西西比河是世界第三长河C.美国河流、湖泊很少,内河航运不发达D.美国平原主要分布在中部,耕地面积广大2.下面能正确反映美国本土自西向东地势起伏的剖面图是()A. B.C. D.读“美国本土农业带(区)分布图”,回答3~5题。

3.图中的数字与其所代表的农业带(区)的名称,对应正确的是()A.①—棉花带B.②—玉米带C.③—乳畜带D.④—小麦区4.图中显示美国现代农业的突出特点是()A.高度机械化B.高度专业化C.高度商品化D.高度工业化5.对于图示中②处农业带形成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A.气候冷湿B.人口、城市集中,消费量大C.地形以高原为主D.地形平坦,土壤肥沃,灌溉便利【参考答案】DBBBD五、课程小结六、板书设计美国二、农业地区专业化1.农业地区专业化的发展条件2.农业地区专业化的有利影响3.美国农业生产的特点。

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美国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美国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第九章第一节《美国》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技能目标1、了解美国农业生产的发展条件及主要特点2、知道美国经济在世界上的地位,了解其工业分布及主要特点(二)过程方法目标1、通过读各类地图,逐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读图、用图、分析地图的能力。

2、通过读图掌握各自然要素之间、自然条件与农业生产之间的相互关系,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3、通过插图、图片了解美国的工业分布及工业特点,小组合作探究,通过高新技术产品及其作用,通过高新技术产品及其作用,理解高新技术产业的特点。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认识到美国注重发展知识经济,大力发展以知识密集型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从而使其保持“世界最发达的工业国家”的称号,科技兴国,值得我国学习和借鉴。

二、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美国农业地区专业化;理解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及其对美国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二)教学难点分析影响农业带的主要因素;高新技术产业的特点及其对美国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三、教学方法小组合作讨论法,复习回顾法四、教学过程【复习导课】同学们,我们南疆地区发展农业的条件优于北疆,为什么呢?与温度有关系吧,那么作为世界上的农业大国的美国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有哪些?从我们上节课学习的内容考虑。

【生】与地形,气候,河流等有关系【师】那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美国的农业吧。

【师】美国作为农业大国,除了具有优越的自然条件以外,还有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方法。

展示材料1:反映美国现代化农业生产的图片展示材料2:美国从事农业的人口不到全国总人口的3%,却耕种了世界10%的耕地。

在美国,一个农业劳动力可以养活76个人,比世界每个劳动力供养5人的平均水平要高出10多倍。

【提问】以上资料说明了什么问题?【生】美国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都实现了机械化,效率高,产量大。

【板书】生产过程的机械化。

【师】美国农业在地区分布上具有什么特点?有什么好处?【生】地区生产专业化,形成了一些农业带(区)。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九章 第一节 美国(第2课时)》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九章 第一节 美国(第2课时)》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九章第一节美国(第2课时)》教案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主要介绍美国的相关知识,内容涵盖了美国的地理、历史、文化等方面。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地图和文字,帮助学生了解美国的基本情况,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素材。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美国这个国家也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美国的历史、文化等方面,可能还不是很清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深入了解美国,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美国的地理、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基本知识,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注世界发展的情感,提高学生的国际视野。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美国的地理、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2.难点:美国的历史、文化等方面的深入理解。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美国的地理、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知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合作探讨: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探讨美国的历史、文化等方面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3.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的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美国的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知识。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与美国相关的课件,包括图片、地图、文字等,以便于教学演示。

2.资料:搜集与美国相关的资料,包括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知识,以便于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美国的国旗、地图等,引导学生关注美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利用课件呈现美国的地理、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知识,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素材。

3.操练(10分钟)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探讨美国的历史、文化等方面的问题,培养学生合作精神。

4.巩固(10分钟)学生自主学习美国的地理、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知识,教师给予个别辅导,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国》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章标题是西半球的国家,本章内容相对于前面所学的东半球的国家而言是一个全新的区域。

《美国》是初中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九章第一节的内容。

本章的主题是西半球的国家。

西半球包括北美洲和南美洲,一般把加拿大和美国叫做北美,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因为通用语言都属于拉丁语,被称为拉丁美洲。

美国作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它在经济、科技和军事等许多领域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国家特点十分突出。

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国家之一,因此,在区域地理的学习中,美国具有极强的学习研究价值。

学习这部分知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学情分析】
初中阶段是智力发展的关键年龄,学生逻辑思维迅速发展。

在信息的接收上往往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乐于接受有趣的感性知识。

初中学生好动、好奇、好表现,要抓住学生特点,积极采用形象生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和学生广泛的、积极主动参与的学习方式,定能激发学生兴趣,有效地培养学生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所以,教学易以“引起兴趣——加强交流与合作——引导思考”为主。

若平铺直叙地讲述学生会感到枯燥,接受起来较为困难。

所以,在教学中必须考虑学生这一主体因素,对于教法、教具的选择必须考虑学生的特点,力求生动有趣、高效直观。

【课程标准】
1.运用图表说出美国气候的特点以及气候对当地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2.用实例说明高新技术产业对美国经济发展的作用。

【教学目标】
1.运用美国农业带分布图,说出农业带的名称、位置,并能举例分析美国如何因地制宜的发展农业。

2.根据地图和图文资料,知道美国三大工业区分布及其发展条件,能说出美国高新技术产业对美国经济发展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
美国主要农业区分布,工业的地区分布及主要工业城市,理解高新技术产业
对美国经济的推动作用。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读图分析法、讲授法、讨论法等。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图片导入的形式,以美国标志性建筑之一自由女神像为引入对象,让学生了解自由女神像的来龙去脉,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之后,接下来,教师展示出美国的几个主要特征:比较年轻的、世界上资本主义最发达的国家;输出工农业产品数量最多、产值最大的国家;世界科技水平最高、实力最强的国家。

以此引入美国的学习内容。

任务1 运用美国农业带分布图,说出农业带的名称、位置,并能举例分析美国如何因地制宜的发展农业。

首先,教师设置本节课的学习情境,以去美国考察回家乡创业作为学习情境,将美国知识的学习设置为锁定位置(美国的位置)-感受文化(民族大熔炉)-考查农业(专业化的农业)-考查工业(工业发达的国家)-成果汇报等模块,以考察的形式将本节课的探究学习以一条线串联起来,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让学生的学习激情时刻保持。

首先,我们进入美国来考察美国的农业,我们知道,美国是世界农业强国,接下来,我们来分析一下美国的农业发展具有哪些优越的自然条件,首先,美国领土幅员辽阔,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中国,排名第四。

其次,美国具有优越的气候条件,教师分别展示出美国气候分布图及降水量分布特征图,探究美国的光热条件。

从以上两幅图中可以看出,在美国本土绝大部分位于温带,光热条件优越,气候温暖湿润。

接下来,老师引导学生学习美国的地形条件,在探究地形条件的环节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让学生在美国地形图中,分别找出落基山脉、大平原、阿巴拉契亚山脉,并归纳出美国地形的分布特点。

学生找出美国的主要地形区,通过查阅资料,分别展示各地形区的主要特点,最后,由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出美国地形区的分布特点。

呈南北纵列分布,平原面积占全国总面积一半以上。

耕地广大,约占世界耕地面积的10%。

接下来,教师首先让学生在美国地形图中找出密西西比河及五大湖。

通过查阅资料归纳美国发展农业的水源条件。

密西西比河是世界第四长河,长度仅次于非洲的尼罗河、南美洲的亚马孙河和中国的长江。

五大湖是世界最大的淡水湖群。

各湖湖水有水道相通,并通过圣劳伦斯河流入大西洋。

其中,苏必利尔湖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淡水湖。

最后,教师总结出美国农业发展的优势条件,地形:平原面积占国土面积的
55%,人均耕地是中国的9倍。

气候:美国本土为温带和亚热带气候。

大部分地区雨量充沛,分布均匀。

河流:密西西比河和五大湖为灌溉提供良好条件。

下面,我们进入考察美国农业的第二个环节,美国农业的生产特点。

首先是地区生产的专业化。

老师展示出美国本土农业带的分布图,让学生找出在美国主要的农业带。

通过共同探究活动,让学生了解美国地区生产的专业化。

1.结合教材79页图中A、B两项注释,归纳影响玉米带和乳畜带的主要原因。

玉米带的形成与热量(温带)、地形(平原)、土壤(肥沃)、气温(春夏气温高)等有关。

乳畜带的形成与纬度位置(偏北)、气候(冷湿)、工业(制造业发达)、市场(人口、城市密集)、需求量大等有关。

2.参照教材79页图中A、B、E三项描述,完成图中C、D的注释。

畜牧和灌溉农业区:这里地形多高原、高山,土壤肥力较低,地势起伏大,降水较少。

亚热带作物带:这里地处墨西哥湾沿岸,纬度较低,地势平坦,水热充足。

第二个热点:高度机械化。

此环节,教师通过展示图片以及拓展故事:美国农民布莱恩的一天。

让学生深刻感受美国农业生产的高度机械化。

任务2 根据地图和图文资料,知道美国三大工业区分布及其发展条件,能说出美国高新技术产业对美国经济发展的作用。

考察完了美国的农业,了解了美国地区的专业化,接下来,我们来考察美国的工业。

首先,教师展示出几幅美国发达工业的相关图片,美国发达的工业体现在各个方面,比如军事工业、尖端技术领域、能源、钢铁、机械等。

教师通过展示美国工业区的分布图,让学生初步感受美国三大工业区的分布特征。

接下来,教师通过在美国主要的工业区和工业城市分布图上标出工业区中主要的工业城市,并通过图片进行展示,用趣味的形式让学生感受主要工业城市的主要工业部门。

三大工业的特点。

接下来,进入共同探究环节,来认识美国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意义。

1.信息技术产业是美国对经济发展贡献最大的高新技术产业。

阅读教材81
页图,概括美国信息技术产业对经济发展的主要促进作用。

高新技术产业成为美国的支柱产业,增加了就业机会,应用广泛,推动其他
产业发展等。

2.阅读教材81页活动题2中的材料,谈谈你对高新技术产品价值的认识。

经济效益:出口高新技术产品,价格高,经济效益高。

社会效益:信息技术产业、生物技术产业、新材料技术产业等高新技术产业,
对环境污染小,对改善环境有益。

【课堂小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