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中央活动区理念的城市空间重构模式研究——以宁波庄桥机场迁建为例

合集下载

MK_046.TOD理念在城市设计中的应用及其实施困境探讨——以宁波市庄桥火车站周边概念性城市设计为例

MK_046.TOD理念在城市设计中的应用及其实施困境探讨——以宁波市庄桥火车站周边概念性城市设计为例

2000m432529468lTOD理念在城市设计中的应用及其实施困境探讨——以宁波市庄桥火车站周边概念性城市设计为例刘慧军,陈哲,龚柯立摘要:本文以宁波市庄桥火车站周边概念性城市设计为例,介绍了基于TOD理念的城市设计策略,进而结合案例就TOD理念在我国实施时所面临的现实困境进行分析,提出TOD理念的实施需要着眼于宏观思维;需要落实于微观细节;需要破解法律、法规等政策壁垒;需要面对观念认识的不足和协调机制的缺乏。

希望为我国城市进行TOD开发提供较为全面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TOD 城市设计规划政策规划法规1、引言伴随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私家车的普及,城市无序蔓延、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一系列矛盾成为各大城市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问题,现代城市亟须一种绿色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在这一背景下,公交导向发展(TOD: 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的理念逐渐为规划学术界及城市管理者所熟悉和认同,并形成了以香港、东京为代表的典型城市案例。

人们希望通过采用TOD模式整合土地利用,引导用地集约化、提高公交竞争力,进而为城市提供更多的绿地和更好的生存空间。

庄桥火车站区域位于宁波市湾头区块西北,姚江新区东侧,用地面积约70公顷。

基地是宁波市《姚江新区概念规划》所确定的站前商贸区,属于轨道四号线庄桥站辐射区域,也是姚江新区开发建设的重要载体之一。

目前,在外部环境作用力的驱动下,宁波市轨道四号线建设启动在即,与此同时,宁波市江北区启动“TOD理念下城市开发建设体制专向改革”,庄桥火车站周边地块亦被确定为四个试点项目之一。

鉴于地块江北区区委、区政府对基地建设及TOD理念的殷切期望,江北区规划局、江北区铁路建设办公室委托编制本概念性城市设计,提出基于TOD理念的概念性空间设计方案,并就“TOD”规划理念在本地块实施的可行性进行展望分析。

图1、区位图图2、周边用地2、庄桥火车站周边地块现状概括庄桥火车站周边地块具体规划范围西至海川路,江北大道;南至环城北路,东北两侧以规划路为界,现状用地以工业用地为主,地势平坦,区位也有一定的优越性,非常适宜开发建设。

城市轨道站点周边存量用地的开发与利用——以宁波压大轨道区间为例

城市轨道站点周边存量用地的开发与利用——以宁波压大轨道区间为例

城市轨道站点周边存量用地的开发与利用——以宁波压大轨道区间为例发布时间:2022-04-15T08:34:29.016Z 来源:《新型城镇化》2022年7期作者:吴磊[导读] 近年来,为了解决城市拥堵的问题,国家修建了地铁、轻轨,希望通过轨道交通的方式,来减轻机动车的快速增长给城市交通带来的压力,消除城市交通拥堵的现象。

轨道交通站点的周边土地的综合开发与利用极需解决,如何实现一体化规划,从而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浙江意城空间规划设计咨询有限公司浙江省宁波市 315200摘要:近年来,为了解决城市拥堵的问题,国家修建了地铁、轻轨,希望通过轨道交通的方式,来减轻机动车的快速增长给城市交通带来的压力,消除城市交通拥堵的现象。

轨道交通站点的周边土地的综合开发与利用极需解决,如何实现一体化规划,从而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关键词:城市轨道站点;周边用地;开发与利用引言轨道交通的优点是运输客流量大,安全保证性高等优势,是城市交通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轨道交通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的问题,符合国家绿色低碳发展的要求。

为了更好地彰显轨道交通的优点,使轨道交通站点更加可通达,必须要强力推动周边土地的综合开发与利用,这对于引导产业结构转型与合理布局有着重要的意义。

如果周边土地不能得到合理和充分地综合开发利用,城市空间将无法得到可持续发展,轨道交通综合利用率低,资源浪费的现象,达不到轨道建设的预期目的和收益。

必须结合实际,周边土地要和轨道站点共同开发利用,这样才能提高资源的可利用化程度,使土地资源集约化,降低基础设施的建设投资压力。

1研究背景1.1中国城市发展趋势(1)存量时代。

《关于深入推进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的指导意见(试行)》中要求,各地要加快健全节约集约用地资源,盘活建设用地存量,提高土地利用率,这说明大范围的旧城改造已是现实所趋。

(2)高质量发展。

新时代,新使命。

在城镇化率超过60%之后,中国城镇化将由快速发展阶段转向深化发展阶段。

全球城市体系视野下的宁波都市空间拓展新思路_徐颖done

全球城市体系视野下的宁波都市空间拓展新思路_徐颖done

全球城市体系视野下的宁波都市空间拓展新思路徐颖徐辉摘要:本文总结了全球城市体系中的新兴区位关系对港口城市发展的影响,识别出新时期港城发展的四种基本模式。

在此基础上,以宁波为案例探索多元动力模式下的都市空间拓展思路。

文章回顾了宁波改革开放以来走的出口导向和工业拉动的港城联动发展模式,在面对新一轮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和全国沿海地区大开发格局下,宁波需要重新在全球城市体系中找到新的位置,并寻求多元的发展动力,进而在都市空间布局上重新谋划。

关键词:港城关系、全球城市体系区位关系、多元动力一、重新认识港城发展的区位关系港城发展一般来讲由开始的港城一体向港城分离模式转变,这主要源于港口的功能扩展和所依托城市综合职能拓展的双重动力。

港口功能与城市职能的拓展与港城所在的区位有着密切的关系,这种区位关系从传统的自然地理区位、产业地理区位演化到全球城市体系的新兴区位,影响着港口城市的发展方向和发展规模。

传统学术观点对于港城发展的自然地理区位和产业地理区位有大量经典论述,但当前全球一体化进程中,以国际金融贸易、资本与战略资源控制为核心的全球城市体系对于港城的发展作用却越发明显。

全球城市体系视野下的新兴区位由全球金融贸易网络、全球交通网络、全球旅游与文化网络三方面构成,传统的港城凭借在这些网络节点上的复合效应,将发展成为全球节点城市,或者成为顶端的全球城市。

在全球城市体系视野下的新兴区位关系中,港城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四大发展动力:一是国际金融贸易、资本与资源控制与信息集散成为港城国际化职能拓展的重要方向,一方面这些因素加速了港口功能的升级,另一方面也推动了面向全球的高端经济要素功能的聚集。

二是空港、区域性海铁联运体系可协助港口职能的进一步高端化、综合性,空港发展能为港城带来更多的商务功能、交流功能和新兴产业,区域性海铁联运体系将进一步延伸港口的腹地,拓展港城的贸易关系伙伴。

三是海洋文化消费与国际休闲旅游将进一步提升港城的国际化地位和知名度,以国际邮轮母港为核心的全球旅游网络加快形成,成为港城重要的转型、升级方向。

基于点 轴系统理论的宁波乡村旅游空间结构优化

基于点 轴系统理论的宁波乡村旅游空间结构优化
基于点 轴系统理论的宁波乡 村旅游空间结构优化
01 一、引言
目录
02
二、点-轴系统理论 概述
03 三、宁波乡村旅游空 间结构现状及问题
四、基于点-轴系统
04 理论的宁波乡村旅游 空间结构优化策略
05 五、结论
06 参考内容
标题:基于点-轴系统理论的宁 波乡村旅游空间结构优化
一、引言
一、引言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回归自然、体验乡村文化的需求日益增强。 乡村旅游应运而生,成为了城市居民放松身心、感受乡村风情的重要方式。宁波 市拥有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然而在开发过程中,也面临着空间结构优化的挑战。 点-轴系统理论是一种以“点-轴”为核心的空间结构优化理论,对于指导乡村旅 游空间结构优化具有重要价值。
四、基于点-轴系统理论的宁波 乡村旅游空间结构优化策略
四、基于点-轴系统理论的宁波乡村旅游空间结构优化策略
基于点-轴系统理论,我们可以提出以下优化策略: 1、强化“点”的功能:对特色村庄、农家乐等旅游节点进行重点开发,提升 旅游服务水平,形成具有吸引力的旅游目的地。
四、基于点-轴系统理论的宁波乡村旅游空间结构优化策略
“点轴”理论是区域发展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由著名经济地理学家陆大道 先生提出。该理论认为,区域的发展是由一个或多个增长点与线轴的相互作用所 推动的。在旅游领域中,增长点可以理解为旅游景点,而线轴则是连接这些景点 的交通线路。因此,通过研究山西的旅游景点和交通线路,可以揭示其旅游空间 结构特征。
三、山西旅游空间结构特征分析
2、优化“轴”的连接:加强道路、河流等交通线路的建设,提高各节点之间 的连通性。同时,通过优化旅游线路,使游客能够更加便捷地游览各个景点。
四、基于点-轴系统理论的宁波乡村旅游空间结构优化策略

宁波机场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

宁波机场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

重 要 组成 部 分 ,是 一 个城 市 乃 至 一 个 地 区 的重 要 开 放 窗 口 ,是 地 处 于 自然发 展 状 态 增 长缓 慢 。下放 地 方 后 ,尽 管 宁波 市 政 府 对
方经济发展的驱动器和晴雨表。随着宁波对外开放和交流的进一 其扶持 力度有所加大 , 机场发展速度也 曾于 2 0 年一度加快 , 05 当
其所 面 临问题 的认 真 分析 ,提 出加 快 宁 波 机 场 发展 的 若 干 对 策。
[ 词 ]宁波 机 场 关键
航 空运 输
政 府 设 施 发展 2 0 年 前 宁 波机 场~ 直 隶 属 原 国 家 民航 总 局垂 直 管 理 , 期 04 长
机场作为城市的重要基础设施 .是 区域综合交通运输体 系的
要城市 ,另辟有香港和首尔 2 条地区和国际航线 .2 0 年完成旅 对机场和民航 业发展缺乏连贯有力的政策扶持 ,同时市政府各相 07
客 3 0 6 6 次 货 邮 吞 吐 量 3 6 2 6吨 。 302 人 94 关 部 门 及 宁波 市 与机 场 所 在 的鄞 州 区 两级 政 府 之 间 思 想和 行 动 也 3 机 场 生 产规 模 偏 小 ,国际 化 程 度 低 以 宁 波 的 经 济 水 平 与 城 市 地 位 而 论 ,宁 波 机 场 生 产 规 模 偏
步 发展 .需要 航 空 运 输承 担 的 旅 客 量 和 货邮 量 持 续 增 长 ,但 是近 年客货吞吐量增速分别高达 3 % 和 2 % ,但近两年再度放 68 05 年 来 宁波 机 场 发 展速 度 与 港 口相 比 明显 过 缓 , 宁 波 构 建 现 代化 缓 ,到 2 0 对 0 7年已降为 1 .% 和 2 3 .低于 当年宁波市 G P 4 10 % D 1 立体 交通 体 系 、 造 长 三 角 南 翼 经济 中心 的 制 约 目益 显 现 。为此 . 8 的 增 幅 和 兄 弟城 市 机 场 的增 幅 。原 因之 一 就 在 于 市 政 府对 机 打 % 本 文 试 图 立 足 调 研 通 过 对 宁 波 机 场 现 状 及 其 所 面 临 问题 的分 场 定 位 不 够 明确 ,既承 认 其 是 为 社会 提 供 公 共 服 务 产 品 的 公益 性 析 .提 出加 快 其 发 展 的 对 策 。

宁波城市空间形态的历史演变及发展趋势

宁波城市空间形态的历史演变及发展趋势

宁波城市空间形态的历史演变及发展趋势本文通过对宁波这一港口城市历代以来城市空间形态的发展历程进行系统地梳理,总结了宁波市百年来城市形态的历史演变特征,具体表现为点状形成阶段、块状城市形态、一城两镇不连续组团状组群形态以及“T”型带状群组形态四个阶段。

在历史的演变中,主要提出了港口对宁波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的重要影响,基于目前宁波城市发展的方向与目标,以提高港口优势为着眼点,对宁波空间形态的发展进行展望,并提出了宁波城市空间形态发展的优化机制。

标签:港口城市空间形态历史演变发展宁波1 概述城市的空间形态是城市经济发展状况在空间上的表征。

对于港口城市而言,河道、水源及港口运输作用对城市的交通、经济、空间形态形成重要影响。

港口作为港口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空间形态的演变中起着主导作用。

以宁波这一典型的港口城市为研究对象,分析港口作为主要影响因素对宁波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的作用,本文的宁波城市空间包括海曙、江东、江北老三区构成的老城区(三江片)、镇海、北仑两区及新并入市区的鄞州区,结合宁波城市发展的战略目标及遇到的机遇与挑战,探求宁波城市空间发展的合理趋势,进而促进宁波城市的进一步发展。

2 研究区概况宁波,全市总面积9816平方公里,人口760.57万(2010年)。

位于浙东,长江三角洲南翼,北临杭州湾,西接绍兴,南靠台州,东北与舟山隔海相望。

宁波取自“海定则波宁”,简称甬,地处东海之滨,1844年,宁波作为五口通商口岸中的一员,由近代资本主义港口城市到现代作为浙江省的一个重要港口城市,港口对宁波城市经济的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现宁波港已是中国货物吞吐量第一大港口。

3 宁波城市空间形态的历史演变基于翔实的历史资料,由时间发展为主要脉络,以宁波港口历史作用的变化为主要考虑因素,总结出宁波作为典型的港口城市在空间形态上的历史演变。

随着宁波港口从内河港向河口港、海岸港的迁移,城市空间形态具体可分为以下4个阶段(如图2所示)即明清以前的点状形成阶段、鸦片战争后民国时期形成的块状城市形态、1985年镇海县的撤销,宁波空间发展成一城两镇(一城——老城区,二镇——镇海区、北仑区)的不连续组团状组群形态以及90年代后逐渐形成的“T”型带状群组形态。

基于地块多维分析与认知的规划方案生成探索--以宁波市庄桥区块概念规划国际征集方案的形成为例

基于地块多维分析与认知的规划方案生成探索--以宁波市庄桥区块概念规划国际征集方案的形成为例
庄 桥 机 场 区块 在 城 市 北 部 区域 的 重
要 地 位 , 将 使 其 成 为该 区域 的 中 心
( 4 。 图 )
对地块 多维度的认知 与分析
3. 1空 间发 展分 析 :空 间关 联 与
3. 2经 济 发 展 分 析 : 强 项 突 出 , 弱 势 分 明
宁波市 经济 的总体 结构和 发展趋

口 张晓斌 ,赵 国裕
[ 摘
要] 对地块进行 多维分析 与认知是规划方案生成过程中重要的一环。宁波市庄桥区块概念规划方
案 的 生成 基 于 对 地 块 的 空 间发 展 、经 济 发 展 、 环境 影 响 、历 史文 脉 、交 通 条 件等 方 面的 多 维分 析 与 认 知 , 从 城 市 整 体 、地 块 周 边 环 境 及 场 所 中找 寻 设 计 要 素 , 获 得 对 地 块 的 准 确 定 位 , 进 而 提 出 设计 理 念 , 将 项 目策 I 落 实 于空 间 布 局 中 。 i J
何让 城市 文化 的作 用从城 市规 划 中的
辅 助功 能上升 到主 导功 能是解 决这一
过绿 廊的构 建, 完善 宁波市 的绿 色 空 间体 系,改 善城 市生 态环境 。庄 桥机 场 区块 完全 可 以承 担 起沟通 湾头 与 甬 江水 系的责 任, 为城市 增添 连续 的风
景空 间,重 新引 导健 康 、多元滨 水生
与城市文化形象实现有机结合和完美
统一。
— —
以上 命题 为规 划 功 能 定位
提 供 了前 置 条 件 和 内 在 动 力 。 命题 4:庄桥 机 场 区块位 于 宁 波
3。 4历 史 文 脉 分 析 : 山 水 相 伴 , 历 史纽 带 新 生在

枢纽机场总平面规划及航站区布局模式的演进研究

枢纽机场总平面规划及航站区布局模式的演进研究

288摘要:机场业发展至今已逾百年,随着飞机机型、设施设备和航空政策等技术和政策环境方面的变化,机场规划设计理论也在不断地创新。

首先分析了推动机场规划设计思想创新的主要因素及其影响层面;再基于时间维度梳理不同阶段的国内外枢纽机场总平面规划应用实例以及布局模式,分析各模式的利弊;最后总结机场总平面规划及航站区布局的阶段性演进规律。

Abstract: The airport industry has been developing for more than one hundred years. With the changes in technology and policy environment such as aircraft types, facilities and equipment and aviation policies, airport planning and design theories are also constantly innovated. Firstly, the paper analyzes the main factors and influencing aspects of airport planning and design innovation. Then, the application examples and layout modes of domestic and foreign hub airports in different stages are sorted out in terms of time dimension, and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each mode are analyzed. Finally, the paper summarizes the phased evolution law of airport planning and the layout of the terminal area.关键词:机场规划;航站区规划;布局模式;演进Keywords: airport planning; terminal area planning; layout mode; evolution现代社会对航空交通需求的日益增长催生了机场建设项目的大力推进以及机场数量的不断增加,也推动机场规划设计理论方法的持续创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空地、林荫步道等尺度、功能、特色都不同的公共空间【2J。这
些公共空间通过绿地、广场、步道、街边休憩等,既在一定程 度上隔离,同时又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系列。 (2)强调用地功能多元化
人本主义价值观的确立,尤其是经济全球化迫使城市的经济结
构不得不实现多元化以保持竞争力,传统以CBD概念为代表 的城市中心区发展模式越来越受到业界的质疑。新世纪来临,
中央活动区通过土地功能的多元化来实现多种功能复合共 存,活动区内必须包括居住、商业、办公、休憩、零售等多种 功能,不但可以保证区域的人气和活力可以延伸到一周七天24 小时,同时使得区域内多种经济活动相互支持,可持续发展【3】。
(3)交通便利及步行导向 中央活动区内部的空间均需体现人的尺度,由以步行为主 导的空间和道路构成中央活动区的框架脉络,将活动区内的各
黪位置尤为特殊,其位于宁波主城区北部,距三江口城市核心区 裂直线距离仅4km,是典型的“城中军用机场”。机场的存在对 鞭城市发展影响极大:一是造成整个区块处于低水平开发状态, 磐人居环境较差,与周边区域相比,犹如城市贫民窟,形成巨大 撼的土地价值塌陷;二是机场净空管制严重压制城市建设高度,
‘使主城区超过200 km2内的建筑都受到限高影响;i是割断了 ’,城市功能空间和基础设施的有机联系,使得机场周边已形成的
【关键词】中央活动区(CAZ);机场迁建;空间重构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B 【Abstract】The paRem of
development of China has gone into
USeS

critical period.The“new normal”economy asks for a new thinking of
:的含义,而是包含多种公共设施在其中,并与周边区域的开发
成空间形态,分别形成轴线公共空间节点,同时可以结合建筑l雾隧
小品,记录这份历史回忆。篓§睡
___融为一体,将高端居住、现代服务、文化设施、运动休闲娱乐 :等融为一体,成为集中综合城市公共服务功能,并以“公共绿心”
中山、甬江公园等综合公园;通过慢行网络联系老外滩、天一阁、黼
南唐河等历史文化点;利用西侧及南侧滨江绿地沟通与湾头和《《黼
同时,规划通过绿网联系姚江公园、绿岛公园、日湖公园、g自鳓
豳 嘲
_叠
_一

%‘2}

空间上东西向利用生态廊道及河网水系沟通湾头RBD、姚
配套服务的延伸。
表1中央活动区主要发展产业
il
《江新区与新材料科技城的联系,打造生态绿廊;南北向主要依 l托轨道3号线联通北部城市工业功能区及镇海新区与南面江东
制造业的多元化经济”的后工业化时代,中心区成为现代服务
业的集中地。庄桥机场地区紧邻甬江与姚江,与宁波传统的城
市CBD(三江口核心区)地区毗邻,周边密集分布着宁波新材
料科技城、镇海新城、城市机电工业功能区块、湾头RBD、甬 江北岸创意产业园区、庄桥高铁站等重要的城市功能区块。从 总体上看,庄桥机场区块无论在生态环境塑造、与城市互动及 产业经济支撑方面均十分适合打造CAZ模式的城市中心区, 而机场的搬迁及该地区江北新中心的定位也为CAZ的规划建
了新的城市建设趋向。 第二,庄桥机场的迁建为主城区打造新的城市中心奠定了 基础。然而CAZ的建设必须具备一定的城市经济与工程基础[71。
[2】钱智,李英杰,王伟.中央活动区:现代cBD的新形态叨. 科学发展,2011,04:107.112. [3]程茂吉.打造南京河西中央活动区(CAZ)的对策建议 [J].现代城市研究2008,09:65.70
on
significant.As
describing the practice of using the
as
layout,industry
promotion,and
mechanism innovation.Thereby,provides references for the similar relocation programs
CAZ概念是在传统CBD基础上发展而来,它的产生与发
展跟大城市多中心、多元化发展的趋势及城市的产业结构、土 地使用及空间发展状况密切相关。CAZ一般位于城市副中心区
人群向中央活动区集聚,参与各类休闲活动和娱乐H】。
(4)提供居住、公建、文化等完善的配套设施
位,提供多种活动的组合空间,包括政府行政中心;现代服务
因此,机场的搬迁不仅为主城区提供了大量可直接用于开 发建设的“空地”,同时解除了主城区长期以来的净空限制,
对于完善主城区多样化的空间布局,重新组织城市功能体系, 提升城市品质和竞争力提供了难得的契机。
2.2转型期城市发展的趋势与要求 当前,城市建设已更多地由量的扩张转向质的提升,许多 城市也在新一轮的总体规划中提出了建设用地零增长的概念。
as
urban construction.This paper
the relocation of Zhuangqiao Airport in Ningbo
an example,and
well
as
elucida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es that in the urban space
reconstruction process,the Concept of the Central Activity Zone is of practical concept
l中,凸区形成产、Ik功能发展联动。其次。庄桥区块依托轨道2号
构建系统化的城市空间体系0


传统商务行政现代产业
商落商 对外贸易、主题楼宇 软产品(金融贸易、法律广告、个性服务、

留玳醋蚧娶警篙警偿氰断髓驸’ ……
生忿眉1士




l V ll:t--i{
l ∥●一一-』\
懈业蘸黼龇骶黜∥¨。
驴答…舡裂=蝴务黼
图3中央活动区复合功能示意图
中央活动区是整个区块的灵魂所在。其形式是通过高质量 的开放空间系列将各种功能和活动整合起来。拥有高质量的公 共空间是中央活动区空间结构的重要特点,这为整合各种活动
万方数据
提供了必要条件。规划以原有机场为基础,建设开放的大型城 市公园(不是简单的空间广场),公园将不同于传统绿地公园
【文章编号】1006—3862(2015)12—0C09—04
万方数据
合宁波城市国际化趋势,具有较好的引领性和辐射性。因此,
CAZ无疑为城市建设,特别是城市中心区的建设提供了一种新
的发展模式。
筵2.1机场搬迁对城市重构的重大影响
当前,宁波城市发展正处于“以服务业为中心,又有某些
鬟 宁波目前已逐步形成多中心的城市结构,机场搬迁对于城 憨市而言无疑是个大事件。宁波庄桥军用机场占地约4.5km2,但
中心(金融、贸易、法律等);商业文化设施中心(购物中心、
中央活动区强调更平衡的居住和工作,并且为居住在此的
人群提供完善的配套设施。同时,功能丰富的公建、文化设施 也使得中央活动区成为整个城市中一个具有吸引力的磁极。 当前对于中央活动区的空间形态、规模大小和定义等基础 理论还没有在学术上有深人的研究和统一的看法。国外对于 CAZ的研究更加侧重于实践研究,即在国外大都市规划中大量 使用“CAZ”这个概念,替换传统CBD,实现CBD的现代化 升级转型。而国内多个城市亦认识到发展CAZ的必要性,并 结合自身的特点展开了实践【5】。
设提供了难得的实践机遇。
i功能板块自成一体却无法形成发展的合力,造成城市功能组织
的碎片化,阻碍城市功能布局的统筹协调。

T§
丽译一U
,\/
6确
/、、
●1、一

图2庄桥机场区块周边区域功能示意图
图1庄桥机场区块区位图
3策略与行动
3.1总体策略 根据庄桥机场迁建区块的总体定位,规划以“产、城、人” 联动为导向,以现代服务业为支撑,以公共设施建设为抓手, 系统整合宁波中心城北部地区资源。选择国际化的城市中央活 动区(CAZ)的模式,旨在通过大型开放空间为载体,集合各 种公建配套设施,从而将相对单一的空间区域组合一起,使各 种用地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相互渗透,成为复合功能区域,服务 于不同人群,成为宁波市中最具活力、最具魅力、最有吸引力 的活动区。 3.2空间行动 3.2.1以CAZ模式.打造核心功能
张凌/ZHANG Ling。邹婕羽/ZOU Jieyu,焦海峰/JIAO
(宁波市城乡规划研究中心公共政策研究室,浙江宁波,100835)
Haifeng
【摘要】我国已进入发展方式转型的关键时期,经济发展的新常态需要城市建设的新思维。以宁波庄桥机场迁建为例,从理念变
革、机遇条件、行动计划三个方面出发,提出中央活动区(CAZ)理念在城市区域空间重构过程中的现实意义及其在功能布局、产 业提升及机制创新方面的具体做法,从而为相关地区的发展提供借鉴。

,l
E蒺燃墓叠譬I热擀鬻擞专二鬻I=1淼瓣瓣剿鍪翼巍淼糕竺 .陲军麓篙竺耋慧譬鐾絮:慧雾民兰黧篡譬全呈致:翥黼I篓。驾茹姜恭●。谶茹筹蓑赢。
i妻黧寞慧鸳慧冀j害黧2二紧慧罢块妻慧觋’蓍莩崭荔箍嚣本磊罨磁銎毒聂蒙笄豢嚣
l墨冕竺紊曼霍;羹篓警嘉丢塞霎。烹兰篓孥竺蠢篓妻二形曼萼 的主呈磊荔篙芸_箍芸篙嚣晶銎篚差萎署莓纂磊茎:。茎薏_爻黼 羔喜嘉署裂盖●呙瓮等姜嚣羔妥篓篡蕃罩磊磊蔷-妥纛羞垂龛8 l置篓的毒霎妻王作粪望翼罂纂蒙。。襞孝i金氅于动鬻妻二形羹 i以家、服务设施、交通节点组织“个人生活圈”,以环境、交 人寸?、口职皿’?~册彳惩兰烈詈孙口!要”。!轴!“57。x三
well.
【Keywords】Central Activity
Zone;Airport Relocation;Space Reconstructio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