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数学上第三次月考试卷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三次月考试卷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三次月考试卷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三次月考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2分)1.能用平方差公式计算的是( )A(x-2)(x+1) B(x+2)(2+x)C(x+y)(y- ) D(-a+b)(a-b)2.若x2+2(m-3)x+16是完全平方式,则m的值等于( )A 3B -5C 7D 7或-13 .若a≠b,则下列等式:①(a-b)2=(b-a)2 ②(a-b)2= -(b-a)2③(a+b)(a-b)=(-a-b)(b-a)④(-a-b)2=(a+b)2 其中正确的有(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4.若一个三角形中的最小角为ɑ,则ɑ的取值范围是( )A 0ºɑ180ºB 0ºɑ90ºC 60º≤ɑ90ºD 0ºɑ≤60º5.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A x4+x2=x6B x2●x3=x6C (x2)3=x6D x2-y2=(x-y)26.直线a.b.c.表示三条互相交叉的公路,现在要建一个货物中转站,要求他到三条公路的距离相等,则可供选择的地址有( )A 1处B 2处C 3处D 4处二、填空(每题3分,共24分):7. -t3 ‧ (-t)4 ‧ (-t)3= ________8. 分解因式 m2n-6mn+9n=________9. 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外角是100°,则他的底角的度数是________10. 若x-m与2x+3的乘积中不含一次项,则m的值为_______11. (-)2002×(-1.5)2003=________12.直角坐标系中,点A(-2,2), B(0,1), 点P在x轴上,且△PAB是等腰三角形,则满足条件的点P共有______个13.如果(4a2b-3ab2)÷M=-4a+3b,那么单项式M=________14.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2-m, m)关于x轴对称的点在第四象限,则m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三、解答(每题5分,共20分)15.化简求值x(x-y)-y(y-x)+(x-y)2 其中x=-1,y=-216.如图,学校校园内有一块三角形空地,计划在这块空地上建成一个花园,美化校园环境,预计花园每平方米造价为50元,学校建这个花园需要投资多少?17.平面直角坐标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都为1个单位长度(1)画出 ABC向下平移3个单位长度的 A1B1C1(2)画出 A1B1C1关于y轴对称的 A2B2C2(3)写出 A1 、A2 的坐标18.△ABC中,AB=AD=DC,∠BAD=26°求∠B和∠C的度数四、解答题(每题7分,共28分)19.如图,D、E分别是AB、AC的中点,CD⊥AC于点D,BE⊥AC于点E 求证:AB=AC20.已知,a-b=3,ab=4求下列各式的值:(1)a2+b2(2)a+b21.如图,点M、N、B、G都在坐标轴上,将△MOG绕点O顺时针旋转90°正好与△BON重合,延长MG交BN于点P求证:(1)BG=OM-ON (2)MP⊥BN22.如图,在△ABC中,∠C=90°,AD平分∠BAC,DE⊥AB于点E,点F在AC上,BD=DF(1)求证:CF=EB:(2)请你判断AE,AF与BE的大小关系,并说明理由五、解答题(每题8分,共16分)23 . 如图,EG∥AF,请你从下面三个条件中,选两个作为已知条件,另一个作为结论,推出一个正确的命题,并证明这个命题(只写出一种情况)①AB=AC;②DE=DF;③BE=CF.24. 先阅读下面的内容,再解决问题例题,若m2+2mn+2n2-6n+9=0,求m和n的值解:∵m2+2mn+2n2-6n+9=0,∴m2+2mn+n2+n2-6n+9=0,∴(m+n)2+(n-3)2=0, ∴m+n=0,n-3=0,∴m=-3,n=3问题:(1)若x2+2y2+2xy-4y+4=0,求xy的值;(2)已知啊,a,b,c是△ABC的三边长,满足a2+b2=10a+8b-41,求c的取值范围六、解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25.乘法公式的探究及应用(1)如图14-Z-1①,可以求出阴影部分的面积是________(写成两数平方差的形式)(2)若将图①的阴影部分裁剪下来,重新拼成一个长方形(如图②),则他的宽是______,长是________,面积是_________________(写成多项式乘法的形式)(3)比较图①,图②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可以得到公式______________(用式子表示)(4)运用你所得的公式,计算下列各题:①(n+1-m)(n+1+m); ②1003×99726.如图①,一张三角形ABC纸片,点D、E分别是△ABC边上两点.研究(1):如果沿直线DE折叠,使A点落在CE上,则∠BDA′与∠A的数量关系是_______________研究(2):如果折成图②的形状,猜想∠BDA′、∠CEA′和∠A的数量关系是______ 研究(3):如果折成图③的形状,猜想∠BDA′、∠CEA′和∠A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研究(4):将问题1推广,如图④,将四边形ABCD纸片沿EF折叠,使点A、B落在四边形EFCD的内部时,∠1+∠2与∠A、∠B之间的数量关系是___________.初二数学学习方法与技巧要有复习意识在初二数学的学习过程中,一定要善于及时复习,这样学生会逐渐养成一个良好的复习习惯,对于之前所学的数学知识如果能够及时复习,那么在初二数学成绩上面一定会有所提高的。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三次月考试卷(附答案)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年_______班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 - - - - - - - - 密封线 - - - - - - - - - 密封线 - - - - - - - - -八年级第一学期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三次月考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2分)1.下列“表情”中属于轴对称图形的是( )A .B .C .D .2.下列各式中,计算结果正确的是( )A .(x ﹣2)(x ﹣2)=x 2﹣2B .(﹣ab ﹣c )(c ﹣ab )=a 2b 2﹣c 2C .()(b )=a 22D .(x+y )(﹣x ﹣y )=x 2﹣y 23.已知一个等腰三角形两边长分别为5,6,则它的周长为( ) A .16B .17C .16或17D .10或124.如图,在下列条件中,不能判断△ABD ≌△BAC 的条件是( ) A .∠BAD=∠ABC ,∠ABD=∠BAC B .AD=BC ,BD=ACC .BD=AC ,∠BAD=∠ABCD .∠D=∠C ,∠BAD=∠ABC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三次月考试卷(附答案)A .a=0B .a=1C .a ≠﹣1D .a ≠06.如图,△ABC 中,已知∠B 和∠C 的平分线相交于点F ,经过点F 作DE ∥BC ,交AB 于D ,交AC 于点E ,若BD+CE=9,则线段DE 的长A .9B .8C .7D. 6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7.在实数范围内把多项式x 2y ﹣2xy ﹣y 分解因式所得的结果是 .8.已知a 、b 、c 是三角形的三边长,化简:|a ﹣b+c|+|a ﹣b ﹣c|= . 9.已知a ﹣b=1,则a 2﹣b 2﹣2b 的值是 . 10.如图,已知∠AOB=60°,点P 在边OA 上,OP=12,点M 、N 在边OB 上,PM=PN ,若MN=2,则OM 的长为 .第10题图11.已知4y 2+my+1是完全平方式,则常数m 的值是 .12.计算(﹣3a3)2•(﹣2a2)3= .13.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110°,则这个三角形的三个角应该为.14.在边长为a的正方形中挖去一个边长为b的小正方形(a>b)(如图甲),把余下的部分拼成一个矩形(如图乙),根据两个图形中阴影部分的面积相等,可以验证(填写序号).①(a+b)2=a2+2ab+b2②(a﹣b)2=a2﹣2ab+b2③a2﹣b2=(a+b)(a﹣b)④(a+2b)(a﹣b)=a2+ab﹣2b2.第14题图三.解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5.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是外角和的3倍,求这个多边形的边数.16.17. 计算:(25m2+15m3n﹣20m4)÷(﹣5m2)18. 计算:(2a+3b)(2a﹣3b)﹣(a﹣3b)2四.解答题(19-22每小题各7分,23-24每小题各8分,共44分)19. 化简求值(x+2y)2﹣(x+y)(x﹣y)20.分解因式:①6xy2﹣9x2y﹣y3②(a2+b2﹣c2)2﹣4a2b2.21.如图,在4×3正方形网格中,阴影部分是由5个小正方形组成的一个图形,请你用两种方法分别在下图方格内添涂2个小正方形,使这7个小正方形组成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22.如图,△ABC中,AB=AC,AM是BC边上的中线,点N在AM上,求证:NB=NC.23.如图在△ABC中,AB=AC,点D在AC上,且BD=BC=AD,求∠A的度数.24.如图,AD是△ABC的角平分线,H,G分别在AC,AB上,且HD=BD.(1)求证:∠B与∠AHD互补;(2)若∠B+2∠DGA=180°,请探究线段AG与线段AH、HD之间满足的等量关系,并加以证明.五、解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25.(1)将一个式子或一个式子的某一部分通过恒等变形化为完全平方式或几个完全平方式的和,这种方法称之为配方法.这种方法常常被用到式子的恒等变形中,以挖掘题目中的隐含条件,是解题的有力手段之一.例如,求x2+4x+5的最小值.解:原式=x2+4x+4+1=(x+2)2+1∵(x+2)2≥0 ∴(x+2)2+1≥1∴当x=﹣2时,原式取得最小值是1请求出x2+6x﹣4的最小值.(2)非负性的含义是指大于或等于零.在现初中阶段,我们主要学习了绝对值的非负性与平方的非负性,几个非负算式的和等于0,只能是这几个式子的值均为0.请根据非负算式的性质解答下题:已知△ABC的三边a,b,c满足a2﹣6a+b2﹣8b+25+|c﹣5|=0,求△ABC的周长.(3)已知△ABC的三边a,b,c满足a2+b2+c2=ab+bc+ac.试判断△ABC的形状.26.如图,已知△ABC中,AB=AC=18cm,∠B=∠C,BC=12cm,点D为AB的中点.(1)如果点P在线段BC上以3cm/s的速度由点B向点C运动,同时,点Q在线段CA上由点C向点A运动.①若点Q的运动速度与点P的运动速度相等,经过1秒后,△BPD与△CQP是否全等,请说明理由;②若点Q的运动速度与点P的运动速度不相等,经过t秒后,△BPD与△CQP全等,求此时点Q的运动速度与运动时间t.(2)若点Q以②中的运动速度从点C出发,点P以原来的运动速度从点B同时出发,都逆时针沿△ABC三边运动,则经过后,点P与点Q第一次在△ABC的边上相遇?(在横线上直接写出答案,不必书写解题过程)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小题)1. D.2. B.3. C.4. C.5. C.6. A.二.填空题(共8小题)7. y(x﹣x﹣18. 2c.9. 1.10.11.±4 12.﹣72a12.13 .70°,55°,55°或70°,70°,40°.14.③.三.解答题(共10小题)15.解:设这个多边形是n边形,由题意得:(n﹣2)×180°=360°×3,解得:n=8.答: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8.16.2a6b5c5;17. ﹣5﹣3mn+4m2;18. 3a2﹣18b2+6ab19. (x+2y)2﹣(x+y)(x﹣y),=x2+4y2+4xy﹣(x2﹣y2)=5y2+4xy原式(﹣2)=20.分解因式:①原式=﹣y(y2﹣6xy+9x2)=﹣y(y﹣3x)2,②原式=(a2+b2﹣c2+2ab)(a2+b2+c2﹣2ab),=[(a+b)2﹣c2][(a﹣b)2﹣c2],=(a+b+c)(a+b﹣c)(a﹣b+c)(a﹣b﹣c).21如图所示,答案不唯一,参见下图.22证明:∵AB=AC,AM是BC边上的中线,∴AM⊥BC.…(2分)∴AM垂直平分BC.∵点N在AM上,∴NB=NC.…(4分)23解:设∠A=x°.∵BD=AD,∴∠A=∠ABD=x°,∠BDC=∠A+∠ABD=2x°,∵BD=BC,∴∠BDC=∠BCD=2x°,∵AB=AC,∴∠ABC=∠BCD=2x°,在△ABC中x+2x+2x=180,解得:x=36,∴∠A=36°.24证明:(1)在AB上取一点M,使得AM=AH,连接DM,∴△AHD≌△AMD,∴HD=MD,∠AHD=∠AMD,∵HD=DB,∴DB=MD,∴∠DMB=∠B,∵∠AMD+∠DMB=180°,∴∠AHD+∠B=180°,即∠B与∠AHD互补.(2)由(1)∠AHD=∠AMD,HD=MD,∠AHD+∠B=180°,∵∠B+2∠DGA=180°,∠AHD=2∠DGA,∴∠AMD=2∠DGM,又∵∠AMD=∠DGM+∠GDM,∴2∠DGM=∠DGM+∠GDM,即∠DGM=∠GDM,∴MD=MG,∴HD=MG,∵AG=AM+MG,∴AG=AH+HD.25解:(1)x2+6x﹣4=x2+6x+9﹣9﹣4=(x+3)2﹣13,∵(x+3)2≥0∴(x+3)2﹣13≥﹣13∴当x=﹣3时,原式取得最小值是﹣13.(2)∵a2﹣6a+b2﹣8b+25+|c﹣5|=0,∴(a﹣3)2+(b﹣4)2+|c﹣5|=0,∴a﹣3=0,b﹣4=0,c﹣5=0,∴a=3,b=4.c=5,∴△ABC的周长=3+4+5=12.(3)△ABC为等边三角形.理由如下:∵a2+b2+c2=ab+bc+ac,∴a2+b2+c2﹣ac﹣ab﹣bc=0,∴2a2+2b2+2c2﹣2ac﹣2ab﹣2bc=0,即a2+b2﹣2ab+b2+c2﹣2bc+a2+c2﹣2ac=0,∴(a﹣b)2+(b﹣c)2+(c﹣a)2=0,∴a﹣b=0,b﹣c=0,c﹣a=0,∴a=b=c,∴△ABC为等边三角形.26解:(1)①全等,理由如下:∵t=1秒,∴BP=CQ=1×1=1厘米,∵AB=6cm,点D为AB的中点,∴BD=3cm.又∵PC=BC﹣BP,BC=4cm,∴PC=4﹣1=3cm,∴PC=BD.又∵AB=AC,∴∠B=∠C,∴△BPD≌△CQP;②假设△BPD≌△CQP,∵v P≠v Q,∴BP≠CQ,又∵△BPD≌△CQP,∠B=∠C,则BP=CP=6cm,BD=CQ=9cm,∴点P,点Q运动的时间秒,∴v Q;(2)设经过x秒后点P与点Q第一次相遇,由题意,得1.5x=x+2×6,解得x=24,∴点P共运动了24s×1cm/s=24cm.∵24=2×12,∴点P、点Q在AC边上相遇,∴经过24秒点P与点Q第一次在边AC上相遇.故答案为:24,AC.。
人教版八年级(上)数学第三次月考试题

人教版八年级(上)数学第三次月考试题(考试总分:150 分)一、单选题(本题共计10小题,总分40分)1.(4分)1.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A.4=±2B.±9=3C.3-8=-2 D.-22=-22.(4分)2.计算(2xy)3÷(2xy2)的结果是( )A.2y B.3x2y C.4xy D.4x2y3.(4分)3.长方形的面积为4a2-6ab+2a,一边长为2a,则它的另一边长为( )A.2a-3b B.4a-6bC.2a-3b+1 D.4a-6b+24.(4分)4.等腰三角形底边长为5 cm,一腰上的中线把其周长分为两部分,差为2 cm,则腰长为( )A.7 cm B.7 cm或3 cmC.3 cm D.不确定5.(4分)5.如图,在△ABC中,AB=AC,D,E两点在BC上,且有AD=AE,BD=CE.若∠BAD=30°,∠DAE=50°,则∠BAC的度数为( )A.130°B.120°C.110°D.100°6.(4分)6.若n为大于0的整数,则(2n+1)2-(2n-1)2一定是( )A.6的倍数B.8的倍数C.12的倍数D.9的倍数7.(4分)7.下列各式能用完全平方公式分解因式的有( )①4x2-4xy-y2②x2+x+14③-1-a-14a2④m2n2+4-4mn ⑤a2-2ab+4b2⑥x2-8x+9A.1个B.2个C.3个D.4个8.(4分)8.如图,AB∥DE,AC∥DF,AC=DF,要使△ABC≌△DEF需再补充一个条件,下列条件中,不能选择的是( )A.AB=DE B.BC=EFC.EF∥BC D.∠B=∠E9.(4分)9.假设电视机屏幕为长方形,长BC=52 cm,“某个电视机屏幕大小是65 cm”的含义是长方形的对角线BD长为65 cm,如图所示,则该电视机屏幕的高CD为( )A.13 cm B.30 cmC.39 cm D.52 cm10.(4分)10.如图,△ABC是等边三角形,点P是三角形内的任意一点,PD∥AB,PE∥BC,PF∥AC.若△ABC的周长为12,则PD+PE+PF=( )A.12 B.8 C.4 D.3二、 填空题 (本题共计6小题,总分24分)11.(4分)11.在“We like maths”这个句子的所有字母中,字母“e”出现的频率为____. 12.(4分)12.计算:3ab 2·⎝ ⎛⎭⎪⎫-13a 2b ·2abc=____. 13.(4分)13.若31-2x 与33x -5 互为相反数,则1-x =_.14.(4分)14.小红同学5月份各项消费情况的扇形统计图如图所示,其中小红在学习用品上支出100元,则在午餐上支出__元15.(4分)15.如图,OP 平分∠MON ,PE ⊥OM 于点E ,PF ⊥ON 于点F ,OA =OB ,则图中共有__对全等三角形.16.(4分)16.如图,折叠长方形纸片ABCD ,使点B 落在边AD 上,折痕EF 的两端分别在AB ,BC 上(含端点),且AB =6 cm ,BC =10 cm ,则折痕EF 的最大值是___ cm.三、 解答题 (本题共计9小题,总分86分)17.(8分)17.计算:(1)(-1)3+|3-2|-3125+16;(2)⎝ ⎛⎭⎪⎫13x +y ⎝ ⎛⎭⎪⎫13x -y ⎝ ⎛⎭⎪⎫19x 2+y 2. 18.(8分)18.先化简,再求值 :3(x -1)2-(3x +1)(3x -1)+6x(x -1).其中x =1319.(10分)19.如图,在△ABC 中,点D ,E 分别是AC ,AB 上的点,BD 与CE 相交于点O ,给出下列三个条件:①∠1=∠2;②∠3=∠4;③BE =CD.上述三个条件中,哪两个条件可以判定△ABC 是等腰三角形,写出其中的一种情况,并加以证明.20.(10分)20.如图,小明想把一长为60 cm 、宽为40 cm 的长方形硬纸片做成一个无盖的长方体盒子,于是在长方形纸片的四个角各剪去一个相同的小正方形.(1)若设小正方形的边长为x cm ,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2)当x =5时,求这个盒子的体积.21.(10分)21.如图,∠AOB =60°,OC 平分∠AOB ,过点C 作CD ⊥OC ,垂足为点C ,交OB 于点D ,CE ∥OA 交OB 于点E.(1)判断△CED 的形状,并说明理由.(2)若CD =6,OD =10,直接写出OC 的长.22.(9分)22.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方式更多样、便捷.某校数学兴趣小组设计了“你最喜欢的沟通方式”调查问卷(每人必选且只选一种),在全校范围内随机调查了部分学生,将统计结果绘制了如下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请结合图中所给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这次统计共抽查了__名学生;在扇形统计图中,表示“QQ”的扇形圆心角的度数为____.(2)将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3)该校共有2 500名学生,请估计该校最喜欢用“微信”进行沟通的学生有多少名?23.(9分)23.如图,长方形纸片ABCD的长AD=8 cm,宽AB=4 cm,将其折叠,使点D 与点B重合.(1)求证:BE=BF.(2)求折叠后DE的长.(3)求以折痕EF为边的正方形的面积.24.(10分)24.已知,如图,在长方形ABCD中,AB=4,AD=6.延长BC到点E,使CE=3,连接DE.(1)DE的长为.(2)动点P从点B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沿BC﹣CD﹣DA向终点A运动,设点P运动的时间为t秒,求当t为何值时,△ABP和△DCE全等?(3)若动点P从点B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仅沿着BE向终点E运动,连接DP.设点P运动的时间为t秒,是否存在t,使△PDE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t的值;否则,说明理由.25.(12分)25.【问题情境】如图①,在△ABC中,若AB=10,AC=6,求BC边上的中线AD的取值范围.(1)【问题解决】延长AD到点E使DE=AD,再连接BE(或将△ACD绕着点D逆时针旋转180°得到△EBD),把AB、AC、2AD集中在△ABE中,利用三角形三边的关系即可判断出中线AD的取值范围是.【反思感悟】解题时,条件中若出现“中点”、“中线”字样,可以考虑构造以该中点为对称中心的中心对称图形,把分散的已知条件和所求证的结论集中到同个三角形中,从而解决问题.(2)【尝试应用】如图②,△ABC中,∠BAC=90°,AD是BC边上的中线,试猜想线段AB,AC,AD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3)【拓展延伸】如图③,△ABC中,∠BAC=90°,D是BC的中点,DM⊥DN,DM 交AB于点M,DN交AC于点N,连接MN.当BM=4,MN=5,AC=6时,请直接写出中线AD的取值范围.(温馨提示:如果设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度分别是a和b,斜边长度是c,那么可以用数学语言表达三边关系,a2+b2=c2)。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三次月考试卷及答案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三次月考试卷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图形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 .B .C .D .2.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 .235a b ab ⋅=B .3412a a a ⋅=C .2242(3)6a b a b -=D .42222a a a a ÷+=3.若等腰三角形的底角是顶角的2倍,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角的度数是( ) A .36°B .72°C .36°或72°D .无法确定4.如图,点O 是△ABC 内一点,∠A=80°,∠1=15°,∠2=40°,则∠BOC 等于( )A .95°B .120°C .135°D .无法确定5.如图,AB ∥CD ,BC ∥AD ,AB=CD ,AE=CF ,其中全等三角形共有( )对A .5B .3C .6D .46.如图,ABC △中,16AB AC ==,AD 平分BAC ∠,点E 为AC 的中点,连接DE ,若CDE △的周长为26,则BC 的长为( )A .20B .16C .10D .8 7.把多项式2(2)(2)m a m a -+-分解因式正确的是( )A .2(2)()a m m -+B .(2)(1)m a m --C .(2)(1)m a m -+D .(2)(1)m a m --8.比较255、344、433的大小( )A .255<344<433B .433<344<255C .255<433<344D .344<433<2559.已知5x=3,5y=2,则52x-3y=( ) A .34B .1C .23D .9810.如图所示,△ABP 与CDP △是两个全等的等边三角形,且PA PD ⊥,有下列四个结论:①15PBC ∠=︒;②AD BC ∥;③PC AB ⊥;④四边形ABCD 是轴对称图形,其中正确的个数为(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28分)11.已知一个正多边形的每个外角都等于45°,则这个正多边形的边数是__________. 12.已知:点A (m ,2)与点B (3,n )关于y 轴对称,则(m+n )2018=__________.13..若49n n x y ==,,则()n xy =__________.14. 如图,在Rt △ABC 中,∠ACB=90°,BC=2 cm ,CD ⊥AB ,在AC 上取一点E ,使EC=BC ,过点E 作EF ⊥AC 交CD 的延长线于点F .若EF=8 cm ,则AE=__________cm .(第14题图) (第16题图)15.已知一个长方形的长、宽分别为a ,b ,如果它的周长为10,面积为5,则代数式22a b ab +的值为__________.16.如图,Rt △ABC 中,∠C=90°,BD 平分∠ABC 交边AC 于点D ,CD=4,△ABD 的面积为10,则AB 的长是__________17. 对于实数a ,b ,定义运算“※”如下:a ※b=a2-ab ,例如,5※3=52-5×3=10.若(x+1)※(x-2)=6,则x 的值为__________.三、解答题(一)(每小题6分,共18分)18.计算(1)321(6)3a ab -⋅-; (2)22(32)x y xy xy xy -+÷19.将下列整式因式分解(1)xy 2-9x ; (2)2441a a -+;20.先化简,再求值:(a-2b )(a+2b )-(a-2b )2+8b 2,其中a=-2,b=12.四、解答题(二)(每小题8分,共24分)21.如图,在Rt △ABC 中,∠C=90°.作∠BAC 的平分线AP 交边BC 于点D .(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若∠BAC=28°,求∠ADB 的度数.(第21题图) (第22题图)22.如图,△ABC 和△ADE 都是等腰三角形,BC 、DE 分别是这两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边,且∠BAC=∠DAE .(1)求证:BD=CE ;(2)连接DC .如果CD=CE ,试说明直线AD 垂直平分线段BC .23.已知a 、b 、c 为ABC △的三边长,2254210a b ab b +--+=,且ABC △为等腰三角形,求ABC △的周长.五、解答题(三)(每小题10分,共20分)24.在一次测试中,甲、乙两同学计算同一道整式乘法:(2x+a )(3x+b ),由于甲抄错了第一个多项式中的符号,得到的结果为6x 2+11x-10;由于乙漏抄了第二个多项式中的系数,得到的结果为2x 2-9x+10.(1)试求出式子中a ,b 的值;(2)请你计算出这道整式乘法的正确结果.25.如图,△ABC 和△AOD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B=AC ,AO=AD ,∠BAC=∠OAD=90°,点O 是△ABC 内的一点,∠BOC=130°.(1)求证:OB=DC ; (2)求∠DCO 的大小;(3)设∠AOB=α,那么当α为多少度时,△COD 是等腰三角形.八年级数学答案一、选择题12 3 4 5 6 7 8 9 10 ADBCBABCDD二、填空题11、 8 12、 1 13、 36 14、 6 15、 25 16、 4 17、 1三、解答题(一)18、(1)解:原式3221363a a b =-⋅ (2) 解:原式=3x-y+2=3221363a ab -⨯⋅ 5212a b =-.19、(1)解:原式=x (y 2-9) (2)解:22441(21)a a a -+=-=x (y+3) (y-3)20、四、解答题(二)21、(1)如下图所示,AD 为所求的角平分线:(2)∵∠BAC 的平分线AP ,∠BAC =28°,∴∠CAD =BAD =14°,又∵∠C =90°,∠ADB =∠C +∠CAD , ∴∠ADB =90°+14°=104°.22、(1)∵△ABC 和△ADE 都是等腰三角形,且∠BAC =∠DAE ,∴AB =AC ,AD =AE ,∠BAD =∠CAE .在△ABD 和△ACE 中,AB AC BAD CAE AD AE =⎧⎪∠=∠⎨⎪=⎩,∴△ABD ≌△ACE (SAS ), ∴BD =CE .(2)由(1)知△ABD ≌△ACE ,∴BD =CE . ∵CD =CE ,∴CD =BD , ∴点D 在BC 的中垂线上.∵AB =AC ,∴点A 在BC 的中垂线上, ∴AD 垂直平分线段BC .23、∵2254210a b ab b +--+=,∴22244210a ab b b b -++-+=, ∴22(2)(1)0a b b -+-=, ∴20a b -=,1b =,∴2a =,1b =, ∵ABC △为等腰三角形, 当c=b 时,不能构成三角形, ∴2c =,∴ABC △的周长为5. 五、解答题(三)24、25、(1)∵∠BAC=∠OAD=90°,∴∠BAC-∠CAO=∠OAD-∠CAO,∴∠DAC=∠OAB,在△AOB与△ADC中,AB ACOAB DAC AO AD=⎧⎪∠=∠⎨⎪=⎩,∴∠ODA=45°,∴∠CDA=∠CDO +∠ODA=70°+45°=115°,又∠AOB=∠ADC=α,∴α=115°;当OD=CO时,∴∠DCO=∠CDO=40°,∴∠CDA=∠CDO+∠ODA=40°+45°=85°,∴α=85°;当CD=OD时,∴∠DCO=∠DOC=40°,∠CDO=180°-∠DCO-∠DOC=180°-40°-40°=100°,∴∠CDA=∠CDO+∠ODA=100°+45°=145°,∴α=145°,综上所述:当α的度数为115°或85°或145°时,△AOD是等腰三角形.。
八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数学试卷附答案

八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6分)1.(2分)下列关于两个三角形全等的说法:①三个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②三条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③有两角和其中一个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④有两边和一个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正确的说法个数是()A.1个B.2个C.3个D.4个2.(2分)如图,在△ABC中,AB=AC,AD平分∠BAC,DE⊥AB,DF⊥AC,E、F为垂足,则下列四个结论:(1)∠DEF=∠DFE;(2)AE=AF;(3)AD平分∠EDF;(4)EF垂直平分AD.其中正确的有()A.1个B.2个C.3个D.4个3.(2分)已知实数x,y满足,则x﹣y等于()A.3B.﹣3 C.1D.﹣14.(2分)已知等腰三角形两边a,b,满足|2a﹣3b+5|+(2a+3b﹣13)2=0,则此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A.7或8 B.6或10 C.6或7 D.7或105.(2分)在下列实数中,无理数是()A.2B.0C.D.6.(2分)在实数,0,,π,中,无理数有()A.1个B.2个C.3个D.4个7.(2分)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A. B.C. D.8.(2分)不等式组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为()A.B.C.D.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16分)9.(2分)化简(+)÷(m+2)的结果是.10.(2分)若分式方程的解为正数,则a的取值范围是.11.(2分)已知:一个正数的两个平方根分别是2a﹣2和a﹣4,则a的值是.12.(2分)不等式的最小整数解是.13.(2分)如图,已知△ABC和△BDE均为等边三角形,连接AD、CE,若∠BAD=39°,那么∠BCE=度.14.(2分)如图所示,在边长为2的正三角形ABC中,E、F、G分别为AB、AC、BC的中点,点P为线段EF上一个动点,连接BP、GP,则△BPG的周长的最小值是.15.(2分)已知a、b为有理数,m、n分别表示的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且amn+bn2=1,则2a+b=.16.(2分)已知一个等腰三角形两内角的度数之比为1:4,则这个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度数为.三、解答题(共68分)17.(4分)解不等式组并求它的所有的非负整数解.18.(6分)解方程:(1)﹣1=.(2)=3.19.(3分)计算:.20.(10分)(1)解不等式:x﹣>﹣(2)如果不等式组有解,求m的取值范围.21.(5分)先将代数式化简,再从﹣1,1两数中选取一个适当的数作为x的值代入求值.22.(8分)如图:已知BD=CD,BF⊥AC,CE⊥AB,求证:点D在∠BAC的平分线上.23.(8分)如图,△ABC是等腰三角形,D,E分别是腰AB及AC延长线上的一点,且BD=CE,连接DE交底BC于G.求证GD=GE.24.(8分)为了创建全国卫生城市,某社区要清理一个卫生死角内的垃圾,租用甲、乙两车运送,两车各运12趟可完成,需支付运费4800元.已知甲、乙两车单独运完此堆垃圾,乙车所运趟数是甲车的2倍,且乙车每趟运费比甲车少200元.(1)求甲、乙两车单独运完此堆垃圾各需运多少趟?(2)若单独租用一台车,租用哪台车合算?25.(8分)如图,已知△ABC中,AB=AC,D是△ABC外一点且∠ABD=60°,∠ADB=90°﹣∠BDC.求证:AC=BD+CD.26.(8分)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D∥BC,E为CD的中点,连接AE、BE,BE⊥AE,延长AE交BC的延长线于点F.求证:(1)FC=AD;(2)AB=BC+AD.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6分)1.(2分)下列关于两个三角形全等的说法:①三个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②三条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③有两角和其中一个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④有两边和一个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正确的说法个数是()A.1个B.2个C.3个D.4个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分析: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此题应采用排除法,对选项逐个进行分析从而确定正确答案.解答:解:A、不正确,因为判定三角形全等必须有边的参与;B、正确,符合判定方法SSS;C、正确,符合判定方法AAS;D、不正确,此角应该为两边的夹角才能符合SAS.所以正确的说法有两个.故选B.点评:主要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常用的方法有SSS,SAS,AAS,HL等,应该对每一种方法彻底理解真正掌握并能灵活运用.而满足SSA,AAA是不能判定两三角形是全等的.2.(2分)如图,在△ABC中,AB=AC,AD平分∠BAC,DE⊥AB,DF⊥AC,E、F为垂足,则下列四个结论:(1)∠DEF=∠DFE;(2)AE=AF;(3)AD平分∠EDF;(4)EF垂直平分AD.其中正确的有()A.1个B.2个C.3个D.4个考点: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专题:几何图形问题;综合题.分析: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概念、性质以及角平分线的性质做题.解答:解:∵AB=AC,AD平分∠BAC,DE⊥AB,DF⊥AC∴△ABC是等腰三角形,AD⊥BC,BD=CD,∠BED=∠DFC=90°∴DE=DF∴AD垂直平分EF∴(4)错误;又∵AD所在直线是△ABC的对称轴,∴(1)∠DEF=∠DFE;(2)AE=AF;(3)AD平分∠EDF.故选C.点评:有两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简写成“等边对等角”)等腰三角形的顶角的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的重合(简写成“三线合一”).3.(2分)已知实数x,y满足,则x﹣y等于()A.3B.﹣3 C.1D.﹣1考点:非负数的性质:算术平方根;非负数的性质:偶次方.专题:常规题型.分析:根据非负数的性质列式求出x、y的值,然后代入代数式进行计算即可得解.解答:解:根据题意得,x﹣2=0,y+1=0,解得x=2,y=﹣1,所以,x﹣y=2﹣(﹣1)=2+1=3.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算术平方根非负数,平方数非负数的性质,根据几个非负数的和等于0,则每一个算式都等于0列式是解题的关键.4.(2分)已知等腰三角形两边a,b,满足|2a﹣3b+5|+(2a+3b﹣13)2=0,则此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A.7或8 B.6或10 C.6或7 D.7或10考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非负数的性质:绝对值;非负数的性质:偶次方;解二元一次方程组.专题:计算题.分析:先根据非负数的性质求出a,b的值,再分两种情况确定第三边的长,从而得出三角形的周长.解答:解:∵|2a﹣3b+5|+(2a+3b﹣13)2=0,∴,解得,当a为底时,三角形的三边长为2,3,3,则周长为8;当b为底时,三角形的三边长为2,2,3,则周长为7;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非负数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以及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是基础知识要熟练掌握.5.(2分)在下列实数中,无理数是()A. 2 B.0C.D.考点:无理数.专题:存在型.分析:根据无理数的定义进行解答即可.解答:解:∵无理数是无限不循环小数,∴是无理数,2,0,是有理数.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无理数的定义,即初中范围内学习的无理数有:π,2π等;开方开不尽的数;以及像0.1010010001…,等有这样规律的数.6.(2分)在实数,0,,π,中,无理数有()A.1个B.2个C.3个D. 4个考点:无理数.分析:由于无理数就是无限不循环小数.初中范围内学习的无理数有:π,2π等;开方开不尽的数;以及像0.1010010001…,等有这样规律的数.由此即可判定选择项.解答:解:﹣是分数,0是整数,=3是整数,这三个数都是有理数,和π是无理数,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无理数的定义.注意带根号的数与无理数的区别:带根号的数不一定是无理数,带根号且开方开不尽的数一定是无理数.本题中是有理数中的整数.7.(2分)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A. B.C. D.考点:算术平方根.专题:计算题.分析:算术平方根的定义:一个非负数的正的平方根,即为这个数的算术平方根,由此即可求出结果.解答:解:A、=|﹣3|=3;故A错误;B、=﹣|3|=﹣3;故B正确;C、=|±3|=3;故C错误;D、=|3|=3;故D错误.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算术平方根的定义,算术平方根的概念易与平方根的概念混淆而导致错误.8.(2分)不等式组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为()A.B.C.D.考点: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分析:求出每个不等式的解集,找出不等式组的解集,再在数轴上把不等式组的解集表示出来,即可得出选项.解答:解:,∵解不等式①得:x>1,解不等式②得:x≤2,∴不等式组的解集为:1<x≤2,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组的解集为:,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组的解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应用,关键是能正确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组的解集.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16分)9.(2分)化简(+)÷(m+2)的结果是1.考点:分式的混合运算.专题:计算题.分析:原式括号中两边变形后,利用同分母分式的减法法则计算,同时利用除法法则变形,约分即可得到结果.解答:解:原式=•=1.故答案为:1点评:此题考查了分式的混合运算,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10.(2分)若分式方程的解为正数,则a的取值范围是a<8,且a≠4.考点:分式方程的解.专题:计算题.分析:分式方程去分母转化为整式方程,求出整式方程的解得到x的值,根据分式方程解为正数求出a的范围即可.解答:解:分式方程去分母得:x=2x﹣8+a,解得:x=8﹣a,根据题意得:8﹣a>0,8﹣a≠4,解得:a<8,且a≠4.故答案为:a<8,且a≠4.点评:此题考查了分式方程的解,需注意在任何时候都要考虑分母不为0.11.(2分)已知:一个正数的两个平方根分别是2a﹣2和a﹣4,则a的值是2.考点:平方根.专题:计算题.分析:根据正数有两个平方根,它们互为相反数.解答:解:∵一个正数的两个平方根分别是2a﹣2和a﹣4,∴2a﹣2+a﹣4=0,整理得出:3a=6,解得a=2.故答案为:2.点评:本题考查了平方根的概念.注意一个正数有两个平方根,它们互为相反数;0的平方根是0;负数没有平方根.12.(2分)不等式的最小整数解是x=3.考点: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整数解.分析:先求出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再根据x是整数得出最小整数解.解答:解:,解不等式①,得x≥1,解不等式②,得x>2,所以不等式组的解集为x>2,所以最小整数解为3.故答案为:x=3.点评:此题考查的是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整数解,正确解出不等式组的解集是解决本题的关键.求不等式组的解集,应遵循以下原则:同大取较大,同小取较小,小大大小中间找,大大小小解不了.13.(2分)如图,已知△ABC和△BDE均为等边三角形,连接AD、CE,若∠BAD=39°,那么∠BCE=39度.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专题:几何图形问题.分析:因为△ABC和△BDE均为等边三角形,由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得到AB=BC,∠ABC=∠EBD,BE=BD.再利用角与角之间的关系求得∠ABD=∠EBC,则△ABD≌△EBC,故∠BCE可求.解答:解:∵△ABC和△BDE均为等边三角形,∴AB=BC,∠ABC=∠EBD=60°,BE=BD,∵∠ABD=∠ABC+∠DBC,∠EBC=∠EBD+∠DBC,∴∠ABD=∠EBC,∴△ABD≌△EBC,∴∠BAD=∠BCE=39°.故答案为39.点评:本题考查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一般方法有:SSS、SAS、ASA、AAS、HL.注意:AAA、SSA不能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时,必须有边的参与,若有两边一角对应相等时,角必须是两边的夹角.14.(2分)如图所示,在边长为2的正三角形ABC中,E、F、G分别为AB、AC、BC的中点,点P为线段EF上一个动点,连接BP、GP,则△BPG的周长的最小值是3.考点:轴对称-最短路线问题;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专题:计算题.分析:连接AG交EF于M,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证明A、G关于EF对称,得到P,△PBG周长最小,求出AB+BG即可得到答案.解答:解:要使△PBG的周长最小,而BG=1一定,只要使BP+PG最短即可,连接AG交EF于M,∵等边△ABC,E、F、G分别为AB、AC、BC的中点,∴AG⊥BC,EF∥BC,∴AG⊥EF,AM=MG,∴A、G关于EF对称,即当P和E重合时,此时BP+PG最小,即△PBG的周长最小,AP=PG,BP=BE,最小值是:PB+PG+BG=AE+BE+BG=AB+BG=2+1=3.故答案为:3.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对等边三角形的性质,轴对称﹣最短路线问题,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等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能求出BP+PG的最小值是解此题的关键.15.(2分)已知a、b为有理数,m、n分别表示的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且amn+bn2=1,则2a+b=2.5.考点: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估算无理数的大小.专题:计算题;压轴题.分析:只需首先对估算出大小,从而求出其整数部分a,其小数部分用﹣a 表示.再分别代入amn+bn2=1进行计算.解答:解:因为2<<3,所以2<5﹣<3,故m=2,n=5﹣﹣2=3﹣.把m=2,n=3﹣代入amn+bn2=1得,2(3﹣)a+(3﹣)2b=1化简得(6a+16b)﹣(2a+6b)=1,等式两边相对照,因为结果不含,所以6a+16b=1且2a+6b=0,解得a=1.5,b=﹣0.5.所以2a+b=3﹣0.5=2.5.故答案为:2.5.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无理数大小的估算和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能够正确估算出一个较复杂的无理数的大小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16.(2分)已知一个等腰三角形两内角的度数之比为1:4,则这个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度数为120°或20°.考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分析:设两个角分别是x,4x,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分情况进行分析,从而可求得顶角的度数.解答:解:设两个角分别是x,4x①当x是底角时,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得x+x+4x=180°,解得,x=30°,4x=120°,即底角为30°,顶角为120°;②当x是顶角时,则x+4x+4x=180°,解得,x=20°,从而得到顶角为20°,底角为80°;所以该三角形的顶角为120°或20°.故答案为:120°或20°.点评: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若题目中没有明确顶角或底角的度数,做题时要注意分情况进行讨论,这是十分重要的,也是解答问题的关键.已知中若有比出现,往往根据比值设出各部分,利用部分和列式求解.三、解答题(共68分)17.(4分)解不等式组并求它的所有的非负整数解.考点: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整数解.专题:计算题.分析:先求出两个不等式的解集,再求其公共解,然后写出范围内的非负整数解即可.解答:解:,由①得x>﹣2,…(1分)由②得x≤,…(3分)所以,原不等式组的解集是﹣2<x≤,…(4分)所以,它的非负整数解为0,1,2.…(5分)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集的求法,其简便求法就是用口诀求解.求不等式组解集的口诀:同大取大,同小取小,大小小大中间找,大大小小找不到(无解).18.(6分)解方程:(1)﹣1=.(2)=3.考点:解分式方程.专题:计算题.分析:两分式方程去分母转化为整式方程,求出整式方程的解得到x的值,经检验即可得到分式方程的解.解答:解:(1)去分母得:x2+2x﹣x2﹣x+2=3,解得:x=1,经检验x=1是分式方程的解;(2)去分母得:3+3x=3x+3,即0=0,经检验分式方程的解为x≠﹣1.点评:此题考查了解分式方程,解分式方程的基本思想是“转化思想”,把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求解.解分式方程一定注意要验根.19.(3分)计算:.考点:分式的加减法.专题:计算题.分析:原式通分并利用同分母分式的加法法则计算即可得到结果.解答:解:原式=.点评:此题考查了分式的加减法,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20.(10分)(1)解不等式:x﹣>﹣(2)如果不等式组有解,求m的取值范围.考点:解一元一次不等式;不等式的解集.分析:(1)先去分母,然后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求解;(2)根据不等式组有解,可得m<5.解答:解:(1)去分母得:12x﹣3x﹣6>8x﹣12﹣4+6x,移项合并同类项得:5x<10,系数化为1得:x<2;(2)∵不等式组有解,∴m<5.点评:本题考查了解简单不等式的能力,解不等式要依据不等式的基本性质:(1)不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整式不等号的方向不变;(2)不等式的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3)不等式的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21.(5分)先将代数式化简,再从﹣1,1两数中选取一个适当的数作为x的值代入求值.考点:分式的化简求值.专题:开放型.分析:根据本题须先对要求的式子进行化简,再选取一个数代入即可求出结果.解答:解:原式=x(x+1)×=x,当x=﹣1时,分母为0,分式无意义,故不满足,当x=1时,成立,代数式的值为1.故答案为:1.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分式的化简求值,解题时要注意先对括号里边进行化简,再约分,注意分母不能为0,难度适中.22.(8分)如图:已知BD=CD,BF⊥AC,CE⊥AB,求证:点D在∠BAC的平分线上.考点:角平分线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专题:证明题.分析:此题容易根据条件证明△BED≌△CFD,然后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角平分线的性质就可以证明结论.解答:证明:∵BF⊥AC,CE⊥AB,∴∠BED=∠CFD=90°,在△BED和△CFD中,,∴△BED≌△CFD(AAS),∴DE=DF,又∵DE⊥AB,DF⊥AC,∴点D在∠BAC的平分线上.点评:常用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角平分线的性质.由全等等到DE=DF 是解答本题的关键.23.(8分)如图,△ABC是等腰三角形,D,E分别是腰AB及AC延长线上的一点,且BD=CE,连接DE交底BC于G.求证GD=GE.考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专题:证明题.分析:过E作EF∥AB交BC延长线于F,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及平行线的性质可推出∠F=∠FCE,从而可得到BD=CE=EF,再根据AAS判定△DGB≌△EGF,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即可证得结论.解答:证明:过E作EF∥AB交BC延长线于F.∵AB=AC,∴∠B=∠ACB,∵EF∥AB,∴∠F=∠B,∵∠ACB=∠FCE,∴∠F=∠FCE,∴CE=EF,∵BD=CE,∴BD=EF,在△DBG与△GEF中,,∴△DGB≌△EGF(AAS),∴GD=GE.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及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的综合运用.24.(8分)为了创建全国卫生城市,某社区要清理一个卫生死角内的垃圾,租用甲、乙两车运送,两车各运12趟可完成,需支付运费4800元.已知甲、乙两车单独运完此堆垃圾,乙车所运趟数是甲车的2倍,且乙车每趟运费比甲车少200元.(1)求甲、乙两车单独运完此堆垃圾各需运多少趟?(2)若单独租用一台车,租用哪台车合算?考点:分式方程的应用;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专题:压轴题.分析:(1)假设甲车单独运完此堆垃圾需运x趟,则乙车单独运完此堆垃圾需运2x趟,根据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建立方程求出其解即可;(2)分别表示出甲、乙两车单独运每一趟所需费用,再根据关键语句“两车各运12趟可完成,需支付运费4800元”可得方程,再解出方程,再分别计算出利用甲或乙所需费用进行比较即可.解答:解:(1)设甲车单独运完此堆垃圾需运x趟,则乙车单独运完此堆垃圾需运2x趟,根据题意得出:12(+)=1,解得:x=18,经检验得出:x=18是原方程的解,则乙车单独运完此堆垃圾需运:2x=36,答:甲车单独运完需18趟,乙车单独运完需36趟;(2)设甲车每一趟的运费是a元,由题意得:12a+12(a﹣200)=4800,解得:a=300,则乙车每一趟的费用是:300﹣200=100(元),单独租用甲车总费用是:18×300=5400(元),单独租用乙车总费用是:36×100=3600(元),3600<5400,故单独租用一台车,租用乙车合算.答:单独租用一台车,租用乙车合算.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分式方程的应用以及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关键是正确理解题意,找出题目中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25.(8分)如图,已知△ABC中,AB=AC,D是△ABC外一点且∠ABD=60°,∠ADB=90°﹣∠BDC.求证:AC=BD+CD.考点:轴对称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专题:证明题.分析:以AD为轴作△ABD的对称△AB′D,后证明C、D、B′在一条直线上,及△ACB′是等边三角形,继而得出答案.解答:证明:以AD为轴作△ABD的对称△AB′D(如图),则有B′D=BD,AB′=AB=AC,∠B′=∠ABD=60°,∠ADB′=∠ADB=90°﹣∠BDC,所以∠ADB′+∠ADB+∠BDC=180°﹣∠BDC+∠BDC=180°,所以C、D、B′在一条直线上,所以△ACB′是等边三角形,所以CA=CB′=CD+DB′=CD+BD.点评:本题考查了轴对称的性质及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有一定难度,准确作出合适的辅助线是关键.26.(8分)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D∥BC,E为CD的中点,连接AE、BE,BE⊥AE,延长AE交BC的延长线于点F.求证:(1)FC=AD;(2)AB=BC+AD.考点: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专题:证明题.分析:(1)根据AD∥BC可知∠ADC=∠ECF,再根据E是CD的中点可求出△ADE≌△FCE,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即可解答.(2)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判断出AB=BF即可.解答:证明:(1)∵AD∥BC(已知),∴∠ADC=∠ECF(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E是CD的中点(已知),∴DE=EC(中点的定义).∵在△ADE与△FCE中,,∴△ADE≌△FCE(ASA),∴FC=AD(全等三角形的性质).(2)∵△ADE≌△FCE,∴AE=EF,AD=CF(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BE是线段AF的垂直平分线,∴AB=BF=BC+CF,∵AD=CF(已证),∴AB=BC+AD(等量代换).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等几何知识.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的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八年级(上)数学第三次月考试卷

八年级(上)数学第三次月考试卷A 卷(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已知点(-4,y 1),(2,y 2)都在直线y=- 12 x+2上,则y 1与y 2大小关系是 ( )(A )y 1 >y 2 (B )y 1 =y 2 (C )y 1 <y 2 (D )不能比较 2、要从x y 34=的图象得到直线324+=x y ,就要将直线x y 34=( ) A .向上平移 32个单位 B. 向下平移 32个单位 C. 向上平移 2个单位 D. 向下平移 2个单位3、下边图案是轴对称图形的有((A(C )3个(D )4个 4、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两个有理数的和一定是有理数; B.两个无理数的和一定是无理数 C.两个无理数的积不一定是无理数 D 两个实数的和一定是实数 5、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 三个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B. 一个角和两条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C. 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D. 两个角和一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6、如图,点D 在△ABC 的边BC 上,且BC=BD+AD ,则点D 在( )的垂直平分线上。
A. AB B. AC C. BC D. 不能确定 7、计算()33a -的结果正确的是( )A.33a - B.327a C. 327a - D. 39a -8、若33y xm-与n y x 22是同类项,则n m -的值是( )A.0B.1C.7D. -19、要使等式n m n y x M y x +-=∙-)()(成立,代数式M 应是( )A.mm yx - B.mn mn yx++- C.()my x - D.()my x +10、已知第四象限的P 点的坐标为()n m ,,则直线y=nx+m 不经过第( )象限A. 一B. 二 C .三 D. 四 二 、填空题(每空3分,共36分)11、如图,△ABC中,AB=A C=4cm, ∠ABC=150. BD⊥AC于点D,则BD= cmADB ECF15题CBE DA12、81的平方根是 11题图13、若一次函数y=kx+b 的图像过(-2,-1)和点(1,2),则该函数的图像经过第 象限 . 14、若一个正数的平方根是2a-1和-a+2,则a=_____ ,这个正数是___ . 15、如图,已知∠ABC=∠DEF ,AB=DE ,要说明ΔABC ≌ΔDEF,若以“SAS ”为依据, 还要添加的条件为_________ 16、计算=+⋅32a aa17、在Rt ΔABC 中,BE 平分∠ABC, ED ⊥AB 于D,若AC=3㎝,则AE+DE= ㎝.18、已知函数x x y 213-++=,求该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19、三角形的三条边长分别为3cm 、5cm 、xcm,则此三角形的周长y(cm)与x(cm)的 函数关系是________。
八年级上第三次月考数学试卷(含答案)

第一学期八年级第三次月考数学试题一、选择题(共15题,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实数中是无理数的是( )A.0.38B.πC.4D. 722-2.以下列各组数为三角形的边长,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 A.8,12, 17 B.1,2,3 C.6,8,10 D.5,12,9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2,3)关于x 轴的对称点在( ) A.第四象限 B.第三象限 C.第二象限 D.第一象限4.等腰三角形一边长等于5,一边长等于9,则它的周长是( ) A.14 B.23 C.19 D.19或235.每年的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某中学为了了解八年级学生的读数情况,随机调查了50名学生的册数,统计数据如表所示:册数 0 1 2 3 4 人数31316171则这50名学生读书册数的众数、中位数是A.3,3B.3,2C.2,3D.2,26.一次函数y=kx+b ,y 随x 增大而增大,且b>0,则该函数的大致图象为( )7.已知32x y =⎧⎨=-⎩和21x y =⎧⎨=⎩是二元一次方程30ax by ++=的两个解,则一次函数0y ax b a =+≠()的解析式为( ) A .23y x =-- B .239+77y x = C .9+3y x =- D .9377y x =--8.关于函数y=-2x +1,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图象必经过(-2,1)B.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C.图象经过第一、二、三象限D.当x >12时,y<09.下列图形中,已知∠1=∠2,则可得到AB ∥CD 的是 ( )10.某班为筹备元旦联欢晚会,在准备工作中,班长对全班同学爱吃什么水果作了民意调查,再决定最终买哪种水果,下面的调查数据中,他最关注的是( )A.中位数B.平均数C.加权平均数D.众数11.如图,以两条直线1l 、2l 的交点坐标为解的方程组是 A .11x y x y -=⎧⎨2-=⎩, B .121x y x y -=-⎧⎨-=-⎩, C .121x y x y -=-⎧⎨-=⎩, D .121x y x y -=⎧⎨-=-⎩,12.若点A (a+1,b ﹣2)在第二象限,则点B (﹣a ,b+1)在(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13.若x ,y 为实数,且+(x ﹣y+3)2=0,则x+y 的值为( )A .0B .﹣1C .1D .514.如图,在△ABC 中,AB=AC ,BD 平分∠ABC 交AC 于点D ,AE ∥BD 交CB 的延长线于点E .若∠E=35°,则∠BAC 的度数为( )A.40°B.45℃C.60°D.70°15.如图所示,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4,P 为正方形边上一动点,运动路线是A →D →C →B →A ,设P 点经过的路程为x ,以点A ,P ,D 为顶点的三角形的面积为y ,则下列图象能大致反映y 与x 的函数关系的是( )O 1- 1 2 3 32 1 xy11题图1l 2l -1 14题图二、填空题(共6题,每题3分,共18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 16.8×2= .17.已知a ,b满足方程组⎩⎨⎧=+=-5222b a b a ,则3a+b 的值为 .18.直线1+=kx y 与12-=x y 平行,则1+=kx y 的图象不经过象限.19.直线经过A(0,2)和B(3,0)两点,那么这个一次函数关系式是 .20.如图,在Rt △ABC 中,∠B=90°,AB=3,BC=4,将△ABC 折叠,使点B 恰好落在边AC 上,与点B ′重合,AE 为折痕,则EB= . 21.已知两点M (3,5),N (1,1),点P 是x 轴上一动点,若使PM+PN 最短,则点P 的坐标应为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7题,共57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或演算步骤)。
八年级(上)第三次月考数学试卷(带答案)

八年级(上)第三次月考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3分)9的算术平方根是()A.±3B.3C.D.2.(3分)在实数、0.32、,,﹣,0.1010010001……(每相邻两个1之间的0依次多一个)中,无理数的个数为()A.2 个B.3 个C.4 个D.5 个3.(3分)下列条件不能判断一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的是()A.b2=c2﹣a2B.a:b:c=3:4:5C.DC=DA﹣DB D.∠A:∠B:∠C=1:2:34.(3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若点A(a,﹣b)在第一象限内,则点B(a,b)所在的象限是()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5.(3分)将直线y=﹣3x沿着x轴向右平移2个单位,所得直线的表达式为()A.y=﹣3x+6B.y=﹣3x﹣6C.y=﹣3x+2D.y=﹣3x﹣2 6.(3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a,﹣5)与点Q(3,b)关于x轴对称,则a﹣b的值为()A.8B.﹣8C.2D.﹣27.(3分)已知正比例函数y=kx的图象经过第一、三象限,则一次函数y=kx﹣k 的图象可能是下图中的()A.B.C.D.8.(3分)已知方程组,则x+y的值为()A.﹣1B.0C.2D.39.(3分)已知一次函数y=kx+b当0≤x<2时,对应的函数值y的取值范围是﹣2≤y<4,则kb的值为()A.12B.﹣6C.﹣6 或﹣12D.6或12 10.(3分)如图,动点P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按图中箭头所示方向运动,第1次从原点运动到点(1,1),第2次接着运动到点(2,0),第3次接着运动到点(3,2),…,按这样的运动规律,经过第2017次运动后,动点P的坐标是()A.(2017,0)B.(2017,1)C.(2017,2)D.(2016,0)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18分)11.(3分)若式子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则x的取值范围是.12.(3分)已知(n﹣1)x|n|﹣2y m﹣2017=0是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则n m=.13.(3分)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一次函数y1=k1x+b与正比例函数y2=k2x的图象如图所示,则满足y1≥y2的x取值范围是.14.(3分)一个样本为1、3、2、2、a,b,c.已知这个样本的众数为3,平均数为2,那么这个样本的方差为.15.(3分)设直线l1:y=kx+k﹣1和直线l2:y=(k+1)x+k(k为正整数)及x轴围成的三角形面积为S k,则S1+S2+…+S2017的值为.16.(3分)如图:已知四边形ABCD,∠BAD=120°,CB⊥AB,CD⊥AD且AB=AD=3,点E,F分别在BC,CD边上,那么△AEF的周长最短是.三.解答题(共72分)17.(8分)(1)计算:①(π﹣1)0+()﹣1+﹣|1﹣|②(2)解方程组:①②18.(6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A(﹣1,5),B(﹣1,0),C(﹣4,3).(1)求出△ABC的面积.(2)在图中作出△ABC关于y轴的对称图形△A1B1C1.(3)写出点A1,B1,C1的坐标.19.(6分)已知=4,(b﹣2c+1)2+=0,求a+b3+c3的立方根.20.(6分)已知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点(﹣2,1)和(4,4),(1)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2)P为该一次函数图象上一点,A为该函数图象与x轴的交点,若S=6,△PAO 求点P的坐标.21.(8分)万达广场两次购进一批同种型号的挂式空调和电风扇,第一次购进8台空调和20台电风扇,用去资金17400元;第二次购进10台空调和30台电风扇,用去资金22500元.(1)求挂式空调和电风扇每台的采购价格各是多少元?(2)若商场计划再购进这两种电器70台,两种电器都必须购进,且购进的空调数不能超过20台,问该商场最多还需要准备多少元的购货资金?22.(8分)如图,把长方形纸片ABCD沿EF折叠,使点B落在边AD上的点B′处,点A落在点A′处.(1)试说明:B′E=BF;(2)若AE=3,AB=4,求BF的长.23.(10分)某森林公园从正门到侧门有一条公路供游客运动,甲徒步从正门出发匀速走向侧门,出发一段时间开始休息,休息了0.6小时后仍按原速继续行走.乙与甲同时出发,骑自行车从侧门匀速前往正门,到达正门后休息0.2小时,然后按原路原速匀速返回侧门.图中折线分别表示甲、乙到侧门的路程y(km)与甲出发时间x(h)之间的函数关系图象.根据图象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求甲在休息前到侧门的路程y(km)与出发时间x(h)之间的函数关系式.(2)求甲、乙第一次相遇的时间.(3)直接写出乙回到侧门时,甲到侧门的路程.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解答】解:9的算术平方根是3,故选:B.2.【解答】解:、0.32、,,﹣,0.1010010001(每相邻两个1之间的0依次多一个)中,无理数有、、0.1010010001……(每相邻两个1之间的0依次多一个)这3个,故选:B.3.【解答】解:A、三条边满足关系b2=c2﹣a2,即a2+b2=c2,故能判断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B、a:b:c=3:4:5,32+42=52,故能判断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C、不能判断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D、设∠A=x,则x+2x+3x=180°,x=30°,3x=90°,即∠C为90°,故能判断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故选:C.4.【解答】解:∵点A(a,﹣b)在第一象限内,∴a>0,﹣b>0,∴b<0,∴点B(a,b)所在的象限是第四象限.故选:D.5.【解答】解:根据题意,得直线向右平移2个单位,即对应点的纵坐标不变,横坐标减2,所以得到的解析式是y=﹣3(x﹣2)=﹣3x+6.故选:A.6.【解答】解:∵点P(a,﹣5)与点Q(3,b)关于x轴对称,∴a=3,b=5,则a﹣b=3﹣5=﹣2.故选:D.7.【解答】解:∵正比例函数y=kx的图象经过第一、三象限,∴k>0,∴一次函数y=kx﹣k的图象经过第一、三、四象限.故选:D.8.【解答】解:,①+②得:3x+3y=9,则x+y=3.故选:D.9.【解答】解:(1)当k>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即一次函数为增函数,∴当x=0时,y=﹣2,当x=2时,y=4,代入一次函数解析式y=kx+b得:,解得,∴kb=3×(﹣2)=﹣6;(2)当k<0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即一次函数为减函数,∴当x=0时,y=4,当x=2时,y=﹣2,代入一次函数解析式y=kx+b得:,解得.∴kb=﹣3×4=﹣12.所以kb的值为﹣6或﹣12.故选:C.10.【解答】解:根据动点P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按图中箭头所示方向运动,第1次从原点运动到点(1,1),第2次接着运动到点(2,0),第3次接着运动到点(3,2),∴第4次运动到点(4,0),第5次接着运动到点(5,1),…,∴横坐标为运动次数,经过第2017次运动后,动点P的横坐标为2017,纵坐标为1,0,2,0,每4次一轮,∴经过第2017次运动后,动点P的纵坐标为:2017÷4=504余1,故纵坐标为四个数中第1个,即为1,∴经过第2017次运动后,动点P的坐标是:(2017,1),故选:B.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18分)11.【解答】解:由题意得,x﹣1≥0,解得,x≥1,故答案为:x≥1.12.【解答】解:∵(n﹣1)x|n|﹣2y m﹣2017=0是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n|=1,m﹣2017=1,且n﹣1≠0,解得:m=2018,n=﹣1,则原式=1,故答案为:113.【解答】解:∵当x≤﹣2时,y1≥y2,即k2x≤k1x+b1,∴关于x的不等式k2x≤k1x+b1的解集为x≤﹣2.故答案为:x≤﹣2.14.【解答】解:因为众数为3,可设a=3,b=3,c未知平均数=(1+3+2+2+3+3+c)=2,解得c=0根据方差公式S2=[(1﹣2)2+(3﹣2)2+(2﹣2)2+(2﹣2)2+(3﹣2)2+(3﹣2)2+(0﹣2)2]=故填.15.【解答】解:联立两直线解析式成方程组,,解得:,∴两直线交点坐标为(﹣1,﹣1).∵直线y=kx+k﹣1与x轴的交点为(,0),直线y=(k+1)x+k与x轴的交点为(﹣,0),∴S k=×|﹣1|×|﹣﹣|=(﹣),∴S1+S2+…+S2017=×(1﹣+﹣+…+﹣)=×(1﹣)=.故答案为:.16.【解答】解:延长AB至M,使AB=BM,延长AD至N,使AD=DN,分别交BC于E,DC于F,∵CB⊥AB,CD⊥AD,∴BC,CD是AM和AN的垂直平分线,∴AE=ME,AF=FN,∵△AEF的周长=AE+AF+EF=ME+EF+FN=MN,∴此时△AEF的周长最短为线段MN的长,∵AB=AD=3,∴AM=AN,∵∠BAD=120°,∴∠M=∠N=30°,∴MN=2AM•cos30°=12×=6,故答案为6.三.解答题(共72分)17.【解答】解:(1)①原式=1+3+3﹣(﹣1)=7﹣+1=8﹣;②原式==5﹣2;(3)①,②×2﹣①,得:5y=10,解得:y=2,将y=2代入②,得:x+8=13,解得:x=5,所以方程组的解为;②,①+②,得:5x+y=0 ④,①+③,得:26x+4y=60,即13x+2y=30 ⑤,⑤﹣④×2,得:3x=30,解得:x=10,将x=10代入④,得:50+y=0,解得:y=﹣50,将x=10、y=﹣50代入①,得:10+50﹣z=0,解得:z=60,所以方程组的解为.18.【解答】解:(1)S△ABC=×5×3=(或7.5)(平方单位).(2)如图.(3)A1(1,5),B1(1,0),C1(4,3).19.【解答】解:∵=4,(b﹣2c+1)2+=0,∴a=64、b﹣2c+1=0且c﹣3=0,则c=3、b=5,∴原式=64+53+33=64+125+27=216.则a+b3+c3的立方根为=6.20.【解答】解:(1)设一次函数解析式为y=kx+b,根据题意得,解得.所以一次函数解析式为y=x+2;(2)把y=0代入y=x+2得x+2=0,解得x=﹣4,则A点坐标为(﹣4,0),设P点坐标为(x,y),=•OA•|y|,∴S△PAO∵S=6,△PAO∴×4×|y|=6,解得y=±3,当y=3时,则y=x+2=3,解得x=2;当y=﹣3时,则y=x+2=﹣3,解得x=﹣10.∴P点坐标为(2,3)或(﹣10,﹣3).21.【解答】解:(1)设挂式空调每台的采购价是x元,电风扇每台的采购价是y元,根据题意,得,解得.答:挂式空调每台的采购价是1800元,电风扇每台的采购价是150元.(2)设再购进空调a台,则购进风扇(70﹣a)台,购货资金为w元.由题意:0<a≤20,w=1800a+150(70﹣a)=1650a+10500,∵w随a的增大而增大,∴a=20时,w最大,最大值=43500(元).答:商场最多还需要准备43500元的购货资金22.【解答】解:(1)∵折叠∴∠B'FE=∠EFB,BF=B'F∵AD∥BC∴∠B'EF=∠BFE∴∠B'EF=∠B'FE∴B'E=B'F∴BF=B'E(2)∵折叠∴AE=A'E=3,AB=A'B'=4,∠A=∠A'=90°∴根据勾股定理可得B'E=5∵B'E=BF∴BF=523.【解答】解:(1)设甲在休息前到侧门的路程y(km)与出发时间x(h)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y=kx+b,∵点(0,15)和点(1,10)在此函数的图象上,∴,解得k=﹣5,b=15.∴y=﹣5x+15.即甲在休息前到侧门的路程y(km)与出发时间x(h)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y=﹣5x+15.(2)设乙骑自行车从侧门匀速前往正门对应的函数关系式y=kx,将(1,15)代入可得k=15,∴乙骑自行车从侧门匀速前往正门对应的函数关系式y=15x,∴解得x=0.75.即第一次相遇时间为0.75h.(3)乙回到侧门时,甲到侧门的路程是7km.设甲休息了0.6小时后仍按原速继续行走对应的函数解析式为:y=kx+b.将x=1.2代入y=﹣5x+15得,y=9.∵点(1.8,9),(3.6,0)在y=kx+b上,∴,解得k=﹣5,b=18.∴y=﹣5x+18.将x=2.2代入y=﹣5x+18,得y=7.即乙回到侧门时,甲到侧门的路程是7k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二数学上第三次月考试卷
初二数学月考试卷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一、选择题下列各题所给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共30分。
题目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1下列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A B C D 2点A–24在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3小明在外地从一个景点回宾馆在一个岔路口迷了路问了4个人得到下面四种回答其中能确定宾馆位置的是A离这儿还有3km B沿南北路一直向南走C沿南北路走3km D沿南北路一直向南走3km。
4已知一次函数ykxb k0且b0则在直角坐标系内它的大致图象是 A B C D 5已知点-4y12y2都在直线y - 12 x2上则y1 y2大小关系是A y1 y2 B y1 y2 Cy1 y2 D 不能判断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点A12的横坐标乘以-1纵坐标不变得到点A′则点A与点A′的关系是 A.关于x轴对称B.关于y轴对称 C.关于原点对称 D.将点A向x轴负方向平移一个单位得点A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对角线互相垂直且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正方形②平行四边形、矩形、等边三角形、正方形既是中心对称图形也是轴对称图形。
③旋转和平移都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④底角是45°的等腰梯形高是h则腰长是h2。
A. ①②③④B. ①②④ C. ①②③D. ①③④第2 页共6 页8顺次连接四边形各边中点组成的四边形是矩形则原四边形是A矩形B梯形C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D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9下列语句叙述正
确的有个①横坐标与纵坐标互为相反数的点在直线y —x 上②点P20在y轴上③若点P的坐标为ab且ab0则P点是坐标原点④函数xy1中y随x的增大而增大A、1个B、2个C、3个D、4个10如图小亮在操场上玩一段时间内沿MABM的路径匀速散步能近似刻画小亮到出发点M的距离y与时间x之间关系的函数图象是二、填空题每空3分共42分11函数①y32x②yx34③yx1④y1x ⑤y2x ⑥y0.5x中属一次函数的有。
只填序号12在□ABCD中若∠A3∠B则∠A ∠D 13在四边形ABCD中若AB∥CD则再从①ABCD②BC∥AD③BCAD④∠A∠B这四个条件中任选一个能使四
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的选法有14如果一次函数ymlxm2-l是正比例函数则m的值是______________. 15一次函数y-3x6的图象与x轴的交点坐标是________ 与y轴的交点坐标是_______ 第 3 页共 6 页CyxOBA16如图DE是△ABC的中位线FG是梯形BCED的中位线如果BC8那么FG_______ 17梯形ABCD中AB∥CD∠A50°∠
B80°AB10CD4则BC 的长是___________ 18直线y kx b与y —3x 1平行且经过—23则k______ b______ 19坐标系中右边的图案是由左边的图案经过平移后得到的。
左图中左、右眼睛的坐标分别是42、22右图中左眼的坐标是34则右图案中右眼的坐标是20某种储蓄的月利率是0.6存入100元本金则本息和本金与利息的和y元与所存时间x月之间的函数
关系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如图点O00B01是正方形OBB1C的两个顶点以对角线OB1为一边作正方形OB1B2C1再以正方形OB1B2C1的对角线OB2为一边作正方形OB2B3C2……依次下去则点B6的坐标是三、解答题22本题12分做图:在△ABC中23A31B12C 1将△ABC向右平移4个单位长度画出平移后的△111ABC 2画出△ABC关于x轴对称的△222ABC 3将△ABC绕原点O旋转180º画出旋转后的△333ABC 4在△111ABC△222ABC△333ABC中△与△成轴对称对称轴是△与△成中心对称对称中心的坐标是第19题第 4 页共6 页23本题10分平行四边形的2个顶点的坐标为-3010 第三个顶点在y轴的正半轴上且与x轴的距离是3个单位在直角坐标系中描出这三个点并求第四个顶点的坐标. 24本题10分如图所示1求直线1a 与直线2a的函数关系式2设直线1a与x轴的交点为A直线2a与x轴交点为B求△PAB的面积25本题10分如图四边形ABCD中AB∥CDAC平分∠BAD CE∥AD交AB于点E。
1判断四边形AECD是什么形状并给出理由。
2若点E是AB的中点是判断△ABC的形状并给出理由。
DBECA-4-3-2-14321-4-3-2-14321yx第5 页共6 页26本题12分在一次蜡烛燃烧试验中甲、乙两根蜡烛燃烧时剩余部分的高度y厘米与燃烧时间x小时之间的关系如图10所示请根据图象所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甲、乙两根蜡烛
燃烧前的高度分别是_____厘米、________厘米从点燃到燃尽所用的时间分别是___________小时、__________小时。
2分别求甲、乙两根蜡烛燃烧时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3燃烧多长时间时甲.乙两根蜡烛的高度相等不考虑都燃尽时的
情况在什么时间段内甲蜡烛比乙蜡烛高在什么时间段内甲
蜡烛比乙蜡烛低27本题12分如图在△ABC中O是AC上的一个动点过O点作直线MN//BC设MN交∠BCA的平分线于点E交∠BCA的外角平分线于点F。
1试说明OEOF。
2当O点运动到何处时四边形AECF是矩形并证明你的结论。
3若AC边上存在点O使四边形AECF是正方形且26BCAE 则∠B ___________ 只写答案不写解题过程 A N F C O E B M 第6 页共6 页28本题12分如图直线y kx6与x轴y 轴分别相交于点EF。
点E的坐标为- 8 0 点A的坐标为- 60。
点Pxy是第二象限内的直线上的一个动点。
1求k的值2
当点P运动过程中试写出△OPA的面积S与x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3探究当P运动到什么位置求P 的坐标时△OPA的面积为278并说明理由O E F A y x。