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动轴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讲解
传动轴零件加工工艺规程设计

传动轴零件加工工艺规程设计传动轴零件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机械和汽车领域的重要零部件,其加工工艺规程的设计对于制定合理的生产工艺和提高产品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将以传动轴零件加工工艺规程设计为主题,从材料选择、加工工艺流程和设备要求等方面进行论述,并针对具体工艺进行详细讲解,以期能够为相关专业人员提供参考。
一、材料选择传动轴零件常采用高强度合金钢或铸铁材料,为了使零件具有足够的强度、韧性和耐磨性,材料的选择非常关键。
在选择材料时,首先要根据传动轴零件的工作环境和使用要求来确定材料的强度和硬度等指标。
其次,还需考虑加工性能,如切削性能、热处理性能等。
最后,还要综合考虑成本因素,选择性价比较高的材料。
二、加工工艺流程1.材料切割:根据设计要求和材料特性,采用适当的切割方法(如剪切、火花切割等)对原材料进行切割,得到所需尺寸的毛坯。
2.粗加工:将毛坯进行车、铣、刨、钻等粗加工工序,使零件的尺寸逐渐接近设计要求。
粗加工时需要注意切削量和切削速度的选择,以保证工件表面质量和加工精度。
3.热处理:根据设计要求,对零件进行淬火、回火等热处理,使其获得良好的强度和硬度。
在热处理过程中,需控制加热温度、保温时间和冷却速率等参数,以保证热处理效果。
4.精加工:在粗加工的基础上,进行车、铣、磨、镗等精加工工序,以达到零件的精度要求。
精加工时需要注意选择合适的刀具、切削参数和加工顺序,以提高加工效率和加工质量。
5.检验:对加工完成的零件进行尺寸、外观、硬度等检验,以确保零件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可以采用一些常见的检测手段,如三坐标测量、硬度测试、超声波检测等。
6.表面处理:根据设计要求,对零件进行表面处理,如打磨、喷涂等,以提高零件的表面质量和耐腐蚀性。
三、设备要求在传动轴零件加工过程中,需要使用一系列的设备和工具。
常用的设备包括数控车床、数控铣床、数控磨床等,这些设备具有高精度、高刚性和高稳定性,可以满足传动轴零件的加工要求。
传动轴加工工艺设计的设计

传动轴加工工艺设计的设计一、传动轴的结构和材料分析在进行传动轴加工工艺设计之前,首先需要对传动轴的结构和材料进行分析。
传动轴的结构一般包括轴体和轴头两部分,轴体一般为圆柱形,轴头则是一侧或两侧存在凸起的部分。
根据传动轴的用途和负载要求,还可以设计出T形、H形和L形等特殊结构的传动轴。
在选择传动轴的材料时,需要考虑其强度、硬度、韧性、耐磨性、耐蚀性等性能要求。
常见的传动轴材料有碳素钢、合金钢、不锈钢、铝合金等,在选择材料时需综合考虑其性能和经济性。
二、传动轴加工工艺流程设计传动轴加工工艺流程设计是指根据传动轴的结构和加工要求,按照一定的过程顺序确定加工方法和设备。
一般的传动轴加工工艺流程包括材料切割、车削、铣削、孔加工、齿轮切削(如果有)、热处理、表面处理和装配等工艺步骤。
1.材料切割:根据传动轴的长度要求,将材料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切割。
2.车、铣削:根据传动轴的直径和长度要求,可以选择车床、铣床等设备进行车削和铣削加工。
车削一般用于加工轴体,铣削一般用于加工轴头。
3.孔加工:根据传动轴的结构和装配要求,进行孔的加工,一般包括拉孔、铰孔、成型孔、镗孔等。
4.齿轮切削(如果有):如果传动轴需要与齿轮进行传动,则需要进行齿轮的切削,一般可以选择齿轮铣刀或齿轮滚刀进行切削。
5.热处理:对于需要提高传动轴的强度和硬度的情况,可以进行热处理,包括淬火、回火、表面渗碳等。
6.表面处理:对于需要提高传动轴的耐磨性和耐腐蚀性的情况,可以进行表面处理,包括镀铬、镀锌、喷涂等。
7.装配:将加工好的传动轴与其他部件进行装配,完成最终产品。
三、传动轴加工工艺参数的选择在选择切削速度时,需要根据材料的硬度、切削刀具的材质和刀具的寿命要求进行选择。
进给速度的选择需要综合考虑材料的硬度、切削刀具的材质和负荷要求。
刀具大小和刀具材料的选择则需要根据加工工艺和材料要求进行选择。
冷却液的选择需要根据材料的热敏性、切削刀具的材料和负荷要求进行选择。
机床传动轴制造工艺规程设计

机床传动轴制造工艺规程设计1.引言机床传动轴是机床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对于机床的运转性能和可靠性具有重要影响。
为了确保机床传动轴的质量和性能,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本工艺规程旨在设计机床传动轴的制造工艺,并明确生产过程中的工艺要求和操作流程。
2.材料准备2.1选材原则:机床传动轴通常选用优质的合金钢材料,具有较高的抗拉强度和硬度,耐磨性和耐疲劳性能良好。
2.2材料检验:对选定的材料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机械性能测试和显微组织观察等检验,确保材料达到设计要求。
3.工艺流程3.1轴材的切割:根据设计要求,按照长度和直径的要求切割轴材。
3.2粗车削:采用车床对轴材进行粗车削,将轴材的直径和长度加工至近似尺寸。
3.3热处理:对粗车削后的轴材进行热处理,通常采用淬火和回火工艺,使轴材的机械性能达到要求。
3.4精车削:采用车床对经过热处理的轴材进行精车削,将其尺寸和表面质量加工至最终要求。
3.5抛光:对精车削后的轴材进行抛光处理,提高其表面光洁度和光滑度。
3.6检验:对制造好的传动轴进行外观检验、尺寸检验和机械性能测试,确保其达到设计和质量要求。
3.7表面处理:根据需要,对传动轴进行表面涂层或镀铬等处理,提高其防锈和耐磨性能。
3.8包装运输:对检验合格的传动轴进行包装和标识,确保在运输过程中不受损坏。
4.质量控制4.1制定详细的工艺过程文件,包括工艺流程、工艺参数、工序要求和质量标准等,保证工艺过程的规范性和可控性。
4.2对每道工序进行严格的质量检验,包括原材料检验、过程检验和最终检验,确保每个工序的质量合格。
4.3定期进行设备维护和保养,确保机床的稳定性和性能可靠。
4.4开展员工培训和技能考核,提高员工的操作技能和质量意识。
4.5不断进行工艺改进和优化,提高传动轴的制造效率和质量水平。
5.安全生产5.1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生产要求,确保员工的人身安全和设备的正常运转。
5.2提供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和设备,保护员工免受有害物质和机械伤害。
轴的加工工艺规程设计

轴的加工工艺规程设计
轴是机械传动中常见的零部件之一,它承载着传动力和转动力,因此轴的加工工艺规程设计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是关于轴的加工工艺规程设计的详细说明:
一、轴的加工工艺设计步骤
1.确定轴的材料和尺寸
首先需要根据轴的使用要求确定所需使用的材料和尺寸,这些信息通常由设计方提供。
2.制定轴的加工工艺流程
根据轴的材料和尺寸,设计制定一份加工工艺流程,包括下料、粗加工、精加工、热处理、表面处理等环节。
3.编写作业指导书和工艺卡
根据制定的加工工艺流程编写作业指导书和工艺卡,详细描述所有加工步骤的工艺参数和质量要求。
4.分配任务和安排生产进度
将加工任务分配给相应的工人和机器,根据作业指导书和工艺卡的要求安排生产进度。
5.进行加工工艺检查和质量控制
在加工过程中,需要对每一个环节进行检查并进行质量控制,确保轴的质量符合要求。
二、轴的加工工艺设计的注意事项
1. 确保轴的材料和尺寸符合设计要求。
2. 制定加工工艺流程时,要考虑到材料的物理性质和机械性能,以及加工工艺对材料的影响。
3. 作业指导书和工艺卡要详细地描述每一个加工步骤,确保工人能够正确地执行加工任务。
4. 在进行热处理和表面处理时,要严格控制温度和时间,以确保轴的性能符合要求。
5. 加工过程中需要进行质量控制,包括尺寸、表面粗糙度、硬度等方面的检查,以确保轴的质量符合要求。
以上是关于轴的加工工艺规程设计的详细说明,希望能帮助您了解轴的加工工艺规程设计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传动轴加工工艺设计的设计

传动轴加工工艺设计的设计
1.传动轴加工工艺设计
传动轴是工程机械运行中非常重要的零部件,机械性能的好坏主要取
决于传动轴的加工工艺。
传动轴加工工艺设计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加
工工艺,这些加工工艺可以实现用户的要求,满足传动轴部件的加工要求
并且加工出高质量的传动轴零部件。
本文将介绍传动轴加工工艺设计的具
体内容,并从两个方面进行阐述,即加工材料和加工工艺选择。
2.加工材料
传动轴部件的加工材料是受机械设计要素的重要考虑因素,因为它会
直接影响传动轴部件的性能参数。
常用的加工材料有碳素钢、合金钢、不
锈钢、钛合金、镍合金、铝合金、铜合金等。
根据部件的特性和要求,精
选合适的材料,有利于提高部件性能。
3.加工工艺
传动轴零部件加工工艺选择也很重要,常用的加工工艺有铣削、车削、转轮加工、磨削加工、激光加工、电火花加工等。
根据零件结构的复杂性
和功能要求,要选择一种或多种加工工艺,以达到最好的加工效果。
4.结论
传动轴是工程机械运行中的重要零部件,传动轴加工工艺设计非常重要。
传动轴加工工艺设计

传动轴加工工艺设计传动轴是机械传动中的重要部件,广泛应用于车辆、机械制造等各个领域。
传动轴的工艺设计对产品的质量、性能和寿命有着重要影响。
本文将从传动轴的材料选择、加工工艺以及质量控制等方面,详细介绍传动轴的工艺设计。
1.传动轴材料选择传动轴常用的材料有碳钢和合金钢。
在选择材料时,需要综合考虑传动轴的载荷、转速、工作环境等因素。
对于承受较大载荷和高速旋转的传动轴,应选择强度高、耐磨性好的合金钢材料。
同时,要考虑成本因素,选择性价比较高的材料。
2.传动轴的加工工艺(1)材料切削处理:传动轴的毛坯一般使用圆钢材料。
首先要对圆钢进行切削处理,去除氧化皮、毛刺和不良部分。
(2)车削加工:传动轴的主要加工工艺是车削。
车削是通过旋转切削刀具将工件加工成所需要的形状和尺寸。
在车削过程中,需要注意刀具刀片的选择、切削速度和进给速度的控制,以及表面质量的保证。
(3)热处理:传动轴的材料一般是经过热处理的。
热处理可以提高材料的硬度和强度,改善其机械性能。
常用的热处理方法有淬火、回火等。
(4)精密加工:为了提高传动轴的精度和表面质量,还需要进行精密加工。
精密加工包括滚压、研磨、车削等,通过这些加工方式可以使得传动轴的尺寸、形状和表面粗糙度等指标达到要求。
3.传动轴的质量控制(1)材料质量控制:材料的质量对传动轴的使用寿命和可靠性有着重要影响。
在材料采购过程中,需要对供应商的材料进行严格的质量检验,并与材料供应商建立质量合作关系,确保材料的质量。
(2)检验工艺:传动轴的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需要通过检验来确保。
常用的检验方法有三坐标测量、硬度测试、表面粗糙度测量等。
通过合理设置检验装置和检验方法,可以高效准确地对传动轴进行检验。
(3)质量控制体系:传动轴的加工过程需要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
通过制定相关的工艺控制文件、工艺参数、工艺流程,并建立相应的工艺记录,可以确保传动轴加工过程中的质量可控。
综上所述,传动轴的工艺设计需要综合考虑材料选择、加工工艺和质量控制等各个方面。
传动轴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

传动轴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传动轴是一种用于传递动力和转动力的重要机械零件,它通常由材料加工而成,并且需要通过一系列机械加工工艺来完成。
设计传动轴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是为了确保传动轴的精度和质量,保证其能够正常工作。
1.材料准备:首先需要选择适合的材料,常见的传动轴材料有碳素钢和合金钢。
材料的选择应根据传动轴的使用环境和工作要求来进行,确保传动轴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硬度。
2.前期准备:在机械加工之前,需要对传动轴进行前期准备工作。
首先,要进行检查和清洁,确保传动轴的表面光滑、无划痕和氧化层。
其次,要对传动轴进行标记,以便加工过程中的定位和跟踪。
3.加工工艺选择:传动轴的机械加工涉及到多个加工过程,如车削、铣削、钻孔、锯断等。
针对不同的加工工艺,需要选择合适的机床和刀具,并确定加工过程中的参数,如刀具的进给速度、切削深度和切削速度等。
4.加工顺序:传动轴的机械加工需要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以保证加工过程的连贯性和高效性。
通常情况下,可以按照车削、铣削、钻削的顺序进行加工,每个工序之间要进行充分的清洗和检查。
5.检验和修整:传动轴的机械加工完成后,需要进行检验和修整工作。
检验一般包括外观检查和尺寸测量,以确保传动轴的质量和精度。
如果发现问题,需要进行修整和矫正,直到达到要求的尺寸和形状。
6.表面处理:最后,需要对传动轴进行表面处理,以提高其表面硬度和耐磨性。
常用的表面处理方法有热处理、表面喷涂和镀层等,根据传动轴的使用环境和要求来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
综上所述,设计传动轴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是确保传动轴质量和精度的重要步骤。
通过合理的材料选择、加工工艺选择、加工顺序、检验修整和表面处理等步骤,可以确保传动轴能够满足使用要求,并且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耐久性。
传动轴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

传动轴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传动轴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设备中的重要零件,其主要作用是将发动机的动力传递到其他运动部件上。
为了保证传动轴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传动轴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的关键步骤和注意事项。
首先,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的第一步是确定传动轴的材料和硬度要求。
传动轴通常由优质的合金钢制成,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耐磨性。
在确定材料后,需要进行材料硬度测试,以确保符合设计要求。
接下来,需要进行传动轴的机械加工工艺流程设计。
根据传动轴的形状和尺寸,选择合适的机床和切削工艺。
传动轴通常需要进行车削、铣削、钻孔等工艺操作。
在工艺流程设计时,需要考虑到加工余量、表面质量要求和加工时间等因素。
在机械加工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加工参数。
首先是切削速度,根据传动轴的材料和硬度确定最佳切削速度,在保证加工质量的前提下提高生产效率。
其次是进给量和切削深度,需要根据加工要求和机床能力进行合理的选择。
最后是刀具选择,选择合适的刀具类型和刀具材料,以确保切削效果和寿命。
另外,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还需要注意一些细节问题。
首先是加工工艺中的装夹和夹持方式,要保证传动轴在加工过程中的稳定性和精度。
其次是切削润滑,传动轴的切削润滑对于加工质量和刀具寿命有很大影响,因此需要选择合适的切削液,并严格控制切削润滑剂的用量和使用情况。
最后,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还需要考虑传动轴的热处理和表面处理。
热处理可以提高传动轴的强度和耐磨性,而表面处理可以提高传动轴的表面硬度和耐腐蚀性。
因此,在工艺设计中需要包含热处理和表面处理的工艺流程,并严格控制处理参数和工艺质量。
总之,传动轴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是确保传动轴质量和性能的重要环节。
通过合理设计加工工艺流程、控制加工参数和细节注意事项,可以保证传动轴的加工质量和工艺稳定性,提高传动轴的可靠性和寿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南工业大学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资料袋机械工程学院(系、部)______ 2011 〜2012 学年第_J __________ 学期课程名称机械制造工艺学指导教师________________ 职称教授学生姓名 _____ 专业班级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题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传动轴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______________ 成绩 _________________ 起止日期2011年_12月_19日〜2011年_12__月_26_日目录清单湖南工业大学课程设计任务书2011 —2012学年第一学期机械工程学院(系、部)机械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机工091班级课程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机械制造工艺学设计题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传动轴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完成期限:自2011年12 月日至2011 年12 月26_日共J_周指导教师(签字):________________ 年月日系(教研室)主任(签字):____________________ 年月日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说明书课题名称: 传动轴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指导老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成绩:机械工程学院2011年12月目录、传动轴的工艺性分析 (1)1.传动轴的工作原理 (1)2.零件图样分析 (1)3.零件的工艺分析 (1)4.审查零件的结构工艺性 (2)二、选择毛坯的制造方式 (2)1.毛坯的选择 (2)2.确定毛坯的尺寸 (2)三、传动轴的基准选择、加工方案、制定工艺路线•• (3)1 .定位基准的选择 (3)2.零件表面加工方法的确定 (3)3.加工阶段的划分 (4)4.加工顺序的安排 (5)5.传动轴工艺路线的确定 (5)四、机床设备的选用 (7)1. ......................................................................................................................................... 机床设备的选用.. (7)2. ......................................................................................................................................... 工艺装备的选用.. (7)五、工序加工余量的确定,工序尺寸及公差的计算 (7)六、确定工序的切削用量 (13)七、课程设计体会 (16)八. ................................ 参考资料17一、传动轴的工艺性分析1•传动轴的工作原理轴上的两个齿轮或是带轮均置于箱体外,作用是传递动力,所以材料具有较高的抗弯强度、扭转强度。
2.零件图样分析(1)该零件轴段的安排是呈阶梯型,中间粗两端细,符合强度外形原则,便于安装和拆卸。
其加工精度要求较高,要有较高的形位公差,表面粗糙度最高达到了 1.6卩m零件的中心轴是设计基准和工艺基准。
(203500016mm为轴承配合,所以保证两轴承的同轴度为0.012mm(3)零件的材料为45钢。
(4)调质处理,表面硬度为220-250HBS(5)$35;016mm为轴承配合,所以轴表面的精度,配合要求较高,Ra为1.6卩m(6)各轴肩处过渡圆角R =1.5mm。
(7)轴端加工出45°倒角,是为了便于装配。
3.零件的工艺分析(1)零件的毛坯材料为45,是典型的轴用材料,综合机械性能良好。
该材料是优质碳素钢,经调质处理之后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切削加工性能。
经淬火加高温回火后具有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具有较高的强度、较好的韧性和塑性。
(2)该轴式阶梯轴,其结构复杂程度一般。
根据表面粗糙度要求和生产类型,表面加工分为粗加工和精加工。
加工时应把精加工和粗加工分开,这样经多次加工以后逐渐减少零件的变形误差。
(3)此零件的毛坯为模锻件,外形不需要加工。
(4)该轴的加工以车削为主,车削时应保证外圆的同轴度。
(5)在精车前安排了热处理工艺,以提高轴的疲劳强度和保证零件的内应力减少,稳定尺寸、减少零件变形。
并能保证工件变形之后能在半精车时纠正。
(6)同一轴心线上各轴孔的同轴度误差会导致轴承装置时歪斜,影响轴的同轴度和轴承的使用寿命。
所以在车削磨削过程中,要保证其同轴度。
4.审查零件的结构工艺性(1)结构力求简单、对称,横截面尺寸不应该有突然地变化。
(2)应有合理的模面和圆角半径(3)45刚具有良好的锻性二、选择毛坯的制造方式1.毛坯的选择因为传动轴在工作过程中要承受冲击载荷、扭转力矩,且载荷比较大。
为增强它的抗扭强度和冲击韧度,毛坯应选用优质中碳钢。
采用模锻方法制造毛坯。
2.确定毛坯的尺寸根据零件图各个部分的加工精度要求,锻件的尺寸公差等级为8-12级,加工余量等级为普通级,故取IT=12级。
三、传动轴的基准选择、加工方案、制定工艺路线1.定位基准的选择正确的选择定位基准是设计工艺过程中的一项重要的内容,也是保证加工精度的关键,定位基准分为精基准和粗基准,以下为定位基准的选择。
(1)粗基准的选择粗基准的选择应能保证加工面与非加工面之间的位置精度,合理分配各加工面的余量,为后续工序提供精基准。
所以为了便于定位、装夹和加工,可选轴的外圆表面为粗基准,或用外圆表面和顶尖孔共同作为粗基准。
用外圆表面定位时,因基准面加工和工件装夹都比较方便,一般用卡盘装夹。
为了保证重要表面的粗加工余量小而均匀,应选该表面为粗基准,并且要保证工件加工面与其它不加工表面之间的位置精度。
(2)精基准的选择根据传动轴的技术要求和装配要求,应选择轴左端面©28需41和©35;016为精基准。
零件上的很多表面都可以以两端面作为基准进行加工。
可避免基准转化误差,也遵循基准统一原则。
两端的中心轴线是设计基准。
选用中心轴线为定位基准,可保证表面最后的加工位置精度,实现了设计基准和工艺基准的重合。
由于两轴面的精加工工序要求余量小且均匀,可利用其自身作为基准。
2.零件表面加工方法的确定根据零件图上各表面的加工要求以及材料性质等因素,以车削加工为主,由于©35;.OI6两个端面的粗糙度Ra为1.6卩m采用磨削加工。
传动轴各表面的具体加工方法如表3-1表加工方法3.加工阶段的划分①划分的原因:保证加工质量合理,划分加工阶段能合理地使用机床设备,便于热处理工序的安排,便于及时发现毛坯的缺陷,保护精加工过后的表面。
②阶段的划分:传动轴的加工质量要求较高,其中表面粗糙度要求最高为Ra1.6卩m另外几处圆跳动也有较高的位置精度要求。
精加工方案的确定,可将加工阶段分为粗加工,半精加工,精加工,精密加工阶段等几个阶段。
粗加工阶段主要是为了切除各加工表面上的大部分余量,提高生产量。
将I和川的精基准的粗加工完成,可以保证后续工序都采用精基准进行定位加工,从而保证其它表面的精度要求,粗车左右端面。
在半精加工阶段,是为各主要表面的精加工做准备,完成轴各表面的加工。
在精加工阶段,对各轴面轴表面进行加工。
使要求不高的面达到精度和表面粗糙度要求,在精密加工阶段对有特殊要求的表面川、V轴面进行加工,使其达到规定的质量要求。
车削加工完成后则对键槽进行铣削。
4.加工顺序的安排(1)机械加工工序①按先基准平面后其他的原则:机械加工工艺安排是总是先加工好定位基准面,所以应先安排为后续工序准备好定为基准。
先加工精基准面,然后车表面外圆。
②按先粗后精的原则:先安排粗加工工序,后安排精加工工序。
先安排精度要求较高的各主要表面,后安排精加工。
③按先主后次的原则:先加工主要表面,如车外圆各个表面,端面等。
后加工次要表面,如铣键槽等。
④先外后内,先大后小原则:加工阶梯外圆时先加工直径较大的后加工直径小的。
⑤次要表面的加工安排:键槽等次要表面的加工通常安排在外圆精车或粗磨之后,精磨外圆之前。
⑥对于©3500.016mm加工质量要求较高的表面,安排在后面,并在前几道工序中注意形位公差,在加工过程中不断调整、保证其形位公差。
⑦先面后孔原则:先加工端面,再铣键槽。
(2)热处理工序的安排在粗加工后进行调质处理,能提高轴的综合性能。
最终热处理安排在铣键槽之后粗磨之前。
这样能够提高材料强度、表面硬度和耐磨性。
(3)辅助工序的安排在粗加工和热处理后,安排校直工序。
在半精车加工之后安排去毛刺和中间检验工序。
在精加工之后安排去毛刺、清洗和终检工序。
综上所述,该轴的工序安排顺序为:锻造一一基准加工一一主要表面粗加工一一热处理一一主要表面半精加工一一主要表面的精加工一一车槽一一铣键槽一一淬火一一粗磨一一精磨一一去毛刺一一检验。
5•传动轴工艺路线的确定根据以上的加工工艺过程的分析确定零件的工艺路线如表3-2表3-2的工艺路线四、机床设备的选用1.机床设备的选用在本方案中,选用较高效率的专用机床和通用机床。
根据该轴尺寸的大小要求,选用卧式铣床CA6140外圆磨M1412铣床X083o2.工艺装备的选用在本方案中,所用的刀具有通用道具和特殊刀具,量具有游标卡尺、卡尺、塞规等。
另外还要用到夹具。
采用三爪卡片卡盘装夹。
五、工序加工余量的确定,工序尺寸及公差的计算(1)对轴左端'28;02;mm外圆表面加工工艺路线为:粗车------- 半精车--- 精车。
由工序20,40,70组成,查表可得各个工序余量:精车余量为0.5mm,半精车余量为1.4mm 粗车余量为4.0mm 总加工余量为5.9mm计算各项工序尺寸:精车后达到图纸上的尺寸28^.040 mm,其表面粗糙度为Ra6.3 卩m精车前尺寸:28+0.5=28.5mm半精车前尺寸:28.5+1.4=29.9mm粗车前尺寸:29.9+4.0=33.9mm按照各工序所得到的经济精度所对应的值精车的经济精度公差等级IT7,其公差值T1=0.021mm半精车的经济精度公差等级IT9,其公差值T2=0.052mm粗车的经济精度公差等级为IT11,其公差值T3=0.13mm 将上面的数据填入下表(表5-1 ):表5-1加工数据(2)对轴左端*34+0.^ mm外圆表面,加工工艺路线为粗车一一半精车一一精车,尽由工序20,40,70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